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6063A - 微液滴检测*** - Google Patents

微液滴检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6063A
CN109746063A CN201711074989.0A CN201711074989A CN109746063A CN 109746063 A CN109746063 A CN 109746063A CN 201711074989 A CN201711074989 A CN 201711074989A CN 109746063 A CN109746063 A CN 109746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layer model
component
detection system
oil
micro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749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46063B (zh
Inventor
荆高山
郭永
王博
苏世圣
白宇
朱修锐
付明珠
祝令香
刘宝霞
杨文军
王勇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yi Biotechnology Co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yi Biotechnology Co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yi Biotechnology Co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y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749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6063B/zh
Priority to EP18872941.2A priority patent/EP3674393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13852 priority patent/WO201908601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6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6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46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60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液滴检测***,所述微液滴检测***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所述第一部件是微液滴检测时用于间隔油和上浮油的加样以及检测后废液收集的装置;所述第二部件是微液滴检测***,所述微液滴检测***包括有一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用于所述微液滴检测***制备过程中注入注塑料以及批量化生产过程中和/或批量化荧光检测过程中微液滴检测***的转运;和所述第三部件是装有微液滴进行微液滴PCR扩增的容器。该微液滴检测***,可以快速、可靠、便捷、以及无污染的检测微液滴样品的荧光信号;该微液滴检测***的材料和加工成本低,有利于临床检测和其他生物检测的广泛应用。

Description

微液滴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液滴数字PCR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液滴检测***。
背景技术
微液滴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是一种基于单分子PCR的核酸绝对定量分析技术。微液滴数字PCR技术以其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优势正成为业界下一个革命性技术。近几年来,随着微纳米制造技术和微流体技术(micro-nanofabrication andmicrofluidics)的发展,微液滴数字PCR技术遇到了突破技术瓶颈的最佳契机。该技术借助微流控芯片,生成直径为数微米到数百微米的液滴;微液滴包裹单分子或单细胞,达到反应与检测全封闭,全集成。微液滴数字PCR***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特殊的微液滴生成仪将待测样品均分到大量纳升级(直径为数微米到数百微米)的“油包水”微液滴中,微液滴的数量在百万级别。由于微液滴数量足够多,微液滴之间被油层相互隔离,因此每个微液滴相当于一个“微型反应器”,微液滴中只含有待测样品的DNA单分子;然后,针对这些微液滴被转移到EP管中,在一个常规PCR仪中进行反应。经过PCR扩增反应的微液滴,通过特殊的微液滴分析仪逐个对液滴的荧光信号进行检测,有荧光信号的微滴判读为1,没有荧光信号的微滴判读为0。最后,根据泊松分布原理及阳性微滴的个数与比例即可得出待测样品的目标DNA分子数目,实现对核酸样本的绝对定量。微液滴数字PCR技术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快速、可靠的判定微液滴样品的荧光信号识别出来,统计阳性微液滴的个数和比例。
微液滴样品荧光信号的判定依赖一个核心技术:微液滴荧光检测装置的设计和加工,利用激光激发微液滴内产物的荧光信号高低来区分阴性微液滴和阳性微液滴。微液滴数字PCR技术的常规流程是:生成的微液滴被转移到EP管中,在一个常规PCR仪中进行反应。经过PCR扩增反应的微液滴,被注入到一个微液滴荧光检测装置中,配合特殊的微液滴分析仪进行荧光信号检测。该微液滴荧光检测装置被广泛应用与临床检测需要具备以下原则:(1)含有经过PCR扩增反应的微液滴的EP管,与该微液滴荧光检测装置密闭连接,无需转移,减小可能的交叉污染;(2)微液滴在特殊微液滴分析仪作用下,被注入到该微液滴荧光检测装置中;微液滴流经激光检测区时,单排整齐排列,便于荧光信号的准确检测;(3)检测后的微液滴被收集到一个密闭的储存容器中,减小可能的交叉污染;(4)该微液滴荧光检测装置一次性使用,材料和加工成本低,(5)针对该微液滴荧光检测装置的操作便捷。针对以上原则,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微液滴检测***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目前,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微流控芯片已被广泛用于检测微液滴。首先,研究人员利用软光刻工艺(人工操作)加工具备微米量级的PDMS微液滴芯片。当PDMS微液滴芯片制备成功后,在其样品入口、微液滴生成出口利用机械加工工艺打孔,装配进样管、出样管。EP管中的“油相”样品、“微液滴”样品通过手工方式吸入到注射器中。然后,通过外部注射泵将“油相”样品、“微液滴”样品样品经过进样管注入PDMS微液滴芯片中。在预先设计好的流道区域,光学检测***逐个对液滴的荧光信号进行检测。最后,被检测的微液滴经过出样管被收集到常规实验耗材中,例如EP管。尽管PDMS微液滴芯片材料研发成本低、实验室加工工艺简单,但是其存在的不足包括:
(1)PDMS微液滴检测***与含有“微液滴”样品的EP管开放式连接,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2)检测后的微液滴被收集到一个开放的EP管中,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3)PDMS是热弹性聚合物材料,该类材料不适合于工业级注塑、封装工艺。手工加工的PDMS微液滴芯片可靠性差。PDMS微液滴芯片批量加工成本高昂。
(4)PDMS微液滴芯片样品注入、液滴收集为过程繁琐的人工操作流程,不适于临床检验应用。
针对PDMS微液滴芯片的不足,我们设计和加工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微液滴检测***。该微液滴检测***,可以快速、可靠、便捷、以及无污染的检测微液滴样品的荧光信号;该微液滴检测***的材料和加工成本低,有利于临床检测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液滴检测***所述微液滴检测***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所述第一部件是微液滴检测时用于间隔油和上浮油的加样以及检测后废液收集的装置;所述第二部件是微液滴检测芯片,所述微液滴检测***包括有一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用于所述微液滴检测***制备过程中注入注塑料以及批量化生产过程中和/或批量化荧光检测过程中微液滴检测***的转运;和所述第三部件是装有微液滴进行微液滴PCR扩增的容器;所述第二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部件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三部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第一部件的下表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通过点胶方式或超声焊接方式密封固定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分别通过一体注塑而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是热塑性材料,优选为聚碳酸酯材料、环烯烃共聚物或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聚丙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件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三部件的卡位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部件包括微液滴容器和微液滴容器上盖,所述微液滴容器由硬性塑料材质制成,微液滴容器上盖由软性塑料材料制成;固定时,所述微液滴容器上盖与所述卡位槽进行配合,实现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三部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卡位槽中设置有从所述第一部件的下表面突出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是中空的;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三部件拆卸固定时,所述穿刺针穿透所述微液滴容器上盖。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件设置有至少一个间隔油和上浮油的加样以及检测后废液的收集单元,优选为四个、八个和十二个;所述第二部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微液滴检测单元,优选为四个、八个和十二个;第三部件是包括至少一个装有微液滴进行微液滴PCR扩增的容器,优选为四个、八个和十二个;每个间隔油和上浮油的加样以及检测后废液的收集单元与其相对应的每一个微液滴检测单元和每一个装有微液滴进行微液滴PCR扩增的容器配合,完成扩增后微液滴的检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油和上浮油的加样以及检测后废液的收集单元包括在所述第一部件上方的上表面设置的上浮油加样槽、上浮油加样通孔、间隔油加样槽和间隔油加样通孔,其中所述上浮油加样通孔和所述间隔油加样通孔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浮油加样槽和所述间隔油加样槽底部;和在第一部件下表面的所述上浮油加样通孔之处连接的上浮油进样管道,在所述第一部件下表面的所述间隔油加样通孔之处连接间隔油进样管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部件下方的下表面设置有废液槽,用于收集检测后的所有废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部件下方设置有将将废液槽内的残余空气排出的结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浮油加样槽和所述间隔油加样槽的容积分别为1~900微升,优选为5~500微升,更优选为100~200微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液滴检测单元包括微液滴检测管路、间隔油入口、间隔油管路、微液滴容器、微液滴上浮孔和微液滴管路;间隔油从所述间隔油入口进入所述间隔油管路,微液滴从所述微液滴容器通过微液滴上浮孔进入所述微液滴管路;所述间隔油管路和所述微液滴管路在所述微液滴检测管路之前形成十字交叉结构,从而间隔油将所述微液滴管路中微液滴隔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二个所述间隔油管路和一个所述微液滴管路形成所述十字交叉结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油入口之后的管路中设置有回型流阻区;和/或所述间隔油管路中设置有间隔油过滤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间隔油流过所述回型流阻区后,分成两路分别进入二个所述间隔油管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液滴检测单元还包括上浮油入口、上浮油管路和上浮油连接孔,上浮油从所述上浮油入口注入,通过所述上浮油管路,和从所述上浮油连接孔进入微液滴容器,挤压微液滴容器中的微液滴,从而使得微液滴通过所述微液滴上浮孔上浮进入所述微液滴管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浮油管路中设置有上浮油过滤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微液滴检测管路旁边设置有定位辅助沟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件上还设置观察窗,用于配合光学***实时监测生成的微液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液滴检测***还包括第四部件,并通过其给所述第一部件中间隔油和上浮油施加外部压力。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上还分别设置有便于两者固定连接进行定位的定位孔。
本发明的微液滴检测***,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快速、可靠、并行检测微米量级“油包水”微液滴样本的荧光信号。(2)该装置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采用热塑材料(例如PC、COP、PMMA)加工,材料和批量加工成本低廉,(3)配合外部压力源,使用该微液滴检测***,微液滴样本的检测速率高速可控。(4)集成式微液滴芯片设计,整个过程不易产生交叉污染,盛装PCR后的微液滴样本的EP管直接与芯片连接,无需开盖,检测后的废液会收集到废液收集池中,整个过程不易产生交叉污染。(5)微液滴荧光检测芯片操作方便。只需要手动预加间隔油和上浮油,再配合光学检测仪器,就可以便捷的完成整个检测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微液滴检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部件通过卡位槽与第三部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三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二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间隔油回型流阻区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间隔油管路过滤区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上浮油驱动微液滴上浮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十字交叉结构示意图;和
图10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管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微液滴检测***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包括: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和第三部件3,第一部件1是微液滴检测时间隔油和上浮油的加样以及检测后废液收集装置,第二部件2是微液滴检测***,第三部件3是微液滴进行微液滴PCR扩增的容器。第二部件2固定连接在第一部件1的上表面;第三部件3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第一部件1的下表面。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微液滴生成装置还包括第四部件4,第四部件4是用于密封第一部件1的间隔油加样槽和上浮油加样槽。第四部件4例如水密封胶垫,例如用硅胶制备,该水密封胶垫可以设置有气孔,用于通过其施加压力,其作用是保证外部压力源和第一部件之间的压接气密性,并且便于施加外部压力。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部件和/或第二部件2加工出定位孔,便于彼此之间的配合。
如图2所示,第一部件1是实现微液滴检测时间隔油和上浮油的加样以及检测后废液的收集。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上平行设置8个间隔油和上浮油的加样以及检测后废液的收集单元,从左到右,第一部件1的上表面上方每个间隔油和上浮油的加样以及检测后废液的收集单元等间距并行排布在第一部件1上,间隔油和上浮油的加样以及检测后微液滴的每个收集单元与第二部件2上每个微液滴检测单元相配合,用于微液滴检测单元的间隔油和油样样品的加入和检测后的微液滴废液收集。第一部件1上方的上表面设置有上浮油加样槽111、上浮油加样通孔112、间隔油加样槽113和间隔油加样通孔114,其中上浮油加样通孔112和间隔油加样通孔114分别设置在上浮油加样槽111和间隔油加样槽113底部中央;和在第一部件1下表面第一部件1的上浮油加样通孔112之处连接的上浮油进样管道115,在第一部件1的间隔油加样通孔114之处连接的间隔油进样管道11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浮油进样管道115和间隔油进样管道116是在第一部件1上方的下表面加工出管道,然后用封装片进行封装形成密闭的管道。
如图3所示,在第一部件1的下表面,在上浮油进样管道115和间隔油进样管道116下方位置设置有第三部件3的卡位槽117,该卡位槽117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三部件3;在第一部件1卡位槽117中设置有从第一部件1的下表面突出的穿刺针118,该穿刺针118是中空的,上浮油通过其进入第三部件3。
在第一部件1下方的下表面设置有废液槽119,用于收集检测后的所有废液,将荧光检测过的微液滴进行密闭回收。
如图4所示,第三部件3包括用于容纳微液滴的微液滴容器31和可用第一部件上设置的穿刺针118穿刺的上盖32,微液滴容器31通常用硬性塑料材质制成,例如,微液滴容器31是常用的离心管(EP管),上盖32通常用软性塑料材料制成,便于用穿刺针118穿刺,例如上盖32是用有机硅橡胶制成的离心管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微液滴容器31与部件1的每个间隔油和上浮油的加样以及检测后废液的收集单元相配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微液滴容器31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方式中,8个微液滴容器31连接在一起,8个上盖32连接在一起;它们分别一体加工而成。
如图5所示,在外圆直径为118mm、内圆直径为22mm的标准光盘中,从左到右,在一个标准光盘内等间距排布8个相同的微液滴检测单元21,用于并行荧光检测微液滴。
在芯片中心有一中心孔22,该中心孔22来自于光盘加工工艺,用于注入注塑料以及批量化生产过程中基片的转运,以及用于批量化荧光检测过程中微液滴检测***的转运。传统圆形光盘结构不易定位,将芯片加工为八边形结构,并加工出两个定位孔23,便于微液滴芯片与相关设备的定位配合。在中心孔两侧各自等间距排布4个相同的微液滴检测单元21,用于并行检测微液滴。
如图5所示,每个液滴检测单元1自上而下包括:间隔油入口2111、回型流阻区2112、两个间隔油管路2113、两个间隔油过滤区2114、上浮油入口2121、一个上浮油过滤区2122、上浮油管路2123以及上浮油连接孔2124、微液滴上浮孔213、微液滴管路214、微液滴检测管路215和微液滴废液口2126;上浮油连接孔2124是连接上浮油管路2123与第三部件3(在下方,没有示出)的通孔。如图1所示的微液滴检测***对常规光盘的标准结构进行了修正,可最大限度利用光盘的空间,并行排布微液滴检测流道。同时,利用精密注塑工艺加工的芯片,结合回型流阻区和过滤区设计,快速、可靠利用荧光检测均一的微米量级“油包水”微液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图5的8个液滴检测单元1中,各个间隔油入口111之间的距离、上浮油入口121之间的距离和微液滴上浮孔13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该距离等于标准八通道移液器吸头之间的距离。
如图6所示,首先利用外部气泵或者蠕动泵,间隔油被注入到间隔油入口2111。为了精确控制间隔油相样品进样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回型流阻区2112,精确控制间隔油进样量。间隔油会浸润在聚合物材料表面,在未施加压力条件下,经过毛细作用,间隔油自动流入微管道中。极端情况下,间隔油在毛细作用下,持续流动。设计回形流阻区2112的目的是精确控制间隔油进样量,尽量减少间隔油在毛细作用下在微管道中的持续流动,使得间隔油进样量仅由外部气泵或者蠕动泵控制。
然后,间隔油经过一个油相分流入口,一分为二的进入相同设计的间隔油管路2113中,其作用是间隔油与上浮液滴在十字交叉处交汇,推动微液滴运动;并借助鞘流效应,将上浮液滴挤压到流道中央,便于检测微液滴内的荧光信号。如图7所示,两路间隔油各进入一个间隔油过滤区2114,过滤区2114是一组柱状阵列结构,如图7所示,柱状阵列结构有多排柱状阵列交错组成。间隔油中存在的杂质(颗粒、丝絮纤维等)被阻挡在这组柱状结构处,消除杂质对于液滴荧光检测的影响。
如图8所示,上浮油在外界气压作用下,从上浮油入口2121流入上浮油管路2123,在上浮油连接孔2124处流下,流入第三部件3(在下方,没有示出)中,同时第三部件3内的微液滴在上浮油作用下,从微液滴上浮孔13上浮。第三部件3放置在上浮油连接孔2124和微液滴上浮孔213下方,上浮油连接孔2124和微液滴上浮孔213的间距设计是参考第三部件3的尺寸,如果第三部件3是EP管,上浮油连接孔2124和微液滴上浮孔213之间的间距是小于EP管的宽度。
如图9所示,两个间隔油管路2113和一个微液滴管路214形成十字交叉结构,目的是使上浮来的紧密排列的微液滴通过两侧的间隔油间隔开来,和使得微液滴间的信号干扰降低;同时通过“十字交叉结构”设计可以通过控制两侧间隔油的气压来控制微液滴单层排布的间距距离。在“十字结构”后的微液滴检测管路中,微液滴间隔开后,一字排开流动的流过进行光学检测。
如图10所示在“十字交叉结构”后,此时微液滴已经在微液滴检测管路单排等间距排布开来,同时在待检测的微液滴检测管路旁固定间距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封闭辅助沟道2151。封闭的沟道内没有油相、水相、微液滴样品流动,该区域成像、透光/散光性质稳定,便于光路检测***定位到微液滴检测管路215正中心。
随着大量的微液滴检测后,将检测完信号的微液滴从微液滴废液口216流出,流入一个外部的封闭收集槽入口中。收集槽封闭的目的是防止微液滴废液引起的交叉污染。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微液滴检测***设置有收集槽的排气入口2171、排气管路2172和排气出口2173,排气入口2171与封闭收集槽出口连接,经过排气管路2172与排气出口2173连接,目的是为了释放收集槽中持续流入液体产生的压力,同时减少交叉污染。
二、微液滴检测过程
本发明的微液滴检测工作过程如下。首先,生成的微液滴被收集到微液滴容器31中,例如为EP管。然后,EP管上装配密闭的EP管上盖32,放入常规PCR仪中进行PCR扩增反应。然后将上述装有扩增样品的第三部件通过卡位槽117与第一部件1进行装配连接,在装配连接过程中穿刺针118完成对上盖32的穿刺。
上浮油被预先加样在第一部件1的上浮油加样槽111中。在外部压力作用下,上浮油从加样通孔112流入上浮油进样管道115,然后上浮油从上浮油入口2121进入上浮油过滤区2122、上浮油管路2123以及上浮油连接孔2124,然后通过穿刺针118,进入微液滴容器31中。由于上浮油的密度大于微液滴容器31中微液滴密度,微液滴一直处于液面上方。
上浮油管路1222,然后通过上浮油孔224和穿刺针118的中空处进入微液滴容器31中。第一部件1与第三部件3的上盖32密闭连接,上浮油孔224设置在对应于穿刺针118的中空处;上浮油仅可从穿刺针118的中空处流入第三部件31中。由于上浮油的密度大于第三部件331中微液滴密度,微液滴一直处于液面上方。在穿刺针118穿刺上盖32过程中,在穿过上盖32的穿刺针118周围形成空隙,第三部件3中的微液滴在上浮油的作用下,上浮通过穿刺针118周围的空隙,由于第一部件1与第二部件2紧密连接,上浮的液滴只能够进入第二部件2上的微液滴上浮孔213,然后进入微液滴管路微液滴管路214。
间隔油经过一个油相分流入口,一分为二的进入相同设计的间隔油管路2113中,其作用是间隔油与上浮液滴在十字交叉处交汇,推动微液滴运动;并借助鞘流效应,将上浮液滴挤压到流道中央,便于检测微液滴内的荧光信号。两路间隔油各进入一个间隔油过滤区2114,过滤区2114是一组柱状阵列结构,柱状阵列结构有多排柱状阵列交错组成。间隔油中存在的杂质(颗粒、丝絮纤维等)被阻挡在这组柱状结构处,消除杂质对于液滴荧光检测的影响。
两个间隔油管路2113和一个微液滴管路214形成十字交叉结构,目的是使上浮来的紧密排列的微液滴通过两侧的间隔油间隔开来,和使得微液滴间的信号干扰降低;同时通过“十字交叉结构”设计可以通过控制两侧间隔油的气压来控制微液滴单层排布的间距距离。在“十字结构”后的微液滴检测管路中,微液滴间隔开后,一字排开流动的流过进行光学检测。
在“十字交叉结构”后,此时微液滴已经在微液滴检测管路单排等间距排布开来,同时在待检测的微液滴检测管路旁固定间距的位置设置有一个封闭辅助沟道2151。封闭的沟道内没有油相、水相、微液滴样品流动,该区域成像、透光/散光性质稳定,便于光路检测***定位到微液滴检测管路215正中心。
随着大量的微液滴检测后,将检测完信号的微液滴从微液滴废液口216流出,流入一个外部的封闭收集槽入口中。收集槽封闭的目的是防止微液滴废液引起的交叉污染。
应该理解到披露的本发明不仅仅限于描述的特定的方法、方案和物质,因为这些均可变化。还应理解这里所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而不是意欲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仅受限于所附的权利要求。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将认识到,或者能够确认使用不超过常规实验,在本文中所述的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案的许多等价物。这些等价物也包含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

Claims (22)

1.一种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液滴检测***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
所述第一部件是微液滴检测时用于间隔油和上浮油的加样以及检测后废液收集的装置;
所述第二部件是微液滴检测芯片,所述微液滴检测***包括有一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用于所述微液滴检测***制备过程中注入注塑料以及批量化生产过程中和/或批量化荧光检测过程中微液滴检测***的转运;
和所述第三部件是装有微液滴进行微液滴PCR扩增的容器;
所述第二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部件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三部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第一部件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通过点胶方式或超声焊接方式密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分别通过一体注塑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是热塑性材料,优选为聚碳酸酯材料、环烯烃共聚物或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聚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三部件的卡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件包括微液滴容器和微液滴容器上盖,所述微液滴容器由硬性塑料材质制成,微液滴容器上盖由软性塑料材料制成;固定时,所述微液滴容器上盖与所述卡位槽进行配合,实现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三部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位槽中设置有从所述第一部件的下表面突出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是中空的;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三部件拆卸固定时,所述穿刺针穿透所述微液滴容器上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设置有至少一个间隔油和上浮油的加样以及检测后废液的收集单元,优选为四个、八个和十二个;
所述第二部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微液滴检测单元,优选为四个、八个和十二个;
第三部件是包括至少一个装有微液滴进行微液滴PCR扩增的容器,优选为四个、八个和十二个;
每个间隔油和上浮油的加样以及检测后废液的收集单元与其相对应的每一个微液滴检测单元和每一个装有微液滴进行微液滴PCR扩增的容器配合,完成扩增后微液滴的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油和上浮油的加样以及检测后废液的收集单元包括在所述第一部件上方的上表面设置的上浮油加样槽、上浮油加样通孔、间隔油加样槽和间隔油加样通孔,其中所述上浮油加样通孔和所述间隔油加样通孔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浮油加样槽和所述间隔油加样槽底部;和在第一部件下表面的所述上浮油加样通孔之处连接的上浮油进样管道,在所述第一部件下表面的所述间隔油加样通孔之处连接间隔油进样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件下方的下表面设置有废液槽,用于收集检测后的所有废液。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部件下方设置有将将废液槽内的残余空气排出的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浮油加样槽和所述间隔油加样槽的容积分别为1~900微升,优选为5~500微升,更优选为100~200微升。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液滴检测单元包括微液滴检测管路、间隔油入口、间隔油管路、微液滴容器、微液滴上浮孔和微液滴管路;间隔油从所述间隔油入口进入所述间隔油管路,微液滴从所述微液滴容器通过微液滴上浮孔进入所述微液滴管路;所述间隔油管路和所述微液滴管路在所述微液滴检测管路之前形成十字交叉结构,从而间隔油将所述微液滴管路中微液滴隔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通过二个所述间隔油管路和一个所述微液滴管路形成所述十字交叉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油入口之后的管路中设置有回型流阻区;和/或所述间隔油管路中设置有间隔油过滤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间隔油流过所述回型流阻区后,分成两路分别进入二个所述间隔油管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液滴检测单元还包括上浮油入口、上浮油管路和上浮油连接孔,上浮油从所述上浮油入口注入,通过所述上浮油管路,和从所述上浮油连接孔进入微液滴容器,挤压微液滴容器中的微液滴,从而使得微液滴通过所述微液滴上浮孔上浮进入所述微液滴管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浮油管路中设置有上浮油过滤区。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液滴检测管路旁边设置有定位辅助沟道。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任一所述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上还设置观察窗,用于配合光学***实时监测生成的微液滴。
21.根据权利要求1-19任一所述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液滴检测***还包括第四部件,并通过其给所述第一部件中间隔油和上浮油施加外部压力。
22.根据权利要求1-19任一所述微液滴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上还分别设置有便于两者固定连接进行定位的定位孔。
CN201711074989.0A 2017-11-06 2017-11-06 微液滴检测*** Active CN1097460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4989.0A CN109746063B (zh) 2017-11-06 2017-11-06 微液滴检测***
EP18872941.2A EP3674393A4 (en) 2017-11-06 2018-11-03 DROPLET DETECTION DEVICE
PCT/CN2018/113852 WO2019086019A1 (zh) 2017-11-06 2018-11-03 微液滴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4989.0A CN109746063B (zh) 2017-11-06 2017-11-06 微液滴检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6063A true CN109746063A (zh) 2019-05-14
CN109746063B CN109746063B (zh) 2024-05-24

Family

ID=66400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74989.0A Active CN109746063B (zh) 2017-11-06 2017-11-06 微液滴检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606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6002A (zh) * 2021-10-15 2021-12-2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全封闭无污染的数字化核酸检测芯片及检测方法
CN114196741A (zh) * 2021-11-20 2022-03-18 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体式微液滴芯片的数字pcr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91763A2 (en) * 2003-04-10 2004-10-28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Formation and control of fluidic species
CN101718795A (zh) * 2008-09-22 2010-06-0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基于气动微阀的微流控芯片液滴操控方法
CN102527454A (zh) * 2012-01-31 2012-07-04 复旦大学 一种用于样品富集的微流控液滴浓缩装置
CN103958050A (zh) * 2011-09-28 2014-07-30 哈佛学院院长等 用于液滴产生和/或流体操纵的***和方法
WO2014165559A2 (en) * 2013-04-02 2014-10-09 Raindanc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microfluidic droplets
CN105765055A (zh) * 2013-08-27 2016-07-13 基纽拜奥股份有限公司 微流体装置和其使用方法
CN106324236A (zh) * 2015-06-28 2017-01-11 上海市第人民医院 基于纳米均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检测生物大分子的方法
CN106378217A (zh) * 2016-12-06 2017-02-08 太原理工大学 可生成油‑水‑油和水‑油‑水两种液滴的微流控芯片
CN106442443A (zh) * 2016-09-12 2017-02-22 清华大学 一种微液滴荧光检测***
CN106754245A (zh) * 2016-12-07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基于海藻胶液滴的数字pcr芯片及其应用
CN207614862U (zh) * 2017-11-06 2018-07-17 北京天健惠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液滴检测***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91763A2 (en) * 2003-04-10 2004-10-28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Formation and control of fluidic species
CN101718795A (zh) * 2008-09-22 2010-06-0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基于气动微阀的微流控芯片液滴操控方法
CN103958050A (zh) * 2011-09-28 2014-07-30 哈佛学院院长等 用于液滴产生和/或流体操纵的***和方法
CN102527454A (zh) * 2012-01-31 2012-07-04 复旦大学 一种用于样品富集的微流控液滴浓缩装置
WO2014165559A2 (en) * 2013-04-02 2014-10-09 Raindanc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microfluidic droplets
CN105765055A (zh) * 2013-08-27 2016-07-13 基纽拜奥股份有限公司 微流体装置和其使用方法
CN106324236A (zh) * 2015-06-28 2017-01-11 上海市第人民医院 基于纳米均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检测生物大分子的方法
CN106442443A (zh) * 2016-09-12 2017-02-22 清华大学 一种微液滴荧光检测***
CN106378217A (zh) * 2016-12-06 2017-02-08 太原理工大学 可生成油‑水‑油和水‑油‑水两种液滴的微流控芯片
CN106754245A (zh) * 2016-12-07 2017-05-3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基于海藻胶液滴的数字pcr芯片及其应用
CN207614862U (zh) * 2017-11-06 2018-07-17 北京天健惠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液滴检测***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6002A (zh) * 2021-10-15 2021-12-2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全封闭无污染的数字化核酸检测芯片及检测方法
CN114196741A (zh) * 2021-11-20 2022-03-18 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体式微液滴芯片的数字pcr方法
CN114196741B (zh) * 2021-11-20 2023-12-29 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体式微液滴芯片的数字pcr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6063B (zh) 2024-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81204U (zh) 微液滴生成***
US11446664B2 (en) Combined sorting and concentrating particles in a microfluidic device
US6488896B2 (en) Microfluidic analysis cartridge
CN109746059B (zh) 微液滴生成***
WO2019086019A1 (zh) 微液滴检测装置
US20200070167A1 (en) Processing systems for isolating and enumerating cells or particles
CN103394380B (zh) 一种高通量微量液体样品分配装置及使用方法
JP2011013208A (ja) 生物学的操作システム及び工業的操作システム
CN207614860U (zh) 微液滴生成装置
KR102651768B1 (ko) 분석을 실시하기 위한 유체 시스템
WO2014145530A1 (en) Aspiration-free well plate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2020033855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crofluidic Interfaces
JP2010531456A (ja) 流体における検体を検出するためのモジュール及び該モジュールを有するチップ
CN109752353A (zh) 微液滴检测装置
CN207722815U (zh) 微液滴生成芯片
CN109746063A (zh) 微液滴检测***
CN207571029U (zh) 微液滴检测装置
CN207614862U (zh) 微液滴检测***
JP7030361B2 (ja) 微小液滴生成装置
WO2006093845A2 (en) A micro-fluidic fluid sepa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9746058A (zh) 微液滴检测芯片
CN109746062B (zh) 微液滴生成装置
CN207981203U (zh) 微液滴检测芯片
CN109746060B (zh) 微液滴生成芯片
CN105628660A (zh) 一种无源微阀poct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