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00563A - 分支覆膜支架 - Google Patents

分支覆膜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00563A
CN109700563A CN201811584994.0A CN201811584994A CN109700563A CN 109700563 A CN109700563 A CN 109700563A CN 201811584994 A CN201811584994 A CN 201811584994A CN 109700563 A CN109700563 A CN 109700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guide portion
overlay film
main body
remo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849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00563B (zh
Inventor
李�真
肖本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849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005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00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0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00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00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支覆膜支架,包括主体支架、远分支、过渡段和侧分支,远分支通过过渡段与主体支架连接,侧分支与远分支或主体支架连接,主体支架、远分支、过渡段和侧分支相互贯通,过渡段包括引导部和与引导部连接的连接部,引导部与连接部围合成一个近端开口较远端开口大的中空结构,引导部和侧分支分别位于连接部的两侧,主体支架的中心轴与侧分支的中心轴共面并形成切割面,切割面与引导部相交,沿切割面切割引导部形成轮廓线,轮廓线与远分支相交的端点的切线延伸进入侧分支的近端开口中。本发明的分支覆膜支架可以降低导丝进入侧分支的难度。

Description

分支覆膜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支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累及分支血管的主腔血管疾病(动脉瘤、动脉夹层、动脉溃疡等)的问题日益凸显,以及分支血管血供重建的重要性被逐步发觉,如何能有效、便捷地同时治疗主血管和分支血管疾病已成为关注焦点。
通过微创手术将覆膜支架输送至病变血管位置,从而隔绝血流对病变血管持续压迫的影响,进而防止主腔血管疾病进一步恶化的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因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见效快而成为医者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采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累及分支血管疾病进行治疗,通常步骤如下:首先,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设备的监测下,在主腔血管内放置一枚分支覆膜支架,分支覆膜支架包括主体支架和与主体支架相连的侧分支,使得分支覆膜支架的侧分支临近或对准分支血管入口;然后,在分支覆膜支架的内腔通入导丝,并使得导丝通过分支覆膜支架的侧分支进入分支血管内;最后,在导丝的引导下,依次经分支覆膜支架的主体支架和侧分支的内腔,向侧分支临近或对准的分支血管送入外周覆膜支架。这样分支覆膜支架通过主体支架修复了主腔血管的血流通道,又通过在侧分支连接外周覆膜支架的方式为分支血管提供了血供,保留了分支血管正常新陈代谢。
然而上述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在分支覆膜支架的内腔通入导丝时,由于导丝及分支覆膜支架的侧分支的开口均位于分支覆膜支架内部,医生通过DSA观测时,由于受到分支覆膜支架的显影影响,易出现显影重叠的情况。这样不利于医生判断分支覆膜支架的侧分支的开口与导丝的软头的相对位置,从而增加了导丝进入分支覆膜支架的侧分支的难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分支覆膜支架,以解决现有的导丝难以进入现有的分支覆膜支架的侧分支的问题。
一种分支覆膜支架,包括主体支架、远分支、过渡段和侧分支,远分支通过过渡段与主体支架连接,侧分支与远分支或主体支架连接,主体支架、远分支、过渡段和侧分支相互贯通,过渡段包括引导部和与引导部连接的连接部,引导部与连接部围合成一个近端开口较远端开口大的中空结构,引导部和侧分支分别位于连接部的两侧,主体支架的中心轴与侧分支的中心轴共面并形成切割面,切割面与引导部相交,沿切割面切割引导部形成轮廓线,轮廓线与远分支相交的端点的切线延伸进入侧分支的近端开口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引导部包括于其内壁上形成的轨道,轨道与轮廓线同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引导部包括两条于其内侧壁上形成的褶皱条,两条褶皱条及位于两条褶皱条之间的引导部的部分形成轨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轨道包括于引导部的内侧壁上开设的凹槽,凹槽与轮廓线同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侧分支包括第一段和与第一段相连的第二段,第二段经第一段与远分支贯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第一段的近端指向第一段的远端方向,第一段的内径逐渐变小;第二段的内径与第一段的远端的内径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支覆膜支架还包括显影结构,显影结构包括主体支架显影标记、引导部显影标记和侧分支显影标记,主体支架显影标记设于主体支架的近端上,引导部显影标记设于引导部的近端上,侧分支显影标记设于侧分支的近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体支架显影标记、引导部显影标记和侧分支显影标记共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影结构还包括远分支显影标记,远分支显影标记位于远分支的远端上,远分支显影标记与主体支架显影标记、引导部显影标记和侧分支显影标记共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轮廓线上的点与主体支架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侧分支的中心轴线与远分支的中心轴线相交并形成一交点,侧分支的中心轴线于交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角度与远分支的中心轴线重合,角度为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侧分支的中心轴线与远分支的中心轴线相交并形成一交点,侧分支的中心轴线于交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角度与远分支的中心轴线重合,角度为钝角。
上述分支覆膜支架与一外周覆膜支架配合使用以治疗累及分支血管的主腔血管的血管疾病(动脉瘤、动脉夹层、动脉溃疡等),分支覆膜支架植入主腔血管后,使得主体支架位于主腔血管的靠近近端的一侧,远分支位于主腔血管的靠近远端的一侧,侧分支位于病变的主腔血管内,并且使得侧分支朝向病变的分支血管延伸,侧分支的远端开口临近病变的分支血管的近端开口,将导丝由主体支架的近端开口经侧分支送入分支血管中,导丝在分支覆膜支架的内腔中沿引导部运动,使得导丝由引导部的远端滑出时,相当于沿引导部远端的切线继续运动,由于引导部远端的切线中的一条可延伸至侧分支的开口中,故而可以降低导丝进入侧分支的难度,方便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间,并且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分支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分支覆膜支架中覆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分支覆膜支架中覆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过渡段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的过渡段与导丝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的分支覆膜支架与主腔血管和分支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的分支覆膜支架与导丝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的侧分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的分支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中的分支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中的分支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将分支覆膜支架植入血管后,定义血流从分支覆膜支架的近端流向该分支覆膜支架的远端。
本申请中"分支覆膜支架"是指裸支架表面覆盖有薄膜后的结构,裸支架是指沿长度方向包括多个波形环状物且各波形环状物之间没有薄膜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支覆膜支架100,包括主体支架110、远分支120、过渡段130和侧分支140。远分支120通过过渡段130与主体支架110连接。侧分支140与远分支120连接。主体支架110、远分支120、过渡段130和侧分支140相互贯通。过渡段130包括引导部131和与引导部131连接的连接部132,引导部131与连接部132围合成一个近端开口较远端开口大的中空结构,引导部131和侧分支140分别位于连接部132的两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侧分支140还可以与主体支架110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主体支架110的中心轴与侧分支140的中心轴共面并形成切割面,切割面与引导部131相交,沿切割面切割引导部131形成轮廓线131a,轮廓线131a与远分支120相交的端点的切线131b延伸进入侧分支140的近端开口中。
如图4和图5所示,引导部131包括于其内侧壁上形成的轨道1313,轨道1313与轮廓线131a同向延伸。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轮廓线131a与轨道1313的两侧边缘中的任一边缘重合时,或轮廓线131a位于轨道1313的两侧边缘之间时,均视为轨道1313与轮廓线131a同向延伸。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治疗累及分支血管220的主腔血管210的血管疾病(动脉瘤、动脉夹层、动脉溃疡等)时,一般用一外周覆膜支架(图未示)与本实施例中的分支覆膜支架100共同配合。首先在DSA数字显影设备的监测下,将分支覆膜支架100植入主腔血管210内,并使得侧分支140朝向病变的分支血管220延伸,侧分支140的远端开口临近病变的分支血管220的近端开口。
然后将一导丝310送入分支血管220内以建立外周覆膜支架的输送通道。在此过程中,导丝310由主体支架110的近端开口进入主体支架110的腔内,然后沿主体支架110的与引导部131位于同一侧的侧壁运动至过渡段130的引导部131的近端,调整导丝310的运动路径使得导丝310进入引导部131上的轨道1313中,导丝310沿轨道1313继续向引导部131的远端运动,轮廓线131a的远端的切线131b伸进入侧分支140的近端开口中,轨道1313与轮廓线131a同向延伸,故而导丝310可沿轨道1313运动至引导部131的末端,导丝310由引导部131的远端滑出时,相当于沿一轮廓线131a的远端的切线131b朝向侧分支140继续运动,进而可运动至侧分支140近端开口中,进而进入侧分支140的腔内以建立外周覆膜支架的输送通道。可以降低导丝310进入侧分支140的难度,方便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间,并且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本实施例中,沿轮廓线131a的近端向轮廓线131a的远端延伸,轮廓线131a上的点与主体支架110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如图1所示,主体支架110包括主体裸支架111和设于主体裸支架111上的主体覆膜112,主体覆膜112可通过过热熔合、缝合、黏合等连接方式设于主体裸支架111上;远分支120包括远分支裸支架121和设于远分支裸支架121上的远分支覆膜122,远分支覆膜122可通过热熔合、缝合、黏合等连接方式设于远分支裸支架121上;侧分支140包括侧分支裸支架141(图未示)和设于侧分支裸支架141上的侧分支覆膜142,侧分支覆膜142可通过热熔合、缝合、黏合等连接方式设于侧分支裸支架141上;引导部131包括引导部裸支架1311和设于引导部裸支架1311上的引导部覆膜1312,引导部覆膜1312可通过热熔合、缝合、黏合等连接方式设于引导部裸支架1311上;连接部132包括连接部裸支架1321和设于连接部裸支架1321上的连接部覆膜1322,连接部覆膜1322可通过热熔合、缝合、黏合等连接方式设于连接部裸支架1321上。
主体裸支架111、远分支裸支架121和侧分支裸支架141均至少包括一个波形环状物,每个波形环状物均为收尾相接的封闭环,呈Z型或螺旋型等结构。引导部裸支架1311和连接部裸支架1321均至少包括一个波形环状物,引导部裸支架1311和连接部裸支架1321的波形环状物为开放环,引导部裸支架1311和连接部裸支架1321相连共同形成以封闭环。上述各波形环状物均具有自膨性。主体支架110通过主体裸支架111锚定于主腔血管210中,远分支120可通过远分支裸支架121锚定于主腔。上述主体裸支架111、远分支裸支架121、引导部裸支架1311和连接部裸支架1321和侧分支裸支架141使得分支覆膜支架100具有弯曲性能、扭转性能,并且通过主体裸支架111、远分支裸支架121、引导部裸支架1311和连接部裸支架1321和侧分支裸支架141可产生径向力,维持分支覆膜支架100的内腔畅通,可供血液流通。
主体覆膜112、远分支覆膜122、侧分支覆膜142、引导部覆膜1312和连接部覆膜1322中的每一覆膜均为高分子膜,可以为ePTFE膜、PET膜、PE膜等其他高分子薄膜。上述各覆膜彼此可以通过一体成型或缝合等方式成为一个整体。
主体支架110、远分支120、过渡段130和侧分支140均为中空闭环管状。主体支架110和远分支120均呈直筒状,并且主体支架110的直径大于远分支120的直径,如图1所示,主体支架110的一侧壁与远分支120的一侧壁平齐设置。引导部131呈截圆锥状,具体地,引导部131的形状为一圆锥沿其中心轴截去一半后的形状,其对应的圆心角为180度,引导部131的半径沿其近端向远端逐渐减小。连接部132呈截圆环状,连接部132对应的圆心角为180度,具体地,连接部132的形状为一圆环沿该圆环的中心轴截去一半后的形状,该圆环的直径与远分支120的直径相等。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引导部131对应的圆心角的大小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引导部131对应的圆心角为90度,连接部132对应的圆心角为270度。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分支覆膜支架100还包括显影结构150,显影结构150包括主体支架显影标记151、引导部显影标记152和侧分支显影标记153,主体支架显影标记151设于主体支架110的近端上,引导部显影标记152设于引导部131的近端上,侧分支显影标记153设于侧分支140的近端上。
如图6和图7所示,主体支架显影标记151、引导部显影标记152和侧分支显影标记153在DSA数字显影设备下均可显影。分支覆膜支架100植入主腔血管210中时,主体支架显影标记151可以用于主体支架110在主腔临近病变血管区域内锚定位置的确定,侧分支显影标记153用于侧分支140在主腔病变血管区域内锚定位置的确定。当分支覆膜支架100植入主腔血管210后,将导丝310送入分支血管220内以建立外周覆膜支架的输送通道的过程中,当导丝310的端部由引导部131的远端滑出时,可通过观察导丝310的端部是否大致朝向侧分支显影标记153运动,进而判断导丝310的运动方向是否正确。当导丝310运动至侧分支显影标记153处时,通过侧分支显影标记153的指示作用可知道导丝310已经运动至侧分支140远端开口处,且即将进入分支血管220中。在导丝310选择运动路径进入侧分支140时,通过侧分支显影标记153的辅助引导作用,可以提高导丝310进入侧分支140的便捷性,减少手术时间,并且通过侧分支显影标记153可以准确的掌握导丝310是否进入分支血管220中,进而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并且当外周覆膜支架的输送通道建立后,植入外周覆膜支架,侧分支显影标记153可以起到指示作用,保证外周覆膜支架植入到预期的植入位置。
主体支架显影标记151、引导部显影标记152和侧分支显影标记153共面。主体支架显影标记151、引导部显影标记152和侧分支显影标记153位于一穿过主体支架110的中心轴的平面内。在各显影标记引导导丝310运动时,主体支架显影标记151、引导部显影标记152和侧分支显影标记153位于一穿过主体支架110的中心轴的平面内,各显影标记显示效果更优,并且不会出现重叠显影的现象,可提高各显影标记指示作用的准确性。
显影结构150还包括远分支显影标记154,远分支显影标记154位于远分支120的远端上,分支覆膜支架100植入主腔血管210中时,远分支显影标记154用于远分支120在主腔血管210区域内锚定位置的确定。远分支显影标记154与主体支架显影标记151、引导部显影标记152和侧分支显影标记153共面(例如位于主体支架110的中心轴的平面内)。在该主体支架110的中心轴的平面内,侧分支显影标记153到主体支架显影标记151的径向距离位第一距离,侧分支显影标记153到引导部显影标记152的径向距离为第二距离,侧分支显影标记153到远分支显影标记154的径向距离为第三距离,第二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三距离,在观察显影结构在DSA中的影像时,通过调节DSA的X光方向获得最优投射角度(即X光的垂直于远分支显影标记154与主体支架显影标记151、引导部显影标记152和侧分支显影标记153共同所在的平面),可根据径向距离最大的影像所处的位置,准确判断侧分支140的开口的朝向,从而使得更容易选入侧分支140的开口,进而缩短手术时间。
上述径向距离为沿主体支架110的径向方向的距离。可以理解地,即使在分支覆膜支架100不包含引导部131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显影结构,也可以降低导丝310选入侧分支140开口的难度,进而缩短手术时间。
显影结构150的材料可以为钽、铂铱合金、黄金等具有显影性能的材料,具体地,主体支架显影标记151、引导部显影标记152、侧分支显影标记153和远分支显影标记154可以为钽、铂铱合金、黄金等具有显影性能的材料。
如图2和如3所示,轮廓线131a可以为曲线,也可以为直线,当轮廓线131a为曲线时,轮廓线131a向远分支120的远端凹陷,轮廓线131a的远端的切线可延伸进入侧分支140的近端开口中。该轮廓线131a的形态(例如曲率等几何特征)可以通过引导部覆膜1312或引导部裸支架1311调整。当轮廓线131a为直线时,轮廓线131a的切线可延伸进入侧分支140的近端开口中。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引导部131包括多条于其内侧壁上凸出的凸型结构1314,两凸型结构1314及位于两条凸型结构1314之间的引导部131的部分形成轨道1313。
具体地,上述凸型结构1314可以为形成于引导部覆膜1312上的褶皱条,褶皱条于引导部覆膜1312的内侧壁上凸出,两条褶皱及位于两条褶皱之间的引导部131的部分形成轨道1313。导部覆膜1312可以通过热定型工艺使得引导部覆膜1312一侧面形成褶皱条。或者,通过在引导部裸支架1311设置凸起结构,当引导部覆膜1312覆盖在引导部裸支架1311上时,该凸起结构与引导部覆膜1312抵顶配合,使得引导部覆膜1312部分膜体凸起以形成褶皱条。
本实施例中,导丝310***轨道1313中而与褶皱条导向配合,可保证导丝310沿轨道1313运动,进而保证导丝310从引导部131的远端滑出时其运动方向与轮廓线131a远端的切线131b的方向一致,使得导丝310沿轮廓线131a远端的切线131b朝侧分支140近端开口运动,进而提高导丝310进入侧分支140的便捷性,减少手术时间,并且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轨道1313还可以包括于引导部131的内侧壁上开设的一凹槽(图未示),凹槽与轮廓线131a同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轮廓线131a与凹槽的两侧壁中的任一侧壁的边缘重合时,或轮廓线131a位于凹槽的两侧壁之间时,均可视为凹槽与轮廓线131a同向延伸。引导部覆膜1312制作时,可以通过热定型工艺,使得引导部覆膜1312上形成膜厚较小的凹槽。
当导丝310由引导部131的远端滑出后且在进入侧分支140近端开口之前,导丝310的端部处于悬空状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导丝310具有结构强度,故而可不考虑导丝310端部的重力对导丝310运动路径的影响。
如图4和图5所示,使轨道1313的末端与引导部131的远端存在距离(即轨道1313的末端位于引导部131的近端与远端之间的位置),可使得轨道1313形成延伸至引导部131远端的通路,使得导丝310能够顺利通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导丝310具有结构强度,只要导丝310的部分结构与轨道1313保持导向配合,导丝310则可以沿轨道1313的延伸方向运动至引导部131的远端,进而使得导丝310的端部可以沿轮廓线131a的远端的切线运动至侧分支140的近端开口中。
如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侧分支140包括第一段140a和与第一段140a相连的第二段140b,第二段140b经第一段140a与远分支120贯通。导丝310进入侧分支140时,由侧分支140的近端开口进入并向侧分支140远端开口运动。具体地,导丝310由第一段140a的近端开口进入侧分支140的内腔中,再由第二段140b远端开口滑出以进入分支血管220中,从而建立外周覆膜支架的输送通道。
沿第一段140a的近端指向第一段140a的远端方向,第一段140a的内径逐渐变小,呈喇叭口设置;第二段140b的内径均与第一段140a的远端的内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导丝310进入侧分支140时,沿第一段140a的近端指向第一段140a的远端方向,第一段140a的内径逐渐变小,呈喇叭口设置,可以增加导丝310进入侧分支140的便捷性,具体地,一方面第一段140a近端内径大于其远端内径,呈喇叭口设置,导丝310可通过主体支架110的轴向方向调整进入侧分支140内,代替了现有的扭转选侧分支140开口方式,从而降低了选侧分支140开口的难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另一方面第二段140b的内径相对于第一段140a近端的内径减小,可提高与侧分支140连接的外周覆膜支架的径向压缩量,从而提高该第二段140b与外周覆膜支架重合处外周覆膜支架对侧分支140的径向力,增加侧分支140与外周覆膜支架的锚定力,避免外周覆膜支架脱落;此外第一段140a呈喇叭口设置和第二段140b与第一段140a的远端内径相等,可通过使第二段140b轴向朝分支覆膜支架100偏移的方式缩短侧分支140总长度,该设计使得分支覆膜支架100可用于瘤体较小的患者,从而降低分支覆膜支架100对动脉瘤解剖形态的要求提高了其适用范围。
侧分支140的中心轴线与远分支120的中心轴线相交并形成一交点,侧分支140的中心轴线于交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角度与远分支120的中心轴线重合,则该角度为侧分支140与远分支120的顺时针方向的夹角θ。如图2图1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侧分支140和远分支120呈直管状,侧分支140与远分支120的顺时针方向的夹角θ可以为锐角。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侧分支140与远分支120的沿顺时针方向的夹角θ为钝角。侧分支140与远分支120的顺时针方向的夹角θ不同,可以满足不同病变血管的使用要求。如图9所示,分支覆膜支架100可以仅包括一个侧分支140。如图10和图11所示,分支覆膜支架100也可以包括多个侧分支140。
在一实施例中,分支覆膜支架100包括侧分支140a和侧分支140b,侧分支140a和侧分支140b关于远分支120的中心轴对称,过渡段130包括与侧分支140a对应设置的引导部131c和与侧分支140b对应设置的引导部131d。如图10所示,侧分支140a和侧分支140b与远分支120的沿顺时针方向的夹角θ为钝角。如图11所示,侧分支140a和侧分支140b与远分支120的沿顺时针方向的夹角θ为锐角。可根据需要治疗的血管进行选择。可以满足不同病变血管的治疗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分支覆膜支架,包括主体支架、远分支、过渡段和侧分支,所述远分支通过所述过渡段与所述主体支架连接,所述侧分支与所述远分支或所述主体支架连接,所述主体支架、所述远分支、所述过渡段和所述侧分支相互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包括引导部和与所述引导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连接部围合成一个近端开口较远端开口大的中空结构,所述引导部和所述侧分支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主体支架的中心轴与所述侧分支的中心轴共面并形成切割面,所述切割面与所述引导部相交,沿所述切割面切割所述引导部形成轮廓线,所述轮廓线与所述远分支相交的端点的切线延伸进入所述侧分支的近端开口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支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包括于其内壁上形成的轨道,所述轨道与所述轮廓线同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支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包括两条于其内侧壁上形成的褶皱条,两条所述褶皱条及位于两条所述褶皱条之间的引导部的部分形成所述轨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支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于所述引导部的内侧壁上开设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轮廓线同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支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分支包括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相连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经所述第一段与所述远分支贯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支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段的近端指向所述第一段的远端方向,所述第一段的内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二段的内径与所述第一段的远端的内径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支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覆膜支架还包括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包括主体支架显影标记、引导部显影标记和侧分支显影标记,所述主体支架显影标记设于所述主体支架的近端上,所述引导部显影标记设于所述引导部的近端上,所述侧分支显影标记设于所述侧分支的近端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支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显影标记、所述引导部显影标记和所述侧分支显影标记共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支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结构还包括远分支显影标记,所述远分支显影标记位于所述远分支的远端上,所述远分支显影标记与所述主体支架显影标记、所述引导部显影标记和所述侧分支显影标记共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支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线上的点与所述主体支架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支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分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远分支的中心轴线相交并形成一交点,所述侧分支的中心轴线于所述交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角度与所述远分支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角度为锐角。
12.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支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分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远分支的中心轴线相交并形成一交点,所述侧分支的中心轴线于所述交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角度与所述远分支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角度为钝角。
CN201811584994.0A 2018-12-24 2018-12-24 分支覆膜支架 Active CN1097005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4994.0A CN109700563B (zh) 2018-12-24 2018-12-24 分支覆膜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4994.0A CN109700563B (zh) 2018-12-24 2018-12-24 分支覆膜支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0563A true CN109700563A (zh) 2019-05-03
CN109700563B CN109700563B (zh) 2021-02-19

Family

ID=66256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4994.0A Active CN109700563B (zh) 2018-12-24 2018-12-24 分支覆膜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0056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8708A (zh) * 2021-09-22 2021-10-29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弓部覆膜支架和弓部支架组件
WO2022134802A1 (zh) * 2020-12-21 2022-06-30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覆膜支架
WO2023071965A1 (zh) * 2021-11-01 2023-05-04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管腔支架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46170Y (zh) * 2007-02-28 2008-04-16 许尚栋 侧支型覆膜支架
CN201179128Y (zh) * 2007-06-22 2009-01-14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带有夹层的腹动脉分叉血管支架
CN201230914Y (zh) * 2008-05-12 2009-05-06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主动脉弓支架型血管
CN101584617A (zh) * 2008-05-23 2009-11-25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分叉型血管支架
CN202397655U (zh) * 2011-12-29 2012-08-29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脉覆膜支架
CN203988497U (zh) * 2014-06-27 2014-12-10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分叉型覆膜支架
CN204364174U (zh) * 2014-12-05 2015-06-03 张学民 髂动脉侧支型血管支架
CN105213074A (zh) * 2015-10-21 2016-01-06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覆膜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CN106580518A (zh) * 2016-12-20 2017-04-26 有研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CN206214234U (zh) * 2016-08-06 2017-06-06 章庆春 一种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
CN106821563A (zh) * 2017-03-15 2017-06-13 山东吉威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支血管开口处病变的支架
CN107625562A (zh) * 2016-07-13 2018-01-26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分支型覆膜支架
CN206934209U (zh) * 2016-12-29 2018-01-30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分叉型覆膜支架
CN107874877A (zh) * 2016-09-30 2018-04-06 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主动脉覆膜支架
CN108606862A (zh) * 2018-05-24 2018-10-02 上海长海医院 点阵开窗型主动脉支架移植术用组件
US20180344492A1 (en) * 2017-06-05 2018-12-06 JungHoon Ki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erting branch stent
CN208229020U (zh) * 2017-08-01 2018-12-14 有研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分叉型覆膜血管支架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46170Y (zh) * 2007-02-28 2008-04-16 许尚栋 侧支型覆膜支架
CN201179128Y (zh) * 2007-06-22 2009-01-14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带有夹层的腹动脉分叉血管支架
CN201230914Y (zh) * 2008-05-12 2009-05-06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主动脉弓支架型血管
CN101584617A (zh) * 2008-05-23 2009-11-25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分叉型血管支架
CN202397655U (zh) * 2011-12-29 2012-08-29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脉覆膜支架
CN203988497U (zh) * 2014-06-27 2014-12-10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分叉型覆膜支架
CN204364174U (zh) * 2014-12-05 2015-06-03 张学民 髂动脉侧支型血管支架
CN105213074A (zh) * 2015-10-21 2016-01-06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覆膜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CN107625562A (zh) * 2016-07-13 2018-01-26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分支型覆膜支架
CN206214234U (zh) * 2016-08-06 2017-06-06 章庆春 一种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
CN107874877A (zh) * 2016-09-30 2018-04-06 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主动脉覆膜支架
CN106580518A (zh) * 2016-12-20 2017-04-26 有研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CN206934209U (zh) * 2016-12-29 2018-01-30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分叉型覆膜支架
CN106821563A (zh) * 2017-03-15 2017-06-13 山东吉威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支血管开口处病变的支架
US20180344492A1 (en) * 2017-06-05 2018-12-06 JungHoon Ki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erting branch stent
CN208229020U (zh) * 2017-08-01 2018-12-14 有研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分叉型覆膜血管支架
CN108606862A (zh) * 2018-05-24 2018-10-02 上海长海医院 点阵开窗型主动脉支架移植术用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34802A1 (zh) * 2020-12-21 2022-06-30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覆膜支架
CN113558708A (zh) * 2021-09-22 2021-10-29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弓部覆膜支架和弓部支架组件
WO2023071965A1 (zh) * 2021-11-01 2023-05-04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管腔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00563B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7572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treatment
US1111654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cutaneous access, stabilization and closure of organs
US6165196A (en) Perfusion-occlusion apparatus
CN109700563A (zh) 分支覆膜支架
US9463104B2 (en) Vascular graft device placement methods
US6746426B1 (en) Transluminally deliverable vascular blocker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retrograde flow of arterial blood through veins
CN111093528B (zh) 适用于心房密封和穿隔膜通路的可折叠医疗装置
US20060111733A1 (en) Graft core for seal and suture anastomoses with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ercutaneous intraluminal excisional surgery (PIES)
CN206777370U (zh) 一种可调距离的左心耳封堵器
CN105662650A (zh) 一体式覆膜分支血管支架及其输送***
WO2008010738A2 (en) Patent foramen ovale occluder with suture based anchor
CN107625562A (zh) 分支型覆膜支架
US20190336114A1 (en) Internal jugular carotid closure device
CN107405153A (zh) 用于封闭心耳的装置
CN109965946A (zh) 扩张穿刺装置、组件及医疗器械
CN206777356U (zh) 一种卵圆孔未闭介入缝合手术器械
CN107280808A (zh) 输送***及覆膜***
US20200330248A1 (en) Branch Vessel Stent
US20230355935A1 (en) Detachable balloon emboliz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US20230053963A1 (en) Vascular hole closure device
Mavroudis et al. Atlas of pediatric cardiac surgery
EP3756619A1 (en) Type ii sac access port in an endograft device
Tsagakis Angioscopy as a supplement to frozen elephant trunk treatment
US20210244409A1 (en) Suture material developed for end-to-end anastomosis
CN205697863U (zh) 一种组织封闭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