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3392A - 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3392A
CN109783392A CN201910082121.8A CN201910082121A CN109783392A CN 109783392 A CN109783392 A CN 109783392A CN 201910082121 A CN201910082121 A CN 201910082121A CN 109783392 A CN109783392 A CN 109783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architecture system
fusion architecture
cloud
test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821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太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Cloud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Clou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Cloud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Clou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821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33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3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33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及装置,将预先编排好的测试用例存储到服务器中;在进行测试时,从服务器中获取该预先编排好的测试用例对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获取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的执行结果,并根据执行结果得到对该云网融合架构***进行测试的测试结果。在上述过程中通过服务器与云网融合架构***之间的交互实现对云网融合架构***的自动化测试,提高测试的效率;测试用例可以根据测试人员的测试经验预先编排好,按照预先编排好的测试用例对云网融合架构***进行测试,以实现对云网融合架构***的各个性能的测试。

Description

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云计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企业上云是指企业通过网络将企业的基础设施、管理及业务部署到云端,利用网络便捷地获取云服务商提供的计算、存储、软件及数据等服务,以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上云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云计算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工业、交通、物流、医疗健康等行业,从目前业界提供的企业上云的案例来看,采用云网融合架构体系实现企业上云已经成为业界的主流趋势。其中,云网融合架构体系是指结合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和Overlay网络对逻辑网络和物理网络解耦,实现网络功能虚拟化及网络控制集中化的架构体系,具体地,解耦过程就是通过SDN软件在虚拟网络软件层面进行编排配置,而不需要对底层进行繁琐的物理配置。
然而,目前的云网融合架构体系的结构比较复杂,在对云计算厂商提供的云网融合架构体系进行测试时,面临诸如测试自动化效率不高及不知性能如何测试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描述一种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对云网融合架构体系的测试效率及性能测试。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所述服务器中预先编排的测试用例对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
获取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采用所述测试用例进行测试的执行结果;
对所述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云网融合架构***的测试结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采用所述服务器中预先编排的测试用例对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服务器中预先编排的测试用例;
在所述测试用例中加载所需的关键字方法;
将用于测试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的测试工具加载至所述测试用例中,所述测试工具包括对云网融合架构***进行自动化测试的工具;
采用加载关键字方法以及测试工具后的测试用例生成测试报文和/或测试命令,将生成的测试报文和/或测试命令发送给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对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硬件设备包括交换机,所述软件平台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云管理平台和计算虚拟化管理平台,所述获取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采用所述测试用例进行测试的执行结果的步骤,包括:
在测试对象为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硬件设备时,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CP远程命令从对应的硬件设备获取执行结果;以及
在测试对象为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时,通过与所述云网融合架构***通信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通信接口从对应的软件平台获取执行结果。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云网融合架构***的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所述云网融合架构***的测试结果的步骤,包括:
从预先配置的测试用例权重表中,查找所述测试用例的权重值;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及所述测试用例的权重值计算得到所述云网融合架构***的测试结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测试用例权重表中为测试用例配置权重值;及
配置关键字方法,并将关键字方法进行封装,以便所述测试用例调用所述关键字方法。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云网融合架构***测试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测试模块,用于采用所述服务器中预先编排的测试用例对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采用所述测试用例进行测试的执行结果;
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云网融合架构***的测试结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服务器中预先编排的测试用例;
在所述测试用例中加载所需的关键字方法;
将用于测试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的测试工具加载至所述测试用例中,所述测试工具包括对云网融合架构***进行自动化测试的工具;
采用加载关键字方法以及测试工具后的测试用例生成测试报文和/或测试命令,将生成的测试报文和/或测试命令发送给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对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硬件设备包括交换机,所述软件平台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云管理平台和计算虚拟化管理平台,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在测试对象为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硬件设备时,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CP远程命令从对应的硬件设备获取执行结果;以及
在测试对象为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时,通过与所述云网融合架构***通信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通信接口从对应的软件平台获取执行结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分析模块具体用于:
从预先配置的测试用例权重表中,查找所述测试用例的权重值;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及所述测试用例的权重值计算得到所述云网融合架构***的测试结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在所述测试用例权重表中为测试用例配置权重值;及
配置关键字方法,并将关键字方法进行封装,以便所述测试用例加载所述关键字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指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服务器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可读存储介质所在服务器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及装置,将预先编排好的测试用例存储到服务器中;在进行测试时,从服务器中获取该预先编排好的测试用例对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获取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的执行结果,并根据执行结果得到对该云网融合架构***进行测试的测试结果。在上述过程中通过服务器与云网融合架构***之间的交互实现对云网融合架构***的自动化测试,提高测试的效率;测试用例可以根据测试人员的测试经验预先编排好,按照预先编排好的测试用例对云网融合架构***进行测试,以实现对云网融合架构***的各个性能的测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云网融合架构***进行测试的测试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网融合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图4为图3中云网融合架构***测试装置部署在服务器上的一种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为图5中步骤S310的子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用测试用例一进行测试时的时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用测试用例二进行测试时的时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采用测试用例三进行测试时的时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网融合架构***测试装置的一种功能结构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网融合架构***测试装置的另一种功能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提及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给出以下解决方案。
方案一,由第三方提供商提供对云网融合架构***进行测试的服务,一般地,第三方提供商通过部署硬件或者软件服务器的方式对云网融合架构***进行测试。
方案二,通过采用云平台测试***调用云管理平台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实现对云管理平台的原子性功能操作,其中,原子性功能可以包括对数据的增、删、改、查等功能。
上述两种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方案一,只能完成在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化应用层的测试,无法对云网融合架构***的硬件设备(比如,交换机、虚拟机或云主机)进行测试,进而无法对整个云网融合框架***做出全面的测试评估。方案二,云网融合架构***的复杂度很高,从上至下包括的组成部分很多,只对云管理平台进行原子性功能测试存在极大的局限性,无法对整个云网融合框架***做出全面的测试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均是发明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发明人在本申请过程中对本申请做出的贡献。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及装置,将预先编排好的测试用例存储到服务器中;在进行测试时,从服务器中获取该预先编排好的测试用例对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获取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的执行结果,并根据执行结果得到对该云网融合架构***进行测试的测试结果。在上述过程中通过服务器与云网融合架构***之间的交互实现对云网融合架构***的自动化测试,提高测试的效率;测试用例可以根据测试人员的测试经验预先编排好,按照预先编排好的测试用例对云网融合架构***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以实现对云网融合架构***的各个性能的测试。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提供对云网融合架构***进行测试的测试架构示意图,该测试架构包括服务器10及云网融合架构***20。具体地,云网融合架构***20的结构可以参见图2,云网融合架构***20可以包括云管理平台21、SDN控制器22、计算虚拟化管理平台23、交换机24及与交换机24连接的其他设备25等,其他设备25可以用于提供虚拟化服务,虚拟化服务包括计算虚拟化服务、安全虚拟化服务等。其中,云管理平台21、SDN控制器22和计算虚拟化管理平台23为软件平台,交换机24为硬件设备。
云管理平台21基于分布式计算框架和开放式接口,实现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虚拟资源池及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平台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为部署在云平台上的各类业务***提供运行环境。SDN控制器22用于实现网络交换设备、网络路由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的网络动态配置和管理等功能,可以按照管理颗粒度对网络区域中的网络设备进行物理或逻辑隔离,并可以实现SDN/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网络功能虚拟化)动态部署和对应用网络架构的调整。计算虚拟化管理平台23负责对底层硬件资源进行虚拟化,对底层硬件故障进行屏蔽;在功能上支持计算资源池化,并可以实现不同功能单元之间的资源隔离。交换机24一般为三层交换机或者三层以上的交换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交换机24可以包括Spine交换机和Leaf交换机,Spine交换机和Leaf交换机可以形成叶脊拓扑网络结构,用于实现交换机24侧的管理网互通。
服务器10分别于云管理平台21、SDN控制器22、计算虚拟化管理平台23及交换机24通信连接,其中,服务器10可以与云管理平台21、SDN控制器22及计算虚拟化管理平台23通过API接口通信连接,服务器10可以与交换机24可以通过通信协议(比如,TCP/IP协议族中的Telnet协议)通信连接。
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10的结构框图。所述服务器10包括云网融合架构***测试装置110、存储器101、处理器102及通信单元103。
所述存储器101、处理器102及通信单元103的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存储器101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101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102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所述通信单元103用于通过网络建立所述服务器10与其它设备(比如云网融合架构***20)之间的通信连接,并用于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云网融合架构***测试装置11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01中或固化在所述服务器10的操作***(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处理器102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0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云网融合架构***测试装置110所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及计算机程序等。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云网融合架构***测试装置110为云网融合架构***20提供云端测试服务,具体的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清理方法在后续进行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图3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所述服务器10还可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3所示不同的配置。图3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请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提供的部署在服务器10上的云网融合架构***测试装置110的一种架构图。云网融合架构***测试装置110在架构上包括测试前端111及测试后端112,其中,测试前端111用于根据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及测试用例的重要性计算并展示云网融合架构***的测试结果。测试后端112用于对测试用例处理并实现与云网融合架构***之间的数据交互。
测试后端112在架构上包括:测试用例语义层1121、测试编排框架1122、云适配层测试库1123、测试工具1124及接口层1125。
测试用例语义层1121用于实现云网融合体系下的场景化测试用例的模拟。具体地,测试用例语义层1121主要分为参数配置文件、公共测试场景集和测试用例。其中,参数配置文件用于定义各测试用例中的相关变量及对应取值。公共测试场景集包括大量实现相关测试子功能的关键字方法,公共测试场景集是测试用例语义层1121根据关键字方法的复用率提取得到的由众多复用率达到一定次数的关键字方法组成,在开发的测试用例中包括公共测试场景集中关键字方法实现的子功能时,只需调用这些关键字方法即可,不需要重复开发相关的子功能程序代码。测试用例包含测试数据、期望结果和至少一个关键字,每个测试用例中包含完整且争取的期望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编排框架1122可以是基于robotframework框架的云网定制化模型,在测试编排框架1122中引入Python环境变量可以使多个测试人员协作完成测试用例开发工作。另外,测试编排框架1122主要用于将云适配层测试库1123中的关键字方法进行封装。测试用例语义层1121可以调用封装的关键字方法,并根据关键字方法和测试语义编排构成测试用例。
云适配层测试库1123主要通过测试工具1124实现与云网融合构架***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以与软件平台进行信息交互为例,云适配层测试库1123与软件平台交互的内容包括向软件平台发送HTTP请求和接收软件平台的返回值。具体地,以登录云管理平台21为例,HTTP请求利用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同一资源标识符)、用户名及密码构造可用的HTTP请求头,将HTTP请求头、HTTP请求方法、接口、超时时间或重连时间等相关信息通过测试报文发送给云管理平台21。
测试工具1124主要是辅助自动化测试的连接协议或用于进行性能测试(比如进行web页面测试)。在云适配层测试库1123与云网融合构架***中的软件平台进行信息交互时,测试工具1124可以采用超文本传输协议实现两者之间的交互。在云适配层测试库1123与云网融合构架***中的硬件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时,测试工具1124可以传输控制协议实现两者之间的交互。
接口层1125包括服务器10与云网融合架构***20交互的API接口或可执行的CLI(Command-line interface命令行界面)命令,接口层1125用于向云网融合架构***20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发送HTTP请求和/或CLI命令,并接收云网融合架构***20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的执行结果。
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图1和图3中服务器10的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4的架构对所述方法包括的各个步骤进行详尽的阐述。
步骤S310,采用服务器中预先编排的测试用例对云网融合架构***中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
在服务器10中预先存储编排好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可以根据测试人员的经验按照测试项目的测试先后顺序进行编排,具体地,可以将编排好的测试用例存储到列表中,通过访问列表获得编排好的测试用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对云网融合架构***20进行较为全面的测试,预先编排的测试用例可以由对云网融合架构***20中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的主要功能进行功能测试的多个测试用例组成。
服务器10可以自主触发对云网融合架构***20进行测试的指令,具体地,可以通过设置信号时钟触发测试指令;当然服务器10也可以根据测试前端111接收的控制命令触发对云网融合架构***20进行测试的测试指令。
请参照图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310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311,获取服务器中预先编排的测试用例。
服务器10在触发测试指令后,从服务器10中获取预先编排的测试用例,其中,每个测试用例包括至少一个关键字,关键字可以是实现测试用例中某一测试子功能的测试程序的名称。
子步骤S312,在测试用例中加载所需的关键字方法。
关键字方法是指实现测试用例中测试子功能的具体程序代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测试用例中的关键字通过测试用例语义层1121的公共测试场景集加载关键字对应的关键字方法,该关键字方法包括实现测试用例子功能的具体程序代码。
比如,测试用例用于测试云管理平台21的用户账号信息时,测试用例中可以包括打开界面的关键字OpenBrowser和登录界面的关键字Do Login,在具体实现时,若关键字OpenBrowser和Do Login在公共测试场景集中存储有对应的关键字方法,可以根据关键字OpenBrowser从公共测试场景集中加载关键字方法Open Browser(),其中,Open Browser()包括实现打开界面的具体程序代码;同理,可以根据关键字Do Login从公共测试场景集中加载关键字方法Do Login(),其中,Do Login()包括实现界面登录的具体程序代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条测试用例中包含完整且正确的期望结果的判断,一般以布尔值表示测试用例成功或者失败。还是以测试用例用于测试云管理平台21的用户账号信息为例,在测试用例中,测试数据为用户账号和登录密码,期望结果为登录成功,其中采用布尔值1表示登录成功,布尔值0表示登录失败。
步骤S313,将用于测试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的测试工具加载至测试用例中。
步骤S314,采用加载关键字方法以及测试工具后的测试用例生成测试报文和/或测试命令,将生成的测试报文和/或测试命令发送给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对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
云适配层测试库1123根据测试工具1124通过接口层1125与网融合构架***20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具体地,还是以测试云管理平台21的用户账号信息的测试用例为例,在打开登录界面的时,云适配层测试库1123通过测试工具1124采用超文本传输协议向云管理平台21发送测试报文,其中测试报文的内容为关键字方法OpenBrowser()中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可以包括云适配层测试库1123与云管理平台21进行交互的HTTP请求。同理,在登录界面时,云适配层测试库1123通过测试工具1124采用超文本传输协议向云管理平台21发送测试报文,其中测试报文的内容为关键字方法Do Login()中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可以包括云适配层测试库1123与云管理平台21进行交互的HTTP请求。在测试用例用于测试硬件设备时,与上述测试软件平台不同之处在于,云适配层测试库1123通过测试工具1124采用传输控制协议向硬件设备发送测试命令(比如,CLI命令)。
步骤S320,获取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采用测试用例进行测试的执行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云适配层测试库1123通过接口层1125获得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在测试对象为云网融合框架***中的硬件设备时,云适配层测试库1123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CP远程命令从对应的硬件设备获取执行结果。
在测试对象为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时,云适配层测试库1123通过接口层1125的HTTP通信接口从对应的软件平台获取执行结果。
测试的执行结果可以通过布尔值表示,具体地,测试编排框架1122可以根据执行结果中的布尔值判断测试用例是否通过,在布尔值1时判定测试用例通过测试,在布尔值0时判定测试用例未通过测试。同时,测试编排框架1122还可以触发生成测试用例的测试报告。
步骤S330,对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云网融合架构***的测试结果。
首先,从预先配置的测试用例权重表中,查找测试用例的权重值。
接着,根据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及测试用例的权重值计算得到云网融合架构***的测试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结果可以是测试评分,具体地,测试前端111根据测试编排框架1122获得的测试用例通过情况,根据各个测试用例的测试用例ID从测试用例权重表中,获得各个测试用例的权重值。然后根据各个测试用例的通过情况及各个测试用例的权重值计算得到云网融合架构***的测试评分,并将测试评分进行显示。在计算测试评分的过程中,可以对测试评分进行处理使得所有测试用例均通过时的测试评分为一预设分数(比如100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结果还可以是优、良、中、差这样的测试等级。具体地,假设测试用例全部通过的评分为100分,在测试评分大于90分小于等于100分时,测试结果为优;在测试评分大于80分小于等于90分时,测试结果为良;在测试评分大于60分小于等于80分时,测试结果为中;在测试评分小于60分时,测试结果为差。可以理解上述仅仅是为说明测试结果可按照等级进行划分的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不同测试评分范围确定测试等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测试用例权重表中为测试用例配置权重值,
及配置关键字方法,并将关键字方法进行封装,以便测试用例调用关键字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测试编排框架1122预先将复用率高的关键字方法进行封装,以便后续开发测试用例时通过测试用例语义层1121直接调用封装的关键字方法。
具体地,下面结合具体测试用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
请参照图7,图7示出为登录云管理平台21的测试用例。
首先,通过浏览器打开云管理平台21;
接着,在云管理平台被打开后,填写登录账号及密码;
最后,在填写登录账号及密码后,触发登录事件登录云管理平台,返回是否成功登录云管理平台的结果。
具体地,测试语义可以如下:
Open Browserhttp://192.168.247.157/chrome;
Input Textid=usernameadmin;
Input Password id=passwordcloudos;
Click Button id=loginCmd.
在上述测试用例中,可以包括关键字Open Browser、Input Text、Input Password及Click Button。
请参照图8,图8示出为创建云主机的测试用例。
首先,调用云管理平台21创建云主机的接口创建云主机,在完成云主机的创建后,由云管理平台21获得云主机的ID;
接着,云管理平台21通过云主机的ID在SDN控制器22中查找,SDN控制器22是否在下层硬件设备中创建与该ID对应的云主机,若查找到创建过云主机再返回创建成功的测试结果。
具体地,测试语义可以如下:
@{create_vRouter_res}Call Method${cloud_obj}createvRouter
${router_test}&{project_2}[user]&{project_2}[passwd]
Should Be True@{create_vRouter_res}[0]
${vRouter_id_t}Set Variable@{create_vRouter_res}[1]
@{check_vRouter_SDN_res}Call Method${CVM_obj}checkSDNServer
${vRouter_id_t}
Should Be True@{check_vRouter_SDN_res}[0]
在上述测试用例中,可以包括关键字createvRouter、Should Be True、SetVariable及checkSDNServer。
请参照图9,图9示出为网络地址重叠的测试用例。
首先,调用云管理平台21的创建接口创建不同租户在相同网段下的虚拟机VM1和VM2;
接着,获取创建的虚拟机VM1和VM2所在云主机的ID;
接着,通过云主机的ID验证虚拟机是否在计算虚拟化管理平台23上线;
再接着,登录到对应云主机设备上检测两台云主机是否能访问外网;
最后,将两台云主机是否能访问外网的测试结果反馈给服务器10,以确保创建的虚拟机可用。
该测试用例通过创建两个租户网络,并分配相同的子网网段,验证两个租户网络的各自业务是否冲突。与上述两个测试用例的具体测试语义相类似,该测试用例也包括多个关键字,在此就不再罗列本测试用例的具体测试语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10也可以直接与云网融合架构***20中的软件平台或硬件设备直接交互,并对这些软件平台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
在上述过程中通过服务器10与云网融合架构***20之间的交互实现对云网融合架构***20的自动化测试,提高测试的效率;测试用例可以根据测试人员的测试经验预先编排好,按照预先编排好的测试用例对云网融合架构***进行测试,以实现对云网融合架构***20中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的性能测试。将关键字方法进行封装,在进行测试用例开发时,只需复用封装的关键字方法即可,不需要重复开发相应的功能代码,减少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请参照图1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云网融合架构***测试装置110的功能结构框图,云网融合架构***测试装置110的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已经在上面方法步骤中介绍,现在对云网融合架构***测试装置110的各功能模块进行简单的介绍。
云网融合架构***测试装置110包括:
测试模块1101,用于采用服务器10中预先编排的测试用例对云网融合架构***20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模块1101可以具体用于:
获取服务器中预先编排的测试用例;
在测试用例中加载所需的关键字方法;
将用于测试云网融合架构***20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的测试工具加载至测试用例中,测试工具包括对云网融合架构***20进行自动化测试的工具;
采用加载关键字方法以及测试工具后的测试用例生成测试报文和/或测试命令,将生成的测试报文和/或测试命令发送给云网融合架构***20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对云网融合架构***20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
获取模块1102,用于获取云网融合架构***20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采用测试用例进行测试的执行结果。
云网融合架构***20包括硬件设备及软件平台,硬件设备包括交换机,软件平台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云管理平台和计算虚拟化管理平台,获取模块1102具体用于:
在测试对象为云网融合架构***20中的硬件设备时,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CP远程命令从对应的硬件设备获取执行结果;以及
在测试对象为云网融合架构***20中的软件平台时,通过与云网融合架构***通信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通信接口从对应的软件平台获取执行结果。
分析模块1103,用于对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云网融合架构***的测试结果。
具体地,分析模块1103具体用于:
从预先配置的测试用例权重表中,查找测试用例的权重值;
根据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及测试用例的权重值计算得到云网融合架构***的测试评分,作为所述测试结果。
请参照图11,云网融合架构***测试装置110还可以包括:
配置模块1104,用于在测试用例权重表中为测试用例配置权重值;及
配置关键字方法,并将关键字方法进行封装,以便测试用例加载关键字方法。
如果上述功能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对应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提供的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及装置,将预先编排好的测试用例存储到服务器中;在进行测试时,从服务器中获取该预先编排好的测试用例对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获取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的执行结果,并根据执行结果得到对该云网融合架构***进行测试的测试结果。在上述过程中通过服务器与云网融合架构***之间的交互实现对云网融合架构***的自动化测试,提高测试的效率;测试用例可以根据测试人员的测试经验预先编排好,按照预先编排好的测试用例对云网融合架构***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以实现对云网融合架构***的各个性能的测试。将关键字方法进行封装,在进行测试用例开发时,只需复用封装的关键字方法即可,不需要重复开发相应的功能代码,减少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所述服务器中预先编排的测试用例对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
获取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采用所述测试用例进行测试的执行结果;
对所述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云网融合架构***的测试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服务器中预先编排的测试用例对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服务器中预先编排的测试用例;
在所述测试用例中加载所需的关键字方法;
将用于测试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的测试工具加载至所述测试用例中,所述测试工具包括对云网融合架构***进行自动化测试的工具;
采用加载关键字方法以及测试工具后的测试用例生成测试报文和/或测试命令,将生成的测试报文和/或测试命令发送给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对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设备包括交换机,所述软件平台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云管理平台和计算虚拟化管理平台,所述获取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采用所述测试用例进行测试的执行结果的步骤,包括:
在测试对象为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硬件设备时,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CP远程命令从对应的硬件设备获取执行结果;以及
在测试对象为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时,通过与所述云网融合架构***通信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通信接口从对应的软件平台获取执行结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云网融合架构***的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所述云网融合架构***的测试结果的步骤,包括:
从预先配置的测试用例权重表中,查找所述测试用例的权重值;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及所述测试用例的权重值计算得到所述云网融合架构***的测试结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测试用例权重表中为测试用例配置权重值;及
配置关键字方法,并将关键字方法进行封装,以便所述测试用例加载所述关键字方法。
6.一种云网融合架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测试模块,用于采用所述服务器中预先编排的测试用例对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采用所述测试用例进行测试的执行结果;
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云网融合架构***的测试结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服务器中预先编排的测试用例;
在所述测试用例中加载所需的关键字方法;
将用于测试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的测试工具加载至所述测试用例中,所述测试工具包括对云网融合架构***进行自动化测试的工具;
采用加载关键字方法以及测试工具后的测试用例生成测试报文和/或测试命令,将生成的测试报文和/或测试命令发送给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对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和/或硬件设备进行测试。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设备包括交换机,所述软件平台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云管理平台和计算虚拟化管理平台,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在测试对象为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硬件设备时,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CP远程命令从对应的硬件设备获取执行结果;以及
在测试对象为所述云网融合架构***中的软件平台时,通过与所述云网融合架构***通信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通信接口从对应的软件平台获取执行结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具体用于:
从预先配置的测试用例权重表中,查找所述测试用例的权重值;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及所述测试用例的权重值计算得到所述云网融合架构***的测试结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在所述测试用例权重表中为测试用例配置权重值;及
配置关键字方法,并将关键字方法进行封装,以便所述测试用例加载所述关键字方法。
CN201910082121.8A 2019-01-28 2019-01-28 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97833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2121.8A CN109783392A (zh) 2019-01-28 2019-01-28 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2121.8A CN109783392A (zh) 2019-01-28 2019-01-28 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3392A true CN109783392A (zh) 2019-05-21

Family

ID=66502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82121.8A Pending CN109783392A (zh) 2019-01-28 2019-01-28 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339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7724A (zh) * 2020-07-21 2020-11-06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云平台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162927A (zh) * 2020-10-13 2021-01-01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云计算平台的测试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4448832A (zh) * 2022-02-08 2022-05-06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证券线上交易平台的压力测试***
CN114721957A (zh) * 2022-04-14 2022-07-08 合肥卓讯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硬件自动化测试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2471A (zh) * 2008-03-20 2008-08-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自动化测试***及其方法
CN103825954A (zh) * 2014-03-10 2014-05-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OpenFlow控制方法及相应插件、平台和网络
CN104378252A (zh) * 2014-08-26 2015-02-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云测试服务平台
CN105528288A (zh) * 2015-12-01 2016-04-27 深圳市迪菲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测试方法以及装置
US10055336B1 (en) * 2016-06-23 2018-08-21 VCE IP Holding Company LLC Computer 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esting a software component by simulating an interface to a computing component using randomized network packet information
CN108683523A (zh) * 2018-04-24 2018-10-19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虚拟化的sdn架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2471A (zh) * 2008-03-20 2008-08-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自动化测试***及其方法
CN103825954A (zh) * 2014-03-10 2014-05-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OpenFlow控制方法及相应插件、平台和网络
CN104378252A (zh) * 2014-08-26 2015-02-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云测试服务平台
CN105528288A (zh) * 2015-12-01 2016-04-27 深圳市迪菲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测试方法以及装置
US10055336B1 (en) * 2016-06-23 2018-08-21 VCE IP Holding Company LLC Computer 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esting a software component by simulating an interface to a computing component using randomized network packet information
CN108683523A (zh) * 2018-04-24 2018-10-19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虚拟化的sdn架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7724A (zh) * 2020-07-21 2020-11-06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云平台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162927A (zh) * 2020-10-13 2021-01-01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云计算平台的测试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2162927B (zh) * 2020-10-13 2024-04-26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云计算平台的测试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4448832A (zh) * 2022-02-08 2022-05-06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证券线上交易平台的压力测试***
CN114721957A (zh) * 2022-04-14 2022-07-08 合肥卓讯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硬件自动化测试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3392A (zh) 云网融合架构***测试方法及装置
US11755919B2 (en) Analytics for an automated application testing platform
US2016019162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workload mobility across divergent platforms
CN112328374B (zh) 一种基于虚拟化实操环境的综合测评***与方法
US20230018871A1 (en) Predictive analysis in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Zhang et al. Towards a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 research agenda: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vnf design considerations
US20190391793A1 (en) Separation of user interface logic from user interface presentation by using a protocol
Graham et al. Critical evaluation on jclouds and cloudify abstract APIs against EC2, azure and HP-cloud
Lieskovan et al. Building open source cyber range to teach cyber security
CN112235300B (zh) 云虚拟网络漏洞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Berger et al. Does my bft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scale?
Siebra et al.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The challenges of a DevOps infrastructure as code implementation
Makaya et al. Automated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s onboarding
Maleh et al. Building open virtual cloud lab for advanced education in networks and security
Suffian et al. The design and execution of performance testing strategy for cloud-based system
US10270662B2 (en) Local consumption of remote services
Du et al. A service-based testing framework for NFV platfor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Nguyen et al. An agent-based mechanism for testing sfc
Pulcinelli et al. Conceptu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metrics in microservices
Akbarisamani Service based architecture with service mesh platform in the context of 5g core
Gallardo et al. How Formal Methods Can Contribute to 5G Networks
Toro Marin Containerizing ONAP using Kubernetes and Docker
CN117331758B (zh) 靶标虚拟机镜像的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ino Martínez Validation and Extension of Kubernetes-based Network Functions (KNFs) in OSM for Cloud Native (CN) applications in 5G and beyond
García et al. Teaching 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ies: a new approach based on virtualization and hosting technolog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