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6839A - 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6839A
CN109896839A CN201910333470.2A CN201910333470A CN109896839A CN 109896839 A CN109896839 A CN 109896839A CN 201910333470 A CN201910333470 A CN 201910333470A CN 109896839 A CN109896839 A CN 1098968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ramic tile
parts
antibacterial
glaze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34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6839B (zh
Inventor
陈广川
张力
李梦婷
王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 Xi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 Xi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 Xi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 Xi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334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68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6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6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6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6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60Production of ceramic materials or ceramic elements, e.g. substitution of clay or shale by alternative raw materials, e.g. ashe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防霉瓷砖的组成包括坯体料、釉料和抗菌剂,所述釉料的组成包括长石、碱土金属碳酸盐、氧化银和稀土金属氧化物,所述抗菌剂包括纳米氧化锌。所述方法包括:将坯体料压制成型,得到瓷砖坯体;将釉料喷涂到瓷砖坯体表面后进行烧结,得到瓷砖砖坯;采用含有抗菌剂的溶液对瓷砖砖坯进行后处理,得到抗菌防霉瓷砖。本发明以氧化银和稀土金属氧化物作为瓷砖釉料组分,通过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来固定氧化银颗粒,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银的流失;通过将抗菌剂添加到抗菌瓷砖釉料层中,形成具有优异的杀菌性的负价银离子,且作为光催化剂参与生成多种抗菌基团,为瓷砖表面的抗菌持久性提供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瓷砖是一类重要的陶瓷制品,主要是以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等过程得到的建筑或装饰材料,当其应用于医院、餐厅等场所以及家庭中厨房、卫生间等场合时,传统瓷砖不具备去污、除臭、杀菌、自净的功能,往往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具有抗菌、防霉、自洁功能的瓷砖应运而生。
抗菌瓷砖是将陶瓷技术与抗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在保持陶瓷制品原有功能和装饰效果的同时,增加了消毒、杀菌、防霉的功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现有的抗菌瓷砖一般是在普通瓷砖的基础上加入银系纳米材料,而起抗菌作用的主要是表层的抗菌纳米材料,若加入到陶瓷原料中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但若直接将其添加到表层,则容易随使用时间延长而逐渐脱落失去抗菌功能;同时,单独使用纳米银系材料时,容易发生团聚现象,抗菌效果不佳。对此,研究者们也做出多种改进措施。
CN 102765930A公开了一种抗菌瓷砖的制造方法,以高岭土、长石、瓷土为原料制坯,瓷砖坯体的一面刻印出由横、竖线垂直交叉形成的网格状的线槽,在线槽内放置纳米银丝,然后以硅藻土粉末、英石粉末、金属银粉末和颜色粉料制成釉浆,并对瓷砖坯体施釉,再经烧制形成抗菌瓷砖,该方法中银的使用量大,成本较高,而且容易脱落,应用前景有限。CN109293338A公开了一种负离子抗菌瓷砖及其生产工艺,所述抗菌瓷砖包括胚体、底釉和面釉,胚体包括黏土、砂、瓷砖废料、碎陶土粉、硅藻土及功能纤维布,底釉和面釉均包括黏土、长石、石英、纳米银、纳米二氧化钛等,纳米银和纳米二氧化钛的使用,借助胚体孔洞中的水分和空气,激发抗菌功能,但该抗菌瓷砖得抗菌功能仍然难以维持长久。
综上所述,目前的抗菌防霉瓷砖一般仍存在抗菌性能不稳定、难以持久、成本较高的问题,急需开发一种具有低成本、稳定的抗菌性的环保型抗菌防霉瓷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防霉瓷砖以稀土金属氧化物来固定氧化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避免纳米颗粒的流失,同时辅以纳米氧化锌的光催化作用,通过连续提供抗菌物质,以提高瓷砖釉层的抗菌持久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瓷砖,所述抗菌防霉瓷砖的组成包括坯体料、釉料和抗菌剂,其中,所述釉料的组成包括长石、碱土金属碳酸盐、氧化银和稀土金属氧化物,所述抗菌剂包括纳米氧化锌。
本发明中,抗菌瓷砖从组成上来说主要包括坯体料、釉料和抗菌剂,从结构上来说包括坯体以及坯体表面的釉料层,其中抗菌剂加入到釉料层中;其中釉料的组成包括氧化银和稀土金属氧化物,在制备过程中氧化银和稀土金属氧化物可以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将氧化银颗粒固定,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的流失;釉料层中加入抗菌剂,利用纳米氧化锌的光催化特性,产生的自由电子被稀土金属捕获后供给银,形成负价银离子,具有较强的杀菌防霉作用,持久性强。
另外,在光照下纳米氧化锌能够与空气中的氧以及水分反应产生氧原子、羟基自由基和负氧离子等抗菌物质,为瓷砖表面的抗菌持久性提供了保障。
以下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达到和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长石包括钾长石。
优选地,所述碱土金属碳酸盐包括碳酸钙和/或碳酸钡。
优选地,所述稀土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铽。
本发明中,当稀土金属选择铽时,烧结后在釉料层中可以形成网状的Ag51Tb14,该化合物性质稳定,有助于银在釉料层中的固定,而且铽原子最外层具有未充满电子的价电子带,具有较多的电子空穴,可以捕获光催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由电子,并进一步被银原子夺取形成负价银离子,使瓷砖表面釉层具有优异的杀菌性。
优选地,所述釉料的组成按重量份包括:长石30.7~39.4份,例如30.7份、32.0份、34.0份、36.0份、38.0份或39.4份等;碱土金属碳酸盐47.5~70.1份,例如47.5份、50.0份、55.0份、60.0份、65.0份或70.1份等;氧化银3.7~5.3份,例如3.7份、4.0份、4.2份、4.4份、4.6份、4.8份、5.0份或5.3份等;稀土金属氧化物0.8~1.5份,例如0.8份、0.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等;上述重量份的选择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在各自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碱土金属碳酸盐中,碳酸钙重量份为20.4~34.8份,例如20.4份、22.5份、25.0份、27.0份、30.0份、32.0份或34.8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碳酸钡重量份为27.1~35.3份,例如27.1份、28.5份、30.0份、32.0份、34.0份或35.3份,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抗菌剂还包括溶胶,优选为二氧化硅溶胶。
本发明中,为了使纳米氧化锌能够在釉料层中稳定存在,通常将溶胶与其共同使用,利用溶胶溶液的高分散性以及去除溶剂后的高粘结性,将纳米氧化锌与釉料更好的结合起来,避免使用过程中抗菌剂的流失,也有利于自由电子的迁移与传递。
优选地,所述抗菌剂中纳米氧化锌的质量百分比为37.6~51.1wt%,例如37.6wt%、40.0wt%、42.0wt%、44.0wt%、46.0wt%、48.0wt%、50.0wt%或51.1wt%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纳米氧化锌呈针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抗菌剂占釉料的质量百分比为21~28wt%,例如21wt%、22wt%、23wt%、24wt%、25wt%、26wt%、27wt%或28wt%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坯体料的组成包括高岭土、长石、烧滑石、瓷砖废料、硅藻土和石英。
优选地,所述坯体料的组成按重量份包括:高岭土12.0~35.4份,例如12.0份、15.0份、20.0份、25.0份、30.0份或35.4份等;长石11.2~18.7份,例如11.2份、12.0份、14.0份、16.0份、18.0份或18.7份等;烧滑石12.5~19.7份,例如12.5份、14.0份、16.0份、18.0份或19.7份等;瓷砖废料15.7~22.4份,例如15.7份、17.0份、18.0份、20.0份、21.0份或22.4份等;硅藻土2.2~5.7份,例如2.2份、3.0份、4.0份、5.0份或5.7份等;石英19.9~23.6份,例如19.9份、20.5份、21.0份、22.0份、23.0份或23.6份等;上述重量份的选择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在各自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釉料占坯体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3~16wt%,例如13wt%、13.5wt%、14wt%、14.5wt%、15wt%、15.5wt%或16wt%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瓷砖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坯体料压制成型,得到瓷砖坯体;
(2)将釉料喷涂到步骤(1)得到的瓷砖坯体表面后进行烧结,得到瓷砖砖坯;
(3)采用含有抗菌剂的溶液对步骤(2)得到的瓷砖砖坯进行后处理,得到抗菌防霉瓷砖。
本发明中,喷涂釉料后的瓷砖坯体进行烧结处理,得到的瓷砖砖坯的釉层中可形成稳定的复合物,避免抗菌组分的流失,增强抗菌持久性,再通过后处理将抗菌剂渗入到瓷砖釉料层中,作为光催化剂为瓷砖的抗菌防霉提供自由电子以及抗菌物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坯体料由高岭土、长石、烧滑石、瓷砖废料、硅藻土和石英按重量份混合、球磨后,再经喷雾造粒、陈腐而得到。
优选地,步骤(1)所述压制成型的压力为350~380MPa,例如350MPa、355MPa、360MPa、365MPa、370MPa、375MPa或380MPa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釉料为由长石、碱土金属碳酸盐、氧化银和稀土金属氧化物按重量份混合、球磨后得到的浆状釉料。
优选地,所述瓷砖坯体表面喷涂釉料的厚度为0.5~1.0mm,例如0.5mm、0.6mm、0.7mm、0.8mm、0.9mm或1.0m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2)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300~1400℃,例如1300℃、1320℃、1340℃、1350℃、1360℃、1380℃或140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2)所述烧结的时间为1~2h,例如1h、1.2h、1.4h、1.6h、1.8h或2h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2)所述烧结在真空条件或保护性气氛中进行。
优选地,所述保护性气氛包括氮气和/或惰性气体。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烧结后冷却,进行抛光处理。
优选地,所述抛光处理的压力为1.5~2.0MPa,例如1.5MPa、1.6MPa、1.7MPa、1.8MPa、1.9MPa或2.0MPa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中,烧结得到的瓷砖砖坯自然冷却后,在上述压力下采用抛光液进行加压抛光处理。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所述抗菌剂包括纳米氧化锌和溶胶。
优选地,步骤(3)所述后处理依次包括表面防污处理和表面超洁亮处理;
优选地,所述表面防污处理在防污处理液中进行,所述防污处理液中抗菌剂含量为28~35g/L,例如28g/L、29g/L、30g/L、32g/L、34g/L或35g/L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表面超洁亮处理在超洁亮处理液中进行,所述超洁亮处理液中抗菌剂含量为28~35g/L,例如28g/L、29g/L、30g/L、32g/L、34g/L或35g/L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所述后处理后,再进行磨边倒角、清洗干燥,得到抗菌防霉瓷砖。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岭土、长石、烧滑石、瓷砖废料、硅藻土和石英按重量份混合、球磨后,再经喷雾造粒、陈腐后得到的坯体料在350~380MPa压力下压制成型,得到瓷砖坯体;
(2)将由长石、碱土金属碳酸盐、氧化银和稀土金属氧化物按重量份混合、球磨后得到的浆状釉料喷涂到步骤(1)得到的瓷砖坯体表面,喷涂釉料的厚度为0.5~1.0mm,然后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300~1400℃,烧结时间为1~2h,得到瓷砖砖坯;
(3)将步骤(2)得到的瓷砖砖坯冷却后先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处理的压力为1.5~2.0MPa,然后依次采用防污处理液进行表面防污处理、采用超洁亮处理液进行表面超洁亮处理,所用溶液中抗菌剂含量独立地为28~35g/L,所述抗菌剂包括纳米二氧化钛和溶胶,再进行磨边倒角、清洗干燥,得到抗菌防霉瓷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抗菌防霉瓷砖以氧化银和稀土金属氧化物作为釉料组分,通过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来固定氧化银颗粒,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银的流失;
(2)本发明通过将抗菌剂添加到抗菌瓷砖釉料层中,光催化过程持续提供自由电子,最终形成负价银离子,具有优异的杀菌性,且抗菌剂作为光催化剂能够与空气中的氧与水分子反应生成多种抗菌基团,杀菌率高达99.96%以上,也为瓷砖表面的抗菌持久性提供了保障;
(3)本发明所述抗菌剂在瓷砖制备的后处理过程中加入,简化了操作步骤,同时废弃后的瓷砖还可作为坯体原料再利用,实现废物利用,均有利于抗菌瓷砖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抗菌防霉瓷砖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便于理解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防霉瓷砖的组成包括坯体料、釉料和抗菌剂,其中,所述釉料的组成包括长石、碱土金属碳酸盐、氧化银和稀土金属氧化物,所述抗菌剂包括纳米氧化锌。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坯体料压制成型,得到瓷砖坯体;
(2)将釉料喷涂到步骤(1)得到的瓷砖坯体表面后进行烧结,得到瓷砖砖坯;
(3)采用含有抗菌剂的溶液对步骤(2)得到的瓷砖砖坯进行后处理,得到抗菌防霉瓷砖。
以下为本发明典型但非限制性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防霉瓷砖包括坯体料、釉料和抗菌剂;
其中,所述坯体料的组成按重量份包括:高岭土26.6份、长石12.7份、烧滑石12.5份、瓷砖废料22.4份、硅藻土2.2份和石英23.6份;
所述釉料的组成按重量份包括:钾长石30.7份、碳酸钙34.8份、碳酸钡29.6份、氧化银4.1份和氧化铽0.8份,所述釉料占坯体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6wt%;
所述抗菌剂包括纳米氧化锌和二氧化硅溶胶,纳米氧化锌的质量百分比为37.6wt%,所述抗菌剂占釉料的质量百分比为21wt%。
所述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由高岭土、长石、烧滑石、瓷砖废料、硅藻土和石英按上述重量份混合、湿法球磨后,再经喷雾造粒、陈腐后得到的坯体料在350MPa压力下压制成型,得到瓷砖坯体;
(2)将由钾长石、碳酸钙、碳酸钡、氧化银和氧化铽按上述重量份混合、球磨后得到的浆状釉料喷涂到步骤(1)得到的瓷砖坯体表面,喷涂釉料的厚度为0.5mm,然后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300℃,烧结时间为2h,得到瓷砖砖坯;
(3)将步骤(2)得到的瓷砖砖坯冷却后先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处理的压力为1.5MPa,然后依次采用防污处理液进行表面防污处理、采用超洁亮处理液进行表面超洁亮处理,所用溶液中上述抗菌剂的加入量为28g/L,再进行磨边倒角、清洗干燥,得到抗菌防霉瓷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防霉瓷砖包括坯体料、釉料和抗菌剂;
其中,所述坯体料的组成按重量份包括:高岭土35.4份、长石11.2份、烧滑石14.3份、瓷砖废料15.7份、硅藻土3.5份和石英19.9份;
所述釉料的组成按重量份包括:钾长石39.4份、碳酸钙20.4份、碳酸钡35.3份、氧化银3.7份和氧化铽1.2份,所述釉料占坯体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5wt%;
所述抗菌剂包括纳米氧化锌和二氧化硅溶胶,纳米氧化锌的质量百分比为44.2wt%,所述抗菌剂占釉料的质量百分比为24wt%。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由高岭土、长石、烧滑石、瓷砖废料、硅藻土和石英按上述重量份混合、湿法球磨后,再经喷雾造粒、陈腐后得到的坯体料在365MPa压力下压制成型,得到瓷砖坯体;
(2)将由钾长石、碳酸钙、碳酸钡、氧化银和氧化铽按上述重量份混合、球磨后得到的浆状釉料喷涂到步骤(1)得到的瓷砖坯体表面,喷涂釉料的厚度为0.7mm,然后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350℃,烧结时间为1.5h,得到瓷砖砖坯;
(3)将步骤(2)得到的瓷砖砖坯冷却后先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处理的压力为1.8MPa,然后依次采用防污处理液进行表面防污处理、采用超洁亮处理液进行表面超洁亮处理,所用溶液中上述抗菌剂的加入量均为30g/L,再进行磨边倒角、清洗干燥,得到抗菌防霉瓷砖。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防霉瓷砖包括坯体料、釉料和抗菌剂;
其中,所述坯体料的组成按重量份包括:高岭土12.0份、长石18.7份、烧滑石19.7份、瓷砖废料17.1份、硅藻土5.7份和石英21.8份;
所述釉料的组成按重量份包括:钾长石35.5份、碳酸钙30.6份、碳酸钡27.1份、氧化银5.3份和氧化铽1.5份,所述釉料占坯体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3wt%;
所述抗菌剂包括纳米氧化锌和二氧化硅溶胶,纳米氧化锌的质量百分比为51.1wt%,所述抗菌剂占釉料的质量百分比为28wt%。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由高岭土、长石、烧滑石、瓷砖废料、硅藻土和石英按上述重量份混合、湿法球磨后,再经喷雾造粒、陈腐后得到的坯体料在380MPa压力下压制成型,得到瓷砖坯体;
(2)将由钾长石、碳酸钙、碳酸钡、氧化银和氧化铽按上述重量份混合、球磨后得到的浆状釉料喷涂到步骤(1)得到的瓷砖坯体表面,喷涂釉料的厚度为1.0mm,然后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400℃,烧结时间为1h,得到瓷砖砖坯;
(3)将步骤(2)得到的瓷砖砖坯冷却后先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处理的压力为2.0MPa,然后依次采用防污处理液进行表面防污处理、采用超洁亮处理液进行表面超洁亮处理,所用溶液中上述抗菌剂的加入量均为35g/L,再进行磨边倒角、清洗干燥,得到抗菌防霉瓷砖。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防霉瓷砖的组成包括坯体料、釉料和抗菌剂;
其中,所述坯体料的组成按重量份包括:高岭土19.6份、长石15.4份、烧滑石17.2份、瓷砖废料20.3份、硅藻土4.8份和石英22.4份;
所述釉料的组成按重量份包括:钾长石35.5份、碳酸钙50.4份、氧化银4.8份和氧化铈1.0份,所述釉料占坯体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4wt%;
所述抗菌剂包括纳米氧化锌和二氧化硅溶胶,纳米氧化锌的质量百分比为47.3wt%,所述抗菌剂占釉料的质量百分比为26wt%。
所述方法参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坯体料和釉料组成重量份按本实施例选择。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防霉瓷砖的组成参照实施例1中的组成,区别仅在于:所述抗菌剂仅包括纳米氧化锌。
所述方法参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防霉瓷砖的组成参照实施例1中的组成,区别仅在于:所述釉料的组成中氧化银为5.4份,氧化铽为0.7份,即氧化银与氧化铽的用量比例偏大。
所述方法参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坯体料和釉料组成重量份按本实施例选择。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防霉瓷砖的组成参照实施例2中的组成,区别仅在于:所述釉料的组成中氧化银为3.6份,氧化铽为1.6份,即氧化银与氧化铽的用量比例偏小。
所述方法参照实施例2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坯体料和釉料组成重量份按本实施例选择。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防霉瓷砖的组成参照实施例1中的组成,区别仅在于:釉料的组成中不包括氧化铽,即不采用稀土金属氧化物,其中氧化铽的重量份按比例分配到其他釉料组成中,釉料占坯体料的质量百分比不变。
所述方法参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釉料组成重量份按本对比例选择。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防霉瓷砖的组成参照实施例1中的组成,区别仅在于:所述抗菌瓷砖的组成不包括抗菌剂。
所述方法参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区别仅在于:步骤(3)中所用防污处理液和超洁亮处理液均不加入抗菌剂。
将实施例1-7和对比例1-2制备得到的抗菌瓷砖进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实验,检测其抗菌效果和持久性,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7和对比例1-2所述抗菌瓷砖的抗菌效果和持久性检测结果
由表1可知,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测试菌种,在初始菌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经过168h,实施例1-3中的菌数均降至100以下,最低可降至10以下,抗菌效果优异且持久;实施例4所用稀土金属氧化物不同,其抗菌效果虽然稍差,但与实施例1相差不大;实施例5中由于未使用二氧化硅溶胶,纳米氧化锌与釉料的结合作用减弱,抗菌的持久性稍差;实施例6中氧化银与氧化铽的用量比例偏大,不仅造成成本提高,而且富余的氧化银无法固定而易流失,反而不利于抗菌性能的提高;实施例7中氧化银与氧化铽的用量比例偏小,其抗菌效果和持久性均稍差;而对比例1中未使用稀土金属氧化物,氧化银无法被充分固定在釉料中,使用过程中易流失,造成抗菌的持久性较差;对比例2中未使用抗菌剂作为光催化剂,无法提供充足的自由电子形成杀菌性强的负价银离子,也无法形成羟基自由基等抗菌基团,造成其抗菌效果较差。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防霉瓷砖的组成包括坯体料、釉料和抗菌剂,其中,所述釉料的组成包括长石、碱土金属碳酸盐、氧化银和稀土金属氧化物,所述抗菌剂包括纳米氧化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石包括钾长石;
优选地,所述碱土金属碳酸盐包括碳酸钙和/或碳酸钡;
优选地,所述稀土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铽;
优选地,所述釉料的组成按重量份包括:长石30.7~39.4份;碱土金属碳酸盐47.5~70.1份;氧化银3.7~5.3份;稀土金属氧化物0.8~1.5份;
优选地,所述碱土金属碳酸盐中,碳酸钙重量份为20.4~34.8份,碳酸钡重量份为27.1~35.3份;
优选地,所述抗菌剂还包括溶胶,优选为二氧化硅溶胶;
优选地,所述抗菌剂中纳米氧化锌的质量百分比为37.6~51.1wt%;
优选地,所述纳米氧化锌呈针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抗菌剂占釉料的质量百分比为21~28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防霉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料的组成包括高岭土、长石、烧滑石、瓷砖废料、硅藻土和石英;
优选地,所述坯体料的组成按重量份包括:高岭土12.0~35.4份;长石11.2~18.7份;烧滑石12.5~19.7份;瓷砖废料15.7~22.4份;硅藻土2.2~5.7份;石英19.9~23.6份;
优选地,所述釉料占坯体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3~16wt%。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菌防霉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坯体料压制成型,得到瓷砖坯体;
(2)将釉料喷涂到步骤(1)得到的瓷砖坯体表面后进行烧结,得到瓷砖砖坯;
(3)采用含有抗菌剂的溶液对步骤(2)得到的瓷砖砖坯进行后处理,得到抗菌防霉瓷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坯体料由高岭土、长石、烧滑石、瓷砖废料、硅藻土和石英按重量份混合、球磨后,再经喷雾造粒、陈腐而得到;
优选地,步骤(1)所述压制成型的压力为350~380MPa。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釉料为由长石、碱土金属碳酸盐、氧化银和稀土金属氧化物按重量份混合、球磨后得到的浆状釉料;
优选地,所述瓷砖坯体表面喷涂釉料的厚度为0.5~1.0mm;
优选地,步骤(2)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300~1400℃;
优选地,步骤(2)所述烧结的时间为1~2h;
优选地,步骤(2)所述烧结在真空条件或保护性气氛中进行;
优选地,所述保护性气氛包括氮气和/或惰性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烧结后冷却,进行抛光处理;
优选地,所述抛光处理的压力为1.5~2.0MPa。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抗菌剂包括纳米氧化锌和溶胶;
优选地,步骤(3)所述后处理依次包括表面防污处理和表面超洁亮处理;
优选地,所述表面防污处理在防污处理液中进行,所述防污处理液中抗菌剂含量为28~35g/L;
优选地,所述表面超洁亮处理在超洁亮处理液中进行,所述超洁亮处理液中抗菌剂含量为28~35g/L。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后处理后,再进行磨边倒角、清洗干燥,得到抗菌防霉瓷砖。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岭土、长石、烧滑石、瓷砖废料、硅藻土和石英按重量份混合、球磨后,再经喷雾造粒、陈腐后得到的坯体料在350~380MPa压力下压制成型,得到瓷砖坯体;
(2)将由长石、碱土金属碳酸盐、氧化银和稀土金属氧化物按重量份混合、球磨后得到的浆状釉料喷涂到步骤(1)得到的瓷砖坯体表面,喷涂釉料的厚度为0.5~1.0mm,然后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300~1400℃,烧结时间为1~2h,得到瓷砖砖坯;
(3)将步骤(2)得到的瓷砖砖坯冷却后先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处理的压力为1.5~2.0MPa,然后依次采用防污处理液进行表面防污处理、采用超洁亮处理液进行表面超洁亮处理,所用溶液中抗菌剂含量独立地为28~35g/L,所述抗菌剂包括纳米二氧化钛和溶胶,再进行磨边倒角、清洗干燥,得到抗菌防霉瓷砖。
CN201910333470.2A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896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3470.2A CN109896839B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3470.2A CN109896839B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6839A true CN109896839A (zh) 2019-06-18
CN109896839B CN109896839B (zh) 2022-02-18

Family

ID=66956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3470.2A Active CN109896839B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6839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7192A (zh) * 2019-07-16 2019-10-29 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产生负离子的瓷砖抛光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02705A (zh) * 2020-03-30 2020-06-19 同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石英石台面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4043A (zh) * 2020-04-23 2020-07-28 同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抗病毒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菌抗病毒陶瓷洁具
CN111548015A (zh) * 2020-04-24 2020-08-1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具有抗菌防霉功效的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47757A (zh) * 2020-05-31 2020-10-09 深圳陶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陶瓷材料
CN111892382A (zh) * 2020-08-10 2020-11-06 南京同曦同康抗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抗病毒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8146A (zh) * 2021-06-03 2021-08-13 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工艺抗菌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12296A (zh) * 2021-11-26 2022-01-11 亚细亚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防霉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477939A (zh) * 2023-05-06 2023-07-25 河北领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防霉抗菌陶瓷岩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04754B2 (en) * 2004-01-27 2010-04-27 American Environmental Systems, Inc. Method of plasmon-enhanced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101744002A (zh) * 2009-12-29 2010-06-23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硅锌介孔材料载银抗菌剂及制备方法
CN104607039A (zh) * 2015-01-20 2015-05-13 济南木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抗菌净化功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8792A (zh) * 2016-08-26 2017-01-25 高名胜 一种抗菌瓷砖的制造方法
CN107721369A (zh) * 2017-09-26 2018-02-23 苏州米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杀菌和自净化能力的免烧砖
CN108715556A (zh) * 2018-08-17 2018-10-30 浙江小水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12261A (zh) * 2018-11-22 2019-03-26 宁波太尔炊具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陶瓷不粘锅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04754B2 (en) * 2004-01-27 2010-04-27 American Environmental Systems, Inc. Method of plasmon-enhanced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101744002A (zh) * 2009-12-29 2010-06-23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硅锌介孔材料载银抗菌剂及制备方法
CN104607039A (zh) * 2015-01-20 2015-05-13 济南木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抗菌净化功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8792A (zh) * 2016-08-26 2017-01-25 高名胜 一种抗菌瓷砖的制造方法
CN107721369A (zh) * 2017-09-26 2018-02-23 苏州米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杀菌和自净化能力的免烧砖
CN108715556A (zh) * 2018-08-17 2018-10-30 浙江小水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12261A (zh) * 2018-11-22 2019-03-26 宁波太尔炊具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陶瓷不粘锅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L.WANG ET AL.: "Thermodynamic assessments of the Ag–Tb and Ag–Ho system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7192A (zh) * 2019-07-16 2019-10-29 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产生负离子的瓷砖抛光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02705A (zh) * 2020-03-30 2020-06-19 同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抗病毒防霉石英石台面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4043A (zh) * 2020-04-23 2020-07-28 同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抗病毒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菌抗病毒陶瓷洁具
CN111548015A (zh) * 2020-04-24 2020-08-1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具有抗菌防霉功效的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47757A (zh) * 2020-05-31 2020-10-09 深圳陶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陶瓷材料
CN111892382A (zh) * 2020-08-10 2020-11-06 南京同曦同康抗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抗病毒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8146A (zh) * 2021-06-03 2021-08-13 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工艺抗菌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8146B (zh) * 2021-06-03 2021-09-24 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工艺抗菌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12296A (zh) * 2021-11-26 2022-01-11 亚细亚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防霉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477939A (zh) * 2023-05-06 2023-07-25 河北领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防霉抗菌陶瓷岩板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6839B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6839A (zh) 一种抗菌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1396A (zh) 一种抗菌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84343B (zh) 具有抗菌、易洁和活化水功能的能量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2772A (zh) 一种透光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8227A (zh) 一种抗菌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71753B (zh) 防滑抗菌瓷砖及其制备工艺
CN115636694B (zh) 一种纳米自洁的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23326B (zh) 一种纳米贝壳粉生态功能弹涂涂料
CN111548122B (zh) 一种抗菌精雕石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48223A (zh) 一种强抗菌功能性抛釉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99932A (zh) 一种陶瓷釉料和陶瓷
CN108929117A (zh) 一种具有超疏水和抗菌功能的釉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6420A (zh) 一种非银粉状固溶体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876646A (zh) 一种抗菌釉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8516683B (zh) 会持续产生负离子的结晶釉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11718B (zh) 一种龙泉青瓷抗菌剂及其应用
CN111517830A (zh) 一种纳米抗菌耐腐蚀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1174A (zh) 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钧瓷釉料的施釉工艺
CN112956494A (zh) 一种纳米复合抗菌粉及其在陶瓷茶具中的应用
CN109181191A (zh) 一种阻燃抗菌人造石板材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1548015A (zh) 一种具有抗菌防霉功效的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86296A (zh) 一种除异味内墙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20564B (zh) 一种具有调湿功能的夜光釉料
CN116621452A (zh) 一种艺术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987038A (zh) 一种可以消除异味的陶瓷器皿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