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5486B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5486B
CN109995486B CN201711482827.0A CN201711482827A CN109995486B CN 109995486 B CN109995486 B CN 109995486B CN 201711482827 A CN201711482827 A CN 201711482827A CN 109995486 B CN109995486 B CN 1099954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resource units
resource unit
subcarri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28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95486A (zh
Inventor
侯舒娟
许健
王新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828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95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95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5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95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5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4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er for adjusting OFDM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e.g. transmission tim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能够避免子载波偏移到不可用带宽上。包括:确定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该N个资源单位属于W个资源单位,该W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连续,该W个资源单位中各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间隔相等且带宽相同,该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为该子载波间隔的非整数倍,该W个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不同,该各个资源单位中的子载波在频域上连续,该各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用于指示该各个资源单位的每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该W个资源单位的任意两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之差为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根据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窄带***,例如,泛欧集群无线电(TransEuropean Trunked Radio,TETRA)和数字移动无线电(Digital Mobile Radio,DMR),也在寻求宽带化的解决方案。然而,现有的频谱资源越来越稀缺,很难找到空闲的连续宽带频谱。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便是载波聚合技术,该技术使多个离散的窄带能够实现宽带的数据传输,以满足窄带***对宽带化的需求。
目前存在一种物理层聚合的载波聚合技术。在物理层聚合过程中,将对多个组分载波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调制,即对多个组分载波的数据进行统一的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IFFT)运算。这些组分载波可连续可不连续,若不连续,则在不可用组分载波处先进行补0操作,再进行IFFT运算。
然而,在窄带***中,组分载波的带宽往往不是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例如,在TETRA***中,组分载波的带宽是25千赫兹(kHz),若使用1.875kHz的子载波间隔,则组分载波的带宽不是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这样,若对离散分布的组分载波进行统一的IFFT运算,由于聚合的带宽内子载波分配是连续的,有可能在分配子载波时,将子载波偏移到不可用带宽上。因此,在窄带***的物理层聚合技术中,需要避免子载波偏移到不可用带宽上。
此外,在不使用载波聚合进行上行传输时,为了让基站同时接收多个终端的信号,即只做一次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运算,也需要避免子载波偏移到不可用带宽上。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用以避免子载波偏移到不可用带宽上,从而能够实现对多个资源单位上的数据的统一IFFT或FFT处理。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确定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其中,该N个资源单位属于W个资源单位,该W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连续,该W个资源单位中各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间隔相等,该W个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不同,该各个资源单位中的子载波在频域上连续,该各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用于指示该各个资源单位的每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该W个资源单位的任意两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之差为该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该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相同且该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为该子载波间隔的非整数倍,1≤N≤W,W≥2,N和W均为整数;根据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上述“确定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可以称为确定步骤;上述“根据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可以称为传输步骤。
应理解,这里的子载波为可用子载波,即用于承载数据或信号的子载波。
可选地,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均为组分载波。即,该N个资源单位为基站进行下行的载波聚合时或者终端进行上行的载波聚合时所聚合的资源单位。
应理解,若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均为组分载波,确定步骤可以由终端执行,也可以由基站执行。
此外,在多个终端各自使用一个资源单位进行上行传输的情况下,由终端执行确定步骤时,N=1,相应地,由基站执行确定步骤时,N>1。
在N>1的情况下,传输步骤被执行的过程中,在实现OFDM中的IFFT或FFT处理时,需要确保子载波不能扩展至不可用资源单位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在资源带宽不是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的情况下,通过使多个资源单位中任意两个资源单位中的任意两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之差为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能够避免子载波偏移到不可用带宽上,从而能够实现对多个资源单位上的数据的统一IFFT或FFT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确定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包括:根据预配置的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和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的位置,或者,根据与配置的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的位置、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在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的位置以及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确定所述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其中,M为该子载波映射方式的循环周期,该M个资源单位属于该W个资源单位且在频域上连续,该M个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不同,该M个资源单位的总带宽为该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2≤M≤W,且M为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预设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能够基站节省通知终端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的信令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起始频率按照从第一个资源单位至第M个资源单位的顺序依次增大;其中,该根据预配置的M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以及该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的位置,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包括:将该M个资源单位中起始频率f0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为该N个资源单位中起始频率为f1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或者,将该M个资源单位中中心频率为f0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为该N个资源单位中中心频率为f1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其中,|f1-f0|%(M*B)=0,||为取绝对值运算,%为求余运算,B为该每个资源单位的带宽,f1>0,f0>0,B>0;或者,将该M个资源单位中索引为i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为该N个资源单位中索引为j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其中,|j-i|%M=0,||为取绝对值运算,%为求余数运算,i≥0,j≥0,i和j均为整数。
也就是说,起始频率或中心频率或者索引之间具有整数倍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根据该整数倍关系,基站或终端可以确定各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应理解,也可以通过资源单位的结束频率之间的整数倍关系,确定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个资源单位中的子载波的数量相同。
可选地,该子载波的数量满足:
Figure BDA0001534160560000031
其中,
Figure BDA0001534160560000032
表示向下取整,R为该子载波的数量,B为该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C为该子载波间隔,A为预设值,A≥0,且A为整数,R≥1,且R为整数,0<C<B。
应理解,因B%C≠0,因此各资源单位中还存在不可用的带宽,这部分带宽可以用于保护带宽。并且,A越大,保护带宽越大。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可以通过合理设置A的大小,保证足够的子载波数量,从而能够提高频谱效率。
进一步地,若B/C=k1/k2,则M=k2,k1和k2均为整数。
也就是说,若要满足资源单位的总带宽为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则最少需要M个资源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为25kHz或者12.5kHz,该子载波间隔为1.875kHz、3.75kHz或者2kHz。
应理解,上述资源单位的带宽大小和子载波间隔的大小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大小以及子载波间隔的大小。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示例性的,第二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的装置可以是基站或终端。或者,第二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的装置可以是应用于基站的芯片或应用于终端的芯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该通信***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的装置。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示例性地,第四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的装置可以是基站或终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该通信***包括上文所述的基站和终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接收,发送,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在资源带宽不是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的情况下,通过使多个资源单位中任意两个资源单位中的任意两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之差为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能够避免子载波偏移到不可用带宽上,从而能够实现对多个资源单位上的数据的统一IFFT或FFT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W个资源单位的一个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个周期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个周期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图6是本申请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种发送端的信号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种接收端的信号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的再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示意性框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式、情况、类别以及实施例的划分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不应构成特别的限定,各种方式、类别、情况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结合。
还应理解,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仅为了区分,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名词“网络”和“***”经常交替使用,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含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可应用于第二代(2ndgeneration,2G)***、第三代(3rd generation,3G)***、***(4th generation,4G)***、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的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演进***中的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基站是一种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该基站还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基站可以为5G***或新一代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网络中的基站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演进***中的基站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基站既包括已有通信***中的基站,也包括未来可能出现的通信***中的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概念作简单介绍。
(1)子载波
若未作特殊说明,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子载波为可用子载波,即用于承载数据的子载波。一个资源单位中,除可用的子载波外,剩余的频域资源为不可用频域资源。
(2)子载波间隔
子载波间隔表征的是子载波的频谱宽度,它与有用符号持续时间成反比。例如,在LTE中,子载波间隔可以是15kHz,在NR中,子载波间隔可以是7.5kHz、15kHz、30kHz或其他情形,在本申请中,子载波间隔可以为1.875kHz、3.75kHz、2kHz或其他情形,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子载波间隔的大小。子载波间隔与符号长度可满足:子载波间隔的比值=1/符号长度的比值,例如,这里的符号长度可以为包含或不包含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的符号长度。这里的符号可以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符号,或OFDM符号的变种,例如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OFDM(DiscreteFourier Transform Spread OFDM,DFT-S-OFDM)符号、滤波的OFDM(filtered OFDM)符号等,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此。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在权衡采用循环前缀的开销和对多普勒扩展/移位以及其他类型的频率误差和非准确性的敏感性的基础上,选择子载波间隔。
(3)资源单位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资源单位主要是指频域上的资源,例如,一个资源单位可以认为是一个载波、一个子带或者一个信道。
例如,在LTE中,一个资源单位的带宽为180kHz,其包括12个子载波,其中子载波间隔为15kHz。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资源单位的带宽可以是25kHz、12.5kHz或其他情形,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资源单位的带宽大小。
(4)组分载波
组分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也可称为成员载波。组分载波是指在载波聚合中各个被聚合的载波,单个终端可以通过载波聚合操作同时使用多个组分载波。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100可以包括基站102和位于基站102覆盖范围之内的终端104-114。基站102可以与多个终端(例如图中所示的终端104-114)通信。应理解,图1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该通信***100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基站和终端。
通信***100可以是使用子载波的离散窄带***,例如,TETRA、DMR等。通信***100使用的波形可以是具有子载波结构的OFDM波形或OFDM波形的变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窄带***也在寻求宽带化的解决方案。然而,现有的频谱资源越来越稀缺,很难找到空闲的连续宽带频谱。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便是载波聚合技术,使多个离散的窄带能够实现宽带的数据传输,以满足窄带***对宽带化的需求。
现有的载波聚合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聚合,其主要特点是对每个组分载波上的数据流进行独立的OFDM信号处理过程,产生多个独立的组分载波,数据的聚合操作在MAC层进行。另一类是物理层聚合,其主要特点是将多个组分载波的数据进行统一的OFDM信号处理过程,在信号处理阶段完成载波聚合,多个组分载波上的数据被同时调制和发送,并在上层进行统一的调度。
MAC层载波聚合由于其各个组分载波是独立进行信号处理,因此,这种聚合方式需要多组信号处理模块;同时,由于每个组分载波都需要独立的传输及控制信令,因此信令开销较大。在用多个离散的窄带实现宽带的数据传输时,有时需要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离散的组分载波聚合成一个宽带传输***,因此,MAC层载波聚合不适合这种应用场景,否则将会导致过大的硬件开销和信令开销。所以,在用多个离散的窄带实现宽带的数据传输时,要采用物理层聚合方式。
在物理层聚合过程中,将对多个组分载波的数据进行统一的OFDM调制,即对多个组分载波的数据进行统一的IFFT运算,这些组分载波可连续可不连续,若不连续,则在不可用组分载波处先进行补0操作,再进行IFFT运算。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组分载波的带宽往往不是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例如,在TETRA***中,组分载波的带宽是25kHz,若使用1.875kHz的子载波间隔,则组分载波的带宽不是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这样,若对离散分布的组分载波进行统一的IFFT运算时,由于聚合的带宽内子载波分配是连续的,有可能在分配子载波时,将载波偏移到不可用带宽上。因此,在窄带***的物理层聚合技术中,需要避免子载波偏移到不可用带宽上。
同时,若不使用载波聚合,在上行传输时,为了让基站同时接收所有终端的信号,即只做一次FFT运算,也需要避免子载波偏移到不可用带宽上。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行和下行的载波聚合场景下,也可以应用于非载波聚合场景下的上行传输中。在载波聚合场景下,该方法通过使多个组分载波的任意两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之差为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能够避免有用子载波偏移到不可用带宽上,使得终端或者基站能够实现对多个资源单位的进行统一的IFFT运算。在非载波聚合场景下的上行传输中,该方法通过使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单位中任意两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之差为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能够避免子载波偏移到不可用带宽上,使得基站能够实现对多个资源单位的进行统一的FFT运算。
以下,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的一例的示意***互图。应理解,图2示出了方法200的详细的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仅执行图2中部分操作。
该方法200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100中,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做作具体限定。该方法200可以由基站执行,也可以由终端执行。其中,基站可以对应上述通信场景中的基站102,终端可以对应上述通信场景中的终端104-114中的任一终端。如图2所示,该方法200包括步骤S210和步骤S220。
S210,确定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具体地,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用于指示该资源单位的每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确定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当于确定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中可用子载波在该资源单位中的分布情况或者每个可用子载波的中心频率。
其中,该N个资源单位属于W个资源单位,即该N个资源单位为该W个资源单位中的部分或全部,1≤N≤W,W≥2,N和W均为整数。该W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连续,即对于频域上相邻的两个资源单位,第一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的结束位置是第二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的起始位置。并且,该W个资源单位中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相同。
例如,图3示出了W个资源单位的一个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W个资源单位可以是频段#1上连续的多个资源单位,频段#1可以是图1所示的***的频谱资源。频段#1被划分为W个资源单位,记作:资源单位#1~资源单位#W。该N个资源单位可以是资源单位#1~资源单位#W中的任意N个资源单位,该N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现有方案中,一个通信***中各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均相同,而在本申请中,该W个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不同。也就是说,该W个资源单位中,至少存在两个资源单位,这两个资源单位中的子载波分布情况不同。该W个资源单位中各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间隔相等,且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均不是该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例如,资源单位的带宽可以是25kHz,子载波间隔可以是1.875kHz,在此情况下,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均不是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此外,该W个资源单位中各个资源单位中的子载波在频域上连续,即在一个资源单位中,多个子载波中间不存在不可用的频域资源。
由于该W个资源单位的任意两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之差为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即该W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对齐,从而,该N个资源单位的任意两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之差也为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即,若N>1,那么该N个资源单位中任一资源单位中的任一子载波与除该资源单位外的其他任一资源单位中的任一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之差为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若N=1,那么该资源单位中任意两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之差为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N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此外,该N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作限定。
S220,根据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在确定了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后,可以根据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进行数据的接收或发送。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均为组分载波。即,该N个资源单位为基站进行下行的载波聚合时或者终端进行上行的载波聚合时所聚合的资源单位。
应理解,若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均为组分载波,则S210可由终端执行,也可以由基站执行。
此外,在多个终端各自使用一个资源单位进行上行传输的情况下,由终端执行S210时,N=1,相应地,由基站执行S210时,N>1。
在N>1的情况下,S220被执行的过程中,在实现OFDM中的IFFT或FFT处理时,需要确保子载波不能扩展至不可用资源单位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在资源带宽不是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的情况下,通过使多个资源单位中任意两个资源单位中的任意两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之差为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能够避免子载波偏移到不可用带宽上,从而能够实现对多个资源单位上的数据的统一IFFT或FFT处理。
可选地,作为S220的一个示例,可以根据预配置的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和该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的位置,或者,根据预配置的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该M个资源单位中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的位置、该M个资源单位中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在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的位置以及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其中,M为子载波映射方式的循环周期,该M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连续。且该M个资源单位属于该W个资源单位,该M个资源单位的总带宽为该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2≤M≤W,且M为整数。并且,该M个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不同,即该M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不全相同。
应理解,该M个资源单位中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在该M个资源单位中的位置是指,该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分别是该M个资源单位中的第几个资源单位。知道了该M个资源单位中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的位置、该M个资源单位中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在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的位置以及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也就可以获知该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的位置。
具体地,可以由基站配置***预定义该M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该W个资源单位的映射方式以该M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为循环周期进行循环。也就是说,在任意两个循环周期中,在频域上的位置具有整数倍关系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这样,只要确定了一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的位置,就可以确定该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例如,以M=3,W=13,该13个资源单位(记作:资源单位#1~资源单位#13)在频域上的起始位置(即,起始频率),按照从第一个资源单位至第W个资源单位的顺序,依次增大为例。若该M个资源单位为资源单位#3~资源单位#5,那么,资源单位#1和资源单位#2分别与资源单位#4和资源单位#5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资源单位#6~资源单位#8依次与资源单位#3~资源单位#5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资源单位#9~资源单位#11依次与资源单位#3~资源单位#5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资源单位#12和资源单位#13分别与资源单位#3和资源单位#4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若该M个资源单位为资源单位#1~资源单位#3,那么,资源单位#4~资源单位#6依次与资源单位#1~资源单位#3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资源单位#7~资源单位#9依次与资源单位#1~资源单位#3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资源单位#10~资源单位#12依次与资源单位#1~资源单位#3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资源单位#13与资源单位#1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
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一个周期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图4和图5中,以M=3,资源单位的带宽为25kHz,子载波间隔为1.875kHz为例进行描述。
图4示出了一种3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从左到右来看图4,在分配完资源单位#A中的11个子载波后,由于25kHz的资源单位的带宽不是1.875kHz的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所以资源单位#A中多余的1/3个子载波将和资源单位#B的2/3个子载波拼成一个完整的子载波。这种拼凑的子载波将被当成无效子载波,在进行IFFT运算时将进行补0操作。接着分配资源单位#B上的11个子载波,资源单位#B上会剩余
Figure BDA0001534160560000091
个子载波,剩余的这部分和资源单位#C中的1/3个子载波拼成两个完整的子载波,这两个子载波也被当成无效子载波。接下来,分配资源单位#C的11个子载波。资源单位#A和资源单位#C两端各有两个不可用子载波,其可以用作保护带宽来使用或者在进行IFFT运算时进行补0操作。
图5示出了另一种3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在图5中,资源单位#A和资源单位#C两端各有一个不可用子载波,资源单位#A中与资源单位#B相邻的
Figure BDA0001534160560000092
个子载波为不可用子载波,资源单位#B中与资源单位#A相邻的
Figure BDA0001534160560000093
个子载波为不可用子载波,且与资源单位#C相邻的
Figure BDA0001534160560000094
个子载波为不可用子载波,资源单位#C中与资源单位#B相邻的
Figure BDA0001534160560000095
个子载波为不可用子载波。
应理解,图4和图5中这些不可用的带宽等于子载波间隔整数倍的子载波,以及分数倍的子载波均为不可用频域资源。此外,图4和图5中指示的资源单位#A~资源单位#C可以是上述例子中的资源单位#3~资源单位#5,也可以是上述例子中的资源单位#1~资源单位#3。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M=3为例进行说明,若资源单位的带宽为25kHz,子载波间隔为1.875kHz,M可以是3的正整数倍。
进一步地,假设该M个资源单位按照从第一个资源单位至第M个资源单位的顺序,起始频率依次增大,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方式一
将该M个资源单位中起始频率为f0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为该N个资源单位中起始频率为f1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其中,f0和f1满足:
|f1-f0|%(M*B)=0, (1)
||为取绝对值运算,%为求余运算,B为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f1>0,f0>0,B>0。
换句话说,若该W个资源单位照从第一个资源单位至第W个资源单位的顺序,起始频率依次增大,可以将该N个资源单位中与该M个资源单位中起始频率之差为该M个资源单位的总带宽的整数倍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作为该M个资源单位中该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即,该N个资源单位中与该M个资源单位中起始频率之差为该M个资源单位的总带宽的整数倍的两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
举例来说,若资源单位的带宽为25kHz,该M个资源单位可以是该W个资源单位中起始频率分别为150MHz,150.025MHz,150.05MHz的三个资源单位,该N个资源单位的起始频率分别为150.075MHz和150.125MHz的两个资源单位,那么起始频率为150.075MHz的资源单位与起始频率为150MHz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起始频率为150.125MHz的资源单位与起始频率为150.05MHz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根据起始频率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比如,也可以根据上述公式(1),将该M个资源单位中中心频率为f0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为该N个资源单位中中心频率为f1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或者,根据上述公式(1),将该M个资源单位中结束频率为f0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为该N个资源单位中结束频率为f1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应理解,一个资源单位的结束频率为该资源单位的结束位置的频率。
方式二
将该M个资源单位中索引为i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为该N个资源单位中索引为j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其中,i和j满足:
|j-i|%M=0, (2)
||为取绝对值运算,%为求余数运算,i≥0,j≥0,i和j均为整数。
换句话说,若该W个资源单位中各个资源单位的起始频率,按照从第一个资源单位至第W个资源单位的顺序依次增大,可以将该N个资源单位中与该M个资源单位中索引之差为的M整数倍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作为该M个资源单位中该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即,该N个资源单位中与该M个资源单位中索引之差为的M的整数倍的两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
举例来说,若该M个资源单位分别为索引为0、1和2的资源单位(即,资源单位#1~资源单位3),该N个资源单位分别为索引为4和索引为6的资源单位(即,资源单位#5和资源单位#7),那么索引为4的资源单位与索引为1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索引为6的资源单位与索引为0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即,资源单位#5与资源单位#2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资源单位#7与资源单位#1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
应理解,该W个资源单位的索引可以从0开始,也可以从1开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W个资源单位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的数量可以相同。
比如,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中的子载波的数量R根据下述公式(3)确定:
Figure BDA0001534160560000101
其中,
Figure BDA0001534160560000102
表示向下取整,B为该每个资源单位的带宽,C为子载波间隔,A为预设值,A≥0,且A为整数,R≥1,且R为整数,0<C<B。
比如,假设每个资源单位的带宽为25kHz,子载波间隔为1.875kHz,A=2,则由公式(3)可以得到,
Figure BDA0001534160560000103
即每个资源单位中的子载波的数量为11。又如,假设每个资源单位的带宽为12.5kHz,子载波间隔为1.875kHz,A=2,则由公式(3)可以得到,
Figure BDA0001534160560000104
即每个资源单位中的子载波的数量为4。
应理解,因B%C≠0,因此每个组分载波中还存在不可用的带宽,这部分带宽可以用于保护带宽。比如,根据公式(3)可知,A越大,则保护带宽越大。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可以通过合理设置A的大小,保证足够的子载波数量,从而能够提高频谱效率。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每个组分载波中的子载波数量,也不限定确定每个组分载波中的子载波数量的方式。
更进一步地,若B/C=k1/k2,则M=k2,k1和k2均为整数。
也就是说,若要满足资源单位的总带宽为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则最少需要M个资源单位。
以下,结合图6至图10,对本申请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图6是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6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采用载波聚合的方式进行上行传输的场景中。应理解,图6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中,下述中的终端#1可以是终端104-114中的任一终端,基站#1可以是基站102。
S601,基站#1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
具体地,在上行和下行传输中,均由基站#1确定是否进行载波聚合,若基站#1确定在上行传输中使用载波聚合技术,首先确定向终端#1分配的组分载波,即该N个资源单位。
S602,基站#1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比如,基站#1可以根据预设的M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具体地可以参照上文中与S220相关的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603,基站#1向终端#1发送指示信息#1,指示信息#1用于指示该N个资源单位。
具体地,基站#1确定向终端#1分配的组分载波后,向终端#1发送指示信息#1,通过指示信息#1向终端#1指示该基站#1向终端#1所分配的组分载波,即该N个资源单位。
可选地,指示信息#1可以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携带。
进一步地,指示信息#1可以占用Y个比特,N≤Y≤W,且Y为整数。
若***可以使用N个资源单位所属的W个资源单位中的任一资源单位,则Y可以等于W,若***只能该W个资源单位中部分资源单位,则Y等于该***可以使用的资源单位的总数,Y个比特与该***可以使用的资源单位一一对应。比如,该Y个比特中,0表示资源单位不能用于载波聚合,1表示资源单位可以用于载波聚合。例如,若该Y个比特为11010111,则表示基站#1将资源单位#1、资源单位#2、资源单位#4以及资源单位#6~资源单位#8分配给终端#1,以使终端#1使用这些资源单位进行聚合。
S604,终端#1根据指示信息#1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
比如,终端#1可以根据上述Y个比特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分别为资源单位#1、资源单位#2、资源单位#4以及资源单位#6~资源单位#8。
S605,终端#1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作为一个示例,终端#1可以和基站#1预先存储上述中的预设的M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然后终端#1在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后,可以根据该M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具体地可以参照上文中与S220相关的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另一示例,指示信息#1也可以包括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的信息,即终端#1可以根据指示信息#1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或者,基站#1还可以向终端#1发送另一指示信息,例如记作:指示信息#2,指示信息#2可以用于指示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S606,终端#1可以根据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向基站#1发送信号。相应地,基站#1接收终端#1发送的信号。
作为一个示例,图7示出了一种发送端的信号处理流程示意图。应理解,图7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能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如图7所示,以发送端为终端#1为例,终端#1产生的信息比特S1经过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加扰后依次进行信道编码处理和调制(或星座映射)处理,得到调制符号。然后,再将调制符号映射到该N个资源单位中的子载波上,将串行的数据流转换为并行的数据流。接着,对该多路频域信号进行统一的IFFT处理,将该多路频域信号转换为多路时域信号,并对该多路时域信号进行加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处理,得到加CP处理后的信号。最后,对加CP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并将滤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以将滤波后的信号上变频到射频,得到射频信号S2并发射。
在物理层载波聚合中,可用组分载波与不可用组分载波交叉,在实现OFDM中的IFFT处理时,例如图7中的IFFT时,需要对不可用组分载波进行补0。具体而言,需要确定聚合后的组分载波中补0的子载波与承载数据的子载波的位置,即确定可用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以确保可用组分载波的子载波不能扩展至不可用组分载波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1在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后,便可获知可用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从而可进行子载波映射以及IFFT处理。例如,若该N个资源单位分别为图3所示的资源单位#1和资源单位#3,且资源单位#1和资源单位#3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分别与图4所示的资源单位#A和资源单位#C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资源单位#2的子载波映射方式与图4所示的资源单位#B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相同,那么可承载数据的子载波为资源单位#A和资源单位#C中的可用子载波,即图4所示的资源单位#A和资源单位#C中无填充的小框所表示的子载波,对于资源单位#2中的每一个可用子载波、资源单位#1~资源单位#3中的带宽为子载波间隔的每一个无效子载波、以及由分数倍的子载波拼凑成的带宽为子载波间隔的每一个无效子载波,均需要进行补0处理。
在接收到终端#1发送的信号后,基站#1可进行相应的接收处理。
示例性的,图8示出了一种接收端的信号处理流程示意图。应理解,图8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能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如图8所示,以接收端为基站#1为例,基站#1接收到射频信号S2后,对射频信号S2进行下变频和滤波处理,将射频信号S2下变频到基带,并对得到的基带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滤出带外干扰。接着,基站#1对滤波后得到的信号进行去CP处理,得到去CP后的信号,并对去CP后的信号进行FFT处理,将时域信号变换为频域信号,然后,基站#1再对FFT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子载波提取,以提取可用子载波上的调制符号。这里,如果可用子载波上有导频符号,也要去掉导频符号,只提取数据符号。最后,再依次对得到的调整符号进行解调、信道解码处理和CRC解扰,得到信息比特S1。
应理解,图7所示和图8所示的信号处理流程仅是示意性说明,在实际的信号接收和发送过程中,还可以执行其它流程或操作,或仅执行这些流程或操作中的部分流程或操作。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仅对图7所示和图8所示的信号处理流程进行简要说明,流程中的具体操作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由于多个资源单位中任意两个资源单位中的任意两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之差为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因此终端可以实现对多个资源单位上的数据的统一IFFT处理。
图9是另一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9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基站采用载波聚合的方式进行下行传输的场景中。应理解,图9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中,下述中的基站#1可以基站102,终端#2可以是终端104-114中的任一终端。
S901,基站#1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
具体地,基站#1确定在向终端#2的下行传输中使用载波聚合技术时,首先确定所使用的组分载波,即该N个资源单位。S902,基站#1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比如,基站#1可以根据预设的M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具体地可以参照上文中与S220相关的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903,基站#1向终端#2发送指示信息#3。
基站#1确定所使用的组分载波后,向终端发送指示信息#3,通过指示信息#3指示其所调度的组分载波,以使该终端#2在该N个资源单位上接收信号。
可选地,该指示信息#3还可以包括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的信息,终端#2可以根据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的信息,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或者,基站#1还可以向终端#2发送另一指示信息,例如记作:指示信息#4,指示信息#4可以用于指示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S904,终端#2根据指示信息#3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
S905,终端#2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比如,终端#2可以根据预设的M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具体地可以参照上文中与S220相关的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又如,终端#2可以根据指示信息#3中的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的信息,或者根据指示信息#4,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S906,基站#1向终端#2发送信号。相应地,终端#2接收基站#1发送的信号。
例如,基站#1可以按照图7所示的信号处理流程,并根据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对其欲发送的信息比特进行处理,得到射频信号并发射。
终端#2接收到基站#1发送的信号后,例如可以按照图8所示的信号处理流程,并根据该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基站#1发送的信息比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由于多个资源单位中任意两个资源单位中的任意两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之差为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因此基站可以实现对多个资源单位上的数据的统一IFFT处理。
图10是再一数据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10所示的方法应用于基站对来自多个终端的信号进行统一FFT处理的场景中。应理解,图10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中,下述中的基站#1可以基站102,终端#3可以是终端104-114中的一个终端,终端#4可以是终端104-114中的另一终端。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基站#1对来自两个终端的信号进行统一FFT处理进行说明,基站#1还可以对来自三个或大于三个的终端的信号进行统一FFT处理,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1001,基站#1确定该N个资源单位。
具体地,基站#1分别确定向终端#3和终端#4所分配的资源单位,比如,向终端#3所分配的资源单位该资源单位#1,向终端#4所分配的资源单位为资源单位#4,即该N个资源单位为资源单位#1和资源单位#4。
S1002,基站#1该N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即,基站#1确定资源单位#1和资源单位#4的子载波映射方式。比如,基站#1可以根据预设的M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资源单位#1和资源单位#4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具体地可以参照上文中与S220相关的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1003,基站#1向终端#3和终端#4分别发送指示信息#5和指示信息#6。
具体地,指示信息#5用于指示基站#1向终端#3分配的资源单位#1,指示信息#6用于指示基站#1向终端#4分配的资源单位#4。
可选地,该指示信息#5还可以包括资源单位#1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的信息,终端#3可以根据资源单位#1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的信息,确定资源单位#1的子载波映射方式。该指示信息#6还可以包括资源单位#4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的信息,终端#4可以根据资源单位#4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的信息,确定资源单位#4的子载波映射方式。或者,基站#1还可以向终端#3发送另一指示信息,例如记作:指示信息#7,指示信息#7可以用于指示资源单位#1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基站#1还可以向终端#4发送另一指示信息,例如记作:指示信息#8,指示信息#8可以用于指示资源单位#4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S1004,终端#3根据指示信息#5确定资源单位#1,终端#4根据指示信息#6确定资源单位#4。
S1005,终端#3确定资源单位#1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终端#4确定资源单位#4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比如,终端#3可以根据预设的M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资源单位#1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终端#4可以根据预设的M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资源单位#4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具体地可以参照上文中与S220相关的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又如,终端#3可以根据指示信息#5中的资源单位#1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的信息,或者根据指示信息#7,确定资源单位#1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终端#4可以根据指示信息#6中的资源单位#4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的信息,或者根据指示信息#8,确定资源单位#1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S1006,终端#3和终端#4分别向基站#1发送信号。
例如,终端#3和终端#4可以分别按照图7所示的信号处理流程,并分别根据资源单位#1和资源单位#4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对其欲发送的信息比特进行处理,得到射频信号并发射。
相应地,基站#1接收终端#3和终端#4发送的信号后,例如,可以按照图8所示的信号处理流程,并根据资源单位#1和资源单位#4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统一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终端#3和终端#4发送的信息比特。
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方法,不同终端的子载波均在其专属资源单位内,基站可以统一解调这多个不同终端的上行信号。
上文主要从方法示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其中,上述方法示例可以由基站或终端执行,也可以由应用于基站的芯片或应用于终端的芯片。可以理解的是,基站、终端、应用于基站的芯片或应用于终端的芯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基站、终端和应用于基站或终端的芯片等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或单元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或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不同功能模块或单元的情况下,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装置1100的一种可能的示意性框图。其中,装置1100可以是基站或应用于基站的芯片,也可以是终端或应用于终端的芯片。在装置1100为基站或应用于基站的芯片时,装置1100能够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由基站执行的各个步骤,例如,装置1100能够执行图2中的步骤S210和步骤S220,图6中的步骤S601~S603,图9中的步骤S901~S903,图10中的步骤S1001~S1003,和/或本文所描述的由基站执行的其它步骤。在装置1100为终端或应用于终端的芯片时,装置1100能够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由终端执行的各个步骤,例如,装置1100能够执行图2中的步骤S210和步骤S220,图6中的步骤S604~S606,图9中的步骤S904~S906,图10中的步骤S1004~S1006,和/或本文所描述的由终端执行的其它步骤。
例如,如图11所示,装置1100包括:确定单元1110和通信单元1120。
确定单元1110,用于确定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其中,所述N个资源单位属于W个资源单位,所述W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连续,所述W个资源单位中各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间隔相等,所述W个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不同,所述各个资源单位中的子载波在频域上连续,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用于指示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每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所述W个资源单位的任意两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之差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相同且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的非整数倍,1≤N≤W,W≥2,N和W均为整数;
通信单元1120,用于根据所述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装置1200的一种可能的示意性框图。其中,装置1200可以是基站或应用于基站的芯片,也可以是终端或应用于终端的芯片。装置1200包括:处理单元1210和通信单元1220。处理单元1210用于对装置12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在装置1200为基站或应用于基站的芯片时,处理单元1210用于支持装置1200执行图2中的步骤S210,图6中的步骤S601和步骤S602,图9中的步骤S901和步骤S902,图10中的步骤S1001和步骤S1002,和/或本文所描述的由基站执行的其它处理过程。又例如,在装置1200为终端或应用于终端的芯片时,处理单元1210用于支持装置1200执行图2中的步骤S210,图6中的步骤S604和步骤S605,图9中的步骤S904和步骤S905,图10中的步骤S1004和步骤S1005,和/或本文所描述的由终端执行的其他处理过程。通信单元1220用于支持装置1200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在装置1200为基站或应用于基站的芯片时,通信单元1220用于支持装置1200执行图2中的步骤S220,图6中的步骤S603,图9中的步骤S903,图10中的步骤S1003,和/或本文所描述的由基站执行的其他通信过程。又例如,在装置1200为终端或应用于终端的芯片时,通信单元1220用于支持装置1200执行图2中的步骤S220,图6中的步骤S606,图9中的步骤S906,图10中的步骤S1006,和/或本文所描述的由终端执行的其他通信过程。进一步的,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230,用于存储装置12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单元1210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1220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单元1230可以是存储器。
在装置1200为基站的情况下,当处理单元1210为处理器,通信单元1220为发射器/接收器,存储单元1230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数据传输的装置可以为图13所示的基站1300。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基站1300包括处理器1302和发射器/接收器1301。其中,处理器1302也可以为控制器,图13中表示为“控制器/处理器1302”。所述处理器1302可以执行基站所涉及的各种处理过程。所述发射器/接收器1301表示具有接收和/或发射功能的器件,用于支持基站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之间进行无线电通信。在上行链路,来自终端的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接收,由接收器1301进行解调(例如将高频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并进一步由处理器1302进行处理来恢复终端发送的业务数据和信令信息。在下行链路上,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由处理器1302进行处理,并由发射器1301进行调制(例如将基带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来产生下行链路信号,并经由天线发射给终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解调或调制的功能也可以由处理器1302完成。进一步的,基站13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304,通信接口1304用于支持基站与核心网设备或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例如,处理器1302还用于执行图2~图10所示方法中涉及基站的处理过程和/或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其他过程。
进一步的,基站13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303,存储器1303用于存储基站13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图13仅仅示出了基站1300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基站1300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通信单元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站都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装置1200为终端的情况下,当处理单元1210为处理器,通信单元1220为收发器,存储单元1230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数据传输的装置可以为图14所示的终端。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的一种可能的设计结构的简化示意图。所述终端1400包括发射器1401,接收器1402和处理器1403。其中,处理器1403也可以为控制器,图14中表示为“控制器/处理器1403”。可选的,所述终端1400还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处理器1405,其中,调制解调处理器1405可以包括编码器1406、调制器1407、解码器1408和解调器1409。
在一个示例中,发射器1401调节(例如,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输出采样并生成上行链路信号,该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发射给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基站。在下行链路上,天线接收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发射的下行链路信号。接收器1402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等)从天线接收的信号并提供输入采样。在调制解调处理器1405中,编码器1406接收要在上行链路上发送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对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进行处理(例如,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调制器1407进一步处理(例如,符号映射和调制)编码后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提供输出采样。解调器1409处理(例如,解调)该输入采样并提供符号估计。解码器1408处理(例如,解交织和解码)该符号估计并提供发送给终端1400的已解码的数据和信令消息。编码器1406、调制器1407、解调器1409和解码器1408可以由合成的调制解调处理器1405来实现。需要说明的是,当终端1400不包括调制解调处理器1405时,调制解调处理器1405的上述功能也可以由处理器1403完成。
处理器1403对终端14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由终端1400进行的处理过程。例如,处理器1403还用于执行图2~图10所示方法中涉及终端的处理过程和/或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其他过程。
进一步的,终端1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404,存储器1404用于存储用于终端14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单元和电路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基站或终端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基站或终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2)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其中,所述N个资源单位属于W个资源单位,所述W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连续,所述W个资源单位中各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间隔相等,所述W个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不同,所述各个资源单位中的子载波在频域上连续,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用于指示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每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所述W个资源单位的任意两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之差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相同且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的非整数倍,1≤N≤W,W≥2,N和W均为整数;
根据所述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包括:
根据预配置的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和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的位置,或者根据预配置的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的位置、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在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的位置以及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确定所述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其中,M为所述子载波映射方式的循环周期,所述M个资源单位属于所述W个资源单位且在频域上连续,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不同,所述M个资源单位的总带宽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2≤M≤W,且M为整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起始频率按照从第一个资源单位至第M个资源单位的顺序依次增大;
其中,所述根据预配置的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和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的位置,或者,根据预配置的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的位置、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在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的位置以及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确定所述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包括:
将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起始频率为f0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为所述N个资源单位中起始频率为f1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或者,将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中心频率为f0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为所述N个资源单位中中心频率为f1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其中,|f1-f0|%(M*B)=0,||为取绝对值运算,%为求余运算,B为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f1>0,f0>0,B>0;或者,
将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索引为i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为所述N个资源单位中索引为j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其中,|j-i|%M=0,||为取绝对值运算,%为求余数运算,i≥0,j≥0,i和j均为整数。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均为组分载波,每个组分载波中的子载波的数量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的数量满足:
Figure FDA0003151536120000021
其中,
Figure FDA0003151536120000022
表示向下取整,R为所述子载波的数量,B为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C为所述子载波间隔,A为预设值,A≥0,且A为整数,R≥1,且R为整数,0<C<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B/C=k1/k2,则M=k2,k1和k2均为整数。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为25kHz或者12.5kHz,所述子载波间隔为1.875kHz、3.75kHz或者2kHz。
8.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其中,所述N个资源单位属于W个资源单位,所述W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连续,所述W个资源单位中各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间隔相等,所述W个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不同,所述各个资源单位中的子载波在频域上连续,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用于指示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每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所述W个资源单位的任意两个子载波的中心频率之差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相同且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的非整数倍,1≤N≤W,W≥2,N和W均为整数;
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预配置的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和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的位置,或者根据预配置的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在频域上的位置、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至少一个资源单位在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的位置以及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确定所述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其中,M为所述子载波映射方式的循环周期,所述M个资源单位属于所述W个资源单位且在频域上连续,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的至少两个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不同,所述M个资源单位的总带宽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2≤M≤W,且M为整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的起始频率按照从第一个资源单位至第M个资源单位的顺序依次增大;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起始频率f0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为所述N个资源单位中起始频率为f1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将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中心频率为f0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为所述N个资源单位中中心频率为f1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f1-f0|%(M*B)=0,||为取绝对值运算,%为求余运算,B为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f1>0,f0>0,B>0;或者,
将所述M个资源单位中索引为i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确定为所述N个资源单位中索引为j的资源单位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其中,|j-i|%M=0,||为取绝对值运算,%为求余数运算,i≥0,j≥0,i和j均为整数。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资源单位中每个资源单位均为组分载波,每个组分载波中的子载波的数量相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的数量满足:
Figure FDA0003151536120000031
其中,
Figure FDA0003151536120000032
表示向下取整,R为所述子载波的数量,B为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C为所述子载波间隔,A为预设值,A≥0,且A为整数,R≥1,且R为整数,0<C<B。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B/C=k1/k2,则M=k2,k1和k2均为整数。
14.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资源单位的带宽为25kHz或者12.5kHz,所述子载波间隔为1.875kHz、3.75kHz或者2kHz。
15.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
16.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基站。
1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
1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
19.一种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和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接口和/或输出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输入接口和/或所述输出接口收发信号,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使得所述数据传输的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1482827.0A 2017-12-29 2017-12-29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995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2827.0A CN109995486B (zh) 2017-12-29 2017-12-29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2827.0A CN109995486B (zh) 2017-12-29 2017-12-29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5486A CN109995486A (zh) 2019-07-09
CN109995486B true CN109995486B (zh) 2021-10-22

Family

ID=67109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2827.0A Active CN109995486B (zh) 2017-12-29 2017-12-29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954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6247A (zh) * 2019-09-10 2021-03-2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Lte230***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412513B2 (en) 2020-03-26 2022-08-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umerology schemes and system basic timing for future networks
CN115835383A (zh) * 2021-09-14 2023-03-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683A (zh) * 2008-04-30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的方法、装置和***
CN1998171B (zh) * 2004-05-01 2013-03-27 迪特摩斯远程Bv有限责任公司 通信方法
CN103052076A (zh) * 2012-08-28 2013-04-17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离散窄带实现宽带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4798400A (zh) * 2013-01-09 2015-07-22 Lg电子株式会社 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发送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WO2017043004A1 (ja) * 2015-09-10 2017-03-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93099A (ko) * 2013-01-17 2014-07-2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광망 종단장치 및 광회선단말을 포함하는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접속 수동형 광가입자망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8171B (zh) * 2004-05-01 2013-03-27 迪特摩斯远程Bv有限责任公司 通信方法
CN101572683A (zh) * 2008-04-30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的方法、装置和***
CN103052076A (zh) * 2012-08-28 2013-04-17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离散窄带实现宽带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4798400A (zh) * 2013-01-09 2015-07-22 Lg电子株式会社 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发送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WO2017043004A1 (ja) * 2015-09-10 2017-03-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5486A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4728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958098B (zh) 配置旁链路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40544B (zh) 带宽利用的通讯设备和方法
CN107078892B (zh) 用于lte rel-13通信***中的mtc设备的资源分配
JP7007028B2 (ja) 参照信号を取得する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US8971354B2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carrier group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arrier group information
CN107846373B (zh) 发送或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EP230491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 of multiple carriers in ofdma system
CN102119573B (zh) 无线通信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终端装置以及控制信息生成方法
RU250008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радио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каналов управления
CN107889238B (zh) 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959302B (zh) 用户设备及其所进行的方法以及基站所进行的方法
JP2022119919A (ja) 受信機及び受信方法
CN112584522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JP2018521587A (ja) ワイヤレス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送信のためのリソース割り当て
EP4236223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hysical structure system
CN107819714B (zh) 一种支持可变的子载波间距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10557833B (zh) 资源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CN109995486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04911A (zh) 用于新无线电的数字方案选项
CN111726311B (zh) 数据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564220B2 (en) Resource assignment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apparatus
CN109417781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92668B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8379565B2 (en) Method for mapping subband/miniban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n apparatus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