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8172B - 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 - Google Patents

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8172B
CN109548172B CN201710684984.3A CN201710684984A CN109548172B CN 109548172 B CN109548172 B CN 109548172B CN 201710684984 A CN201710684984 A CN 201710684984A CN 109548172 B CN109548172 B CN 1095481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ource
terminal
target
secondary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849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48172A (zh
Inventor
范伟
邓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849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81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8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8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48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8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66Checking the configuration
    • H04L41/0869Validating the configuration within one network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需要从源辅基站变更至目标辅基站时,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查询信息,以查询所述源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源配置参数;从所述源辅基站接收所述源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所述源配置参数以及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增量配置参数;从所述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增量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增量配置参数,以使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本发明方案可以提高目标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增量配置参数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3GPP将引入新的无线技术(New Radio accesstechnology,NR),以应对更大数据量的需求以及应对更小传输时延的需求,该技术又称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自LTE Release 12起引入了双连接技术,以便让终端能够同时利用两个基站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不仅可以提高数据吞吐率,还能够提高移动性能。
在现有的双连接***中,可以包括主基站(Master eNB或Master gNB,MN)、源辅基站(Source Secondary eNB或Source Secondary gNB,Source SN)以及终端(UEEquipment,UE)。
在从源辅基站变更到目标辅基站(Target Secondary eNB或Target SecondarygNB,Target SN)的过程中,按照3GPP最新达成的一致意见,应该由目标辅基站配置增量配置参数,又称为增量信令(Delta Signalling)至终端,即仅配置与当前最新配置的不同部分给终端。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目标辅基站配置的增量配置参数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主基站,可以提高目标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增量配置参数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需要从源辅基站变更至目标辅基站时,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查询信息,以查询所述源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源配置参数;从所述源辅基站接收所述源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所述源配置参数以及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增量配置参数;从所述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增量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增量配置参数,以使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
可选的,在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查询信息之前,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还包括:比较所述源辅基站和目标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确定所述源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低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辅基站。
可选的,所述查询信息包括:禁止变更通知,所述禁止变更通知用于通知所述源辅基站在预设时长内禁止变更所述源配置参数。
可选的,所述预设时长由主基站设定或者由所述源辅基站按照协议规定时长设定。
可选的,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源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高于所述目标辅基站,则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全配置参数,其中,所述全配置参数中包含有全配置信元,所述全配置信元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完整的配置参数;从所述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全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全配置参数,以使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
可选的,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终端接收配置成功信息,所述配置成功信息是在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全配置参数之后、先删除所述源辅基站的配置信息然后应用所述全配置参数之后发出的。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全配置标识,所述全配置标识用于指示需要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完整的配置参数。
可选的,所述全配置标识与所述全配置信元相同或者不同。
可选的,主基站以及所述辅基站为LTE基站或NR基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装置,包括:查询信息发送模块,适于当需要从源辅基站变更至目标辅基站时,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查询信息,以查询所述源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源配置参数;源配置参数发送模块,适于从所述源辅基站接收所述源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所述源配置参数以及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增量配置参数;增量配置参数发送模块,适于从所述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增量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增量配置参数,以使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
可选的,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装置还包括:比较模块,适于在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查询信息之前,比较所述源辅基站和目标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确定模块,适于确定所述源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低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辅基站。
可选的,所述查询信息包括:禁止变更通知,所述禁止变更通知用于通知所述源辅基站在预设时长内禁止变更所述源配置参数。
可选的,所述预设时长由主基站设定或者由所述源辅基站按照协议规定时长设定。
可选的,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装置还包括:终端能力发送模块,适于当所述源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高于所述目标辅基站时,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全配置参数,其中,所述全配置参数中包含有全配置信元,所述全配置信元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完整的配置参数;全配置参数发送模块,适于从所述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全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全配置参数,以使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
可选的,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装置还包括:配置成功信息接收模块,适于从所述终端接收配置成功信息,所述配置成功信息是在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全配置参数之后、先删除所述源辅基站的配置信息然后应用所述配置参数之后发出的。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全配置标识,所述全配置标识用于指示需要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完整的配置参数。
可选的,所述全配置标识与所述全配置信元相同或者不同。
可选的,主基站以及所述辅基站为LTE基站或NR基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需要从源辅基站变更至目标辅基站时,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查询信息,以查询所述源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源配置参数;从所述源辅基站接收所述源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所述源配置参数以及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增量配置参数;从所述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增量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增量配置参数,以使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采用上述方案,主基站可以在需要从源辅基站变更至目标辅基站时,通过向源辅基站查询,获得源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最新的源配置参数,进而使目标辅基站根据所述最新的源配置参数为所述终端生成增量配置参数,从而提高目标辅基站生成的增量配置参数的准确性。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源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高于目标辅基站,则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全配置参数,进而使终端根据所述全配置参数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可以解决由于低版本基站无法理解高版本的配置,导致不能直接应用增量配置参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的数据流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的数据流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现有的双连接技术中,终端能够同时利用两个基站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地,对于配置双连接的终端,其连接的主基站负责RRC信令的传输,辅基站负责辅基站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的配置,辅基站只传输数据,所述辅小区组需要由主基站通过RRC信令发送给终端。主基站和辅基站均可以为终端配置多个服务小区。
在5G中,由于运营商已经广泛部署了LTE网络,因此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LTE网络,在NR部署初期由于不能独立部署NR基站,需要配置NR与LTE网络之间的紧密协作(TightInterworking),例如可以使用LTE NR双连接技术以便终端同时使用LTE和NR进行数据传输,此时LTE基站为终端的主基站,NR基站为终端的辅基站。
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独立部署NR基站,此时也可以配置NR和LTE之间的双连接,NR为终端的主基站,LTE基站为终端的辅基站;NR基站之间或者LTE基站之间也可以构建双连接为终端提供服务。
在现有的双连接***中,在从源辅基站变更到目标辅基站的过程中,由目标辅基站配置增量配置参数给终端。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目标辅基站配置的增量配置参数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在现有技术中,当源辅基站变更其内部的参数,例如辅基站小区组配置时,并不需要通知主基站,因此目标辅基站在根据主基站提供的配置参数生成增量配置参数时,会由于主基站提供的配置参数并非最新的配置参数,而导致发生增量配置参数不准确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需要从源辅基站变更至目标辅基站时,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查询信息,以查询所述源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源配置参数;从所述源辅基站接收所述源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所述源配置参数以及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增量配置参数;从所述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增量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增量配置参数,以使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采用上述方案,主基站可以在需要从源辅基站变更至目标辅基站时,通过向源辅基站查询,获得源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最新的源配置参数,进而使目标辅基站根据所述最新的源配置参数为所述终端生成增量配置参数,从而提高目标辅基站生成的增量配置参数的准确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的流程图。所述第一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可以用于主基站,可以包括步骤S11至步骤S13:
步骤S11:当需要从源辅基站变更至目标辅基站时,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查询信息,以查询所述源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源配置参数;
步骤S12:从所述源辅基站接收所述源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所述源配置参数以及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增量配置参数;
步骤S13:从所述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增量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增量配置参数,以使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
在步骤S11的具体实施中,对于配置了双连接的终端,当发生辅基站变更时(即主基站不变、而辅基站发生变化),主基站先向源辅基站发送查询信息以查询所述源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源配置参数,从而获取终端在所述源辅基站的最新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查询信息可以包括:禁止变更通知,所述禁止变更通知用于通知所述源辅基站在预设时长内禁止变更所述源配置参数。
具体地,由于源辅基站在目标辅基站生成终端的配置参数期间可能会修改为终端配置的源配置参数,进而导致目标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增量配置参数不准确甚至失效。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在主基站向源辅基站获取终端的配置参数时,可以设置为源辅基站收到获取终端的配置参数请求时,在预设时长内不修改所述源配置参数。此时禁止变更通知即为所述预设时长的定时器数值。
具体地,可以在源辅基站收到获取终端的配置参数请求时,启动一个定时器,并且在该定时器超时之前,不修改所述源配置参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所述定时器超时之后,通常意味着辅基站变更不再触发,也即源辅基站可以修改源配置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时长可以由主基站设定或者由所述源辅基站按照协议规定时长设定。所述预设时长可以与目标辅基站的配置时长、主基站/辅基站/终端之间的信令交互时长、网络两个节点的信令时延有关,具体地,可以设置为150ms至1000ms,例如设置为500ms。
在步骤S12的具体实施中,主基站从所述源辅基站接收所述源配置参数后,将所述源配置参数以及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辅基站,由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增量配置参数,也即仅配置与所述源配置参数存在差异的参数,从而节省信令开销。
其中,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例如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频段及频段组合、对应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能力、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进程数能力、层2缓冲区(layer2buffer)能力等。
在步骤S13的具体实施中,在所述目标辅基站配置所述增量配置参数后,需要通过主基站将所述增量配置参数发送给终端。所述终端依据收到的增量配置参数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从而完成辅基站变更。
其中,所述增量配置参数中可以包含有指示终端接入目标辅基站的信息,可以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发出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基站可以在需要从源辅基站变更至目标辅基站时,通过向源辅基站查询,获得源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最新的源配置参数,进而使目标辅基站根据所述最新的源配置参数为所述终端生成增量配置参数,从而提高目标辅基站生成的增量配置参数的准确性。
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的部分流程图。所述第二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可以用于主基站,可以包括图1示出的步骤S11至步骤S13,还可以在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查询信息之前,包括步骤S21至步骤S22:
步骤S21:比较所述源辅基站和目标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
步骤S22:确定所述源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低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辅基站。
具体地,当源辅基站属于高版本基站(例如Release 16),而目标辅基站属于低版本基站(例如Release 15)时,由于低版本基站难以全部理解源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源配置参数,因此采用增量配置的方法可能会导致出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查询信息之前,主基站通过确定源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低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辅基站,可以确保所述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的数据流图,所述第二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31至步骤S310,以下对各个步骤进行说明。
在步骤S31中,当需要从源辅基站32变更至目标辅基站33时,主基站31比较所述源辅基站32和目标辅基站33所支持的协议版本。
在步骤S32中,主基站31确定所述源辅基站32所支持的协议版本低于等于所述目标辅基站33。
在步骤S33中,主基站31向源辅基站32发送查询信息。
在步骤S34中,主基站31从源辅基站32接收源配置参数。
在步骤S35中,主基站31向目标辅基站33发送所述源配置参数以及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
在步骤S36中,目标辅基站33为终端34生成增量配置参数。
在步骤S37中,主基站31从目标辅基站33接收所述增量配置参数。
在步骤S38中,主基站31向终端34发送所述增量配置参数。
在步骤S39中,终端34接入目标辅基站33。
在步骤S310中,主基站31从终端34接收配置成功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步骤S39与步骤S310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应用中,终端可以在从主基站接收所述增量配置参数后,先向主基站发送信令以指示成功地接收了信息,再接入目标辅基站。也即终端接入目标辅基站的步骤与终端向主基站发送信令的步骤可以并行执行。
在具体实施中,有关步骤S31至步骤S310的更多详细内容请参照图1至图2中的描述进行执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源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高于所述目标辅基站,可以由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完整的配置参数。具体而言,当源辅基站属于高版本基站,而目标辅基站属于低版本基站时,采用增量配置的方法可能会导致出错。
具体地,参照图4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所述第三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可以用于主基站,可以包括图1至图2示出的步骤,还可以包括步骤S41至步骤S43:
步骤S41:如果所述源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高于所述目标辅基站,则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全配置参数,其中,所述全配置参数中包含有全配置信元,所述全配置信元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完整的配置参数;
步骤S42:从所述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全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全配置参数,以使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
步骤S43:从所述终端接收配置成功信息,所述配置成功信息是在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全配置参数之后、先删除所述源辅基站的配置信息然后应用所述全配置参数之后发出的。
在步骤S41的具体实施中,主基站可以在需要从源辅基站变更至目标辅基站时,通过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完整的配置参数,又称为全配置(Full Configuration)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应用中,所述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终端的能力信息,还可以包括全配置标识,所述全配置标识用于指示需要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全配置参数。
具体地,主基站可以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及全配置标识,目标辅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全配置标识,可以判断需要为终端生成全配置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应用中,所述指示信息可以仅包括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也即主基站可以仅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目标辅基站可以根据收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及未接收到源配置参数,自行判断需要为终端生成全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全配置参数中包含有全配置信元,所述全配置信元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全配置参数,以使所述主基站和终端获知目标辅基站为终端生成的配置参数为全配置参数,而非增量配置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全配置标识与所述全配置信元可以相同,例如都采用信元指示全配置,所述全配置标识与所述全配置信元还可以不同。
在步骤S42的具体实施中,在所述目标辅基站配置所述全配置参数后,需要通过主基站将所述全配置参数发送给终端。所述终端依据收到的信令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从而完成辅基站变更。
在步骤S43的具体实施中,由于目标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参数为全配置参数,需要终端在接收所述全配置参数之外,先删除所述源辅基站的配置信息再应用所述全配置信息,以避免源辅基站和目标辅基站的配置参数之间具有不一致的信息,导致出错。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应用中,终端可以在接收到所述全配置参数之后、先删除所述源辅基站的配置信息然后应用所述全配置参数之后,向主基站发出配置成功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应用中,终端可以在从主基站接收所述全配置参数后,先向主基站发送信令以指示成功地接收了信息,再接收所述全配置参数、删除所述源辅基站的配置信息然后应用所述全配置参数。也即终端接入目标辅基站的步骤与终端向主基站发送信令的步骤可以并行执行。
进一步地,主基站以及辅基站可以为LTE基站或NR基站,其中辅基站包括源辅基站与目标辅基站。也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主基站以及辅基站为LTE基站还是NR基站不作限制,源辅基站与目标辅基站的类型可以相同,例如同为LTE基站或者同为NR基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源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高于目标辅基站,则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全配置参数,进而使终端根据所述全配置参数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可以解决由于低版本基站无法理解高版本的配置,导致不能直接应用增量配置参数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中,有关步骤S41至步骤S43的更多详细内容请参照图1至图3中的步骤的描述进行执行,此处不再赘述。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的数据流图,所述第三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51至步骤S58,以下对各个步骤进行说明。
在步骤S51中,当需要从源辅基站52变更至目标辅基站53时,主基站51比较所述源辅基站52和目标辅基站53所支持的协议版本。
在步骤S52中,主基站51确定所述源辅基站52所支持的协议版本高于所述目标辅基站53。
在步骤S53中,主基站51向目标辅基站53发送指示信息。
在步骤S54中,目标辅基站53为终端54生成全配置参数。
在步骤S53中,主基站51从目标辅基站53接收所述全配置参数。
在步骤S56中,主基站51向终端54发送所述全配置参数。
在步骤S57中,终端54接收到所述全配置参数之后、先删除所述源辅基站52的配置信息然后应用所述全配置参数。
在步骤S58中,主基站51从终端54接收配置成功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在步骤S57至步骤S58之间,或者在步骤S58之后,还可以包括终端54接入目标辅基站53的步骤,也即终端接入目标辅基站的步骤与终端向主基站发送信令的步骤可以并行执行。
在具体实施中,有关步骤S51至步骤S58的更多详细内容请参照图4中的步骤S41至步骤S43的描述进行执行,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装置可以用于主基站,可以包括查询信息发送模块61、源配置参数发送模块62、增量配置参数发送模块63、比较模块64、确定模块65、终端能力发送模块66、全配置参数发送模块67以及配置成功信息接收模块68。
其中,所述查询信息发送模块61适于当需要从源辅基站变更至目标辅基站时,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查询信息,以查询所述源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源配置参数;
所述源配置参数发送模块62适于从所述源辅基站接收所述源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所述源配置参数以及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增量配置参数;
所述增量配置参数发送模块63适于从所述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增量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增量配置参数,以使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
所述比较模块64适于在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查询信息之前,比较所述源辅基站和目标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
所述确定模块65适于确定所述源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低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辅基站。
所述终端能力发送模块66适于当所述源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高于所述目标辅基站时,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全配置参数,其中,所述全配置参数中包含有全配置信元,所述全配置信元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完整的配置参数;
所述全配置参数发送模块67适于从所述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全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全配置参数,以使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
所述配置成功信息接收模块68适于从所述终端接收配置成功信息,所述配置成功信息是在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全配置参数之后、先删除所述源辅基站的配置信息然后应用所述全配置参数之后发出的。
进一步地,所述查询信息可以包括:禁止变更通知,所述禁止变更通知用于通知所述源辅基站在预设时长内禁止变更所述源配置参数。
所述预设时长可以由主基站设定或者由或者所述源辅基站按照协议规定时长设定。
所述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全配置标识,所述全配置标识用于指示需要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完整的配置参数。
所述全配置标识与所述全配置信元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主基站以及所述辅基站可以为LTE基站或NR基站。
关于该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装置的原理、具体实现和有益效果请参照前文及图1至图5示出的关于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的步骤。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光盘、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的步骤。
参照图7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具体应用场景,需要从源辅基站72变更至目标辅基站73时,主基站71向源辅基站72发送查询信息,然后从所述源辅基站72接收源配置参数并发送源配置参数以及终端的能力信息至目标辅基站73,然后从目标辅基站73接收增量配置参数并发送至终端74。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需要从源辅基站变更至目标辅基站时,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查询信息,以查询所述源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源配置参数;
从所述源辅基站接收所述源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所述源配置参数以及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增量配置参数;
从所述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增量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增量配置参数,以使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
其中,在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查询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比较所述源辅基站和目标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
确定所述源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低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辅基站;
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源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高于所述目标辅基站,则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全配置参数,其中,所述全配置参数中包含有全配置信元,所述全配置信元用于指示由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完整的配置参数;
从所述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全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全配置参数,以使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信息包括:禁止变更通知,所述禁止变更通知用于通知所述源辅基站在预设时长内禁止变更所述源配置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长由主基站设定或者由所述源辅基站按照协议规定时长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所述终端接收配置成功信息,所述配置成功信息是在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全配置参数之后、先删除所述源辅基站的配置信息然后应用所述全配置参数之后发出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全配置标识,所述全配置标识用于指示需要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完整的配置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配置标识与所述全配置信元相同或者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其特征在于,主基站以及所述辅基站为LTE基站或NR基站。
8.一种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查询信息发送模块,适于当需要从源辅基站变更至目标辅基站时,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查询信息,以查询所述源辅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源配置参数;
源配置参数发送模块,适于从所述源辅基站接收所述源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所述源配置参数以及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增量配置参数;
增量配置参数发送模块,适于从所述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增量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增量配置参数,以使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比较模块,适于在向所述源辅基站发送查询信息之前,比较所述源辅基站和目标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
确定模块,适于确定所述源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低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辅基站;
所述装置还包括:
终端能力发送模块,适于当所述源辅基站所支持的协议版本高于所述目标辅基站时,向所述目标辅基站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的能力信息,以使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全配置参数,其中,所述全配置参数中包含有全配置信元,所述全配置信元用于指示由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完整的配置参数;
全配置参数发送模块,适于从所述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全配置参数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全配置参数,以使所述终端接入所述目标辅基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信息包括:禁止变更通知,所述禁止变更通知用于通知所述源辅基站在预设时长内禁止变更所述源配置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长由主基站设定或者由所述源辅基站按照协议规定时长设定。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置成功信息接收模块,适于从所述终端接收配置成功信息,所述配置成功信息是在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全配置参数之后、先删除所述源辅基站的配置信息然后应用所述全配置参数之后发出的。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还包括:全配置标识,所述全配置标识用于指示需要所述目标辅基站为所述终端生成完整的配置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配置标识与所述全配置信元相同或者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任一项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基站以及所述辅基站为LTE基站或NR基站。
15.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的步骤。
16.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的步骤。
CN201710684984.3A 2017-08-11 2017-08-11 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 Active CN109548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4984.3A CN109548172B (zh) 2017-08-11 2017-08-11 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4984.3A CN109548172B (zh) 2017-08-11 2017-08-11 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8172A CN109548172A (zh) 2019-03-29
CN109548172B true CN109548172B (zh) 2021-03-16

Family

ID=65827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84984.3A Active CN109548172B (zh) 2017-08-11 2017-08-11 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81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30984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
CN112788713A (zh) * 2019-11-07 2021-05-1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及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1232327A1 (en) * 2020-05-21 2021-1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management for uplink split data radio bearer configuration
EP4171085A4 (en) * 2020-07-03 2023-08-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22193293A1 (en) * 2021-03-19 2022-09-22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5209488A (zh) * 2021-04-09 2022-10-18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双连接辅节点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15460718A (zh) * 2021-06-09 2022-1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恢复方法、基站、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67757A (zh) * 2022-01-28 2023-08-0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辅小区组配置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8172A (zh) 2019-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8172B (zh) 双连接下辅基站的变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
JP7432758B2 (ja) 無線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コントローラのe2ポリシーへのユーザ機器ごとの制御の追加
WO2021161622A1 (ja) Ranノード、無線端末、及びこれらのための方法
CN116074990A (zh) Pdu会话管理
US11290924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for improved handover with changed common system information
US20220279403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0741679B (zh) 辅小区组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294675B (zh) 基站、用户设备及载波聚合方法
EP4142376A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KR102402414B1 (ko) 통신 방법 및 기기
CN112205015B (zh) 用于策略分发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150562B (zh) 管理小区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1195685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continuity of edge computing service in mobile network
JP2014522136A (ja) セルラ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2次セルを初期設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ユーザ機器、および基地局
US2023039728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lin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220030489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JP2021525487A (ja) パワーの確定方法及び装置
BR112019018987A2 (pt) método, aparelho e sistema para adquirir informações do sistema.
CN112449404A (zh) 一种改变用户终端网络接入类型的方法及设备
US11343738B2 (en) Handover-based connection resume technique
KR102256582B1 (ko) 컨텍스트 구성 정보를 획득하는 방법, 단말 장비 및 접속망 장비
CN112806049A (zh) 无线资源管理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32210A (zh) 测量事件中的SpCell确定方法和装置
US1193041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CN112911659B (zh) 一种基于nr的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