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7891A - 光透射方向控制片 - Google Patents

光透射方向控制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7891A
CN109387891A CN201710674895.0A CN201710674895A CN109387891A CN 109387891 A CN109387891 A CN 109387891A CN 201710674895 A CN201710674895 A CN 201710674895A CN 109387891 A CN109387891 A CN 109387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ransmission
transparent resin
resin layer
layer
direction cont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48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间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Shin Etsu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748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878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87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78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透射方向控制片,具备:反复交替设置光透射带(2)和遮光带(3)的格栅层(1);设置在格栅层(1)的第一面的第一透明树脂层(4);设置在格栅层(1)的第二面的第二透明树脂层(5),光透射带(2)的折射率和第一透明树脂层(4)的折射率之差、以及光透射带(2)的折射率和第二透明树脂层(5)的折射率之差均小于0.1。

Description

光透射方向控制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入射的光束中,仅透射具有特定的入射角的光线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设置于照明、各种信息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等时,能够实现窄视角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防窥视组件,其设置在便携信息终端、自动存取款机等信息显示装置的显示屏,无需损伤来自显示屏跟前侧的辨认性,就能够防止来自左右侧及对面侧的窥视。该防窥视组件形成由下述层层叠的三层构造,即:光透射带和遮光带交替设置的防眩层、设置在该防眩层的一个表面上的透光性的粘贴层以及设置在与该粘贴层相反一侧的防眩层的另一个表面上的透光层。粘贴层粘贴在信息显示装置的显示屏上使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36757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需要通过将光透射方向控制片(防窥视组件)装入便携信息终端的内部,从而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由于专利文献1的防窥视组件所具备的透光层出于提高防窥视组件的刚性的目的而具有足够的厚度,因此,不适合装入狭窄的终端内部的用途。在出于薄型化目的而除去上述防窥视组件的透光层时,在防眩层的表面会露出制造时不可避免地形成的微小凹凸。由于光通过该凹凸而漫反射,因此,存在雾度值变高,而不能清楚地辨认透过防眩层的图像以及不能清楚地辨认防眩层本身之类的问题。
如果将该防窥视组件粘接在显示屏上,就能够抑制上述光的漫反射,但由于难以透视(透过而看到)粘接前的防窥视组件,因此,存在难以进行防窥视组件的品质检查的问题。
另外,在以往的防窥视组件中,由于构成透光层的透明树脂的折射率和构成防眩层的透明树脂的折射率不同,因此,也存在因折射率不同而导致光透射率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异的光透射率,能够通过目视进行品质检查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
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一种光透射方向控制片,具备:反复交替设置有光透射带和遮光带的格栅层;设置在所述格栅层的第一面的第一透明树脂层;设置在所述格栅层的第二面的第二透明树脂层,所述光透射带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一透明树脂层的折射率之差、以及所述光透射带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透明树脂层的折射率之差均小于0.1。
[2]根据[1]记载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其中,所述第一透明树脂层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透明树脂层的外表面中至少一者的外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μm至3.0μm。
[3]根据[1]记载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其中,所述光透射带、所述第一透明树脂层以及所述第二透明树脂层由硅橡胶形成。
[4]根据[2]记载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其中,所述光透射带、所述第一透明树脂层以及所述第二透明树脂层由硅橡胶形成。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其中,所述格栅层的厚度是150μm至500μm,所述第一透明树脂层的厚度是10μm至20μm,所述第二透明树脂层的厚度是10μm至20μm。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由于格栅层和第一及第二透明树脂层之间界面的界面反射下降,因而具有优异的光透射率。由此,能够抑制所设置的显示屏的亮度的下降,即使在较低设定背光亮度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足够明亮的显示屏。此外,能够实现背光的低功耗。进而,由于具有优异的光透射率,因此能够通过目视容易进行品质检查。即使在将本发明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实现薄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发挥这些优异的效果,因此,能够容易地装入信息显示装置的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格栅层;2...光透射带;3...遮光带;4...第一透明树脂层;4a...第一透明树脂层的外表面;5...第二透明树脂层;5a...第二透明树脂层的外表面;10...光透射方向控制片;20...光透射方向控制片;21...第一透明树脂层;22...第一格栅层;23...第三透明树脂层;24...第二格栅层;25...第二透明树脂层;26...光透射带;27...遮光带;28...光透射带;29...遮光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具备:反复交替设置有光透射带2和遮光带3的格栅层1;设置在格栅层1的第一面的第一透明树脂层4;设置在格栅层1的第二面的第二透明树脂层5。
各个光透射带2及各个遮光带3沿格栅层1的厚度方向形成。换言之,光透射带2及遮光带3在格栅层1的宽度方向(与厚度方向的垂直的方向)反复交替设置。在格栅层1中,光通过夹在遮光带3之间的光透射带2,沿格栅层1的厚度方向,即沿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厚度方向透射。
在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中,格栅层1的第一面支承薄片的第一主面,格栅层1的第二面支承薄片的第二主面,第一面和第二面是彼此对置的面。
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例如:在俯视观察时长为1mm至1500mm,宽为1mm至1500mm左右的矩形的大小。对于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厚度,将在后面描述。
在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中,光透射带2的折射率和第一透明树脂层4的折射率之差、以及光透射带2的折射率和第二透明树脂层5的折射率之差分别小于0.1。在此,各折射率之差均为绝对值。
在本发明中,术语“折射率”是该部件在真空中的折射率,是指绝对折射率。该折射率按照JIS K 7142:2014(ISO489:1999)“塑料-折射率的测定方法”的A法测定。
光透射带2的折射率和第一透明树脂层4的折射率之差小于0.1,优选小于0.01,更优选实质上的差为零,由此,格栅层1和第一透明树脂层4界面的界面反射下降,光透射率提高。同样地,光透射带2的折射率和第二透明树脂层5的折射率之差小于0.1,优选小于0.05,更优选小于0.02,最优选实质上的差为零,由此,格栅层1和第二透明树脂层5界面的界面反射下降,光透射率提高。其结果,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具有优异的光透射性。
在未设置透明树脂层而格栅层1的表面露出的情况下,由于在该露出面上出现光的漫反射,因此,难以透过格栅层1通过目视确认构成格栅层1的光透射带2和遮光带3有规则地排列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透明树脂层4及第二透明树脂层5,从而透过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进行观察,能够通过目视确认构成格栅层1的光透射带2和遮光带3有规则地排列的情况。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品质管理。
优选的是,第一透明树脂层4的外表面(面向外侧的表面)4a及第二透明树脂层5的外表面5a中至少一者的外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μm至3.0μm,更优选的是,0.0μm至0.5μm,进一步优选的是,0.0μm至0.2μm。
如果在上述范围内,则该外表面具有与镜面最后加工同等的平滑性,可进一步抑制该外表面的光的散射。由此,透过第一透明树脂层4及第二透明树脂层5,通过目视确认构成格栅层1的光透射带2和遮光带3有规则地排列的情况变得更容易。也就是说,可以更容易进行品质管理。进而,能够提高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光透射性等光学特性。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下限值至上限值”的数值范围,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具有其他含义,就是指“下限值以上,上限值以下”的数值范围。
根据提高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透明性的观点,优选的是,第一透明树脂层4的外表面4a及第二透明树脂层5的外表面5a两者的外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在上述适合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中,“算术平均粗糙度Ra”根据JIS B 0601:2013(ISO4287:1997)“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测定。
[光透射带的材料]
构成格栅层1的光透射带2的材料,只要满足上述折射率的关系,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适合透明性高的树脂。具体而言,仅针对格栅层1的光透射带2,优选的是,使光沿格栅层1的厚度方向透过时的光透射率(光线透射率)为75%以上、优选85%以上这样的、具有高透明性的树脂材料。此外,光透射率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99.99%以下。作为所述树脂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透明性高的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具体可以列举:纤维素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聚酯类树脂、硅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其中,优选硅树脂,在耐热性方面,特别优选硅橡胶。硅橡胶可以是包含除了硅树脂以外的成分的组合物。
作为硅橡胶,例如可以列举:由分子链末端被羟基甲硅烷基或乙烯甲硅烷基封端的二有机聚硅氧烷和有机过氧化物构成的、通常被称为混炼橡胶的硅橡胶组合物;对分子中至少有2个与硅原子结合的乙烯基的二有机聚硅氧烷,混合分子中至少有3个与硅原子结合的氢原子(=SiH结合)的有机氢聚硅氧烷和铂系催化剂的、所谓加成反应型的有机硅橡胶组合物等。
[遮光带的材料]
构成格栅层1的遮光带3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作为光透射带2的材料,适合的是,以上述列举的树脂为基材,对其添加颜料或染料等着色剂而成的着色树脂。构成光透射带2的树脂材料和作为遮光带3的基材的树脂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根据易使光透射带2和遮光带3的粘接性良好的观点,优选两者的树脂材料相同。
遮光带3的色调,只要能够得到足够的遮光性即可,例如可列举:黑、红、黄、绿、蓝色、浅蓝色等。遮光带3的色调及遮光性可以通过着色剂的种类及添加量来调整。具体而言,仅针对格栅层1的遮光带3,优选的是,具有沿格栅层1的厚度方向照射光时的光透射率为20%以下、优选5%以下这样的遮光性。光透射率可以是0%。此外,由于遮光带的色调为观察格栅层1时被识别的色调,因此,优选的是,还要考虑装饰性而进行设计。
作为着色剂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碳黑、氧化铁、氧化钛、黄氧化铁、双偶氮黄、酞青蓝等一般的有机颜料或无机颜料。着色剂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此外,在不使用黑色颜料的情况下,为了得到良好的遮光性,优选的是,并用白色颜料。
[光透射带和遮光带的宽度]
光透射带2和遮光带3的宽度(图1的横向的厚度)能够自由设定。格栅层1的光透射率可以通过光透射带2的宽度/遮光带3的宽度的比率来调整。视角(可视角度)的范围可以通过光透射率2的宽度及格栅层1的厚度来调整。
如果考虑使防窥视和显示屏的良好辨认性并存,则光透射带2的宽度优选50至200μm,更优选100至150μm。此外,遮光带3的宽度优选1至50μm,更优选10至30μm。如果将各宽度调整至上述范围,则可得到例如光透射率80%以上、视角30至120°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
用遮光带3的宽度/光透射率2的宽度所表示的比率,优选在0.005至1,更优选在0.06至0.3。
[透明树脂层的材料]
第一透明树脂层4及第二透明树脂层5的材料,只要满足上述折射率的关系,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上述树脂适合作为光透射带2的材料。优选的是,各透明树脂层的厚度方向的光透射率在75%以上的材料,更优选的是,光透射率在85%以上的材料。所述光透射率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99.99%以下。
作为所述透明树脂层的材料,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维生素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特别是环烯烃聚合物)、聚酯类树脂、硅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作为适合的硅橡胶,可举出在上述光透射带的示例。
在上述之中,优选的是,比聚碳酸酯或PET(折射率=1.59至1.60)等热塑性树脂更接近空气的折射率(1.0003),且通过界面反射的光透射率的损失少的硅树脂(折射率=1.43),在耐热性方面,更优选的是硅橡胶(折射率=1.40至1.43)。如果透明树脂层4、5是硅橡胶,则透明树脂层的外表面4a、5a的紧贴性会显著提高(能够带来胶粘感),因此,能够使透明树脂层紧贴在显示屏的表面,从而能够容易地设置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
构成各透明树脂层的树脂,根据需要,出于提高耐候性、改进外观性等目的,可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着色剂等树脂薄膜领域的公知的添加剂。
第一透明树脂层4的材料和第二透明树脂层5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根据容易满足上述折射率的关系的观点,优选的是材料相同。此外,根据相同的观点,更优选的是,第一透明树脂层4及第二透明树脂层5的材料、和格栅层1的光透射带2的材料相同。
[各层的厚度]
优选格栅层1的厚度是100μm至5000μm,更优选的是150μm至1000μm,进一步优选的是150μm至500μm。如果格栅层1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则视角(可视角度)的控制变得容易。
第一透明树脂层4及第二透明树脂层5的厚度各自独立,优选为1μm至100μm,更优选为5μm至50μm,进一步优选为10μm至20μm。如果第一透明树脂层4及第二透明树脂层5的厚度分别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取得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刚度和薄型化的平衡。
优选格栅层1、第一透明树脂层4及第二透明树脂层5的合计厚度为100μm至5200μm,更优选为150μm至1200μm,进一步优选为200μm至700μm。
如果各层的合计厚度在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则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刚度增加,设置在信息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附近时的操作性提高,并且视角(可视角度)的控制变得容易。
如果各层的合计厚度在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则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薄型化可充分实现,装入信息显示装置的内部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厚度”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测量对象的截面,测定5处的厚度并对其进行了平均的值。
[任意的透明部件]
可以在第一透明树脂层4的外表面4a及第二透明树脂层5的外表面5a的至少一者设置任意的透明层、透明薄膜等透明部件,例如,公知的胶粘层、粘接层、透明薄膜、保护片等。
作为所述胶粘层的材料,例如可列举:弹性体类胶粘剂、丙烯类胶粘剂、聚氨酯类胶粘剂、橡胶类胶粘剂等。作为所述弹性体类胶粘剂,例如可列举包含硅橡胶、硅凝胶、聚氨酯橡胶、聚氨酯凝胶等的胶粘剂。在使用弹性体类胶粘剂时,为提高其透明性,优选在胶粘层的表面进行公知的镜面加工。
根据使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光学特性变得优异的观点,优选上述任意透明层、透明薄膜等透明部件的折射率、和光透射带2、第一透明树脂层4、第二透明树脂层5的各构成材料的折射率之差小于0.1,更优选小于0.02,实质上优选为零。
另外,根据使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光学特性变得优异,使薄片构造变得简单的观点,优选的是,在第一透明树脂层4及第二透明树脂层5的外表面设置其它透明部件。
[光透射方向控制片的制造方法]
构成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格栅层1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制造。首先,交替层叠由光透射带2的构成材料构成的多张所需厚度的第一薄片、和由遮光带3的构成材料构成的多张所需厚度的第二薄片,对其进行加热加压,从而形成由这些多张薄片一体而成的块体。
接下来,通过在垂直于薄片表面的截断面上对块体进行切片而得到格栅层1。切片时的厚度(切片宽度)相当于格栅层1的厚度。通过在相对于薄片表面倾斜的面上对块体进行切片,从而能够调整格栅层1的表面和遮光带3所构成的角度。
层叠格栅层1和各透明树脂层4、5,使其成为一体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使用公知的方法。
作为一个例子,可以举出:通过在格栅层1的第一面涂布形成第一透明树脂层4的材料,并对其进行固化,从而形成第一透明树脂层4的方法。利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在格栅层1的第二面形成第二透明树脂层5。
通过层叠格栅层1和各透明树脂层4、5,使一体化的层叠体形成为所需的形状,从而能够得到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平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适当采用矩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形状而与所设置的显示屏的形状匹配即可。
在上述中,对本发明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具有一层格栅层的情况进行了说明。本发明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也可以具备两层格栅层。以下,参照图2,对层叠有两层格栅层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2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放大光透射方向控制片20的一部分并示意性地示出的立体图。在图2中,设光透射方向控制片20的厚度方向为Z方向,向该薄片20中入射的光的光源侧为Z1侧,透过该薄片20的光射出的照射侧(辨认侧)为Z2侧。另外,分别设与Z方向垂直的面内的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为X方向、Y方向。
光透射方向控制片20在厚度方向上,从Z1侧按照顺序层叠第一透明树脂层21、第一格栅层22、第三透明树脂层23、第二格栅层24及第二透明树脂层25,从而形成彼此一体化。
第一透明树脂层21设置在第一格栅层22的Z1侧的表面(第一面),第二透明树脂层25设置在第二格栅层24的Z2侧的表面(第二面),第三透明树脂层23设置在第一格栅层22的Z2侧的表面(第二面),即第二格栅层24的Z1侧的表面(第一面)上。
X-Y平面(与Z方向垂直的面)内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的整体平面形状是例如矩形,但可以根据所设置处的形状适当变更。
在光透射方向控制片20中,光透射带26的折射率和第一透明树脂层22的折射率之差、光透射带26的折射率和第三透明树脂层23的折射率之差、第三透明树脂层23和光透射带28的折射率之差以及光透射带28的折射率和第二透明树脂层25的折射率之差分别小于0.1。在此,各折射率之差是绝对值。
在第一格栅层22中,光透射带26和遮光带27在Y方向上反复交替。光透射带26和遮光带27均为沿X方向延伸的带状,在其Y方向上的宽度分别是均匀且恒定的。多个光透射带26彼此宽度相同,多个遮光带27彼此宽度相同。
在第二格栅层24中,光透射带28和遮光带29在X方向上反复交替。光透射带28和遮光带29均为沿Y方向延伸的带状,在其X方向上的宽度分别是均匀且恒定的。多个光透射带28彼此宽度相同,多个遮光带29彼此宽度相同。
在图2所示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20中,由两个层层叠的各格栅层22、24的遮光带的夹角设置成俯视观察时彼此呈约90°。在此,上述夹角可以是90°以外的角度,也可以是从0至90°选择的任意角度。第一格栅层22和第二格栅层24的厚度及各格栅层的光透射带及遮光带的厚度独立地设定,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
图2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20是将图1的两个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重叠成两层,在上侧和下侧的各个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上共有第三透明树脂层23的构成。由于各格栅层22、24和各透明树脂层21、23、25的折射率之差如上所述,因此各格栅层和各透明树脂层的界面的界面反射下降,光透射率提高。其结果,光透射方向控制片20具有优异的光透射性。进而,在光透射方向控制片20中,第一格栅层22控制沿Y方向的视角,第二格栅层24控制沿X方向的视角,因此,通过一张光透射方向控制片20而能够同时控制两个方向的视角。
光透射方向控制片20的制造方法,只要是层叠各格栅层22、24及各透明树脂层21、23、25,并使其一体化的方法,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通过在第一格栅层22的第一面涂布形成第一透明树脂层21的材料,并对其进行固化,从而形成第一透明树脂层21。此后,在第一格栅层22的第二面涂布形成第三透明树脂层23的固化性材料,在完全固化前的涂膜上载置第二格栅层24,使所述涂膜固化。由此,能够形成第三透明树脂层23,并且借助第三透明树脂层23粘接第一格栅层22和第二格栅层24。接下来,与第一透明树脂层21的形成同样地,在第二格栅层24的第二面形成第二透明树脂层25,从而能够得到光透射方向控制片20。
[光透射方向控制片的使用]
在信息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附近,通过以覆盖该显示屏的方式设置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从而能够防止所谓的窥视。作为设置方法,例如可以列举:使成形为矩形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第一透明树脂层4的外表面4a或第二透明树脂层5的外表面5a紧贴在构成信息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透明基板的设置方法。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可以设置在装置的外表面以露出于外部的状态设置,也可以设置在装置的内部以难以从外部识别的状态设置。在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装入信息显示装置的内部的情况下,例如优选的是,第一透明树脂层4的外表面4a紧贴并固定在构成装置内部的显示屏幕的透明基板上,第二透明树脂层5的外表面5a紧贴并固定在构成装置的外表面(箱体的一部分)的透明基板上。也就是说,优选的是,在信息显示装置所具有的彼此分离并对置的两个透明基板之间,以紧贴并被夹着的状态设置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当这样设置时,由于空气层未介入信息显示装置的两个透明基板和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透明树脂层4、5之间,因此,能够抑制光透射率的下降。
设置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光透射带2(以及遮光带3)的延伸方向和显示屏框架的边可以平行,也可以不平行。为防止莫尔条纹的发生,也可以使光透射带2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显示屏框架倾斜(可以带偏角)。
以上,作为使用本发明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的方法,对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光透射方向控制片20的情况也可以和上述同样地使用。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由这些实施例所限定。
[实施例1]
制造了图1所示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
首先,准备由折射率大约为1.43的透明硅橡胶(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KE-153-U)构成的厚度为125μm的第一薄片作为光透射带2的材料。
此外,准备由对100质量份透明硅橡胶(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KE-153-U)添加了15质量份碳黑的材料构成的厚度为10μm的第二薄片作为遮光带3的材料。
交替层叠多张第一薄片和多张第二薄片,并对其进行加热、硫化以及加压,从而形成了使这些多张薄片一体而成的块体。
通过在与薄片表面垂直的截断面将块体切成厚度310μm的薄片,从而制得了格栅层1。
由于格栅层1的表面被切片加工而粗糙,因而在表面会产生光的漫反射,看上去模糊不清。因此,难以透过单独的格栅层1观察,由此无法通过目视确认光透射带2及遮光带3是否有规则地排列。
接下来,使用丝网印刷机在被实施过镜面加工的PET薄膜的表面以大约20μm的厚度涂布折射率大约1.43的液状硅橡胶(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公司制造、商品名:KE-1987),将该涂布面载置在格栅层1的第一面,并对其进行了加热硫化粘接。此后,通过剥离PET薄膜,从而形成了由硅橡胶构成的第一透明树脂层4。通过同样的方法,在格栅层1的第二面形成由硅橡胶构成的第二透明树脂层5,从而得到了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
透过剥离PET薄膜前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而以目视进行了观察,构成格栅层1的光透射带2及遮光带3有规则地排列着,可以容易地确认这是没有缺陷的佳品。
此外,当存在缺陷时,能够通过目视容易地确认不规则地分布着黑点或白点。
使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株式会社小坂研究所制造、商品名:SE600)测量了剥离上述PET薄膜而得到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各透明树脂层4、5的外表面的算术平均值Ra,两个表面Ra均为0.1μm,都是和实施过镜面加工的PET薄膜的表面同样的平滑的镜面。
使用雾度仪(日本电饰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NDH2000)测量了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光透射性,全光线透射率为80%,雾度为3。在此,雾度是通过公式“雾度(%)=Td/Tt×100”求出的。式中,Td表示扩散透射率,Tt表示全光线透射率。
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视角在相对于延伸设置有格栅层1的光透射带2及遮光带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大约是65°。
[实施例2]
除了使用粗面加工的PET薄膜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
透过剥离PET薄膜前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而以目视进行了观察,构成格栅层1的光透射带2及遮光带3有规则地排列着,可以容易地确认这是没有缺陷的佳品。
此外,当存在缺陷时,能够通过目视容易地确认不规则地分布着黑点或白点。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剥离上述PET薄膜而得到的实施例2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各透明树脂层4、5的外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光透射性、雾度、视角进行了测量,Ra=2.6μm,全光线透射率=73%,雾度=41、视角=大约65°。与实施例1相比,雾度值变高,全光线透射率下降。
[实施例3]
除了使用未实施镜面加工的PET薄膜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
透过剥离PET薄膜前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而以目视进行了观察,构成格栅层1的光透射带2及遮光带3有规则地排列着,可以容易地确认这是没有缺陷的佳品。
此外,当存在缺陷时,能够通过目视容易地确认不规则地分布着黑点或白点。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剥离上述PET薄膜而得到的实施例3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的各透明树脂层4、5的外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光透射性、雾度、视角进行了测量,Ra=0.2μm,全光线透射率=78%,雾度=6、视角=大约65°。
[比较例1]
在通过实施例1制作的格栅层1的双面分别涂布厚度10μm的环氧类粘接剂(折射率:大约1.55),通过各个面的粘接剂层,分别粘接对外表面实施过镜面加工的厚度30μm的聚碳酸酯薄膜(折射率:大约1.58)。
通过以上工序,得到了比较例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其在格栅层1的双面的每个面均具备粘接剂层及聚碳酸酯薄膜。
透过在双面具备聚碳酸酯薄膜的上述光透射方向控制片而以目视进行了观察,构成格栅层1的光透射带2及遮光带3有规则地排列着,可以容易地确认这是没有缺陷的佳品。
此外,当存在缺陷时,能够通过目视容易地确认不规则地分布着黑点或白点。
然而,如下述结果所示,若与实施例1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相比较,则光学特性变差。作为其原因,可以考虑是在格栅层1、粘接剂层、聚碳酸酯薄膜的各个界面产生了大的界面反射的缘故。
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比较例1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的各聚碳酸酯薄膜的外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光透射性、雾度、视角进行了测量,Ra=0.1μm,全光线透射率=77%,雾度=6、视角=大约65°。
与实施例1相比,雾度值变高,全光线透射率下降。
[比较例2]
除了使用粗面加工的聚碳酸酯薄膜(折射率:大约1.58)以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制作了光透射方向控制片。
透过在双面具备聚碳酸酯薄膜的上述光透射方向控制片而以目视进行了观察,构成格栅层1的光透射带2及遮光带3有规则地排列着,可以容易地确认这是没有缺陷的佳品。
此外,当存在缺陷时,能够通过目视容易地确认不规则地分布着黑点或白点。
然而,如表1的结果所示,若与实施例1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10相比较,则光学特性变差。作为其原因,可以考虑是在格栅层1、粘接剂层、聚碳酸酯薄膜的各个界面产生了大的界面反射的缘故。
以下,摘录示出实施例1至3及比较例1至2的结果。表1中,“折射率之差”,在实施例中是指光透射带的折射率(1.43)和第一透明树脂层的折射率(1.43)之差,在比较例中是指光透射带的折射率(1.43)和环氧类粘接剂的折射率(1.55)之差。另外,“Ra”在实施例中是指第一透明树脂层的外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在比较例中是指聚碳酸酯薄膜的外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
【表1】
折射率之差 Ra(μm) 全光线透射率(%) 雾度
实施例1 0 0.1 80 3
实施例2 0 2.6 73 41
实施例3 0 0.2 78 6
比较例1 0.12 0.1 77 6
比较例2 0.12 2.2 71 38
根据表1的结果表明,光透射方向控制片的外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越低,光学特性越提高。进而,根据Ra相同的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结果表明,如果折射率之差小于0.1,则光学特性会提高。
以上,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毫无疑问,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受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地知道,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更或改进。另外,显而易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的记载,进行过这样的变更或改良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例如能够设置在各种信息显示装置的显示屏上而作为防止窥视的薄片使用,或安装在照明装置或传感器装置中而作为滤光器使用。

Claims (5)

1.一种光透射方向控制片,具备:
格栅层,反复交替设置有光透射带和遮光带;
第一透明树脂层,设置在所述格栅层的第一面;以及
第二透明树脂层,设置在所述格栅层的第二面,
所述光透射带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一透明树脂层的折射率之差、以及所述光透射带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透明树脂层的折射率之差分别小于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其中,
所述第一透明树脂层和所述第二透明树脂层中至少一者的外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μm至3.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其中,
所述光透射带、所述第一透明树脂层以及所述第二透明树脂层由硅橡胶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其中,
所述光透射带、所述第一透明树脂层以及所述第二透明树脂层由硅橡胶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透射方向控制片,其中,
所述格栅层的厚度是150μm至500μm,所述第一透明树脂层的厚度是10μm至20μm,所述第二透明树脂层的厚度是10μm至20μm。
CN201710674895.0A 2017-08-09 2017-08-09 光透射方向控制片 Pending CN1093878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4895.0A CN109387891A (zh) 2017-08-09 2017-08-09 光透射方向控制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4895.0A CN109387891A (zh) 2017-08-09 2017-08-09 光透射方向控制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7891A true CN109387891A (zh) 2019-02-26

Family

ID=65414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4895.0A Pending CN109387891A (zh) 2017-08-09 2017-08-09 光透射方向控制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8789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0056A (zh) * 2020-03-19 2020-06-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7706822A (zh) * 2024-02-06 2024-03-1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37837A (ja) * 2005-06-03 2006-12-14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光射出方向制御フィルム
JP2007072239A (ja) * 2005-09-08 2007-03-22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視野角制御体
JP2007212507A (ja) * 2006-02-07 2007-08-23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覗き見防止体
CN102289017A (zh) * 2010-06-16 2011-12-21 索尼公司 光学体、窗构件、建筑构件以及日光遮蔽装置
CN104090378A (zh) * 2014-07-11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装置及防窥方法
CN210072116U (zh) * 2016-11-29 2020-02-14 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 百叶式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37837A (ja) * 2005-06-03 2006-12-14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光射出方向制御フィルム
JP2007072239A (ja) * 2005-09-08 2007-03-22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視野角制御体
JP2007212507A (ja) * 2006-02-07 2007-08-23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覗き見防止体
CN102289017A (zh) * 2010-06-16 2011-12-21 索尼公司 光学体、窗构件、建筑构件以及日光遮蔽装置
CN104090378A (zh) * 2014-07-11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装置及防窥方法
CN210072116U (zh) * 2016-11-29 2020-02-14 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 百叶式膜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0056A (zh) * 2020-03-19 2020-06-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1290056B (zh) * 2020-03-19 2022-06-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17706822A (zh) * 2024-02-06 2024-03-1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8668C (zh) 光控装置
CN102741713B (zh) 光学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JP5131983B2 (ja)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3052898A (zh) 包括哑光表面层的多层膜和制品
TWI782990B (zh) 視角控制體及其製造方法,以及視角控制圖像顯示體
CN101416078A (zh) 增强型光学薄膜
CN108387957A (zh) 一种高遮盖高辉度的量子点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87181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40289A (zh) 一种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61592A (zh) 反射结构及其应用
CN102540291A (zh) 一种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4303A (zh) 反射型显示装置用光漫射膜层叠体及使用该层叠体的反射型显示装置
US20210341877A1 (en) Light guide plate for image display
CN108628080A (zh) 一种全息投影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87891A (zh) 光透射方向控制片
JP2019191259A (ja) 視野角制御シート
CN202472012U (zh) 一种光学扩散膜
JP6751566B2 (ja) 光透過方向制御シート
KR102332417B1 (ko) 컬러 가변형 데코레이션 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874360A (zh) 光学构件以及显示装置
KR20140141352A (ko) 색 개선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1905892A (zh) 視角控制體及其製造方法,以及視角控制圖像顯示體
TWI731139B (zh) 光透過方向控制片
CN106324894A (zh) 偏光膜与显示器
JP2023016819A (ja) 画像表示用導光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