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1976A - 用于焊接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焊接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1976A
CN109571976A CN201710898174.8A CN201710898174A CN109571976A CN 109571976 A CN109571976 A CN 109571976A CN 201710898174 A CN201710898174 A CN 201710898174A CN 109571976 A CN109571976 A CN 109571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connector
alternating current
current impression
magnetic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981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协尧
杨洋
见雪珍
刘卫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Shanghai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9817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719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71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19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0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 B29C65/18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using heated tools
    • B29C65/24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using heated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heating the tool
    • B29C65/30Electrical means
    • B29C65/32Ind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7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焊接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包括:清洁步骤(101),其中清洁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待连接的表面(10、20);提供步骤(102),其中在所述待连接的表面(10、20)之间设置连接件(30);固定步骤(103),其中将所述连接件(30)、所述待连接的表面(10、20)相对于彼此固定;感应加热步骤(104),其中向相对于所述待连接的表面(10、20)固定的连接件(30)施加交流电磁场以感应加热;以及终止步骤(105),其中逐渐减弱并最终停止向所述连接件(30)施加所述交流电磁场。根据本发明,能够在连接处具有高强度的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韧性以及制造构型较为复杂的大厚度的、具有结晶性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

Description

用于焊接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焊接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所述构件特别是用于由具有结晶性的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成的构件的焊接,所述焊接特别是感应焊接。
背景技术
在飞机制造领域中,经常使用由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成的构件,其中连续纤维通常指的是连续的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而热塑性复合材料通常例如为聚醚醚酮、聚苯硫醚、聚醚酮酮、尼龙、聚酯树脂等。与传统的热固性复合材料相比,高性能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韧性、损伤容限、高使用温度和加工周期较短等优点,在应用于飞机制造领域时显示出其独有的优越性。尽管如此,由于构型所限,现有技术生产的热塑性构件的几何结构往往较为简单,因此将这些构型较为简单的组件连接起来是热塑性复合材料在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序。
在金属和热固性复合材料构件制造过程中,常用的连接方法是通过紧固件连接或通过胶黏剂胶接,这两种方法在热塑性复合材料中也可适用,但其并非最理想的连接方式。使用紧固件连接,容易在连接处产生应力集中,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应力破坏而导致构件损坏,从而使得水分或其他杂质容易在连接处渗入构件的材料内部,导致构件整体强度的下降。此外,还容易因为金属紧固件的引入而出现电化学腐蚀等效应。胶黏剂胶接在使用时也存在较多的困难:首先,连接前需要对被连接表面进行复杂的表面处理,且该表面需要保存在环境受控的操作间内;其次,所使用的胶黏剂聚合物(通常为环氧树脂)的极性较强,而热塑性复合材料都是极性较弱的树脂,两者的相容性较差;再者,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固化周期较长,往往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该固化过程还需要在热压罐中进行,因此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并且效率较低。
由于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材料基体是可熔的,因此可以在连接处将两个界面的复合材料充分熔融,施加一定压力,冷却后即可达到相连接的效果。由于两个界面的复合材料是相同的材料,所以在重新凝固后不存在相容性问题。这种连接方法称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焊接”。
影响具有结晶性的热塑性材料的焊接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关键之一是界面处重新凝固的过程。对于具有结晶性的材料基体,结晶度对材料基体强度有重要的影响,结晶度越高、单个球晶越大,强度也越大,但同时韧性也会降低,因此若要提高结晶区的强度,则要提高基体的结晶度、增大单个晶区。增加结晶区强度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增加结晶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热塑性复合材料不易采用传统的胶黏剂或紧固件等方法连接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焊接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其能够控制冷却结晶速度,完成连接操作。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不增加构件重量、不易产生界面破坏隐患的情况下使在连接处的材料获得高结晶度以实现高强度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为了实现此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清洁步骤,其中清洁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待连接的表面;提供步骤,其中在待连接的表面之间设置连接件;固定步骤,其中将连接件、待连接的表面相对于彼此固定;感应加热步骤,其中向相对于待连接的表面固定的连接件施加交流电磁场以感应加热;以及终止步骤,其中逐渐减弱并最终停止向连接件施加交流电磁场。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连接件包括位于中间的网和施加在网的两侧的热塑膜,热塑膜的材料与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材料相同或两者化学物理性质较为类似,而网由金属或碳纤维构成,其中金属是铜、银、铁、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通过交流感应线圈向连接件施加交流电磁场,使得网被感应加热从而使得热塑膜及待连接的表面的材料熔融,其中通过交流感应线圈向连接件施加的交流电磁场是可变的,其中交流感应线圈的电压的范围为0V至380V、频率为50Hz,其中交流感应线圈的频率可以通过变频机箱来调节,施加交流电磁场的时间例如为1秒至1分钟。通过交流感应线圈感应加热的效果受感应距离,交流电频率及对应感应面积等因素影响:感应距离越小、频率越高、对应感应面积越大,感应加热的效果越高;反之越低。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可以根据需要利用写入程序的继电器来在线控制感应线圈的电压,从而可以控制连接处的升降温速度,实现程序控温的结晶过程、即较慢的结晶过程,由此容易形成大的球晶,在连接处中的材料的基体强度上升的同时还能消除应力。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设有多个交流感应线圈,其中多个交流感应线圈在一个平面内一字型地排列并且多个交流感应线圈的电压不同,并且其中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平行于所述平面相对于交流感应线圈移动从而穿过由交流感应线圈施加的交流电磁场。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连续纤维是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是具有结晶性或半结晶性的树脂,其中树脂是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聚醚酮酮、尼龙、聚丙烯、聚酯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是板状构件,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厚度为1mm至30mm。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组装固定的步骤中,在连接位置施加固定的压力,其中所述压力为0.1MPa–1MPa并且保持至被连接位置降至室温。优选地,通过滚筒连续地施加固定的压力或通过制真空袋施加固定的压力。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连接处具有高强度的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韧性,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适合于制造构型较为复杂的大厚度的、具有结晶性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此外,采用本专利提供的方法连接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时,在连接界面处不会出现不相容现象,连接强度高且耐冲击韧性好,整个操作过程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且无需其他的加热、加压设备,成本易于控制。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方案。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焊接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待连接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和连接件;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对连接处进行感应加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设有一个交流感应线圈;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对连接处进行感应加热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设有五个交流感应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焊接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给出的仅仅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样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以下详细描述中出现的方位术语,例如“前”、“后”、“左”、“右”、“上”、“下”等是相对于附图中所示方向而言的。
参照图1、图2和图3,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焊接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包括:清洁步骤101,其中清洁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待连接的表面10和20;提供步骤102,其中在待连接的表面10、20之间设置连接件30;固定步骤103,其中将连接件30、待连接的表面10、20相对于彼此固定;感应加热步骤104,其中向相对于待连接的表面10、20固定的连接件30施加交流电磁场以感应加热;以及终止步骤105,其中逐渐减弱并最终停止向连接件30施加交流电磁场。
在清洁步骤101中,可以使用例如乙醇、异丙醇的清洁剂来擦拭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待连接的表面10和20,以清除表面10和20的灰尘和油脂等,随后干燥表面。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可以是板状构件、例如层压板,并且具有1mm至30mm的厚度。
在提供步骤102中,所提供的连接件30可以包括位于中间的网和施加在所述网的两侧的热塑膜,其中热塑膜的材料与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材料相同或两者化学物理性质较为类似、并且可以受热熔融。特别地,连续纤维加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是具有结晶性或半结晶性的树脂,例如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聚醚酮酮、尼龙、聚丙烯、聚酯树脂,其中连续纤维是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而连接件30的网由金属或碳纤维构成,其中金属是铜、银、铁、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固定步骤103中,为了将连接件30和待连接的表面10、20相对于彼此固定,例如可以通过滚筒在组装好的连接件30和待连接的表面10、20的两侧连续地施加固定的压力,或通过制真空袋在其两侧施加固定的压力,该压力例如为0.1MPa至1MPa。参照图2,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待连接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和连接件的一个实施例,其中使用尺寸为2500mm×500mm×3mm的连续碳纤维增强的聚苯硫醚层压板作为待连接的构件,在其待连接的表面10铺贴由金属铜网和其两侧的聚苯硫醚构成的连接件30,其尺寸可以与待连接的构件的尺寸相关地设定,在连接件30上再设置相同的连续碳纤维增强的聚苯硫醚层压板,此后例如基于上述组件制成真空袋(未示出了)并抽真空以实现对上述组件施加固定的压力。
在感应加热步骤104中,通过外加交流电磁场使连接件30被感应加热,例如在连接件30中的金属网或碳纤维织物上生成涡流电流以加热金属网或碳纤维织物,进而熔融连接件30的热塑膜及待连接的表面10、20的材料。在该感应加热步骤104中,通过交流感应线圈40(直径例如为80mm)向连接件30施加的交流电磁场是可变的,在感应加热的初始阶段,交流感应线圈40的电压较高以快速将热塑膜及待连接的表面10、20的材料熔融,随后逐步降低感应线圈40的电压,直至为零,其中交流感应线圈40的电压的范围例如为0V至380V、其频率为50Hz,施加交流电磁场的时间与待连接的表面有关,例如可以为1秒至1分钟。
图4示出了在感应加热步骤104中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设有多个交流感应线圈40,其中所述多个交流感应线圈40在一个平面内一字型地排列并且多个交流感应线圈40的电压不同,例如在图4中从左到右分别为380V、300V、240V、180V、120V,其中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平行于交流感应线圈40的平面相对于交流感应线圈40从左向右移动沿箭头A的方向穿过由交流感应线圈40施加的交流电磁场,其中这种相对移动可以为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固定不动而交流感应线圈40移动,或相反,相对移动的速度例如为5mm/s。
在终止步骤105中,对于图3所示的单个交流感应线圈40的实施方式,逐渐降低交流感应线圈40的电压,直至为零,此时应保持外加压力不变,待熔融处温度降至室温时,可撤除外加的固定压力,得到连接好的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对于图4所示的多个交流感应线圈40的实施方式,随着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从左向右的移动其承受的电磁场由于交流感应线圈40的电压逐渐下降而逐渐减弱并最终消失,此后继续保持固定压力一段时间、例如10分钟,随后撤除外加的固定压力,得到连接好的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
通过以上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认识到可将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特征的替代技术特征作为可行的替代实施方式,并且可将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实施方式,它们同样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焊接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包括:
清洁步骤(101),其中清洁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待连接的表面(10、20);
提供步骤(102),其中在所述待连接的表面(10、20)之间设置连接件(30);
固定步骤(103),其中将所述连接件(30)、所述待连接的表面(10、20)相对于彼此固定;
感应加热步骤(104),其中向相对于所述待连接的表面(10、20)固定的连接件(30)施加交流电磁场以感应加热;以及
终止步骤(105),其中逐渐减弱并最终停止向所述连接件(30)施加所述交流电磁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位于中间的网和施加在所述网的两侧的热塑膜。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膜的材料与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材料相同或两者化学物理性质较为类似。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由金属或碳纤维构成。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是铜、银、铁、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6.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交流感应线圈向所述连接件施加交流电磁场,使得所述网被感应加热从而使得所述热塑膜熔融。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交流感应线圈向所述连接件施加的交流电磁场是可变的,其中交流感应线圈的电压的范围为0V至380V、频率为50Hz。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多个交流感应线圈,其中所述多个交流感应线圈在一个平面内一字型地排列并且所述多个交流感应线圈的电压不同,并且其中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平行于所述平面相对于所述交流感应线圈移动从而穿过由所述交流感应线圈施加的交流电磁场。
9.按照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纤维是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
10.按照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是具有结晶性或半结晶性的树脂。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是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聚醚酮酮、尼龙、聚丙烯、聚酯树脂。
12.按照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是板状构件。
13.按照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厚度为1mm至30mm。
1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步骤中,在连接位置施加固定的压力。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滚筒连续地施加固定的压力或通过制真空袋施加固定的压力。
CN201710898174.8A 2017-09-28 2017-09-28 用于焊接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 Pending CN1095719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8174.8A CN109571976A (zh) 2017-09-28 2017-09-28 用于焊接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98174.8A CN109571976A (zh) 2017-09-28 2017-09-28 用于焊接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1976A true CN109571976A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12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98174.8A Pending CN109571976A (zh) 2017-09-28 2017-09-28 用于焊接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7197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5474A (zh) * 2019-12-03 2021-06-04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与金属的连接方法
CN114103154A (zh) * 2021-11-30 2022-03-01 同济大学 一种3d打印纤维复合格栅增强热塑薄壁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15003493A (zh) * 2019-11-27 2022-09-02 阿科玛法国公司 评估通过焊接由热塑性材料制成的部件进行的组装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2209A (zh) * 2010-11-02 2012-05-16 辽宁杰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结构板材生产设备
CN101730618B (zh) * 2007-01-17 2012-12-26 Airbusoperations有限公司 热塑性材料与纤维复合材料的接合方法
US20140326411A1 (en) * 2012-02-14 2014-11-06 Seidensha Electronics Co., Ltd. Wel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welding thermoplastic resin articles, and pressing unit for the welding device
CN104245282A (zh) * 2012-03-29 2014-12-24 帝人株式会社 接合构件的制造方法和接合构件
CN104270840A (zh) * 2014-08-29 2015-01-07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热塑性复合材料电阻焊接用绝缘加热元件及制备方法
CN106113484A (zh) * 2016-06-24 2016-11-1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与金属的连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0618B (zh) * 2007-01-17 2012-12-26 Airbusoperations有限公司 热塑性材料与纤维复合材料的接合方法
CN102452209A (zh) * 2010-11-02 2012-05-16 辽宁杰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结构板材生产设备
US20140326411A1 (en) * 2012-02-14 2014-11-06 Seidensha Electronics Co., Ltd. Wel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welding thermoplastic resin articles, and pressing unit for the welding device
CN104245282A (zh) * 2012-03-29 2014-12-24 帝人株式会社 接合构件的制造方法和接合构件
CN104270840A (zh) * 2014-08-29 2015-01-07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热塑性复合材料电阻焊接用绝缘加热元件及制备方法
CN106113484A (zh) * 2016-06-24 2016-11-1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与金属的连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化工部建筑设计技术中心站: "《全国防腐蚀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第一次论文报告会论文选编》", 31 March 1988, 化工设计标准出版组 *
窦元龙: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制造》", 31 May 1997, 中国航空学会 *
美国CMH-17协调委员会编,汪海等译: "《复合材料手册 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材料应用、设计和分析》", 31 January 2015,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3493A (zh) * 2019-11-27 2022-09-02 阿科玛法国公司 评估通过焊接由热塑性材料制成的部件进行的组装的方法
CN115003493B (zh) * 2019-11-27 2024-01-30 阿科玛法国公司 评估通过焊接由热塑性材料制成的部件进行的组装的方法
CN112895474A (zh) * 2019-12-03 2021-06-04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与金属的连接方法
CN114103154A (zh) * 2021-11-30 2022-03-01 同济大学 一种3d打印纤维复合格栅增强热塑薄壁结构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1976A (zh) 用于焊接连续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
Cao Fusion joining of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with a carbon fabric heating element modified by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sheets
US888420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on of thermoplastic components
CN1285460C (zh) 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超声波振动辅助电阻植入焊接方法
CN111717368B (zh)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柔性翼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1070689B (zh)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控制样品形变的方法
CN104307906A (zh) 非晶合金与非非晶合金材料的复合体成型方法
CN104228059B (zh) 一种热固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电阻焊接装置及方法
US20130032681A1 (en) Bracket and method and tooling for its production
CN105082723B (zh) 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铝合金层板零件成形方法
ZA201006048B (en) Self-learning solar colector orientation control system
CN105461946A (zh) 形变可控的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及其形变方法
CN101896398A (zh) 制造飞机机身构架的方法
CN104220239A (zh) 连接塑料的方法和拆开塑料复合物中连接的方法和塑料复合物
CN104203448A (zh) 复合构件的制造方法
DE102007026246A1 (de) Bauteil für ein Fluggerät
DE102006033816A1 (de)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von Elektroenergie und Anordn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106050846B (zh) 一种碳纤维加固铝合金榫卯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6211392A (zh) 电磁加热***及其开关管的开通控制装置和方法
DE102013114574B4 (de) Trennfolie sowie Verfahren
CN109940898A (zh) 用于热塑性元件的连结方法
KR20200103361A (ko) 동체 구조물 제작방법
CN106683949A (zh) 接触器的热熔自粘漆包线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ES2401517B1 (es) Cuaderna de aeronave en material compuesto.
CN104105237A (zh) 望远镜镜面的导电薄膜多相交流电加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