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0795B - 终端和无线充电*** - Google Patents

终端和无线充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0795B
CN109980795B CN201711347410.3A CN201711347410A CN109980795B CN 109980795 B CN109980795 B CN 109980795B CN 201711347410 A CN201711347410 A CN 201711347410A CN 109980795 B CN109980795 B CN 1099807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group
voltage
elastic sheets
metal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4741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80795A (zh
Inventor
杨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4741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807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80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0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80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07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H02J7/025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终端,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该终端包括机身主体和后盖,其中:机身主体包括充电管理电路、电池和用电部件,机身主体与后盖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组金属弹片,充电管理电路分别与电池、用电部件、第一组金属弹片电性连接;后盖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整流电路、调压电路、第二组金属弹片和用于接收充电电磁波的第一充电线圈,整流电路分别与第一充电线圈、调压电路电性连接,调压电路与第二组金属弹片电性连接;当后盖安装在机身主体上时,第一组金属弹片与第二组金属弹片相接触。采用本公开,将设置有第一组金属弹片的终端升级为可以进行无线充电的终端比较方便,而且升级后的终端兼具无线和有线充电功能,从而丰富了终端的充电方式。

Description

终端和无线充电***
技术领域
本公开是关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终端和无线充电***。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这类终端的耗电量比较大,需要经常对其进行充电。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充电方式是使用充电线或数据线给终端进行充电的有线方式,但是这种充电方式需要用户经常拔插充电线或数据线,容易造成终端数据接口的损坏。为了解决有线充电方式带来的问题,市场上出现了无线充电方式,无线充电方式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具体的,充电基座与终端上分别设置一个线圈,两个线圈发生电磁感应,产生电能,进而给终端进行充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终端和无线充电***。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机身主体和后盖,其中:
所述机身主体包括充电管理电路、电池和用电部件,所述机身主体与所述后盖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组金属弹片,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池、所述用电部件、所述第一组金属弹片电性连接;
所述后盖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整流电路、调压电路、第二组金属弹片和用于接收充电电磁波的第一充电线圈,所述整流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线圈、所述调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调压电路与所述第二组金属弹片电性连接;
当所述后盖安装在所述机身主体上时,所述第一组金属弹片与所述第二组金属弹片相接触。
可选的,所述第一组金属弹片包括输入端电源引脚和输入端接地引脚,所述第二组金属弹片包括输出端电源引脚和输出端接地引脚;
当所述后盖安装在所述机身主体上时,所述输出端电源引脚与所述输入端电源引脚相接触,所述输出端接地引脚与所述输入端接地引脚相接触。
可选的,所述后盖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充电控制器和第三组金属弹片,所述充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线圈、所述整流电路、所述调压电路、所述第三组金属弹片电性连接;
所述用电部件包括处理器,所述机身主体与所述后盖相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第四组金属弹片,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充电管理电路、所述第四组金属弹片电性连接;
当所述后盖安装在所述机身主体上时,所述第三组金属弹片与所述第四组金属弹片相接触;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充电管理电路获取当前的电池电压,并发送给所述充电控制器;
所述充电控制器,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池电压与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的电池电压对应的目标输出电压,将所述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调节为所述目标输出电压;根据预先存储的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与用于发送充电电磁波的第二充电线圈的输入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输出电压对应的目标输入电压;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线圈广播所述目标输入电压。
可选的,所述第三组金属弹片包括输出端正信号引脚和输出端负信号引脚,所述第四组金属弹片包括输入端正信号引脚和输入端负信号引脚;
当所述后盖安装在所述机身主体上时,所述输出端正信号引脚和所述输入端正信号引脚相接触,所述输出端负信号引脚和所述输入端负信号引脚相接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所述无线充电***包括充电基座和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其中:
所述充电基座包括电源插头、用于发送充电电磁波的第二充电线圈,所述电源插头与所述第二充电线圈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充电基座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插头、所述第二充电线圈电性连接;
所述后盖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充电控制器和第三组金属弹片,所述充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线圈、所述整流电路、所述调压电路、所述第三组金属弹片电性连接;
所述用电部件包括处理器,所述机身主体与所述后盖相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第四组金属弹片,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充电管理电路、所述第四组金属弹片电性连接;
当所述后盖安装在所述机身主体上时,所述第三组金属弹片与所述第四组金属弹片相接触;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充电管理电路获取当前的电池电压,并发送给所述充电控制器;
所述充电控制器,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池电压与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的电池电压对应的目标输出电压,将所述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调节为所述目标输出电压;根据预先存储的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与用于发送充电电磁波的第二充电线圈的输入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输出电压对应的目标输入电压;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线圈广播所述目标输入电压;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充电线圈接收的目标输入电压,将所述第二充电线圈的输入电压设置为所述目标输入电压。
可选的,所述充电基座包括托板和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托板的背部;
所述第二充电线圈位于所述托板中,所述托板用于放置所述终端。
可选的,所述支架铰接在所述托板的背部。
可选的,所述支架与所述托板一体成型。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预先设置有第一组金属弹片的终端,在终端使用后期,用户只需要配置与机身主体相匹配的上述后盖,即可将该终端升级成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终端,这样,将设置有第一组金属弹片的终端升级为可以进行无线充电的终端比较方便,而且升级后的终端兼具无线和有线充电功能,从而丰富了终端的充电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机身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机身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充电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充电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充电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充电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机身主体 2、后盖
3、充电基座 11、充电管理电路
12、电池 13、第一组金属弹片
14、处理器 15、第四组金属弹片
21、第一充电线圈 22、整流电路
23、调压电路 24、第二组金属弹片
25、充电控制器 26、第三组金属弹片
31、电源插头 32、第二充电线圈
33、控制电路 34、托板
35、支架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是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等,为便于介绍本实施例中以手机示例,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具有无线充电功能。为实现该终端的无线充电功能,该终端需要配合一种无线充电基座,该终端中具有用于接收充电电磁波的第一充电线圈,上述无线充电基座中具有用于发送充电电磁波的第二充电线圈。这样,在第二充电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使得第一充电线圈中产生交变磁场,从而引起终端中的第一充电线圈中的磁场发生变,利用交变磁场产生电能的原理,进而可以在闭合的回路中产生交流电,该交流电经过整流电路、调压电路等处理为稳定的直流,进而可以给终端进行充电。
该终端包括机身主体1和后盖2,其中,如图1所示,机身主体1包括充电管理电路11、电池12和用电部件,机身主体1与后盖2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组金属弹片13,充电管理电路11分别与电池12、用电部件、第一组金属弹片13电性连接;如图2所示,后盖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充电电磁波的第一充电线圈21、整流电路22、调压电路23、第二组金属弹片24,整流电路22分别与第一充电线圈21、调压电路23电性连接,调压电路23与第二组金属弹片24电性连接;当后盖2安装在机身主体1上时,第一组金属弹片13与第二组金属弹片24相接触。
其中,充电管理电路11用于计算电池12的当前电压,并根据电池12的当前电压确定外部电源向电池12输入的电压,其中,外接电源也即是向电池12进行充电的电源;充电管理电路11还用于管理用电部件的供电,例如,当外接电源时,充电管理电路11控制外接电源向用电部件供电,在未连接外接电源时,充电管理电路11控制电池12向用电部件供电。如图1所示,充电管理电路11、电池12、用电部件以及外接电源之间的电路关系。
第一充电线圈21既可以用于接收充电电磁波还可以当做天线进行数据传输。
在实施中,机身主体1的电池12用于储存电量,例如可以是锂电池,与充电管理电路11电性连接。在机身主体1与后盖2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组金属弹片13,第一组金属弹片13与充电管理电路11电性连接,用于使外部电源向充电管理电路11输送电能。
如图2所示,在后盖2与机身主体1相对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充电电磁波的第一充电线圈21、整流电路22、调压电路23以及与第一组金属弹片13相对应的第二组金属弹片24。其中,在电性关系上,如图2所示,第一充电线圈21与整流电路22电性连接,整流电路22与调压电路23电性连接,调压电路23与第二组金属弹片24电性连接。这样,当后盖2盖合在机身主体1上时,第一组金属弹片13与第二组金属弹片24相接触,以实现后盖2中的调压电路23与机身主体1中的充电管理电路11电性连接,进而,调压电路23可以向充电管理电路11输送电能。
基于上述所述,对于预先设置出第一组金属弹片11的终端,在后期如果用户打算将终端进行升级成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终端,则用户只需要配置与机身主体1相匹配的后盖2即可,这样,将预先设置有第一组金属弹片的终端进行升级为无线充电功能的终端比较方便,而且升级后的终端兼具无线和有线充电功能,从而丰富了终端的充电方式。
可选的,第一组金属弹片11相当于终端的电源输入端,第二组金属弹片24相当于电源的输出端,相应的,第一组金属弹片11包括输入端电源引脚和输入端接地引脚,第二组金属弹片24包括输出端电源引脚和输出端接地引脚;当后盖2安装在机身主体1上时,输出端电源引脚与输入端电源引脚相接触,输出端接地引脚与输入端接地引脚相接触。
可选的,如图3所示,后盖2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充电控制器25和第三组金属弹片26,充电控制器25分别与第一充电线圈21、整流电路22、调压电路23、第三组金属弹片26电性连接;如图4所示,机身主体1的用电部件可以包括处理器14,机身主体1与后盖2相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第四组金属弹片15,处理器14分别与充电管理电路11、第四组金属弹片15电性连接。这样,当后盖2安装在机身主体1上时,第三组金属弹片26与第四组金属弹片15相接触,使得后盖2上的充电控制器25与机身主体1中的处理器14电性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电池1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分别是涓流充电(低压预充)、恒流充电、恒压充电以及充电终止。每一个阶段电池12的电压不相同,例如,涓流充电过程中电池12的电压远低于3伏特,当电池12的电压达到2.9伏特时可以进入恒流充电,在恒流充电中当电池12的电压达到4.2伏特时可以进入恒压充电,在恒压充电过程中,当电流低于预设阈值时,可以认为充电完成,进入充电终止阶段。
在上述每一个充电阶段中,充电控制器25可以基于电池12的当前电池电压控制调压电路23输出的电压,充电控制器25还可以基于调压电路23输出的电压通过第一充电线圈21向无线充电基座发送电压信号,使得无线充电基座中的控制电路控制向用于发送充电电磁波的第二充电线圈输送的交流电的电流和频率等,以使第一充电线圈21可以生成相应的电压。这样,可以实现磁场能转换为电能的最大效率。具体的过程可以如下:
在上述每一个充电阶段中,充电管理电路11用于计算电池12的当前电池电压,并将电池12的当前电池电压发送给处理器14。处理器14可以将从充电管理电路11获取当前的电池电压,发送给充电控制器25。充电控制器25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池电压与调压电路23的输出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的电池电压对应的目标输出电压,将调压电路23的输出电压调节为目标输出电压;充电控制器25还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调压电路23的输出电压与无线充电基座中第二充电线圈的输入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输出电压对应的目标输入电压,然后,充电控制器25控制第一充电线圈21广播目标输入电压。
其中,上述的电压可以是基于电池12的当前的电池电压而确定的一个电压范围。
可选的,上述第三组金属弹片26与第四组金属弹片15相接触,使充电控制器25与机身主体1中的处理器14可以进行信号传输,相应的,第三组金属弹片26包括输出端正信号引脚和输出端负信号引脚,第四组金属弹片14包括输入端正信号引脚和输入端负信号引脚;当后盖2安装在机身主体1上时,输出端正信号引脚和输入端正信号引脚相接触,输出端负信号引脚和输入端负信号引脚相接触。
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预先设置出第一组金属弹片11的终端,在终端使用后期,用户只需要配置与机身主体1相匹配的上述后盖2即可将该终端升级成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终端,这样,将设置有第一组金属弹片的终端升级为可以进行无线充电的终端比较方便,而且升级后的终端兼具无线和有线充电功能,从而丰富了终端的充电方式。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该无线充电***包括充电基座3上述所述的终端,其中,如图5所示,充电基座3包括电源插头31、用于发送充电电磁波的第二充电线圈32,电源插头31与第二充电线圈32电性连接。
其中,第二充电线圈32既可以用于发送充电电磁波还可以当做天线进行数据传输。
在实施中,电源插头31用于向第二充电线圈32输入交流电,使第二充电线圈32中的磁场发生变化。上述终端可以放置在充电基座3上,使第一充电线圈21与第二充电线圈32之间发生电感耦合。进而利用交变磁场可以使闭合的回路产生电能的原理,使得第一充电线圈21所在的回路可以产生交流电。该交流电经过整流电路22、调压电路23处理之后,进而可以向充电管理电路11输送电能。
可选的,根据上述所述向第二充电线圈32输入的电压可以调节,相应的,如图6所示,充电基座3还包括控制电路33,控制电路33分别与电源插头31、第二充电线圈32电性连接。
根据上述所述,当处理器14将从充电管理电路11获取当前的电池电压,发送给充电控制器25之后,充电控制器25再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池电压与调压电路23的输出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的电池电压对应的目标输出电压,然后将调压电路23的输出电压调节为目标输出电压;然后,充电控制器25再根据预先存储的调压电路23的输出电压与第二充电线圈32的输入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输出电压对应的目标输入电压;最后,充电控制器25控制第一充电线圈21广播目标输入电压。
第二充电线圈32接收到第一充电线圈21广播的目标输入电压之后,将该目标输入电压发送给控制电路33。然后,控制电路33向第二充电线圈32中输入目标输入电压。这样进而可以控制第一充电线圈21生成的目标电压,其中,该目标电压与调压电路23输出的电压相对应,而调压电路23输出的电压又与电池12的当前电池电压相对应。
这样,电池12在整个无线充电的过程中,第一充电线圈21向外输出的电压、调压电路23向外输出的电压均随着电池12的当前电池电压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不仅可以保护电池12,防止电池12在较低的电压下使用较大的电压进行充电而损坏电池,也可以防止电池12在充满的状态下继续向电池充较大的电压一方面造成电能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会损坏电池12。例如,当电池12处于充满状态时,控制电路33可以向第二充电线圈32中输入对应该状态的电压,进而可以节约电能,避免电能的浪费。
可选的,上述充电基座3既可以用于向终端充电,还可以作为终端支撑架,相应的结构可以是,如图7所示,充电基座3包括托板34和支架35,支架35固定在托板34的背部;第二充电线圈32位于托板34中,托板34用于放置终端。
可选的,支架35与托板34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具有多种,例如,支架35与托板34可以活动连接,如支架35铰接在托板34的背部,这样,当用户不玩手机的时候,可以将支架34合在托板34的背部,整个充电基座3放置在桌面上,终端在放置在充电基座3上。又例如,如图8所示,支架35还可以与托板34一体成型,这种结构设计既可以满足终端的充电又可以方便用户查看终端。
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预先设置出第一组金属弹片的终端,在终端使用后期,用户只需要配置与机身主体相匹配的上述后盖,即可将该终端升级成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终端,这样,将设置有第一组金属弹片的终端升级为可以进行无线充电的终端比较方便,而且升级后的终端兼具无线和有线充电功能,从而丰富了终端的充电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上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机身主体和后盖,其中:
所述机身主体包括充电管理电路、电池和用电部件,所述机身主体与所述后盖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组金属弹片,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池、所述用电部件、所述第一组金属弹片电性连接;
所述后盖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整流电路、调压电路、第二组金属弹片和用于接收充电电磁波的第一充电线圈,所述整流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线圈、所述调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调压电路与所述第二组金属弹片电性连接;
当所述后盖安装在所述机身主体上时,所述第一组金属弹片与所述第二组金属弹片相接触,使得所述后盖上的所述调压电路和所述机身主体上的所述充电管理电路通过所述第二组金属弹片和所述第一组金属弹片电性连接,调压电路通过所述第二组金属弹片和所述第一组金属弹片向所述充电管理电路输送电能;
所述后盖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充电控制器和第三组金属弹片,所述充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线圈、所述整流电路、所述调压电路、所述第三组金属弹片电性连接;
所述用电部件包括处理器,所述机身主体与所述后盖相对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第四组金属弹片,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充电管理电路、所述第四组金属弹片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用于计算当前的电池电压,并将所述当前的电池电压发送给处理器,所述充电管理电路还用于管理对所述用电部件的供电;
当所述后盖安装在所述机身主体上时,所述第三组金属弹片与所述第四组金属弹片相接触,使得所述后盖上的所述充电控制器和所述机身主体上的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三组金属弹片和所述第四组金属弹片电性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充电管理电路获取当前的电池电压,并发送给所述充电控制器;
所述充电控制器,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电池电压与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的电池电压对应的目标输出电压,将所述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调节为所述目标输出电压;根据预先存储的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与用于发送充电电磁波的第二充电线圈的输入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输出电压对应的目标输入电压;控制所述第一充电线圈广播所述目标输入电压,以使所述第一充电线圈的输出电压和所述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随着所述当前的电池电压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金属弹片包括输入端电源引脚和输入端接地引脚,所述第二组金属弹片包括输出端电源引脚和输出端接地引脚;
当所述后盖安装在所述机身主体上时,所述输出端电源引脚与所述输入端电源引脚相接触,所述输出端接地引脚与所述输入端接地引脚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金属弹片包括输出端正信号引脚和输出端负信号引脚,所述第四组金属弹片包括输入端正信号引脚和输入端负信号引脚;
当所述后盖安装在所述机身主体上时,所述输出端正信号引脚和所述输入端正信号引脚相接触,所述输出端负信号引脚和所述输入端负信号引脚相接触。
4.一种无线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包括充电基座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中:
所述充电基座包括电源插头、用于发送充电电磁波的第二充电线圈,所述电源插头与所述第二充电线圈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基座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插头、所述第二充电线圈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充电线圈接收的目标输入电压,将所述第二充电线圈的输入电压设置为所述目标输入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基座包括托板和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托板的背部;
所述第二充电线圈位于所述托板中,所述托板用于放置所述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铰接在所述托板的背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托板一体成型。
CN201711347410.3A 2017-12-14 2017-12-14 终端和无线充电*** Active CN109980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47410.3A CN109980795B (zh) 2017-12-14 2017-12-14 终端和无线充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47410.3A CN109980795B (zh) 2017-12-14 2017-12-14 终端和无线充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0795A CN109980795A (zh) 2019-07-05
CN109980795B true CN109980795B (zh) 2021-05-18

Family

ID=67072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47410.3A Active CN109980795B (zh) 2017-12-14 2017-12-14 终端和无线充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8079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90275U (zh) * 2013-11-08 2014-05-07 深圳市松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手机套组件
CN203911534U (zh) * 2014-05-28 2014-10-29 黄河科技学院 接触式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CN204012773U (zh) * 2014-05-26 2014-12-10 广州市斯得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装置的导电触点结构
CN106998092A (zh) * 2016-01-24 2017-08-01 朱经纬 电磁感应式智能无线充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92251B2 (en) * 2007-12-29 2012-01-10 Apple Inc. Active electronic media device packag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90275U (zh) * 2013-11-08 2014-05-07 深圳市松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手机套组件
CN204012773U (zh) * 2014-05-26 2014-12-10 广州市斯得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装置的导电触点结构
CN203911534U (zh) * 2014-05-28 2014-10-29 黄河科技学院 接触式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CN106998092A (zh) * 2016-01-24 2017-08-01 朱经纬 电磁感应式智能无线充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0795A (zh) 2019-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2892B2 (en) Contactless battery charger
CN107154654B (zh) 馈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US8102147B2 (en) Wireless multi-charger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US8248026B2 (en) Wireless charger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JP2018110519A (ja) 無線充電用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20110112918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기능을 구비한 랩탑 컴퓨터 시스템
KR101620628B1 (ko) 헤드셋 무선충전 시스템
US10516300B2 (en) Power receiving unit, power receiving control method, feed syste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531213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6532798A (zh) 借助无线收发机的功率传输
CN104065145A (zh)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方法
US20160111910A1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electric energy recycling method thereof
KR20140117072A (ko) 다수의 외부 장치에 유선으로 전원공급이 가능한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CN204425013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103050741A (zh) 一种内置于笔记本电脑的无线充电方法
CN201584823U (zh) 一种无线供电装置
CN109980795B (zh) 终端和无线充电***
CN109980794B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05178532U (zh) 一种无线充电的终端
CN102684320B (zh) 一种无线供电装置
US20180198306A1 (en) Induction Power Transfer Charger for Tablet to Tablet Wireless Charging
CN211502190U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直播支架
WO2017112306A1 (e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CN102651568A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AU2021105103A4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with built-in power backu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