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8274A - 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8274A
CN110008274A CN201910301353.8A CN201910301353A CN110008274A CN 110008274 A CN110008274 A CN 110008274A CN 201910301353 A CN201910301353 A CN 201910301353A CN 110008274 A CN110008274 A CN 110008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ile foundation
bim
modul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13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08274B (zh
Inventor
姜谙男
张子龙
张立涛
潘健
张广涛
姜相松
董庆波
罗国成
王学民
张文军
彭志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013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82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8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8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08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8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包括:数据采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格式转换模块及集成单元;将按照地质断面确定好位置的传感器进行编号并固定于桩基,传感器采集桩基的内力数据,数据采集模块接收传感器采集的内力数据;数据存储模块接收并存储来自数据采集模块的内力数据;数据格式转换模块接收来自数据存储模块的内力数据并将内力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建模平台接收格式转换后的内力数据,所述集成单元将所述内力数据与预先建立的BIM模型结合形成集成桩基内力数据的BIM模型。本发明降低了人力成本,一次安装即可实现持久的实时自动化监测,实现了数据与BIM模型进行结合,基于BIM模型的监测信息可视化,使BIM模型的信息集中程度得到了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
背景技术
桩基础是高层建筑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作为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保证桩基结构的安全稳定十分重要。单桩承载力的差异过大往往会引起不均匀沉降,因此桩基加载和运营过程中对桩体内力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并实现可视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
目前,桩体内力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自动化程度不足,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对桩基内力进行监测,并且可视化程度不高,未与BIM信息模型进行结合,无法在BIM模型属性中显示出监测内力;数据格式不统一,工程数据与自动化监测数据存于各自的***中,产生“信息孤岛”局面,难以对其进一步的融合分析,使其产生更大的价值;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在手机端和电脑端通过互联网对监测内力进行实时访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数据采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格式转换模块及集成单元;
将按照地质断面确定好位置的传感器进行编号并固定于桩基,所述传感器采集所述桩基的内力数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接收所述传感器采集的所述内力数据;所述数据存储模块接收并存储来自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所述内力数据;所述数据格式转换模块接收来自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所述内力数据并将所述内力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建模平台接收来自所述据格式转换模块的格式转换后的所述内力数据,所述集成单元将所述内力数据与预先建立的BIM模型结合形成集成桩基内力数据的BIM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模块的通道号与多个所述传感器的编号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格式转换模块将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内力数据转换为IFC数据格式。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桩基内力数据的BIM模型的构建平台为Revit建模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可通过Web可视化技术实现数据的网络发布。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监测信息展示只是对纯数据的展示,未与BIM模型进行结合,无法实现在BIM模型的属性中浏览结构内力的监测信息及无法通过手机和电脑等设备远程访问BIM模型并实时了解结构内力信息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桩体钢筋上传感器位置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IFC标准监测数据读写程序工作流程图。
其中,1、数据采集模块,2、数据存储模块,3、数据格式转换模块,4、集成单元,5、岩土工程物联网远程自动化监测***,6、IFC标准监测信息读写程序软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数据采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格式转换模块及集成单元;
将按照地质断面确定好位置的传感器进行编号并固定于桩基,所述传感器采集所述桩基的内力数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接收所述传感器采集的所述内力数据;所述数据存储模块接收并存储来自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所述内力数据;所述数据格式转换模块接收来自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所述内力数据并将所述内力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建模平台接收来自所述据格式转换模块的格式转换后的所述内力数据,所述集成单元将所述内力数据与预先建立的BIM模型结合形成集成桩基内力数据的BIM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模块的通道号与多个所述传感器的编号一一对应。
具体而言,如图1及图2所示,在钻孔灌注桩的钢筋笼焊接过程中,根据地质勘查报告给出的地质断面图,确定传感器布置的位置,在钢筋笼制作过程中采用焊接的形式将本实施例中十二个所述传感器与受力桩基连接,保证桩基与所述传感器协同变形,并按顺序编号,使所述传感器的编号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通道号一一对应,将所述传感器的线缆置于保护套管内固定在钢筋笼上,顶部留好接头备用。桩基加载之前将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即岩土工程物联网远程自动化监测***采集设备进行连接,远程自动化监测***采集设备可自动采集所述传感器的RS485信号,并通过GPRS传输到计算机当中。
每个传感器都有一个特定的编号,这个编号在传感器初次与采集***连接的时候可以设置,比如CGQ-01。传感器连入计算机以后可以定时的向远程的服务器上发送信息,这些信息大部分是一个16进制的字符串(比如2AF5);在后台服务器上通过C语言编制一个小程序即可将把这个十六进制的字符串转成十进制(5*16^0+F*16^1+A*16^2+2*16^3=10997)。这样把传感器编号和每个时间采集的数据对应起来,就实现了数据的动态监测,将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得到的内力数据监测值与传感器编号一一对应,并将处理完成的数据存入数据库中,便于调取对应的数据进行查看和处理。
远程自动化监测***采集设备通过对传输至计算机的传感器数据进行解析并保存至数据存储模块中即自动化监测***数据库当中,通过数据格式转换模块对保存在数据库中的测试数据进行调用并解析转换格式,将转换完成的数据导入到建立的桩基模型中。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格式转换模块将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内力数据转换为IFC数据格式。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桩基内力数据的BIM模型的构建平台为Revit建模平台。
如图3所示,安装于服务器的岩土工程物联网远程自动化监测***软件通过对传输至服务器的所述传感器数据进行解析并保存至自动化监测***数据库当中,通过IFC标准监测信息读写程序软件对保存在数据库中的测试数据进行调用并解析转换成IFC格式,将转换完成的IFC格式的数据导入到建立的Revit桩基模型中,包含传感器模型,Revit中可以实现对传感器的属性的拓展,导入了监测信息在其属性页面,可实现对监测数据的实时查看。
将创建的BIM模型保存为.rvt模型项目文件,并借助“IFC for Revit”工具完成桩基模型IFC中性文件的导出,进而使用IFC标准监测信息读写程序软件,如图4所示,为IFC标准监测数据读写程序工作流程图,链接监测***后台数据库,以条件查询方式提取数据库相关监测点编号以及监测时间区段的监测数据,并保存至计算机内存,进而基于IFC标准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完成监测数据的IFC表达。
遍历由Revit平台导出的原始隧道反馈分析集成模型IFC中性文件,检索描述传感器实体监测点编号属性的语句,若是,则进行第三部操作,否则继续对IFC中性文件进行遍历。
记录该传感器实体监测点编号属性描述语句的实例编号,并基于该实例编号查找描述传感器实体监测数据属性以及属性集的语句,确定相关语句的位置后,将第一步所处理的基于IFC标准对监测数据写入描述传感器实体监测数据属性的语句。
完成检测数据的批量写入之后,还需要在原有描述传感器实体监测数据属性集的语句基础上完成属性集名称的修改及替换,至此IFC标准监测数据读写工作完成,输出集成监测数据的IFC物理文件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可通过Web可视化技术实现数据的网络发布。
具体而言,因网页上不能显示过大的数据,所以通过3D绘图协议(WebGL)技术的软件将模型轻量化,然后把轻量化的BIM模型嵌套进去,即通过编写程序的Web链接端口将轻量化处理的桩基模型发布于互联网中,依靠网络以及Web可视化技术实现BIM模型上传以及云端查看,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和计算机访问该网址实时查看桩基内力数据。这一过程实现了桩基内力的实时监测并与BIM信息模型结合最终实现了远程可视化的观察桩基内力。
本发明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一次安装即可实现持久的实时自动化监测,实现了数据与BIM模型进行结合,基于BIM模型的监测信息可视化,使BIM模型的信息集中程度得到了提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格式转换模块及集成单元;
将按照地质断面确定好位置的传感器进行编号并固定于桩基,所述传感器采集所述桩基的内力数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接收所述传感器采集的所述内力数据;所述数据存储模块接收并存储来自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所述内力数据;所述数据格式转换模块接收来自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所述内力数据并将所述内力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建模平台接收来自所述据格式转换模块的格式转换后的所述内力数据,所述集成单元将所述内力数据与预先建立的BIM模型结合形成集成桩基内力数据的BIM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的通道号与多个所述传感器的编号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格式转换模块将所述传感器采集到的内力数据转换为IFC数据格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桩基内力数据的BIM模型的构建平台为Revit建模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可通过Web可视化技术实现数据的网络发布。
CN201910301353.8A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 Active CN1100082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1353.8A CN110008274B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1353.8A CN110008274B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8274A true CN110008274A (zh) 2019-07-12
CN110008274B CN110008274B (zh) 2022-10-18

Family

ID=67172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1353.8A Active CN110008274B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827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6247A (zh) * 2020-01-14 2020-06-05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旋喷技术的暗挖pba工法隧道止水帷幕施工方法
CN111322114A (zh) * 2020-03-09 2020-06-23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存储介质、装置
CN116695801A (zh) * 2023-08-04 2023-09-05 启业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桩基安全监测方法及***
CN117875912A (zh) * 2024-03-12 2024-04-12 中建三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iot智能打桩管理监控跟踪***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9384A (zh) * 2015-06-12 2015-09-09 卢伟 一种基于Revit的结构健康监测可视化***
WO2017066679A1 (en) * 2015-10-14 2017-04-20 Tharmalingam Satkunaraja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multi-format data in a 3d visualization space
CN107040602A (zh) * 2017-04-28 2017-08-11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基坑及地下工程智能监测***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9384A (zh) * 2015-06-12 2015-09-09 卢伟 一种基于Revit的结构健康监测可视化***
WO2017066679A1 (en) * 2015-10-14 2017-04-20 Tharmalingam Satkunaraja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multi-format data in a 3d visualization space
CN107040602A (zh) * 2017-04-28 2017-08-11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平台的基坑及地下工程智能监测***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锦华: "基于IFC标准的BIM技术对桥梁健康监测信息的表达",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
胡振中等: "基于IFC的传感器信息存储与应用研究", 《图学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6247A (zh) * 2020-01-14 2020-06-05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旋喷技术的暗挖pba工法隧道止水帷幕施工方法
CN111322114A (zh) * 2020-03-09 2020-06-23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隧道风压可视化监测方法、***、存储介质、装置
CN116695801A (zh) * 2023-08-04 2023-09-05 启业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桩基安全监测方法及***
CN116695801B (zh) * 2023-08-04 2023-10-03 启业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桩基安全监测方法及***
CN117875912A (zh) * 2024-03-12 2024-04-12 中建三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iot智能打桩管理监控跟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8274B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8274A (zh) 一种基于bim的桩基内力可视化自动监测***
CN102609986B (zh) 数字矿山中矿体建模***及其建模和检测方法
US879924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map differential data
CN105549557A (zh) 电厂实时动态3d水平衡监测***及其工作方法
CN106779417A (zh) 工程勘察信息数字化采集、管理及综合应用方法
CN110263456B (zh) 一种基于ifc标准的隧道动态反馈分析***
CN101501684A (zh) 包装器生成和模板检测的联合优化
CN111441330A (zh) 基于bim+gis的基坑监测***及其监测方法
CN103699634A (zh) 一种一站式管线探测的数据建库方法及***
CN112031874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工程自动化监测控制方法
CN103955558A (zh) 一种采集并处理不同行业工勘数据的方法
CN114201798A (zh) 基于bim+gis技术的长大隧道数字孪生***及方法
CN104516813A (zh) 网络页面的测试节点的选取方法和装置
CN115654381A (zh) 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供水管道漏损检测方法
CN111243088A (zh)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真三维航空遥感地质解译方法及***
CN117171862B (zh) 一种桥梁工程地勘钻孔点位置核对方法及设备
CN113190910B (zh) 基于bim三维地质隧道模型切片分析***及方法
CN102411646B (zh) 配网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1820263U (zh) 一种基于拓扑关系的野外管线数据采集及更新***
Fan et al. Multi-agent system for tunnel-settlement monitoring: A case study in Shanghai
CN103310061A (zh) 煤田地震勘探绘图***
CN113256160B (zh) 一种以监测数据驱动的综合管廊运维动态风险评价方法
Zhou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n 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based metro protection information model
CN114491744A (zh) 一种热力管线全信息应用方法及***
CN113987837A (zh) 铁路选线评价***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02

Address after: 116000 Linghai Road, Lingshui Street, Ganjingzi District,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Applicant after: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1ST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16000 Linghai Road, Lingshui Street, Ganjingzi District,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