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30729B - 一种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30729B
CN109830729B CN201910067573.9A CN201910067573A CN109830729B CN 109830729 B CN109830729 B CN 109830729B CN 201910067573 A CN201910067573 A CN 201910067573A CN 109830729 B CN109830729 B CN 1098307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ode
fuel cell
heat
fuel
hea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75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30729A (zh
Inventor
王雨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19100675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307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30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0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30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0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在燃料电池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阳极预混腔和阳极燃烧腔,在燃料电池内壁设置高温热管,燃料从阳极预混腔进入至阳极燃烧腔,燃烧加热高温热管的加热端,高温热管内部的导热介质蒸发,从加热端流通至冷凝端的过程中冷凝放热,实现燃料电池的快速启动;通过高温热管实现燃料电池内部重整反应区与电化学反应区之间迅速的热传导,有效解决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由于二者热效应不同造成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以及热应力等问题;使得电化学反应释放的热能更多地转化为重整产物的化学能;电化学反应释放的热能更多地转化为重整产物的化学能,有效提升燃料电池的性能与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可以在高温下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在固定式电站、动力电源及便携电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在SOFC中使用碳氢燃料作为燃料时,通常需要重整反应过程将其转化为H2与CO,以提高SOFC的性能与寿命。SOFC的高温操作使其可将碳氢燃料与氧化剂(通常为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共同通入SOFC的阳极,在阳极内部实现碳氢燃料的重整反应过程,构成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DIR-SOFC)。DIR-SOFC作为整体技术,主要优点在于:(1)无需外部重整器,降低***成本与复杂度;(2)可将电化学反应释放的热能转化为重整反应中重整产物的化学能,提高碳氢燃料的转化率与SOFC发电效率。
在DIR-SOFC中,阳极同时发生吸热的重整反应(反应1或反应2)以及放热的电化学反应(反应3、4),
Figure BDA0001956218960000011
Figure BDA0001956218960000012
H2+O2-→H2O+2e- (3)
CO+O2-→CO2+2e- (4)
二者热效应的不同会使SOFC内部出现较大的温度梯度,进而产生热应力,造成电池微观结构破坏以及性能下降,甚至导致电池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DIR-SOFC广泛存在的由于重整反应与电化学反应热效应不同造成的温度梯度及热应力问题,利用热管支撑层良好的导热特性实现DIR-SOFC内部不同反应区域之间热量的快速传导,降低燃料电池内部的温度梯度与热应力,进而提高电池的性能与寿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
本发明的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包括:燃料电池、阳极预混腔、阳极燃烧腔、高温热管、温度传感器和点火枪;其中,燃料电池为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从外至内依次包括紧密套装的阴极、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层和阳极;在燃料电池的顶端设置阳极预混腔,在燃料电池的底端设置阳极燃烧腔,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层和阳极的顶端穿过阳极预混腔的底壁进入阳极预混腔内,并且底端穿过阳极燃烧腔的顶壁进入阳极燃烧腔内,阴极位于阳极预混腔和阳极燃烧腔外,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层的侧壁与阳极预混腔和阳极燃烧腔的接触部位密封;阳极预混腔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燃料入口和氧化剂入口;点火枪从阳极燃烧腔的侧壁伸入至阳极燃烧腔内;在阳极燃烧腔的底壁设置有阳极气体出口;在阳极的内表面设置一根或多根高温热管,高温热管包括管壁和导热介质,管壁的内部填充导热介质,高温热管的上部为冷凝端,下部为加热端;在阳极的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至外部的信号接收器;阳极的底端设置绝缘管,连接阳极的阳极导线穿过绝缘管连接至外电路;阴极通过阴极导线连接至外电路;燃料电池装置包括启动阶段和运行阶段;在启动阶段,燃料和启动阶段的氧化剂分别通过燃料入口和氧化剂入口进入阳极预混腔,通过燃料电池中间的气体通道流入阳极燃烧腔,经点火枪点火后在阳极燃烧腔中燃烧,高温热管的加热端被加热,内部的导热介质蒸发,从加热端流通至冷凝端的过程中冷凝放热,加热燃料电池,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温度达到设定的运行温度后,启动阶段完成,进入运行阶段;在运行阶段,燃料和运行阶段的氧化剂分别通过燃料入口和氧化剂入口进入阳极预混腔,流入燃料电池中间的气体通道,流经高温热管间的空隙通过阳极上的多孔结构进入燃料电池,在阳极发生重整反应,生成H2和CO,同时空气经由阴极的多孔结构进入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消耗H2、CO和空气进行电化学反应发电,产生的电由阴极导线和阳极导线导出至外电路,阳极反应尾气H2O和CO2从阳极气体出口流出,同时高温热管的加热端吸收电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导热介质蒸发,从加热端流通至冷凝端的过程中冷凝放热,为重整反应提供热量。
氧化剂分为启动阶段的氧化剂和运行阶段的氧化剂;启动阶段的氧化剂为氧气或空气;运行阶段的氧化剂为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燃料采用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气体材料采用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液体燃料采用汽油或柴油。
高温热管采用多根均匀分布的平行竖直的高温热管,或者采用单根或多根螺旋上升高温热管,以形成阳极气体通道。
导热介质为加热蒸发的液态金属,液态的钠、钾或钾钠混合物。高温热管的管壁采用耐高温的导热良好材料,如不锈钢等。
阳极为镍基阳极,燃料电池运行阶段,燃料与氧化剂在阳极入口段发生重整反应,反应1或反应2,转化为氢气与一氧化碳,随后氢气与一氧化碳在阳极发生电化学反应,进行发电。
进一步,本发明还包括上方隔板和下方隔板,在阳极预混腔下设置上方隔板,在阳极燃烧腔上设置下方隔板,燃料电池的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层和阳极的顶端穿过上方隔板进入阳极预混腔内,并且底端穿过下方隔板进入阳极燃烧腔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启动阶段和运行阶段:
一、启动阶段
1)燃料和启动阶段的氧化剂分别通过燃料入口和氧化剂入口进入阳极预混腔,通过燃料电池中间的气体通道流入阳极燃烧腔;
2)点火枪点火,燃料在阳极燃烧腔中燃烧;
3)高温热管的加热端加热,内部的导热介质蒸发,从加热端流通至冷凝端的过程中冷凝放热,加热燃料电池;
4)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温度达到设定的运行温度后,启动阶段完成,进入运行阶段;
二、运行阶段
1)燃料和运行阶段的氧化剂分别通过燃料入口和氧化剂入口进入阳极预混腔,流入燃料电池中间的气体通道,流经高温热管间的空隙通过阳极上的多孔结构进入燃料电池;
2)燃料和运行阶段的氧化剂在阳极发生重整反应,生成H2与CO,同时空气经由阴极的
多孔结构进入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消耗H2、CO与空气进行电化学反应发电,产生的电由阴极导线和阳极导线导出至外电路,阳极尾气H2O和CO2从阳极气体出口流出;
3)同时高温热管的加热端吸收电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导热介质蒸发,从加热端流通至冷凝端的过程中冷凝放热,为重整反应提供热量。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燃料燃烧和高温热管实现燃料电池的快速启动;通过高温热管实现燃料电池内部重整反应区与电化学反应区之间迅速的热传导,有效解决DIR-SOFC中由于二者热效应不同造成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以及热应力等问题;使得电化学反应释放的热能更多地转化为重整产物的化学能;电化学反应释放的热能更多地转化为重整产物的化学能,从而有效提升燃料电池的性能与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包括:燃料电池1、阳极预混腔2、阳极燃烧腔3、高温热管4、温度传感器5、点火枪6、上方隔板7和下方隔板8;其中,如图2所示,燃料电池1为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从外之内依次包括紧密套装的阴极11、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层12和阳极13,管式的阳极的中间为气体通道;在燃料电池1的顶端设置阳极预混腔2,在燃料电池1的底端设置阳极燃烧腔3,在阳极预混腔下设置上方隔板7,在阳极燃烧腔上设置下方隔板8,燃料电池的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层12和阳极13的顶端穿过上方隔板7进入阳极预混腔2内,并且底端穿过下方隔板8进入阳极燃烧腔3内,阴极11位于阳极预混腔2和阳极燃烧腔3外,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层12的侧壁与上方隔板7、下方隔板8、阳极预混腔2和阳极燃烧腔3的接触部位密封;阳极预混腔2的侧壁上设置有燃料入口F和氧化剂入口O;点火枪6从阳极燃烧腔3的侧壁伸入至阳极燃烧腔3内;在阳极燃烧腔3的底壁设置有阳极气体出口E;在阳极的内表面设置高温热管4,高温热管4包括管壁和导热介质,管壁的内部填充导热介质,高温热管4的上部为冷凝端,下部为加热端;在阳极的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5通过导线连接至外部的信号接收器;阳极的底端设置绝缘管9,连接阳极13的阳极导线穿过绝缘管连接至外电路;阴极11通过阴极导线连接至外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高温热管4采用多根均匀分布的平行竖直高温热管;导热介质采用液态的钾钠混合物;温度传感器5采用热电偶。
本实施例的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启动阶段和运行阶段:
一、启动阶段
1)燃料和氧气分别通过燃料入口F和氧化剂入口O进入阳极预混腔2,通过燃料电池1中间的气体通道流入阳极燃烧腔3;
2)点火枪6点火,燃料在阳极燃烧腔3中燃烧;
3)高温热管4的加热端加热,内部的导热介质蒸发,从加热端流通至冷凝端的过程中冷凝放热,加热燃料电池1;
4)当温度传感器5监测到温度达到设定的运行温度后,启动阶段完成,进入运行阶段;
二、运行阶段
1)燃料和水蒸气分别通过燃料入口F和氧化剂入口O进入阳极预混腔2,流入燃料电池
1中间的气体通道流,经高温热管4间的空隙通过阳极的多孔结构进入燃料电池1;
2)燃料和水蒸气在燃料电池1内的阳极13中Ni催化剂上发生重整反应,生成H2与CO同时空气经由阴极的多孔结构进入燃料电池1,燃料电池1消耗H2、CO和空气进行电化学反应发电,产生的电由阴极导线和阳极导线导出至外电路,阳极尾气H2O和CO2从阳极气体出口E流出;
3)同时高温热管4的加热端吸收电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导热介质蒸发,从加热端流通至冷凝端的过程中冷凝放热,为重整反应提供热量。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公布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不应局限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装置包括:燃料电池、阳极预混腔、阳极燃烧腔、高温热管、温度传感器和点火枪;其中,所述燃料电池为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从外至内依次包括紧密套装的阴极、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层和阳极;在燃料电池的顶端设置阳极预混腔,在燃料电池的底端设置阳极燃烧腔,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层和阳极的顶端穿过阳极预混腔的底壁进入阳极预混腔内,并且底端穿过阳极燃烧腔的顶壁进入阳极燃烧腔内,阴极位于阳极预混腔和阳极燃烧腔外,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层的侧壁与阳极预混腔和阳极燃烧腔的接触部位密封;所述阳极预混腔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燃料入口和氧化剂入口;所述点火枪从阳极燃烧腔的侧壁伸入至阳极燃烧腔内;在阳极燃烧腔的底壁设置有阳极气体出口;在阳极的内表面设置一根或多根高温热管,高温热管包括管壁和导热介质,管壁的内部填充导热介质,高温热管的上部为冷凝端,下部为加热端;在阳极的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至外部的信号接收器;所述阳极的底端设置绝缘管,连接阳极的阳极导线穿过绝缘管连接至外电路;所述阴极通过阴极导线连接至外电路;所述燃料电池装置包括启动阶段和运行阶段;在启动阶段,燃料和启动阶段的氧化剂分别通过燃料入口和氧化剂入口进入阳极预混腔,通过燃料电池中间的气体通道流入阳极燃烧腔,经点火枪点火后在阳极燃烧腔中燃烧,高温热管的加热端被加热,内部的导热介质蒸发,从加热端流通至冷凝端的过程中冷凝放热,加热燃料电池,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温度达到设定的运行温度后,启动阶段完成,进入运行阶段;在运行阶段,燃料和运行阶段的氧化剂分别通过燃料入口和氧化剂入口进入阳极预混腔,流入燃料电池中间的气体通道,流经高温热管间的空隙通过阳极上的多孔结构进入燃料电池,在阳极发生重整反应,生成H2和CO,同时空气经由阴极的多孔结构进入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消耗H2、CO和空气进行电化学反应发电,产生的电由阴极导线和阳极导线导出至外电路,阳极反应尾气H2O和CO2从阳极气体出口流出,同时高温热管的加热端吸收电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导热介质蒸发,从加热端流通至冷凝端的过程中冷凝放热,为重整反应提供热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分为启动阶段的氧化剂和运行阶段的氧化剂;启动阶段的氧化剂为氧气或空气;运行阶段的氧化剂为水蒸气或二氧化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采用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气体燃料采用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液体燃料采用汽油或柴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介质为加热蒸发的液态金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介质为液态的钠、钾或钾钠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装置还包括上方隔板和下方隔板,在阳极预混腔下设置上方隔板,在阳极燃烧腔上设置下方隔板,燃料电池的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层和阳极的顶端穿过上方隔板进入阳极预混腔内,并且底端穿过下方隔板进入阳极燃烧腔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热管的管壁采用耐高温的导热良好材料。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启动阶段和运行阶段:
一、启动阶段
1)燃料和启动阶段的氧化剂分别通过燃料入口和氧化剂入口进入阳极预混腔,通过燃料电池中间的气体通道流入阳极燃烧腔;
2)点火枪点火,燃料在阳极燃烧腔中燃烧;
3)高温热管的加热端加热,内部的导热介质蒸发,从加热端流通至冷凝端的过程中冷凝放热,加热燃料电池;
4)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温度达到设定的运行温度后,启动阶段完成,进入运行阶段;
二、运行阶段
1)燃料和运行阶段的氧化剂分别通过燃料入口和氧化剂入口进入阳极预混腔,流入燃料电池中间的气体通道,流经高温热管间的空隙通过阳极上的多孔结构进入燃料电池;
2)燃料和运行阶段的氧化剂在阳极发生重整反应,生成H2与CO,同时空气经由阴极的多孔结构进入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消耗H2、CO与空气进行电化学反应发电,产生的电由阴极导线和阳极导线导出至外电路,阳极尾气H2O和CO2从阳极气体出口流出;
3)同时高温热管的加热端吸收电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导热介质蒸发,从加热端流通至冷凝端的过程中冷凝放热,为重整反应提供热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启动阶段的步骤1)中,启动阶段的氧化剂为氧气或空气;在运行阶段的步骤1)中,运行阶段的氧化剂为水蒸气或二氧化碳。
CN201910067573.9A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9830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7573.9A CN109830729B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67573.9A CN109830729B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0729A CN109830729A (zh) 2019-05-31
CN109830729B true CN109830729B (zh) 2020-07-28

Family

ID=66862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7573.9A Active CN109830729B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307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3267A (zh) * 2019-12-18 2021-06-18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基于对称双阴极结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直接甲烷干重整发电方法
CN111883800A (zh) * 2020-06-19 2020-11-0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加工设备
CN111952630B (zh) * 2020-08-13 2022-07-1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便携式燃料电池***及其实现方法
CN112573484B (zh) * 2020-12-15 2022-03-0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尾燃驱动重整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US20220416265A1 (en) * 2021-06-25 2022-12-29 Ultracell Llc Fuel cell system
CN114156506B (zh) * 2021-11-26 2023-10-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车载燃料电池控制***、方法、电动汽车、重型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56C (zh) * 1988-01-11 1993-11-03 徐世薰 高性能电化能转换***
US4831965A (en) * 1988-04-21 1989-05-2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Fabrication of solid oxide fuel cell by electro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US20050026015A1 (en) * 2003-07-31 2005-02-03 Amir Faghri Micro heat pipe embedded bipolar plate for fuel cell stacks
CN100401571C (zh) * 2005-04-11 2008-07-09 吉林大学 模块式管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
JP5040097B2 (ja) * 2005-11-10 2012-10-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チューブ型燃料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1237735B1 (ko) * 2010-06-14 2013-02-26 포항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내부개질형 관형 고체산화물 연료전지 스택 및 그 제작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0729A (zh) 2019-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0729B (zh) 一种热管支撑直接内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装置及方法
US6749958B2 (en) Integrated module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 systems
JP6283269B2 (ja) 燃料電池モジュール
US9343765B2 (en) Fuel cell module
AU2001272281A1 (en) Integrated module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 systems
US9419296B2 (en) Integrated design of burner, reformer and heat exchangers for the solid oxide fuel cell
JP2004531022A (ja) 燃料電池、改質装置又は熱プラントとして動作可能な多機能エネルギシステム
CN101295794B (zh) 燃料重整装置、其驱动方法及包括该装置的燃料电池***
US10193170B2 (en) Fuel cell module
JP6280431B2 (ja) 燃料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376384B2 (ja) 燃料電池発電システムに適用される燃焼リフォーマー
US9640819B2 (en) Fuel cell system
CN112573484B (zh)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尾燃驱动重整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JP2007080761A (ja) 燃料電池およびその起動方法
JP2005213133A (ja) 改質器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WO2005077820A1 (ja) 燃料改質装置
KR100837679B1 (ko) 연료전지 시스템의 연료변환장치
US9362575B2 (en) Fuel cell module
JPH04206362A (ja) 高温型燃料電池系発電装置
JP2004075435A (ja) 燃料改質装置
JPS61197402A (ja) 燃料電池用燃料改質装置
JP2019220369A (ja) 燃料電池モジュール
JP3245915U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A2414129C (en) Integrated module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 systems
JP3763092B2 (ja) 燃料電池用水素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