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87433B - 一种柔性变电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变电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87433B
CN109687433B CN201811507683.4A CN201811507683A CN109687433B CN 109687433 B CN109687433 B CN 109687433B CN 201811507683 A CN201811507683 A CN 201811507683A CN 109687433 B CN109687433 B CN 1096874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energy storage
load unit
low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76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87433A (zh
Inventor
霍群海
郭心铭
尹靖元
杨勇
李继红
陆翌
王朝亮
许烽
吴理心
韦统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8115076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874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87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74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874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74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using a single network for simultaneous distribution of power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using a single network for simultaneous distribution of ac power and of dc pow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变电站结构,包括:高压整流单元、高压直流母线及至少一第一低压负载单元,高压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配电网高压侧连接,输出端与高压直流母线连接,将高压交流电转换为高压直流电;高压直流母线由多个储能电容串联构成,储能电容存储高压直流电,并为第一低压负载单元进行供电;第一低压负载单元包括:连接本地分布式电源的第一负载单元及至少一不连接本地分布式电源的第二负载单元;第一负载单元与至少一储能电容对应设置,第一负载单元与第二负载单元连接相同的储能电容。实现了为多个直流电压等级负载进行供电,并实现对本地分布式电源多余发电量储能,避免了能源浪费,并可防止配电网馈线末端电压越限,保障末端用户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变电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变电站结构。
背景技术
伴随着配电网中负荷、分布式能源及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配电网结构与调控方式面临巨大挑战,馈线功率失衡、变压器重过载、城市输配电增容困难等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配电网通常采用辐射状结构,虽然增加了联络开关和分段开关,但是大多闭环设计开环运行。传统的变电站不具有主动的潮流调节能力,在应对分布式能源和电动汽车等问题时存在缺陷。本地分布式电源在低压负载侧接入太阳能发电等本地分布式电源,当本地分布式电源的发电量超过本地负载负荷需求时,本地分布式电源所产生的多余电量无法消耗,会发生弃电现象,造成能源浪费问题。同时本地分布式电源超发和随机性波动也会引起末端电压越限的问题,从而影响配电网末端用户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变电站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变电站无法对直流负荷和分布式发电单元进行调控,并且容易发生弃电现象,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易引起末端电压越限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变电站结构,包括:高压整流单元、高压直流母线及至少一第一低压负载单元,其中,所述高压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配电网高压侧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高压直流母线连接,所述高压整流单元用于将高压交流电转换为高压直流电;所述高压直流母线由多个储能电容串联构成,所述储能电容用于存储所述高压直流电,并为与所述储能电容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一低压负载单元进行供电;所述第一低压负载单元包括:连接本地分布式电源的第一负载单元及与所述第一负载单元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不连接本地分布式电源的第二负载单元;所述第一负载单元与由至少一所述储能电容构成的储能模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负载单元与所述第二负载单元连接同一所述储能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负载单元包括:第一隔离变换器、第一逆变器、第一负载,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变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储能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所述第一逆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负载连接,用于将所述低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交流电为所述第一负载供电;所述本地分布式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逆变器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负载供电。
可选地,所述第二负载单元包括:第二隔离变换器、第二逆变器、第二负载,其中,所述第二隔离变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储能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所述第二逆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隔离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载连接,用于将所述低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交流电为所述第二负载供电。
可选地,当所述本地分布式电源的发电量超过所述第一负载的预设耗电量时,所述本地分布式电源的发电量通过所述第一逆变器及所述第一隔离变换器传输至所述储能模块中的各所述储能电容。
可选地,所述高压整流单元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可选地,所述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由多个全桥型子模块和/或多个钳位型双子模块和/或多个半桥子模块构成。
可选地,所述高压直流母线还包括:与所述储能电容一一对应设置的均压电路,所述均压电路与所述储能电容并联,用于均衡所述储能电容的电压值。
可选地,所述均压电路包括:动态均压电路、静态均压电路及均压开关,其中,所述动态均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串联;所述静态均压电路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动态均压电路并联后与所述均压开关串联再与所述储能电容并联。
可选地,所述柔性变电站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不连接本地分布式电源的第二低压负载单元,所述第二低压负载单元与由至少一所述储能电容构成的储能模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储能模块与所述第二低压负载单元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二低压负载单元进行供电。
可选地,所述柔性变电站结构还包括:至少一连接本地分布式电源的第三低压负载单元,所述第三低压负载单元与由至少一所述储能电容构成的所述储能模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储能模块与所述第三低压负载单元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三低压负载单元进行供电。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变电站结构,包括高压整流单元、高压直流母线及至少一第一低压负载单元,第一低压负载单元包括第一负载单元和至少一第二负载单元,第一负载单元同各个第二负载单元共同连接至高压直流母线上的由至少一储能电容构成的储能模块,从而通过该储能模块实现了为多个电压等级直流负载进行供电,并且该储能模块还实现了将第一负载单元连接的本地分布式电源多余的发电量进行储能,既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又可有效防止末端电压越限,保障末端用户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变电站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变电站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变电站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变电站结构,如图1所示,该柔性变电站结构包括:高压整流单元1、高压直流母线2及第一低压负载单元3,其中,
高压整流单元1的输入端与配电网高压侧连接,输出端与高压直流母线2连接,高压整流单元1用于将高压交流电转换为高压直流电;高压直流母线2由多个储能电容CH串联构成,储能电容CH用于存储高压直流电,并为与储能电容CH对应连接的第一低压负载单元3进行供电;第一低压负载单元3包括:连接本地分布式电源的第一负载单元31及与第一负载单元31对应设置的一个不连接本地分布式电源的第二负载单元32;第一负载单元31与由至少一储能电容CH构成的储能模块M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负载单元31与第二负载单元32连接同一储能模块M。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是以第一低压负载单元3和第二负载单元32的个数均是一个为例进行的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该第一低压负载单元3和第二负载单元32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2个或者更多个,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储能模块M中的储能电容CH为1个,在实际应用中,该储能电容CH可以根据上述第一低压负载单元3的所属电压等级的需求设置为多个,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通过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协同合作,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变电站结构,从而通过该储能模块M实现了为多个电压等级直流负载进行供电,并且该储能模块M还实现了将第一负载单元连接的本地分布式电源多余的发电量进行储能,既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又可有效防止末端电压越限,保障末端用户的安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第一负载单元31包括:第一隔离变换器311、第一逆变器312、第一负载313,其中,第一隔离变换器311的输入端与储能模块M连接,用于将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第一逆变器312的输入端与第一隔离变换器311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一负载313连接,用于将低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交流电为第一负载313供电;本地分布式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逆变器312连接,用于为第一负载313供电。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2所示,上述的第一隔离变换器31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隔离电容CM1,通过第一隔离电容CM1连接至上述的第一逆变器312,该第一隔离电容CM1实现了对第一隔离变换器311的输出直流电压进行滤波的作用。具体地,该第一隔离变换器311为隔离型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例如可采用隔离型Buck类直流变换器,此类变换器包括:正激、推挽、半桥和全桥变换器。其中正激变换器包括单管正激变换器和双管正激变换器。此外也可以采用隔离型Boost类直流变换器,此类变换器包括推挽、半桥和全桥变换器。隔离型Buck-boost类直流变换器即反激变换器,它包括单管反激变换器和双管反激变换器。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2所示,上述的第一逆变器312为三相四桥臂逆变器3,该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三相电压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一电感L1与第一负载313连接,第一电感L1与第二隔离电容CM2连接后接地,上述的本地分布式电源与第一负载313之间通过第二电感L2连接,该本地分布式电源与第一负载313、第二隔离电容CM2及第一逆变器312共地。上述的第一电感L1、第二隔离电容CM2及第二电感L2实现了对接入第一负载313的电压进行滤波的作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隔离变换器311为双向DC-DC变换器,上述的第一逆变器312为双向逆变器,从而实现了将本地分布式电源发电的电能通过该第一逆变器312和第一隔离变换器311传输至上述的储能模块M中的储能电容CH,由储能电容CH为其他直流负载例如上述第二负载单元32中的第二负载323供电,从而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的第二负载单元32包括:第二隔离变换器321、第二逆变器322、第二负载323,其中,第二隔离变换器321的输入端与储能模块M连接,用于将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第二逆变器322的输入端与第二隔离变换器321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二负载323连接,用于将低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交流电为第二负载供电。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2所示,上述的第二隔离变换器32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隔离电容CM3,通过第三隔离电容CM3连接至上述的第二逆变器322,该第三隔离电容CM3实现了对第二隔离变换器321的输出直流电压进行滤波的作用。具体地,该第二隔离变换器321为隔离型DC-DC变换器,例如可采用隔离型Buck类直流变换器,此类变换器包括:正激、推挽、半桥和全桥变换器。其中正激变换器包括单管正激变换器和双管正激变换器。此外也可以采用隔离型Boost类直流变换器,此类变换器包括推挽、半桥和全桥变换器。隔离型Buck-boost类直流变换器即反激变换器,它包括单管反激变换器和双管反激变换器。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2所示,上述的第二逆变器322为三相四桥臂逆变器,该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三相电压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三电感L3与第二负载323连接,第三电感L3与第四隔离电容CM4连接后接地,上述的第二负载323、第四隔离电容CM4及第二逆变器322共地。上述的第三电感L3和第四隔离电容CM4实现了对接入第二负载323的电压进行滤波的作用。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高压整流单元1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具有阻断故障电流的功能,可以在变电站发生母线故障等故障时,迅速的阻断故障电流,进而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由多个全桥型子模块和/或多个钳位型双子模块和/或多个半桥子模块构成。在实际应用中,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可以全部由全桥型子模块构成,也可以全部由钳位型双子模块构成,也可以全部由半桥子模块构成,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按照任意比例选择全桥型子模块、钳位型双子模块和半桥子模块共同构成。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的高压直流母线2还包括:与储能电容CH一一对应设置的均压电路4,均压电路4与储能电容CH并联,用于均衡储能电容CH的电压值。在实际应用中,在受到本地分布式电源或直流负荷变化的影响,上述的储能电容CH可能会发生电压不均衡的现象,通过均压电路4可以实现自动均衡储能电容CH上的电压。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的均压电路4包括:动态均压电路41、静态均压电路42及均压开关K,其中,动态均压电路41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串联;静态均压电路42包括: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与动态均压电路41并联后与均压开关K串联再与储能电容CH并联。在高压直流母线2上的各个储能电容CH的电压出现不均衡时,闭合均压开关K,通过静压均压电路42和/或动态均压电路41可实现储能电容CH的自动均衡。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的柔性变电站结构,还包括:不连接本地分布式电源的第二低压负载单元5,第二低压负载单元5与由至少一储能电容CH构成的储能模块M一一对应设置;储能电容CH与第二低压负载单元5连接,用于为第二低压负载单元5进行供电。在实际应用中,该第三低压负载单元6与上述第二负载单元32的结构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上述的第二负载单元32与第一负载单元31共用同一储能模块M,而该第三低压负载单元6单独与其对应的储能模块M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是以一个第二低压负载单元5为例进行的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该第二低压负载单元3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2个或者更多个,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储能模块M中的储能电容CH为1个,在实际应用中,该储能电容CH可以根据上述第二低压负载单元5的所属电压等级的需求设置为多个,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的柔性变电站结构,还包括:至少一连接本地分布式电源的第三低压负载单元6,第三低压负载单元6与由至少一储能电容CH构成的储能模块M一一对应设置;储能模块M与第三低压负载单元6连接,用于为第三低压负载单元6进行供电。在实际应用中,该第四低压负载单元与上述第一负载单元31的结构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上述的第一负载单元31与至少一第二负载单元32共用同一储能电容CH,而该第四低压负载单元单独与其对应的储能电容CH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是以一个第三低压负载单元6为例进行的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该第三低压负载单元6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2个或者更多个,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储能模块M中的储能电容CH为1个,在实际应用中,该储能电容CH可以根据上述第三低压负载单元6的所属电压等级的需求设置为多个,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柔性变电站结构的控制方式分为:高压侧电压源控制,以稳定高压直流母线2的电压;当低压侧仅含有负载时,隔离型DC-DC变换器和后端逆变器为单向功率流控制,控制稳定输出交流电压;当低压侧同时含有本地分布式电源时,隔离型DC-DC变换器和后端逆变器为双向功率流控制,在保证低压侧负载电压达标情况下,本地分布式电源发电产生的多余电量可以通过DC-DC变换器和后端逆变器流向高压直流母线2的各个储能电容CH。
通过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协同合作,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变电站结构,通过该储能模块M实现了为多个电压等级直流负载进行供电,并且该储能模块M还实现了将第一负载单元连接的本地分布式电源多余的发电量进行储能,既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又可有效防止末端电压越限,保障末端用户的安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柔性变电站结构,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整流单元(1)、高压直流母线(2)及至少一第一低压负载单元(3),其中,
所述高压整流单元(1)的输入端与配电网高压侧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高压直流母线(2)连接,所述高压整流单元(1)用于将高压交流电转换为高压直流电;
所述高压直流母线(2)由多个储能电容(CH)串联构成,所述储能电容(CH)用于存储所述高压直流电,并为与所述储能电容(CH)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一低压负载单元(3)进行供电;
所述第一低压负载单元(3)包括:连接本地分布式电源的第一负载单元(31)及与所述第一负载单元(31)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不连接本地分布式电源的第二负载单元(32);
所述第一负载单元(31)与由至少一所述储能电容(CH)构成的第一储能模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负载单元(31)与所述第二负载单元(32)连接同一所述第一储能模块;
还包括:至少一不连接本地分布式电源的第二低压负载单元(5),所述第二低压负载单元(5)与由至少一所述储能电容(CH)构成的第二储能模块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储能模块与所述第二低压负载单元(5)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二低压负载单元(5)进行供电;
所述储能电容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低压负载单元(3)及所述第二低压负载单元(5)所需的电压等级需求设置不同的个数,以实现为多个不同电压等级需求的负载单元进行供电;
所述第一储能模块还用于将第一负载单元连接的本地分布式电源多余的发电量进行储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变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载单元(31)包括:第一隔离变换器(311)、第一逆变器(312)、第一负载(313),其中,
所述第一隔离变换器(31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储能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
所述第一逆变器(31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变换器(311)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负载(313)连接,用于将所述低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交流电为所述第一负载(313)供电;
所述本地分布式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逆变器(312)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负载(313)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变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载单元(32)包括:第二隔离变换器(321)、第二逆变器(322)、第二负载(323),其中,
所述第二隔离变换器(32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储能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
所述第二逆变器(32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隔离变换器(321)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负载(323)连接,用于将所述低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交流电为所述第二负载(323)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变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本地分布式电源的发电量超过所述第一负载(313)的预设耗电量需求时,所述本地分布式电源的发电量通过所述第一逆变器(312)及所述第一隔离变换器(311)传输至所述第一储能模块中的各所述储能电容(C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变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整流单元(1)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变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由多个全桥型子模块和/或多个钳位型双子模块和/或多个半桥子模块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变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直流母线(2)还包括:与所述储能电容(CH)一一对应设置的均压电路(4),所述均压电路(4)与所述储能电容(CH)并联,用于均衡所述储能电容(CH)的电压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变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电路(4)包括:动态均压电路(41)、静态均压电路(42)及均压开关(K),其中,
所述动态均压电路(41)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一电容(C1)串联;
所述静态均压电路(42)包括: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动态均压电路(41)并联后与所述均压开关(K)串联再与所述储能电容(CH)并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变电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连接本地分布式电源的第三低压负载单元(6),所述第三低压负载单元(6)与由至少一所述储能电容(CH)构成的第三储能模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储能模块与所述第三低压负载单元(6)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三低压负载单元(6)进行供电。
CN201811507683.4A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柔性变电站结构 Active CN1096874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7683.4A CN109687433B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柔性变电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7683.4A CN109687433B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柔性变电站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7433A CN109687433A (zh) 2019-04-26
CN109687433B true CN109687433B (zh) 2021-01-12

Family

ID=66187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7683.4A Active CN109687433B (zh) 2018-12-11 2018-12-11 一种柔性变电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874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7997B (zh) * 2019-09-06 2021-12-3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柔性变电站拓扑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3818A (zh) * 2008-10-10 2009-03-25 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 高压真空断路器
CN101714786A (zh) * 2009-12-10 2010-05-26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用于串联超级电容器组的电压均衡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52292A (zh) * 2014-06-25 2014-09-17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高压直流变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03672A (zh) * 2016-12-06 2017-06-06 上海电力学院 家庭型能源局域网的能源路由器及控制策略
CN107017638A (zh) * 2017-05-23 2017-08-0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配电网的多端口多母线电能路由器拓扑结构
CN108306324A (zh) * 2018-01-11 2018-07-20 北京交通大学 模块化集中式储能***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25618A1 (en) * 2002-12-26 2004-07-01 Michael De Rooij Multiple energy-source power converter system
CN102148501B (zh) * 2010-07-23 2014-09-1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风电场扰动发生装置
CN106026687A (zh) * 2016-06-21 2016-10-12 湖南大学 一种永磁同步电驱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3818A (zh) * 2008-10-10 2009-03-25 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 高压真空断路器
CN101714786A (zh) * 2009-12-10 2010-05-26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用于串联超级电容器组的电压均衡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52292A (zh) * 2014-06-25 2014-09-17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高压直流变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03672A (zh) * 2016-12-06 2017-06-06 上海电力学院 家庭型能源局域网的能源路由器及控制策略
CN107017638A (zh) * 2017-05-23 2017-08-0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配电网的多端口多母线电能路由器拓扑结构
CN108306324A (zh) * 2018-01-11 2018-07-20 北京交通大学 模块化集中式储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7433A (zh) 2019-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80762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AU201132398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directional DC-AC power conversion
CN102355042B (zh)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电站直流电源装置及其供电方法
US9142964B2 (en) Electrical energ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4218805B (zh) 一种单双极性转换直流变换器
US20120013192A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12350588B (zh) 应用于固态变压器架构的电源装置及三相电源***
Stieneker et al. Dual-active bridge dc-dc converter systems for medium-voltage DC distribution grids
CN110022071B (zh) 混合储能型直流变压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38688B (zh) 一种单相不间断电源电路和三相不间断电源电路
KR101027988B1 (ko) 직렬 보상 정류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렬 보상 무정전 전원장치
CN109687433B (zh) 一种柔性变电站结构
WO2016000221A1 (en) A system for charging battery of at least one electrical vehicle
CN111512532A (zh) 三个电桥支路的至少一个转换器模块的变换器,用于运行这种变换器的方法和这种变换器的应用
JP6722295B2 (ja) 電力変換システム、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
CN113328454B (zh) 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柔***直流互联***以及控制方法
GB2572758A (en) Charging sta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s
El Kattel et al. A three-phase flyback current-fed push-pull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for dc microgrid application
KR101592227B1 (ko) 에너지저장시스템의 dc 버스 불균형 제어 회로
CN111224419A (zh) 储能逆变器
CN113472218A (zh) 一种混合电力电子变压器及其储能和补偿电压的方法
CN107769212B (zh) 一种储能调频方法
CN111987919A (zh) 电力转换器
CN110266018B (zh)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
KR102587260B1 (ko) 동기 스위치드 캐패시터 컨버터를 이용한 교류-직류 반도체 변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