CN110022344A - 通信方法、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访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访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22344A
CN110022344A CN201811298853.2A CN201811298853A CN110022344A CN 110022344 A CN110022344 A CN 110022344A CN 201811298853 A CN201811298853 A CN 201811298853A CN 110022344 A CN110022344 A CN 110022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ent
address
data packet
header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88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22344B (zh
Inventor
程钢
吴结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22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2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22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2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23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a hash applied to IP addresses or co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04L12/4645Details on frame tag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70Virtual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6NAT traversal
    • H04L61/2564NAT traversal for a higher-layer protocol, e.g.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6NAT traversal
    • H04L61/2571NAT traversal for identification, e.g. for authentication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6Markers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a particular session, e.g. session cookie or URL-en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212/00Encapsulation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访问***旨在在初始通信、或从客户端到存储集群的初始数据包之后,对于基于数据包的报头中包含的信息而与初始数据包属于同一会话的数据包,在不必通过负载平衡器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允许客户端访问存储集群以及存储集群访问客户端。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访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通信方法、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访问***。
背景技术
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主要服务之一是向其客户提供该提供商的用于运行其虚拟机(VM)的基础设施。为了可靠地运行VM,需要将VM图像从运行VM的基础设施中的物理服务器(也已知或称为计算机集群)连续地保存到基础设施中的存储服务器(也已知或称为存储集群)以避免数据丢失。
通常,计算机集群和存储集群是经由数据中心网络和负载均衡器(LB)连接的不同集群。从客户端(诸如,计算机集群中的物理服务器)生成的网络流量由托管在计算机集群上的虚拟交换机(VS)管理,该虚拟交换机仅管理VM之间的网络流量。例如,客户端向LB发送第一数据包,并且LB选择存储集群中的前端(FE)服务器之一,每个FE服务器具有不同的IP地址。然后,LB对数据包执行一些动作(诸如,网络地址转换(NAT)和/或封装)并将数据包转发至所选择的FE服务器。LB还在其会话表中创建条目,以便可以通过简单地查找表中条目来将同一会话的随后的数据包转发至同一FE服务器。在FE服务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之后,FE服务器向LB发送响应,LB通过查找会话表将响应转发至客户端。
在客户端访问存储集群时,来自该客户端的所有数据包都通过LB。从客户端的角度来看,客户端仅在客户端访问存储群集时与单个虚拟IP(VIP)地址通信。然而,由LB来选择FE服务器、将VIP地址映射到所选择的FE服务器的IP地址、执行NAT、并将数据包转发至所选择的FE服务器。通常,LB提供的带宽小于计算机集群与存储集群之间的物理网络总带宽,并且LB变为网络瓶颈。此外,LB造成延迟并为这两个集群之间的连接引入可能的网络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旨在至少解决上述一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由存储集群的前端(FE)服务器经由负载平衡器(LB)接收来自客户端的初始数据包;响应于所述FE服务器接收到所述初始数据包:由所述FE服务器生成响应数据包,所述响应数据包包括所述FE服务器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FE IP地址)和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客户端IP地址);由所述FE服务器封装所述响应数据包;并且由所述FE服务器基于所述FE IP地址和所述客户端IP地址将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绕过所述LB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能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包括:由存储集群的前端(FE)服务器经由负载平衡器(LB)接收来自客户端的初始数据包;响应于所述FE服务器接收到所述初始数据包:由所述FE服务器生成响应数据包,所述响应数据包包括所述FE服务器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FE IP地址)和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客户端IP地址);由所述FE服务器封装所述响应数据包;并且由所述FE服务器基于所述FEIP地址和所述客户端IP地址将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绕过所述LB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访问***,包括:客户端,所述客户端被配置成经由负载平衡器(LB)将初始数据包发送至存储集群,所述客户端具有客户端互联网协议(IP)地址;以及所述存储集群的前端(FE)服务器,所述前端服务器被配置成接收所述初始数据包,所述FE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初始数据包进一步被配置成:生成响应数据包,所述响应数据包包括所述FE服务器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FE IP地址)和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客户端IP地址),封装所述响应数据包,并且基于所述FE IP地址和所述客户端IP地址将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绕过所述LB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阐述详细描述。在图中,参考标号的最左边的数字表示该参考标号首先出现的附图。在不同附图中使用的相同参考标号表示相似的或相同的项。
图1示出了客户端可以访问存储集群的示例环境。
图2示出了封装的数据包的示例报头。
图3示出了用于将前端服务器识别为来自客户端的后续数据包的直接目的地的示例时序图。
图4示出了用于创建由前端服务器接收的初始数据包的示例时序图。
图5示出了用于从客户端将后续数据包直接发送至前端服务器的示例时序图。
图6示出了初始数据包、响应数据包和后续数据包的示例进展。
图7示出了存储访问***的示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讨论的***和方法涉及在客户端与存储集群之间的通信或数据流量,更具体地涉及在客户端与存储集群之间的绕过通常用于此类通信的负载均衡器的通信。
本文中讨论的***和方法在初始通信、或从客户端到存储集群的初始数据包之后,对于与初始数据包属于同一会话的数据包,在不必通过负载均衡器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允许客户端访问存储集群以及存储集群访问客户端。
客户端(可以是计算机集群的物理服务器)可以发送去往存储集群的初始数据包,该初始数据包包括客户端的IP地址(客户端IP地址)和存储集群的虚拟IP(VIP)地址。客户端的客户端虚拟交换机(VS)可以接收初始数据包、创建与初始数据包相关联的客户端会话表、并且封装初始数据包。现在封装的初始数据包可以包括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源报头、具有存储集群的VIP地址的外部目的地报头、具有0值以表示初始数据包来自物理服务器的标识报头、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源报头、以及具有存储集群的VIP地址的内部目的地报头。
然后,客户端VS可以将初始数据包转发至负载均衡器(LB),该负载均衡器可以选择存储集群的前端(FE)服务器、用LB的LB IP地址更新外部源报头并用所选择的FE服务器的IP地址(FE IP地址)更新外部目的地报头、并将现在用LB IP地址和FE IP地址更新的初始数据包转发至所选择的FE服务器的FE VS。
响应于通过FE VS在所选择的FE服务器处接收到初始数据包,FE VS可以使用内部报头创建会话条目密钥、在FE会话表中创建条目、用FE IP地址更新内部目的地报头、并将初始数据包转发至适当的应用。作为响应,FE服务器可以进一步创建响应数据包(该响应数据包可以包括FE IP地址和客户端IP地址),并将该响应数据包发送至FE VS。
响应于从FE服务器接收到响应数据包,FE VS可以用存储集群的VIP地址替代FEIP地址并封装响应数据包。现在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可以包括具有FE IP地址的外部响应源报头、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响应标识报头、具有存储集群的VIP地址的内部响应源报头、以及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然后,FE VS基于外部响应IP地址将响应数据包绕过LB直接转发至客户端VS。
如果接收到响应数据包,客户端VS就可以将内部响应报头与客户端会话表进行匹配、基于匹配的内部报头确定与响应数据包对应的会话、并基于外部报头为FE服务器确定针对对应会话的目的地。对于同一会话的其余数据包,客户端VS可以直接用针对该外部目的地报头的FE IP地址封装其余数据包,使得其余数据包可以直接转发至FE服务器,从而绕过由于其可用带宽而可能导致网络瓶颈的LB。
图1示出了客户端102可以访问存储集群104的示例环境100。客户端102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N个服务器)之一,其中为了说明的目的示出了属于计算机集群110的三个服务器:客户端102、服务器106和服务器108。存储集群104可以包括多个服务器,包括M个前端(FE)服务器(为了说明的目的示出了三个FE服务器:112、114和116)和P个后端(BE)服务器(为了说明的目的使出了三个BE服务器:118、120和122)。可以封装的数据包通过诸如以太网、互联网、内联网等通信网络124在计算机集群110与存储集群104之间通信,该通信网络可以是有线的、无线的或两者的组合并且可以包括负载均衡器(LB)126。
图2示出了封装的数据包的示例报头200。报头200包括:包括源的IP地址的外部源报头202、包括目的地的IP地址的外部目的地报头204、包括指示原始源的值的标识报头206、可以与外部源报头202不同的包括源的IP地址的内部源报头208、以及可以与外部目的地报头204不同的包括目的地的IP地址的内部目的地报头210。根据数据包的类型,每个报头可以包括额外的说明。例如,对于响应数据包,对应的外部源报头可以被描述为具有对应参考标号的外部响应源报头,对于后续数据包,对应的外部源报头可以被描述为具有另一个对应的参考标号的外部后续源报头。
图3示出了用于将前端服务器112识别为来自客户端102的后续数据包的直接目的地的示例时序图300。
在302处,存储集群104的FE服务器112可以通过LB 126和FE虚拟交换机(VS)306接收来自客户端102的初始数据包304。响应于接收到初始数据包304,FE服务器112可以在308处生成包括FE服务器的IP地址(FE IP地址)和客户端的IP地址(客户端IP地址)的响应数据包310,并且将响应数据包310转发至FE服务器112的FE VS 306。
响应于接收到响应数据包310,FE VS 306可以例如在312处通过利用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来封装响应数据包310。现在封装的响应数据包310可以包括报头,这些报头(如以上在图2中所描述的)包括具有FE IP地址的外部响应源报头、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具有0值以表示响应数据包306来自物理服务器(FE服务器122)的响应标识报头、具有存储集群104的虚拟IP(VIP)地址的内部响应源报头、以及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在314处,FE VS 306然后可以绕过LB 126基于外部报头中的FEIP地址和客户端IP地址将响应数据包310(现在封装的)直接转发至客户端102。
响应于接收到响应数据包310,客户端102在316处可以基于内部报头中的VIP地址和客户端IP地址来确定与响应数据包310对应的会话。客户端102还可以基于外部报头中的FE IP地址和客户端IP地址将FE服务器112识别为对应会话的后续数据包的目的地。
图4示出了用于创建由FE服务器112接收的初始数据包304的示例时序图400。
在402处,客户端102可以将包括客户端IP地址和存储集群104的VIP地址的初始数据包304发送至客户端102的客户端VS 404。响应于接收到初始数据包304,客户端VS 404在406处可以创建与初始数据包304相关联的客户端会话表并封装初始数据包304。返回参考图3,在316处,客户端102可以通过将响应数据包310的内部报头与在406处创建的客户端会话表进行匹配,基于内部报头中的VIP地址和客户端IP地址来确定与响应数据包310对应的会话。
现在封装的初始数据包304可以包括如以上在图2中所述的报头,这些报头包括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源报头、具有存储集群104的VIP地址的外部目的地报头、具有0值以表示初始数据包304来自物理服务器(客户端102)的标识报头、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源报头、以及具有存储集群104的VIP地址的内部目的地报头。在408处,客户端VS 404可以将初始数据包304转发至LB 126。
响应于接收到初始数据包304,LB 126在410处可以选择存储集群104的FE服务器(诸如,具有FE IP地址的FE服务器112)作为初始数据包304的目的地,并且用LB 126的LBIP地址更新外部源报头并使用FE IP地址更新外部目的地报头。在412处,LB 126可以经由FE服务器112的FE VS 306基于外部报头将现在更新的初始数据包304转发至FE服务器112。
响应于接收到初始数据包304,FE VS 306在414处可以通过移除外部报头、使用内部报头创建会话条目密钥、在FE会话表中创建条目、并用FE IP地址更新内部目的地报头来处理初始数据包304。然后,FE VS 306可以在416处将经处理的初始数据包304转发至FE服务器112中的适当应用。
返回参考图3,316的过程可以由客户端102的客户端VS 404执行。
图5示出了用于从客户端102将后续数据包直接发送至FE服务器112的示例时序图500。
在图3中所示的步骤之后,客户端102可以在504处将对应会话的后续数据包502发送至客户端VS 404。响应于接收到后续数据包502,客户端VS 404可以在506处封装后续数据包502。现在封装的后续数据包502可以包括如以上在图2中描述的报头,这些报头包括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后续源报头、具有FE IP地址的外部后续目的地报头、具有0值以表示后续数据包来自物理服务器(客户端102)的标识数据包、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后续源报头、以及具有存储集群的VIP地址的内部后续目的地报头。在508处,客户端VS 404可以基于后续数据包的外部源报头和外部目的地报头将后续数据包502绕过LB 126直接转发至FE服务器112。FE服务器112的FE VS 306可以在510处接收后续数据包502并且如以上参考图4在414处所述来处理后续数据包502。然后,FE VS 306可以在512处将后续数据包502转发至FE服务器112中的适当应用。
图6示出了初始数据包304、响应数据包306和后续数据包502的示例进展600。
如以上参考图4描述的,客户端VS 404可以封装由客户端102生成并包括客户端IP地址和存储集群104的VIP地址的初始数据包304。现在封装的初始数据包304的报头602可以包括多个报头,这些报头包括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源报头202、具有存储集群104的VIP地址的外部目的地报头204、具有0值以表示初始数据包304来自客户端102的标识报头206、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源报头208、以及具有存储集群104的VIP地址的内部目的地报头210。
如以上参考图4所描述的,LB 126可以接收初始数据包304并且修改报头602。初始数据包304的经LB修改的报头604包括由LB 126做出的更新,现在示出为具有LB IP地址的外部源报头202和具有FE IP地址的外部目的地报头204。
如以上参考图4所述,FE VS 306然后可以接收初始数据包304、移除外部报头并使用内部报头创建会话条目密钥、在FE会话表中创建条目、用FE IP地址更新内部目的地报头、并且基于经FE修改的报头606将初始数据包304转发至适当的应用。
如以上参考图3所述,FE服务器112可以生成包括FE IP地址和客户端IP地址的响应数据包310,并且FE VS 306可以封装响应数据包310。现在封装的响应数据包310的报头608可以包括报头,这些报头包括具有FE IP地址的外部响应源报头610、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响应目的地报头612、具有0值以表示响应数据包310来自FE服务器122的响应标识报头614、具有存储集群104的VIP地址的内部响应源报头616、以及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618。然后,FE VS 306可以基于外部报头中的FE IP地址和客户端IP地址将响应数据包306绕过LB 126来直接转发至客户端102。
如以上参考图3所述,响应于接收到响应数据包310,客户端102可以基于内部报头616和618中的VIP地址和客户端IP地址来确定与响应数据包310对应的会话,并且基于外部报头610和612中的FE IP地址和客户端IP地址将FE服务器112识别为对应会话的后续数据包的目的地。
基于响应数据包310,客户端102可以生成后续数据包502,该后续数据包可以封装具有响应数据包310的外部响应源报头610中的FE IP地址,使得后续数据包502可以绕过LB126直接转发至FE服务器112。经封装的后续数据包502的报头620可以包括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后续源报头622、具有FE IP地址的外部后续目的地报头624、具有0值以表示后续数据包来自客户端102的标识报头、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后续源报头628、以及具有存储集群的VIP地址的内部后续目的地报头630。基于外部报头622和624中的客户端IP地址和FE IP地址,客户端VS 404可以在508处绕过LB 126来将后续数据包502直接转发至FE服务器112,如以上参考图5所述。
图7示出了存储访问***700的示例框图。
存储访问***700可以包括计算机集群110和存储集群104。计算机集群110可以包括客户端102,并且存储集群104可以包括FE服务器112。计算机集群110和存储集群104可以经由诸如互联网、内联网等通信网络124通信地耦合,该通信网络可以是有线的、无线的或两者的组合。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客户端102可以包括客户端VS 404,并且具有FE IP地址的FE服务器112可以包括FE VS 306。存储访问***还可以包括具有LB IP地址的LB 126,其可以是通信网络124的一部分。
如以上参考图3和图4所述,客户端102可以被配置成通过LB 126经由客户端VS404将初始数据包304发送至存储集群104,并且FE服务器112可以被配置成经由FE VS 306接收初始数据包304。客户端VS可以被配置成如果从客户端102接收到去往存储集群104的初始数据包304就生成客户端会话表,该客户端会话表包括与初始数据包304相关联的信息。LB 126可以被配置成选择诸如FE服务器112的FE服务器、使用FEIP地址更新外部目的地报头204、并且将初始数据包304转发至FE服务器112。
响应于在FE服务器112的FE VS 306处接收到初始数据包304,FE服务器112可以进一步被配置成生成包括FE IP地址和客户端IP地址的响应数据包306。FE VS 308可以被配置成封装响应数据包310,并且由FE VS306基于FE IP地址和客户端IP地址将响应数据包310(经封装的)绕过LB 126来发送至客户端102。如以上参考图3和图6所述,响应数据包310(经封装的)可以包括具有FE IP地址的外部响应源报头610、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响应目的地报头612、具有存储集群104的VIP地址的内部响应源报头616、以及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618。
客户端VS 404可以被配置成接收响应数据包310(经封装的)。如以上参考图3和图6所述,响应于接收到响应数据包306,客户端VS 404可以进一步被配置成通过将内部响应源报头610和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612与客户端会话表进行匹配来确定与响应数据包306对应的会话,从而确定与响应数据包310对应的会话,并且基于外部响应源报头610和外部响应目的地报头612将FE服务器112识别为对应会话的后续数据包的目的地。
如以上参考图5和图6所述,客户端VS 404可以进一步被配置成接收对应会话的后续数据包502、封装后续数据包502、并且基于外部后续源报头622和外部后续目的地报头624绕过LB 126来将后续数据包502直接转发至FE服务器112。
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来执行上述方法的一些或所有操作,如下面所定义的。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计算机可读指令”包括例程、应用、应用模块、程序模块、程序、部件、数据结构、算法等。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在各种***配置上实现,包括单处理器或多处理器***、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手持计算设备、基于微处理器的可编程消费电子设备、其组合等。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闪存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附加的可移除存储装置和/或不可移除存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可以提供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等的非易失性存储的闪存、磁存储装置、光存储装置和/或带存储装置。
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实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至少两种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即,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过程或技术中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的、可移除和不可移除的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存储器(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通用盘(DVD)或其他光存储装置、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装置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可用于存储信息以供计算设备访问的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相反,通信介质可以体现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如本文中所定义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通信介质。
存储在一个或多个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可以执行以上参考图2至图7描述的操作。通常,计算机可读指令包括执行特定功能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部件、数据结构等。描述操作的顺序不旨在被解释为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以任何顺序和/或并行地结合任何数量的所描述的操作来实现这些过程。
示例条款
A.一种用于从客户端访问存储集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存储集群的前端(FE)服务器经由负载均衡器(LB)接收来自客户端的初始数据包;响应于FE服务器接收到初始数据包:1)由FE服务器生成响应数据包,该响应数据包包括FE服务器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FE IP地址)和客户端的IP地址(客户端IP地址);2)由FE服务器封装响应数据包;并且3)由FE服务器基于FE IP地址和客户端IP地址将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绕过LB发送至客户端。
B.根据段落A所述的方法,其中,由FE服务器封装响应数据包包括:由FE服务器的FE虚拟交换机(VS)封装响应数据包,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包括具有FE IP地址的外部响应源报头、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具有存储集群的虚拟IP(VIP)地址的内部响应源报头以及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
C.根据段落B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由客户端接收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响应于由客户端接收到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1)由客户端基于内部响应源报头和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来确定与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对应的会话;并且2)由客户端基于外部响应源报头和外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将FE服务器识别为对应的会话的后续数据包的目的地。
D.根据段落C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客户端将对应的会话的后续数据包发送至客户端的客户端VS;由客户端VS封装后续数据包,经封装的后续数据包包括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源报头、具有FE IP地址的外部目的地报头、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源报头以及具有存储集群的VIP地址的内部目的地报头;并且由客户端VS基于后续数据包的外部源报头和外部目的地报头将经封装的后续数据包绕过LB转发至FE服务器。
E.根据段落D所述的方法,其中,封装包括使用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封装来进行封装。
F.根据段落C所述的方法,其中,由客户端基于内部响应源报头和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来确定与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对应的会话包括:将内部响应源报头和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匹配于客户端会话表,由客户端的客户端虚拟交换机(VS)创建的客户端会话表,如果接收到从客户端去往存储集群的初始数据包,客户端会话表就具有与初始数据包相关联的信息。
G.根据段落A所述的方法,其中,由存储集群的FE服务器经由LB接收来自客户端的初始数据包包括:由客户端向LB发送由客户端的客户端虚拟交换机封装的初始数据包,该初始数据包去往存储集群,该初始数据包包括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源报头和具有存储集群的VIP地址的外部目的地报头;由LB选择FE服务器;由LB使用FE IP地址更新外部目的地报头;并且由LB将初始数据包转发至FE服务器。
H.一种存储能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这些计算机可读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这些操作包括:由存储集群的前端(FE)服务器经由负载均衡器(LB)接收来自客户端的初始数据包;响应于FE服务器接收到初始数据包:1)由FE服务器生成响应数据包,该响应数据包包括FE服务器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FE IP地址)和客户端的IP地址(客户端IP地址);2)由FE服务器封装响应数据包;并且3)由FE服务器基于FE IP地址和客户端IP地址将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绕过LB发送至客户端。
I.根据段落H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由FE服务器封装响应数据包包括:由FE服务器的FE虚拟交换机(VS)封装响应数据包,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包括具有FE IP地址的外部响应源报头、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具有存储集群的虚拟IP(VIP)地址的内部响应源报头以及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
J.根据段落I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这些操作还包括:由客户端接收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响应于由客户端接收到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1)由客户端基于内部响应源报头和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来确定与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对应的会话;并且2)由客户端基于外部响应源报头和外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将FE服务器识别为对应的会话的后续数据包的目的地。
K.根据段落J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这些操作还包括:从客户端将对应的会话的后续数据包发送至客户端的客户端VS;由客户端VS封装后续数据包,经封装的后续数据包包括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源报头、具有FE IP地址的外部目的地报头、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源报头以及具有存储集群的VIP地址的内部目的地报头;并且由客户端VS基于后续数据包的外部源报头和外部目的地报头将经封装的后续数据包绕过LB转发至FE服务器。
L.根据段落K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封装包括使用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封装来进行封装。
M.根据段落J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由客户端基于内部响应源报头和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来确定与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对应的会话包括:将内部响应源报头和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匹配于客户端会话表,由客户端的客户端虚拟交换机(VS)创建的客户端会话表,如果接收到从客户端去往存储集群的初始数据包,客户端会话表就具有与初始数据包相关联的信息。
N.根据段落H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由存储集群的FE服务器经由LB接收来自客户端的初始数据包包括:由客户端向LB发送由客户端的客户端虚拟交换机封装的初始数据包,该初始数据包去往存储集群,该初始数据包包括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源报头和具有存储集群的VIP地址的外部目的地报头;由LB选择FE服务器;由LB使用FE IP地址更新外部目的地报头;并且由LB将初始数据包转发至FE服务器。
O.一种存储访问***,包括:客户端,该客户端被配置成经由负载均衡器(LB)将初始数据包发送至存储集群,该客户端具有客户端互联网协议(IP)地址;以及存储集群的前端(FE)服务器,该前端服务器被配置成接收初始数据包,该FE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初始数据包进一步被配置成:1)生成响应数据包,该响应数据包包括FE服务器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FE IP地址)和客户端的IP地址(客户端IP地址),2)封装响应数据包,并且3)基于FEIP地址和客户端IP地址将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绕过LB发送至客户端。
P.根据段落O所述的存储访问***,其中,FE服务器包括FE虚拟交换机(VS),该FE虚拟交换机被配置成封装响应数据包,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包括具有FE IP地址的外部响应源报头、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具有存储集群的虚拟IP(VIP)地址的内部响应源报头以及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
Q.根据段落P所述的存储访问***,其中,客户端包括客户端VS,该客户端VS被配置成:接收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并且响应于接收到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1)基于内部响应源报头和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来确定与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对应的会话;2)基于外部响应源报头和外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将FE服务器识别为对应的会话的后续数据包的目的地;3)接收对应的会话的后续数据包;4)封装后续数据包,经封装的后续数据包包括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源报头、具有FE IP地址的外部目的地报头、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源报头以及具有存储集群的VIP地址的内部目的地报头;并且5)基于后续数据包的外部源报头和外部目的地报头将经封装的后续数据包绕过LB转发至FE服务器。
R.根据段落Q所述的存储访问***,其中,使用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封装来封装初始数据包和后续数据包。
S.根据段落Q所述的存储访问***,其中,客户端VS进一步被配置成:1)如果接收到来自客户端的去往存储集群的初始数据包就生成客户端会话表,该客户端会话表具有与初始数据包相关联的信息;并且2)将内部响应源报头和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匹配于客户机会话表以确定与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对应的会话。
T.根据段落O所述的存储访问***,其中,LB进一步被配置成:1)从客户端接收由客户端的客户端虚拟交换机封装的初始数据包,该初始数据包去往存储集群,该初始数据包包括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源报头和具有存储集群的VIP地址的外部目的地报头;2)选择FE服务器;3)使用FE IP地址更新外部目的地报头;并且4)将初始数据包转发至FE服务器。
虽然通过结构特征和/或方法行为专用的语言描述了主题,但是应理解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主题不必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行为。而是,公开了这些特定特征和行为来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性形式。

Claims (20)

1.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由存储集群的前端(FE)服务器经由负载均衡器(LB)接收来自客户端的初始数据包;
响应于所述FE服务器接收到所述初始数据包:
由所述FE服务器生成响应数据包,所述响应数据包包括所述FE服务器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FE IP地址)和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客户端IP地址);
由所述FE服务器封装所述响应数据包;并且
由所述FE服务器基于所述FE IP地址和所述客户端IP地址将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绕过所述LB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FE服务器封装所述响应数据包包括:
由所述FE服务器的FE虚拟交换机(VS)封装所述响应数据包,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包括具有所述FE IP地址的外部响应源报头、具有所述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具有所述存储集群的虚拟IP(VIP)地址的内部响应源报头以及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客户端接收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
响应于由所述客户端接收到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
由所述客户端基于所述内部响应源报头和所述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来确定与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对应的会话;并且
由所述客户端基于所述外部响应源报头和所述外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将所述FE服务器识别为对应的会话的后续数据包的目的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客户端将对应的会话的后续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客户端的客户端VS;
由所述客户端VS封装所述后续数据包,经封装的后续数据包包括具有所述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源报头、具有所述FE IP地址的外部目的地报头、具有所述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源报头以及具有所述存储集群的VIP地址的内部目的地报头;并且
由所述客户端VS基于所述后续数据包的所述外部源报头和所述外部目的地报头将经封装的后续数据包绕过所述LB转发至所述FE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封装包括使用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封装来进行封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客户端基于所述内部响应源报头和所述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来确定与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对应的会话包括:
将所述内部响应源报头和所述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匹配于客户端会话表,由所述客户端的客户端虚拟交换机(VS)创建的所述客户端会话表,一旦接收到从所述客户端去往所述存储集群的初始数据包,所述客户端会话表就具有与所述初始数据包相关联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存储集群的所述FE服务器经由所述LB接收来自所述客户端的初始数据包包括:
由所述客户端向所述LB发送由所述客户端的客户端虚拟交换机封装的初始数据包,所述初始数据包去往所述存储集群,所述初始数据包包括具有所述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源报头和具有所述存储集群的VIP地址的外部目的地报头;
由所述LB选择所述FE服务器;
由所述LB使用所述FE IP地址更新所述外部目的地报头;并且由所述LB将所述初始数据包转发至所述FE服务器。
8.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能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包括:
由存储集群的前端(FE)服务器经由负载均衡器(LB)接收来自客户端的初始数据包;
响应于所述FE服务器接收到所述初始数据包:
由所述FE服务器生成响应数据包,所述响应数据包包括所述FE服务器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FE IP地址)和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客户端IP地址);
由所述FE服务器封装所述响应数据包;并且
由所述FE服务器基于所述FE IP地址和所述客户端IP地址将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绕过所述LB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由所述FE服务器封装所述响应数据包包括:
由所述FE服务器的FE虚拟交换机(VS)封装所述响应数据包,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包括具有所述FE IP地址的外部响应源报头、具有所述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具有所述存储集群的虚拟IP(VIP)地址的内部响应源报头以及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操作还包括:
由所述客户端接收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
响应于由所述客户端接收到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
由所述客户端基于所述内部响应源报头和所述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来确定与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对应的会话;并且
由所述客户端基于所述外部响应源报头和所述外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将所述FE服务器识别为对应的会话的后续数据包的目的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操作还包括:
从所述客户端将对应的会话的后续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客户端的客户端VS;
由所述客户端VS封装所述后续数据包,经封装的后续数据包包括具有所述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源报头、具有所述FE IP地址的外部目的地报头、具有所述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源报头以及具有所述存储集群的VIP地址的内部目的地报头;并且
由所述客户端VS基于所述后续数据包的所述外部源报头和所述外部目的地报头将经封装的后续数据包绕过所述LB转发至所述FE服务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封装包括使用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封装来进行封装。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由所述客户端基于所述内部响应源报头和所述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来确定与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对应的会话包括:
将所述内部响应源报头和所述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匹配于客户端会话表,由所述客户端的客户端虚拟交换机(VS)创建的所述客户端会话表,如果接收到从所述客户端去往所述存储集群的初始数据包,所述客户端会话表就具有与所述初始数据包相关联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由所述存储集群的所述FE服务器经由所述LB接收来自所述客户端的初始数据包包括:
由所述客户端向所述LB发送由所述客户端的客户端虚拟交换机封装的初始数据包,所述初始数据包去往所述存储集群,所述初始数据包包括具有所述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源报头和具有所述存储集群的VIP地址的外部目的地报头;
由所述LB选择所述FE服务器;
由所述LB使用所述FE IP地址更新所述外部目的地报头;并且由所述LB将所述初始数据包转发至所述FE服务器。
15.一种存储访问***,包括:
客户端,所述客户端被配置成经由负载均衡器(LB)将初始数据包发送至存储集群,所述客户端具有客户端互联网协议(IP)地址;以及
所述存储集群的前端(FE)服务器,所述前端服务器被配置成接收所述初始数据包,所述FE服务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初始数据包进一步被配置成:
生成响应数据包,所述响应数据包包括所述FE服务器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FE IP地址)和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客户端IP地址),
封装所述响应数据包,并且
基于所述FE IP地址和所述客户端IP地址将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绕过所述LB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存储访问***,其中,所述FE服务器包括FE虚拟交换机(VS),所述FE虚拟交换机被配置成封装所述响应数据包,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包括具有所述FE IP地址的外部响应源报头、具有所述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具有所述存储集群的虚拟IP(VIP)地址的内部响应源报头以及具有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存储访问***,其中,所述客户端包括客户端VS,所述客户端VS被配置成:
接收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并且
响应于接收到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
基于所述内部响应源报头和所述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来确定与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对应的会话;
基于所述外部响应源报头和所述外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将所述FE服务器识别为对应的会话的后续数据包的目的地;
接收对应的会话的后续数据包;
封装所述后续数据包,经封装的后续数据包包括具有所述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源报头、具有所述FE IP地址的外部目的地报头、具有所述客户端IP地址的内部源报头以及具有所述存储集群的VIP地址的内部目的地报头;并且
基于所述后续数据包的所述外部源报头和所述外部目的地报头将经封装的后续数据包绕过所述LB转发至所述FE服务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存储访问***,其中,使用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封装来封装初始数据包和后续数据包。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存储访问***,其中,所述客户端VS进一步被配置成:
一旦接收到来自所述客户端的去往所述存储集群的初始数据包就生成客户端会话表,所述客户端会话表就具有与所述初始数据包相关联的信息;并且
将所述内部响应源报头和所述内部响应目的地报头匹配于所述客户端会话表,确定与经封装的响应数据包对应的会话。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存储访问***,其中,所述LB进一步被配置成:
从所述客户端接收由所述客户端的客户端虚拟交换机封装的初始数据包,所述初始数据包去往所述存储集群,所述初始数据包包括具有所述客户端IP地址的外部源报头和具有所述存储集群的VIP地址的外部目的地报头;
选择所述FE服务器;
使用所述FE IP地址更新所述外部目的地报头;并且将所述初始数据包转发至所述FE服务器。
CN201811298853.2A 2017-11-01 2018-11-01 通信方法、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访问*** Active CN1100223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800,815 2017-11-01
US15/800,815 US10581962B2 (en) 2017-11-01 2017-11-01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physical server and storage ser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2344A true CN110022344A (zh) 2019-07-16
CN110022344B CN110022344B (zh) 2022-05-31

Family

ID=66244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8853.2A Active CN110022344B (zh) 2017-11-01 2018-11-01 通信方法、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访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581962B2 (zh)
CN (1) CN1100223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6127B (zh) * 2018-02-14 2022-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网络中控制流量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8705A (zh) * 2003-04-18 2004-10-20 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将第七层负载平衡器的工作负荷转移至服务器端来处理的方法
US20080239963A1 (en) * 2005-01-12 2008-10-02 Brabson Roy F Bypassing routing stacks using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US20110219142A1 (en) * 2010-03-08 2011-09-08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ath Selection In Streaming Video Over Multi-Overlay 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
CN102263808A (zh) * 2010-05-28 2011-11-3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会话控制服务方法、装置和***
CN102763382A (zh) * 2010-01-29 2012-10-3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前端***和前端处理方法
CN102882900A (zh) * 2011-07-11 2013-01-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大规模服务器集群应用部署方法和大规模服务器集群
CN103780502A (zh) * 2012-10-17 2014-05-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下的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4756466A (zh) * 2012-10-16 2015-07-01 微软公司 负载平衡器绕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2139B1 (en) * 1996-08-05 2001-01-30 Resonate Inc. Client-side resource-based load-balancing with delayed-resource-binding using TCP state migration to WWW server farm
US7512702B1 (en) * 2002-03-19 2009-03-31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highly scalable server load balancing
US10063458B2 (en) * 2013-10-13 2018-08-28 Nicira, Inc. Asymmetric connection with external networks
EP3605971B1 (en) * 2013-11-05 2021-10-13 Cisco Technology, Inc. Network fabric overlay
US10104166B2 (en) * 2014-05-20 2018-10-16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load balancing as a service
US10516608B2 (en) * 2014-09-11 2019-12-24 Oath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rectly responding to distributed network traffic
EP3318102A4 (en) * 2015-04-20 2019-03-20 Shoelace Wireless, Inc. SYSTEMS FOR IMPROVING THE SPEED AND SECURITY OF THE MOBILE INTERNET
CN107332772B (zh) * 2016-04-29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转发表项建立方法和装置
EP3504848B1 (en) * 2016-08-26 2020-06-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mproving service function chain, sfc, proxy performance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 networks
US10938599B2 (en) * 2017-05-22 2021-03-0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Elastic VPN that bridges remote islands
US10476800B2 (en) * 2017-10-16 2019-11-12 Verizon Digital Media Servic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ad balancing virtual connection traffic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8705A (zh) * 2003-04-18 2004-10-20 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将第七层负载平衡器的工作负荷转移至服务器端来处理的方法
US20080239963A1 (en) * 2005-01-12 2008-10-02 Brabson Roy F Bypassing routing stacks using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CN102763382A (zh) * 2010-01-29 2012-10-3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前端***和前端处理方法
US20110219142A1 (en) * 2010-03-08 2011-09-08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ath Selection In Streaming Video Over Multi-Overlay 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
CN102263808A (zh) * 2010-05-28 2011-11-3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会话控制服务方法、装置和***
CN102882900A (zh) * 2011-07-11 2013-01-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大规模服务器集群应用部署方法和大规模服务器集群
CN104756466A (zh) * 2012-10-16 2015-07-01 微软公司 负载平衡器绕过
CN103780502A (zh) * 2012-10-17 2014-05-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下的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2344B (zh) 2022-05-31
US10581962B2 (en) 2020-03-03
US20190132383A1 (en) 2019-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06043B (zh) 推进式链接的列表吞吐量
CN107005472B (zh) 一种用于提供域间服务功能链接的方法及装置
US10439931B2 (en) Data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service node, and delivery node
US10158561B2 (en) Data plane learning of bi-directional service chains
US20180034833A1 (en) Channel Data Encaps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with Client-Server Data Channels
CN106464564B (zh) 用于网络分组封装和路由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4852934A (zh) 基于前端调度实现流量分配的方法、装置和***
WO2017140216A1 (zh) 一种网络的负载均衡、控制及网络交互方法和装置
DE102015013946A1 (de) Netzwerkbasiertes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US11106566B2 (en) Techniques for transparently emulating network conditions
CN105577416B (zh) 一种业务功能链操作、管理和维护方法及节点设备
CN109189758B (zh) 运维流程设计方法、装置和设备、运行方法、装置和主机
CN106888152A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和***
CN107135242A (zh) Mongodb集群访问方法、装置及***
CN110247908A (zh) 基于可编程网络交换技术的数据发送的方法、装置和***
US1116586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hieving session stickiness for stateful cloud services with non-sticky load balancers
CN110198333A (zh) 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0024329A (zh) 业务功能链和覆盖传输环路预防
CN110022344A (zh) 通信方法、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访问***
US1091158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network message
CN108365976B (zh) 网络服务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US20150326683A1 (en) Dynamic generation of proxy connections
JP2017523721A (ja) サービスノード能力処理方法、装置、サービス分類器及びサービスコントローラ
CN108566441A (zh) 一种nas设备处理数据的方法、nas设备及介质
CN107547684A (zh) 一种IPv6地址分配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