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8602A - 高吸型、强抑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吸型、强抑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8602A
CN109758602A CN201910106018.2A CN201910106018A CN109758602A CN 109758602 A CN109758602 A CN 109758602A CN 201910106018 A CN201910106018 A CN 201910106018A CN 109758602 A CN109758602 A CN 109758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essing
substitution
hydroxyethyl chitosan
degree
suctio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60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8602B (zh
Inventor
张舒玥
高培军
刘龙清
蹇明丽
李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anxing Pharmaceutical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anxing Pharmaceutic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anxing Pharmaceutical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anxing Pharmaceutic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60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86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8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8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8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8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吸型、强抑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敷料由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后得到,所述纺丝液包含具有两种不同取代度的羟乙基壳聚糖组成的吸渗组合物和抗菌组合物。本发明制备的敷料具有高吸渗能力的特点,可以快速吸收创面渗出液,吸水后可达到原重量的50倍以上,且对创面的多种感染菌均具有强抑制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Description

高吸型、强抑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吸型、强抑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壳聚糖由于其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广谱抗菌性、无抗原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止血和促伤口愈合等功能,使其在医用领域,尤其适合用作可吸收外科手术缝合线、伤口包扎止血材料等各种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其中,用作敷料时,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顺应性,收到普遍的关注。然而,多年的临床试验证明,该类敷料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吸收创面渗出液缓慢且吸收量小的现象,使该敷料在出血型创面及烧伤型创面使用时出现效果不佳的问题。
其次,为了提高壳聚糖敷料的抗菌性能,有些研究将抗菌性物质与敷料复合,使其获得长久的抗菌功效的敷料。其中,银系列的抗菌材料近年来在无机抗菌领域备受关注,如Fwu-LongMi等在壳聚糖膜中添加磺胺嘧啶银(AgSD),试验证明,该膜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其抗菌范围较小,对于烧伤创面感染等而言,创面表面主要以鲍曼氏不动杆菌为主,占39%,其次是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均为20%,目前的壳聚糖-银复合敷料对于该类伤口的抑菌效果不强。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吸渗能力强,且抑菌范围广的敷料。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吸型、强抑菌敷料,该敷料可以快速吸收伤口渗出液,吸收量大,且抑菌范围广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吸型、强抑菌敷料,由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后得到,所述纺丝液包含具有两种不同取代度的羟乙基壳聚糖组成的吸渗组合物和抗菌组合物。
优选地,所述吸渗组合物包含取代度为0.85的羟乙基壳聚糖和取代度为0.3的羟乙基壳聚糖,两者的重量比为1:(0.01~0.1),更优选地,两者的重量比为1:0.05。
特别的,所述羟乙基壳聚糖的分子量优选为2万-10万Da。
优选地,所述抗菌组合物包含硫酸银和表面活性素,两者的重量比为1:(0.01~1),更优选地,两者的重量比为1:0.2。
优选地,所述吸渗组合物占敷料总质量的1~45%。
优选地,所述抗菌组合物占敷料总质量的0.1~5%。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的敷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羟乙基壳聚糖溶于0.1~2wt%的醋酸溶液中制备得到羟乙基壳聚糖溶液,与3000~4000ppm的抗菌组合物水溶液混合,进行均质处理;
B)将上述步骤所得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将所得湿纤维丝在105~110℃下烘干,得到干丝,将干丝进行针刺,得到无纺布,经包装、封口、辐照灭菌即得。
本发明一个关键点在于,采用两种不同取代度的羟乙基壳聚糖形成吸渗体系,可显著地提高敷料的吸渗能力。且这种能力与羟乙基壳聚糖的取代度有关。当采用一种取代度或者其他取代度的羟乙基壳聚糖均无法取得上述技术效果。
本发明另一个关键点在于,采用表面活性素与硫酸银复合作为抗菌物质,经试验证明,该抗菌组合物对多种菌种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两者取得了协同增效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制备的敷料具有高吸渗能力的特点,可以快速吸收创面渗出液,且对创面的多种感染菌均具有强抑制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高吸型、强抑菌敷料
由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后得到,所述纺丝液包含具有两种不同取代度的羟乙基壳聚糖组成的吸渗组合物和抗菌组合物,所述吸渗组合物包含取代度为0.85的羟乙基壳聚糖和取代度为0.3的羟乙基壳聚糖,两者质量比为1:0.05;所述抗菌组合物包含硫酸银和表面活性素,两者质量比为1:0.2;其中所述吸渗组合物占敷料总质量的30%,所述抗菌组合物占敷料总质量的3%。
制备方法:
A)将羟乙基壳聚糖溶于1.0wt%的醋酸溶液中制备得到羟乙基壳聚糖溶液,与4000ppm的抗菌组合物水溶液混合,进行均质处理;
B)将上述步骤所得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将所得湿纤维丝在110℃下烘干,得到干丝,将干丝进行针刺,得到无纺布,经包装、封口、辐照灭菌即得。
实施例2、高吸型、强抑菌敷料
由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后得到,所述纺丝液包含具有两种不同取代度的羟乙基壳聚糖组成的吸渗组合物和抗菌组合物,所述吸渗组合物包含取代度为0.85的羟乙基壳聚糖和取代度为0.3的羟乙基壳聚糖,两者的重量比为1:0.01;所述抗菌组合物包含硫酸银和表面活性素,两者的重量比为1:0.5;其中所述吸渗组合物占敷料总质量的25%,所述抗菌组合物占敷料总质量的2.5%。
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所示。
实施例3、高吸型、强抑菌敷料
由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后得到,所述纺丝液包含具有两种不同取代度的羟乙基壳聚糖组成的吸渗组合物和抗菌组合物,所述吸渗组合物包含取代度为0.85的羟乙基壳聚糖和取代度为0.3的羟乙基壳聚糖,两者的重量比为1:0.1;所述抗菌组合物包含硫酸银和表面活性素,两者的重量比为1:0.4;其中所述吸渗组合物占敷料总质量的40%,所述抗菌组合物占敷料总质量的5%。
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所示。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吸渗组合物为取代度为0.85的羟乙基壳聚糖,其余参数及操作如实施例1所示。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吸渗组合物为取代度为0.3的羟乙基壳聚糖,其余参数及操作如实施例1所示。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吸渗组合物包含取代度为0.8的羟乙基壳聚糖和取代度为0.3的羟乙基壳聚糖,两者的重量比为1:0.05,其余参数及操作如实施例1所示。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抗菌组合物为硫酸银溶液,其余参数及操作如实施例1所示。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抗菌组合物为表面活性素,其余参数及操作如实施例1所示。
试验例一、体外毒性测试
取实施例1~3所述敷料,按照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对其进行体外毒性试验,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
试验例二、吸水率测试
取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3制备得到的敷料,参考国际上常用的海藻酸医用敷料吸水率测方法,对各种敷料的吸水率进行测试。即将上述各组敷料分别切割成5×5cm大小,放置在温度为20℃,65%相对湿度的条件下24h,使敷料的回潮率达到平衡,测定敷料的干重(W,单位g)。之后将敷料放置在比敷料重60倍的模拟伤口渗出液中(其配方如下表1所示),在直径为90cm的培养皿中放置30min后,用镊子夹住敷料的一角在空中挂30s后测定敷料的湿重(W1,单位g)。计算单位重量敷料的吸水倍率为:W1/W,每组测定10个样品,记录结果,分析,如下表2所示。
表1模拟伤口渗出液
成分 相对分子质量 含量
乳酸乙酯 118.13 0.222%
葡萄糖 186.11 0.013%
蛋白质 2.9%
肌酸酐 113.12 1.187%
尿素 61.05 0.0586%
钙离子(以CaCl<sub>2</sub>2H<sub>2</sub>O代表) 147.02 0.0367%
钠离子(以NaCl代表) 58.44 0.83%
表2吸湿性检测结果
注:与实施例1组相比,*P<0.05,**P<0.01。
由上表2可知,采用两种不同取代度的羟乙基壳聚糖制备得到的敷料,吸水率可达到原重量的48倍以上,最高可达50倍。而令人惊奇的是,采用其中一种取代度的羟乙基壳聚糖制备得到的敷料吸水率与实施例1组相比有极显著的下降(P<0.01)。同时,当采用取代度为0.8与0.3的两种羟乙基壳聚糖复合时,其得到的敷料与实施例1相比,吸水率亦有明显的下降(P<0.05)。
试验例三、抑菌性能测试
取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4~5所述敷料,参考GB15979-2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C5对各组敷料进行抗菌试验,检测菌种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外还包括鲍曼氏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测试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测试结果
由上表3可知,由硫酸银与表面活性素复合作为抗菌剂制备得到的敷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鲍曼氏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抑菌率均达到95%以上。而当抗菌剂为硫酸银制备的敷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抑制效果与实施例1相比无明显差异,但是对鲍曼氏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抑制效果有明显降低;表面活性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对鲍曼氏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无抑制作用。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高吸型、强抑菌敷料,由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后得到,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液包含具有两种不同取代度的羟乙基壳聚糖组成的吸渗组合物和抗菌组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型、强抑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渗组合物包含取代度为0.85的羟乙基壳聚糖和取代度为0.3的羟乙基壳聚糖,两者的重量比为1:(0.01~0.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吸型、强抑菌敷料,其特征在于,两者的重量比为1:0.0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吸型、强抑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组合物包含硫酸银和表面活性素,两者的重量比为1:(0.0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吸型、强抑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银和表面活性素的重量比为1:0.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渗组合物占敷料总质量的1~4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组合物占敷料总质量的0.1~5%。
8.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敷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羟乙基壳聚糖溶于0.1~2wt%的醋酸溶液中制备得到羟乙基壳聚糖溶液,与3000~4000ppm的抗菌组合物水溶液混合,进行均质处理;
B)将上述步骤所得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将所得湿纤维丝在105~110℃下烘干,得到干丝,将干丝进行针刺,得到无纺布,经包装、封口、辐照灭菌即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组合物包含硫酸银和表面活性素,两者的重量比为1:(0.01~1)。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不同取代度的羟乙基壳聚糖具体是指取代度为0.85和取代度0.3的羟乙基壳聚糖,两者的质量比为1:(0.01~0.1)。
CN201910106018.2A 2019-01-31 2019-01-31 高吸型、强抑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7586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6018.2A CN109758602B (zh) 2019-01-31 2019-01-31 高吸型、强抑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6018.2A CN109758602B (zh) 2019-01-31 2019-01-31 高吸型、强抑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8602A true CN109758602A (zh) 2019-05-17
CN109758602B CN109758602B (zh) 2019-10-29

Family

ID=66455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6018.2A Active CN109758602B (zh) 2019-01-31 2019-01-31 高吸型、强抑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860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7976A (zh) * 2008-06-18 2008-11-05 天津大学 抗菌性的银/壳聚糖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3394114A (zh) * 2013-07-03 2013-11-20 东华大学 一种医用敷料用壳聚糖基超细纤维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705969A (zh) * 2014-01-02 2014-04-09 东华大学 壳聚糖基载银复合抗菌型超细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3993422A (zh) * 2014-04-23 2014-08-20 东华大学 一种再生丝素蛋白/壳聚糖衍生物共混纤维毡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7976A (zh) * 2008-06-18 2008-11-05 天津大学 抗菌性的银/壳聚糖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3394114A (zh) * 2013-07-03 2013-11-20 东华大学 一种医用敷料用壳聚糖基超细纤维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705969A (zh) * 2014-01-02 2014-04-09 东华大学 壳聚糖基载银复合抗菌型超细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3993422A (zh) * 2014-04-23 2014-08-20 东华大学 一种再生丝素蛋白/壳聚糖衍生物共混纤维毡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婷等: "水溶性N,O-羟乙基壳聚糖的合成", 《化学研究与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8602B (zh)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97225A1 (en) Composition for a wound dressing
CN101360519B (zh) 抗菌海藻酸盐制剂
CN107029272B (zh) 一种海藻酸盐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EP2695622B1 (en) A chitosan wound dressing and it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20180008742A1 (en) Composition for a wound dressing
CN103263434B (zh) 一种创口冲洗、外科手术用防粘连液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70107493A (ko) 상처 처치제용 조성물
RU2465917C2 (ru) Полимеры, содержащие ковалентно связанные антибиотические средства
CN109069687A (zh) 一种抑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Fras Zemljic et al. Viscose material functionalized by chitosan as a potential treatment in gynecology
CN106947095B (zh) 一种用于伤口愈合抑菌型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4436290B (zh) 一种抑制疤痕增生的功能性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92454B (zh) 抗菌棉布及制备方法
CN107617121A (zh) 一种皮肤创面生物诱导活性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67918A (zh) 一种促凝止血蛋白材料、促凝止血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58602B (zh) 高吸型、强抑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20221B (zh) 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哒螨灵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001031B (zh) 一种成人纸尿裤的制备方法
US11131040B2 (en) Antimicrobial alginate fib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and use of dressing thereof
CN112316195B (zh) 一种丝瓜络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00326A (zh) 用于伤口愈合的敷料及创口贴
CN105126149B (zh) 一种医用复合壳聚糖敷贴
CN106725878A (zh) 一种新型医疗用组合包
CN107576653B (zh) 一种用于鉴定孕妇羊水的组合物
Resmi et al. Antibacterial and wound healing efficacy of Chromolaena odorata treated dress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Shuyue

Inventor after: Jian Mingli

Inventor after: Li Shuang

Inventor after: Gao Peijun

Inventor after: Liu Longqi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Shuyue

Inventor before: Gao Peijun

Inventor before: Liu Longqing

Inventor before: Jian Mingli

Inventor before: Li Shu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