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7013A - 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7013A
CN109587013A CN201910048297.1A CN201910048297A CN109587013A CN 109587013 A CN109587013 A CN 109587013A CN 201910048297 A CN201910048297 A CN 201910048297A CN 109587013 A CN109587013 A CN 109587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palindrome
network
test equipment
ap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82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87013B (zh
Inventor
刘慧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eConnect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eConnect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eConnect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eConnect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482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70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87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7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87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70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试工具领域,公开了一种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主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一请求;根据第一请求获取第一回文;获取每一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每一第二请求获取第二回文;若第二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网络标识和第二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切换预设的网络模式并获取第三回文,若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切换后的网络模式和第三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该方法不用重新准备测试数据,可以提高APP网络兼容性的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试工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APP做网络兼容性测试,是指对APP在各种机型和各种网络环境下都能正常返回请求的网络数据。传统的做法是手工在各种不同的机型上分别安装APP,再连接不同的网络,测试APP是否能正常接收数据。这种手工的方法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且都是大量的重复人力劳动,测试的效率较低。
还有一种做法是利用UI自动化代替手工进行类似的测试过程,效率虽然有所提升,但由于UI自动化的工具不能保证在各个机型都能稳定运行,因此用UI自动化做网络兼容性测试稳定性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对APP进行网络兼容性测试时需要多个设备进行测试,当测试的操作是对文件进行写操作,例如对文件进行删除操作时,第一次操作会返回删除成功的结果,但第二次操作则会直接返回找不到文件的结果,因此利用UI自动化工具进行测试时,其它设备再进行测试时需要重新准备数据,使得UI自动化做网络兼容性对数据的依赖较强,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效率较低的问题。
一种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包括:
获取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其中,所述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包括主测试设备标识和从测试设备标识,所述从测试设备为多个;
获取所述主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一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获取第一回文;
获取每一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
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每一所述第二请求获取第二回文,其中,所述预设的网络模式包括网络标识;
若所述第二回文与所述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所述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二回文对应的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
切换所述预设的网络模式并获取第三回文,若所述第三回文与所述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切换后的网络模式和所述第三回文对应的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所述监控端。
一种APP网络兼容性测试装置,包括:
设备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其中,所述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包括主测试设备标识和从测试设备标识,所述从测试设备为多个;
第一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主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一请求;
第一回文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获取第一回文;
第二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一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
第二回文获取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每一所述第二请求获取第二回文,其中,所述预设的网络模式包括网络标识;
验证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回文与所述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和所述网络标识输出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则根据所述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二回文对应的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
网络更新验证模块,用于切换所述预设的网络模式并获取第三回文,若所述第三回文与所述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切换后的网络模式和所述第三回文对应的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所述监控端。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的步骤。
上述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然后获取主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网络请求作为第一请求,并根据第一请求获取第一回文;接着获取每一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并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第二请求获取第二回文;若第二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网络标识和第二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最后切换预设的网络模式并获取第三回文,若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切换后的网络模式和第三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通过将主测试设备获取的回文用作模拟数据,再在预设的网络模式下验证从测试设备是否能完全接收到模拟数据,可以验证APP的网络兼容性;由于从测试设备可以直接获取模拟数据,而不用重新准备测试数据,对测试数据无依赖性,因此提高了APP网络兼容性的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的一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的另一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APP网络兼容性测试装置的一原理框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APP网络兼容性测试装置中第一回文获取模块的一原理框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APP网络兼容性测试装置中第二请求获取模块的一原理框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的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可应用在如图1的应用环境中,其中,客户端包括主测试设备和从测试设备,客户端通过网络与服务端进行通信,服务端通过网络与监控端进行通信,服务端获取客户端(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并获取主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网络请求作为第一请求,然后根据第一请求获取第一回文;再获取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接着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第二请求获取从测试设备接收到的第二回文,并将第二回文与第一回文进行比较,若第二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从测试设备和网络标识输出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最后切换预设的网络模式并获取第三回文,若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切换后的网络模式和第三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其中,APP是指用于测试网络兼容性的APP。客户端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它智能设备。服务端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监控端可以但不限于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以该方法应用在图1中的服务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如下步骤:
S10:获取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其中,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包括主测试设备标识和从测试设备标识,从测试设备为多个。
应理解,主测试设备与从测试设备在具体的物理配置上并无区别,区别在于用途的不同:主测试设备用于获取数据用作模拟数据,而从测试设备则用于在预设的网络模式下获取模拟数据用以检验网络兼容性。为了验证APP在具体机型上的网络兼容性的结果,从测试设备为多个,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用户使用率高的测试设备的型号作为从测试设备。
其中,设备标识是指服务端用于区分不同测试设备的标识,例如设备的序列号。可选地,服务端可以通过行命令来获取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例如,服务端可以通过输入行命令adb devices来获取连接到服务端的设备的信息,其中,根据行命令adb devices可以输出测试设备的序列号信息和状态信息两个内容,服务端可以将其中的序列号信息作为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
具体地,在开始测试前,服务端预置有各个测试设备的序列号信息,并将序列号信息与对应的主测试设备和从测试设备形成对应表。开始测试时,服务端通过行命令获取测试设备的序列号信息,并将获取的序列号信息与对应表进行匹配,若匹配的结果为主测试设备,则将相应的序列号信息作为主测试设备标识;若匹配的结果为从测试设备,则将相应的序列号信息作为从测试设备标识。
进一步地,对应表中还可以包括测试设备对应的机型,在输出APP的网络兼容性的验证结果时,将测试设备对应的机型随APP网络兼容性的验证结果一起输出至监控端,可以使测试人员了解具体机型对应的APP网络兼容性的验证结果。
S20:获取主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一请求。
其中,APP的网络请求是指测试设备中的APP向连接的服务端发出的请求,用于从服务端获取返回数据(即回文)。
具体地,服务端根据主测试设备标识获取主测试设备中APP发出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一请求。应理解,第一请求是服务端为了区分APP的网络请求是否来自主测试设备,从而进行对应的操作(即获取数据用作模拟数据)。可以理解,第一请求可以为多个,对应多个APP网络兼容性的测试用例。
S30:根据第一请求获取第一回文。
其中,第一回文是指主测试设备接收到的回文。
具体地,服务端根据主测试设备的第一请求获取回文发送至主测试设备,再获取主测试设备实际接收到的回文作为第一回文。由于第一回文是服务端直接传输给主测试设备的,传输过程中没有传输障碍,因此主测试设备接收到的第一回文是完整的,即服务端传输给主测试设备的回文与主测试设备实际接收到的回文是一样的。另外,服务端在将回文发送至主测试设备外,还将第一请求和对应的回文(第一回文)存储于服务端的数据库中,作为模拟数据。
S40:获取每一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
具体地,服务端根据从测试设备标识获取每一从测试设备的APP发出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
S50: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每一第二请求获取第二回文,其中,预设的网络模式包括网络标识。
其中,预设的网络模式是指针对从测试设备设置的网络模式,例如,移动2gnet、2gwap、3gnet、3gwap和4g,联通2gnet、2gwap、3gnet、3gwap和4g,电信2gnet、2gwap、3gnet、3gwap和4g等网络模式,具体的预设的网络模式可以通过网关进行设置。网络标识是指服务端用于区分不同网络模式的标识,例如可以是移动2g、联通3g或电信3g等网络标识。
具体地,服务端将每一第二请求对应的请求内容与第一请求的请求内容进行匹配,若对应的请求内容相同,则匹配成功,再根据匹配成功的第一请求从服务端的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第一回文,并将第一回文在预设的网络模式下发送至从测试设备,再获取从测试设备实际接收到的回文作为第二回文;若对应的请求内容不同,则匹配失败,服务端向监控端发出提示消息,用于提醒测试人员调整从测试设备的APP发送的第二请求。
S60:若第二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网络标识和第二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
具体地,服务端将第二回文与第一回文进行比较,若第二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说明在预设的网络模式下从测试设备可以完全接收到第一回文,则服务端根据预设的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标识和该第二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APP网络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若第二回文与第一回文存在差异,说明在预设的网络模式下从测试设备无法完全接收到第一回文,网络可能不兼容,则服务端根据预设的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标识和该第二回文对应的输出APP网络兼容性验证不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
S70:切换预设的网络模式并获取第三回文,若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切换后的网络模式和第三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
具体地,服务端将预设的网络模式进行切换,切换至其它网络模式并获取在切换后的网络模式下从测试设备实际接收到的第三回文,然后将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进行比较,若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切换后的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标识和第三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APP网络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若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不相同,则根据切换后的网络模式对应的网络标识和第三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APP网络兼容性验证不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
在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然后获取主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网络请求作为第一请求,并根据第一请求获取第一回文;接着获取每一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并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每一第二请求获取第二回文;若第二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网络标识和第二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最后切换预设的网络模式并获取第三回文,若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切换后的网络模式和第三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通过将主测试设备获取的回文用作模拟数据,再在预设的网络模式下验证从测试设备是否能完全接收到模拟数据,可以验证APP的网络兼容性;由于从测试设备可以直接获取模拟数据,而不用重新准备测试数据,对测试数据无依赖性,因此提高了APP网络兼容性的测试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步骤S30中,根据第一请求获取第一回文,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根据第一请求获取一类请求标识。
其中,一类请求标识是指服务端对主测试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设置的标识。可以理解,由于第一请求为多个,因此服务端可以采用一类请求标识来区分第一请求具体是指哪个,即主测试设备每发送一个第一请求,服务端都采用一个不同的一类请求标识对第一请求进行标识。可选地,服务端根据主测试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发送的顺序来进行具体的编号,例如第一次是1001,第二次是1002,以此类推,然后将具体的编号作为一类请求标识。
S32:根据第一请求对应的请求地址发送第一请求。
具体地,服务端根据第一请求对应的请求地址发送第一请求,根据第一请求在对应的请求地址中进行访问或操作。例如,第一请求对应的请求地址为:
http://v.juhe.cn/weather/index?cityname=******&dtype=&format=&key =92e13ff1efec7f1ae3651f3f083c020c
若以上请求地址对应的为查询一个城市一周内的天气情况,则服务端根据第一请求对应的请求地址发送第一请求,然后可以从对应的请求地址获取到查询城市一周内的天气情况作为回文。
S33:获取从请求地址返回的第一回文,并将第一请求、一类请求标识和第一回文对应存储在数据库中。
具体地,服务端获取从与第一请求对应的请求地址返回的第一回文,并将第一请求、一类请求标识和第一回文对应地存储在服务端的数据库中,以作为从测试设备的模拟数据。可以理解,由于第一请求为多个,因此,可以在服务端的数据库中根据一类请求标识形成一个请求与回文对应的模拟数据的列表,以便从测试设备可以通过请求编号的比较来获取与第一请求相应的第一回文。例如,如下面的表1所示:
表1
请求编号 请求 回文
1001 A a
1002 B b
1003 C c
…… …… ……
在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通过根据第一请求获取一类请求标识,再根据第一请求对应的请求地址发送第一请求,最后获取从请求地址返回的第一回文,并将第一请求、第一回文和一类请求标识对应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获取主测试设备的请求回文,可以用作从测试设备的模拟数据,为后续从测试设备中APP的网络兼容性测试提供数据支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步骤S40中,即获取每一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1:设置每一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的二类请求标识。
其中,二类请求标识是指服务端对从测试设备发送的请求所设置的标识。为了验证从测试设备中的APP的网络兼容性,服务端对相同内容的第二请求与第一请求设置一一对应的请求标识。具体地,从测试设备的APP发送的网络请求中,发送的请求内容与主测试设备的APP发送的请求内容和请求发送的顺序是一样的,服务端在每一从测试设备的APP发送网络请求时,跟主测试设备一样,从1001开始编号,并将具体的编号作为二类请求标识。
S42:将二类请求标识加入至APP的网络请求中,使APP的网络请求包括二类请求标识。
具体地,服务端将获取的二类请求标识加入至从测试设备发送的请求中,使从测试设备发送的请求包括二类请求标识。可选地,可以将获取的二类请求标识加入到请求内容的末端,例如:
http://v.juhe.cn/weather/index?cityname=******&dtype=&format=&key =92e13ff1efec7f1ae3651f3f083c020c&FAKE=true&ID=1001
以上的请求内容中,“&FAKE=true&ID=”为预先设置的字段,用于区分请求内容与二类请求标识,1001即为二类请求标识。
S43:获取包括二类请求标识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
具体地,服务端获取加入二类请求标识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服务端在接收到第二请求后,获取第二请求中的二类请求标识,再根据二类请求标识从服务端的数据库中获取与二类请求标识相同的一类请求标识,获取一类请求标识对应的第一回文返回从测试设备。
在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每一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网络请求的二类请求标识,将二类请求标识加入至APP的网络请求中,使APP的网络请求包括二类请求标识,最后获取包括二类请求标识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通过在从测试设备中的APP的网络请求中加入二类请求标识,可以作为获取模拟数据的依据,再根据请求标识来获取具体的请求回文,从而可以实现请求回文的比较,验证APP的网络兼容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步骤S50中,即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每一第二请求获取第二回文,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1:获取每一第二请求的二类请求标识。
具体地,服务端根据每一第二请求的请求内容获取二类请求标识。可选地,服务端通过获取每一第二请求的请求内容的末端内容来获取二类请求标识。例如:
http://v.juhe.cn/weather/index?cityname=******&dtype=&format=&key =92e13ff1efec7f1ae3651f3f083c020c&FAKE=true&ID=1001
通过获取请求内容“&FAKE=true&ID=”后面的字段来获取二类请求标识。
S52:若二类请求标识与一类请求标识相同,则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一类请求标识从数据库中获取第一回文,并将第一回文发送至从测试设备。
具体地,服务端将获取的二类请求标识与一类请求标识进行匹配,若二类请求标识与一类请求标识相同,则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将第一回文发送至从测试设备,例如在联通3g的网络模式下将第一回文发送至从测试设备。
S53:获取从测试设备接收到的第一回文作为第二回文。
可以理解,由于网络模式可能不兼容,因此从测试设备接收到的回文可能不完整或者接收不到回文,从而服务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回文来进一步判断APP的网络兼容性。
具体地,服务端在将第一回文发送至从测试设备,经过预设时间后,例如10秒,获取从测试设备实际接收到的回文作为第二回文。其中,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定,这里不做限定。
在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每一第二请求的二类请求标识,若二类请求标识与一类请求标识相同,则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一类请求标识从数据库中获取第一回文,并将第一回文发送至从测试设备。根据相同的请求标识来获取回文,可以使主测试设备中APP发送的网络请求对应的回文用作模拟数据,实现主测试设备和从测试设备对应的回文的比较,从而验证APP的网络兼容性。由于不用重新准备测试数据,因此可以提高APP的网络兼容性测试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步骤S70中,即切换预设的网络模式并获取第三回文,若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切换后的网络模式和第三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71:切换预设的网络模式,得到更新后的网络模式,其中,更新后的网络模式包括更新后的网络标识。
具体地,服务端通过设置不同的网关,从而将预设的网络模式进行切换,得到更新后的网络模式,例如,服务端通过设置网关可以将预设的网络模式由网络模式A切换至网络模式B,例如将联通3g切换至联通4g,则更新后的网络模式为联通4g。应理解,更新后的网络模式包括多个网络模式,在测试中,可以将多个网络模式按照预定的顺序进行切换得到更新后的网络模式,再逐一验证在每一个更新后的网络模式下的APP网络兼容性。
S72:获取每一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三请求。
其中,第三请求是指从测试设备中的APP在更新后的网络模式发送的网络请求。
具体地,在获得更新后的网络模式后,服务端获取每一从测试设备中APP发送的网络请求,将该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三请求。由于第三请求为从测试设备发出,因此第三请求对应的请求内容也会加入请求标识。其中,加入请求标识的方法与第二请求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S73:基于更新后的网络模式和每一第三请求获取第三回文。
具体地,服务端根据每一第三请求的请求标识与一类请求标识进行判断,若第三请求的请求标识与一类请求标识相同,则将第一回文在更新后的网络模式发送至从测试设备,再获取每一从测试设备实际接收到的回文作为第三回文。
S74:若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更新后的网络标识和第三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
具体地,服务端将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进行比较,若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说明在更新后的网络模式从测试设备可以完全接收到第一回文,表明APP在从测试设备和更新后的网络模式兼容,则服务端根据更新后的网络标识和第三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APP网络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若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存在差异,则说明在更新后的网络模式从测试设备不能完全接收到第一回文,在更新后的网络模式下APP网络兼容性可能存在问题,则服务端根据更新后的网络标识和第三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APP网络兼容性验证不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
在图6对应的实施例中,通过切换预设的网络模式,得到更新后的网络模式,然后获取每一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三请求,接着基于更新后的网络模式和每一第三请求获取第三回文,最后若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更新后的网络标识和第三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通过对网络模式进行切换,可以对测试设备中的APP的不同网络模式进行网络兼容性的验证,从而保证APP在不同的测试设备和不同的网络模式下都能兼容。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服务端具体可以包括代理服务器、前置服务器、测试服务器和模拟服务器,具体地:
代理服务器,用于获取主测试设备中APP的网络请求,然后将主测试设备的APP的网络请求发送至前置服务器,再获取从前置服务器返回的相应的回文,最后将获取的APP的网络请求与相应的回文发送至模拟服务器。
前置服务器,用于接收代理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并根据请求进行判断,若请求为主测试设备发出,则将请求发送至请求服务器,获取从请求服务器返回的回文;若请求为从测试设备发出,则将请求发送至模拟服务器,获取从模拟服务器返回的回文。
模拟服务器,用于根据请求进行判断,若从测试设备发送的请求内容与主测试设备发送的请求内容相同,则将主测试设备请求内容对应的回文返回至从测试设备。
测试服务器,用于获取主测试设备APP发送的网络请求,根据主测试设备发送的网络请求获取回文经代理服务器返回主测试设备;另外,还用于获取从测试设备在设置的各种网络模式下接收到的回文,并与主测试设备的回文进行比较,若回文相同,则输出APP在从测试设备对应的机型和对应的网络模式兼容的验证信息至监控端。
应理解,图7所示实施例是将服务端进行了细化,服务端也可以为其它可以实施APP网络兼容性测试的形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APP网络兼容性测试装置,该APP网络兼容性测试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一一对应。如图8所示,该APP网络兼容性测试装置包括设备标识获取模块10、第一请求获取模块20、第一回文获取模块30、第二请求获取模块40、第二回文获取模块50、验证结果输出模块60和网络更新验证模块70。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设备标识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其中,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包括主测试设备标识和从测试设备标识;
第一请求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主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一请求;
第一回文获取模块30,用于根据第一请求获取第一回文;
第二请求获取模块40,用于获取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
第二回文获取模块50,用于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第二请求获取第二回文,其中,预设的网络模式包括网络标识;
验证结果输出模块60,用于若第二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所述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二回文对应的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
网络更新验证模块70,用于切换预设的网络模式并获取第三回文,若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切换后的网络模式和第三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第一回文获取模块30包括第一标识获取单元31、第一请求发送单元32和第一回文获取单元33。
第一标识获取单元31,用于根据第一请求获取一类请求标识;
第一请求发送单元32,用于根据第一请求对应的请求地址发送第一请求;
第一回文获取单元33,用于获取从请求地址返回的第一回文,并将第一请求、一类请求标识和第一回文对应存储在数据库中。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第二请求获取模块40包括第二标识获取单元41、第二标识添加单元42和第二请求获取单元43。
第二标识设置单元41,用于设置每一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的二类请求标识;
第二标识添加单元42,用于将二类请求标识加入至APP的网络请求中,使APP的网络请求包括二类请求标识;
第二请求获取单元43,用于获取包括二类请求标识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
进一步地,第二回文获取模块50具体还用于:
获取每一第二请求的二类请求标识;
若二类请求标识与一类请求标识相同,则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一类请求标识从数据库中获取第一回文,并将第一回文发送至从测试设备;
获取从测试设备接收到的第一回文作为第二回文。
进一步地,本实施提供的APP网络兼容性测试装置还包括网络切换测试模块,其中,网络切换测试模块具体用于:
切换预设的网络模式,得到更新后的网络模式,其中,更新后的网络模式包括更新后的网络标识;
获取每一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三请求;
基于更新后的网络模式和每一第三请求获取第三回文;
若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三回文对应的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所述监控端。
关于APP网络兼容性测试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APP网络兼容性测试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设备标识、第一回文、第二回文和第三回文等。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其中,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包括主测试设备标识和从测试设备标识,所述从测试设备为多个;
获取主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一请求;
根据第一请求获取第一回文;
获取每一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
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每一第二请求获取第二回文,其中,预设的网络模式包括网络标识;
若第二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网络标识和第二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
切换预设的网络模式并获取第三回文,若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切换后的网络模式和第三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其中,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包括主测试设备标识和从测试设备标识,所述从测试设备为多个;
获取主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一请求;
根据第一请求获取第一回文;
获取每一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
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每一第二请求获取第二回文,其中,预设的网络模式包括网络标识;
若第二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网络标识和第二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
切换预设的网络模式并获取第三回文,若第三回文与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切换后的网络模式和第三回文对应的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其中,所述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包括主测试设备标识和从测试设备标识,所述从测试设备为多个;
获取所述主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一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获取第一回文;
获取每一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
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每一所述第二请求获取第二回文,其中,所述预设的网络模式包括网络标识;
若所述第二回文与所述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所述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二回文对应的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
切换所述预设的网络模式并获取第三回文,若所述第三回文与所述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切换后的网络模式和所述第三回文对应的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所述监控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请求获取第一回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获取一类请求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对应的请求地址发送所述第一请求;
获取从所述请求地址返回的第一回文,并将所述第一请求、所述一类请求标识和所述第一回文对应存储在数据库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每一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包括:
设置每一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的二类请求标识;
将所述二类请求标识加入至所述APP的网络请求中,使所述APP的网络请求包括二类请求标识;
获取所述包括所述二类请求标识的所述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每一所述第二请求获取第二回文,包括:
获取每一所述第二请求的二类请求标识;
若所述二类请求标识与所述一类请求标识相同,则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所述一类请求标识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第一回文,并将所述第一回文发送至所述从测试设备;
获取所述从测试设备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回文作为第二回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所述预设的网络模式并获取第三回文,若所述第三回文与所述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切换后的网络模式和所述第三回文对应的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所述监控端,包括:
切换所述预设的网络模式,得到更新后的网络模式,其中,所述更新后的网络模式包括更新后的网络标识;
获取每一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三请求;
基于所述更新后的网络模式和每一所述第三请求获取第三回文;
若所述第三回文与所述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三回文对应的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所述监控端。
6.一种APP网络兼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其中,所述测试设备的设备标识包括主测试设备标识和从测试设备标识,所述从测试设备为多个;
第一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主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一请求;
第一回文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获取第一回文;
第二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一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
第二回文获取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网络模式和每一所述第二请求获取第二回文,其中,所述预设的网络模式包括网络标识;
验证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回文与所述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所述网络标识和所述第二回文对应的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监控端;
网络更新验证模块,用于切换所述预设的网络模式并获取第三回文,若所述第三回文与所述第一回文相同,则根据切换后的网络模式和所述第三回文对应的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输出兼容性验证通过的结果至所述监控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APP网络兼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文获取模块包括第一标识获取单元、第一请求发送单元和第一回文获取单元;
所述第一标识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获取一类请求标识;
所述第一请求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对应的请求地址发送所述第一请求;
所述第一回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从所述请求地址返回的第一回文,并将所述第一请求、所述一类请求标识和所述第一回文对应存储在数据库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APP网络兼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获取模块包括第二标识获取单元、第二标识添加单元和第二请求获取单元;
所述第二标识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每一所述从测试设备标识对应的APP的网络请求的二类请求标识;
所述第二标识添加单元,用于将所述二类请求标识加入至所述APP的网络请求中,使所述APP的网络请求包括二类请求标识;
所述第二请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包括所述二类请求标识的所述APP的网络请求作为第二请求。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的步骤。
CN201910048297.1A 2019-01-18 2019-01-18 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5870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8297.1A CN109587013B (zh) 2019-01-18 2019-01-18 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8297.1A CN109587013B (zh) 2019-01-18 2019-01-18 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7013A true CN109587013A (zh) 2019-04-05
CN109587013B CN109587013B (zh) 2022-08-19

Family

ID=65916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8297.1A Active CN109587013B (zh) 2019-01-18 2019-01-18 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701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0722A (zh) * 2019-12-04 2021-06-04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请求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824612A (zh) * 2021-09-22 2021-12-21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兼容性测试方法、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43157A (ja) * 2001-11-05 2003-05-16 Toshiba Kyaria Kk 通信システム、マスタ、スレーブ、macアドレスサーバ及び通信方法
CN107357726A (zh) * 2017-07-04 2017-11-17 广州云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兼容性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7404418A (zh) * 2017-07-26 2017-11-2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互联网产品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09091A (zh) * 2017-12-04 2018-05-08 北京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机设备与外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及方法
CN108304318A (zh) * 2018-01-02 2018-07-2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兼容性的测试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848000A (zh) * 2018-05-07 2018-11-2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请求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59057A (zh) * 2017-05-18 2018-12-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存储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8989343A (zh) * 2018-08-24 2018-12-11 携程旅游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Voip网络变更及兼容性处理方法、***、设备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43157A (ja) * 2001-11-05 2003-05-16 Toshiba Kyaria Kk 通信システム、マスタ、スレーブ、macアドレスサーバ及び通信方法
CN108959057A (zh) * 2017-05-18 2018-12-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存储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7357726A (zh) * 2017-07-04 2017-11-17 广州云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兼容性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7404418A (zh) * 2017-07-26 2017-11-2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互联网产品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09091A (zh) * 2017-12-04 2018-05-08 北京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机设备与外部设备的兼容性测试***及方法
CN108304318A (zh) * 2018-01-02 2018-07-2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兼容性的测试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848000A (zh) * 2018-05-07 2018-11-2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请求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89343A (zh) * 2018-08-24 2018-12-11 携程旅游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Voip网络变更及兼容性处理方法、***、设备和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兰枝: "物联网底层差异设备兼容性测试模型仿真分析", 《计算机仿真》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0722A (zh) * 2019-12-04 2021-06-04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请求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910722B (zh) * 2019-12-04 2022-07-2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请求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824612A (zh) * 2021-09-22 2021-12-21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兼容性测试方法、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7013B (zh)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7761A (zh) 一种基于Jmeter的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法
CN104469737B (zh) 一种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及其用户签约信息激活方法
CN109460527A (zh) 产品数据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08210A (zh) 云测试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579822A (zh) 基于Http协议的移动应用自动化性能测试***及方法
CN109150904A (zh) 接口服务调用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726134B (zh) 接口测试方法和***
CN103246606B (zh) Esb平台的性能测试方法和***
CN109669859B (zh) 服务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581785A (zh) 无线网络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0377325A (zh) 接口配置方法、接口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99010A (zh) mock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44075A (zh) 配置方法、测试方法、配置服务器及服务节点设备
CN110337076A (zh) ***接口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32168A (zh) 全链路接口压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69186A (zh) 业务权限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330880A (zh) 通讯录的管理方法及家庭网关
CN109783357A (zh) 测试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09587013A (zh) App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95280B (zh) 接口适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15759A (zh) 全链路压测组件、全链路压测方法及装置
CN102299945A (zh) 网关配置页面登录方法、***及门户认证服务器
CN113452556A (zh) 产品技能的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699034A (zh) 虚拟登录用户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38264B (zh) 可穿戴按摩仪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