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7062A - 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和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和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7062A
CN109587062A CN201811501921.0A CN201811501921A CN109587062A CN 109587062 A CN109587062 A CN 109587062A CN 201811501921 A CN201811501921 A CN 201811501921A CN 109587062 A CN109587062 A CN 109587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message
load balancing
balancing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19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87062B (zh
Inventor
刘明飞
杨玉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Kingsoft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Kingsoft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Kingsoft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ingsoft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019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70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7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7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87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70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和处理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交换机转发的报文,其中,报文包括源地址,负载均衡节点与交换机在同一可用区内,负载均衡节点与交换机通信连接;为报文分配目的地址;根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负载均衡信息;其中,负载均衡信息包括报文转发路径;向负载均衡节点所在的可用区内的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负载均衡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和处理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在不依赖于交换机的前提下实现模拟组播的功能,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和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和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云服务网络中,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云资源。常用的网络结构包括核心交换机—网关节点(逻辑网关,又称负载均衡节点)—服务节点三层架构,其中核心交换机包括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连接的外网交换机和与网关节点连接的内网交换机,服务节点提供用户需要的服务,例如计算、存储等。
为了保证提供服务的稳定性,一般都设置有容灾机制,现有交换机可以通过组播的方式同步组内各个网关节点的状态,任意网关节点的状态可以通过该交换机发送给组内其他全部网关节点。然而组播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组播的组网复杂,搭建过程复杂,在网络运维操作不当的时候容易导致正常的网络转发受影响,稳定性较差;组播会对交换机带来带宽和性能消耗。
针对上述通过组播进行同步的方案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和处理设备,可以进行模拟组播,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应用于负载均衡节点,包括:接收交换机转发的报文,其中,报文包括源地址,负载均衡节点与交换机在同一可用区内,负载均衡节点与交换机通信连接;为报文分配目的地址;根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负载均衡信息;其中,负载均衡信息包括报文转发路径;向负载均衡节点所在的可用区内的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负载均衡信息。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向负载均衡节点所在的可用区内的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负载均衡信息,包括:获取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根据地址将负载均衡信息分别发送至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根据地址将负载均衡信息分别发送至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包括:基于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数量对负载均衡信息进行复制,得到N份报文转发路径;其中,N的取值为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数量;基于每个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将复制得到的负载均衡信息分别发送至对应的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报文转发路径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源地址为发送报文的用户端的地址;目的地址为报文分配的服务节点的地址。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并存储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的报文转发路径表。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在从交换机获取用户的报文之后,还包括:判断报文的源地址是否在预存的报文转发路径表中;预存的报文转发路径表包括:负载均衡节点的报文转发路径表和从其他负载均衡节点接收的报文转发路径表;若不存在,则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为报文分配目的地址;若存在,则从报文转发路径表中获取报文的目的地址。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从交换机或预存的数据库中获取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监测到负载均衡信息更新时,将更新后的负载均衡信息同步至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装置,应用于负载均衡节点,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交换机转发的报文,其中,报文包括源地址,负载均衡节点与交换机在同一可用区内,负载均衡节点与交换机通信连接;负载均衡模块,用于为报文分配目的地址;负载均衡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负载均衡信息;其中,负载均衡信息包括报文转发路径;发送模块,用于向负载均衡节点所在的可用区内的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负载均衡信息。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发送模块还用于:获取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根据地址将负载均衡信息分别发送至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基于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数量对负载均衡信息进行复制,得到N份报文转发路径;其中,N的取值为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数量;基于每个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将复制得到的负载均衡信息分别发送至对应的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报文转发路径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源地址为发送报文的用户端的地址;目的地址为报文分配的服务节点的地址。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同于接收并存储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的报文转发路径表。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调度模块,用于:判断报文的源地址是否在预存的报文转发路径表中;预存的报文转发路径表包括:负载均衡节点的报文转发路径表和从其他负载均衡节点接收的报文转发路径表;若不存在,则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为报文分配目的地址;若存在,则从报文转发路径表中获取报文的目的地址。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地址获取模块,用于:从交换机或预存的数据库中获取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用于:在监测到负载均衡信息更新时,将更新后的负载均衡信息同步至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处理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处理器执行上述网关信息同步的方法的程序,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网关信息同步的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和处理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根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负载均衡信息,然后可以向所在的可用区内的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负载均衡信息,完成信息同步,可以在不依赖于交换机的前提下实现模拟组播同步的功能,可以更高效地进行集群间的负载调度,提高容灾能力,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了***的稳定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名词解释:
可用区(Availability Zone)是指在同一个区域(Region)下,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相互隔离的一个或多个数据中心。一个区域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区,当一个可用区出现故障后,不会影响其他可用区的使用,保护应用程序或数据库不受单一位置故障影响。除此之外,可用区能提供比单个数据中心更强的可用性、容错能力以及可扩展性。
可用区有以下特性:
同一区域下的不同可用区之间的云服务通过内网可以访问。
不同区域下的可用区数目可能不相同。
可用区是针对用户层面定义的标识符,不同用户在同一区域下选择相同的可用区,可能对应不同的物理数据中心。
在现有的网络结构中,交换机可以预先将设备或者服务加入到组播组,然后通过组播的方式向组内的上述设备或者服务发送信息。上述交换机一般是内网核心或者外网核心,如果需要进行组播则需要配置组播规则,组播组网复杂、配置复杂、对维护人员有较高要求,在网络运维操作不当的时候容易导致正常的网络转发受影响。核心有自身的功能需要执行,例如核心功能是做三层转发,如果将组播的任务也交给核心执行,则容易导致其稳定性降低,并且可能会产生组播风暴。同时组播本身对交换机有一定的带宽和性能消耗,并且交换机可能并不支持组播或者对组播的支持不够友好,存在安全隐患。
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和处理设备,该技术可以应用于集群中的网关节点,下面进行具体描述。
集群中可以包括多个服务节点、网关节点(逻辑网关,在本申请中可看做负载均衡节点)或交换机,比如单个重负载的运算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做并行处理,每个节点设备处理结束后,将结果汇总,返回给用户,***处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一般分为几种:高可用性集群:一般是指当集群中有某个节点失效的情况下,其上的任务会自动转移到其他正常的节点上,还指可以将集群中的某节点进行离线维护再上线,该过程并不影响整个集群的运行;负载均衡集群:负载均衡集群运行时,一般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前端负载均衡器(即上述网关节点),将工作负载分发到后端的一组服务器上,从而达到整个***的高性能和高可用性;高性能计算集群:高性能计算集群采用将计算任务分配到集群的不同服务节点而提高计算能力。
参见图1所示的网络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客户端、外网交换机、内网交换机、负载均衡节点和服务节点,用户可以接入外网交换机来访问目标服务节点。图1中的负载均衡节点1至负载均衡节点N共同组成一个负载均衡集群,且均连接于同一个内网交换机,服务节点1至服务节点N共同组成一个服务节点集群。以下实施例以上述网络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接收交换机转发的报文。
其中,上述报文包括源地址,上述负载均衡节点与交换机在同一可用区内(Availability Zone),负载均衡节点与交换机通信连接。负载均衡节点可以接收交换机转发的来自于其他负载均衡节点或者客户端发送的报文。
步骤S204,为报文分配目的地址。
当接收到报文时,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为该报文分配目的地址。其中,预设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可以基于当前的云服务网络的需要确定,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步骤S206,根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负载均衡信息。该负载均衡信息包括报文转发路径。
在已知报文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后,可以得到该报文的转发路径,该报文转发路径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上述源地址为发送报文的用户端的地址,上述目的地址为报文分配的服务节点的地址。
例如,报文转发路径包括报文的源地址(例如报文来自于客户端A,即客户端A的地址)和目标地址(前述分配的目的地址,以目的地址为服务节点1的地址为例),在获取用户端A的后续报文时,可以从已存的报文转发路径中查询到用户端A目标地址(即服务节点1的地址)。
步骤S208,向负载均衡节点所在的可用区内的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负载均衡信息。
其中,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包括与负载均衡节点属于相同的可用区的负载均衡节点。当前的负载均衡节点可以将报文转发路径同步至属于可用区内的其他各个负载均衡节点,即模拟组播功能,但是无需核心交换机配置组播并维护组播。与现有的交换机组播的方式同步状态信息的方式相比,不依赖于交换机,只要已知需同步的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即可以将报文转发路径发送给其他网关节点,实现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应用于负载均衡节点,可以根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负载均衡信息,然后可以向所在的可用区内的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负载均衡信息,完成信息同步,可以在不依赖于交换机的前提下实现模拟组播同步的功能,可以更高效地进行集群间的负载调度,提高容灾能力,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了***的稳定性。
考虑到负载均衡节点进行信息同步的过程中,需要将报文转发路径转发至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可以先获取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再根据上述地址将报文转发路径分别发送至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在已知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前提下,可以从交换机或预存的数据库中获取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例如预先将需要信息同步的各个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信息存储在连接的交换机上,或者数据库中。该地址信息可以是负载均衡节点的IP地址或者其他形式的可以唯一指示负载均衡节点位置的地址。
其中,在负载均衡节点向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分别发送报文转发路径时,可以基于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数量对报文转发路径进行复制,得到N份报文转发路径;其中,N的取值为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数量;再基于每个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将复制得到的报文转发路径分别发送至对应的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即当前的负载均衡节点在发送信息报文时自己复制多份报文,并分别发送给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考虑到负载均衡节点中保存的报文转发路径发生改变时,需要将改变后的报文转发路径同步至其他负载均衡节点,上述方法还包括:在监测到报文转发路径更新时,将更新后的报文转发路径同步至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在负载均衡节点中,报文转发路径可以以报文转发路径表的形式存储,即报文转发路径表可以包括与多个不同的用户端对应的报文转发路径。负载均衡节点在接收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的报文转发路径表时,可以将报文转发路径表存储,从而在接收到报文后根据上述报文转发路径表及自身的报文转发路径表进行服务节点间的负载均衡调度。
考虑到还需要调度新增用户的客户端或者新增负载均衡节点发送的报文,在负载均衡节点从交换机获取用户的报文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判断报文的源地址是否在预存的报文转发路径表中;该预存的报文转发路径表包括:负载均衡节点的报文转发路径表和从其他负载均衡节点接收的报文转发路径表;
(2)若不存在,则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为报文分配目的地址。如果不存在该源地址对应的报文转发路径,则还是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进行调度。
(3)若存在,则从报文转发路径表中获取报文的目的地址。
基于上述方法,可以进行一个可用区内的负载均衡节点之间的信息同步,在已知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信息的前提下,还可以进行相同可用区的负载均衡节点之间的信息同步。
参照图1中示出的网络结构,用户端需要访问服务节点的服务时,报文通过外网交换机、内网交换机到达网关节点(即图中示出的负载均衡节点),由网关节点进行调度,从其连接的服务节点中选择一台,将报文发送个该服务节点,并将调度信息记录至状态表,即图中示出的报文分发路径表,然后进行真实服务。此时会产生一个连接通道,在用户端的数据再次进入时,需要根据前述的报文分发路径表确定进入哪个服务节点获取服务,通道一旦打通,需要保持该通道,用户可以使用该通道持续使用服务,称为会话(session,存储特定用户会话所需的属性及配置信息),记录在上述网关节点中。
在多个用户同时访问时,负载均衡节点需要对服务器进行负载调度,并且记录多个session,然而如果需要升级维护该负载均衡节点,或者因为内存故障、CPU故障、软件故障等无法正常运行,其上记录的上述状态表将会丢失,此时用户的访问请求到达则无法提供服务,用户需要重新发起连接请求。因此在状态表新建时,负载均衡节点需要将其状态表同步给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在该负载均衡节点无法工作时,将基于该session的后续的请求调度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现有的方案是通过组播的方式进行状态同步,将多个负载均衡节点加入一个组播组,在负载均衡节点连接的交换机中配置组播信息,如果其中一个负载均衡节点需要向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同步信息,则交换机将信息发送给组播组中其他所有负载均衡节点,如图1中所示,由内网交换机将报文分发路径表发送至各个负载均衡节点。然而,在现有的网络结果中,交换机一般是内网核心或者外网核心,如果在核心上配置复杂的组播规则,存在较高的网络风险。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由负载均衡节点将信息同步至其他负载均衡节点,不需要再依赖交换机执行。参见图3所示的网络结构示意图,不再需要依赖内网交换机进行报文分发路径表的同步,各个负载均衡节点均可以向集群中的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报文分发路径表。
例如,在包括N个负载均衡节点的集群中,该集群的组成可以按照实际需要配置,其中的一个负载均衡节点需要进行信息同步,则可以将信息复制N-1份,再分别发送至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对应的地址。
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装置,应用于负载均衡节点,如图4所示的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42,用于接收交换机转发的报文,其中,报文包括源地址,负载均衡节点与交换机在同一可用区内,负载均衡节点与交换机通信连接;
负载均衡模块44,用于为报文分配目的地址;
负载均衡信息确定模块46,用于根据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负载均衡信息;其中,负载均衡信息包括报文转发路径;
发送模块48,用于向负载均衡节点所在的可用区内的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负载均衡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上述发送模块还用于:获取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根据地址将负载均衡信息分别发送至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基于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数量对负载均衡信息进行复制,得到N份报文转发路径;其中,N的取值为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数量;基于每个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将复制得到的负载均衡信息分别发送至对应的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报文转发路径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源地址为发送报文的用户端的地址;目的地址为报文分配的服务节点的地址。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同于接收并存储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的报文转发路径表。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调度模块,用于:判断报文的源地址是否在预存的报文转发路径表中;预存的报文转发路径表包括:负载均衡节点的报文转发路径表和从其他负载均衡节点接收的报文转发路径表;若不存在,则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为报文分配目的地址;若存在,则从报文转发路径表中获取报文的目的地址。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地址获取模块,用于:从交换机或预存的数据库中获取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用于:在监测到负载均衡信息更新时,将更新后的负载均衡信息同步至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处理器执行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网关信息同步的方法的程序,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50,存储器51,总线52和通信接口53,处理器50、通信接口53和存储器51通过总线52连接;处理器50用于执行存储器5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5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53(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
总线52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XX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存储器51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50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程序,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任一实施例揭示的流过程定义的装置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50中,或者由处理器50实现。
处理器5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5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5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1,处理器50读取存储器5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和处理设备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负载均衡节点,包括:
接收交换机转发的报文,其中,所述报文包括源地址,所述负载均衡节点与所述交换机在同一可用区内,所述负载均衡节点与所述交换机通信连接;
为所述报文分配目的地址;
根据所述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负载均衡信息;其中,所述负载均衡信息包括报文转发路径;
向所述负载均衡节点所在的可用区内的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所述负载均衡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负载均衡节点所在的可用区内的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所述负载均衡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
根据所述地址将所述负载均衡信息分别发送至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地址将所述负载均衡信息分别发送至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包括:
基于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数量对所述负载均衡信息进行复制,得到N份报文转发路径;其中,N的取值为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数量;
基于每个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将复制得到的所述负载均衡信息分别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转发路径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所述源地址为发送所述报文的用户端的地址;所述目的地址为所述报文分配的服务节点的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并存储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的报文转发路径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交换机获取用户的报文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报文的源地址是否在预存的报文转发路径表中;所述预存的报文转发路径表包括:所述负载均衡节点的报文转发路径表和从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接收的报文转发路径表;
若不存在,则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为所述报文分配目的地址;
若存在,则从所述报文转发路径表中获取所述报文的目的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所述交换机或预存的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监测到所述负载均衡信息更新时,将更新后的所述负载均衡信息同步至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9.一种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负载均衡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交换机转发的报文,其中,所述报文包括源地址,所述负载均衡节点与所述交换机在同一可用区内,所述负载均衡节点与所述交换机通信连接;
负载均衡模块,用于为所述报文分配目的地址;
负载均衡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负载均衡信息;其中,所述负载均衡信息包括报文转发路径;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负载均衡节点所在的可用区内的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所述负载均衡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
根据所述地址将所述负载均衡信息分别发送至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数量对所述负载均衡信息进行复制,得到N份报文转发路径;其中,N的取值为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数量;
基于每个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将复制得到的所述负载均衡信息分别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转发路径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所述源地址为发送所述报文的用户端的地址;所述目的地址为所述报文分配的服务节点的地址。
13.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模块,同于接收并存储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发送的报文转发路径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度模块,用于:
判断所述报文的源地址是否在预存的报文转发路径表中;所述预存的报文转发路径表包括:所述负载均衡节点的报文转发路径表和从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接收的报文转发路径表;
若不存在,则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为所述报文分配目的地址;
若存在,则从所述报文转发路径表中获取所述报文的目的地址。
15.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址获取模块,用于:
从所述交换机或预存的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的地址。
16.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更新模块,用于:
在监测到所述负载均衡信息更新时,将更新后的所述负载均衡信息同步至所述其他负载均衡节点。
17.一种网关信息同步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程序,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1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储存为权利要求9至16任一项所述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
CN201811501921.0A 2018-12-07 2018-12-07 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和处理设备 Active CN1095870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1921.0A CN109587062B (zh) 2018-12-07 2018-12-07 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和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1921.0A CN109587062B (zh) 2018-12-07 2018-12-07 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和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7062A true CN109587062A (zh) 2019-04-05
CN109587062B CN109587062B (zh) 2021-05-25

Family

ID=65927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1921.0A Active CN109587062B (zh) 2018-12-07 2018-12-07 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和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706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4566A (zh) * 2020-09-18 2020-12-18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407341A (zh) * 2021-06-22 2021-09-17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负载均衡的负载对象同步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1758A (zh) * 2012-03-30 2012-07-25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负载均衡器同步集群数据的方法
CN102857577A (zh) * 2012-09-24 2013-01-02 北京联创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存储自动负载均衡的***及方法
US20130332555A1 (en) * 2012-06-12 2013-12-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of load-balancing switches
CN104023082A (zh) * 2014-06-23 2014-09-0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负载均衡的实现方法
US20160182450A1 (en) * 2011-02-16 2016-06-23 Fortinet, Inc. Load balancing in a network with session information
CN106941450A (zh) * 2016-01-05 2017-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同步方法、设备及通信***
CN107948087A (zh) * 2017-12-07 2018-04-20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82450A1 (en) * 2011-02-16 2016-06-23 Fortinet, Inc. Load balancing in a network with session information
CN102611758A (zh) * 2012-03-30 2012-07-25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负载均衡器同步集群数据的方法
US20130332555A1 (en) * 2012-06-12 2013-12-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of load-balancing switches
CN102857577A (zh) * 2012-09-24 2013-01-02 北京联创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存储自动负载均衡的***及方法
CN104023082A (zh) * 2014-06-23 2014-09-0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负载均衡的实现方法
CN106941450A (zh) * 2016-01-05 2017-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同步方法、设备及通信***
CN107948087A (zh) * 2017-12-07 2018-04-20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UNGMIN SO: "《Load-Balancing Routing in Multichannel Hybrid Wireless Networks With Single Network Interface》",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
李春: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负载均衡策略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王颖: "《基于负载通告的SDN多控制器负载均衡机制》", 《电子与信息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4566A (zh) * 2020-09-18 2020-12-18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104566B (zh) * 2020-09-18 2024-02-27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407341A (zh) * 2021-06-22 2021-09-17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负载均衡的负载对象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3407341B (zh) * 2021-06-22 2024-03-2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负载均衡的负载对象同步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7062B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4972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connecting to a multipath hub in a cluster
CN109510770A (zh) 负载均衡节点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装置和处理设备
US10949233B2 (en) Optimized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 service chaining with hardware acceleration
US20200099625A1 (en) Path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ay-optimized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US1006970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mless horizontal scaling using logical scalable units
CN104954182B (zh) 一种用于配置虚拟服务器集群的方法和装置
US1019833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data center alarms for missing events
US10033645B2 (en) Programmable data plane hardware load balancing system
US2018012396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ement of cloud exchanges
EP2670114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via Independent Key Routing and Proxies
JP2015534769A (ja) デ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負荷分散
US11467922B2 (en) Intelligent snapshot generation and recovery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US11601365B2 (en) Wide area networking service using provider network backbone network
CN109513206A (zh) 网络游戏的网络架构及用于网络游戏的数据转发方法
JP2023514487A (ja) 分散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マスターデータ配置
US11824773B2 (en) Dynamic routing for peered virtual routers
EP267011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via Common Key Routing and Proxies
CN109587062A (zh) 负载均衡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和处理设备
CN113014611B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428820A (zh) 一种多线路由方法及***
CN108464031B (zh) 电信网络中的基于数据库的冗余
CN104272789A (zh) 移动通信***、呼叫处理节点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EP2670111B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ing Common Key Routing and Data Locality Tables
Ranchal et al. RADical Strategies for engineering web-scale cloud solutions
Wang et al. Cost-driven data caching in edge-based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