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17778B - 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 - Google Patents

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17778B
CN109617778B CN201811395151.6A CN201811395151A CN109617778B CN 109617778 B CN109617778 B CN 109617778B CN 201811395151 A CN201811395151 A CN 201811395151A CN 109617778 B CN109617778 B CN 1096177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l area
message
tunnel
information
area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51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17778A (zh
Inventor
熊志伟
陈晓晨
周明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Baicaib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Baicaib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Baicaib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Baicaiba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951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177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17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7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17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77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该方法包括:集中控制器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多个隧道服务器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每个隧道服务器与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相连;集中控制器根据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集中控制器将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以便本地网关根据集中控制器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将待传输报文发送至接收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本申请采用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的多个隧道服务器和本地网关,可以自动选取最优路径传输报文,从而提升网络质量、增强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
背景技术
中大型企业通常有多个跨地域的办公中心,通常这些跨地域办公中心间需要能够像局域网一样互相访问,即存在跨地域的大二层组网需求。
为了实现大二层组网,通常在各个办公中心的网络出口处增加一个网元,该网元与其他办公中心的网络出口处的网元设备间建立隧道,在该隧道上传输企业内的二层报文(即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例如,当企业使用LTE移动技术组网时,该网元设备可以为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客户端设备)。图1示出了一种常规的L2业务(即数据链路层业务)实现方法,如图1所示,通常有一个集中的LNS(L2TP Network Server,采用二层通道协议的网络服务器),该LNS的一端与企业总部的局域网相连,另一端与企业各个办公中心的CPE相连。
其中,在每个办公中心的CPE与LNS间建立IP隧道,当企业分支1下的PC1要与企业分支2下的PC5通信的情况下,报文需要先经过企业分支1中的CPE,由CPE封装成隧道报文传输至LNS,LNS将其解封装后转发至总部的Intranet(即内联网),经过Intranet交换发现是需要转发至企业分支2的PC5,则再将该报文发送至LNS,LNS再对该报文进行隧道封装,隧道对端为企业分支2的CPE,企业分支2的CPE收到后将该隧道报文解封装后发送对应的PC5。
需要说明的是,LNS作为隧道服务器,一方面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网络侧(即各个企业分支)的隧道报文,将隧道报文解封装后转发至企业总部的局域网,另一方面接收来自于企业总部局域网的报文,执行隧道加封装后转发至隧道另一端(CPE)。
可以看出,这种集中部署方式存在如下不足:(1)集中LNS的负荷较重,需要处理所有的隧道报文,包括隧道报文的封装与解封装,其中,来自企业总部局域网的二层报文,是广播式的,LNS会将该报文封装成隧道报文后转发给所有企业分支的CPE;(2)一旦集中部署的LNS故障,会导致全部的L2网络业务中断;(3)集中转发,存在大量的绕路,加重了网络负载,增加了网络传输时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用以提高网络可靠性和传输效率、降低网络传输时延,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包括:
集中控制器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多个隧道服务器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用于建立任意两个局域网间的隧道,每个隧道服务器与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相连;
集中控制器根据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其中,待传输报文为多个局域网中任意一个局域网向其他局域网传输的报文,传输路径信息至少包括:接收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集中控制器将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其中,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集中控制器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将待传输报文发送至接收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包括:
多个隧道服务器,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用于建立任意两个局域网间的隧道;
多个本地网关,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与相应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相连;
集中控制器,与多个本地网关和隧道服务器分别相连,用于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根据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并将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其中,待传输报文为多个局域网中任意一个局域网向其他局域网传输的报文,传输路径信息至少包括:接收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其中,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集中控制器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将待传输报文发送至接收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装置,包括:
链路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多个隧道服务器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用于建立任意两个局域网间的隧道,每个隧道服务器与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相连;
传输路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其中,待传输报文为多个局域网中任意一个局域网向其他局域网传输的报文,传输路径信息至少包括:接收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报文传输模块,用于将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其中,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将待传输报文发送至接收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采用分布式部署的方式,在需要实现跨域连通的多个局域网中部署多个隧道服务器和本地网关,与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相连的集中控制器,通过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探测相应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或者与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相连,直接获取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上报的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然后根据获取到的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容易注意的是,获取到的每个隧道服务器链路状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每个隧道服务器的位置信息、容量信息、运行状态、时延信息、链路带宽、负载信息。其中,在根据每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传输路径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参数权重,来计算得到传输待传输报文最适合的传输路径。
当需要跨域连通的多个局域网中的任意一个局域网需要向另一个局域网发送报文的时候,可以向集中控制器发送路径请求,以获取传输该报文最适合的传输路径,进而以最合适的传输路径传输报文。
与传统集中部署隧道服务器的方式相比,本申请采用分布式部署的多个隧道服务器可以动态调整传输路径,且避免了集中集部署的隧道服务器故障,会导致全部的网络业务中断的风险。无需集中转发,减少了绕路,降低了网络传输时延,大大提升了网络质量,增强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到的隧道服务器可以为L2TP网络服务器(L2TP NetworkServer,LNS);本地网关可以是EPC(Evolved Packet Core)的分组数据网关PGW(PDNGateway,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或者是共置部署的SGW(Serving Gateway)及PGW,其中,PGW作为移动网络的出口网关,分布式部署时靠近eNodeB一侧,或者与eNodeB共置部署,可以将客户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的L3(layer 3,即网络层)数据报文转发至互联网Internet,或者将L2(layer 2,即数据链路层)隧道报文转发至LNS,由于靠近无线侧(eNodeB),下文称之为LGW(Local Gateway)。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常规的L2业务实现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装置示意图;
图8为与图7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装置对应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另外,下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时序仅为一种举例,而非严格限定。
在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之前,先对后续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一些概念和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的基本原理进行说明。
隧道技术(Tunneling),是一种通过使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在网络之间传输数据的方式。通过隧道传输的数据可以是不同协议的数据帧或数据包。隧道技术分别以第2层或第3层隧道协议为基础,其中,第2层隧道协议对应于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使用帧作为数据交换单位,PPTP(点对点隧道协议)、L2TP(第2层隧道协议)和L2F(第2层转发协议)都属于第2层隧道协议;第3层隧道协议对应于OSI模型的网络层,使用包作为数据交换单位,IPIP(IP over IP)以及IPSec隧道模式都属于第3层隧道协议。
L2TP,全称为Layer 2Tunneling Protocol,是一个数据链路层协议。使用PPP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即点对点协议)对数据进行封装,添加附加包头用于数据在互联网上的传输。
LNS,全称为L2TP Network Server,即L2TP网络服务器,是PPP端***上用于处理L2TP协议服务器端部分的设备,位于L2TP隧道的一侧,是LAC(L2TP Access Concentrator,L2TP访问集中器)的对端设备,是被LAC进行隧道传输的PPP会话的逻辑终止终端。LAC将远端***接收到的报文封装成隧道报文后,发送给LNS,LNS将接收到的隧道报文解封装后发送给远端***。
大二层网络技术,是指利用隧道技术,实现二层网络互联互通的技术。本申请所提到的大二层网络技术是指使用IP网络互联网技术,实现跨越三层网络的二层网络扩展技术。例如,图1中所示的通过企业分支1和企业分支2的CPE1和CPE2,分别与企业总部局域网(即图1中所示的内联网)的LNS建立隧道,企业分支1下的PC1将报文封装成隧道报文,通过CPE1与LNS之间的隧道,发送到LNS,LNS对接收到的隧道报文进行解封装,转发至企业总部的局域网,在发现报文是发送至企业分支2下的PC5的情况下,再通过LNS进行封装并发送至企业分支2的CPE2,以便企业分支2的CPE2将解封装后的报文发送至PC5。
现有大二层网络技术采用集中部署的LNS来实现隧道报文的转发,不仅无法动态调整网络,而且会导致集中部署的LNS负荷重,一旦集中部署的LNS发生故障,则可能导致全部L2业务中断,另外,集中转发的方式,传输过程中存在大量绕路,会加重网络负载,增加骨干网带宽和网络传输时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将SDWAN技术(Software-defined Wide AreaNetwork)应用到移动网络的L2业务场景中,采用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的多个LNS和本地网关LGW,可以实现自动选路,并选取最优路径传输报文,可以大大提升网络质量、增强用户体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可以包括:多个隧道服务器(如图1中所示的LNS1、LNS2和LNS3),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用于建立任意两个局域网间的隧道;多个本地网关(如图1中所示的LGW1、LGW2、LGW3和LGW4),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与相应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相连;集中控制器,与多个本地网关和隧道服务器分别相连,用于获取多个LNS的链路状态信息,根据多个LNS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并将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LGW,其中,待传输报文为多个局域网中任意一个局域网向其他局域网传输的报文,传输路径信息至少包括:接收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其中,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集中控制器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将待传输报文发送至接收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企业L2业务需求,可以在每个企业分部部署一个LNS,每个LNS均连接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可选地,LNS与LGW共置部署。这些LNS共用一个虚拟的LNSIP,供客户端设备(CPE)建立L2隧道。
集中控制器Controller,掌管全局网络拓扑,而且控制着每个LGW,指示LGW实时探测到每个LNS的路径状况(包括下述信息中一种或多种:到每个LNS的时延、各个LNS的负载、到每个LNS的带宽),Controller收集到这些信息后,通过计算得到每个LGW到各个LNS的最优路径,并将这些最优路径告知给每个LGW,在LGW收到到虚拟的LNS IP的隧道报文时,将按照传输路径(例如,LGW1<->LGW2<->LGW4<->LNS3)转发至路径上的最终的LNS,这个LNS将隧道报文正确处理后转发至Intranet。
在上述应用场景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实施例,可以应用但不限于图2所示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集中控制器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多个隧道服务器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用于建立任意两个局域网间的隧道,每个隧道服务器与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相连。
具体地,集中控制器与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相连,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与该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相连,由此,作为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部署完每个局域网的LGW后,集中控制器可以通过每个局域网的LGW探测相应局域网的LNS的链路状态信息,以便根据每个LNS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需要获取的链路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之一:每个隧道服务器的位置信息、容量信息、运行状态、时延信息、链路带宽、负载信息。
在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集中控制器通过每个局域网的LGW获取相应局域网的LNS的链路状态信息的情况下,集中控制器只需要与每个局域网的LGW相连即可,具体地,上述步骤S301可以包括如下步骤:集中控制器向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发送路径探测请求,其中,路径探测请求用于指示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探测相应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路径探测请求中至少包含待探测的多个隧道服务器的网络地址;集中控制器接收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路径探测请求探测到的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
可选地,上述路径探测请求中还可以包含探测周期,以便实现LGW定期主动向集中控制器上报相应局域网的LNS的链路状态信息的目的。具体地,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探测周期向相应隧道服务器发送路径探测请求,以获取相应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并向集中控制器定期上报相应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集中控制器仅与每个局域网的LGW相连,则在集中控制器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之前,集中控制器还可以配置网络拓扑信息,和/或根据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主动上报的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网络拓扑信息,其中,网络拓扑信息包括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的如下至少一种信息:位置信息、容量信息。
容易注意的是,由于LGW仅能获得LNS的运行状态、时延、链路带宽等状态信息,而有些用于计算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例如,LNS的容量、负载、位置等信息)可能获取不到。由此,作为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集中控制器还可以直接与每个局域网的LNS相连,直接从每个LNS开放的接口获取每个LNS的状态信息。
在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集中控制器与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和隧道服务器分别连接,因而,集中控制器接收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上报的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具体地,集中控制器接收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上报的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的时候,集中控制器可以向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并接收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根据业务请求返回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该业务请求用于指示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上报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
可选地,上述业务请求中可以包含上报周期,其中,集中控制器接收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根据业务请求返回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包括: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按照上报周期向集中控制器定期上报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种实施方式中,集中控制器不仅与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相连,还与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相连,由此,在集中控制器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之前,集中控制器还可以根据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主动上报的自身的状态信息和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上报的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网络拓扑信息,其中,网络拓扑信息包括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和隧道服务器的如下至少一种信息:位置信息、容量信息。
步骤S302,集中控制器根据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其中,待传输报文为多个局域网中任意一个局域网向其他局域网传输的报文,传输路径信息至少包括:接收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具体地,集中控制器可以在获取到每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后,自动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也可以根据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发送的路径请求的情况下,根据获取到的每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其中,路径请求为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在接收到相应局域网的客户端设备发送的隧道报文的情况下,向集中控制器发送的请求,隧道报文为相应局域网的客户端设备采用虚拟网络地址对待传输报文进行封装,生成的隧道报文。
步骤S303,集中控制器将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其中,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集中控制器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将待传输报文发送至接收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
具体地,在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后,也即确定了接收待传输报文的真实的LNS IP地址,可以将相应的隧道报文的目的地址修改为这个真实的LNS IP并转发至这个LNS。
可选地,集中控制器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可以是一个路径串,即指示到最优的LNS前还要经过其他LGW,因而,上述集中控制器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中还可以包含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一个或多个本地网关的地址信息。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集中控制器将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的时候,可以包括如下步骤:集中控制器将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每个本地网关;基于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每个本地网关,采用下一传输节点的本地网关或隧道服务器的地址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二次封装,并传输到下一传输节点的本地网关或隧道服务器。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集中控制器将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的时候,可以包括如下步骤:集中控制器将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第一个本地网关;基于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每个本地网关,将报文的目的地址修改为下一传输节点的本地网关或隧道服务器的地址,并传输到下一传输节点的本地网关或隧道服务器。
下面,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根据本申请提供的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案,图4、图5和图6示出了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4示出了多APN、EPC通知LNS隧道建立的方案的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0,拓扑上报。在部署完成LGW后,每个LGW主动发消息到集中控制器,告知集中控制器自身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可能包括如下几种中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特性、业务容量、位置信息。步骤S400是可选的。
步骤S401,拓扑管理。即在***初始的时候,集中控制器配置网络拓扑,或者通过步骤S400实现自动拓扑发现。
步骤S402,集中控制器向每个LGW发送路径探测请求。该路径探测请求可以用于指示LGW定期探测到每个LNS的路径状态,可选地,该路径探测请求中可以携带要探测的多个LNS IP,可选地,还可以携带探测周期时长等信息。
步骤S403,路径探测。每个局域网的LGW接收到来自集中控制器的路径探测请求后,按照探测周期定时发送路径探测请求到LNS,获取LNS的链路状态信息,获取的信息包括如下几种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LNS是否正常运行、时延、链路带宽、LNS的容量、LNS位置。
步骤S404,每个局域网的LGW向集中控制器上报探测路径探测结果。上报的方式可以是定期上报,也可以基于集中控制器的路径探测请求实时上报的。
步骤S405,集中控制器将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返回给每个LGW。其中,可以通过步骤S405a主动推送给每个LGW。也可以通过步骤S405b1和步骤S405b2在接收到路径请求的情况下,将传输路径信息返回给每个LGW。具体地,每个局域网的LGW收到CPE发往虚拟LNS IP的L2隧道报文后,发送路径请求到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通过计算得到最优路径的LNS,并将选定的LNS的真实IP返回给LGW。具体地计算时将考虑此前LGW上报的路径探测结果信息,即考虑LNS的运行状态、时延、容量、带宽、位置等信息。
容易注意的是,上述两种方式可以任选,其中,步骤S405是集中控制器获得LGW的上报的路径探测结果后,为每个LGW计算出当前最合适的LNS主动告知给每个LGW;而步骤S405b1和步骤S405b2是被动式,当收到LGW的请求后再选择最合适的LNS告知给该LGW。
最后,当LGW得到选定的真实LNS IP后,将隧道报文目的修改为这个真实的LNS IP并转发至这个LNS。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集中控制器仅控制LGW,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集中控制器既能控制LGW,也能控制LNS。每个局域网的LNS开放接口给集中控制器,将相关信息直接报送给集中控制器。具体地,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0,拓扑上报。在LGW和LNS部署完成后,LGW通过步骤S500a主动连接集中控制器上报自己的状态信息,LNS通过步骤S500b主动连接集中控制器上报自己的状态信息,上报的信息包括如下几种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能力信息(LGW还是LNS)、容量信息、位置信息。
步骤S501,集中控制器管理LGW和LNS上报的信息,生成一个逻辑拓扑网络图进行管理。
步骤S502,集中控制器向每个LGW发送路径探测请求。该路径探测请求可以用于指示LGW定期探测到每个LNS的路径状态,可以由集中控制器定期发送指示,也可以告知LGW一个周期,让LGW定期去探测。
步骤S503,路径探测。每个局域网的LGW发送探测报文给LNS,以获得LNS的状态、时延信息。可选地,也可以主动周期性地发起探测。
步骤S504,LGW将路径探测结果周期地发送给集中控制器。探测结果中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各个LNS的状态、时延、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S505和S506,与步骤S502类似,集中控制器可以周期发送业务请求给每个LNS,以查询每个LNS的服务状态、负载等信息;也可以指示LNS主动周期上报这些信息。
步骤S507,同图4所示的步骤S405。集中控制器可以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通过步骤S507a主动推送给每个LGW。也可以通过步骤S507b1和步骤S507b2在接收到路径请求的情况下,将传输路径信息返回给每个LGW。每个局域网的LGW收到CPE发往虚拟LNS IP的L2隧道报文后,发送路径请求到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器通过计算最优路径选择一个最优的LNS,并将选定的LNS的真实IP返回给LGW。具体地计算时可以考虑此前LGW上报的路径探测结果信息,即考虑LNS的运行状态、时延、容量、带宽、位置等信息。
容易注意的是,上述两种方式可以任选,其中,步骤S507a是集中控制器获得LGW的上报的路径探测结果后,为每个LGW计算出当前最合适的LNS主动告知给每个LGW;步骤S507b1和S507b2是被动式,当收到LGW的请求后再选择最合适的LNS告知给该LGW。
同实施例一,LGW得到选定的真实LNS IP后,将隧道报文目的修改为这个真实的LNS IP并转发至这个LNS。
图6示出的实施方式,与图4和图5类似,不同是的集中控制器计算得到的是一个路径串,指示到最优的LNS前还要经过其他LGW,具体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0a、S600b、S601、S602、S603、S604、S605、S606所执行的内容同图5所示的步骤S500a、S500b、S501、S502、S503、S504、S505、S506描述一致。
步骤S607,集中控制器收到路径请求后,根据算法得到一个到最终LNS的路径串。以图2中所示的路径串LGW1<->LGW3<->LNS3为例,,可以有如下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集中控制器告知路径上的每个LGW报文处理规则,如上图中需要告知LGW1和LGW3。LGW1将这种隧道报文再次封装一层隧道转发至LGW3,然后LGW3根据集中控制器指示的规则解开隧道封装后转发至LNS3,即修改隧道报文的目的IP为LNS3的实际IP。
第二种,集中控制器仅告知LGW1这个路径串以及处理规则,即图6所示的步骤S607b2的步骤为可选的,当LGW1收到报文后,修改隧道报文的目的地址为LGW3的地址并将这个路径串携带在每个隧道报文中,路径上的LGW收到报文后获得这个路径串修改目的地址为路径串中的下一跳。如此最终转至LNS3。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链路状态信息获取模块11、传输路径确定模块12、报文传输模块13。
链路状态信息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多个隧道服务器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用于建立任意两个局域网间的隧道,每个隧道服务器与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相连;
传输路径确定模块12,用于根据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其中,待传输报文为多个局域网中任意一个局域网向其他局域网传输的报文,传输路径信息至少包括:接收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报文传输模块13,用于将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其中,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将待传输报文发送至接收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
可选地,上述链路状态信息获取模块11还用于向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发送路径探测请求,其中,路径探测请求用于指示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探测相应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路径探测请求中至少包含待探测的多个隧道服务器的网络地址;接收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路径探测请求探测到的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链路状态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每个隧道服务器的位置信息、容量信息、运行状态、时延信息、链路带宽、负载信息。
可选地,路径探测请求中还包含探测周期,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探测周期向相应隧道服务器发送路径探测请求,以获取相应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向集中控制器定期上报相应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
可选地,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网络拓扑确定模块,用于配置网络拓扑信息,和/或根据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主动上报的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网络拓扑信息,其中,网络拓扑信息包括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的如下至少一种信息:位置信息、容量信息。
可选地,上述链路状态信息获取模块11还用于接收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上报的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
可选地,上述链路状态信息获取模块11还用于向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其中,业务请求用于指示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上报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以及接收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根据业务请求返回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
可选地,业务请求中包含上报周期,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按照上报周期向集中控制器定期上报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
可选地,上述网络拓扑确定模块还用于集中控制器根据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主动上报的自身的状态信息和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上报的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网络拓扑信息,其中,网络拓扑信息包括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和隧道服务器的如下至少一种信息:位置信息、容量信息。
可选地,上述报文传输模块13还用于在接收到每个本地网关发送的路径请求的情况下,根据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其中,路径请求为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在接收到相应局域网的客户端设备发送的隧道报文的情况下,向集中控制器发送的请求,隧道报文为相应局域网的客户端设备采用虚拟网络地址对待传输报文进行封装,生成的隧道报文。
可选地,传输路径信息中海包含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一个或多个本地网关的地址信息,上述报文传输模块13还用于集中控制器将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每个本地网关;基于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每个本地网关,采用下一传输节点的本地网关或隧道服务器的地址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二次封装,并传输到下一传输节点的本地网关或隧道服务器。
可选地,上述报文传输模块13还用于将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第一个本地网关;基于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每个本地网关,将报文的目的地址修改为下一传输节点的本地网关或隧道服务器的地址,并传输到下一传输节点的本地网关或隧道服务器。
图7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3-图6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3-图6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3-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描述了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装置的内部功能和结构,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装置的结构可实现为一电子设备,例如,用于管理网络业务的服务器设备,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21和存储器22。其中,所述存储器22用于存储支持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图3-图6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的程序,所述处理器21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22中存储的程序。
所述程序包括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21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多个隧道服务器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用于建立任意两个局域网间的隧道,每个隧道服务器与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相连;
根据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其中,待传输报文为多个局域网中任意一个局域网向其他局域网传输的报文,传输路径信息至少包括:接收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将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其中,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将待传输报文发送至接收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21还用于执行前述图3-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结构中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23,用于该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电子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图3-图6所示方法实施例中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所涉及的程序。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申请公开A1、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包括:
集中控制器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多个隧道服务器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用于建立任意两个局域网间的隧道,每个隧道服务器与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相连;
所述集中控制器根据所述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其中,所述待传输报文为所述多个局域网中任意一个局域网向其他局域网传输的报文,所述传输路径信息至少包括:接收所述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所述集中控制器将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其中,所述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所述集中控制器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将所述待传输报文发送至接收所述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
A2、根据A1所述的方法,集中控制器与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连接,其中,集中控制器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集中控制器向所述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发送路径探测请求,其中,所述路径探测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探测相应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路径探测请求中至少包含待探测的多个隧道服务器的网络地址;
所述集中控制器接收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所述路径探测请求探测到的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所述链路状态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每个隧道服务器的位置信息、容量信息、运行状态、时延信息、链路带宽、负载信息。
A3、根据A2所述的方法,所述路径探测请求中还包含探测周期,其中,所述集中控制器接收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所述路径探测请求探测到的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所述探测周期向相应隧道服务器发送路径探测请求,以获取所述相应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
所述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向所述集中控制器定期上报所述相应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
A4、根据A2所述的方法,在集中控制器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集中控制器配置网络拓扑信息,和/或根据所述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主动上报的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其中,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包括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的如下至少一种信息:位置信息、容量信息。
A5、根据A1所述的方法,集中控制器与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和隧道服务器分别连接,其中,集中控制器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集中控制器接收所述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上报的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
A6、根据A5所述的方法,所述集中控制器接收所述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上报的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集中控制器向所述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其中,所述业务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上报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
所述集中控制器接收所述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返回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
A7、根据A6所述的方法,所述业务请求中包含上报周期,其中,所述集中控制器接收所述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返回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按照所述上报周期向所述集中控制器定期上报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
A8、根据A5所述的方法,在集中控制器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集中控制器根据所述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主动上报的自身的状态信息和所述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上报的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网络拓扑信息,其中,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包括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和隧道服务器的如下至少一种信息:位置信息、容量信息。
A9、根据A1至A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集中控制器根据所述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包括:
所述集中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每个本地网关发送的路径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其中,所述路径请求为所述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在接收到相应局域网的客户端设备发送的隧道报文的情况下,向所述集中控制器发送的请求,所述隧道报文为所述相应局域网的客户端设备采用虚拟网络地址对所述待传输报文进行封装,生成的隧道报文。
A10、根据A9所述的方法,所述传输路径信息中包含所述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一个或多个本地网关的地址信息,其中,所述集中控制器将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包括:
所述集中控制器将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所述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每个本地网关;
基于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所述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每个本地网关,采用下一传输节点的本地网关或隧道服务器的地址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二次封装,并传输到下一传输节点的本地网关或隧道服务器。
A11、根据A9所述的方法,所述传输路径信息中包含所述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一个或多个本地网关的地址信息,其中,所述集中控制器将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包括:
所述集中控制器将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所述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第一个本地网关;
基于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所述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每个本地网关,将报文的目的地址修改为下一传输节点的本地网关或隧道服务器的地址,并传输到下一传输节点的本地网关或隧道服务器。
本申请公开B12、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包括:
多个隧道服务器,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用于建立任意两个局域网间的隧道;
多个本地网关,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与相应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相连;
集中控制器,与所述多个本地网关和隧道服务器分别相连,用于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并将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其中,所述待传输报文为所述多个局域网中任意一个局域网向其他局域网传输的报文,所述传输路径信息至少包括:接收所述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其中,所述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所述集中控制器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将所述待传输报文发送至接收所述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
本申请公开C13、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装置,包括:
链路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多个隧道服务器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用于建立任意两个局域网间的隧道,每个隧道服务器与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相连;
传输路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其中,所述待传输报文为所述多个局域网中任意一个局域网向其他局域网传输的报文,所述传输路径信息至少包括:接收所述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报文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其中,所述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将所述待传输报文发送至接收所述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
本申请公开D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A1至A11中任一项所述的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

Claims (14)

1.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中控制器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多个隧道服务器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用于建立任意两个局域网间的隧道,每个隧道服务器与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相连;其中,所述隧道服务器包括LNS;
所述集中控制器根据所述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其中,所述待传输报文为所述多个局域网中任意一个局域网向其他局域网传输的报文,所述传输路径信息至少包括:接收所述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所述待传输报文包括L2层报文;
所述集中控制器将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其中,所述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所述集中控制器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将L2隧道报文发送至接收所述L2隧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集中控制器与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连接,其中,集中控制器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集中控制器向所述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发送路径探测请求,其中,所述路径探测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探测相应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路径探测请求中至少包含待探测的多个隧道服务器的网络地址;
所述集中控制器接收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所述路径探测请求探测到的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所述链路状态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每个隧道服务器的位置信息、容量信息、运行状态、时延信息、链路带宽、负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探测请求中还包含探测周期,其中,所述集中控制器接收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所述路径探测请求探测到的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所述探测周期向相应隧道服务器发送路径探测请求,以获取所述相应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
所述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向所述集中控制器定期上报所述相应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集中控制器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集中控制器配置网络拓扑信息,和/或根据所述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主动上报的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其中,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包括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的如下至少一种信息:位置信息、容量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集中控制器与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和隧道服务器分别连接,其中,集中控制器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集中控制器接收所述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上报的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控制器接收所述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上报的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集中控制器向所述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其中,所述业务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上报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
所述集中控制器接收所述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返回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请求中包含上报周期,其中,所述集中控制器接收所述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返回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按照所述上报周期向所述集中控制器定期上报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集中控制器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集中控制器根据所述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主动上报的自身的状态信息和所述每个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上报的自身的状态信息确定网络拓扑信息,其中,所述网络拓扑信息包括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和隧道服务器的如下至少一种信息:位置信息、容量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控制器根据所述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包括:
所述集中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每个本地网关发送的路径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其中,所述路径请求为所述每个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在接收到相应局域网的客户端设备发送的隧道报文的情况下,向所述集中控制器发送的请求,所述隧道报文为所述相应局域网的客户端设备采用虚拟网络地址对所述待传输报文进行封装,生成的隧道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路径信息中包含所述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一个或多个本地网关的地址信息,其中,所述集中控制器将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包括:
所述集中控制器将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所述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每个本地网关;
基于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所述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每个本地网关,采用下一传输节点的本地网关或隧道服务器的地址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二次封装,并传输到下一传输节点的本地网关或隧道服务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路径信息中包含所述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一个或多个本地网关的地址信息,其中,所述集中控制器将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包括:
所述集中控制器将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所述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第一个本地网关;
基于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所述待传输报文在传输过程中经过的每个本地网关,将报文的目的地址修改为下一传输节点的本地网关或隧道服务器的地址,并传输到下一传输节点的本地网关或隧道服务器。
12.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隧道服务器,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用于建立任意两个局域网间的隧道;其中,所述隧道服务器包括LNS;
多个本地网关,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与相应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相连;
集中控制器,与所述多个本地网关和隧道服务器分别相连,用于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并将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其中,所述待传输报文为所述多个局域网中任意一个局域网向其他局域网传输的报文,所述传输路径信息至少包括:接收所述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所述待传输报文包括L2层报文;
其中,所述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所述集中控制器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将L2隧道报文发送至接收所述L2隧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
13.一种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链路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多个隧道服务器分布式部署于多个局域网中,用于建立任意两个局域网间的隧道,每个隧道服务器与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相连;其中,所述隧道服务器包括LNS;
传输路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隧道服务器的链路状态信息,确定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其中,所述待传输报文为所述多个局域网中任意一个局域网向其他局域网传输的报文,所述传输路径信息至少包括:接收所述待传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的地址信息;所述待传输报文包括L2层报文;
报文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待传输报文的传输路径信息发送至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其中,所述相应局域网的本地网关根据确定的传输路径信息将L2隧道报文发送至接收所述L2隧道报文的局域网的隧道服务器。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
CN201811395151.6A 2018-11-22 2018-11-22 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 Active CN1096177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5151.6A CN109617778B (zh) 2018-11-22 2018-11-22 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5151.6A CN109617778B (zh) 2018-11-22 2018-11-22 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7778A CN109617778A (zh) 2019-04-12
CN109617778B true CN109617778B (zh) 2021-05-18

Family

ID=66003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5151.6A Active CN109617778B (zh) 2018-11-22 2018-11-22 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177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7657B (zh) * 2019-07-11 2023-08-04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d-wan***的数据传输方法、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和介质
CN110601882B (zh) * 2019-09-04 2022-08-16 厦门网宿有限公司 一种二层专线网络***及配置方法
CN110601893B (zh) * 2019-09-18 2022-12-20 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2350918B (zh) * 2020-12-10 2021-03-23 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业务流量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10791B (zh) * 2021-02-08 2023-06-30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流***及其方法
CN112910790B (zh) * 2021-02-08 2023-06-30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流***及其方法
CN113507475B (zh) * 2021-07-14 2022-12-23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跨域访问方法和装置
CN115766760A (zh) * 2022-08-31 2023-03-07 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e/e架构、信号传输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7116A (zh) * 2014-01-24 2014-04-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层隧道协议的业务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6130926A (zh) * 2016-08-30 2016-11-16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59303A (zh) * 2015-09-28 2017-04-05 瞻博网络公司 使用多播地址作为第2层隧道协议访问集中器中的隧道远程网关地址
CN107147580A (zh) * 2017-06-23 2017-09-08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建立的方法及通信***
CN108183849A (zh) * 2016-12-08 2018-06-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l2tp的设备管理方法、设备及***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62065B2 (ja) * 2009-06-02 2012-01-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Lac装置及びフェイルオー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7116A (zh) * 2014-01-24 2014-04-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层隧道协议的业务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6559303A (zh) * 2015-09-28 2017-04-05 瞻博网络公司 使用多播地址作为第2层隧道协议访问集中器中的隧道远程网关地址
CN106130926A (zh) * 2016-08-30 2016-11-16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183849A (zh) * 2016-12-08 2018-06-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l2tp的设备管理方法、设备及***
CN107147580A (zh) * 2017-06-23 2017-09-08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建立的方法及通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7778A (zh) 2019-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7778B (zh) 跨域二层网络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
CN107517488B (zh) 报文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US923182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access points
US1008525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access points
CN109314695A (zh) 确定用户面协议栈的方法、控制面网元和***
KR20130009864A (ko) L2 이더넷 노드로의 통신 가용 전송 네트워크 대역폭
KR102050910B1 (ko) 연결 실패 시에 홈 네트워크에 대한 재라우팅을 인에이블시키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3036809A (zh) 用于具有有效链路利用的可伸缩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US11824685B2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GRE tunnel, access point and gateway
CN111245715B (zh) 报文传输方法和***
CN110324225B (zh)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94637A (zh) Sid列表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771359A (zh) 用于连接通信网络的方法和***
EP3985941A2 (en) Path switch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EP3632046B1 (en) Determination of quality of service of a network tunnel
CN111130982B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88823B (zh) 一种实现终端互联的方法及装置
CN112910704B (zh) 一种支持动态自适应网络配置的局域网***、方法和装置
CN108075973A (zh) 一种设备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1277426B (zh) 一种ioam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302504B (zh) Ptn中控制信令通道的建立方法、ptn网元及存储介质
WO2022142905A1 (zh) 报文转发的方法、装置和网络***
CN112910790B (zh) 导流***及其方法
CN117811875A (zh) 一种家庭互通网络访问方法和装置
CN115842696A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