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0505B - 蓄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蓄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0505B
CN109390505B CN201810878186.9A CN201810878186A CN109390505B CN 109390505 B CN109390505 B CN 109390505B CN 201810878186 A CN201810878186 A CN 201810878186A CN 109390505 B CN109390505 B CN 1093905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torage
storage device
fusible
bus bar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781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0505A (zh
Inventor
西村洋介
山本雄太
山田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525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795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0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0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0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05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7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busbars within a container structure, e.g. busbar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8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8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current, e.g. fu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10Temperature sensitive devices
    • H01M2200/103F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71Lids or covers for the racks or secondary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nection, e.g. mixed connections
    • H01M50/51Connection only in s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01M50/516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by weld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21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522In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86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inside the batteries, e.g. incorrect connections of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Fuses (AREA)

Abstract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多个蓄电元件,其具有外部端子;汇流条,其具有板状的导通部;邻接部件,其配置在蓄电元件之间。导通部具有:可熔断部,其宽度尺寸通过由该导通部连接的、从一方的外部端子朝向另一方的外部端子沿规定方向延伸的一对端缘规定,并且该宽度尺寸比该导通部的其他部位小;一对宽度扩大部,其与可熔断部的两侧连接,并且宽度尺寸随着从可熔断部离开而变大。可熔断部配置在与邻接部件重合的位置,邻接部件的规定方向的尺寸在可熔断部的规定方向的尺寸以上。

Description

蓄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具备外部端子彼此被汇流条连接的多个蓄电元件。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由汇流条106连接图12所示的多个二次电池101的蓄电模组100(参照专利文献1)。
二次电池101具备壳体102,在壳体102收纳有电极装配体。电极装配体在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具有***使它们绝缘的隔膜而成为层状的层叠构造。并且,二次电池101具备与电极装配体进行电传输的正极端子构造103和负极端子构造104。这些正极端子构造103和负极端子构造104具备在壳体102的外侧配置的外部连接端子105。该外部连接端子105能够在壳体102的外侧固定汇流条106,通过该固定,汇流条106将相邻的二次电池101的外部连接端子105彼此连接。
在以上蓄电模组100中,如果流过过电流,由于正极端子构造103和负极端子构造104的温度上升,因此用于确保这些正极端子构造103和负极端子构造104与壳体102之间的气密性的部件(垫片等)的气密性可能会变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975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于是,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能够抑制在过电流流过时由该过电流引起的外部端子的温度上升。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具备:
多个蓄电元件,其具有外部端子,并且在第一方向上排列;
汇流条,其具有板状的导通部,该板状的导通部将不同的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彼此能够导通地连接;
邻接部件,其配置在外部端子彼此被所述汇流条连接的蓄电元件之间;
所述导通部具有:
可熔断部,其通过一对端缘来规定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尺寸即宽度尺寸,并且该宽度尺寸比该导通部的其他部位小;
一对宽度扩大部,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可熔断部的两侧连接,并且宽度尺寸随着从所述可熔断部离开而变大;
所述可熔断部配置在与所述邻接部件重合的位置,
所述邻接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在所述可熔断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以上。
这样,通过在可熔断部的两侧设置宽度尺寸扩大的宽度扩大部,在可熔断部产生的热容易积聚在该可熔断部,而且,在热传导到宽度扩大部后扩散(容易释放)。因此,在导通部产生热的情况下,热积聚于可熔断部而使温度充分上升,另一方面,宽度扩大部的温度比可熔断部的温度充分地低。由此,在过电流流过而汇流条的温度上升时,成为高温的可熔断部迅速熔断而使该蓄电装置中的过电流流通的路径迅速地被切断,其结果是,能够适当地抑制由过电流引起的外部端子的温度上升。
在所述蓄电装置中,
所述导通部可以具有一对应力缓和部,该一对应力缓和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一对宽度扩大部的外侧连接,并且宽度尺寸随着从所述宽度扩大部离开而变大,
该导通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一对端缘可以在所述宽度扩大部与所述应力缓和部的交界位置弯折。
这样,在固定于导电部的外部端子的部位(固定部)与可熔断部之间设置应力缓和部和宽度扩大部,通过这些应力缓和部和宽度扩大部来减小宽度尺寸(使宽度尺寸逐渐减小),由此与仅通过在固定部与可熔断部之间设置宽度扩大部而仅通过该宽度扩大部使宽度尺寸急剧减小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导电部中的固定部与可熔断部之间的应力集中。
而且,使导通部的一对端缘在应力缓和部与宽度扩大部的交界位置弯折,即,通过改变宽度扩大的程度,容易对从可熔断部向固定部侧的热的传递方式(释放方式)和应力在各位置处的大小(应力的分布)进行调节。即,进行考虑到热在宽度扩大部的扩散(释放难易度)的宽度扩大,通过在应力缓和部进行考虑到防止应力集中的宽度扩大,容易对所述热的释放情况和应力的分布进行调节。
在所述蓄电装置中,
还可以具备包围所述汇流条的周围的部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熔化汇流条落在蓄电元件上。
另外,在所述蓄电装置中,
所述蓄电元件具有电极体和将该电极体与所述外部端子连接的集电体,
所述可熔断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和所述宽度尺寸可以设定为在过电流流过时该可熔断部比所述集电体先熔断的尺寸。
根据该结构,在过电流流过而蓄电装置的各部位的温度上升的状况时使汇流条优先于集电体熔断,能够防止集电体的熔断、即蓄电元件自身的损伤。
另外,在所述蓄电装置中,
所述可熔断部的一对端缘可以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成直线状延伸。
这样,在可熔断部的一对端缘分别沿第一方向笔直地延伸(即,平行)的情况下,与宽度尺寸从第一方向的中心部向外侧逐渐变大的可熔断部(汇流条)相比,在可熔断部的第一方向的中心部产生的热难以释放到宽度扩大部侧而容易积存,由此,在第一汇流条中流过过电流时可熔断部更为迅速地熔断而使该过电流所流通的路径更为迅速地被切断。
本实施方式的移动体具备:
上述任一项的蓄电装置;
搭载所述蓄电装置的移动体本体;
利用从所述蓄电装置供给的电能驱动所述移动体本体的驱动部;
所述蓄电装置配置为,所述邻接部件位于所述汇流条的所述可熔断部的下方。
根据该结构,在搭载于该移动体的蓄电元件中,在过电流流过而汇流条的温度上升时,成为高温的可熔断部迅速熔断而使该蓄电装置中的过电流流通的路径迅速地被切断,其结果是,能够适当地抑制由过电流引起的外部端子的温度上升。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具备:
上述任一项的蓄电装置;
载置所述蓄电装置的蓄电***本体;
与所述蓄电装置连接,并且能够从外部输入电能以及向外部输出电能的输入输出端子;
所述蓄电装置配置为,所述邻接部件位于所述汇流条的所述可熔断部的下方。
根据该结构,在载置于该蓄电***的蓄电装置中,在流过过电流而汇流条的温度上升时,成为高温的可熔断部迅速熔断而使该蓄电装置中的过电流流通的路径迅速地被切断,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抑制由过电流引起的外部端子的温度上升。
有益的效果
根据以上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蓄电装置,能够抑制在过电流流过时由该过电流引起的外部端子的温度上升。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使对汇流条进行保持的罩部件分离的状态下的所述蓄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对所述汇流条进行保持的状态下的所述罩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将所述汇流条和所述罩部件拆下的状态下的蓄电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所述蓄电装置所具备的蓄电元件的立体图。
图6是所述蓄电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第一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8是所述第一汇流条的Z轴方向视图。
图9是图2的IX-IX位置处的截面的部分放大图。
图10是用于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体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对第三实施方式的蓄电***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2是用于对现有的蓄电模组进行说明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蓄电装置,2…邻接部件,21…第一邻接部件(邻接部件),211…第一本体部,211A…连结部,212…第一限制部,213…卡合部,22…第二邻接部件,221…第二本体部,222…第二限制部,23…第三邻接部件,231…第三本体部,232…第三限制部,4…保持部件,41…末端部件,411…本体,412…压接部,42…连结部件,420…梁部,421…第一连结部,421A,421B…贯通孔,422…第二连结部,423…第三连结部,6…绝缘件,7…罩部件,71…区画部,711…第一区画部,712…第二区画部,72…盖部,721…能够折返的部位,73…配线部,8…汇流条,8A…第一汇流条(汇流条),81A…可熔断部,811…Y轴方向的端缘,82A…宽度扩大部,820…Y轴方向的端缘,83A…应力缓和部,830…端缘,831…第一部位,832…第二部位,8321…固定安装部,8321A…孔,8322…立起部,8323…延设部,8325…第一弯折部,8326…第二弯折部,8B…第二汇流条,80B…孔,10…蓄电元件,12…电极体,13…壳体,131…壳体本体,132…盖板,14…外部端子,15…集电体,151…第一连接部,152…第二连接部,153…弯折部,16…壳体内绝缘体,100…蓄电模组,101…二次电池,102…壳体,103…正极端子构造,104…负极端子构造,105…外部连接端子,106…汇流条,500…移动体,501…移动体本体,502…驱动部,600…蓄电***,601…蓄电***本体,602…入输出端子,B…螺栓,G…设置场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9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各构成部件(各构成要素)的名称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名称,存在与背景技术中的各构成部件(各构成要素)的名称不同的情况。
如图1~图4所示,蓄电装置具备:多个蓄电元件10,其具有外部端子14;汇流条8,其连接不同的蓄电元件10的外部端子14彼此而使它们能够导通。并且,蓄电装置1具备:多个邻接部件2,其与蓄电元件10邻接;保持部件4,其一并保持多个蓄电元件10和多个邻接部件2;绝缘件6,其配置在多个蓄电元件10与保持部件4之间。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具备包围汇流条8的部件,具体地说,对汇流条8进行保持并且沿着蓄电元件10的配置有外部端子的部位延展的罩部件7。
多个蓄电元件10在规定的方向(X轴方向)上排列。这多个蓄电元件10是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电容器等。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10是能够充放电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更具体地说,蓄电元件10是利用伴随着锂离子的移动而产生的电子移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如图5和图6所示,蓄电元件10具备:电极体12;壳体13,其收纳电极体12和电解液;外部端子14,其至少一部分在壳体13的外侧露出;集电体15,其将电极体12与外部端子14连接;壳体内绝缘体16,其配置在电极体12与壳体13之间。
在电极体12中,正极与负极经由隔膜交替层叠。本实施方式的电极体12是长条状的正极和负极经由长条状的隔膜交替层叠的状态卷绕的,所谓的卷绕型电极体。在该电极体12中,蓄电元件10通过锂离子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移动而进行充放电。
壳体13具有:壳体本体131,其具有开口;板状的盖板132,其封堵(关闭)壳体本体131的开口。本实施方式的壳体本体131为有底方筒状,壳体13为长方体形状(六面体形状)。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3是扁平的长方体形状,多个蓄电元件10在使壳体13(壳体本体131)的宽度宽的面(壁部)相对的状态下沿X轴方向排列。
集电体15具有:第一连接部151,其与外部端子14能够通电地连接;第二连接部152,其与电极体12能够通电地连接;弯折部153,其将第一连接部151与第二连接部152连接。在集电体15中,弯折部153配置在壳体13内的盖板132与壳体本体131的交界附近,第一连接部151从弯折部153沿着盖板132延伸,第二连接部152从弯折部153沿着壳体本体131延伸。在第二连接部152中的流过大电流时最容易熔断的部位,设定即使在使规定的汇流条8(后述第一汇流条8A)熔断的大小的过电流流过蓄电装置1的情况下,也不比所述汇流条8先熔断的尺寸(截面积,宽度,厚度等),材质,阻值等。
以下,以多个蓄电元件10排列的方向为正交坐标系的X轴,以壳体本体131的宽度小的一对面(壁部)相对的方向为正交坐标系的Y轴,以盖板132的法线方向为正交坐标系的Z轴。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邻接部件2配置在沿X轴方向排列的蓄电元件10之间,或者配置在蓄电元件10与相对于该蓄电元件10沿X轴方向上排列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为保持部件4的一部分)之间。该邻接部件2包含多种邻接部件。本实施方式的邻接部件2包含:第一邻接部件21,其与处于X轴方向的中途位置的蓄电元件10邻接;第二邻接部件22,其在X轴方向上最靠端部的蓄电元件10的外侧与该蓄电元件10邻接;第三邻接部件23,其与在X轴方向上处于第一邻接部件21与第二邻接部件22之间的蓄电元件10邻接。
第一邻接部件21具有绝缘性,并且配置在外部端子14彼此被汇流条8连接的蓄电元件10之间。由此,经由第一邻接部件21在沿X轴方向排列的蓄电元件10之间确保规定的间隔(沿面距离等)。该第一邻接部件21连结(固定)于保持部件4。
具体地说,第一邻接部件21具有:板状的第一本体部211,其配置在相邻的蓄电元件10之间;第一限制部212,其限制与第一本体部211相邻的蓄电元件10相对于该第一本体部211的移动。并且,第一邻接部件21具备与保持部件4卡合的卡合部213。
第一本体部211是与蓄电元件10的壳体13的宽度大的面相对的部位,在Y-Z面(包含Y轴和Z轴的面)方向上延展。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本体部211在与邻接的蓄电元件10之间形成温度调整用的流体(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为空气)能够流通的流路。并且,第一本体部211在Y轴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固定(连结)保持部件4的连结部211A。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本体部211的X轴方向的尺寸(厚度)比第二邻接部件22和第三邻接部件23中的与第一本体部211相当的各部位的X轴方向的尺寸(厚度)大。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本体部211的X轴方向的尺寸在后述第一汇流条8A的可熔断部81A的X轴方向的尺寸以上。
在连结部211A,螺栓B以贯穿保持部件4的状态被螺入。在蓄电装置1中,通过该螺栓B向连结部211A的螺入,第一本体部211(第一邻接部件21)与保持部件4相连结。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211A包含埋入第一本体部211的Y轴方向的端部的螺母。
第一限制部212从第一本体部211向X轴方向延伸,通过从Y-Z面方向的外侧和与第一本体部211邻接的蓄电元件10(详细地说为壳体13)抵接来限制该蓄电元件10相对于第一本体部211在Y-Z面方向上的相对移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限制部212从第一本体部211分别向X轴方向的两侧延伸。
卡合部213从第一本体部211的Y轴方向的端部向外侧延伸而与保持部件4卡合。本实施方式的卡合部213是从第一本体部211的Y轴方向的两端分别向外侧延伸的轴状的部位。该卡合部213***保持部件4上在与该卡合部213对应的部位设置的贯通孔421B而与保持部件4卡合。
第二邻接部件22具有绝缘性,在X轴方向上配置在蓄电元件10与保持部件4(末端部件41)之间,由此来确保蓄电元件10与保持部件4(末端部件41)之间的间隔(沿面距离等)。具体地说,第二邻接部件22具有:第二本体部221,其在蓄电元件10和保持部件4之间与蓄电元件10邻接;第二限制部222,其限制蓄电元件10相对于第二本体部221的移动。
第二本体部221是与在X轴方向的端部配置的蓄电元件10的壳体13中的宽度大的面相对的部位,在Y-Z面方向上延展。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本体部221在与邻接的蓄电元件10之间形成温度调整用的流体(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为空气)能够流通的流路。
第二限制部222从第二本体部221向X轴方向延伸,通过从Y-Z面方向的外侧和与第二本体部221邻接的蓄电元件10(详细地说为壳体13)抵接来限制该蓄电元件10相对于第二本体部221在Y-Z面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第三邻接部件23具有绝缘性,在第一邻接部件21与第二邻接部件22之间配置在相邻的蓄电元件10之间,由此确保该蓄电元件10之间的间隔(沿面距离等)。具体地说,第三邻接部件23具有:第三本体部231,其与蓄电元件10(壳体本体131)邻接;第三限制部232,其限制蓄电元件10相对于第三本体部231的移动。
第三本体部231是与蓄电元件10的壳体13的宽度大的面相对的部位,在Y-Z面方向上延展。本实施方式的第三本体部231在与邻接的蓄电元件10之间形成温度调整用的流体(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为空气)能够流通的流路。
第三限制部232从第三本体部231向X轴方向延伸,通过从Y-Z面方向的外侧和与第三本体部231邻接的蓄电元件10(详细地说为壳体13)抵接来限制该蓄电元件10相对于第三本体部231在Y-Z面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保持部件4将多个蓄电元件10和多个邻接部件2的周围包围,由此一并保持这多个蓄电元件10和多个邻接部件2。该保持部件4由金属等具有导电性的部件构成。具体地说,保持部件4具有在X轴方向上配置在多个蓄电元件10的两侧的一对末端部件(末端部)41和将一对末端部件41连结的连结部件42。
一对末端部件41分别配置为在与配置在X轴方向的端部的蓄电元件10之间夹住第二邻接部件22。该末端部件41在Y-Z面方向延展。具体地说,末端部件41具有:本体411,其具有与蓄电元件10对应的轮廓(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矩形状的轮廓);压接部412,其从本体411向第二邻接部件22(第二本体部221)突出并且与该第二邻接部件22抵接而按压该第二邻接部件22。
一对连结部件42在Y轴方向上配置在多个蓄电元件10的两侧。这一对连结部件42分别具有:一对梁部420,其沿X轴方向延伸并且在Z轴方向上空出间隔配置;第一连结部421,其在X轴方向上的中途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为从Y轴方向看与第一邻接部件21重合的位置)将一对梁部420彼此连结;一对第二连结部422,其将一对梁部420的端部彼此连结。另外,连结部件42还具有在第一连结部421与第二连结部422之间连结一对梁部420的第三连结部423。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件42具有多个第三连结部423。
一对梁部420分别沿着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蓄电元件10(壳体13)的各角部延伸。第一连结部421沿Z轴方向延伸,在与第一邻接部件21的连结部211A和卡合部213对应的位置(具体地说是从Y轴方向看重合的位置)具有贯通孔421A,421B。在贯通孔421A***有螺栓B,该螺栓B螺入第一邻接部件21的连结部211A,由此,连结部件42与第一邻接部件21相连结。另外,在贯通孔421B***有第一邻接部件21的卡合部213。第二连结部422沿Z轴方向延伸而与末端部件41连结。由此,末端部件41与连结部件42相连接(连结)。第三连结部423在从Y轴方向看与蓄电元件10重合的位置沿Z轴方向延伸。
绝缘件6具有绝缘性。该绝缘件6配置在连结部件42与多个蓄电元件10之间。具体地说,绝缘件6覆盖连结部件42的至少与多个蓄电元件10相对的区域。由此,绝缘件6使连结部件42与多个蓄电元件10之间绝缘。
汇流条8是金属等具有导电性的板状的部件。汇流条8使蓄电元件10的外部端子14彼此导通。汇流条8在蓄电装置1中设有多个(与多个蓄电元件10对应的数量)。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汇流条8使蓄电装置1所包含的全部多个蓄电元件10串连连接(导通)。该汇流条8包含:第一汇流条8A,其将经由(隔着)第一邻接部件21相邻的蓄电元件10的外部端子14彼此连接;第二汇流条8B,其将经由(隔着)第三邻接部件23相邻的蓄电元件10的外部端子14彼此连接。
第一汇流条8A具有将不同的蓄电元件10的外部端子14彼此能够导通地连接的板状的导通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汇流条8A仅由导通部构成,X轴方向的两端焊接于外部端子14。由此,经由第一邻接部件21相邻的蓄电元件10的外部端子14彼此导通。
具体地说,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汇流条8A具有:可熔断部81A,其在蓄电装置1中流过过电流时熔断;一对宽度扩大部82A,其在第一汇流条8A上规定可熔断部81A(即,在蓄电装置1中流过过电流时熔断的部位)的范围。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汇流条8A具有一对应力缓和部83A,该应力缓和部83A抑制(缓和)由于外部端子14彼此连接的蓄电元件10彼此之间的间隔或相对位置因振动,加速等而变化等而在第一汇流条8A上产生的应力。
可熔断部81A是在第一汇流条8A的X轴方向的中央部配置的矩形状的部位。该可熔断部81A在Y轴方向的两端具有一对端缘811。这一对端缘811分别沿X轴方向笔直地延伸。即,一对端缘811是平行的。可熔断部81A的Y轴方向的尺寸(宽度尺寸)由一对端缘811规定。可熔断部81A的宽度尺寸比第一汇流条8A的其他部位(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为宽度扩大部82A和应力缓和部83A)小。由于该可熔断部81A比第一汇流条8A的其他部位(宽度扩大部82A,应力缓和部83A)的宽度尺寸小,由此在蓄电装置1中流过过电流时比其他部位先熔断。
该可熔断部81A的大小(宽度尺寸和X轴方向的长度尺寸等)基于要使可熔断部81A熔断的电流值设定。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可熔断部81A熔断的电流值比集电体15熔断的电流值小。
具体地说,可熔断部81A的长度尺寸越大,在可熔断部81A产生的热越难以释放(在长度方向(X轴方向)的中心部侧产生的热越难释放)到宽度扩大部82A和应力缓和部83A等与可熔断部81A邻接且宽度尺寸(截面积)比可熔断部81A大的部位,因此以更小的电流值熔断。另外,可熔断部81A的截面积(与电流流通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越小,在可熔断部81A产生的热越难以释放到与可熔断部81A邻接且比可熔断部81A截面积大的部位,因此以更小的电流值熔断。考虑以上各点等来设定可熔断部81A的各尺寸,通过使一对端缘811为笔直状(即,X轴方向的各位置处的截面积相同),容易根据想要熔断的电流值进行尺寸设定。
一对宽度扩大部82A在X轴方向(规定方向)上与可熔断部81A的两侧连接。一对宽度扩大部82A各自的宽度尺寸随着离开可熔断部81A(详细地说,在X轴方向上离开)而变大。这样,通过在可熔断部81A的X轴方向的两侧设置比可熔断部81A宽度尺寸大的部位(即,截面积大的部位),通过电流在第一汇流条8A中流通而产生的热使可熔断部81A的温度比宽度扩大部82A等其他部位的温度高,由此,能够限定在第一汇流条8A中流过大电流时熔断的部位(范围)。本实施方式的宽度扩大部82A的Y轴方向的端缘820为圆弧状。
一对应力缓和部83A在X轴方向上与一对宽度扩大部82A的外侧连接。本实施方式的应力缓和部83A具有通过Y轴方向的端缘的形状来缓和(抑制)应力集中的第一部位831和通过弹性变形来缓和(抑制)应力集中的第二部位832。
第一部位831是从宽度扩大部82A向X轴方向的外侧延伸的部位。该第一部位831的宽度尺寸随着离开宽度扩大部82A(详细地说,在X轴方向上离开)而变大。在第一汇流条8A,仅通过宽度扩大部82A使宽度尺寸在到达可熔断部81A之前急剧减小,使应力容易集中在该部位,但通过设置第一部位831(应力缓和部83A)而通过该第一部位831和宽度扩大部82A使宽度尺寸在可熔断部81A之前逐渐减小,能够缓和(抑制)第一汇流条8A中的该部位处的应力集中。
本实施方式第一部位831的Y轴方向的端缘830为圆弧状。在该第一部位831与应力缓和部83A的交界位置,第一汇流条8A的Y轴方向的端缘弯折(参照图8)。
第二部位832具有固定安装于外部端子14的固定安装部(固定部)8321,从固定安装部8321立起的立起部8322,从立起部8322延伸到第一部位831的延设部8323。
固定安装部8321在X-Y面(包括X轴和Y轴的面)方向延展,在中央部具有孔8321A。该孔8321A的周缘部焊接于外部端子14,由此,固定安装部8321固定安装于外部端子14。
立起部8322从固定安装部8321的可熔断部81A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延伸(详细地说,在Y-Z面方向延展)。固定安装部8321与立起部8322的交界部位构成第一弯折部8325。
延设部8323从立起部8322的前端向X轴方向延伸(详细地说,在X-Y面方向延展)。立起部8322与延设部8323的交界部位构成第二弯折部8326。
在第二部位832,这些第一弯折部8325与第二弯折部8326分别弹性变形,即弯折程度(角度)发生变化,由此能够缓和第一汇流条8A处的应力集中(抑制应力集中的发生)。
如图3所示,第二汇流条8B为矩形的板状。第二汇流条8B在X轴方向的两端具有孔80B。该孔80B的周缘部分别焊接于外部端子14,由此第二汇流条8B固定安装于外部端子14,由此,经由第三邻接部件23相邻的蓄电元件10的外部端子14彼此导通。
如图1~图3所示,罩部件7是从Z轴方向看与多个蓄电元件10重合(即,从Z轴方向的一方侧覆盖多个蓄电元件10)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罩部件7为树脂制,从Z轴方向看为大致矩形状。
具体地说,罩部件7具有包围各汇流条8的周围的多个区画部71,封堵区画部71的开口的多个盖部72和配置有电线等的配线部73。在本实施方式的罩部件7中,沿X轴方向排列的区画部71的列在Y轴方向上空出间隔而配置为两列。
多个区画部71分别包围汇流条8的周围(详细地说,从X-Y面方向的外侧包围汇流条8和连接有该汇流条8的两个外部端子14),对该汇流条8进行保持。本实施方式的区画部71包含包围第一汇流条8A的第一区画部711和包围第二汇流条8B的第二区画部712。
第一区画部711为包围第一汇流条8A的方筒状。在该第一区画部711的蓄电元件10侧的端部,如图1~图3和图9所示,从Z轴方向看与外部端子14重合的区域(部位:图9的α所示的区域)开口,其他区域(从Z轴方向看与第一汇流条8A的可熔断部81A,宽度扩大部82A重合的位置:图9的β所示的区域)被封堵。另一方面,在第一区画部711的与蓄电元件10位于相反侧的端部,被第一区画部711包围的整个区域开口。
第二区画部712是包围第二汇流条8B的方筒状。在该第二区画部712的蓄电元件10侧的端部,与第一区画部711相同,从Z轴方向看与外部端子14重合的区域开口,其他区域被封堵。并且,在第二区画部712的与蓄电元件10位于相反侧的端部,与第一区画部711相同,被第二区画部712包围的整个区域开口。
在罩部件7中,这多个区画部71沿X轴方向排列而构成区画部71的列,该区画部71的列在Y轴方向上空出间隔而配置为两列。
多个盖部72分别为板状的部位,经由能够弯折的部位721与区画部71连接,通过使该部位721弯折,区画部71的与蓄电元件10位于相反侧的端部开口被封堵。由此,汇流条8处于周围被区画部71和盖部72包围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罩部件7中,一个盖部72封堵沿X轴方向排列的两个区画部71的开口。
配线部73配置在区画部71的列之间,作为电线等的配线空间等而被使用。在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73,为了测定各蓄电元件10的温度而配置有与在罩部件7与蓄电元件10的盖板132之间配置的热敏电阻连接的电线等。
如以上蓄电装置1的第一汇流条8A那样,通过在具有一对端缘811的部位(可熔断部)81A的两侧设置宽度尺寸扩大的宽度扩大部82A,在可熔断部81A产生的热容易积聚在该可熔断部81A,而且,热传导到宽度扩大部82A后急剧扩散(容易释放)。因此,在第一汇流条(导通部)8A产生热的情况下,热积聚于可熔断部81A而使温度充分上升,另一方面宽度扩大部82A的温度比可熔断部81A的温度充分地低。由此,在流过过电流而第一汇流条8A的温度上升时,成为高温的可熔断部81A迅速熔断而使该蓄电装置1中的流过过电流的路径迅速切断。其结果是,能够适当地抑制由所述过电流引起的外部端子14的温度上升。
另外,在第一汇流条8A中流过过电流时,可熔断部81A熔化,受热软化而下垂,因此如果蓄电元件10配置在可熔断部81A的下方,则该熔化的第一汇流条8A(可熔断部81A)或垂下的第一汇流条8A会落在蓄电元件10上或与蓄电元件10接触,由此会出现该蓄电元件10受损的情况。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可熔断部81A配置在从Z轴方向看与第一邻接部件21重合的位置,第一邻接部件21的X轴方向的尺寸在可熔断部81A的X轴方向的尺寸以上。因此,在以第一汇流条8A位于第一邻接部件21上侧的方式配置蓄电装置1的状态下,即使在该蓄电装置1中流过过电流而使可熔断部81A熔断,或者因温度上升而软化垂下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熔化的第一汇流条8A(可熔断部81A)或垂下的第一汇流条8A落在蓄电元件10上或与蓄电元件10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第一汇流条8A的宽度方向上的一对端缘在宽度扩大部82A与应力缓和部83A的边界位置弯折。这样,在第一汇流条8A的固定于外部端子14的部位与可熔断部81A之间设置宽度扩大部82A和应力缓和部83A,通过这些应力缓和部83A和宽度扩大部82A来减小宽度尺寸(使宽度尺寸逐渐减小),与在固定于外部端子14的部位和可熔断部81A之间仅设置宽度扩大部82A而仅通过该宽度扩大部82A使宽度尺寸急剧减小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第一汇流条8A中的上述被固定的部位与可熔断部81A之间的应力集中。即,如果急剧地减小宽度尺寸(在X轴方向狭的范围内减小宽度尺寸),则应力集中容易变大,但通过设置弯折部来设置使宽度尺寸变小的比例部分减小的区域(部位),能够抑制上述应力集中。
而且,使第一汇流条8A的一对端缘在应力缓和部83A与宽度扩大部82A的交界位置弯折,即,改变宽度扩大的程度,容易对从可熔断部81A向上述被固定的部位侧的热的传递方式(释放情况)和各位置处的应力大小(应力的分布)进行调整。即,进行考虑到在宽度扩大部82A的热的扩散(释放难易度)的宽度扩大,通过进行考虑到在应力缓和部83A(详细地说,第一部位831)防止应力集中的宽度扩大,容易对上述热的释放情况和应力的分布进行调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可熔断部81A的一对端缘分别沿X轴方向呈直线状延伸。这样,在可熔断部81A的一对端缘分别沿X轴方向笔直地延伸(即,平行)的情况下,与宽度尺寸从X轴方向的中心部向外侧变大的可熔断部(汇流条)相比,在可熔断部81A的X轴方向的中心部产生的热难以释放到宽度扩大部82A侧而容易积存。由此,在第一汇流条8A中流过过电流时可熔断部81A更迅速地熔断。详细地说,如下所述。
可熔断部81A的X轴方向的各位置处的宽度尺寸一定,即,可熔断部81A的一对端缘811沿X轴方向笔直地延伸且平行,因此与随着宽度尺寸从X轴方向的中心部向外侧变大的可熔断部(汇流条)相比,在可熔断部81A的X轴方向的中心部产生的热难以释放到宽度扩大部82A侧。由此,在第一汇流条8A中流过过电流而在可熔断部81A产生热的情况下,该热积聚于可熔断部81A而该可熔断部81A的温度容易上升。其结果是,在第一汇流条8A流过过电流时,可熔断部81A迅速熔断而使该过电流流通的路径被迅速切断。
与此相对,在宽度尺寸向X轴方向的外侧变大的所述可熔断部中,与本实施方式的可熔断部81A相比在X轴方向的中心部产生的热容易向X轴方向的外侧释放,在过电流流过时熔断的时机比本实施方式的可熔断部81A迟,由此,该过电流流通的路径的切断晚。其结果是,连接有该汇流条的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的温度容易上升。
而且,通过在可熔断部81A的两侧设置使热容易释放的宽度扩大部82A,如上所述,由于宽度扩大部82A的温度比可熔断部81A的温度充分地低,因此能够将熔断范围限定为可熔断部81A。由此,在第一汇流条8A中流过过电流时,容易预想熔化而掉落的金属(构成第一汇流条8A的金属)下落的区域,容易想到用于防止熔化而掉落的金属对蓄电元件10造成损伤的应对措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汇流条8的周围被罩部件7(详细地说,区画部71和盖部72)包围。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熔化的第一汇流条8A(可熔断部81A)落在蓄电元件10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第一汇流条8A中的可熔断部81A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设定为在蓄电装置1中流过过电流时可熔断部81A比集电体15先熔断的尺寸。如果集电体15熔断则蓄电元件10无法使用。因此,如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那样,在过电流流过而蓄电装置1的各部位(电流所流经的路径上的各部位)的温度上升那样的状况时,使汇流条(第一汇流条8A)优先于集电体15熔断来切断电流的路径,由此能够防止集电体15的熔断、即蓄电元件10自身的损伤。
接着,参照图10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使用同一附图标记并且不进行重复的详细说明,仅对不同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为移动体。
移动体500具备蓄电装置1、搭载蓄电装置1的移动体本体501、通过从蓄电装置1供给的电能而驱动移动体本体501的驱动部502。本实施方式的移动体500为机动车,移动体本体501为车体,驱动部502为马达。需要说明的是,移动体500不限于机动车,可以是航空器、船舶、铁路车辆、建筑机械等。即,只要利用从蓄电装置1供给的电能而移动(行驶等)即可。
在该移动体500中,蓄电装置1配置为第一邻接部件21位于第一汇流条8A的可熔断部81A的下方。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蓄电装置1以第一邻接部件21位于第一汇流条8A的可熔断部81A的正下方的姿态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是由于过电流而熔化的第一汇流条8A碰到第一邻接部件21或垂下的第一汇流条8A与第一邻接部件21接触的范围(换言之,由于过电流而熔化的第一汇流条8A或垂下的第一汇流条8A不碰到或不接触与第一邻接部件21邻接的蓄电元件10的范围),蓄电装置1可以相对于图10的姿态倾斜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体500中,多个蓄电装置1以相同的姿态搭载于移动体本体501。
根据以上的移动体500,在搭载于该移动体500的蓄电装置1中,在过电流流过而第一汇流条8A的温度上升时,成为高温的可熔断部81A迅速熔断而使该蓄电装置1中的过电流流通的路径迅速被切断,其结果是,能够适当地抑制由过电流引起的外部端子14的温度上升。
而且,蓄电装置1配置为第一汇流条8A位于第一邻接部件21的上侧(上方),因此即使在该蓄电装置1流过过电流而可熔断部81A熔断,也能够防止熔化的第一汇流条8A(可熔断部81A)落在蓄电元件10(详细地说,外部端子14彼此被第一汇流条8A连接的蓄电元件10)上或垂下而与该蓄电元件10接触。
接着,参照图11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使用同一附图标记并且不重复进行详细的说明,仅对不同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为蓄电***。
蓄电***600具备蓄电装置1、载置蓄电装置1的蓄电***本体601、与蓄电装置1(详细地说,蓄电装置1的总端子)连接且能够从外部输入电能以及向外部输出电能的输入输出端子602。本实施方式的蓄电***600用于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等,蓄电***本体601是放置于设置场所G的框体,输入输出端子602是与风车、太阳能电池、向外部送电的***等连接的端子。需要说明的是,蓄电***600不限于储存通过风车或太阳能发出的电能的***,也可以是储存廉价的夜间电能的家庭用***、预防灾害而常时储存一定量的电能的备份***等。
在该蓄电***600中,蓄电装置1配置为,第一邻接部件21位于第一汇流条8A的可熔断部81A的下方。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蓄电装置1以第一邻接部件21位于第一汇流条8A的可熔断部81A的正下方的姿态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是由于过电流而熔化的第一汇流条8A碰到第一邻接部件21或垂下的第一汇流条8A与第一邻接部件21接触的范围(换言之,由于过电流而熔化的第一汇流条8A或垂下的第一汇流条8A不碰到或不接触与第一邻接部件21邻接的蓄电元件10的范围),蓄电装置1可以相对于图11的姿态倾斜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600中,多个蓄电装置1以相同姿态载置于蓄电***本体601。
根据以上的蓄电***600,在载置于该蓄电***600的蓄电装置1中,在流过过电流而第一汇流条8A的温度上升时,成为高温的可熔断部81A迅速熔断而使该蓄电装置1中的过电流流通的路径迅速被切断,其结果是,能够适当地抑制由过电流引起的外部端子14的温度上升。
而且,蓄电装置1配置为第一汇流条8A位于第一邻接部件21的上侧(上方),因此即使在该蓄电装置1中流过过电流而可熔断部81A熔断,也能够防止熔化的第一汇流条8A(可熔断部81A)落在蓄电元件10(详细地说,外部端子14彼此被第一汇流条8A连接的蓄电元件10)上或垂下而与该蓄电元件10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蓄电元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显然能够实施各种变更。例如,能够在某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中追加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或者将某一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结构置换为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能够将某一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结构删除。
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汇流条8A具有应力缓和部83A,但不限于该结构。第一汇流条8A可以是不具有应力缓和部83A的结构。即,第一汇流条8A具有可熔断部81A和宽度扩大部82A即可。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汇流条8A仅由导通部(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为可熔断部81A,宽度扩大部82A和应力缓和部83A)构成,但也可以具有导通部之外的部位。
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汇流条8A中的宽度扩大部82A的Y轴方向的端缘为圆弧状,但不限于该结构。宽度扩大部82A的Y轴方向的端缘可以是直线状。即,宽度扩大部82A从Z轴方向看可以是梯形状。
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汇流条8A的应力缓和部83A处的第一部位831的Y轴方向的端缘为圆弧状,但不限于该结构。第一部位831的Y轴方向的端缘可以是直线状。即,第一部位831从Z轴方向看可以是梯形状。
在这里,在宽度扩大部82A和第一部位831为梯形状的情况下,第一部位831的端缘的相对于X轴方向的角度比宽度扩大部82A的端缘相对于X轴方向的角度小。这是由于,第一部位831的端缘相对于X轴方向的角度越小,在第一部位831越难以产生应力集中,宽度扩大部82A的端缘相对于X轴方向的角度越大,在可熔断部81A产生的热越难以释放。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汇流条8A中,第一部位831的Y轴方向的端缘为一个圆弧状,但不限于该结构。第一部位831的Y轴方向的端缘可以通过曲率相同或不同的多个圆弧相连而构成,并且,可以是第一部位831的宽度尺寸在X轴方向越离开宽度扩大部82A越大的结构。根据该结构,也能够抑制应力集中。
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汇流条8A中的应力缓和部83A具有通过Y轴方向的端缘的形状来缓和应力集中的第一部位831和通过弹性变形来抑制应力集中的第二部位832,但不限于该结构。应力缓和部83A可以仅由第一部位831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第一邻接部件21配置在蓄电装置1的X轴方向的中央位置,但不限于该结构。第一邻接部件21配置在蓄电装置1的X轴方向的1/3或1/4等中途位置即可。并且,蓄电装置1可以具备多个第一邻接部件21。
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具备罩部件7,但不限于该结构。蓄电装置1可以是不具备罩部件7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使用的蓄电元件10具有所谓的卷绕型的电极体12,但不限于该结构。蓄电元件10可以是层叠有连页状的电极的,所谓的层叠型电极体,也可以是正极或负极中的至少一方为长条状且重复弯折(蛇行折返)的电极体。

Claims (9)

1.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蓄电元件,其具有外部端子,并且在第一方向上排列;
汇流条,其具有板状的导通部,该板状的导通部将不同的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彼此能够导通地连接;
邻接部件,其配置在外部端子彼此被所述汇流条连接的蓄电元件之间;
所述导通部具有:
可熔断部,其通过一对端缘来规定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尺寸即宽度尺寸,并且该宽度尺寸比该导通部的其他部位小;
一对宽度扩大部,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可熔断部的两侧连接,并且宽度尺寸随着从所述可熔断部离开而变大;
一对应力缓和部,该一对应力缓和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一对宽度扩大部的外侧连接,并且宽度尺寸随着从所述宽度扩大部离开而变大;
所述可熔断部配置在与所述邻接部件重合的位置,
所述邻接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在所述可熔断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以上,
所述导通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一对端缘在所述宽度扩大部与所述应力缓和部的交界位置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
具备包围所述汇流条的周围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
具备一并保持所述多个蓄电元件和所述邻接部件的保持部件,
所述邻接部件连结于所述保持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
配置在外部端子彼此被所述汇流条连接的蓄电元件之间的邻接部件是规定的邻接部件,
具备在除了配置有所述规定的邻接部件的蓄电元件之间之外的蓄电元件之间配置的其他的邻接部件,
在所述规定的邻接部件中配置在所述蓄电元件之间的部位即本体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其他的邻接部件中的相当于所述本体部的部位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
配置在外部端子彼此被所述汇流条连接的蓄电元件之间的邻接部件是规定的邻接部件,
具备在除了配置有所述规定的邻接部件的蓄电元件之间之外的蓄电元件之间配置的其他的邻接部件,
所述可熔断部配置在与所述规定的邻接部件重合的位置,不配置于与所述其他的邻接部件重合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
所述蓄电元件具有电极体和将该电极体与所述外部端子连接的集电体,
所述可熔断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和所述宽度尺寸设定为,在过电流流过时该可熔断部比所述集电体先熔断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
所述可熔断部的一对端缘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呈直线状延伸。
8.一种移动体,具备: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
搭载所述蓄电装置的移动体本体;
利用从所述蓄电装置供给的电能驱动所述移动体本体的驱动部;
所述蓄电装置配置为,所述邻接部件位于所述汇流条的所述可熔断部的下方。
9.一种蓄电***,具备: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
载置所述蓄电装置的蓄电***本体;
与所述蓄电装置连接,并且能够从外部输入电能以及向外部输出电能的输入输出端子;
所述蓄电装置配置为,所述邻接部件位于所述汇流条的所述可熔断部的下方。
CN201810878186.9A 2017-08-03 2018-08-03 蓄电装置 Active CN1093905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52513.5A CN115579587A (zh) 2017-08-03 2018-08-03 蓄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0766 2017-08-03
JP2017150766A JP6955387B2 (ja) 2017-08-03 2017-08-03 蓄電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52513.5A Division CN115579587A (zh) 2017-08-03 2018-08-03 蓄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0505A CN109390505A (zh) 2019-02-26
CN109390505B true CN109390505B (zh) 2022-08-30

Family

ID=650199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78186.9A Active CN109390505B (zh) 2017-08-03 2018-08-03 蓄电装置
CN202211152513.5A Pending CN115579587A (zh) 2017-08-03 2018-08-03 蓄电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52513.5A Pending CN115579587A (zh) 2017-08-03 2018-08-03 蓄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3475B2 (zh)
JP (1) JP6955387B2 (zh)
CN (2) CN109390505B (zh)
DE (1) DE1020182129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53709A (zh) * 2017-03-15 2023-05-02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蓄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1575A (ja) * 1999-02-26 2000-11-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ヒューズとヒューズを内蔵するパック電池
JP2006318676A (ja) 2005-05-10 2006-11-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070099073A1 (en) * 2005-10-31 2007-05-03 White Daniel J Cell connection straps for battery cells of a battery pack
CN200993978Y (zh) * 2005-10-31 2007-12-19 布莱克和戴克公司 用于电池组的单元电池的电池连接带
CN101645495B (zh) * 2008-08-07 2012-11-2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防爆结构及采用该防爆结构的动力电池
US8193770B2 (en) 2007-12-25 2012-06-05 BYD Co. Ltd Battery system for a vehicle having an over-current/over-temperature protective feature
KR101072955B1 (ko) * 2009-08-14 2011-10-12 에스비리모티브 주식회사 전지 모듈
US8580423B2 (en) 2009-10-22 2013-11-12 Samsung Sdi Co., Ltd. Bus bar holder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EP2495787B1 (en) 2009-10-28 2017-05-31 Yazaki Corporation Bus bar for connecting battery poles, and battery voltage-monitoring device using same
US8628875B2 (en) 2010-04-16 2014-01-14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module with multi-level connector
JP2013073929A (ja) * 2011-09-29 2013-04-22 Gs Yuasa Corp 電池パック
JP5758502B2 (ja) * 2011-12-09 2015-08-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DE102012205021A1 (de) 2012-03-28 2013-10-02 Robert Bosch Gmbh Zellverbinder für ein Batteriesystem oder für eine Batteriezelle eines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s, Batterie und Kraftfahrzeug
KR101715963B1 (ko) * 2012-04-06 2017-03-2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JP6006134B2 (ja) * 2013-02-08 2016-10-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接続部材
JP6281398B2 (ja) 2014-04-21 2018-02-2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454990B2 (ja) 2014-06-13 2019-01-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表示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488833B2 (ja) 2015-04-02 2019-03-2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KR102356494B1 (ko) * 2015-04-06 2022-01-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단락부재를 갖는 이차 전지
CN204668383U (zh) * 2015-05-06 2015-09-23 深圳市倍特力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组
CN205583030U (zh) * 2016-05-09 2016-09-14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组连接的电极片及电池组
JP6861376B2 (ja) * 2016-05-31 2021-04-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端子接続構造、電池積層体及び端子接続構造の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29309A (ja) 2019-02-21
CN115579587A (zh) 2023-01-06
JP6955387B2 (ja) 2021-10-27
DE102018212946A1 (de) 2019-02-07
CN109390505A (zh) 2019-02-26
US10903475B2 (en) 2021-01-26
US20190044123A1 (en) 2019-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75109B2 (ja) 電極部材および集電板、電池ブロック
JP6006134B2 (ja) 接続部材
EP1991880B1 (en) Voltage sensing member and battery module employed with the same
CN107851749B (zh) 具有其中电池管理***直接连接至端子板的结构的电池模块
KR200493175Y1 (ko) 배터리 버스바
JP7519597B2 (ja) 電池積層体
JP5772885B2 (ja)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KR101477974B1 (ko) 전력 저장 전지를 결합하고 보관하기 위한 장치
EP2416436A2 (en) Voltage-detecting member, and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same
CN109494326B (zh) 蓄电装置
WO2020166182A1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9390521B (zh) 蓄电装置、移动体及蓄电***
EP3624220A1 (en) Battery module, busbar and busbar assembly thereof
JP2017147196A (ja) 蓄電装置
JP6613791B2 (ja) 電池パック
EP2662922A2 (en) Battery pack provided with stable measurement means
CN109390505B (zh) 蓄电装置
JP7134626B2 (ja) 蓄電装置
JP6338905B2 (ja)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JP6718347B2 (ja) 蓄電装置
EP2339662B1 (en) Secondary battery
JP7474618B2 (ja) バスバーおよび組電池
JP7474619B2 (ja) 組電池
JP2020030915A (ja) 蓄電装置
KR20210129828A (ko) 배터리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