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4430A - 用于DFT-s-OFDM的空时块编码方案 - Google Patents

用于DFT-s-OFDM的空时块编码方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4430A
CN109964430A CN201780071088.8A CN201780071088A CN109964430A CN 109964430 A CN109964430 A CN 109964430A CN 201780071088 A CN201780071088 A CN 201780071088A CN 109964430 A CN109964430 A CN 109964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element
reference signal
dft
antenna
symb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10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64430B (zh
Inventor
S·阿卡拉卡兰
X·张
T·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964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4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64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4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4Pilot insertion in the transmitter chain, e.g. pilot overlapping with data, insertion in time or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6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6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different channel coding betwee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04L1/0637Properties of the code
    • H04L1/0643Properties of the code 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04L1/0637Properties of the code
    • H04L1/0668Orthogonal systems, e.g. using Alamouti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4Orthogonal
    • H04J13/0048Wals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从多个发射天线传送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码元中的参考信号和数据两者的单载波波形的装置和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DFT-s-OFDM的空时块编码方案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7年11月21日提交的题为“SPACE-TIME BLOCK CODINGSCHEMES FOR DFT-s-OFDM(用于DFT-s-OFDM的空时块编码方案)”的美国非临时申请No.15/819,750、以及于2016年11月23日提交的题为“SPACE-TIME BLOCK CODING SCHEMES FORSC-FDM(用于SC-FDM的空时块编码方案)”的美国临时申请S/N.62/425,933的优先权,这两件申请通过援引全部明确纳入于此。
背景
本公开的各方面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网络,尤其涉及用于新无线电(NR)(也称为第5代(5G))无线电技术中的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或DFT扩展OFDM)的空时块编码(STBC)方案。
无线通信网络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接发、广播等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这些***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和功率)来支持与多用户通信的多址***。此类多址***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或复用)(SC-FDMA)***、以及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应理解,SC-FDM和DFT-s-OFDM是基本上类似技术的两个名称,然而,DFT-s-OFDM是3GPP规范中使用的术语。
这些多址技术已经在各种电信标准中被采纳以提供使不同的无线设备能够在城市、国家、地区、以及甚至全球级别上进行通信的共同协议。例如,第五代(5G)无线通信技术(其可被称为新无线电(NR))被设计成相对于当前移动网络代系而言扩展和支持多样化的使用场景和应用。在一方面,5G通信技术可包括:用于访问多媒体内容、服务和数据的以人为中心的增强型移动宽带寻址使用情形;具有关于等待时间和可靠性的某些规范的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以及大规模机器型通信,其可允许非常大数目的连通设备和传输相对少量的非延迟敏感性信息。然而,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长,可能期望对NR通信技术及超NR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例如,对于NR通信技术,NR物理层包括在单个OFDM码元上编码和传送的物理信道。此类物理信道的示例包括下行链路(DL)上的PDCCH、上行链路(UL)上的短PUCCH、以及“迷你时隙”传输中的PDSCH/PUSCH(其中迷你时隙是1码元时隙)。相同传输的SC-FDM和/或DFT-s-OFDM版本也是合需的,诸如在UL链路预算受限的情况中,以及还有在用于高载波频率(例如,>40GHz)传输的DL中。同样,此类传输可能需要发射分集方案。
由此,对用于NR技术及超NR技术的无线通信中的改进可能是合需的。
概述
以下给出了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此类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标识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之序言。
本公开的各方面涉及将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扩展之前***的导频用作相位噪声跟踪参考信号(PTRS)。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方法可以包括:生成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码元中的参考信号和数据两者的单载波波形,以及从多个发射天线传送该单载波波形。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方法可以包括:从单个发射天线传送包括多个DFT-s-OFDM码元中的参考信号和数据两者的单载波波形,该参考信号包括相位噪声跟踪参考信号(PTRS)。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传送波形的方法可以包括:接收调制码元,将调制码元的第一部分输入到第一离散傅里叶变换中以获得第一码元群集,将调制码元的第二部分输入到第二离散傅里叶变换中以获得第二码元群集,将第一群集和第二群集复用为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的输入以获得多群集矢量,对第一群集和第二时域群集中的每一者进行空时块编码,将参考信号***第一时域群集和第二时域群集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个码元,以及传送该多群集矢量。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可以包括:从第一发射机接收在在第一时域码元中以及还在第二时域码元中具有覆盖Walsh码数据a的第一传输,从第二发射机接收在第一时域码元中具有覆盖Walsh码数据b以及在第二时域码元中具有覆盖Walsh码-b的第二传输,组合这些码元以解码来自第一发射机的第一传输和来自第二发射机的第二传输。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与该存储器通信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可被配置成从多个发射天线传送包括DFT-s-OFDM码元中的参考信号和数据两者的单载波波形。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与该存储器通信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可被配置成从单个发射天线传送包括多个DFT-s-OFDM码元中的参考信号和数据两者的单载波波形,该参考信号包括PTRS。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与该存储器通信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可被配置成:接收调制码元,将调制码元的第一部分输入到第一离散傅里叶变换中以获得第一码元群集,将调制码元的第二部分输入到第二离散傅里叶变换中以获得第二码元群集,将第一群集和第二群集复用为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的输入以获得多群集矢量,对第一群集和第二时域群集中的每一者进行空时块编码,将参考信号***第一时域群集和第二时域群集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个码元,以及传送该多群集矢量。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与该存储器通信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可被配置成:从第一发射机接收在在第一时域码元中以及还在第二时域码元中具有覆盖Walsh码数据a的第一传输,从第二发射机接收在第一时域码元中具有覆盖Walsh码数据b以及在第二时域码元中具有覆盖Walsh码-b的第二传输,组合这些码元以解码来自第一发射机的第一传输和来自第二发射机的第二传输。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包括用于从多个发射天线传送包括DFT-s-OFDM码元中的参考信号和数据两者的单载波波形的装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包括用于从单个发射天线传送包括多个DFT-s-OFDM码元中的参考信号和数据两者的单载波波形的装置,该参考信号包括PTRS。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接收调制码元的装置;用于将调制码元的第一部分输入到第一离散傅里叶变换中以获得第一码元群集的装置;用于将调制码元的第二部分输入到第二离散傅里叶变换中以获得第二码元群集的装置,将第一群集和第二群集复用为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的输入以获得多群集矢量,对第一群集和第二时域群集中的每一者进行空时块编码;用于将参考信号***第一时域群集和第二时域群集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个码元的装置;以及用于传送该多群集矢量的装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包括:用于从第一发射机接收在在第一时域码元中以及还在第二时域码元中具有覆盖Walsh码数据a的第一传输的装置,用于从第二发射机接收在第一时域码元中具有覆盖Walsh码数据b以及在第二时域码元中具有覆盖Walsh码-b的第二传输的装置,用于组合这些码元以解码来自第一发射机的第一传输和来自第二发射机的第二传输的装置。
一种存储能由处理器执行以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存储能由处理器执行以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用于从多个发射天线传送包括DFT-s-OFDM码元中的参考信号和数据两者的单载波波形的代码。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存储能由处理器执行以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用于从单个发射天线传送包括多个DFT-s-OFDM码元中的参考信号和数据两者的单载波波形的代码,该参考信号包括PTRS。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存储能由处理器执行以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用于接收调制码元的代码;用于将调制码元的第一部分输入到第一离散傅里叶变换中以获得第一码元群集的代码;用于将调制码元的第二部分输入到第二离散傅里叶变换中以获得第二码元群集的代码;用于将第一群集和第二群集复用为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的输入以获得多群集矢量的代码,对第一群集和第二时域群集中的每一者进行空时块编码;用于将参考信号***第一时域群集和第二时域群集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个码元的代码;以及用于传送多群集矢量的代码。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存储能由处理器执行以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用于从第一发射机接收在在第一时域码元中以及还在第二时域码元中具有覆盖Walsh码数据a的第一传输的代码,用于从第二发射机接收在第一时域码元中具有覆盖Walsh码数据b以及在第二时域码元中具有覆盖Walsh码-b的第二传输的代码,用于组合这些码元以解码来自第一发射机的第一传输和来自第二发射机的第二传输的代码。
为了达成前述及相关目的,这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在下文充分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这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解说性特征。然而,这些特征仅仅是指示了可采用各个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若干种,并且本描述旨在涵盖所有此类方面及其等效方案。
附图简述
以下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所公开的方面,提供附图是为了解说而非限定所公开的各方面,其中相似的标号标示相似的元件,且其中:
图1是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根据本公开配置的信号处理组件的用户装备(UE)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格式化的各示例时域码元矢量的一组框图;
图3A-3D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图1的UE的各示例组件的示意图;以及
图5是图1的基站的各示例组件的示意图。
详细描述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各个方面。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解释目的阐述了众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一个或多个方面的透彻理解。但是显然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此(诸)方面。另外,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组件”可以是构成***的诸部分之一,可以是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硬件、固件和/或软件,并且可以被划分成其他组件。
本公开一般涉及将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扩展之前***的导频用作相位噪声跟踪参考信号(PTRS)。更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将单个码元DFT-s-OFDM数据和参考信号拆分成两个特殊格式化的时域信号以在两个天线上传送从而实现发射分集的装置和方法。在一些方面,本解决方案通过拆分DFT-s-OFDM码元以避免破坏DFT-s-OFDM传输的单载波性质,并且通过在每个时域信号内包括参考信号(例如,解调参考码元(DMRS)或PTRS)以允许在每个天线上进行单独的信道估计,从而克服了组合DFT-s-OFDM和发射分集方面的问题。
尽管本文的描述和示例可以涉及两个发射天线的情况,但是显然相同的技术可被应用于两个以上的天线。一种对此的办法是将天线编群成对并在每对上应用该技术。另一种办法是将单个DFT-s-OFDM码元拆分成两个以上的子部分,跨结果所得的子部分应用空时块编码(STBC)编码,并且针对每个发射天线包括TDM RS(DMRS或相位噪声跟踪参考信号)(PTRS)),以为每个发射天线创建发射信号。
在其他实现中,这两个特殊格式化的时域信号可取而代之被用来支持用户装备(UE)复用而非被用于发射分集。
在另一实现中,上述两个发射天线可以是使用预编码矩阵来映射到物理天线的虚拟天线。在此情形中,来自两个发射天线的参考信号的TDM分离可被利用于虚拟天线而不用于物理天线。
在进一步的实现中,当将上述解决方案应用于单个DFT-s-OFDM码元时,可能不需要单独的PTRS。如果将上述解决方案应用于多个DFT-s-OFDM码元,则上述参考信号可以是PTRS(至少在DFT-s-OFDM码元的子集上)。
另外,在另一实现中,至用于创建上述DFT-s-OFDM码元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输入可以取而代之被拆分并被输入到两个较小的DFT中,其输出被多路复用到较大的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在此情形中,两个较小的DFT本身将产生单载波波形,然而,复用使结果得到的波形成为多群集传输。在一方面,可以将参考信号(例如,DMRS或PTRS)***到每个群集中。
本发明各方面的附加特征在以下参照图1-5来更详细地描述。
应注意,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诸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DFT-s-OFDMA及其他***。术语“***”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可实现诸如CDMA2000、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等无线电技术。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IS-2000版本0和A常被称为CDMA2000 1X、1X等。IS-856(TIA-856)常被称为CDMA2000 1xEV-DO、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等。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其他CDMA变体。TDMA***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可实现诸如超移动宽带(UMB)、演进型UTRA(E-UTRA)、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T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UMTS)的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和高级LTE(LTE-A)是使用E-UTRA的新UMTS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以及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既可被用于以上提及的***和无线电技术,也可被用于其他***和无线电技术,包括共享射频谱带上的蜂窝(例如,LTE)通信。然而,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LTE/LTE-A***,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了LTE术语,但这些技术也可在LTE/LTE-A应用以外可应用(例如,应用于5G网络或其他下一代通信***)。
以下描述提供示例而并非限定权利要求中阐述的范围、适用性或者示例。可以对所讨论的要素的功能和布置作出改变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各种示例可恰适地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规程或组件。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可以添加、省略、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一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示例无线通信网络100包括具有调制解调器140的至少一个UE 110,调制解调器140具有信号处理组件150,信号处理组件150具有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在一个方面,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被配置成生成并且从多个发射天线传送或者替换地接收单载波波形154,单载波波形154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码元中的参考信号和数据两者。如以上提及的,应理解,SC-FDM和DFT-s-OFDM是基本上类似技术的两个名称,然而,DFT-s-OFDM是3GPP规范中使用的术语。在另一方面,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可被应用于多个DFT-s-OFDM码元,在此情形中,参考信号可以是相位噪声跟踪参考信号(PTRS)。在进一步的方面,可以修改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以使得输入被馈送到两个较小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中,并且输出被复用到较大的逆DFT(IDFT),从而产生可以在每个群集中具有参考信号的多群集DFT输出。在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修改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以使得在不同天线上传送的用于发射分集的两个时域信号可以与使用预编码矩阵映射到物理天线的一个或多个虚拟天线相关联。在又一方面,取代两个时域信号与两个不同的发射天线相关联,它们可以与不同的UE相关联以支持UE复用。因此,一般而言,本公开各方面涉及将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扩展之前***的导频用作相位噪声跟踪参考信号(PTRS)。
此外,无线通信网络100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调制解调器160的基站105,调制解调器160具有信号处理组件170,信号处理组件170具有与UE 110上的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及其上述方面)互补的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72。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72在其可以接收和解码由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生成的传输的意义上是互补的,和/或它可以生成和传送如以上针对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所描述的传输类似的传输。
无线通信网络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105、一个或多个UE 110、以及核心网115。核心网115可提供用户认证、接入授权、跟踪、网际协议(IP)连通性,以及其他接入、路由、或移动性功能。基站105可通过回程链路120(例如,S1等)与核心网115对接。基站105可执行无线电配置和调度以用于与UE 110通信,或者可在基站控制器(未示出)的控制下进行操作。在各种示例中,基站105可在回程链路125(例如,X1等)上直接或间接地(例如,通过核心网115)彼此通信,回程链路125可以是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
基站105可经由一个或多个基站天线与UE 110无线地通信。每个基站105可为各自相应的地理覆盖区域130提供通信覆盖。在一些示例中,基站105可被称为基收发机站、无线电基站、接入点、接入节点、无线电收发机、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g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中继、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基站105的地理覆盖区域130可被划分成仅构成该覆盖区域的一部分的扇区或蜂窝小区(未示出)。无线通信网络100可包括不同类型的基站105(例如,以下所述的宏基站或小型蜂窝小区基站)。附加地,该多个基站105可以根据多种通信技术(例如,5G(新无线电或“NR”)、***(4G)/LTE、3G、Wi-Fi、蓝牙等)中的不同通信技术来操作,并且由此可存在用于不同通信技术的交叠地理覆盖区域130。
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网络100可以是或包括各通信技术中的一者或任何组合,包括NR或5G技术、长期演进(LTE)或高级LTE(LTE-A)或MuLTEfire技术、Wi-Fi技术、蓝牙技术、或任何其他长或短程无线通信技术。在LTE/LTE-A/MuLTEfire网络中,术语演进型B节点(eNB)可一般用来描述基站105,而术语UE可一般用来描述UE 110。无线通信网络100可以是异构技术网络,其中不同类型的eNB提供对各种地理区划的覆盖。例如,每个eNB或基站105可提供对宏蜂窝小区、小型蜂窝小区、或其他类型的蜂窝小区的通信覆盖。取决于上下文,术语“蜂窝小区”是可以被用于描述基站、与基站相关联的载波或分量载波、或者载波或基站的覆盖区域(例如,扇区等)的3GPP术语。
宏蜂窝小区一般可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为数千米的区域),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与网络供应商具有服务订阅的UE 110接入。
小型蜂窝小区可包括可在与宏蜂窝小区相同或不同的频带(例如,有执照、无执照等)中操作的相对较低发射功率基站(与宏蜂窝小区相比)。根据各个示例,小型蜂窝小区可包括微微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以及微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例如可覆盖较小地理区域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与网络供应商具有服务订阅的UE 110接入。毫微微蜂窝小区也可覆盖小地理区域(例如,住宅)且可提供由具有与该毫微微蜂窝小区的关联的UE 110(例如,在有约束接入情形中,基站105的封闭订户群(CSG)中的UE 110,其可包括住宅中的用户的UE 110、等等)的有约束接入和/或无约束接入。用于宏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宏eNB。用于小型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小型蜂窝小区eNB、微微eNB、毫微微eNB、或家用eNB。eNB可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等)蜂窝小区(例如,分量载波)。
可容适各种所公开示例中的一些示例的通信网络可以是根据分层协议栈进行操作的基于分组的网络,并且用户面中的数据可基于IP。用户面协议栈(例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无线电链路控制(RLC)、MAC等)可执行分组分段和重组装以在逻辑信道上进行通信。例如,MAC层可执行优先级处置以及将逻辑信道复用到传输信道中。MAC层还可使用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以提供MAC层的重传,从而提高链路效率。在控制面,RRC协议层可以提供UE 110与基站105之间的RRC连接的建立、配置和维护。RRC协议层还可被用于核心网115对用户面数据的无线电承载的支持。在物理(PHY)层,传输信道可被映射到物理信道。
UE 110可分散遍及无线通信网络100,并且每个UE 110可以是驻定的或移动的。UE110还可包括或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某个其他合适术语。UE 110可以是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式设备、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智能手表、无线本地环路(WLL)站、娱乐设备、车辆组件、客户端装备(CPE)、或者能够在无线通信网络100中通信的任何设备,等等。另外,UE 110可以是物联网(IoT)和/或机器对机器(M2M)类型的设备,例如,可在一些方面不频繁地与无线通信网络100或其他UE进行通信的(例如,相对于无线电话的)低功率、低数据率类型的设备。UE 110可以能够与各种类型的基站105和网络装备(包括宏eNB、小型蜂窝小区eNB、宏gNB、小型蜂窝小区gNB、中继基站等)通信。
UE 110可被配置成建立与一个或多个基站105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链路135。无线通信网络100中示出的无线通信链路135可携带从UE 110到基站105的上行链路(UL)传输、或者从基站105到UE 110的下行链路(DL)传输。下行链路传输也可被称为前向链路传输,而上行链路传输也可被称为反向链路传输。每条无线通信链路13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载波,其中每个载波可以是由根据以上描述的各种无线电技术来调制的多个副载波构成的信号(例如,不同频率的波形信号)。每个经调制信号可在不同的副载波上被发送并且可携带控制信息(参考信号、控制信道等)、开销信息、用户数据等。在一方面,无线通信链路135可以使用频分双工(FDD)操作(例如,使用配对频谱资源)或时分双工(TDD)操作(例如,使用未配对频谱资源)来传送双向通信。可以定义用于FDD的帧结构(例如,帧结构类型1)和用于TDD的帧结构(例如,帧结构类型2)。此外,在一些方面,无线通信链路135可表示一个或多个广播信道。
在无线通信网络100的一些方面,基站105或UE 110可包括多个天线以采用天线分集方案来改善基站105与UE 110之间的通信质量和可靠性。附加地或替换地,基站105或UE110可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该MIMO技术可利用多径环境来传送携带相同或不同经编码数据的多个空间层。
无线通信***100可支持多个蜂窝小区或载波上的操作,其是可被称为载波聚集(CA)或多载波操作的特征。载波亦可被称为分量载波(CC)、层、信道等。术语“载波”、“分量载波”、“蜂窝小区”和“信道”在本文中可以可互换地使用。UE 110可配置有用于载波聚集的多个下行链路CC以及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CC。载波聚集可与FDD和TDD分量载波两者联用。对于在每个方向上用于传输的总共最多达Yx MHz(x=分量载波的数目)的载波聚集中分配的每个载波,基站105和UE 110可使用最多达Y Mhz(例如,Y=5、10、15、或20MHz)带宽的频谱。这些载波可以或者可以不彼此毗邻。载波的分配可以关于DL和UL是非对称的(例如,与UL相比可将更多或更少载波分配给DL)。分量载波可包括主分量载波以及一个或多个副分量载波。主分量载波可被称为主蜂窝小区(PCell),并且副分量载波可被称为副蜂窝小区(SCell)。
无线通信网络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经由无执照频谱(例如,5GHz)中的通信链路与根据Wi-Fi技术来操作的UE 110(例如,Wi-Fi站(STA))通信的根据Wi-Fi技术来操作的基站105(例如,Wi-Fi接入点)。当在无执照频谱中通信时,各STA和AP可在通信之前执行畅通信道评估(CCA)或先听后讲(LBT)规程以确定该信道是否可用。
另外,基站105和/或UE 110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根据被称为毫米波(mmW或mmwave)技术的NR或5G技术来操作。例如,mmW技术包括mmW频率和/或近mmW频率中的传输。极高频(EHF)是电磁频谱中射频(RF)的部分。EHF具有30GHz到300GHz的范围以及1毫米到10毫米之间的波长。该频带中的无线电波可被称为毫米波。近mmW可以向下扩展至3GHz的频率以及100毫米的波长。例如,超高频(SHF)频带在3GHz到30GHz之间扩展,并且亦可被称为厘米波。使用mmW和/或近mmW射频频带的通信具有极高的路径损耗和短射程。由此,根据mmW技术操作的基站105和/或UE110可以在其传输中利用波束成形来补偿极高的路径损耗和短射程。
参考图2,在从传输角度来看的一个示例中,用于第一天线(TxAnt 1)的第一时域传输码元矢量200和用于第二天线(TxAnt 2)的第二时域传输码元矢量202是基于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的第一版本(方案1)204的。此外,在另一示例中,用于第一天线(TxAnt 1)的第一时域传输码元矢量206和用于第二天线(TxAnt 2)的第二时域传输码元矢量208是基于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的第二版本(方案2)210的。
在第一版本(方案1)204和第二版本(方案2)210中的每一者中,数据代表被拆分(例如,在输入到DFT扩展之前,创建两个各自具有它们自己的循环前缀的码元),并且随后根据空时块码(STBC)(诸如Alamouti码)来编码以创建两个具有空间和时间发射分集的时域信号的单个DFT-s-OFDM数据码元。
另外,如上所述,可以在所创建的2个拆分码元中的每一者中***参考信号(诸如DMRS或PTRS)。
在第一版本(方案1)204中,参考信号可仅在第一码元上从一个天线传送,而在第二码元中从另一个天线传送,这允许对每个天线进行单独的信道估计。
相反,在第二版本(方案2)210中,参考信号可以在两个码元上从两个天线传送,但是按跨两个天线的TDM方式传送。此外,在此版本中,循环前缀还计及由于TDM导致的空白历时。例如,用于参考信号的TDM时间分配在用于每个传输的两个拆分码元中可以是不同的,尽管TDM时间分配使得跨码元的总时间对于两个传输而言保持相同。
在一些场景中,第二版本(方案2)210可以是优选的。例如,将参考信号分布在两个码元上导致在高多普勒情形中更好的信道估计。
替换地,在低多普勒情形中,所有参考信号可被放置在第一码元之前。例如,当整个参考信号在所有数据之前时,可以较早地开始信道估计,这导致较好(较高效)的解码时间线。
因此,根据信号处理方案152或信号处理方案172的第一版本(方案1)204或第二版本(方案2)210来操作信号处理组件150的UE 110和/或操作信号处理组件170的基站105可以生成并且从多个发射天线传送单载波波形(其包括单载波频分复用(DFT-s-OFDM)码元中的参考信号和数据两者)。
参照图3A,示例无线通信方法300包括在框302处为多个发射天线生成包括DFT-s-OFDM码元中的参考信号和数据两者的单载波波形。另外,在框304处,方法300进一步包括跨多个天线传送单载波波形。
可任选地,方法300可以包括在第一码元上仅从第一天线传送参考信号,并且在第二码元上仅从第二天线传送参考信号。
在另一选项中,方法300可以包括在第一码元和第二码元两者上并且按TDM方式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两者传送参考信号。在该选项中,用于参考信号的TDM时间分配在第一码元和第二码元中的每一者中可以是不同的,尽管TDM时间分配的总时间在跨第一码元和第二码元两者上是相同的。此外,该选项可以包括将所有参考信号定位在第一码元之前,或者将参考信号分布在第一码元和第二码元两者上。
例如,在一个方面,单载波波形的生成和传送可以通过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收发机、RF前端和天线相结合地由UE 110操作信号处理组件150和信号处理方案152、和/或由基站105操作信号处理组件170和信号处理方案172来执行。
此外,例如,在一些方面,单载波波形的生成可包括:将N个码元块(或至少拆分码元)(例如,在时域中)输入到N点DFT中以获得输入码元的频域表示;将N个DFT输出中的每一者映射到可被传送的M(>N)个正交副载波中的一者,从而产生一组复载波振幅;执行M点逆DFT(IDFT)以将复载波振幅变换到复时域信号,其中每个复时域信号对单频载波进行建模,并且所***元是顺序地传送的。接收机可以利用反向过程来解码接收到的信号。
此外,在另一示例中,单载波波形的生成可包括:接收包括数据和参考信号的用于传输的码元序列,为数据创建DFT-s-OFDM数据码元以及为参考信号创建DFT-s-OFDM参考信号码元,将DFT-s-OFDM数据码元拆分成第一单载波时域(SC-TD)数据码元和第二SC-TD数据码元,将DFT-s-OFDM参考信号码元拆分成第一SC-TD参考信号码元和第二SC-TD参考信号码元,将空时块码(STBC)应用于第一SC-TD数据码元和第二SC-TD数据码元以定义对应于第一SC-TD数据码元的第一STBC数据和第二STBC数据以及对应于第二SC-TD数据码元的第三STBC数据和第四STBC数据,生成在第一部分中包括第一STBC数据且在第二部分中包括第三STBC数据的第一时域信号,生成在第一部分中包括第四STBC数据且在第二部分中包括第二STBC数据的第二时域信号,在第一时域信号中包括第一SC-TD参考信号码元并且在第二时域信号中包括第二SC-TD参考信号码元,其中第一SC-TD参考信号码元和第二SC-TD参考信号码元位于非干扰码元或码元的非干扰部分中,以及在不同的天线上传送第一时域信号和第二时域信号。另外,该方面可以包括:基于第一时域信号和第二时域信号中的每一者中的相应的STBC数据和SC-FD参考信号码元中的每一者来创建相应的循环前缀。
如以上所提及的,应注意,尽管本文的描述和示例可以涉及两个发射天线的情况,但是应当理解,相同的技术可被应用于两个以上的天线。一种对此的办法是将天线编群成对并在每对上应用该技术。另一种办法是将单个DFT-s-OFDM码元拆分成两个以上的子部分,跨结果所得的子部分应用STBC编码,以及针对每个发射天线包括TDM RS(DMRS或PTRS),以为每个发射天线创建发射信号。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关于上述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或172)的PTRS的考虑。当仅针对单个DFT-s-OFDM码元使用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或172)时,可以不需要单独的PCRS,因为相位噪声主要导致跨多个码元的相位漂移。因此,上述单码元解决方案可以不受影响。
然而,当扩展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或172)以跨多个DFT-s-OFDM码元使用时,PCRS可被包括在上述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些部分中。例如,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或172)的该扩展可被用于多个码元,诸如但不限于具有STBC的长PUCCH/PUSCH。
在此情形中,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或172)的该扩展可以包括如上所讨论的拆分多个DFT-s-OFDM码元中的每一者。
替换地,可以配对DFT-s-OFDM码元,并且可以跨诸对使用以上的解决方案。在此方法中,仅对于单个未配对的码元(如果存在的话)可能需要拆分。
另外,在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或172)的扩展中,图2中的参考信号(在主要解决方案中是DMRS)至少在DFT-s-OFDM码元的子集上可以用PTRS来替代。在使用PTRS的这种情形中,相对于当DMRS被用作参考信号时,可以减小参考信号开销,这取决于相位噪声的强度。
例如,该方面的一个实现可以包括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或172)的规程被应用于拆分多个DFT-s-OFDM码元中的每一者,或者跨多个DFT-s-OFDM码元对来使用,其中参考信号包括在多个DFT-s-OFDM码元的至少子集上的相位噪声跟踪参考信号。
另外,即使在没有发射分集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或172)的该扩展。例如,可以用可能较低的开销将PTRS***在多个DFT-s-OFDM码元的至少子集上的单个DFT-s-OFDM码元内。
例如,参照图3B,该方面的一个实现可以包括用于传输单载波波形的方法310,方法310包括在框312处从单个发射天线生成单载波波形,该单载波波形包括多个DFT-s-OFDM码元中的参考信号和数据,该参考信号包括相位噪声跟踪参考信号(PTRS),以及在框314处经由该单个发射天线来传送单载波波形。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包括可以利用的以上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或172)的变型,但是其破坏了单载波性质。
例如,取代将DFT-s-OFDM码元拆分成两个,至用于DFT-s-OFDM的DFT预编码的输入可被拆分成两个较小的DFT,其输出随后被复用到较大的IDFT中。
复用可以包括在频率中毗连的或交织的FDM复用。在一些实例中,交织复用是优选的,因此经Alamouti编码的码元对看到大致相同的信道。
每个较小的DFT本身将产生单载波波形,然而,FDM可能破坏该性质,使其成为“多群集”传输(2个群集)。该结果可导致一些峰均功率比(PAPR)增加。
另外,该方面可以进一步包括跨群集应用Alamouti编码。此外,在此方面,可以将参考信号(例如,DMRS或PTRS)***到每个群集中。
例如,参照图3C,此方面的一个实现可以包括用于传输波形的方法320,方法320包括在框322处接收调制码元,并且在框324处将调制码元的第一部分输入到第一离散傅里叶变换中以获得第一码元群集。在框326处,方法320可以进一步包括将调制码元的第二部分输入到第二离散傅里叶变换中以获得第二码元群集。此外,方法320可以包括在框328处将第一群集和第二群集复用为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的输入以获得多群集矢量,并且在框330处对第一群集和第二个时域群集中的每一者进行空时块编码。另外,方法320可以包括在框332处将参考信号***到第一时域群集和第二时域群集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个码元中、以及在框334处传送多群集矢量。在此实现中,时域在DFT的输入处,输出在频域中,然后较大的逆DFT(2个群集被复用到其中)再次输出时域。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可以包括使用虚拟天线和预编码来将虚拟天线映射到物理天线。图2示出了来自两个发射天线的参考信号的TDM分离,然而,这可能不是严格必需的。例如,图2中所示的发射天线可以是使用预编码矩阵映射到实际天线的虚拟天线。应当注意,非对角预编码器可能破坏物理天线处的参考信号的TDM性质。在此方面,预编码器要么被吸收到传播信道中(例如,用于数据和参考信号的相同预编码器,但对于接收机可以是未知的)、要么为接收机已知(例如,接收机可以计及它)。由于在此类预编码中必需组合两个单载波波形,因此非对角预编码器也可能破坏物理天线处的波形的单载波性质。
在另一方面,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或172)可被用于发射机的复用而不是发射分集。例如,经复用传输的接收机可以是UE 110同时或同期地从两个不同的eNodeB 105接收和解码传输,或者单个eNodeB 105同时或同期地从两个不同的UE 110接收和解码传输。例如,在此方面,TxAnt 1和TxAnt 2被UE1和UE2所代替。此外,Alamouti码被覆盖Walsh码所代替。例如,取代在相应的时域传输码元矢量200、202和206、208中基于Alamouti码的来自TxAnt 1的(a,b)和来自TxAnt 2的(-b*,a*),此方面将具有基于覆盖Walsh码的来自UE1的(a,a)和来自UE2的(b,-b)。
例如,参照图3D,此方面的一个实现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方法340,无线通信方法340包括在框342处从第一发射机接收在第一时域码元中以及还在第二时域码元中具有覆盖Walsh码数据a的第一传输。此外,在框344处,方法340可以包括从第二发射机接收在第一时域码元中具有覆盖Walsh码数据b以及在第二时域码元中具有覆盖Walsh码-b的第二传输。另外,在框346处,方法320可以包括组合这些码元以解码来自第一发射机的第一传输和来自第二发射机的第二传输。
参照图4,UE 110的实现的一个示例可以包括各种组件,其中的一些组件已经在上文作了描述,但是还包括诸如经由一个或多个总线1244处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12和存储器1216以及收发机1202之类的组件,其可以结合调制解调器140和信号处理组件150和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及其上述修改)来操作以实现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此外,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12、调制解调器1214、存储器1216、收发机1202、RF前端288、以及一个或多个天线286可被配置成支持一种或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语音和/或数据呼叫(同时或非同时)。
在一方面,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12可包括使用一个或多个调制解调器处理器的调制解调器1214。与信号处理组件150和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有关的各种功能可被包括在调制解调器140和/或处理器1212中,且在一方面可由单个处理器执行,而在其他方面,各功能中的不同功能可由两个或更多个不同处理器的组合来执行。例如,在一方面,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12可包括调制解调器处理器、或基带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发射处理器、或接收机处理器、或关联于收发机1202的收发机处理器中的任何一者或任何组合。在其他方面,与信号处理组件150和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52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12和/或调制解调器140的特征中的一些可由收发机1202执行。
另外,存储器1216可被配置成存储本文使用的数据和/或应用1275的本地版本,或者由至少一个处理器1212执行的信号处理组件150和/或其子组件中的一者或多者。存储器1216可包括计算机或至少一个处理器1212能使用的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带、磁碟、光碟、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其任何组合。在一方面,例如,在UE 110正操作至少一个处理器1212以执行信号处理组件150和/或其子组件中的一者或多者时,存储器1216可以是存储定义信号处理组件150和/或其子组件中的一者或多者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执行代码和/或与其相关联的数据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收发机1202可包括至少一个接收机1206和至少一个发射机1208。接收机1206可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硬件、固件、和/或可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代码,该代码包括指令且被存储在存储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接收机1206可以是例如射频(RF)接收机。在一方面,接收机1206可接收由至少一个基站105所传送的信号。另外,接收机1206可处理此类接收到的信号,并且还可获得对这些信号的测量,诸如但不限于Ec/Io、SNR、RSRP、RSSI等。发射机1208可包括用于传送数据的硬件、固件、和/或可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代码,该代码包括指令且被存储在存储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发射机1208的合适示例可包括但不限于RF发射机。
此外,在一方面,UE 110可包括RF前端1288,其可与一个或多个天线1265和收发机1202通信地操作以用于接收和传送无线电传输,例如由至少一个基站105传送的无线通信或由UE 110传送的无线传输。RF前端1288可被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天线1265并且可包括用于传送和接收RF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低噪声放大器(LNA)1290、一个或多个开关1292、一个或多个功率放大器(PA)1298、以及一个或多个滤波器1296。
在一方面,LNA 1290可将收到信号放大至期望的输出电平。在一方面,每个LNA1290可具有指定的最小和最大增益值。在一方面,RF前端1288可基于针对特定应用的期望增益值使用一个或多个开关1292来选择特定LNA1290及其指定增益值。
此外,例如,一个或多个PA 1298可由RF前端1288用来放大信号以获得期望输出功率电平的RF输出。在一方面,每个PA 1298可具有指定的最小和最大增益值。在一方面,RF前端1288可基于针对特定应用的期望增益值使用一个或多个开关1292来选择特定PA 1298及其指定增益值。
此外,例如,一个或多个滤波器1296可由RF前端1288用来对收到信号进行滤波以获得输入RF信号。类似地,在一方面,例如,相应滤波器1296可被用来对来自相应PA 1298的输出进行滤波以产生输出信号以供传输。在一方面,每个滤波器1296可被连接到特定的LNA1290和/或PA 1298。在一方面,RF前端1288可基于如由收发机1202和/或处理器1212指定的配置使用一个或多个开关1292来选择使用指定滤波器1296、LNA 1290、和/或PA 1290的传送或接收路径。
如此,收发机1202可被配置成经由RF前端1288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1265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在一方面,收发机可被调谐以在指定频率操作,以使得UE 110可例如与一个或多个基站105或关联于一个或多个基站105的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通信。在一方面,例如,调制解调器140可基于UE 110的UE配置以及调制解调器140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来将收发机1202配置成以指定频率和功率电平操作。
在一方面,调制解调器140可以是多频带-多模式调制解调器,其可以处理数字数据并与收发机1202通信,以使得使用收发机1202来发送和接收数字数据。在一方面,调制解调器140可以是多频带的且被配置成支持用于特定通信协议的多个频带。在一方面,调制解调器140可以是多模式的且被配置成支持多个运营网络和通信协议。在一方面,调制解调器140可控制UE 11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RF前端1288、收发机1202)以基于指定的调制解调器配置来实现对来自网络的信号的传送和/或接收。在一方面,调制解调器配置可基于调制解调器的模式和所使用的频带。在另一方面,调制解调器配置可基于与UE 110相关联的UE配置信息,如在蜂窝小区选择和/或蜂窝小区重选期间由网络所提供的。
参照图5,基站105的实现的一个示例可以包括各种组件,其中的一些组件已经在上文作了描述,但是还包括诸如经由一个或多个总线1344处于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12和存储器1316以及收发机1302之类的组件,其可以结合调制解调器160和信号处理组件170和信号编码/解码方案172来操作以实现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
收发机1302、接收机1306、发射机1308、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12、存储器1316、应用1075、总线1344、RF前端1388、LNA 1390、开关1392、滤波器1396、PA 1398、以及一个或多个天线1365可以与如上所述的UE 110的对应组件相同或相似,但被配置成或以其他方式编程成用于基站操作而不是UE操作。
以上结合附图阐述的以上详细说明描述了示例而不代表可被实现或者落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仅有示例。术语“示例”在本描述中使用时意指“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并且并不意指“优于”或“胜过其他示例”。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所描述的技术的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这些技术。在一些实例中,众所周知的结构和装置以框图形式示出以避免模糊所描述的示例的概念。
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各种各样的不同技艺和技术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例如,贯穿上面描述始终可能被述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比特)、码元、以及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代码或指令、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结合本文中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框以及组件可以用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专门编程的设备(诸如但不限于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ASIC、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专门编程的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专门编程的处理器还可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本文描述的功能可以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其他示例和实现落在本公开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例如,由于软件的本质,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使用由专门编程的处理器执行的软件、硬件、固件、硬连线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实现功能的特征也可物理地位于各种位置,包括被分布以使得功能的各部分在不同的物理位置处实现。另外,如本文中(包括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在接有“中的至少一个”的项目列举中使用的“或”指示析取式列举,以使得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个”的列举表示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即,A和B和C)。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手段且能由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送的,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以上介质的组合也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容易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中所定义的共通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型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此外,尽管所描述的方面和/或实施例的要素可能是以单数来描述或主张权利的,但是复数也是已构想了的,除非显式地声明了限定于单数。另外,任何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可与任何其它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联用,除非另外声明。由此,本公开并非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30)

1.一种无线通信中的传输方法,包括:
生成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码元中的参考信号和数据两者的单载波波形;以及
从多个发射天线传送所述单载波波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第一码元上仅从第一天线以及在第二码元上仅从第二天线传送所述参考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第一码元和第二码元两者上并且按时分复用(TDM)方式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两者传送所述参考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参考信号的TDM时间分配在所述第一码元和所述第二码元中的每一者中是相同或不同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DM时间分配的总时间跨所述第一码元和所述第二码元两者是相同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全部所述参考信号置于所述第一码元之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被应用于拆分多个DFT-s-OFDM码元中的每一者或者跨多个DFT-s-OFDM码元对来使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在所述多个DFT-s-OFDM码元的至少子集上的相位噪声跟踪参考信号。
9.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
至少一个与所述存储器处于通信的处理器,并且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从多个发射天线传送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码元中的参考信号和数据两者的单载波波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第一码元上仅从第一天线以及在第二码元上仅从第二天线传送所述参考信号。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第一码元和第二码元两者上并且按时分复用(TDM)方式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两者传送所述参考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参考信号的TDM时间分配在所述第一码元和所述第二码元中的每一者中是相同或不同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TDM时间分配的总时间跨所述第一码元和所述第二码元两者是相同的。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将全部所述参考信号置于所述第一码元之前。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被应用于拆分多个DFT-s-OFDM码元中的每一者或者跨多个DFT-s-OFDM码元对来使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在所述多个DFT-s-OFDM码元的至少子集上的相位噪声跟踪参考信号。
17.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其包括用于从多个发射天线传送单载波波形的装置,所述单载波波形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码元中的参考信号和数据两者。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第一码元上仅从第一天线以及在第二码元上仅从第二天线传送所述参考信号的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第一码元和第二码元两者上并且按时分复用(TDM)方式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两者传送所述参考信号的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参考信号的TDM时间分配在所述第一码元和所述第二码元中的每一者中是相同或不同的。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TDM时间分配的总时间跨所述第一码元和所述第二码元两者是相同的。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全部所述参考信号置于所述第一码元之前。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被应用于拆分多个DFT-s-OFDM码元中的每一者,或者跨多个DFT-s-OFDM码元对来使用,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在所述多个DFT-s-OFDM码元的至少子集上的相位噪声跟踪参考信号。
24.一种存储能由处理器执行以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
用于生成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码元中的参考信号和数据两者的单载波波形的代码;以及
用于从多个发射天线传送所述单载波波形的代码。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在第一码元上仅从第一天线以及在第二码元上仅从第二天线传送所述参考信号。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代码:
在第一码元和第二码元两者上并且按时分复用(TDM)方式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两者传送所述参考信号。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参考信号的TDM时间分配在所述第一码元和所述第二码元中的每一者中是相同或不同的。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TDM时间分配的总时间跨所述第一码元和所述第二码元两者是相同的。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全部所述参考信号置于所述第一码元之前。
3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被应用于拆分多个DFT-s-OFDM码元中的每一者,或者跨多个DFT-s-OFDM码元对来使用,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在所述多个DFT-s-OFDM码元的至少子集上的相位噪声跟踪参考信号。
CN201780071088.8A 2016-11-23 2017-11-22 用于DFT-s-OFDM的空时块编码方案 Active CN1099644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425933P 2016-11-23 2016-11-23
US62/425,933 2016-11-23
US15/819,750 2017-11-21
US15/819,750 US10404511B2 (en) 2016-11-23 2017-11-21 Space-time block coding schemes for DFT-s-OFDM
PCT/US2017/062998 WO2018098266A1 (en) 2016-11-23 2017-11-22 SPACE-TIME BLOCK CODING SCHEMES FOR DFT-s-OFD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4430A true CN109964430A (zh) 2019-07-02
CN109964430B CN109964430B (zh) 2022-01-28

Family

ID=62147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1088.8A Active CN109964430B (zh) 2016-11-23 2017-11-22 用于DFT-s-OFDM的空时块编码方案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404511B2 (zh)
EP (1) EP3545637A1 (zh)
CN (1) CN109964430B (zh)
TW (1) TWI735706B (zh)
WO (1) WO201809826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1796A (zh) * 2019-10-31 202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39663B2 (en) * 2016-04-06 2019-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hase noise estimation in data symbols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
CN107370701B (zh) * 2016-05-11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US10404511B2 (en) 2016-11-23 2019-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ce-time block coding schemes for DFT-s-OFDM
KR101971972B1 (ko) 2017-01-09 2019-04-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820331B2 (en) * 2017-02-03 2020-10-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beamforming-based cellular system
CN108632189B (zh) * 2017-03-22 2021-01-0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8632005B (zh) 2017-03-24 2023-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
WO2019024101A1 (zh) * 2017-08-04 2019-0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768699B (zh) * 2018-07-27 2022-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和发送数据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3330711A (zh) * 2019-01-22 2021-08-31 苹果公司 用于dft-s-ofdm波形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设计
CN113259275B (zh) * 2020-02-11 2022-06-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装置及接收机
US11909682B2 (en) * 2020-09-08 2024-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ngle carrier waveforms for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1404A1 (en) * 2005-08-08 2007-02-22 Ravi Palanki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in a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CN101529788A (zh) * 2006-11-01 2009-09-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供基于单载波的控制信道用的混合fdm-cdm结构的方法和装置
US20100074244A1 (en) * 2008-09-18 2010-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data and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50383A1 (ja) * 2008-10-31 2010-05-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110176632A1 (en) * 2010-01-20 2011-07-2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transmitting uplink dm-rs multiplexed with data in uplink mimo transmission
CN103314560A (zh) * 2010-11-03 2013-09-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具有下行链路载波聚合的时分双工***中的自动重复请求确认的发送的编码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97154B1 (ko) 2008-06-26 2015-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Sc-fdma 시스템에서 전송 다이버시티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US9608780B2 (en) 2008-09-23 2017-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diversity for SC-FDMA
US8391399B2 (en) * 2009-05-13 2013-03-05 Elbit Systems Of America, Llc Single carrier waveform system with frequency domain equalization
US9106389B2 (en) 2010-12-23 2015-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randomization for uplink signaling
US9258161B2 (en) * 2012-12-06 2016-02-09 Broadcom Corporation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massive MIMO communication
US20140286255A1 (en) 2013-03-25 2014-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60094326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US9571140B2 (en) 2015-02-05 2017-02-1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pace-time coding for zero-tail spread OFDM system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554355B2 (en) * 2016-09-30 2020-02-04 Apple Inc. Station (STA) and method for usage of phase noise compensation based on operational parameters
US10404511B2 (en) 2016-11-23 2019-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ce-time block coding schemes for DFT-s-OFD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1404A1 (en) * 2005-08-08 2007-02-22 Ravi Palanki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in a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CN101529788A (zh) * 2006-11-01 2009-09-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供基于单载波的控制信道用的混合fdm-cdm结构的方法和装置
US20100074244A1 (en) * 2008-09-18 2010-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data and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50383A1 (ja) * 2008-10-31 2010-05-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110176632A1 (en) * 2010-01-20 2011-07-2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transmitting uplink dm-rs multiplexed with data in uplink mimo transmission
CN103314560A (zh) * 2010-11-03 2013-09-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具有下行链路载波聚合的时分双工***中的自动重复请求确认的发送的编码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QI GAO,ET AL.: "Efficient Channel Estimation for MIMO Single-Carrier Block Transmission With Dual Cyclic Timeslot Structure",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IEEE SERVICE CENTER, PISCATAWAY, NJ. USA,VOL. 55, NO. 11,1 NOVEMBER 2007》 *
YAFEI HOU, ET AL.: "Channel Estimation Improvement for MIMO Single-Carrier Block Transmission System",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1796A (zh) * 2019-10-31 202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082881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CN112751796B (zh) * 2019-10-31 202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序列映射、解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45854A1 (en) 2018-05-24
US20190349229A1 (en) 2019-11-14
US10965508B2 (en) 2021-03-30
TW201824797A (zh) 2018-07-01
CN109964430B (zh) 2022-01-28
US10404511B2 (en) 2019-09-03
TWI735706B (zh) 2021-08-11
EP3545637A1 (en) 2019-10-02
WO2018098266A1 (en) 2018-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4430A (zh) 用于DFT-s-OFDM的空时块编码方案
US10594532B2 (en) Uplink transmit diversity and precoding
CN109863814A (zh) 增强型随机接入信道(rach)规程
CN109892001A (zh) 新无线电(nr)随机接入规程(rach)定时设计
CN109983815A (zh) 针对机器类型通信的独立传输
CN110463257A (zh) 用于新无线电中的双模式操作的技术
CN110178334A (zh) 新无线电无线通信***中的同步信号块传输的下行链路信道速率匹配
CN109863716A (zh) 用于配置无线通信中的参考信号模式的技术
CN108886451A (zh) 用于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下行链路控制
CN108605327A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0291736A (zh) 用于新无线的无线通信***中的低延迟通信的基于重复的上行链路
CN109964532A (zh) 用于新无线电共享频谱通信***中用于低等待时间检测的保留前置码的技术
CN110169026A (zh) 自适应子载波间隔配置
CN110352576A (zh) 用于自包含传输的上行链路多比特确收
CN110235479A (zh) 为长和短上行链路突发配置不同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
CN110463287A (zh) 用于反馈经波束成形的探通参考源功率缩放的增强型功率净空报告
CN110495239A (zh) 在多个分量载波上对缓冲区状态报告的传输
CN110249679A (zh) 可变长度传输方案
CN109792316A (zh) 基于自适应循环移位的复用
CN110521162A (zh) 无线通信***中非正交多址传输的配置
CN110352581A (zh) 无线通信中的信道栅设计
CN109891813A (zh) 针对物理广播频道的专用参考信号
CN110463125A (zh) 基于二叉树的pdcch搜索空间设计
CN110235405A (zh) 无线通信中基于参考信号传达控制数据
WO2020205439A1 (en) Ue transmission schemes with subband precoding and tpmi re-interpre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