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7957B - 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防窥装置以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防窥装置以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7957B
CN109387957B CN201710655255.5A CN201710655255A CN109387957B CN 109387957 B CN109387957 B CN 109387957B CN 201710655255 A CN201710655255 A CN 201710655255A CN 109387957 B CN109387957 B CN 1093879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switchable
switchable optical
grooves
privacy device
optica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552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87957A (zh
Inventor
郭峻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6552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879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87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7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87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7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2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a switchable viewing ang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防窥装置包括透光层以及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透光层包括多个沟槽,这些沟槽彼此不相横越,且这些电可切换光学结构设置于这些沟槽中。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施加驱动电场于部分的沟槽使部分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呈现透光状,以及维持其他部分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呈现雾状。另外,一种防窥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亦被提及。

Description

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防窥装置以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的驱动方法、装置以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防窥装置以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显示器的相关研究领域中,显示器的防窥功能逐渐受到重视。人们希望使用相关产品的同时,也可以保护个人的隐私,因此为显示器加上防窥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多。常见的防窥显示器的适用范围也由笔记本电脑、液晶监视器朝向可携式消费型影音产品,如移动电话、平板等。为了实现防窥功能,常见的防窥设计的做法是于显示器的前方外加防窥片。防窥片可具有用百叶窗形状的微结构来遮蔽大角度的显示光线,以使显示器可在正视视角或其附近的一定视角范围下正常显示影像而在较大角度的斜视视角下无法清楚呈现显示影像。
然而,由于防窥片内微结构的周期设计,在某些情况下,防窥片内微结构可能会与显示器的显示像素(pixel)的周期产生干涉,进而在显示器的显示画面上形成摩尔纹(moiré)。使用者往往需要依据不同显示器的型号(或解析度)来选择与购买防窥片。防窥片的防窥角度往往为固定值,无法调整,这使得使用便利性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提供一种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其提供可切换式的防窥功能。
本发明中提供一种防窥装置,具有方便使用的防窥功能以及良好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中提供一种防窥装置制作方法,其可制作出上述的防窥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防窥装置包括透光层以及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透光层包括多个沟槽,这些沟槽彼此不相横越,且电可切换光学结构设置于这些沟槽中。其中驱动方法包括施加驱动电场于部分的沟槽使部分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呈现透光状,以及维持其他部分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呈现雾状。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第一模式下,上述其他部分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彼此相隔第一间距,而在第二模式下,上述其他部分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彼此相隔第二间距,且第一间距不同于第二间距。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包括在上述各沟槽中上下叠置的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以及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且施加给其中一条沟槽的驱动电场使其中一条沟槽中的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的其中一者呈现透光状,另一者维持雾状。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包括在上述各沟槽中上下叠置的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以及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且施加给其中一条沟槽的该驱动电场使其中一条沟槽中的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都呈现透光状。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包括在上述各沟槽中上下叠置的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以及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且施加第一驱动电场给第一部分的这些沟槽以及施加第二驱动电场给第二部分的这些沟槽,使第一部分的沟槽中的第一可切换光学结构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都呈现透光状,而使第二部分的沟槽中的第一可切换光学结构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的其中一者呈现透光状且另一者呈雾状,其中第一驱动电场不同于第二驱动电场。
本发明的一种防窥装置,其包括透光层、多个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多个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第一电极层以及第二电极层。透光层包括多个彼此不相横越的沟槽。多个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以及多个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配置于这些沟槽中,且各个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与其中一个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上下叠置于其中一个沟槽中。第一电极层配置于透光层的第一侧且包括彼此分离的多个第一电极,其中这些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分别的位于这些第一电极与这些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之间。第二电极层配置于透光层的第二侧且包括彼此分离的多个第二电极,其中这些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分别的位于这些第二电极与这些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之间。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防窥装置的平面上,上述各沟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防窥装置的边缘倾斜。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透光层包括彼此不相横越的第一沟槽以及第二沟槽,在上述防窥装置的平面上,第一沟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防窥装置的边缘倾斜第一倾斜角,而第二沟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防窥装置的边缘倾斜第二倾斜角,且第一倾斜角不同于第二倾斜角。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各沟槽包括第一段以及第二段,第一段与第二段彼此在末端连接,且在上述防窥装置的平面上,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不同于第二段的延伸方向。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相邻两个沟槽的第一段在上述防窥装置的平面上的延伸方向相对于防窥装置的边缘倾斜不同倾斜角。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这些沟槽彼此平行。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这些沟槽以非等间距方式排列。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这些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与上述这些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的材质包括高分子分散式液晶材料。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部份这些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与部份这些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为雾状时具有第一颜色,另一部份这些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与另一部份这些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为雾状时具有第二颜色。
本发明的一种防窥装置,其包括透光层、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第一电极层以及第二电极层。透光层包括彼此不相横越的多个沟槽,其中在防窥装置的平面上,各沟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防窥装置的边缘倾斜。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配置于这些沟槽中。第一电极层配置于透光层的第一侧,且包括彼此分离的多个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层配置于透光层的第二侧,且包括彼此分离的多个第二电极,这些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分别的位于这些第一电极与这些第二电极之间。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这些沟槽相对于上述防窥装置的边缘具有至少一倾斜角,且倾斜角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75度。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防窥装置的平面上,上述这些沟槽至少两者的延伸方向相对于防窥装置的边缘倾斜不同的倾斜角。
本发明的一种防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形成透光层,且透光层包括多个彼此不相横越的沟槽。将具有至少一开口的罩幕放置于透光层上,以使开口露出这些沟槽的第一部份,且罩幕遮蔽这些沟槽的第二部分。于罩幕的开口所露出的这些沟槽的第一部份中填入第一电可切换光学材料。以及在移除罩幕后,于这些沟槽的第二部分填入第二电可切换光学材料,其中第一电可切换光学材料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材料具有不同的颜色。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为施加驱动电场于部分的沟槽使部分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呈现透光状,以及维持其他部分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呈现雾状。因此,使用者不需要更换防窥装置即可藉此来调整或改变防窥装置中遮挡光线的沟槽的间距,而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显示器中。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于同一条沟槽中设有上下叠置的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因此,本发明部分实施例的防窥装置可借着改变上下叠置的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的透光状态,来调整防窥视角的大小,和/或调整防窥视角的方向。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窥装置在第一模式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1B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防窥装置在第二模式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窥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窥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窥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5A至图5C是依照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防窥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6A是依照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防窥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6B为图6A的防窥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A至图7C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窥装置的制造流程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窥装置在第一模式下的剖面示意图。图1B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防窥装置在第二模式下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1A与图1B,防窥装置10包括一透光层110以及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透光层110包括多个沟槽130,且这些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设置于这些沟槽130中。图1A与图1B仅绘出剖面,但若由防窥装置10的上视图来看,沟槽130例如各自为条状的沟槽130,各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可以为条状的结构且这些沟槽130彼此不相横越。
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例如由电可切换光学材料构成。此类电可切换光学材料可以为液晶材料,诸如高分子分散型液晶(PDLC)。因此,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的光学特性在特定的驱动电场下可以改变。举例来说,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可在一定的电场下由遮光的雾状转变成透光状。防窥装置10可通过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的光学特性切换而提供防窥功能或是不提供防窥功能。另外,在本文所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添加颜料、染料或是着色剂等方式使得部份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为雾状时具有第一颜色,另一部份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为雾状时具有第二颜色,且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不相同。因此,使用者在侧视角观看时,虽看不清楚的显示画面,却可以看到由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组成的特定图案。
在本实施例中,防窥装置10更包括第一电极层140、第二电极层150、第一基板160与第二基板170。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配置于第一基板160与第二基板170之间。第一电极层140配置于透光层110的第一侧111,位于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与第一基板160之间且包括彼此分離的多個第一电极142。第二电极层150配置于透光层110的第二侧112,位于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与第二基板170之间且包括彼此分離的多個第二电极152。另外,第一电极层140与第二电极层150还包括设置于沟槽130外设置于透光层110所在处的补偿电极144与补偿电极154。换言之,第一电极层140以及第二电极层150都大致布满防窥装置10的整个面积。当防窥装置10的所有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都切换为透光状态时,防窥装置10在整个面积具有大致均匀的光穿透率,避免因电极材料分布导致的视觉上的不均匀性。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需要的电压信号施加给第一电极142与第二电极152,以在对应的沟槽130产生所要的驱动电场。此外,可视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的特性来决定施加何种电压信号给第一电极142与第二电极152。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以施加交流电压信号给第一电极142与第二电极152至少一者。举例而言,施加给第一电极142与第二电极152至少一者的电压可以是频率为8.3毫秒到16.67毫秒之间的交流电压,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可选择施加直流电压信号给第一电极142与第二电极152。
防窥装置10的驱动方法包括施加驱动电场于部分的这些沟槽130使部分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呈现透光状,以及维持其他部分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呈现雾状。以图1A来说明,施加于沟槽130b、沟槽130c、沟槽130e以及沟槽130f的驱动电场,使设置于沟槽130b、沟槽130c、沟槽130e以及沟槽130f中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呈现透光状。同时,沟槽130a以及沟槽130d的两侧的第一电极142与第二电极152可以接地使得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维持呈现雾状。因此,在第一模式下,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呈现雾状的沟槽130a以及沟槽130d彼此相隔第一间距D1。在此,间距的量测是以其中一个雾状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的沟槽右侧边缘到下一个雾状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的沟槽右侧边缘的距离。在其他实施例中,间距也可以是相邻两个雾状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的沟槽中心之间的距离,或是沟槽左侧边缘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沟槽130a、沟槽130b、沟槽130c、沟槽130d、沟槽130e以及沟槽130f的第一电极142分别被施加电压V1、电压V2、电压V3、电压V4、电压V5以及电压V6。沟槽130a、沟槽130b、沟槽130c、沟槽130d、沟槽130e以及沟槽130f的第二电极152分别被施加电压V7、电压V8、电压V9、电压V10、电压V11以及电压V12。为了使沟槽130b、沟槽130c、沟槽130e以及沟槽130f中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成透光状,电压V2与电压V8的压差、电压V3与电压V9的压差、电压V5与电压V11的压差以及电压V6与电压V12的压差需要大于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可成透光状态的临界值。以其中一个沟槽130b为例来说明,若上述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可成透光状态的驱动电场是20伏特压差,则电压V2与电压V8其中一者可为振幅为20伏特的交流电压而另一者为0伏特或是接地。另外,电压V1与电压V7的压差与电压V4与电压V10的压差需要小于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可成透光状态的临界值,或是电压V1、电压V7、电压V4与电压V10都为0伏特或接地,以使设置于沟槽130a以及沟槽130d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维持呈现雾状,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在第二模式下,如图1B所显示,施加驱动电场于沟槽130b、沟槽130c、沟槽130d以及沟槽130e,使设置于沟槽130b、沟槽130c、沟槽130d以及沟槽130e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呈现透光状,并维持设置于沟槽130a以及沟槽130f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呈现雾状。因此,在第二模式下,设置于沟槽130a以及沟槽130f的呈现雾状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彼此相隔第二间距D2。
由图1A以及图1B可知,第一间距D1不同于第二间距D2。也就是说,在不同时间下,可以通过驱动电场的调整与施加来得到,在不同时间得到不同防窥孔距(即雾状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的间距)。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距D1与第二间距D2例如是大于或等于150um,且小于或等于450um,沟槽130的宽度W例如是大于或等于1um,且小于或等于7um,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使用者可根据防窥装置10所要搭配的显示器来调整适当的防窥装置10的孔距,以避免显示画面上出现摩尔纹而影响显示品质。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窥装置在一驱动模式下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2,防窥装置10A相似于防窥装置10,且包括透光层110以及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A。具体来说,透光层110包括多个沟槽130,且这些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A设置于这些沟槽130中。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A包括在各沟槽130中上下叠置的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1以及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1以及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2可以通过材料与组成的选择而在不同的驱动电场下呈现透光状。因此,同一个沟槽130中的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1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2除了可以同时呈现雾状或是同时呈现透光状外,也可以其中一者呈现透光状,另一者维持雾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1的材质可以包括低电压配方的分散式液晶材料,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2的材质可以包括高电压配方的分散式液晶材料。在一实施例中,施加给沟槽130a、沟槽130b、沟槽130c、沟槽130d、沟槽130e以及沟槽130f的驱动电场(例如第一电极142与第二电极152之间的夹压)大于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1可呈现透光状的驱动电场,且小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2可呈现透光状的驱动电场。在这样的驱动电场下,各沟槽130内的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1呈现透光状,而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2维持雾状,因此防窥装置10A在此时具有视角θ1。
若设置于沟槽130a、沟槽130b、沟槽130c、沟槽130d、沟槽130e以及沟槽130f的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1以及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2都维持雾状,防窥装置10A具有视角θ2,且视角θ2小于视角θ1。因此,本实施例可以通过驱动电场的调整使沟槽130中上下叠置的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1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2呈现透光状或是维持雾状,来切换防窥装置10的视角大小。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窥装置在一驱动模式下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3,防窥装置10A的结构设计与组成构件可参照图2的实施例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另赘述。在图3的实施例中,施加给各沟槽130的驱动电场不同于图2的实施例。如图3所显示,本实施例的驱动模式例如包括施加第一驱动电场给沟槽130c以及沟槽130f,以及施加不同于第一驱动电场的驱动电场给沟槽130a、130b、130d以及沟槽130e。上述第一驱动电场大于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1以及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2转换为透光状态的驱动电场。因此,第一驱动电场使设置于沟槽130c以及沟槽13f中的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1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2都呈现透光状。施加于于沟槽130a、沟槽130b、沟槽130d以及沟槽130e中电场则使特定区域S内的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1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2呈现雾状,并使设置于沟槽130a、沟槽130b、沟槽130d以及沟槽130e中的特定区域S外的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1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2呈现透光状,或是相较于特定区域S更为透光。
在本实施例中,电压V3以及电压V9的压差(也就是驱动电场)与电压V6以及电压V12的压差例如是大于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1以及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2转换为透光状态所需的压差。另外,施加于沟槽130a、沟槽130b、沟槽130d以及沟槽130e的电压V1、电压V4、电压V8以及电压V11例如是0伏特或接地,而电压V2、电压V5、电压V7以及电压V10例如是浮置,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在这样的驱动模式下,于沟槽130a的第一电极142与沟槽130b的第二电极152的连线F1大致为0伏特或接地电压的等位线,而沟槽130b的第二电极152与沟槽130c的第一电极142的连线F2上大致存在20伏特的夹压。因此,呈现雾状的特定区域S大致沿着连线F1分布。此时,防窥装置10A以图3的驱动方式进行防窥作用时,具有向一侧偏移的视角θ3。举例而言,防窥装置10A在其中一侧的视角θ3A大于在另一侧的视角θ3B。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利用相同或类似的方法使防窥装置10A具有向另一侧偏移的视角,于此不再赘述。因此,沟槽130中设置有双层式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A时,可以通过上述方式来调整防窥装置10A的防窥视角的方向。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窥装置的上视示意图。参照图4,防窥装置20包括透光层210以及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220,且透光层210具有多个沟槽230而这些电可切换光学结构220设置于沟槽230中。在矩形的防窥装置20的平面上,各沟槽230之间彼此平行且其延伸方向垂直于防窥装置20的其中一边缘E20,但不以此为限。另外,各沟槽130在图4中虽采等间距方式排列,但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非等间距方式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各沟槽230中可设置有上下叠置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220(其剖面具有如图2与图3的结构设计),且防窥装置20可采以图1A与图1B记载的驱动方法或是图2或图3的驱动方法来驱动。也就是说,不同沟槽230中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220可以独立被驱动而呈现透光状或是雾状。随着需要的防窥效果不同,防窥装置20可以在第一模式使每一条沟槽230中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220呈现雾状而具有第一孔距,并且在第二模式仅使部分沟槽230中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220呈现雾状而具有第二孔距。甚至,同一沟槽230中上下叠置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可以一者呈雾状而另一者呈透光状,来实现所要的防窥效果。当然,同一沟槽230中上下叠置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120也可以同时呈雾状或是同时呈透光状。
图5A至图5C是依照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防窥装置的上视示意图。以图5A来说,防窥装置30A大致上类似于防窥装置20,但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沟槽方向。在本实施例中,防窥装置30A包括透光层310以及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320,且透光层310具有多个沟槽330而这些电可切换光学结构320设置于沟槽330中。具体而言,在防窥装置30A的平面上,各沟槽330之间彼此平行且其延伸方向相对于防窥装置30A的其中一边缘E30倾斜。在本实施例中,各沟槽330中可设置有上下叠置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320(其剖面具有如图2与图3的结构设计),且防窥装置30A可采以图1A与图1B记载的驱动方法或是图2或图3的驱动方法来驱动。
以图5B来说,防窥装置30B大致上类似于防窥装置30A,但是防窥装置30B的沟槽330采非等间距方式排列。此外,防窥装置30B的各沟槽330中可仅设置单一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320(其剖面具有如图1A与图1B的结构设计)或是设置有上下叠置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320(其剖面具有如图2与图3的结构设计),且防窥装置30B可采以图1A与图1B记载的驱动方法或是图2或图3的驱动方法来驱动。
参照图5C,防窥装置30C大致上类似于防窥装置30A。具体来说,防窥装置30C的透光层310的沟槽330包括第一沟槽331以及第二沟槽332,且电可切换光学结构320设置于这些第一沟槽331与第二沟槽332中。在防窥装置30的平面上,第一沟槽331的延伸方向相对于防窥装置30的边缘E30倾斜第一倾斜角α1,而第二沟槽332的延伸方向相对于防窥装置30的边缘E30倾斜第二倾斜角α2,且第一倾斜角α1不同于第二倾斜角α2。第一沟槽331以及第二沟槽332虽可能相交,但彼此不相横越。各沟槽330中可设置有单一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320(其剖面具有如图1A与图1B的结构设计),或是设置有上下叠置的两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320(其剖面具有如图2与图3的结构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倾斜角α1与第二倾斜角α2的角度例如是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75度,第一倾斜角α1与第二倾斜角α2之间的角度差Δα例如是大于等于1度,且小于等于6度,然不以此为限。另外,各第一沟槽331之间彼此平行,而且可以等间距方式排列,也可以非等间距方式排列。各第二沟槽332之间彼此平行,而且可以等间距方式排列,也可以非等间距方式排列。第一沟槽331的间距可以等于第二沟槽332的间距,且第一沟槽331与第二沟槽332虽可能相交但彼此不相横越。在其他实施例中,防窥装置30C中的沟槽330可以相对于防窥装置30C的边缘E30倾斜三种或是更多种不同的角度。
防窥装置30C可采用图1A与图1B所记载的驱动方法来驱动。举例而言,相同倾斜角度的沟槽330内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可以呈现雾状而同时使其他倾斜角度的沟槽330内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呈现透光状,来实现需要的防窥效果。在部分实施方式中,也可选择使得不同倾斜角度的沟槽330内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同时呈现雾状。此外,防窥装置30C也可选择采用图2或图3所记载的驱动方法来驱动,以具备需要的防窥视角。
图6A是依照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防窥装置的上视示意图。参照图6A,防窥装置40包括透光层410以及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420。透光层410具有多个沟槽430而这些电可切换光学结构420设置于沟槽430中。具体来说,各沟槽430包括第一段430a以及第二段430b。第一段430a与第二段430b彼此在末端连接,且在防窥装置40的平面上,第一段430a的延伸方向不同于第二段430b的延伸方向。也就是说,各沟槽430由第一段430a与第二段430b交替连接而成的折曲状结构。在此,为了说明之用,第一段430a是指延伸方向为右上-左下方向的线段,而第二段430b是指延伸方向为左上-右下方向的线段。
在本实施例中,防窥装置40例如为矩形的装置,且相邻的沟槽430的第一段430a(第二段430b)在防窥装置40的平面上的延伸方向相对于防窥装置40的边缘可倾斜不同倾斜角。如图6B所显示,相邻三个沟槽430的第一段430a1、430a2与430a3在防窥装置40的平面上的延伸方向相对于防窥装置40的边缘E40分别具有倾斜角β1、β2以及β3,而相邻三个沟槽430的第二段430b1、430b2与430b3在防窥装置40的平面上的延伸方向相对于防窥装置40的边缘E40分别具有倾斜角γ1、γ2以及γ3。倾斜角β1、β2以及β3分别可以为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75度。倾斜角γ1、γ2以及γ3分别可以为大于等于105度,且小于等于150度。在本实施例中,倾斜角β1、β2以及β3相邻两者之间的角度差Δβ为大于等于1度,且小于等于6度,而倾斜角γ1、γ2以及γ3相邻两者之间的角度差Δγ为大于等于1度,且小于等于6度。另外,同一个沟槽430的第一段430a与第二段430b的夹角的分角线可以平行于防窥装置40的边缘E40,然不以此为限。在此,为了说明各倾斜角的关系,倾斜角的量测都是采用由沟槽的延伸方向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平行于边缘E40的角度,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沟槽430的第一段430a的倾斜方向有助于在图面的左右方向提供防窥效果,而沟槽430的第二段430b的倾斜方向有助于在图面的上下方向提供防窥效果。因此,在上下视角以及左右视角,防窥装置40都可以提供防窥效果。此外,各沟槽430中可设置有单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420,且防窥装置40可以图1A与图1B记载的驱动方法驱动;或是,各沟槽430中可设置有上下叠置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420,且防窥装置40以图1A与图1B记载的驱动方法或是图2或图3的驱动方法来驱动。
图7A至图7C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防窥装置的制造流程剖面图。参照图7A,于基板70上形成一透光层110,且透光层110包括多个彼此不相交的沟槽130。基板70的材质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是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透光层110的材质可以包括透明UV固化光学胶。将一罩幕700放置于透光层110上,罩幕700具有至少一开口710,以使开口710露出这些沟槽130的第一部份731,且罩幕710遮蔽这些沟槽130的第二部分732。
参照图7B,于罩幕700的开口710所露出的这些沟槽130的第一部份731中填入第一电可切换光学材料720a。填入第一电可切换光学材料720a的方法可以是涂布法、滴注法,或是其他可以将合适的方法。在此,第一电可切换光学材料720a的材质可以包括高分子分散式液晶材料(PDLC)。进行后续步骤前可以先进行固化步骤以将第一电可切换光学材料720a固化于第一部分731的沟槽130中。此处的固化方法可以依照第一电可切换光学材料720a的性质来选用,例如光固化法或是热固化法或是两者的组合等。
参照图7C,在移除罩幕700后,于这些沟槽130的第二部分732填入第二电可切换光学材料720b,其中第二电可切换光学材料720b的材质可以包括高分子分散式液晶材料(PDLC)。不过第一电可切换光学材料720a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材料720b可含有不同的颜料、染料或着色剂,因此第一电可切换光学材料720a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材料720b在雾状或是为转变成透光状时具有不同的颜色。接着,将第二电可切换光学材料720b固化后即可获得防窥装置50。由于不同颜色的第一电可切换光学材料720a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材料720b分布于不同区域且具有不同颜色,防窥装置50进行防窥功能时,第一电可切换光学材料720a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材料720b所呈现的图案可以被斜向视角的观看者看到,因而防窥装置50提供防窥功能同时也可以在斜向视角呈现图案,可提高产品应用的活泼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为施加驱动电场于部分的沟槽使部分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呈现透光状,以及维持其他部分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呈现雾状。因此,本发明的防窥装置的孔距可以被调整,使用者不需要更换特定孔距的防窥装置来对应不同规格显示器的像素周期,即可避免显示画面上因为防窥装置的孔距设计而出现摩尔纹。而且,本发明部分实施例的防窥装置中,不同沟槽相较于防窥装置的边缘倾斜不同角度,也有助于避免显示画面上因为防窥装置的孔距设计而出现摩尔纹。另外,本发明部分实施例的防窥装置在各沟槽中设置上下叠置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而可通过同一个沟槽中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的状态切换来调整防窥视角的大小与方向。此外,本发明部分实施例的防窥装置彩色用不同颜色的电可切换光学结构,让使用者在侧视角看到预定的图案。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9)

1.一种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装置包括一透光层以及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所述透光层包括多个沟槽,所述多个沟槽彼此不相横越,且所述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设置于所述多个沟槽中,其中所述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包括在各所述多个沟槽中上下叠置的一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以及一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且所述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的材质包括低电压配方的分散式液晶材料,所述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的材质包括高电压配方的分散式液晶材料,且其中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施加一驱动电场于部分的所述多个沟槽使部分的所述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呈现透光状;以及
维持其他部分的所述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呈现雾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第一模式下,所述其他部分的所述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彼此相隔一第一间距,而在一第二模式下,所述其他部分的所述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彼此相隔一第二间距,且所述第一间距不同于所述第二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给其中一条沟槽的驱动电场使所述其中一条沟槽中的所述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与所述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的其中一者呈现透光状,而另一者维持雾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给其中一条沟槽的所述驱动电场使所述其中一条沟槽中的所述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与所述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都呈现透光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一第一驱动电场给第一部分的沟槽以及施加一第二驱动电场给第二部分的沟槽,使所述第一部分的沟槽中的所述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与所述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都呈现透光状,而使所述第二部分的沟槽中的所述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与所述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的其中一者呈现透光状且另一者呈雾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场不同于所述第二驱动电场。
6.一种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光层,具有多个沟槽,所述多个沟槽彼此不相横越;
多个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配置于所述多个沟槽中,所述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的材质包括低电压配方的分散式液晶材料;
多个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配置于所述多个沟槽中,所述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的材质包括高电压配方的分散式液晶材料,且各所述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与其中一个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上下叠置于其中一个沟槽中;
第一电极层,包括彼此分离的多个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层,包括彼此分离的多个第二电极,其中同一个沟槽中的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与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位于其中一个第一电极与其中一个第二电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窥装置的平面上,各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防窥装置的边缘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层包括彼此不相横越的一第一沟槽以及一第二沟槽,其中在所述防窥装置的平面上,所述第一沟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防窥装置的边缘倾斜一第一倾斜角,而所述第二沟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防窥装置的所述边缘倾斜一第二倾斜角,且所述第一倾斜角不同于所述第二倾斜角。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沟槽包括一第一段以及一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彼此在末端连接,且在所述防窥装置的平面上,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沟槽的第一段在所述防窥装置的平面上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防窥装置的边缘倾斜不同倾斜角。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沟槽彼此平行。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沟槽以等间距或非等间距方式排列。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与所述多个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的材质包括高分子分散式液晶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部份所述多个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与部份所述多个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为雾状时具有一第一颜色,另一部份所述多个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与另一部份所述多个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为雾状时具有一第二颜色,且所述第一颜色不同于所述第二颜色。
15.一种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光层,包括多个沟槽,所述多个沟槽彼此不相横越,其中在所述防窥装置的平面上,各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防窥装置的边缘倾斜;
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配置于所述多个沟槽中其中所述多个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包括在各所述多个沟槽中上下叠置的一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以及一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且所述第一电可切换光学结构的材质包括低电压配方的分散式液晶材料,所述第二电可切换光学结构的材质包括高电压配方的分散式液晶材料;
第一电极层,包括彼此分离的多个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层,包括彼此分离的多个第二电极,各所述电可切换光学结构分别的位于其中一个第一电极与其中一个第二电极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沟槽相对于所述防窥装置的边缘具有至少一倾斜角,且所述倾斜角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75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窥装置的平面上,所述多个沟槽至少两者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防窥装置的边缘倾斜不同的倾斜角。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沟槽包括一第一段以及一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彼此在末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沟槽的第一段在所述防窥装置的平面上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防窥装置的边缘倾斜不同倾斜角。
CN201710655255.5A 2017-08-03 2017-08-03 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防窥装置以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9387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5255.5A CN109387957B (zh) 2017-08-03 2017-08-03 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防窥装置以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5255.5A CN109387957B (zh) 2017-08-03 2017-08-03 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防窥装置以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7957A CN109387957A (zh) 2019-02-26
CN109387957B true CN109387957B (zh) 2021-07-06

Family

ID=65412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5255.5A Active CN109387957B (zh) 2017-08-03 2017-08-03 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防窥装置以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879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8581B (zh) * 2021-02-26 2023-04-0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防窥膜及显示面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18518A (en) * 2004-09-24 2006-03-29 Sharp Kk A Display
CN103827736A (zh) * 2011-09-30 2014-05-28 3M创新有限公司 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和具有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显示器件
CN103827726A (zh) * 2011-09-30 2014-05-28 3M创新有限公司 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和具有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显示装置
CN106444185A (zh) * 2016-08-17 2017-02-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6773373A (zh) * 2017-01-05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8549B2 (ja) * 2004-04-21 2011-04-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位相差量可変な光学補償素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18518A (en) * 2004-09-24 2006-03-29 Sharp Kk A Display
CN103827736A (zh) * 2011-09-30 2014-05-28 3M创新有限公司 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和具有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显示器件
CN103827726A (zh) * 2011-09-30 2014-05-28 3M创新有限公司 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和具有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显示装置
CN106444185A (zh) * 2016-08-17 2017-02-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6773373A (zh) * 2017-01-05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7957A (zh) 201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75652B2 (en) Driving method of privacy apparatus comprising light-transmissive layer having a plurality of trenches disposed with a plurality of electrically switchable optical structures and privacy apparatus
JP5667752B2 (ja)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US9001007B2 (en) Display panels
US9989817B2 (en) Pixel structure
US9581852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EP2395391B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a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084119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7025506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10050683A1 (en)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US9645399B2 (e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749743B2 (en)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124587B2 (ja) 表示装置
US20140111749A1 (en)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 and transparent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TW201428721A (zh) 可調整視角之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US2012012034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20180120986A1 (en) Touch sensor-equipped display device
US20130201417A1 (en) Display device
WO2012090823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60232825A1 (en) 3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2016130839A (ja) 表示装置
US20160218115A1 (en) Pixel structure
US2008002470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9387957B (zh) 防窥装置的驱动方法、防窥装置以及其制作方法
US20150346395A1 (en) Lens structure
US20130241905A1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