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48136A - 用户终端及其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户终端及其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48136A
CN109548136A CN201710672188.8A CN201710672188A CN109548136A CN 109548136 A CN109548136 A CN 109548136A CN 201710672188 A CN201710672188 A CN 201710672188A CN 109548136 A CN109548136 A CN 109548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stratum
signaling
downlink
uplink
us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21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宗明
邓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721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481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48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481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05Multiple registrations, e.g. multiho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户终端及其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所述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包括:与基站建立RRC连接;在所述RRC连接中,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为4G核心网根据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生成并发送至所述基站,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为5G核心网根据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生成并发送至所述基站。上述方案可以减少UE的信令过程所需时长。

Description

用户终端及其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终端及其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未来的网络部署中,5G核心网连接的接入网可以是基于5G空口技术的接入网,也可以是基于4G空口技术的4G接入网。若是5G核心网连接到4G接入网,同一个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基站可以同时连接到5G核心网和4G核心网。
5G核心网的移动性管理(AMF)和4G核心网移动管理节点(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MME)之间可以有接口(N26接口,该接口的具体代号和名称可能会被3GPP修改),5G核心网与4G核心网通过该接***互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相关信息,此时,5G核心网和4G核心网均支持单注册模式(Single Registration Mode)和双注册模式(DualRegistration Mode)。5G核心网的AMF和4G核心网的MME之间也可以没有该接口,此时,5G核心网和4G核心网均支持双注册模式。
当UE支持双注册模式时,可以同时注册到5G核心网和4G核心网,也可以单独注册到4G核心网或5G核心网,UE在5G核心网和4G核心网的注册相互独立,无需协调。目前,UE的双注册过程分别通过两个独立的注册过程完成,包括独立的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过程、独立的鉴权和安全过程以及独立的非接入层(None Access Stratum,NAS)注册过程,UE的双注册过程所需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是如何减少UE的双注册过程所需时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包括:与基站建立RRC连接;在所述RRC连接中,向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为4G核心网根据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生成并发送至所述基站,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为5G核心网根据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生成并发送至所述基站。
可选的,所述与基站建立RRC连接,包括: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向所述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与所述基站建立RRC连接。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RRC连接中,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确定自身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且接收到所述基站下发的第一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在所述RRC连接中,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可选的,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上行RRC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上行RRC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确定自身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并接收到基站下发的第二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
可选的,所述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接收所述基站在所述RRC连接中下发的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下行RRC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接收所述基站在所述RRC连接中下发的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下行RRC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请求,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请求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请求信令,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包括: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RRC连接;接收所述用户终端经由所述RRC连接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别将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5G核心网,将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4G核心网;接收所述4G核心网发送的与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对应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接收所述5G核心网发送的与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对应的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并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
可选的,所述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RRC连接,包括: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终端下发RRC连接建立消息;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RRC连接。
可选的,所述接收所述用户终端经由所述RRC连接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获知所述用户终端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向所述用户终端下发第一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接收所述用户终端经由所述RRC连接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可选的,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上行RRC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上行RRC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包括:获知所述用户终端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在所述RRC连接中,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包括:经由所述RRC连接,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下行RRC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包括;经由所述RRC连接,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下行RRC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请求,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请求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请求信令,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第一连接建立单元,用于与基站建立RRC连接;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RRC连接中,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为4G核心网根据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生成并发送至所述基站,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为5G核心网根据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生成并发送至所述基站。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向所述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与所述基站建立RRC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确定自身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且接收到所述基站下发的第一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可选的,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上行RRC信息中。
可选的,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上行RRC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在所述RRC连接中下发的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下行RRC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确定自身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并接收到基站下发的第二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在所述RRC连接中下发的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下行RRC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请求,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请求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请求信令,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第二连接建立单元,用于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RRC连接;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经由所述RRC连接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第二发送单元,分别将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5G核心网,将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4G核心网;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4G核心网发送的与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对应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接收所述5G核心网发送的与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对应的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建立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终端下发RRC连接建立消息;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RRC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获知所述用户终端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向所述用户终端下发第一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接收所述用户终端经由所述RRC连接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可选的,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RRC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第三发送单元,用于经由所述RRC连接,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下行RRC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上行RRC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第三发送单元,用于经由所述RRC连接,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下行RRC消息中。
可选的,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请求,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请求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请求信令,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适于运行于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适于运行于基站,所述基站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用户终端通过同一RRC连接向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并在接收到基站下发的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后,完成在4G核心网和5G核心网的注册。由于在进行双注册的过程中,在同一RRC连接中发送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因此在双注册过程中无需向4G核心网和5G核心网分别发送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因此可以简化双注册的流程,减少用户终端的双注册过程所需时长。
进一步,当5G核心网和4G核心网为同一个核心网时,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同一个基站注册到5G核心网和4G核心网,可以更进一步减少用户终端的双注册过程所需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现有技术中可知,当UE支持双注册模式时,可以同时注册到5G核心网和4G核心网,也可以单独注册到4G核心网或5G核心网,UE在5G核心网和4G核心网的注册相互独立,无需协调。目前,UE的双注册过程分别通过两个独立的注册过程完成,包括独立的AS的RRC过程、独立的鉴权和安全过程以及独立的NAS注册过程,UE的双注册过程所需时间较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双注册的过程中,在同一RRC连接中向基站发送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因此在双注册过程中无需分别向4G核心网和5G核心网分别发送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因此可以简化双注册的流程,减少用户终端的双注册过程所需时长。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参照图1,以下通过具体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01,与基站建立RRC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可知,当用户终端开机后,存在网络接入需求时,用户终端可以发起随机接入,通过上行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
基站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后,可以为用户终端配置信令无线承载的参数,并向用户终端下发RRC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用户终端在接收到基站下发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后,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SETUP COMPLETE)消息,完成与基站建立RRC连接。
步骤S102,在所述RRC连接中,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在具体实施中,用户终端可以经由RRC连接,向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例如,用户终端在与基站建立RRC连接后,经由RRC连接向基站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在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携带有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若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即为上行5G NAS信令,所述的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即为上行4G NAS信令。
在具体实施中,用户终端在向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之前,可以先确定自身是否具备在同一RRC连接中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当用户终端确定自身具备在同一RRC连接中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时,用户终端可以向基站报告并申请使用上述能力。
基站在获知用户终端具备在同一RRC连接中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时,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求,来决定用户终端是否使用上述能力。当基站决定用户终端使用上述能力时,基站可以生成第一配置信息并下发至用户终端。在第一配置信息中,基站配置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同一RRC连接中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第一配置信息后,在同一RRC连接中向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也就是说,当用户终端确定自身具备在同一RRC连接中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时,可以向基站报告自身具备该能力,由基站来决定用户终端是否使用该能力。当基站决定用户终端使用该能力时,用户终端在同一RRC连接中向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步骤S103,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
在具体实施中,基站在RRC连接中,可以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基站可以分别将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5G核心网,将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4G核心网。
5G核心网在接收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时,可以生成与之对应的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并发送至基站。4G核心网在接收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时,可以生成与之对应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并发送至基站。
基站在接收到5G核心网发送的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4G核心网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时,将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用户终端。用户终端中设置有5G非接入层模块和4G非接入层模块。用户终端将接收到的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5G非接入层模块,将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4G非接入层模块,完成在4G核心网和5G核心网的注册。
在具体实施中,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可以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请求,此时,对应的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上行4G非接入层请求可以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请求信令,此时,对应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
当用户终端接收到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时,即可判定用户终端完成在4G核心网上的注册。当用户终端接收到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时,即可判定用户终端完成在5G核心网上的注册。
由此可见,在RRC连接中向基站发送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在双注册过程中无需向4G核心网和5G核心网分别发送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因此可以简化双注册的流程,减少用户终端的双注册过程所需时长。
在具体实施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双注册过程,也可以应用其他可能传输4G非接入层信令和5G非接入层信令的过程。
在具体实施中,当用户终端支持在同一RRC连接中向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时,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可以分布在同一RRC连接中的不同上行RRC消息中。
也就是说,在RRC连接中的某一条上行RRC消息中,在承载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时,则无法同时承载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相应地,在承载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时,则无法同时承载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在具体实施中,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也可以分布在RRC连接中的同一条上行RRC消息中。也就是说,在RRC连接中的某一条上行RRC消息中,在承载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的同时,还同时承载有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在具体实施中,基站可以在同一RRC连接中的不同下行RRC消息中,发送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基站也可以在同一RRC连接中的同一条下行RRC消息中发送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
当基站在同一RRC连接中的同一条下行RRC消息中发送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时,用户终端可以支持接收如下下行RRC消息:同一条下行RRC消息中同时包括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
为便于说明,针对上述不同情况,可以设定用户终端具有不同的能力。
在具体实施中,设定用户终端所具有的能力为UE能力1:用户终端支持在同一RRC连接中向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且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RRC连接中的不同上行RRC消息中。
设定用户终端所具有的能力为UE能力2:用户终端支持在同一RRC连接中向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且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RRC连接中的同一上行RRC消息中。
UE能力2兼容UE能力1,也就是说,若用户终端具备UE能力2,则默认同时具有UE能力1,若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2,则默认可同时使用UE能力1。
设定用户终端所具有的能力为UE能力3:用户终端支持通过同一RRC连接同时传输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和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但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和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只能通过不同的下行RRC消息接收。
设定用户终端所具有的能力为UE能力4:用户终端支持通过同一RRC连接同时传输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和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且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和5G非接入层信令在同一条下行RRC消息中。
UE能力4兼容UE能力3,也就是说,当用户终端具有UE能力4时,默认用户终端同时具有UE能力3,当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4时,则默认可同时使用UE能力3。
在具体实施中,当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时,用户终端默认具有UE能力1和UE能力3。基于用户终端具有UE能力1的基础上,用户终端还可以具有UE能力2。基于用户终端具有UE能力3的基础上,用户终端还可以具有UE能力4。
也就是说,当用户终端具有UE能力2时,用户终端同样具有UE能力1。当用户终端具有UE能力4时,用户终端同样具有UE能力3。当用户终端具有UE能力1或者2时,用户终端可以具有UE能力3或者4,也可以不具有UE能力3和UE能力4,具体可以视用户终端自身的能力所定。
基站可以具有如下能力:基站能力1,基站能力1为:基站支持在同一RRC连接中接收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但同一RRC连接中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不在同一条上行RRC消息中。
基站也可以具有如下能力:基站能力2,基站能力2为:基站支持在同一RRC连接中接收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且同一RRC连接中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在同一条上行RRC消息中。基站能力2兼容基站能力1,也就是说,若基站具有基站能力2,则默认同时具有基站能力1,若基站使用基站能力2,则其同时可使用基站能力1。
基站还可以具有如下能力:基站能力3,基站能力3为:基站支持在同一RRC连接中同时发送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且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只能包含在不同下行RRC消息中。
基站还可以具有如下能力:基站能力4,基站能力4为:基站支持在同一RRC连接中发送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且同一下行RRC消息可同时包含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基站能力4兼容基站能力3,也就是说,若基站具有基站能力4,则默认同时具有基站能力3,若基站使用基站能力4,则其同时可使用基站能力3。
当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时,用户终端与基站需要分别满足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能力,且二者所具有的能力相对应。
在具体实施中,基站可以按照如下规则配置是否使用UE能力1或者UE能力2:
1)若用户终端具备UE能力1,基站具备基站能力1,则基站可以配置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1;
2)若用户终端具备UE能力1,基站具备基站能力2,则基站可以配置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1;
3)若用户终端具备UE能力2,基站具备基站能力1,则基站可以配置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1;
4)若用户终端具备UE能力2,基站具备基站能力2,则基站可以配置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1或者UE能力2;
在具体实施中,基站可以按照如下规则配置是否使用UE能力3或者UE能力4:
5)若用户终端具备UE能力3,基站具备基站能力3,则基站可以配置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3;
6)若用户终端具备UE能力3,基站具备基站能力4,则基站可以配置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3;
7)若用户终端具备UE能力4,基站具备基站能力3,则基站可以配置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3;
8)若用户终端具备UE能力4,基站具备基站能力4,则基站可以配置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3或者UE能力4。
在具体实施中,基站可以通过配置信息来配置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1、UE能力2、UE能力3以及UE能力4中的任一种或多种能力。针对用户终端的UE能力3,基站也可以无需通过配置信息来指示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3,而是直接将4G非接入层信令和5G非接入层信令通过同一RRC连接的不同下行RRC消息发送给用户终端,且同一RRC消息不能同时包含4G非接入层信令和5G非接入层信令。针对用户终端的UE能力4,基站也可以无需通过配置信息来指示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4,而是直接将4G非接入层信令和5G非接入层信令通过同一RRC连接的同一下行RRC消息发送给用户终端。
下面对用户终端具有UE能力1和UE能力3且基站具有基站能力1和能力3或者能力4为例,对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2,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信令流程图,以下通过具体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S201,基站允许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1和UE能力3。
在具体实施中,用户终端与基站建立RRC连接,用户终端可以先检测自身是否具有UE能力1和UE能力3。当用户终端确定自身具有UE能力1和UE能力3时,可以告知基站。基站获知用户终端具有上述UE能力,且检测到自身具有基站能力1,且具有基站能力3或者基站能力4后,可以配置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1和UE能力3。基站可以向用户终端下发配置信息,在配置信息中指示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1和UE能力3。用户终端在接收到配置信息后,即可配置使用UE能力1和UE能力3。
可以理解的是,基站也可以无需通过配置消息来配置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3,而是直接将4G非接入层信令和5G非接入层信令通过同一RRC连接的不同下行RRC消息发送给用户终端,且同一RRC消息不能同时包含4G非接入层信令和5G非接入层信令。
步骤S202,用户终端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用户终端经由RRC连接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在RRC连接完成消息中,携带有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与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位于不同的上行RRC消息中。
步骤S203,基站将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5G核心网。
步骤S204,5G核心网生成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
在具体实施中,5G核心网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后,可以生成与之对应的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
例如,5G核心网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为5G非接入层注册请求,则5G核心网生成的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为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
步骤S205,5G核心网将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基站。
在具体实施中,5G核心网在生成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后,可以直接将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基站。
例如,5G核心网在生成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后,将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发送至基站。
步骤S206,基站将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用户终端。
步骤S207,基站将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4G核心网。
步骤S208,4G核心网生成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
在具体实施中,4G核心网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后,可以生成与之对应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
例如,4G核心网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为4G非接入层附着请求信令,则4G核心网生成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为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
步骤S209,4G核心网将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基站。
在具体实施中,4G核心网在生成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后,可以直接将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基站。
例如,4G核心网在生成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后,将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发送至基站。
步骤S210,基站将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用户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3~步骤S206与步骤S207~步骤S210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先后关系,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207~步骤S210,后执行步骤S203~步骤S206。
下面对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2和UE能力3或者UE能力4且基站使用基站能力2和基站能力3为例,对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3,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信令流程图,以下通过具体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S301,基站允许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2和UE能力3。
在具体实施中,用户终端可以先检测自身是否具有UE能力2和UE能力3。当用户终端确定自身具有UE能力2和UE能力3时,可以告知基站自身具备上述能力。基站获知用户终端具有上述能力,且检测到自身具有基站能力2和基站能力3后,可以配置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2和UE能力3。基站可以向用户终端下发配置信息,在配置信息中指示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2和UE能力3。用户终端在接收到配置信息后,即可配置使用UE能力2和UE能力3。
可以理解的是,基站也可以无需通过配置消息来配置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3,而是直接将4G非接入层信令和5G非接入层信令通过同一RRC连接的不同下行RRC消息发送给用户终端,且同一RRC消息不能同时包含4G非接入层信令和5G非接入层信令。
步骤S302,用户终端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且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与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位于同一上行RRC消息中。
在具体实施中,用户终端经由RRC连接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且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包括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且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与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位于同一上行RRC消息中。
与上述步骤S202所不同的是,步骤S302中,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与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位于同一上行RRC消息中。
步骤S303,基站将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5G核心网。
步骤S304,5G核心网生成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
在具体实施中,5G核心网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后,可以生成与之对应的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
例如,5G核心网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为5G非接入层注册请求,则5G核心网生成的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为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
步骤S305,5G核心网将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基站。
例如,5G核心网在生成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后,将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发送至基站。
步骤S306,基站将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用户终端。
步骤S307,基站将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4G核心网。
步骤S308,4G核心网生成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
例如,4G核心网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为4G非接入层附着请求信令,则4G核心网生成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为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
步骤S309,4G核心网将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基站。
例如,4G核心网在生成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后,将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发送至基站。
步骤S310,基站将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用户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3~步骤S306与步骤S307~步骤S310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先后关系,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307~步骤S310,后执行步骤S303~步骤S306。
下面对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4且基站使用基站能力4为例,对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4,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信令流程图,以下通过具体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S401,基站允许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4。
在具体实施中,用户终端可以先检测自身是否具有UE能力4。当用户终端确定自身具有UE能力4时,可以告知基站自身具有UE能力4。基站获知用户终端具有UE能力4,且检测到自身具有基站能力4后,可以配置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4。基站可以向用户终端下发第二配置信息,在第二配置信息中指示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4。
可以理解的是,基站也可以无需通过配置消息来配置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4,而是直接将4G非接入层信令和5G非接入层信令通过同一RRC连接的不同下行RRC消息发送给用户终端,且同一RRC消息同时包含4G非接入层信令和5G非接入层信令。
步骤S402,接收4G核心网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
步骤S403,接收5G核心网发送的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
步骤S404,将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和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封装到同一条下行RRC消息中。
步骤S405,在RRC连接中的同一条下行RRC消息中下发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和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
在具体实施中,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和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封装在RRC连接中的同一条下行RRC消息中。用户终端中可以设置有5G非接入层模块和4G非接入层模块。用户终端在接收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时,将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5G非接入层模块;在接收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时,将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4G非接入层模块。
参照图5,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以下通过具体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501,与用户终端建立RRC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可知,当用户终端开机后,存在网络接入需求时,用户终端可以发起随机接入,通过上行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
基站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后,可以为用户终端配置信令无线承载的参数,并向用户终端下发RRC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用户终端在接收到基站下发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后,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RRC CONNECTIONSETUP COMPLETE)消息,完成与基站建立RRC连接。
步骤S502,接收所述用户终端经由所述RRC连接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在具体实施中,用户终端可以经由RRC连接,向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基站可以接收用户终端经由RRC连接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例如,用户终端在与基站建立RRC连接后,经由RRC连接向基站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在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中,携带有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若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即为上行5G NAS信令,所述的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即为上行4G NAS信令。
在具体实施中,用户终端在向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之前,可以先确定自身是否具备在同一RRC连接中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当用户终端确定自身具备在同一RRC连接中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时,用户终端可以向基站报告并申请使用上述能力。
基站在获知用户终端具备在同一RRC连接中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时,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求,来决定用户终端是否使用上述能力。当基站决定用户终端使用上述能力时,基站可以生成配置信息并下发至用户终端。在配置信息中,基站配置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同一RRC连接中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用户终端在接收到配置信息后,在同一RRC连接中向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也就是说,当用户终端确定自身具备在同一RRC连接中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时,可以向基站报告自身具备该能力,由基站来决定用户终端是否使用该能力。当基站决定用户终端使用该能力时,用户终端在同一RRC连接中向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步骤S503,分别将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5G核心网,将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4G核心网。
在具体实施中,基站可以同时与4G核心网以及5G核心网连接。基站将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5G核心网,将上行4G非接入层指令发送至4G核心网。
在具体实施中,基站接收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与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可以在同一条上行RRC消息中,也可以在不同的上行RRC消息中。
当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与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同一RRC连接中的不同上行RRC消息中时,意味着基站支持基站能力1或者2,用户终端支持UE能力1或者2,且基站指示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1。
当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与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在同一RRC连接中的同一条上行RRC消息中时,意味着基站支持基站能力2,用户终端支持UE能力2,且基站指示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2。
步骤S504,接收4G核心网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接收5G核心网发送的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
在具体实施中,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对应,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与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对应。例如,当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为4G非接入层附着请求信令时,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为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当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为5G非接入层注册请求,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为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
步骤S505,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
在具体实施中,基站可以在RRC连接中,向用户终端下发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可以分布在同一RRC连接中的不同下行RRC消息中,也可以在同一RRC连接中的同一条下行RRC消息中。
当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在RRC连接中的不同下行RRC消息中时,基站支持基站能力3或者基站能力4,用户终端支持UE能力3或者UE能力4,且基站当前指示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3。该指示可以由基站通过配置消息通知UE,或者基站不通过配置消息而是直接将4G非接入层信令和5G非接入层信令通过同一RRC连接的不同下行RRC消息发送给用户终端,且同一RRC消息不能同时包含4G非接入层信令和5G非接入层信令。
当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在RRC连接中的同一下行RRC消息中时,基站支持基站能力4,用户终端支持UE能力4,且基站指示用户终端使用UE能力4。该指示可以由基站通过配置消息通知UE,或者基站不通过配置消息而是直接在同一条下行RRC信息中同时包含4G非接入层信令和5G非接入层信令,UE收到下行RRC消息后,即知道当前可以使用UE能力4。
步骤S501~步骤S505的具体执行过程可以结合上述的步骤S101~步骤S102、步骤S201~步骤S210、步骤S301~步骤S310以及步骤S401~步骤S405,此处不做赘述。
参照图6,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用户终端60,包括:第一连接建立单元601、第一发送单元602以及第一接收单元603,其中:
第一连接建立单元601,用于与基站建立RRC连接;
第一发送单元602,用于在所述RRC连接中,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第一接收单元603,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为4G核心网根据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生成并发送至所述基站,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为5G核心网根据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生成并发送至所述基站。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连接建立单元601,可以用于: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向所述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与所述基站建立RRC连接。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602,用于确定自身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且接收到所述基站下发的第一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在所述RRC连接中,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可以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上行RRC消息中。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可以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上行RRC消息中。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603,可以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在所述RRC连接中下发的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下行RRC消息中。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603,可以用于确定自身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并接收到基站下发的第二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603,可以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在所述RRC连接中下发的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下行RRC消息中。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可以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请求,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可以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请求可以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请求信令,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可以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
参照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70,包括:第二连接建立单元701、第二接收单元702、第二发送单元703、第三接收单元704以及第三发送单元705,其中:
第二连接建立单元701,用于与用户终端建立RRC连接;
第二接收单元702,用于接收用户终端经由所述RRC连接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第二发送单元703,分别将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5G核心网,将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4G核心网;
第三接收单元704,用于接收所述4G核心网发送的与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对应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接收所述5G核心网发送的与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对应的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
第三发送单元705,用于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二连接建立单元701,可以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终端下发RRC连接建立消息;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RRC连接。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二接收单元702,可以用于获知所述用户终端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向所述用户终端下发第一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接收所述用户终端经由所述RRC连接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上行RRC消息中。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上行RRC消息中。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三发送单元705,可以用于经由所述RRC连接,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下行RRC消息中。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三发送单元705,可以用于获知所述用户终端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在所述RRC连接中,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三发送单元705,可以用于经由所述RRC连接,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下行RRC消息中。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可以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请求,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可以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请求可以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请求信令,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可以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适于运行于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适于运行于基站,所述基站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40)

1.一种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基站建立RRC连接;
在所述RRC连接中,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为4G核心网根据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生成并发送至所述基站,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为5G核心网根据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生成并发送至所述基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基站建立RRC连接,包括:
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向所述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与所述基站建立RRC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RRC连接中,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
确定自身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且接收到所述基站下发的第一配置信息;
在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在所述RRC连接中,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上行RRC消息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上行RRC消息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
确定自身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并接收到基站下发的第二配置信息;
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在所述RRC连接中下发的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下行RRC消息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接收所述基站在所述RRC连接中下发的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下行RRC消息中。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请求,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请求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请求信令,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
10.一种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RRC连接,接收所述用户终端经由所述RRC连接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分别将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5G核心网,将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4G核心网;
接收所述4G核心网发送的与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对应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接收所述5G核心网发送的与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对应的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并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RRC连接,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终端下发RRC连接建立消息;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RRC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用户终端经由所述RRC连接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
获知所述用户终端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
向所述用户终端下发第一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经由所述RRC连接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上行RRC消息中。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上行RRC消息中。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获知所述用户终端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
在所述RRC连接中,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经由所述RRC连接,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下行RRC消息中。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经由所述RRC连接,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下行RRC消息中。
18.如权利要求10~17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请求,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请求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请求信令,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
19.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单元,用于与基站建立RRC连接;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RRC连接中,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为4G核心网根据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生成并发送至所述基站,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为5G核心网根据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生成并发送至所述基站。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向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向所述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与所述基站建立RRC连接。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确定自身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且接收到所述基站下发的第一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在所述RRC连接中,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上行RRC消息中。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上行RRC消息中。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确定自身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并接收到基站下发的第二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基站下发的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在所述RRC连接中下发的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下行RRC消息中。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在所述RRC连接中下发的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下行RRC消息中。
27.如权利要求19~26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请求,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请求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请求信令,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
2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连接建立单元,用于与用户终端建立RRC连接;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经由所述RRC连接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第二发送单元,分别将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5G核心网,将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4G核心网;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4G核心网发送的与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对应的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接收所述5G核心网发送的与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对应的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终端下发RRC连接建立消息;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RRC连接。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获知所述用户终端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向所述用户终端下发第一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发送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接收所述用户终端经由所述RRC连接发送的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上行RRC消息中。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和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上行RRC消息中。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发送单元,用于获知所述用户终端具备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的能力;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配置所述用户终端使用如下能力:在所述RRC连接中接收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以及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在所述RRC连接中,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发送单元,用于经由所述RRC连接,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不同下行RRC消息中。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发送单元,用于经由所述RRC连接,将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下发至所述用户终端,且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与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分布在所述RRC连接中的同一下行RRC消息中。
36.如权利要求28~35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请求,所述下行5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5G非接入层注册接受信令;所述上行4G非接入层请求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请求信令,所述下行4G非接入层信令包括4G非接入层附着接受信令。
37.一种用户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步骤。
38.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0~18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步骤。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适于运行于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步骤。
4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适于运行于基站,所述基站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0~18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的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1710672188.8A 2017-08-08 2017-08-08 用户终端及其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5481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2188.8A CN109548136A (zh) 2017-08-08 2017-08-08 用户终端及其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2188.8A CN109548136A (zh) 2017-08-08 2017-08-08 用户终端及其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48136A true CN109548136A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27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2188.8A Pending CN109548136A (zh) 2017-08-08 2017-08-08 用户终端及其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4813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7827A (zh) * 2018-05-30 2019-12-1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双网络的注册方法及基站
CN113810989A (zh) * 2020-06-12 2021-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3846A (zh) * 2012-08-21 2012-12-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实现ue注册、以及业务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65974A (zh) * 2011-08-19 2014-04-3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移动站中使用非接入层过程来访问属于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分量载波的方法和设备
CN105474605A (zh) * 2013-08-21 2016-04-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应用使用分开的处理器来接入网络的单个网络注册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5974A (zh) * 2011-08-19 2014-04-3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移动站中使用非接入层过程来访问属于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分量载波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33846A (zh) * 2012-08-21 2012-12-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实现ue注册、以及业务呼叫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74605A (zh) * 2013-08-21 2016-04-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应用使用分开的处理器来接入网络的单个网络注册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the 5G System", 《3GPP TS 23.501》 *
ERICSSON: "Overview of RRC architecture options for the LTE-NR tight interworking", 《3GPP TSG-RAN WG2 #94 TDOC R2-164005》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7827A (zh) * 2018-05-30 2019-12-1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双网络的注册方法及基站
CN113810989A (zh) * 2020-06-12 2021-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810989B (zh) * 2020-06-12 2023-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2259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执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0764811B2 (en) Method for handover to relay node,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WO2017049729A1 (zh) 一种通信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7466115B (zh) 可穿戴设备的无线承载配置方法与装置
CN108391322A (zh) 处理新无线能力的装置及方法
CN109561447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4980964A (zh) 处理链路失败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10225600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672552B (zh) 处理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及网络切片的装置及方法
KR20140028100A (ko) 중계 노드에 대한 네트워크 부착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CN108521880A (zh) 切换基站的方法、装置及***
CN102088757B (zh) 一种网关选择的方法、装置
CN108377548B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ue和通信***
US1075035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related device
WO201919683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264958B (zh) 一种承载电路语音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48136A (zh) 用户终端及其非接入层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WO2013101190A1 (en) Bearer configuration for background traffic
CN108337659B (zh) 一种传输配置信息、监听消息的方法及设备
US20180324883A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Dual Connectivity
CN109327914A (zh) 处理双连接的装置及方法
CN106612528B (zh) 基站及其选取mme的方法
EP3162137A1 (en)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proximity services
CN110169146A (zh) 非连续接收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3220823B (zh) Td-lte数字集群***中点对点呼叫释放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