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1957B -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1957B
CN109391957B CN201710681610.6A CN201710681610A CN109391957B CN 109391957 B CN109391957 B CN 109391957B CN 201710681610 A CN201710681610 A CN 201710681610A CN 109391957 B CN109391957 B CN 1093919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ing
participating
threshold value
ues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816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1957A (zh
Inventor
郝悦
王飞
***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816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19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1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1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1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1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管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参与配对的用户设备UE的集合中所包含的UE的数量;判断所述数量是否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当所述数量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时,采用TM8模式对所述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各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当所述数量不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时,则基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UE的信道相关性,确定采用TM7或TM8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连接管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LTE下行支持3D-MIMO技术进行空间维度的复用。空间复用支持单用户SU-MIMO模式和多用户MU-MIMO模式。在SU-MIMO中,采用TM3/8自适应传输模式,提升单用户的吞吐量和频谱效率;在MU-MIMO中,采用固定TM8或者固定TM7传输模式,通过多用户空分复用,提升整个小区的吞吐量和容量。在多用户配对的情况下,配对用户的UE特定的参考符号之间存在相互干扰,小区整体的吞吐量和频谱效率有所降低。
但是,在3D-MIMO***中多用户配对的情况下,采用传输方案固定为TM7或者TM8的方式,多用户的UE特定参考符号间无法实现最佳的正交性,导致小区整体的吞吐量和频谱效率有所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参与配对的用户设备UE的集合中所包含的UE的数量;
判断所述数量是否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
当所述数量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时,采用TM8模式对所述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各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当所述数量不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时,则基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UE的信道相关性确定采用TM7或TM8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UE管理单元,用于获取参与配对的用户设备UE的集合中所包含的UE的数量;
通信模式管理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数量是否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当所述数量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时,采用TM8模式对所述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各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当所述数量不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时,则基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UE的信道相关性确定采用TM7或TM8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取参与配对的用户设备UE的集合中所包含的UE的数量;判断所述数量是否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当所述数量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时,采用TM8模式对所述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各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当所述数量不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时,则基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UE的信道相关性确定采用TM7或TM8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通信接口,用于向UE传输下行数据。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基于配对用户的数量和下行信道相关性进行传输模式的选择,从而避免采用固定模式进行下行数据的传输,能够结合信道的相关性,自适应地选择传输模式,有效提升多用户UE特定参考符号间的正交性,提升小区下行频谱效率和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通信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通信处理装置组成结构示意图1;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通信处理装置组成结构示意图2;
图4为一种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获取参与配对的用户设备UE的集合中所包含的UE的数量;
步骤102:判断所述数量是否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
步骤103:当所述数量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时,采用TM8模式对所述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各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当所述数量不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时,则基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UE的信道相关性确定采用TM7或TM8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网络侧,尤其可以适用于基站中,当然还可以设置在核心网中,由核心网中的管理设备进行分析,然后向基站发出控制指令。具体采用那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组网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不进行穷举。
在执行步骤101之前,可以包括进行参与配对的UE的选取并组成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比如可以包括:
针对自身管理的全部UE进行优先级计算,得到每一个UE的用户优先级;
针对全部UE中的至少一个UE所组成的至少一个候选UE组进行吞吐量估算,得到至少一个候选UE组对应的总吞吐量;
基于所述用户优先级以及所述总吞吐量,确定参与配对的用户设备UE的集合。
比如,当本实施例应用于3D-MIMO基站侧时,可以根据PF算法计算用户优先级,并估算配对用户的总吞吐量,来确定参与配对的用户设备UE的集合。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首先需要基于集合中的UE的数量进行第一次筛选,若UE的数量较少,则不需要采用TM7模式进行处理,仅采用TM8模式即可,即当参与配对的用户数低于某一门限(优选值可以为4)时,不同OCC码和Scrambling identity就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用户下行传输的PDSCH数据,此时配对的用户均配置为TM8模式。
在前述判断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还会针对用户的空间隔离度的判断,也就是当参与配对的用户数高于某一数量门限(比如,用户数量大于4,集合中有6或10个UE,或者更多UE的时候)时,考虑用户间的空间隔离度,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参与配对UE的集合中,每一组UE之间的下行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
其中,获取信道相关性的算法可以有很多种,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定也不进行穷举。
所述基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UE的信道相关性,确定采用TM7或TM8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包括:
获取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每一组UE内下行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
确定信道相关性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组的数量,基于所述数量确定针对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每一个UE采用TM7或TM8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具体来说,包括:
当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组的数量大于第一门限值时,采用TM7模式针对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每一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当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组的数量不大于第一门限值值时,采用TM8模式针对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每一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可以以PDSCH举例进行说明,比如:当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组的数量大于第一门限值时,采用TM7模式针对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每一个UE进行PDSCH传输;
当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组的数量不大于第一门限值值时,采用TM8模式针对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每一个UE进行PDSCH传输。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基于信道相关性确定采用TM7或TM8进行下行数据传输的方式,可以对应以下几种场景:
场景一、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逐个判断每一组UE之间的信道相关性是否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若大于,则将该组UE设置为采用TM7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具体为PDSCH传输);
否则,判断不大于所述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的数量是否小于第二门限值,若小于则采用TM8进行下行数据传输,若不小于第二门限值,则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选取不大于第二门限值的数量UE采用TM8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并将剩余UE采用TM7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也就是说,本场景针对每一个UE组进行传输模式的配置。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当预设相关性不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的数量,一旦大于第二门限值(比如4个)时,可以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选取等于第二门限值的数量的UE,将选取的UE采用TM8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然后将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剩余UE采用TM7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比如,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有6个UE,第二门限值为4;则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选取4个UE采用TM8模式进行PDSCH传输;剩余的2个UE采用TM7模式进行PDSCH传输。
场景二、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逐个判断每一组UE之间的信道相关性是否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若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的组的数量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将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全部UE均设置为采用TM7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具体为PDSCH传输)。其中,第一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可以为5组及以上。也就是说,相关性较大的UE组较多的时候,采用能够区分较多UE的TM7模式进行传输。
场景三、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逐个判断每一组UE之间的信道相关性是否不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若不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的组的数量小于第一门限值时,将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全部UE均设置为采用TM8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具体为PDSCH传输)。
比如,如果信道相关性大于某一门限用户组的数量超过某一门限,说明此时用户组间的空间隔离度较差,选择C-RNTI加扰的TM7模式进行下行PDSCH数据的传输。如果信道相关性大于某一门限用户组的数量小于某一门限,说明用户组间的空间隔离度较好,则选择TM8模式进行下行PDSCH数据的传输。比如,参见下表,通过下表可以看出,首先选取信道相关性大于预设的相关性门限值的UE组合,然后基于是否大于门限值确定不同UE组合的传输模式。
参与配对的UE 信道相关性大于门限的UE组合 传输模式的选择
UE1 UE1&UE3 TM7
UE2 UE2&UE3 TM7
UE3 ---- TM7
UE4 ---- TM7
UE5 UE5&UE6 TM7
UE6 ---- TM7
UE7 ---- TM7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基于配对用户的数量和下行信道相关性进行传输模式的选择,从而避免采用固定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能够结合信道的相关性,自适应地选择传输模式,有效提升多用户UE特定参考符号间的正交性,提升小区下行频谱效率和吞吐量。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
UE管理单元21,用于获取参与配对的用户设备UE的集合中所包含的UE的数量;
通信模式管理单元22,用于判断所述数量是否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当所述数量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时,采用TM8模式对所述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各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当所述数量不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时,则基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UE的信道相关性,确定采用TM7或TM8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网络侧,尤其可以适用于基站中,当然还可以设置在核心网中,由核心网中的管理设备进行分析,然后向基站发出控制指令。具体采用那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组网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不进行穷举。
UE管理单元21,用于针对自身管理的全部UE进行优先级计算,得到每一个UE的用户优先级;
针对全部UE中的至少一个UE所组成的至少一个候选UE组进行吞吐量估算,得到至少一个候选UE组对应的总吞吐量;
基于所述用户优先级以及所述总吞吐量,确定参与配对的用户设备UE的集合。
比如,当本实施例应用于3D-MIMO基站侧时,可以根据PF算法计算用户优先级,并估算配对用户的总吞吐量,来确定参与配对的用户设备UE的集合。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首先需要基于集合中的UE的数量进行第一次筛选,若UE的数量较少,则不需要采用TM7模式进行处理,仅采用TM8模式即可,即当参与配对的用户数低于某一门限(优选值可以为4)时,不同OCC码和Scrambling identity就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用户下行传输的下行数据数据,此时配对的用户均配置为TM8模式。
在前述判断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还会针对用户的空间隔离度的判断,也就是当参与配对的用户数高于某一数量门限(比如,用户数量大于4,集合中有6或10个UE,或者更多UE的时候)时,考虑用户间的空间隔离度,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参与配对UE的集合中,每一组UE之间的下行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
其中,获取信道相关性的算法可以有很多种,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定也不进行穷举。
所述通信模式管理单元22,用于获取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每一组UE内下行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确定信道相关性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组的数量,基于所述数量确定针对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每一个UE采用TM7或TM8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以PDSCH具体来说明下行数据传输,所述通信模式管理单元22,用于
当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组的数量大于第一门限值时,采用TM7模式针对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每一个UE进行PDSCH传输;
当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组的数量不大于第一门限值值时,采用TM8模式针对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每一个UE进行PDSCH传输。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基于信道相关性确定采用TM7或TM8进行下行数据传输的方式,可以对应以下几种场景:
场景一、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逐个判断每一组UE之间的信道相关性是否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若大于,则将该组UE设置为采用TM7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具体为PDSCH传输);否则,判断不大于所述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的数量是否小于第二门限值,若小于则采用TM8进行下行数据传输,若不小于第二门限值,则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选取不大于第二门限值的数量UE采用TM8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并将剩余UE采用TM7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也就是说,本场景针对每一个UE组进行传输模式的配置。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当预设相关性不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的数量,一旦大于第二门限值(比如4个)时,可以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选取等于第二门限值的数量的UE,将选取的UE采用TM8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然后将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剩余UE采用TM7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比如,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有6个UE,第二门限值为4;则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选取4个UE采用TM8模式进行PDSCH传输;剩余的2个UE采用TM7模式进行PDSCH传输。
场景二、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逐个判断每一组UE之间的信道相关性是否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若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的组的数量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将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全部UE均设置为采用TM7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具体为PDSCH传输)。其中,第一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可以为5组及以上。也就是说,相关性较大的UE组较多的时候,采用能够区分较多UE的TM7模式进行传输。
场景三、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逐个判断每一组UE之间的信道相关性是否不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若不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的组的数量小于第一门限值时,将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全部UE均设置为采用TM8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具体为PDSCH传输)。
比如,如果信道相关性大于某一门限用户组的数量超过某一门限,说明此时用户组间的空间隔离度较差,选择C-RNTI加扰的TM7模式进行下行PDSCH数据的传输。如果信道相关性大于某一门限用户组的数量小于某一门限,说明用户组间的空间隔离度较好,则选择TM8模式进行下行PDSCH数据的传输。比如,参见下表,通过下表可以看出,首先选取信道相关性大于预设的相关性门限值的UE组合,然后基于是否大于门限值确定不同UE组合的传输模式。
参与配对的UE 信道相关性大于门限的UE组合 传输模式的选择
UE1 UE1&UE3 TM7
UE2 UE2&UE3 TM7
UE3 ---- TM7
UE4 ---- TM7
UE5 UE5&UE6 TM7
UE6 ---- TM7
UE7 ---- TM7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基于配对用户的数量和下行信道相关性进行传输模式的选择,从而避免采用固定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能够结合信道的相关性,自适应地选择传输模式,有效提升多用户UE特定参考符号间的正交性,提升小区下行频谱效率和吞吐量。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处理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
处理器31,用于获取参与配对的用户设备UE的集合中所包含的UE的数量;判断所述数量是否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当所述数量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时,采用TM8模式对所述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各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当所述数量不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时,则基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UE的信道相关性,确定采用TM7或TM8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通信接口32,用于向UE传输下行数据。
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网络侧,尤其可以适用于基站中,当然还可以设置在核心网中,由核心网中的管理设备进行分析,然后向基站发出控制指令。具体采用那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组网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不进行穷举。
处理器31,用于针对自身管理的全部UE进行优先级计算,得到每一个UE的用户优先级;
针对全部UE中的至少一个UE所组成的至少一个候选UE组进行吞吐量估算,得到至少一个候选UE组对应的总吞吐量;
基于所述用户优先级以及所述总吞吐量,确定参与配对的用户设备UE的集合。
比如,当本实施例应用于3D-MIMO基站侧时,可以根据PF算法计算用户优先级,并估算配对用户的总吞吐量,来确定参与配对的用户设备UE的集合。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首先需要基于集合中的UE的数量进行第一次筛选,若UE的数量较少,则不需要采用TM7模式进行处理,仅采用TM8模式即可,即当参与配对的用户数低于某一门限(优选值可以为4)时,不同OCC码和Scrambling identity就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用户下行传输数据,此时配对的用户均配置为TM8模式。
在前述判断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还会针对用户的空间隔离度的判断,也就是当参与配对的用户数高于某一数量门限(比如,用户数量大于4,集合中有6或10个UE,或者更多UE的时候)时,考虑用户间的空间隔离度,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参与配对UE的集合中,每一组UE之间的下行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
其中,获取信道相关性的算法可以有很多种,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定也不进行穷举。
所述处理器31,用于获取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每一组UE内下行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确定信道相关性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组的数量,基于所述数量确定针对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每一个UE采用TM7或TM8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具体来说,所述处理器31,用于当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组的数量大于第一门限值时,采用TM7模式针对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每一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当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组的数量不大于第一门限值值时,采用TM8模式针对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每一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基于信道相关性确定采用TM7或TM8进行下行数据传输的方式,可以对应以下几种场景:
场景一、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逐个判断每一组UE之间的信道相关性是否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若大于,则将该组UE设置为采用TM7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具体为PDSCH传输);否则,判断不大于所述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的数量是否小于第二门限值,若小于则采用TM8进行下行数据传输,若不小于第二门限值,则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选取不大于第二门限值的数量UE采用TM8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并将剩余UE采用TM7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也就是说,本场景针对每一个UE组进行传输模式的配置。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当预设相关性不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的数量,一旦大于第二门限值(比如4个)时,可以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选取等于第二门限值的数量的UE,将选取的UE采用TM8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然后将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剩余UE采用TM7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比如,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有6个UE,第二门限值为4;则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选取4个UE采用TM8模式进行PDSCH传输;剩余的2个UE采用TM7模式进行PDSCH传输。
场景二、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逐个判断每一组UE之间的信道相关性是否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若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的组的数量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将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全部UE均设置为采用TM7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具体为PDSCH传输)。其中,第一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可以为5组及以上。也就是说,相关性较大的UE组较多的时候,采用能够区分较多UE的TM7模式进行传输。
场景三、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逐个判断每一组UE之间的信道相关性是否不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若不大于相关性门限值的组的数量小于第一门限值时,将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全部UE均设置为采用TM8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具体为PDSCH传输)。
比如,如果信道相关性大于某一门限用户组的数量超过某一门限,说明此时用户组间的空间隔离度较差,选择C-RNTI加扰的TM7模式进行下行PDSCH数据的传输。如果信道相关性大于某一门限用户组的数量小于某一门限,说明用户组间的空间隔离度较好,则选择TM8模式进行下行PDSCH数据的传输。比如,参见下表,通过下表可以看出,首先选取信道相关性大于预设的相关性门限值的UE组合,然后基于是否大于门限值确定不同UE组合的传输模式。
参与配对的UE 信道相关性大于门限的UE组合 传输模式的选择
UE1 UE1&UE3 TM7
UE2 UE2&UE3 TM7
UE3 ---- TM7
UE4 ---- TM7
UE5 UE5&UE6 TM7
UE6 ---- TM7
UE7 ---- TM7
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案,可以应用于图4所示的网络场景下,基站针对参与配对的4个UE进行不同传输模式的设置。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基于配对用户的数量和下行信道相关性进行传输模式的选择,从而避免采用固定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能够结合信道的相关性,自适应地选择传输模式,有效提升多用户UE特定参考符号间的正交性,提升小区下行频谱效率和吞吐量。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实施例一种所述方法的步骤。并且处理器能够执行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方法的各个步骤,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一种所述方法的步骤。并且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执行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方法的各个步骤,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装置,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参与配对的用户设备UE的集合中所包含的UE的数量;
判断所述数量是否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
当所述数量低于所述预设数量门限值时,采用传输模式中的TM8模式对所述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各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当所述数量不低于所述预设数量门限值时,则获取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每一组UE内下行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组的数量;当大于所述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所述UE组的数量大于第一门限值时,采用TM7模式针对所述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每一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当大于所述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所述UE组的数量不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时,采用所述TM8模式针对所述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每一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参与配对UE的集合中,每一组UE之间的下行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UE的信道相关性,确定采用TM7或TM8模式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包括:
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逐个判断每一组UE之间的信道相关性是否大于所述预设相关性门限值,若大于,则将该组UE设置为采用TM7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否则,判断不大于所述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的数量是否小于第二门限值,若小于则采用TM8进行下行数据传输,若不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则从UE中选取不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的数量UE采用TM8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并将剩余UE采用TM7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4.一种通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UE管理单元,用于获取参与配对的用户设备UE的集合中所包含的UE的数量;
通信模式管理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数量是否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当所述数量低于所述预设数量门限值时,采用TM8模式对所述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各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当所述数量不低于所述预设数量门限值时,则获取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每一组UE内下行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组的数量;当大于所述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所述UE组的数量大于第一门限值时,采用TM7模式针对所述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每一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当大于所述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所述UE组的数量不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时,采用所述TM8模式针对所述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每一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5.一种通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取参与配对的用户设备UE的集合中所包含的UE的数量;判断所述数量是否低于预设数量门限值;当所述数量低于所述预设数量门限值时,采用TM8模式对所述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各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当所述数量不低于所述预设数量门限值时,则获取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每一组UE内下行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组的数量;当大于所述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所述UE组的数量大于第一门限值时,采用TM7模式针对所述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每一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当大于所述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所述UE组的数量不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时,采用所述TM8模式针对所述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的每一个UE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通信接口,用于向UE传输下行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获取所述参与配对UE的集合中,每一组UE之间的下行信道之间的信道相关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从参与配对的UE的集合中,逐个判断每一组UE之间的信道相关性是否大于预设相关性门限值,若大于,则将该组UE设置为采用TM7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否则,判断不大于所述预设相关性门限值的UE的数量是否小于第二门限值,若小于则采用TM8进行下行数据传输,若不小于第二门限值,则从UE中选取不大于第二门限值的数量UE采用TM8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并将剩余UE采用TM7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8.一种通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681610.6A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391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1610.6A CN109391957B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1610.6A CN109391957B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1957A CN109391957A (zh) 2019-02-26
CN109391957B true CN109391957B (zh) 2022-01-25

Family

ID=65414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81610.6A Active CN109391957B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1957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8069A1 (en) * 2007-11-02 2009-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peed-dependent adaptation of mobility parameters with dual speed measurement
CN101877689A (zh) * 2009-04-28 2010-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与装置、数据接收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2640429A (zh) * 2009-11-30 2012-08-15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用于将数据发射到多个用户设备的方法和基站
WO2012129798A1 (en) * 2011-03-30 2012-10-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n loop transmission in a multiple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92200A (zh) * 2011-07-20 2013-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上行多用户mimo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WO2014048232A1 (zh) * 2012-09-29 2014-04-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4079367A (zh) * 2013-03-25 2014-10-01 ***通信集团公司 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581961A (zh) * 2015-01-29 2015-04-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协作多点联合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581971A (zh) * 2014-12-30 2015-04-2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4980197A (zh) * 2014-04-02 2015-10-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透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43824A (zh) * 2014-12-09 2016-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正交用户设备间的干扰处理及信令通知方法和装置
WO2016168998A1 (zh) * 2015-04-22 2016-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imo***中多用户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06024A (zh) * 2014-09-02 2017-08-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传送和接收用于noma下行链路传输集合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技术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8069A1 (en) * 2007-11-02 2009-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peed-dependent adaptation of mobility parameters with dual speed measurement
CN101877689A (zh) * 2009-04-28 2010-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与装置、数据接收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2640429A (zh) * 2009-11-30 2012-08-15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射预编码矩阵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用于将数据发射到多个用户设备的方法和基站
WO2012129798A1 (en) * 2011-03-30 2012-10-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n loop transmission in a multiple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92200A (zh) * 2011-07-20 2013-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上行多用户mimo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WO2014048232A1 (zh) * 2012-09-29 2014-04-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4079367A (zh) * 2013-03-25 2014-10-01 ***通信集团公司 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980197A (zh) * 2014-04-02 2015-10-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透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06024A (zh) * 2014-09-02 2017-08-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传送和接收用于noma下行链路传输集合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技术
CN105743824A (zh) * 2014-12-09 2016-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正交用户设备间的干扰处理及信令通知方法和装置
CN104581971A (zh) * 2014-12-30 2015-04-2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4581961A (zh) * 2015-01-29 2015-04-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协作多点联合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6168998A1 (zh) * 2015-04-22 2016-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imo***中多用户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D MIMO信道建模及性能分析》;张雅媛;《软件》;20141218;全文 *
CATT.《 Impact of antenna modeling on 3D-MIMO evaluati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3 R1-132729》.2013, *
Richa Gupta,Ajith Kumar P. R, Suresh Kalyanasundaram.《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2D Unicast Communications》.《2016 IEEE 84th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VTC-Fall)》.20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1957A (zh) 201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22220B2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and sending control channel,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3636155B (zh) 相邻小区的控制信道解码
CN106304349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P6469114B2 (ja) 基地局、ユーザ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5634707B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5594273B (zh) 物理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9979519B2 (e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recoding weights
KR20070027468A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셀룰러 시스템에서 셀 간 간섭완화를 위한 하향 링크의 자원 분할, 할당 방법 및 송수신방법
JP2022031702A (ja) 探索空間監視
CN103718526B (zh) 导频配置方法、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311314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WO2016033953A1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6685580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19023B (zh) 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装置及***
KR20100126547A (ko) 모바일 시스템에서의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CN106685498A (zh) 一种mimo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4111165A1 (e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621171B (zh) 调度方法和调度装置以及基站
CN109391957B (zh)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Tutay et al. Optimal detector randomization for multiuse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13286373B (zh) 一种上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4660529B (zh) 一种增强型下行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814970B (zh) 资源复用时传输数据的方法、用户终端和无线基站
CN111095825B (zh) 用于导频序列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369101A1 (en) Scrambling identifie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