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4922B -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4922B
CN110014922B CN201710944188.9A CN201710944188A CN110014922B CN 110014922 B CN110014922 B CN 110014922B CN 201710944188 A CN201710944188 A CN 201710944188A CN 110014922 B CN110014922 B CN 1100149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harging connector
vehicle
charging devic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41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14922A (zh
Inventor
吴兴国
王洪军
李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441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49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14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4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14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4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09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连接件;气体冷却舱,第一充电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气体冷却舱上且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气体冷却舱,所述气体冷却舱设置有第二充电连接件***口。由此,在车辆需要充电时,第二充电连接件可以从第二充电连接件***口处***气体冷却舱,然后第二充电连接件能够与第一充电连接件完成对接,此时冷风进入气体冷却舱内,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第一充电连接件和第二充电连接件的工作环境温度,降低充电端子发热的热积累量,进而解决端子发热严重问题。

Description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具有该充电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能源和环境等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爆发性成长,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不断攀升。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巨大优势,但是电动车充电时间周期长,却是长久以来的诟病。
现阶段利用增大充电功率来缩短充电时间的方式被普遍采用。与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电流过大,充电插座处的接线端子发热严重,导致出现充电端子烧毁或充电问题故障,这样整车无法正常充电,而且充电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还有,虽然目前一些厂商也在积极采用降低接线端子处的温度的一些方式,例如,在充电线束处布置冷却装置,但是冷却效果不理想,而且布置起来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的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可以有效降低两个对接的充电连接件的工作温度。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充电连接件;气体冷却舱,第一充电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气体冷却舱上且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气体冷却舱,所述气体冷却舱设置有第二充电连接件***口。
由此,在车辆需要充电时,第二充电连接件可以从第二充电连接件***口处***气体冷却舱,然后第二充电连接件能够与第一充电连接件完成对接,此时空调***通过进风口向气体冷却舱内供入冷风,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第一充电连接件和第二充电连接件的工作环境温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气体冷却舱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相连,所述第一充电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后壳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前壳上设置有进风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前壳上还设置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设置在所述前壳上且限定出所述第二充电连接件***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柔性垫上设置有十字形开口以构成所述第二充电连接件***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充电连接件上设置有进风管。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充电连接件包括:接线端子,所述进风管邻近所述接线端子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散热底座,所述散热底座包括:底壁和周壁,所述底壁连接在所述周壁的底部且所述底壁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充电连接件,所述周壁上设置有散热片;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固定在所述散热底座的周壁上且在所述周壁上绕设多圈。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散热片为多个在所述周壁的周向间隔开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却管路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彼此邻近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外接头,所述外接头内设置有两个接口,两个所述接口分别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充电***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充电***的示意图;
图3是充电装置与充电枪对接的示意图;
图4是充电装置的***图;
图5是充电连接件和后壳的示意图;
图6和图7是两个不同实施例的充电枪的示意图;
图8是散热底座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充电装置100;
第一充电连接件10;接线端子11;
气体冷却舱20;第二充电连接件***口22;前壳23;后壳24;进风口25;柔性垫26;第一进风管27;
散热底座30;底壁31;周壁32;散热片33;外接头34;通过孔35;
冷却管路40;
第二充电连接件50;出风管51;第一出风口51a;第二进风管52;第二送风口52a;
车身蒙皮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一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可以包括:充电装置100和第二充电连接件50,其中,充电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一充电连接件10和气体冷却舱20,气体冷却舱20充满冷气时,可以起到降低的环境温度的作用,和空调房类似。
第二充电连接件50可以伸入气体冷却舱20内与第一充电连接件10对接,这样在第一充电连接件10和第二充电连接件50对接时,气体冷却舱20可以有效冷却第一充电连接件10和第二充电连接件50,从而气体冷却舱20可以同时且有效地降低第一充电连接件10和第二充电连接件50的工作温度。
还有,第一充电连接件10和第二充电连接件50中的一个可以为充电插座且另一个为充电枪,优选地,第一充电连接件10为充电插座,第二充电连接件50为充电枪,第二充电连接件50可以设置在充电桩上。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充电***还可以包括:空调***,空调***的布置形式有两种,例如,如图1所示,空调***可以设置在车辆外,即空调***可以设置在充电桩处;又如,如图2所示,空调***可以设置在车辆内。
第一充电连接件10安装在气体冷却舱20上,而且第一充电连接件1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气体冷却舱20,气体冷却舱20设置有第二充电连接件***口22。可以理解的是,在车辆需要充电时,第二充电连接件50可以从第二充电连接件***口22处***气体冷却舱20,然后第二充电连接件50能够与第一充电连接件10完成对接,此时空调***向气体冷却舱20内供入冷风,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第一充电连接件10和第二充电连接件50的工作环境温度,降低接线端子11发热的热积累量,进而解决端子发热严重问题。接线端子11可以包括:传输电流的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此接线端子11适用于直流充电口。
同理交流充电口充电接线端子也是成对出现,可能为多个,原理同上,依旧可以实施应用。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气体冷却舱20包括:前壳23和后壳24,前壳23与后壳24相连,第一充电连接件10安装在后壳24上。前壳23和后壳24相对设置,这样可以有利于形成足够空间的气体冷却舱20,从而可以有利于第一充电连接件10和第二充电连接件50在其内部的布置,而且还可以便于冷风在其内部的流动。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前壳23上设置有进风口25。也就是说,空调***产生的冷风可以从进风口25进入到气体冷却舱20内,如此设置的进风口25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而且与空调***连接方便。
另一种可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充电连接件10上设置有第一进风管27。这个冷却源可以是来自于车载空调。如图6所示,第二充电连接件50上可以设置有出风管51,出风管51具有第一出风口51a,也就是说,在充电装置100上设置有第一进风管27的情况下,冷风可以先通入第二充电连接件50的出风管51,然后通过第一出风口51a进入气体冷却舱20,从而对第一充电连接件10和第二充电连接件50冷却。
第一进风管27的延伸方向可以与充电线束的延伸方向相同,换言之,第一进风管27可以集成在第一充电连接件10内,如此设置的第一进风管27结构简单,而且可以更好地降低充电线束和接线端子11的温度,从而避免出现接线端子11过热的温度。
优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进风管27可以邻近接线端子11设置。例如,第一进风管27可以和两个接线端子11相互接触,从而可以直接且可靠地与两个接线端子11进行换热,进而可以有效降低接线端子11的工作环境温度。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前壳23上还设置有柔性垫26,柔性垫26设置在前壳23上,而且柔性垫26限定出第二充电连接件***口22。柔性垫26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作为限定位置使用,其可以限制第二充电连接件50的插接位置,另一方面可以在第二充电连接件50***后,能够尽可能和第二充电连接件50的***贴合,保证冷气不会快速释放掉,从而可以保证冷却效果。还有,如此设置的柔性垫26也相对比较简单,容易实现和操作。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柔性垫26上设置有十字形开口以构成第二充电连接件***口22。十字形开口可以极大程度地方便第二充电连接件50的伸入,而且可以有效贴靠在第二充电连接件50的表面,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气体冷却舱20的密封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8所示,充电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散热底座30和冷却管路40,散热底座30包括:底壁31和周壁32,底壁31连接在周壁32的底部,而且底壁31上设置有通过孔35,通过孔35用于安装充电连接件。也就是说,底壁31可以用于安装固定充电连接件,周壁32可以与其他部件进行固定连接,例如,如图8所示,充电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车身蒙皮60,周壁32的顶部可以固定在车身蒙皮60上,而且后壳24的顶部也可以固定在车身蒙皮60上,这样周壁32可以起到安装散热底座30和充电连接件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散热底座30具有散热的作用,周壁32的设置至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散热底座30的散热面积。
冷却管路40固定在散热底座30上,而且冷却管路40在散热底座30上延伸。也就是说,冷却管路40可以在散热底座30的底壁31上延伸,冷却管路40也可以在散热底座30的周壁32上延伸,冷却管路40也可以再散热底座30的底壁31和周壁32上延伸。冷却管路40具有冷却充电连接件和散热底座30的作用,这样通过冷却管路40和散热底座30的结合,可以有效降低充电连接件的温度,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充电连接件的接线端子11出现过热的问题,从而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
冷却管路40在周壁32的周向绕设至少一圈。也就是说,冷却管路40可以在周壁32的周向方向上绕设一圈,或者,冷却管路40可以在周壁32的周向方向上绕设多圈。由此,冷却管路40在周壁32上布置合理,可以降低其对散热底座30的影响,而且这样冷却管路40也可以较好地与周壁32进行接触,从而可以提升换热效果。另外,多圈绕设的冷却管路40长度适宜,可以增加其与周壁32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进一步地增加换热效果。
其中,周壁32在远离底壁31的方向上横截面积呈递增趋势,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增加周壁32的表面积,可以提升散热底座30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如图8所示,周壁32上可以设置有散热片33。散热片33可以提升散热底座30的散热效果,从而可以保持气体冷却舱20的工作环境温度,可以更好地带走充电连接件的热量,进而可以更好地降低接线端子11的工作温度。
进一步地,如8所示,散热片33为多个,而且多个散热片33在周壁32的周向间隔开设置。例如,多个散热片33可以间隔开设置以构成散热底座30的周壁32,如此设置的多个散热片33可以使得散热底座30的散热效果好。通过冷却管道40和散热片33的共同作用,将热量通过水冷循环和对空气散发两种方式,从而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冷却管路40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彼此邻近设置。冷却管路40内可以流动有冷却液,也可以为冷却气体。由此,这样可以使得冷却管路40进液和出液方便,而且可以便于冷却源的布置,可以有利于冷却管路40和冷却源之间的冷却液的循环,从而可以降低冷却管路40的布置难度。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充电装置100还包括:外接头34,对接头34可以与外部的冷却源对接,然后给冷却管路40提供冷却介质。外接头34内设置有两个接口,两个接口分别与进口和出口连接。接口可以方便冷却管路40的进口和出口与对接头对接,从而可以一个对接头即可与一个外接头34完成对接,这样可以使得冷却管路40的进液和出液方式简单且可靠。
另外,还需要对第二充电连接件50进行描述。
其中,气体冷却舱20的进风形式也可以改变,例如,如图7所示,第二充电连接件50内可以设置有第二进风管52,此时充电***所采取的空调***即图1所示的空调***,即车外空调***,而且,出风形式可以结合图6所示的第二充电连接件50的出风形式。具体地,第二进风管52与第二充电连接件50的充电线束同向延伸,车外空调***产生的冷风可以先通入第二进风管52,然后通过第二送风口52a进入气体冷却舱20,从而对第一充电连接件10和第二充电连接件50冷却。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进风管52可以对第二充电连接件50的充电线束冷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充电装置10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充电连接件;
气体冷却舱,第一充电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气体冷却舱上且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气体冷却舱,所述气体冷却舱设置有第二充电连接件***口;
所述气体冷却舱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相连,所述第一充电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后壳上;所述前壳上还设置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设置在所述前壳上且限定出所述第二充电连接件***口;所述柔性垫上设置有十字形开口以构成所述第二充电连接件***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上设置有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连接件上设置有进风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连接件包括:接线端子,所述进风管邻近所述接线端子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底座,所述散热底座包括:底壁和周壁,所述底壁连接在所述周壁的底部且所述底壁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充电连接件,所述周壁上设置有散热片;
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固定在所述散热底座的周壁上且在所述周壁上绕设多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为多个在所述周壁的周向间隔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彼此邻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接头,所述外接头内设置有两个接口,两个所述接口分别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连接。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充电装置。
CN201710944188.9A 2017-09-30 2017-09-30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Active CN1100149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4188.9A CN110014922B (zh) 2017-09-30 2017-09-30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4188.9A CN110014922B (zh) 2017-09-30 2017-09-30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4922A CN110014922A (zh) 2019-07-16
CN110014922B true CN110014922B (zh) 2021-01-01

Family

ID=67186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4188.9A Active CN110014922B (zh) 2017-09-30 2017-09-30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49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9289B (zh) * 2021-10-18 2022-05-06 深圳市拓海通用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防核磁脉冲多功能车载电源壁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5915A (ja) * 1998-09-30 2000-04-21 Harness Syst Tech Res Ltd 電気自動車充電用コネクタ装置
JP5402539B2 (ja) * 2009-11-05 2014-01-29 スズキ株式会社 充電器冷却構造および車載機器冷却システム
DE102010007975B4 (de) * 2010-02-15 2012-10-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Ladestation für einen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 und zugehöriger elektrischer Energiespeicher
CN105150867B (zh) * 2015-06-30 2018-02-1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及其冷却方法
CN106410493A (zh) * 2016-11-18 2017-02-15 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枪散热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4922A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00962B (zh)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散热装置和车辆
CN110014954B (zh) 充电连接件
WO2019001203A1 (zh) 车辆、外部冷却装置、充电装置和车辆冷却***
TWI673187B (zh) 車輛的充電裝置以及車輛
CN105470604A (zh) 车载用电池
CN110463369A (zh) 变换器
CN111712398A (zh) 一种充电模块
CN110014922B (zh)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TW201916533A (zh) 充電裝置以及車輛
CN109413935B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器的散热装置
CN109600961B (zh) 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充电装置、车辆和充电枪
CN109599694B (zh) 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CN110014946B (zh) 充电装置、车辆和充电***
CN110014945B (zh)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CN110014956B (zh) 车辆的充电装置以及车辆
TWI677278B (zh) 充電連接件的散熱器以及充電裝置和車輛
CN110014950B (zh) 充电连接件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
CN205564848U (zh) 电池、无人机以及电子装置
CN214063390U (zh) 一种轴流吹风机的散热结构
CN213521348U (zh) 一种军用车载充电器
CN216942804U (zh) 一种多功能扶手
CN111237169B (zh) 微型压缩机
CN110015005B (zh) 充电装置、车辆和充电***
CN218163406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无线充电一体化装置及移动终端配件
CN220628908U (zh) 户外储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