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5355B - 波长转换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波长转换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5355B
CN109755355B CN201711061898.3A CN201711061898A CN109755355B CN 109755355 B CN109755355 B CN 109755355B CN 201711061898 A CN201711061898 A CN 201711061898A CN 109755355 B CN109755355 B CN 1097553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length converting
pits
light
wavelength conversion
conver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618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5355A (zh
Inventor
徐梦梦
常静
胡飞
周萌
许颜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otronic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618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535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1433 priority patent/WO201908525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5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5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5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53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01L33/60Reflec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4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波长转换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在波长转换元件中,在光阻隔材料中形成有二维排列的多个凹坑,且凹坑在纵向截面中为倒梯形,凹坑的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至15μm。散热器从波长转换元件的下表面连接到或***到设置在凹坑中的用于产生受激光的波长转换材料和/或具有导热和光反射功能的底层。根据本发明,容易实现波长转换元件的像素点尺寸的精确调控,且提高了波长转换元件的散热能力和出光效率。另外,波长转换材料和光阻隔材料结合紧密,且因而具有良好机械性能。

Description

波长转换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长转换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芯片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显示领域中,为了进行显示,主要利用DMD或LCD作为用于对照明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器,以得到图像光。然而,DMD技术主要掌握在美国企业手中,而LCD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美国和日本等的这些企业形成技术垄断,因此新企业在进入显示领域时无法绕开该技术,从而不利于显示领域成本的降低。此外,以DMD或LCD为技术基础的显示设备,均存在其效率方面的缺陷。
针对这一问题,欧司朗公司在专利申请WO2016087600、DE102013105533、CN105684171和CN106030836中提出了适用于像素化发光装置的波长转换元件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图1示出了这种像素化波长转换元件10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1表示波长转换材料,附图标记12表示光阻隔材料,且附图标记13表示基板。图1在上部示出了波长转换元件10的平面图,且在下部示出了波长转换元件10的纵向截面图。如图所示,在基板13上,波长转换材料11形成为被光阻隔材料12彼此间隔开,从而形成像素点阵列,以将入射光转换为另一波长分布的光。光阻隔材料12不透射紫外或/和可见光,以防止不同像素间的光串扰。使用该结构的显示***可以有效的提高光的利用率,是未来显示***的一个发展方向。
为得到具有较好的热学性能的波长转换元件,通常,光阻隔材料和波长转换材料均采用无机材料。例如,欧司朗专利申请WO2016087600、DE102013105533、CN105684171和CN106030836均使用陶瓷材料。然而,在这些专利中,通常,在用于形成波长转换材料的发光陶瓷素坯中刻蚀凹坑,在凹坑中填充作为光阻隔材料的陶瓷,并最后对发光陶瓷素坯和填充在凹坑中的陶瓷进行共烧,由此得到荧光芯片。由于陶瓷烧结过程中尺寸收缩,所以这些方法无法精确调控各个像素点的尺寸。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高可靠性的波长转换元件及其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容易实现像素点尺寸的精确调控,且不需要高温烧结工序。另外,波长转换材料和光阻隔材料结合紧密,因而具有良好机械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产品的第一个方面,波长转换元件包括:光阻隔材料,在所述光阻隔材料中形成有二维排列的多个凹坑,所述凹坑在纵向截面中为倒梯形,所述凹坑的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至15μm;以及波长转换材料,所述波长转换材料设置在所述光阻隔材料的各个所述凹坑中,且所述波长转换材料的上表面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上表面齐平,以用于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上表面接收外部的激发光以产生受激光。所述波长转换元件还包括具有导热和光反射功能的底层,所述底层设置在所述光阻隔材料的各个所述凹坑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凹坑贯穿所述光阻隔材料的整个厚度,使得各个所述底层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下表面露出。所述波长转换元件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形成有与所述凹坑具有相同排列方式的多个支柱,且经由所述支柱连接到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下表面露出的各个所述底层。
根据本发明的产品的第二个方面,波长转换元件包括:光阻隔材料,在所述光阻隔材料中形成有二维排列的多个凹坑,所述凹坑在纵向截面中为倒梯形,所述凹坑的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至15μm;以及波长转换材料,所述波长转换材料设置在所述光阻隔材料的各个所述凹坑中,且所述波长转换材料的上表面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上表面齐平,以用于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上表面接收外部的激发光以产生受激光。所述凹坑贯穿所述光阻隔材料的整个厚度,使得所述波长转换材料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下表面露出。所述波长转换元件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形成有与所述凹坑具有相同排列方式的多个支柱,且所述支柱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下表面***到所述凹坑中,使得所述支柱嵌入在所述波长转换材料中。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第一个方面,用于制备波长转换元件的方法包括:提供光阻隔材料;通过激光刻蚀在所述光阻隔材料中形成二维排列的多个凹坑,其中,所述凹坑在纵向截面中形成为倒梯形,所述凹坑的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至15μm;通过混合纳米银粉、玻璃粉和有机载体来制备底层浆料;进行刮涂处理以将所述底层浆料填充在各个所述凹坑中;对所述底层浆料进行干燥处理和烧结处理,以形成底层;通过混合玻璃粉、荧光粉和有机载体来制备波长转换材料浆料;进行刮涂处理以将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填充在各个所述凹坑中的所述底层上方;对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进行干燥处理;并且对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进行烧结处理,以形成波长转换材料,其中,所述波长转换材料的上表面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上表面齐平。针对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的刮涂处理和干燥处理交替地重复两次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在形成所述波长转换材料之后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下表面进行减薄和抛光处理,使得所述底层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下表面露出;并且将散热器连接至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下表面露出的各个所述底层。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第二个方面,用于制备波长转换元件的方法包括:提供光阻隔材料;通过激光刻蚀在所述光阻隔材料中形成二维排列的多个凹坑,其中,所述凹坑贯穿所述光阻隔材料的整个厚度,所述凹坑在纵向截面中形成为倒梯形,所述凹坑的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至15μm;提供散热器,其中,所述散热器形成有多个支柱,且所述支柱的排列方式与所述凹坑的排列方式相同;将所述散热器的各个所述支柱穿过所述下底***到相应的所述凹坑中,使得所述支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坑中;通过混合玻璃粉、荧光粉和有机载体来制备波长转换材料浆料;进行刮涂处理以将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填充在各个所述凹坑中以掩埋所述支柱;对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进行干燥处理;并且对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进行烧结处理,以形成波长转换材料。针对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的刮涂处理和干燥处理交替地重复两次以上。
根据本发明,由于底层是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导热系数的玻璃材料,所以可以提高波长转换元件的散热能力和出光效率。
根据本发明,由于从凹坑的下表面暴露的底层连接到散热器,所以可以将从底层传导来热量迅速传递到散热器上,并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波长转换元件的散热能力。
根据本发明,由于凹坑的内壁表面的粗糙的,所以能够提高设置在凹坑中的结构(例如,波长转换材料和/或底层)与凹坑之间的附着力,从而提高了波长转换元件的机械性能,例如,牢固性。
根据本发明,由于散热器的支柱的至少一部分***到凹坑中,使得支柱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在波长转换材料中并与之直接接触,所以增加了波长转换元件的热传导面积,并进而提高了波长转换元件的散热能力。同时,还提高了波长转换元件的牢固性。
根据本发明,例如通过利用激光刻蚀在光阻隔材料上形成尺寸均一的凹坑,并对填充在凹坑中的玻璃材料进行烧结,由此获得本发明的波长转换元件。在此情况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由陶瓷烧结过程中的尺寸收缩引起的尺寸不一,因而相对于现有技术,实现了对像素点尺寸的精确控制。另外,鉴于玻璃材料的熔融流动特性,发光玻璃能够很好地填满凹坑,从而抑制或者防止了发光材料与凹坑的分离。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波长转换元件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波长转换元件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波长转换元件的显微镜照片。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波长转换元件的摔碎状态的纵向截面照片。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波长转换元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的波长转换元件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的波长转换元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的波长转换元件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的波长转换元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的波长转换元件的结构示例的示意图。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的波长转换元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2示出图11所示的波长转换元件的支柱与凹坑侧壁调整光传播路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注意,附图是示意性的,且不是基于实际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示的部件的相对尺度和比例在尺寸方面被放大或缩小,且任何尺度仅是示例性的且不具有限制性。附图中的相同的结构、元件或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以下,将按顺序说明本发明的波长转换元件的结构及制备方法的具体示例。
<波长转换元件的结构示例>
下面,将结合图2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波长转换元件20的结构示例。
如图2所示,附图标记20整体地表示波长转换元件,附图标记21表示光阻隔材料,且附图标记22表示波长转换材料,且附图标记23表示凹坑。图2在上部示出波长转换元件20的平面图,且在下部示出波长转换元件20的纵向截面图。
如图2所示,波长转换元件20包括波长转换材料22和光阻隔材料21。波长转换材料22可接收从波长转换元件20的上方(图2中的纵向截面图的上侧)入射的激发光,以产生受激光。在这里,可以选择蓝激光作为激发光,优选的蓝激光可以是波长为473nm,例如从半导体激光器获得的激光。
具体地,在光阻隔材料21中形成有二维排列的多个凹坑23,且多个波长转换材料22相应地填充在各个凹坑23中。在波长转换元件20中,凹坑23二维地排列成矩阵模式。因而,波长转换材料22被光阻隔材料21彼此间隔开,从而形成像素点阵列。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且可以采用其它已知的模式。
凹坑23从光阻隔材料21的上表面朝光阻隔材料21的内部延伸,但未贯穿光阻隔材料21的整个厚度。在纵向截面图中,凹坑23形成为倒梯形,即,在纵向截面图中,凹坑23的上底尺寸大于下底尺寸。另一方面,在平面图中,凹坑23形成为正方形。在波长转换元件20中,凹坑的平面尺寸优选为0.1×0.1mm2至1×1mm2。由图2可见,凹坑23的尺寸确定了像素的尺寸。
应当理解,用于解释图2示出的凹坑23的纵向截面倒梯形的上下底尺寸及比例、平面形状及尺寸仅都是示例性的,且根据不同应用可以进行修改。例如,凹坑23的平面形状也可以是诸如圆形或多边形形状等其它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凹坑23的空间形状近似圆锥或棱锥。
另外,凹坑23的内壁表面的粗糙的。具体地,凹坑23的内壁的表面粗糙度可以为0.1μm至15μm,优选地为0.5μm至10μm。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设置在凹坑23中的结构(例如,本实施例中的波长转换材料22)与凹坑23之间的附着力,从而提高了波长转换元件的机械性能,例如,牢固性。
优选地,波长转换材料22包括发光玻璃。玻璃粉在熔融状态下与陶瓷的润湿性能较好,从而提高了波长转换材料与光阻隔材料之间的粘附力,并进而提高了波长转换元件的机械性能及导热性能。具体地,用于形成波长转换材料22的发光玻璃包括混合的玻璃材料和荧光材料。作为光学转换材料,荧光材料可以是YAG:Ce、LuAG:Ce、LuYAG:Ce、(AE)SiON、(AE)SiAlON、(AE)AlSiN3、(AE)2Si5N8等结构之一或两种以上,其中AE为碱土金属。通过使用玻璃材料可将这些荧光材料的颗粒粘接在一起。
光阻隔材料21不透射可见光,即具有光吸收功能和/或光反射功能,以防止不同像素间的光串扰。优选地,光阻隔材料21包括无机材料,从而在高温下依然能够稳定工作。另外,考虑到与波长转换材料的相容性,光阻隔材料21优选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光阻隔材料21可以是对可见光具有较强反射的Al2O3陶瓷,也可以是对可见光具有强烈吸收的硅片、AlN陶瓷等,以防止相邻发光像素之间的串扰。在波长转换元件20中,光阻隔材料21采用Al2O3陶瓷。
由于波长转换元件的凹坑纵截面呈倒梯形,所以优选地,可以在凹坑内壁设置有光反射层(未图示),光反射层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光反射层。例如,通过镀膜工艺在凹坑内壁镀设一层银光反射层,由此有利于提高波长转换元件的出光效率。
在本发明中,通过激光刻蚀在光阻隔材料21中形成二维排列的凹坑23。由激光刻蚀的性能可知,凹坑23的纵向截面形状为倒梯形,以有利于发光玻璃浆料的填充。凹坑23的深度可通过控制刻蚀时间来实现。
波长转换材料22是采用刮涂法通过将均匀混合有玻璃粉、荧光粉和有机载体的荧光粉浆料填满凹坑并之后进行干燥、烧结过程获得的。由于荧光粉浆料在干燥过程中收缩严重,使得发光材料无法完全填满凹坑阵列,因而,可交替地重复2至3次刮涂过程和干燥过程,以减少由于干燥收缩引起的发光玻璃无法填满凹坑的问题。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波长转换元件在显微镜下的照片。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各个像素点的尺寸为0.2mm,且光阻隔材料的厚度也为0.2mm。从图3中可以看出,发光玻璃填满了凹坑阵列,且在发光玻璃和光阻隔材料之间不存在任何缝隙。
与现有技术例如欧司朗专利申请所使用的陶瓷发光材料不同,本发明的波长转换材料22使用发光玻璃。发光玻璃在烧结过程为熔融状态,该状态有利于发光玻璃填满凹坑,并且发光玻璃与采用Al2O3陶瓷材料的光阻隔材料21的界面接触紧密,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因此,根据本发明,得到的波长转换元件中的发光玻璃与光阻隔材料粘结良好,大大地改善了器机械性能和导热性能。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波长转换元件的摔碎状态的纵向截面照片,其中图4的(a)示出了在使用1h的激光刻蚀得到的凹坑中填充发光玻璃的情形,且图4的(b)示出了在使用30min的激光刻蚀得到的凹坑中填充发光玻璃的情形。从图4中可以看出,激光刻蚀时间越长,则凹坑深度越深。另外,发光玻璃与Al2O3光阻隔材料粘结良好,且摔碎之后未出现发光玻璃拔出等现象,这表明本发明的波长转换元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可靠性。
<波长转换元件的制备方法示例>
下面,将结合图5来详细说明制备根据本发明的波长转换元件20的方法。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波长转换元件20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在第一步骤中,提供氧化铝陶瓷材料21。在第二步骤中,如图5的(a)所示,在氧化铝陶瓷材料21上,利用激光刻蚀形成二维排列的凹坑23。例如,凹坑23的平面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在波长转换元件20中,优选地,凹坑的平面尺寸为0.1×0.1mm2至1×1mm2。凹坑尺寸确定了像素的尺寸。
由于激光刻蚀的特性,得到的凹坑的纵向截面形状为倒梯形。可以通过调节激光功率来调节纵向截面倒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比例。而且,可通过控制刻蚀时间来调节凹坑的深度。这种上大下小形状的凹坑有利于填充发光玻璃材料。
另外,根据激光刻蚀的特性,形成的凹坑的内壁表面是粗糙的。然而,为了在有利于后面形成在凹坑中的结构(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发光玻璃材料)牢固地结合在凹坑中的同时不使波长转换材料的性能劣化,根据本发明,适当地调节激光刻蚀的工艺参数,使得凹坑23的内壁的表面粗糙度可以为0.1μm至15μm,优选地为0.5μm至10μm。
可替代地,通过镀膜工艺进一步在凹坑的内壁上设置光反射层。光反射层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光反射层。例如,金属光反射层为银光反射层。
接着,在第三步骤中,制备用于形成发光玻璃材料22的浆料。具体地,将玻璃粉、荧光粉和有机载体按照期望比例混合均匀,以得到含荧光粉的玻璃浆料。有机载体采用乙基纤维素与松油醇、丁基卡比醇、丁基卡比醇酯混合而成。乙基纤维素起到粘接剂和成膜剂的作用,其含量占整个有机载体的3至10重量%。乙基纤维素含量越高,粘度越大,成膜性越好,但是在刮涂过程中流动性越差,越难填满整个凹坑。在此制备方法中,乙基纤维素在有机载体中的含量优选为6重量%。有机载体中的松油醇、丁基卡比醇和丁基卡比醇酯起到溶剂的作用。这些溶剂的沸点依次升高,从而按照一定的沸程梯度挥发,并防止溶剂集中挥发影响膜层表面特性和均匀性。在本制备方法中松油醇、丁基卡比醇和丁基卡比醇酯在整个有机载体中的含量分别为70重量%、12重量%、12重量%。
接着,在第四步骤中,如图5的(b)所示,采用刮涂法使荧光粉玻璃浆料填满凹坑23。然后,在第五步骤中,在例如160至200℃的温度下对获得的结构进行预烘干,并在例如600至120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由此,得到像素化波长转换元件20。注意,由于玻璃浆料在干燥过程中收缩严重,使得发光玻璃材料无法完全填满凹坑,因而,可重复2至3次刮涂和干燥过程,以减少由于干燥收缩引起的发光玻璃材料22无法填满凹坑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由于仅对玻璃浆料进行烧结,因此本发明的烧结温度与对陶瓷材料的烧结过程相比相对较低,从而避免了高温烧结过程。
另外,作为可能的额外步骤,在烧结得到波长转换元件之后,对其上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以此除去在刮涂过程中可能残留在光阻隔材料的上表面上的发光玻璃材料。
此外,作为可能的额外步骤,还可以在抛光后的上表面进行图案化或镀覆各种光学膜(如增透膜,以提高像素化波长转换材料的出光效率)。
因此,如上所述,在欧司朗的专利申请的方法中,由于陶瓷烧结过程中尺寸收缩,所以这些方法无法精确调控各个像素点的尺寸。相对比地,在本发明中,通过激光刻蚀在已经烧结的阻隔材料上刻蚀凹坑阵列,激光刻蚀方法简单,不需要掩膜,且尺寸控制更精确。
另外,在本发明中,与欧司朗专利申请中所使用的陶瓷发光材料不同,发光玻璃在烧结过程为熔融状态,该状态有利于发光玻璃填满凹坑阵列,并且发光玻璃与Al2O3陶瓷的界面接触紧密,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根据本发明得到的波长转换元件中的发光玻璃与光阻隔材料粘结良好,大大地改善了器机械性能、导热性能和可靠性能。
<波长转换元件的另一结构示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元件还可以具有其它的结构。
如图6所示,附图标记30整体地表示波长转换元件,附图标记31表示光阻隔材料,附图标记32表示波长转换材料,附图标记33表示凹坑,且附图标记34表示底层。图6在上部示出波长转换元件30的平面图,且在下部示出波长转换元件30的纵向截面图。
与图2所示的结构相比,在图6所示的结构中,在二维地排列在光阻隔材料31中的各凹坑33中,除了波长转换材料32之外,在波长转换材料32的下部还设置有底层34。也就是说,在凹坑33中设置有包括波长转换材料32和底层34的双层结构。除此之外,图6所示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结构完全相同,且在下面省略了对相同部分的说明。
底层34是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导热系数的玻璃材料,且优选为纳米银粉和玻璃粉烧结成的烧结银。
根据波长转换元件30,由于烧结银具有较高的导热率和反射率,因而相比于波长转换元件20,可进一步提高该波长转换元件的性能。
<波长转换元件的另一制备方法示例>
下面,将结合图7来详细说明制备波长转换元件30的方法。
图7示出波长转换元件30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如同图5所示的制备方法,在第一步骤中,如图7的(a)所示,提供氧化铝陶瓷材料31。接着,在第二步骤中,如图7的(a)所示,并利用激光刻蚀在氧化铝陶瓷材料31上形成二维排列的凹坑33。具体过程在此不再赘述。类似地,在图7的(a)的步骤中,可选择地,通过镀膜工艺进一步在凹坑的内壁上设置光反射层。光反射层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光反射层。例如,金属光反射层为银光反射层。
接着,与图5所示的制备方法不同的是,在第三步骤中,在将用于形成发光玻璃材料22的浆料填满凹坑33之前,将纳米银粉、玻璃粉、有机载体按照期望比例混合均匀,从而得到用于形成底层34的浆料。然后,如图7的(b)所示,在第四步骤中,通过诸如精密点胶机等仪器控制步长将浆料滴入光阻隔材料的凹坑33中。然后,在第五步骤中,通过干燥及烧结处理,在凹坑下底部形成有烧结的底层34。
接着,如同图5所示的制备方法,在第六步骤中,将玻璃粉、荧光粉和有机载体按照期望比例混合均匀,以得到含荧光粉的玻璃浆料,并在第七步骤中,如图7的(c)所示,采用刮涂法使荧光粉玻璃浆料填满凹坑33。然后,在第八步骤中,在例如160至200℃的温度下对获得的结构进行预烘干,并在第九步骤中,在例如600至120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由此,得到像素化波长转换元件30。具体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由图7所示的制备方法产生的波长转换元件30,由于烧结银具有较高的导热率和反射率,因而相对于波长转换元件20可进一步提高波长转换元件的性能。
<波长转换元件的另一结构示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元件还可以具有其它的结构。
如图8所示,附图标记40整体地表示波长转换元件,附图标记41表示光阻隔材料,附图标记42表示波长转换材料,附图标记43表示凹坑,附图标记44表示底层,且附图标记45表示散热器。图8在上部示出波长转换元件40的平面图,且在下部示出波长转换元件40的纵向截面图。
图8所示的结构是对图6所示的结构的改进。具体地,在波长转换元件40中,底层44从光阻隔材料41的底层侧的表面处露出,且散热器45焊接至各底层44。例如,如图8所示,散热器45经由一侧的支柱451焊接至各底层44。为此,支柱451在散热器45上的排列方式必定与形成有底层44的凹坑43的排列方式相同。也就是说,支柱451形成在散热器45的与各凹坑43相对应的位置处。这里,支柱451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陶瓷材料,还可以是其他具有良好导热的材料,这样可以将从底层44传导来热量迅速传递到散热器45上。
在图8所示的结构中,波长转换材料42产生的热量能够经由底层44传递到散热器45,由此提高了波长转换元件40的散热能力。
根据图8所示的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波长转换元件的散热能力,并从而提高了波长转换元件的热学性能。
<波长转换元件的另一制备方法示例>
下面,将结合图9来详细说明制备波长转换元件40的方法。
图9示出波长转换元件40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注意,图9的(a)至(c)所涉及的第一步骤至第九步骤与图7的(a)至(c)所示的第一步骤至第九步骤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类似地,在图9的(a)的步骤中,可选择地,通过镀膜工艺进一步在凹坑的内壁上设置光反射层。光反射层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光反射层。例如,金属光反射层为银光反射层。
接着,在第十步骤中,如图9的(d)所示,对光阻隔材料41的底层侧的表面(即,下表面)进行减薄和抛光处理,直至露出底层44。
然后,在第十一步骤中,如图9的(e)所示,通过诸如精密点胶机等设备,在底层44的露出表面上滴加适量的焊料,并将焊接散热器焊接至底层44,由此得到波长转换元件40。
<波长转换元件的另一结构示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元件还可以具有其它的结构。
如图10所示,附图标记50整体地表示波长转换元件,附图标记51表示光阻隔材料,附图标记52表示波长转换材料,附图标记53表示凹坑,且附图标记55表示散热器。图10在上部示出波长转换元件50的平面图,且在下部示出波长转换元件50的纵向截面图。
与图8所示的结构相比,在图10所示的结构中,在凹坑53中不再形成有底层,且散热器55的支柱551的至少一部分***到凹坑中并嵌入在波长转换材料52中。这里,支柱551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陶瓷材料,还可以是其他具有良好导热和/或反光效果的材料。
根据波长转换元件50,由于波长转换材料52分别与凹坑53的内壁和支柱551粘接,所以相对于图8所示的结构,波长转换元件50的可靠性可以进一步提高。
另外,支柱551的尺寸可以对应于凹坑53的具有较小尺寸的下底的尺寸。由此,相对于图8所示的结构,波长转换元件50的牢固性可以进一步提高。
再者,散热器55的支柱551的至少一部分***到凹坑53中,使得支柱551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在波长转换材料52中并与之直接接触,从而提高了热传导面积。因此,相对于图8所示的结构,波长转换元件50的散热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
另外,优选地,可以将嵌入在波长转换材料52中的支柱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粗化处理,而其它部分进行抛光处理。粗化处理部分可以提升支柱551与波长转换材料52的附着效果,且抛光处理部分具有较高的反射作用。
如图12所示,当采用上述结构时,支柱551的反射功能可配合凹坑53的侧壁的反射功能对荧光材料受激发出的光的传播路线进行调整,使得大部分光最终以近似垂直凹坑上底边的小角度出射。并且,由于波长转换元件50的尺寸较小,且各个荧光像素点通常为毫米级或微米级,所以出射光在波长转换元件500内的光程较短,使得出射光从凹坑53的上底边出射时较为集中。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当凹坑的锥面或锥面母线与上底面夹角为45°时,与支柱配合,波长转换元件的出光效率最高。
<波长转换元件的另一制备方法示例>
下面,将结合图11来详细说明制备波长转换元件50的方法。
首先,类似于前述的制备方法,在第一步骤中,提供氧化铝陶瓷材料51,并在第二步骤中,如图11的(a)所示,利用激光刻蚀在氧化铝陶瓷材料51上形成二维排列的凹坑53。但与前述的制备方法不同的是,凹坑53形成为贯穿整个氧化铝陶瓷材料51。可选择地,通过镀膜工艺进一步在凹坑的内壁上设置光反射层。光反射层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光反射层。例如,金属光反射层为银光反射层。
接着,在第三步骤中,提供散热器55。如上所述,散热器55在其一侧形成有支柱551。支柱551在散热器55上的排列方式与形成有底层44的凹坑43的排列方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支柱551形成在散热器55的与各凹坑53相对应的位置处。另外,支柱551的尺寸可以对应于凹坑53的具有较小尺寸的下底的尺寸。这里,支柱551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陶瓷材料,还可以是其他具有良好导热和/或反光效果的材料。
优选地,对将要嵌入在波长转换材料52中的支柱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粗化处理,而对其它部分进行抛光处理,以提高波长转换元件的出光效率。
在第四步骤中,如图11的(b)所示,将散热器55的各个支柱551从氧化铝陶瓷材料51的下表面***到相应的凹坑53中,使得支柱55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凹坑53中。
然后,在第五步骤中,制备用于形成发光玻璃材料52的浆料。发光玻璃材料52的浆料的制备方式和工艺和前述制备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接着,在第六步骤中,类似于前述的制备方法,如图11的(c)所示,采用刮涂法使荧光粉玻璃浆料填满凹坑53,以掩埋支柱551。然后,在第七步骤中,在例如160至200℃的温度下对获得的结构进行预烘干,并在第八步骤中,在例如600至120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注意,由于玻璃浆料在干燥过程中收缩严重,使得发光玻璃材料无法完全填满凹坑,因而,可重复2至3次刮涂和干燥过程,以减少由于干燥收缩引起的发光玻璃材料52无法填满凹坑的问题。
由此,得到像素化波长转换元件50。
根据由本制备方法产生的波长转换元件50,由于波长转换材料52分别与凹坑53的内壁和支柱551粘接,且支柱551的尺寸对应于凹坑53的具有较小尺寸的下底的尺寸。由此,相对于波长转换元件40,波长转换元件50的可靠性和牢固性可以进一步提高。再者,波长转换材料52直接与支柱551接触,且接触面积较大,因此相对于波长转换元件40,波长转换元件50的散热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
尽管通过不同的结构或不同的制备方法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波长转换元件,但根据需要可以在这些不同结构或不同制备方法之间进行各个要素的组合或替换,以产生新的结构或制备方法,且这些新的结构或制备方法并没有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
尽管在上面已经参照附图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波长转换元件及其制备方法,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随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实质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改变、组合、次组合以及变型。

Claims (31)

1.一种波长转换元件,包括:
光阻隔材料,所述光阻隔材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所述光阻隔材料中形成有二维排列的多个凹坑,所述凹坑在纵向截面中为倒梯形,所述凹坑的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至15μm;以及
波长转换材料,所述波长转换材料设置在所述光阻隔材料的各个所述凹坑中,且所述波长转换材料的上表面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上表面齐平,以用于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上表面接收外部的激发光以产生受激光,
所述波长转换元件还包括具有导热和光反射功能的底层,所述底层填充在所述光阻隔材料的各个所述凹坑的底部,所述底层在纵向截面中为倒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
所述凹坑贯穿所述光阻隔材料的整个厚度,使得各个所述底层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下表面露出,并且
所述波长转换元件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形成有与所述凹坑具有相同排列方式的多个支柱,且经由所述支柱连接到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下表面露出的各个所述底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所述底层包括由纳米银粉和玻璃粉烧结成的烧结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包括玻璃材料和荧光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为Al2O3陶瓷、硅片或AlN陶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所述凹坑的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0.5μm至1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所述凹坑的内壁上设置有光反射层。
8.一种波长转换元件,包括:
光阻隔材料,所述光阻隔材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所述光阻隔材料中形成有二维排列的多个凹坑,所述凹坑在纵向截面中为倒梯形,所述凹坑的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至15μm;以及
波长转换材料,所述波长转换材料设置在所述光阻隔材料的各个所述凹坑中,且所述波长转换材料的上表面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上表面齐平,以用于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上表面接收外部的激发光以产生受激光,
所述凹坑贯穿所述光阻隔材料的整个厚度,使得所述波长转换材料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下表面露出,并且
所述波长转换元件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形成有与所述凹坑具有相同排列方式的多个支柱,且所述支柱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下表面***到所述凹坑中,使得所述支柱嵌入在所述波长转换材料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所述波长转换材料包括玻璃材料和荧光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为Al2O3陶瓷、硅片或AlN陶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所述支柱的尺寸对应于所述倒梯形的下底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位于所述凹坑中的所述支柱的至少一部分受到表面粗化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所述凹坑的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0.5μm至10μm。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中,所述凹坑的内壁上设置有光反射层。
15.一种用于制备波长转换元件的方法,包括:
提供光阻隔材料,所述光阻隔材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通过激光刻蚀在所述光阻隔材料中形成二维排列的多个凹坑,其中,所述凹坑在纵向截面中形成为倒梯形,所述凹坑的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至15μm;
通过混合纳米银粉、玻璃粉和有机载体来制备底层浆料;
进行刮涂处理以将所述底层浆料填充在各个所述凹坑中;
对所述底层浆料进行干燥处理和烧结处理,以形成在纵向截面中为倒梯形的底层;
通过混合玻璃粉、荧光粉和有机载体来制备波长转换材料浆料;
进行刮涂处理以将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填充在各个所述凹坑中的所述底层上方;
对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进行干燥处理;并且
对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进行烧结处理,以形成波长转换材料,其中,所述波长转换材料的上表面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上表面齐平,
其中,针对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的刮涂处理和干燥处理交替地重复两次以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在形成所述波长转换材料之后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下表面进行减薄和抛光处理,使得所述底层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下表面露出;并且
将散热器连接至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下表面露出的各个所述底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为Al2O3陶瓷、硅片或AlN陶瓷。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载体由乙基纤维素、松油醇、丁基卡比醇和丁基卡比醇酯混合而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在对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进行所述烧结处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光阻隔材料的露出所述波长转换材料的上表面进行图案化和/或光学膜镀覆。
20.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凹坑的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0.5μm至10μm。
21.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在形成所述凹坑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通过镀膜工艺在所述凹坑的内壁上设置光反射层。
22.一种用于制备波长转换元件的方法,包括:
提供光阻隔材料,所述光阻隔材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通过激光刻蚀在所述光阻隔材料中形成二维排列的多个凹坑,其中,所述凹坑贯穿所述光阻隔材料的整个厚度,所述凹坑在纵向截面中形成为倒梯形,所述凹坑的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至15μm;
提供散热器,其中,所述散热器形成有多个支柱,且所述支柱的排列方式与所述凹坑的排列方式相同;
将所述散热器的各个所述支柱穿过所述倒梯形的下底***到相应的所述凹坑中,使得所述支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坑中;
通过混合玻璃粉、荧光粉和有机载体来制备波长转换材料浆料;
进行刮涂处理以将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填充在各个所述凹坑中以掩埋所述支柱;
对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进行干燥处理;并且
对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进行烧结处理,以形成波长转换材料,其中,所述波长转换材料的上表面与所述光阻隔材料的上表面齐平,
其中,针对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的刮涂处理和干燥处理交替地重复两次以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为Al2O3陶瓷、硅片或AlN陶瓷。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载体由乙基纤维素、松油醇、丁基卡比醇和丁基卡比醇酯混合而成。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乙基纤维素在所述有机载体中的含量为3至10重量%。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乙基纤维素、松油醇、丁基卡比醇和丁基卡比醇在所述有机载体中的含量分别为6重量%、70重量%、12重量%和12重量%。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在对所述波长转换材料浆料进行所述烧结处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光阻隔材料的露出所述波长转换材料的上表面进行图案化和/或光学膜镀覆。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柱的尺寸对应于所述倒梯形的下底尺寸。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位于所述凹坑中的所述支柱的至少一部分受到表面粗化处理。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凹坑的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0.5μm至10μm。
3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在形成所述凹坑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通过镀膜工艺在所述凹坑的内壁上设置光反射层。
CN201711061898.3A 2017-11-02 2017-11-02 波长转换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7553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1898.3A CN109755355B (zh) 2017-11-02 2017-11-02 波长转换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18/071433 WO2019085259A1 (zh) 2017-11-02 2018-01-04 波长转换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1898.3A CN109755355B (zh) 2017-11-02 2017-11-02 波长转换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5355A CN109755355A (zh) 2019-05-14
CN109755355B true CN109755355B (zh) 2021-12-07

Family

ID=66332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61898.3A Active CN109755355B (zh) 2017-11-02 2017-11-02 波长转换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5355B (zh)
WO (1) WO20190852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6774A (zh) * 2019-07-11 2021-01-12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色彩转换组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CN112750862B (zh) * 2019-10-31 2022-11-11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色彩转换结构、显示装置及色彩转换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13024253B (zh) * 2019-12-09 2023-09-12 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激光照明的高显色性包边复合结构波长转换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2768A (zh) * 2012-10-31 2014-05-14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光源***及相关投影***
CN107272317A (zh) * 2017-05-31 2017-10-20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荧光芯片及其波长转换装置的制备方法以及显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2073B (zh) * 2010-08-03 2017-03-29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用以形成上述的方法
US20130240934A1 (en) * 2012-03-14 2013-09-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 emitting element packa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997674B2 (en) * 2012-03-30 2018-06-12 Lumileds Llc Optical cavity including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wavelength converting material
DE112014004933T5 (de) * 2013-10-29 2016-07-21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Wellenlängenumwandlungselemen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nd Licht emittierender Halbleiterbauteil, welcher dasselbe aufweist
US9806240B2 (en) * 2014-03-10 2017-10-31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including a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method for producing a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including a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CN104091860B (zh) * 2014-07-01 2017-01-11 东莞市万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Led封装光源及其生产工艺
CN112782924A (zh) * 2015-08-11 2021-05-11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式色轮
CN106896632A (zh) * 2015-12-03 2017-06-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荧光体、波长转换元件、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CN105762239B (zh) * 2016-04-12 2018-11-06 杨阳 光转换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2768A (zh) * 2012-10-31 2014-05-14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光源***及相关投影***
CN107272317A (zh) * 2017-05-31 2017-10-20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荧光芯片及其波长转换装置的制备方法以及显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5355A (zh) 2019-05-14
WO2019085259A1 (zh) 2019-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28997B1 (ko) Led 응용들을 위한 무기 바인더 내의 형광체
CN109755355B (zh) 波长转换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US9806240B2 (en)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including a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method for producing a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including a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US9590146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a luminescent structure
US8552444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TWI484658B (zh) 製造輻射發射半導體晶片之方法、輻射發射半導體晶片以及輻射發射組件
CN101821862B (zh) 包括光子晶体和发光陶瓷的发光装置
KR20070054725A (ko) 현탁액으로부터 용매 증발을 통해 반도체 발광 소자를코팅하는 방법
WO2016092956A1 (ja) 発光装置用基板及び発光装置用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08518461A (ja) 固体金属ブロック半導体発光デバイス実装基板ならびにキャビティおよびヒートシンクを含むパッケージ、ならびにそれらをパッケージングする方法
JP2012517697A (ja) 光素子用基板、これを有する光素子パッケー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824148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3915151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wavelength-converting pixel array structure
JP2023001230A (ja) 発光装置及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WO2013035529A1 (ja) 発光装置
JP7174290B2 (ja) 発光装置及び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3105801A (ja) 発光装置
JP2011155127A (ja) 発光装置
US20210341656A1 (en) Wavelength convers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3108738A1 (ja) 発光装置
CN117080329A (zh) 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JP5748611B2 (ja) 発光装置
DE112022002850T5 (de) Halbleiterlichtquelle, abdeckkörper und verfahren
JP2013115150A (ja) 発光装置
JP2013012537A (ja) 発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