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14009B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14009B
CN109614009B CN201811628229.4A CN201811628229A CN109614009B CN 109614009 B CN109614009 B CN 109614009B CN 201811628229 A CN201811628229 A CN 201811628229A CN 109614009 B CN109614009 B CN 109614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display panel
touch display
electrode
gat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82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14009A (zh
Inventor
宁俊鹏
金慧俊
简守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282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14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14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4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14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14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栅极线组、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和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触控电极和多个像素单元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相交叠;在第二方向上,相邻两行触控电极之间设有狭缝,至少一条栅极线位于狭缝中;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补偿结构和多个第二补偿结构;在第二方向上,第一补偿结构和与其相邻的狭缝中的至少一条栅极线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第二补偿结构和与其相邻的狭缝中的至少一条栅极线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有效缓解触控显示面板在显示时会出现竖纹等现象,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触控技术在移动终端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消费者对于高精度触摸显示屏以及窄边框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在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面板中,以自电容触摸技术为例,触控电极呈矩阵排布。触控电极的实际大小大于像素电极,所以触控电极覆盖多个像素电极以及相邻两行像素电极之间的栅极线。由于触控电极之间相互绝缘,相邻的触控电极之间存在狭缝,显示面板中部分栅极线位于狭缝中,不被触控电极覆盖。显示面板中被触控电极覆盖的栅极线上的负载大于未被触控电极覆盖的栅极线上的负载,从而显示面板在显示时会出现竖纹等现象,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栅极线组、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和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栅极线组包括至少一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栅极线;相邻的两行像素单元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条栅极线;触控电极和多个像素单元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相交叠;在第二方向上,相邻两行触控电极之间设有狭缝,至少一条栅极线位于狭缝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补偿结构和多个第二补偿结构,多个第一补偿结构设置在触控电极的第一边缘,多个第二补偿结构设置在触控电极的第二边缘,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于触控电极的两侧;在第二方向上,第一补偿结构和与其相邻的狭缝中的至少一条栅极线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第二补偿结构和与其相邻的狭缝中的至少一条栅极线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触控电极和多个像素单元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相交叠,即触控电极覆盖多个像素单元,被同一个触控电极覆盖的像素单元之间的栅极线也被该触控电极覆盖。位于相邻两行触控电极之间设有狭缝中的栅极线未被触控电极覆盖。由于触控电极的第一边缘上设有多个第一补偿结构,触控电极的第二边缘上设有多个第二补偿结构,在第二方向上,第一补偿结构和与其相邻的狭缝中的栅极线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第二补偿结构和与其相邻的狭缝中的栅极线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狭缝中的栅极线和第一补偿结构、第二补偿结构形成耦合电容,从而增加了狭缝中的栅极线的负载,减小狭缝中的栅极线的负载和被触控电极覆盖的栅极线的负载之间的差值,从而有效缓解触控显示面板在显示时会出现竖纹等现象,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沿B-B’的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栅极线组G1、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10和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20;
栅极线组G1包括至少一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栅极线G10;
相邻的两行像素单元1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条栅极线G10;
触控电极20和多个像素单元10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相交叠;
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两行触控电极20之间设有狭缝30,至少一条栅极线G10位于狭缝30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
触控电极20包括多个第一补偿结构21和多个第二补偿结构22,多个第一补偿结构21设置在触控电极20的第一边缘23,多个第二补偿结构22设置在触控电极20的第二边缘24,第一边缘23和第二边缘24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于触控电极20的两侧;
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补偿结构21和与其相邻的狭缝30中的至少一条栅极线G10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第二补偿结构21和与其相邻的狭缝30中的至少一条栅极线G10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
像素单元10和触控电极20均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成阵列排布,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可以垂直。可选的,触控电极20的形状为矩形。
栅极线组G1包括至少一条栅极线G10,相邻的两行像素单元1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条栅极线G10,相邻两行触控电极20之间的狭缝30中设置有至少一条栅极线G10。图1中实例性的示出了栅极线组G1包括一条栅极线G10,由于相邻的两行像素单元10之间设置有一条栅极线G10,因此,相邻两行触控电极20之间的狭缝30中也设置有一条栅极线G10,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栅极线组G1还可以包括两条及以上的栅极线G10,相邻的两行像素单元1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两条及以上的栅极线G10,相邻两行触控电极20之间的狭缝30中还可以设置有两条及以上的栅极线G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的工作模式可以为自电容式,具体而言,在进行触控检测时,触控线向与其电连接的触控电极20传输触控信号,触控电极20接收触控信号并且和大地形成对地电容,该对地电容作为基础电容用于检测触控操作。当发生触控操作时,对应位置处的触控电极20的基础电容会发生改变,通过计算和分析多个触控电极20的基础电容变化情况,可以获得触控操作的位置信息。
触控电极20和多个像素单元10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相交叠,即触控电极20覆盖多个像素单元10,被同一个触控电极20覆盖的像素单元10之间的栅极线G10也被该触控电极20覆盖。位于相邻两行触控电极20之间设有狭缝30中的栅极线G10未被触控电极20覆盖。由于触控电极20的第一边缘23上设有多个第一补偿结构21,触控电极20的第二边缘24上设有多个第二补偿结构22,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补偿结构21和与其相邻的狭缝30中的栅极线G10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第二补偿结构21和与其相邻的狭缝30中的栅极线G10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狭缝30中的栅极线G10和第一补偿结构21、第二补偿结构21形成耦合电容,从而增加了狭缝30中的栅极线G10的负载,减小狭缝30中的栅极线G10的负载和被触控电极20覆盖的栅极线G10的负载之间的差值,从而有效缓解触控显示面板在显示时会出现竖纹等现象,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继续参考图1,可选的,其中,第一补偿结构21、第二补偿结构22和触控电极20的材料相同,且三者同层设置。
具体的,第一补偿结构21、第二补偿结构22和触控电极2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三者的材料相同。在制作触控显示面板的工艺制程中,可以图案化同一导电层,同时形成第一补偿结构21、第二补偿结构22和触控电极20。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仅以一个触控电极20上设有三个第一补偿结构21和三个第二补偿结构22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一个触控电极20上可以设有的第一补偿结构21和第二补偿结构22还可以为其他数值。
图2a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a,可选的,其中,栅极线组G1包括相邻的两条栅极线G10,每行像素单元10均位于同一栅极线组G1中两条栅极线G10之间,且每行像素单元10分别和同一栅极线组G1中两条栅极线G10电连接;
狭缝30中设置有两条栅极线G10;
同一狭缝30中的一条栅极线G10和第一补偿结构21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另一条栅极线G10和第二补偿结构34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
具体的,栅极线组G1包括相邻的两条栅极线G10,每行像素单元10分别和同一栅极线组G1中两条栅极线G10电连接,每行像素单元10中部分像素单元10通过栅极线组G1一条栅极线G10驱动,剩余部分像素单元10通过同一栅极线组G1中另一条栅极线G10驱动。
相邻两行像素单元10之间均设置有两条栅极线G10,狭缝30中也设置有两条栅极线G10,触控电极20覆盖的像素单元10之间的栅极线G10被该触控电极20覆盖。位于相邻两行触控电极20之间设有狭缝30中的两条栅极线G10未被触控电极20覆盖,同一狭缝30中的一条栅极线G10和第一补偿结构21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另一条栅极线G10和第二补偿结构34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从而增加了狭缝30中的两条栅极线G10的负载,减小狭缝30中的栅极线G10的负载和被触控电极20覆盖的栅极线G10的负载之间的差值,从而有效缓解触控显示面板在显示时会出现竖纹等现象,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2b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b,栅极线组G1包括相邻的两条栅极线G10,每行像素单元10均位于同一栅极线组G1中两条栅极线G10之间,且每行像素单元10分别和同一栅极线组G1中两条栅极线G10电连接;
狭缝30中设置有两条栅极线G10;
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补偿结构21和与其相邻的狭缝30中的两条栅极线G10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第二补偿结构21和与其相邻的狭缝30中的两条栅极线G10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可选的,其中,触控电极20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个主体部25、和连接相邻两个主体部25的多个连接部26,主体部25和栅极线G10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不交叠。
具体的,每行像素单元10分别和同一栅极线组G1中两条栅极线G10电连接,每行像素单元10通过两条栅极线G10驱动,为了使每行像素单元10的打开时间和其通过一条栅极线G10打开时的时间保持相同,从而每条栅极线G10的充电时间需尽可能的减短,栅极线G10的负载会影响其充电时间,栅极线G10的负载越大,其充电时间越长。
触控电极20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个主体部25、和连接相邻两个主体部25的多个连接部26。可选的,主体部25和连接部26一体成型,二者材料相同。在制作阵列基板的工艺制程中,可以图案化同一导电层,同时形成主体部25和连接部26。
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以一个触控电极20包括两个主体部25和一个连接部26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发明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一个触控电极20中,主体部25的数量可以有多个,连接部26的数量可以有两个或者以上。
触控电极20中主体部25和栅极线G10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不交叠,连接部26和栅极线G10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面积较小,有效减小被同一个触控电极20覆盖的像素单元10之间的栅极线G10和触控电极20之间的耦合电容,有效减少被触控电极20覆盖栅极线G10的负载,减少栅极线G10的充电时间。
继续参考图3,可选的,其中,触控电极20中,第一补偿结构21的数量、第二补偿结构22的数量和相邻两个主体部25之间的连接部26的数量均相同;
位于相邻两个主体部25之间的一条栅极线G10和连接部26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相交叠的面积为S1,位于同一狭缝30中的一条栅极线G10和第一补偿结构21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相交叠的面积为S2,另一条栅极线G10和第二补偿结构22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相交叠的面积为S3;其中,
0<S1=S2=S3。
具体的,触控电极20中,第一补偿结构21的数量、第二补偿结构22的数量和相邻两个主体部25之间的连接部26的数量均相同,即被触控电极20中连接部26覆盖的栅极线G10上覆盖的连接部26的数量、狭缝30中被第一补偿结构21覆盖的栅极线G10上覆盖的第一补偿结构21的数量、狭缝30中被第二补偿结构22覆盖的栅极线G10上覆盖的第二补偿结构22的数量均相同。且被触控电极20中连接部26覆盖的栅极线G10和连接部26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相交叠的面积、狭缝30中被第一补偿结构21覆盖的栅极线G10和第一补偿结构21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相交叠的面积、狭缝30中被第二补偿结构22覆盖的栅极线G10和第二补偿结构22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相交叠的面积均相同,被连接部26覆盖的栅极线G10和连接部26之间的耦合电容、被第一补偿结构21覆盖的栅极线G10和第一补偿结构21之间的耦合电容、被第二补偿结构22覆盖的栅极线G10和第二补偿结构22之间的耦合电容均相同,从而使得触控显示面板中每条栅极线G10上的负载接近相同,进一步缓解触控显示面板在显示时会出现竖纹等现象,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可选的,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条数据线S10;
每相邻的两列像素单元10为一个像素列组11,同一像素列组11中的像素单元10与同一条数据线S10电连接;
每行像素单元10中和同一条数据线S10电连接的两个像素单元11分别与同一栅极线组G1中的两条栅极线G10电连接。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区AA和周边的非显示区NA,多个栅极线组G1、多个像素单元10和多个触控电极20均设置在显示区AA中。
具体的,每相邻的两列像素单元10为一个像素列组11,且同一像素列组11中的像素单元10与同一条数据线S10电连接,通过一条数据线S10可以给两列像素单元10传递数据信号,有效减少触控显示面板中数据线S10的数量,从而触控显示面板中有更多空间放置其他信号线,使得触控显示面板中的线路排布更灵活;且连接数据线S10的驱动电路(图4中未示出)的成本也相应减少,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图5是图4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和图5,可选的,其中,像素单元10包括像素电极12和薄膜晶体管13,薄膜晶体管13的栅极131与栅极线G10连接,薄膜晶体管13的源极132和数据线S10连接,薄膜晶体管13的漏极133与像素电极12连接。
具体的,子像素10的薄膜晶体管13的栅极131连接至与其相对应的栅极线G10,通过栅极线G10给薄膜晶体管13通驱动信号,从而使薄膜晶体管13处于导通状态,再通过数据线S10给对应的像素电极12充电。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可选的,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条触控线30;
一个触控电极20和至少一条触控线30电连接。
具体的,触控电极20和与其对应设置的触控线30电连接,触控线30为触控电极20传输电信号。本实施例中,仅以一个触控电极20与一条触控线30电连接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一个触控电极20可以与两条或者更多条触控线30电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连接部26和触控线30相交叠,由于连接部26和触控线30电连接、二者的电位相同,因此,连接部26和触控线30之间没有产生耦合电容,可以避免触控电极20对触控线30的电信号产生干扰。
图7是图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沿B-B’的剖面图,参考图6和图7,可选的,其中,触控线30和数据线S10设置于触控显示面板的同一层中。
具体的,触控线30和数据线S10可以同层设置,从而有效降低了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且将触控线30和数据线S10设置于触控显示面板的同一层中还可以减少一道构图工艺,可以降低制作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触控线和数据线可以设置于触控显示面板的不同层中,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需求以及现有的工艺水平选择将触控线和数据线设置在相同的层中或不同的层中。
继续参考图6和图7,可选的,其中,像素电极12和触控电极20设置于触控显示面板的不同层中。
图6和图7示例性的示出了像素电极12位于触控电极20之下,触控显示面板为top-com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可以为mid-com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此时,像素电极位于触控电极之上,且两者均为块状结构。
继续参考图6和图7,可选的,在显示阶段,触控电极20复用为公共电极。
具体的,在显示阶段,触控电极20复用为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12形成电场效应来驱动液晶转动实现显示发光,触控电极20在触控阶段接受触控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具体的,请参考图8,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10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0。图8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触控显示装置10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具有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触控显示面板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触控电极和多个像素单元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相交叠,即触控电极覆盖多个像素单元,被同一个触控电极覆盖的像素单元之间的栅极线也被该触控电极覆盖。位于相邻两行触控电极之间设有狭缝中的栅极线未被触控电极覆盖。由于触控电极的第一边缘上设有多个第一补偿结构,触控电极的第二边缘上设有多个第二补偿结构,在第二方向上,第一补偿结构和与其相邻的狭缝中的栅极线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第二补偿结构和与其相邻的狭缝中的栅极线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狭缝中的栅极线和第一补偿结构、第二补偿结构形成耦合电容,从而增加了狭缝中的栅极线的负载,减小狭缝中的栅极线的负载和被触控电极覆盖的栅极线的负载之间的差值,从而有效缓解触控显示面板在显示时会出现竖纹等现象,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栅极线组、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和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触控电极;
所述栅极线组包括至少一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栅极线;
相邻的两行所述像素单元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条栅极线;
所述触控电极和多个所述像素单元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相交叠;
在第二方向上,相邻两行所述触控电极之间设有狭缝,所述狭缝中设置有两条所述栅极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补偿结构和多个第二补偿结构,多个所述第一补偿结构设置在所述触控电极的第一边缘,多个所述第二补偿结构设置在所述触控电极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触控电极的两侧;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补偿结构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狭缝中的至少一条所述栅极线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所述第二补偿结构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狭缝中的至少一条所述栅极线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
所述栅极线组包括相邻的两条所述栅极线,每行所述像素单元均位于同一所述栅极线组中两条所述栅极线之间,且每行所述像素单元分别和同一所述栅极线组中两条所述栅极线电连接;
同一所述狭缝中的一条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一补偿结构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另一条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二补偿结构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部分交叠;
所述触控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主体部、和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部的多个连接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栅极线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不交叠;
所述触控电极中,所述第一补偿结构的数量、所述第二补偿结构的数量和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部之间的所述连接部的数量均相同;
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部之间的一条所述栅极线和所述连接部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相交叠的面积为S1,位于同一所述狭缝中的一条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一补偿结构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相交叠的面积为S2,另一条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二补偿结构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相交叠的面积为S3;其中,
0<S1=S2=S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补偿结构、所述第二补偿结构和所述触控电极的材料相同,且三者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
每相邻的两列所述像素单元为一个像素列组,同一所述像素列组中的所述像素单元与同一条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每行所述像素单元中和同一条所述数据线电连接的两个所述像素单元分别与同一所述栅极线组中的两条所述栅极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触控线;
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和至少一条所述触控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极线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像素电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不同层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线和所述数据线设置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同一层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显示阶段,所述触控电极复用为公共电极。
9.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1811628229.4A 2018-12-28 2018-12-28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614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8229.4A CN109614009B (zh) 2018-12-28 2018-12-28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8229.4A CN109614009B (zh) 2018-12-28 2018-12-28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4009A CN109614009A (zh) 2019-04-12
CN109614009B true CN109614009B (zh) 2022-07-05

Family

ID=66011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8229.4A Active CN109614009B (zh) 2018-12-28 2018-12-28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140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86452B2 (en) * 2019-11-27 2021-08-10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Pixel array substrate
CN116520615A (zh) * 2023-05-31 2023-08-01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451004U (zh) * 2015-12-24 2016-08-10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7179622A (zh) * 2017-07-28 2017-09-1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9085948A (zh) * 2018-07-26 2018-12-2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57978B1 (ko) * 2005-06-30 2012-06-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패널의 제조방법
KR101719397B1 (ko) * 2014-08-14 2017-03-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 내장형 액정 표시장치
CN104505040B (zh) * 2014-12-25 2017-04-2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方法及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4866161B (zh) * 2015-06-23 2017-10-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KR102402395B1 (ko) * 2015-10-27 2022-05-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내장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451004U (zh) * 2015-12-24 2016-08-10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7179622A (zh) * 2017-07-28 2017-09-1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9085948A (zh) * 2018-07-26 2018-12-2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14009A (zh) 2019-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709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substrate
US10162450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001677B2 (en) Self-capacitanc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9250736B2 (en) Capacitive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17197934A1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9057906B2 (e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s,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s
US9606390B2 (en) Capacitive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9423916B2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6119333A1 (zh) 内嵌式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US8643802B2 (en) Pixel array, polymer stablized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pixel array driving method
US2012008666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60291753A1 (en) Array substrate, touch panel, touch apparatus,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EP3316099B1 (en) Embedded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297970B (zh) Goa 单元、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US10649562B2 (en) In-cell touch screen and a display device
WO2018092758A1 (ja) タッチセンサ付き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5765498A (zh) 带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CN107678590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10546879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509499B2 (en) TFT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using same
EP3168875B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CN109614009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10775659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240061521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210157430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