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3139A - 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3139A
CN109383139A CN201810876977.8A CN201810876977A CN109383139A CN 109383139 A CN109383139 A CN 109383139A CN 201810876977 A CN201810876977 A CN 201810876977A CN 109383139 A CN109383139 A CN 109383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contact component
contact
interconnecting piec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769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83139B (zh
Inventor
守屋祐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83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3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83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3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du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heated platen
    • B41J11/00244Means for heating the copy materials before or during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16Means for tensioning or winding the we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16Means for tensioning or winding the web
    • B41J15/165Means for tensioning or winding the web for tensioning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by use of redirecting rollers or redirecting nonrevolving guid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对被喷出至介质上的油墨的干燥不充分,并因油墨的干燥不充分而产生的不良状况进行抑制。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头(11),其对在输送方向(F)上被输送的介质(M)实施印刷;引导部(60),其与记录头(11)相比被设置在输送方向(F)的下游侧处,且对介质(M)进行引导;第一加热部(51),其在输送方向(F)上被设置在记录头(11)与引导部(60)之间,且对介质(M)进行加热,引导部(60)具有通过与介质(M)接触而对介质(M)进行引导的接触部件(61)、与接触部件(61)连接的连接部(62)、和经由连接部(62)而对接触部件(61)进行保持的保持部(63),连接部(62)的热传导率低于保持部(63)的热传导率。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提出有一种以卷对卷方式输送记录介质(介质),并对介质进行印刷的打印机(印刷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印刷装置具备:压印板(介质支承部),其在印刷时对介质进行支承;收卷轴,其上收卷有印刷后的介质;张紧杆(接触部件),其被配置于收卷轴与介质支承部之间,且与介质接触并赋予张力;支承臂,其对接触部件进行支承;支轴,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对支承臂进行支承;弹簧,其对支承臂施加使其朝向上方摆动的力,在支轴的轴向观察时,支轴的中心位于收卷轴的轮郭的内侧,通过使支轴的中心与收卷轴的中心一致,从而抑制了收卷时的介质的蛇行。
张紧杆除了对介质施加张力的作用之外,还具有以使介质被适当地收卷于收卷轴上的方式对介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的作用。而且,在介质支承部与接触部件之间设置有促进介质的干燥的加热器,通过由加热器对印刷后的介质进行加热,从而使被喷出在介质上的油墨迅速固化(干燥),进而实现印刷品质的提高。
但是,当被加热了的介质从设置有加热器的部分被排出并与张紧杆(引导部)接触时,将被张紧杆(引导部)冷却,从而使介质的温度降低,由此例如在被喷出至介质上的油墨量较多的情况或使用了不易干燥的介质的情况下,被喷出至介质上的油墨的干燥变得不充分,从而油墨相对于介质的定影变得不充分,由此例如有可能会产生颜色混合或色调的变化等的不良状况。而且,在油墨的干燥不充分从而有未干透的介质被收卷于收卷轴上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会产生新收卷的未干透的介质粘贴在收卷完毕的介质上这种不良状况。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119031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的发明,其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者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印刷部,其对在输送方向上被输送的介质实施印刷;引导部,其与所述印刷部相比被设置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处,且对所述介质进行引导;第一加热部,其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印刷部与所述引导部之间,且对所述介质进行加热,所述引导部具有通过与所述介质接触而对所述介质进行引导的接触部件、与所述接触部件连接的连接部、和经由所述连接部而对所述接触部件进行保持的保持部,所述连接部的热传导率低于所述保持部的热传导率。
在本应用例中,相对于印刷部而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处依次配置有第一加热部与引导部,通过第一加热部而被加热的介质从第一加热部被排出,并通过引导部而被引导。而且,引导部具有与介质接触并对介质进行引导的接触部件、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和经由连接部而对接触部件进行保持(支承)的保持部。由于在接触部件与保持部之间配置有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因此接触部件的热不易向保持部一侧传导。因此,通过第一加热部而被加热的介质的热不易经由接触部件与连接部而在保持部一侧被夺走。因此,在被加热的介质通过引导部(接触部件)而被引导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加热部而被加热的介质的热不易被夺走,从而介质的温度被维持在较高的状态。即,在介质从第一加热部被排出以后,介质能够维持较高的温度。
由于当在介质从第一加热部被排出以后维持了介质的温度较高的状态时,能够维持油墨容易干燥的状态,因此和在介质从第一加热部被排出以后介质的温度降低从而油墨的干燥较难的情况相比,介质从第一加热部被排出以后的油墨的干燥能力被提高,从而即使例如在被喷出至介质上的油墨量较多的情况下或使用了不易干燥的介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油墨适当地干燥,并使油墨相对于介质而适当地定影。因此,能够抑制由于通过第一加热部而被加热的介质被引导部冷却,从而介质的温度降低,被喷出至介质上的油墨的干燥变得不充分,由此由油墨的干燥不充分而产生的不良状况。
应用例2
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连接。
当在接触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上设置有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时,通过连接部而适当地抑制了接触部件的温度降低,进而,和在接触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上设置连接部的情况相比,保持部能够稳定地保持接触部件。
应用例3
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连接部以从所述接触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起贯穿至所述接触部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为止的方式被设置。
当以贯穿接触部件的方式设置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时,通过连接部而适当地抑制了接触部件的温度降低。进而,由于通过连接部而提高了接触部件的机械性强度,因此在减薄接触部件、减小接触部件的热容量并使介质与接触部件接触的情况下,能够使介质的热不易被接触部件夺走。
应用例4
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引导部具有对所述接触部件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部。
当具有对接触部件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部时,第二加热部的热能通过接触部件而被传递到介质上,从而使介质被加热。即,当具有对接触部件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部时,在介质从第一加热部被排出以后介质被加热,因此和介质未被加热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介质的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介质从第一加热部被排出以后的油墨的干燥能力。
应用例5
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第二加热部至少被设置在所述接触部件的内部。
当第二加热部被设置在接触部件的内部(内侧)时,和第二加热部被设置在接触部件的外部(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引导部的节省空间化。
应用例6
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接触部件具有在对所述介质进行引导时与所述介质接触的接触区域、和在对所述介质进行引导时不与所述介质接触的非接触区域,所述第二加热部至少被设置在所述非接触区域中。
如果假设在接触区域中设置第二加热部,则将因第二加热部而在接触区域中产生多余的凹凸,从而在介质与接触区域接触并被引导的情况(被输送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因多余的凹凸而妨碍介质的引导(介质的输送)。在本应用例中,由于在非接触区域中设置第二加热部,从而不会因设置第二加热部而在接触区域中产生多余的凹凸,因此能够抑制因该多余的凹凸而妨碍介质的引导(介质的输送)的可能性。
应用例7
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接触部件具有在对所述介质进行引导时与所述介质接触的接触区域、和在对所述介质进行引导时不与所述介质接触的非接触区域,在所述非接触区域中,安装有热传导率低于所述接触部件的低热传导率部件。
第二加热部的热能被传导到接触部件上,从而使接触部件被加热。并且,在介质与接触部件接触并被引导的情况下,介质通过接触部件而被加热。而且,由于当在接触部件的非接触区域中安装有低热传导率部件时,提高了接触部件的保温性,因此通过第二加热部而被加热的接触部件能够维持较高的温度。如果接触部件维持了较高的温度,则与接触部件接触的介质也维持了较高的温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油墨的干燥能力。
而且,由于当在非接触区域中安装有低热传导率部件时,不会因低热传导率部件而在接触区域中产生多余的凹凸,因此能够抑制因该多余的凹凸而妨碍介质的引导(介质的输送)的可能性。
应用例8
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引导部具有传热部,所述传热部将由所述第一加热部所产生的热能向所述接触部件进行传导。
当具有将由第一加热部所产生的热能向接触部件进行传导的传热部时,在介质通过引导部(接触部件)而被引导的情况下,第一加热部的热能经由传热部与接触部件而被传导到介质上,从而使介质被加热。即,由于在介质从第一加热部被排出以后介质被加热,因此和介质从第一加热部排出以后介质未被加热的情况相比,提高了介质的温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介质从第一加热部被排出以后的油墨的干燥能力。
应用例9
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具有被加热区域支承部,所述被加热区域支承部对所述介质中的被所述第一加热部加热的区域、即被加热区域进行支承,所述传热部包括对所述被加热区域支承部和所述接触部件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部。
介质通过被加热区域支承部而被支承,第一加热部的热能经由被加热区域支承部而被传导到介质上,从而使介质被加热。当传热部包括对被加热区域支承部和接触部件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部时,第一加热部的热能经由被加热区域支承部与第三连接部而被传导到接触部件上,从而使接触部件被加热。而且,在介质通过引导部(接触部件)而被引导的情况下,第一加热部的热能经由被加热区域支承部、第三连接部和接触部件而被传导到介质上,从而使介质被加热。
即,由于通过设置对被加热区域支承部和接触部件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部,从而在介质通过引导部(接触部件)而被引导的情况下,在介质从第一加热部被排出以后介质被加热,因此和介质从第一加热部被排出以后介质未被加热的情况相比,提高了介质的温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介质从第一加热部被排出以后的油墨的干燥能力。
应用例10
在上述应用例所记载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传热部包括使流体在所述第一加热部与所述接触部件之间循环的循环部。
当具有将由第一加热部所产生的热能向接触部件进行传导的循环部时,在介质通过引导部(接触部件)而被引导的情况下,第一加热部的热能经由循环部和接触部件而被传导到介质上,从而使介质被加热。即,由于在介质从第一加热部被排出以后介质被加热,因此和介质从第一加热部被排出以后介质未被加热的情况相比,提高了介质的温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介质从第一加热部被排出以后的油墨的干燥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图2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A-A间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
图4为引导部的分解图。
图5为被搭载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
图6为图5的B-B间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
图7为被搭载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
图8为被搭载于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9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
图10为被搭载于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11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
图12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其他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
图13为被搭载于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
图14为被搭载于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
图15为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其他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
图16为被搭载于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17为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
图18为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其他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19为被搭载于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20为被搭载于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21为被搭载于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其他引导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并非对该发明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技术的思想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更。例如,可以将下文所记载的各个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适当组合。此外,在以下的各图中,为了将各层或各部位设为在附图上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而使各层或各部位的比例尺与实际有所不同。
实施方式1
印刷装置的概要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首先,参照图1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的概要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为,对长条的介质(纸张)M进行处理的大幅面打印机(LFP)。印刷装置100具备沿着介质M的输送方向F而依次配置的放卷部30、输送部20以及记录部10(记录头11)、引导部60、收卷部40。
换而言之,印刷装置100具备记录部10(记录头11)和引导部60,其中,所述记录部10对在输送方向F上被输送的介质M进行印刷,所述引导部60被设置在与记录部10(记录头11)相比靠输送方向F的下游侧处,并对介质M进行引导。
介质M从放卷部30被放卷,在经由输送部20的输送辊对21并在记录部10中实施印刷(记录)之后,经由输送部20的输送辊对22与引导部60,而被收卷于收卷部40上。作为介质M,例如可以使用优质纸、铸造纸、铜版纸、涂布纸、合成纸以及由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酯合成纤维)或PP(polypropylene:聚丙烯)等构成的薄膜。
在放卷部30中,安置有介质M被卷成卷筒状的放卷侧卷筒体31。放卷部30具备放卷侧支承部37和放卷电机32。放卷侧支承部3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对放卷侧卷筒体31进行支承。放卷电机32成为使放卷侧卷筒体31旋转的驱动源。当放卷电机32进行工作时,放卷侧卷筒体31向放卷方向旋转,从而使介质M从放卷侧卷筒体31朝向输送辊对21被放卷。
输送部20具备输送辊对21与输送辊对22。输送辊对21相对于记录部10而被配置在输送方向F的上游侧,输送辊对22相对于记录部10而被配置在输送方向F的下游侧。而且,在放卷部30与输送辊对21之间配置有上游侧支承部15,在输送辊对21与输送辊对22之间配置有压印板16,在输送辊对22与收卷部40之间配置有下游侧支承部17。
另外,下游侧支承部17为“被加热区域支承部”的一个示例。
输送辊对21将从放卷侧卷筒体31被放卷并被上游侧支承部15所支承的介质M朝向记录部10送出。输送辊对22将通过记录部10而被印刷的介质M朝向收卷部40送出。从输送辊对22被送出的介质M被下游侧支承部17所支承,并被引导部60所引导从而被收卷于收卷部40上。
记录部10具备:作为“印刷部”的一个示例的记录头11、滑架12、导向轴13、压印板16。记录头11为具备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的喷墨头,且对从输送辊对21被送出的介质M喷射油墨,从而印刷图像。即,记录头11作为向在输送方向F上被输送的介质M实施印刷的印刷部而发挥功能。导向轴13在与输送方向F交叉的方向(扫描方向X)上延伸,并对滑架12进行支承。滑架12搭载记录头11,并且通过滑架电机(省略图示)而沿着导向轴13(扫描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压印板16在与记录头11对置的上表面上具备以介质M的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大致矩形形状的面。介质M通过被施加在压印板16的负压而被抽吸支承于压印板16的上表面上。由此,抑制了由介质M的上浮造成的印刷品质的降低。
在此,扫描方向X为“接触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示例,且相当于介质M的宽度方向。
在印刷装置100中,记录部10通过交替地重复进行记录头11在于扫描方向X上进行移动的同时从记录头11以油墨滴的形式喷出油墨的液滴喷出动作、和输送辊对21、22使介质M在输送方向F上移动的进给动作,从而在介质M上形成点,进而在介质M上对预定的图像进行印刷。即,通过液滴喷出动作而在扫描方向X上形成点的行(光栅线),并通过进给动作而使该点的行(光栅线)以固定间隔在输送方向F上排列,从而对预定的图像进行印刷。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头11,而例示了被搭载于进行往复移动的滑架12上,且在于扫描方向X(介质M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喷出油墨的串行头式的记录头,但是记录头11也可以是以在扫描方向X(介质M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固定的状态喷出油墨的行头式的记录头。
收卷部40具备收卷侧支承部47和收卷电机42,并且将从记录部10(输送辊对22)被送出的介质M收卷成卷筒状。收卷侧支承部4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对收卷用的纸管(卷芯)43进行支承。在纸管43上,安装有介质M的前端部。纸管43通过从收卷电机42传递来的动力而旋转。即,收卷电机42成为使纸管43旋转的驱动源。当收卷电机42向一侧旋转时,纸管43将向收卷方向旋转,从而在纸管43上收卷有介质M。介质M被收卷在纸管43上,从而形成了收卷侧卷筒体41。
在与记录部10相比靠输送方向F的下游侧(详细而言为,下游侧支承部17与收卷部40之间),设置有对介质M进行引导的引导部60。引导部60具有将通过输送辊对22而在输送方向F上被输送的介质M恰当地朝向收卷部40进行引导的作用。引导部60通过保持部63而被固定支承在主体框架8上。而且,在主体框架8的下端上,安装有车轮9。
另外,关于引导部60的详细内容将在后文进行叙述。
在输送方向F上,在记录头11与引导部60之间设置有对介质M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部51。第一加热部51例如为管式加热器,并经由铝带等而被安装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上。并且,通过对第一加热部51进行驱动,从而利用来自第一加热部51的热传导而使下游侧支承部17上的对介质M进行支承的面被加热,并利用来自下游侧支承部17的热传导而从介质M的背面侧对介质M加热。换而言之,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经由下游侧支承部17而向介质M传递,从而使介质M被加热。
通过第一加热部51而被加热的下游侧支承部17的温度成为,即使用户接触了下游侧支承部17,也不易给用户带来不良影响的温度(例如,40~50℃)。并且,被支承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上的介质M也被加热至大致40~50℃。
另外,第一加热部51并未被限定为管式加热器,例如也可以是面状加热器。详细而言,第一加热部51既可以是发热体被挠性的绝缘薄片层压而形成的面状加热器,也可以是发热体被粘贴在铝或无纺布等上而形成的面状加热器。
以此方式,第一加热部51具有如下作用,即,经由下游侧支承部17而对介质M进行加热,从而使从记录头11被喷出并喷落在介质M上的油墨迅速地干燥,进而使油墨定影在介质M上的作用。由第一加热部51实现的加热温度的均匀性易于影响图像的品质。假设如果由第一加热部51实现的加热温度不均匀,则易于发生图像的洇渗或图像的模糊等,从而有可能降低被印刷在介质M上的图像的品质(画质)。
另外,并不限定于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上安装第一加热部51,并通过热传导而从介质M的背面侧对介质M进行加热的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通过红外线加热器来构成第一加热部51,并将第一加热部51配置为与下游侧支承部17的支承介质M的面对置,从而通过辐射而从介质M的表面侧对介质M进行加热的结构。
例如,如果收卷侧卷筒体41在接近纸管43侧被松软地收卷,而在远离纸管43侧被紧固地收卷,则在松软收卷完毕的卷筒体的外周面上收卷新的介质M时,松软收卷完毕的卷筒体的外周面会受到从被收卷在该外周面上的新的介质M作用的力而发生变形,从而易于产生皱褶等的不良状况。
例如,在介质M整体地被松软收卷的情况或介质M被局部地松软地收卷的情况下,容易在收卷中途产生偏移,并容易产生收卷侧卷筒体41上的卷姿的紊乱(形状塌陷)。
为了抑制收卷侧卷筒体41中的介质M的皱褶或卷姿紊乱,优选为,使介质M整体地被强力地收卷于收卷部40上,进而在接近纸管43侧紧固(更强力)地被收卷。
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60的接触部件61与介质M抵接,并以使介质M被高精度地收卷于收卷部40上的方式将介质M朝向收卷部40进行引导。而且,在以与输送辊对22的进给动作同步的方式通过收卷部40而对介质M进行收卷时,基于介质M被送出的速度或收卷部40的惯性(惯性力矩),而使收卷侧卷筒体41的扭矩最佳化,并且以使收卷侧卷筒体41的内侧被紧固收卷,收卷侧卷筒体41的外周面侧被松软收卷的方式,对介质M的张力(张力)进行调节。进一步地,以在整体上使介质M被强力收卷于收卷部40上的方式,对介质M的张力(张力)进行调节。
因此,当引导部60对介质M进行引导时,将从介质M相对于引导部60而作用有较强的力。引导部60被固定支承于主体框架8上,以免因从介质M作用的力而使引导部60的位置发生变化。
根据所涉及的结构,从而提高了收卷部40中的介质M的收卷精度。而且,介质M以相对于其他装置而收卷侧卷筒体41被适当设置的方式,在皱褶等的不良状况或卷姿紊乱等被抑制了的状态下被收卷在收卷部40上。
如上文所述,第一加热部51经由下游侧支承部17而对介质M进行加热,从而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迅速地干燥,进而使油墨定影在介质M上。
例如,当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干燥不充分,且介质M在未干透的状态下被收卷在收卷部40上时,在收卷侧卷筒体41上,有可能会产生收卷完毕的介质M与新收卷的介质M粘贴在一起的这种不良状况。而且,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干燥不充分的情况,与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干燥充分的情况相比,容易产生图像洇渗或模糊等的不良状况,从而有可能降低被印刷在介质M上的图像的品质。
因此,优选为,在将介质M被支承于被第一加热部51加热了的下游侧支承部17上的期间内,使喷落在介质M上的油墨完全干燥。但是,在介质M由不易干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在从记录头11向介质M喷出的油墨的量较多的情况下,如果不减慢介质M的输送速度,则难以使在介质M被支承于下游侧支承部17上的期间内使喷落在介质M上的油墨完全干燥,从而会使印刷装置100的效率(处理能力)恶化。
如果假设从下游侧支承部17朝向收卷部40被送出的介质M与接触部件61接触并通过接触部件61而被冷却,则将难以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干燥。
本实施方式具有如即使从下游侧支承部17朝向收卷部40送出的介质M与接触部件61接触,也不易被接触部件61冷却的结构。即,本实施方式具有在介质M从下游侧支承部17被送出并被收卷于收卷部40上的期间内,介质M的温度不易降低,并且能够维持易于通过余热而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干燥的状态的结构。根据所涉及的结构,从而能够起到抑制如下优异的效果,即,能够抑制因介质M的干燥不充分而产生的不良状况(收卷侧卷筒体41中的介质M的粘贴、图像洇渗、图像的模糊等),并且使印刷装置100的效率(处理能力)提高。在下文中,对其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引导部的概要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A-A间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图4是对应于图3的图,且为引导部的分解图。另外,在图2中,为了便于理解引导部60的状态,而以虚线图示了下游侧支承部17,并以双点划线图示了介质M。此外,在图4中,省略了粘合剂69的图示。
接下来,参照图2至图4来对引导部60的概要进行说明。
图2中,被画出阴影线的区域CA为介质M与下游侧支承部17接触的区域,且为被传导有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的区域,以下将其称之为接触区域CA。即,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经由下游侧支承部17的接触区域CA而被传递至介质M的接触区域CA,从而使介质M被加热。换而言之,介质M的接触区域CA是介质M中的被第一加热部51加热的区域,并且印刷装置100具有对介质M中的被第一加热部51加热的区域、即接触区域CA进行支承的下游侧支承部17。
另外,介质M的接触区域CA为“被加热区域”的一个示例。
如图2至图4所示,引导部60具有:接触部件61,其与介质M接触并引导介质M;保持部63,其被固定支承在主体框架8(参照图1)上;连接部62,其被配置在接触部件61与保持部63之间。接触部件61经由连接部62而被支承在保持部63上,并被固定在主体框架8上。
以此方式,引导部60具有:接触部件61,其通过与介质M接触,从而对介质M进行引导;连接部62,其与接触部件61相连接;保持部63,其经由连接部62而对接触部件61进行保持。
接触部件61以与输送方向F交叉的交叉方向(扫描方向X)成为长度方向的方式被形成。即,接触部件61为在扫描方向X上较长的圆筒形状的部件,且具有在扫描方向X上的一侧的端部61A、和在扫描方向X上的另一侧的端部61B。接触部件61例如由铝构成,并在内部设置有空洞,从而实现了轻量化。即,接触部件61为在扫描方向X上较长的中空的管。由于接触部件61与介质M接触,因此通过介质M而被加热,且被加热至介质M的温度(大概40~50℃)附近。
保持部63例如由铁或不锈钢构成,且为通过板金加工而被加工成预定的形状的板部件。在从扫描方向X进行观察的情况下,保持部63的上端部与下游侧支承部17的端部重叠,并以与下游侧支承部17相同的方式变形。保持部63被配置在扫描方向X上的下游侧支承部17的两侧处。保持部63具有被折弯成与对下游侧支承部17的介质M进行支承的面接触的凸部67。保持部63的凸部67与下游侧支承部17通过盘头螺钉65而被相互固定(紧固)。盘头螺钉65以不从凸部67中的与下游侧支承部17相反一侧的面突出的方式被设置。即,以在凸部67与下游侧支承部17进行紧固的部分处不形成多余的凹凸的方式来使用盘头螺钉65。
而且,当在保持部63上安装有下游侧支承部17的情况下,接触部件61与下游侧支承部17分离,并在接触部件61与下游侧支承部17之间形成缝隙19。接触部件61与下游侧支承部17之间的缝隙19成为在将下游侧支承部17安装于保持部63的情况下、或将下游侧支承部17从保持部63上拆下的情况下的作业空间。即,通过在接触部件61与下游侧支承部17之间设置缝隙19,从而使得下游侧支承部17的安装或下游侧支承部17的拆卸较为容易。
在印刷装置100中,为了减小保持部63与下游侧支承部17的接触面积,下游侧支承部17具有不与保持部63全体接触,而与保持部63的凸部67局部接触的结构。而且,下游侧支承部17的对介质M进行支承的面通过树脂层(例如,涂料)而被覆盖,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与保持部63的凸部67之间配置有不易传导热的材料(树脂(例如,涂料))。根据所涉及的结构,通过第一加热部51而被加热的下游侧支承部17的热不易被传导到保持部63上,从而不易在保持部63侧被夺走。
另外,可以不采用保持部63对下游侧支承部17进行支承的结构,而是采用主体框架8对下游侧支承部17进行支承的结构。在主体框架8对下游侧支承部17进行支承的情况下,与保持部63对下游侧支承部17进行支承的情况相同,优选为,减小主体框架8与下游侧支承部17发生接触的部分的面积,并进一步在发生接触的部分上配置不易传导热的材料。
在与扫描方向X交叉的方向上,保持部63的一端被固定在主体框架8上,而在保持部63的另一端上则连接有连接部62。并且,保持部63的宽度从被固定在主体框架8上的一端起随着趋向于连接有连接部62的另一端而变窄。而且,保持部63在宽度于与扫描方向X交叉的方向上变窄的顶端上,具有向连接部62侧(扫描方向X)突出的凸部64。
连接部62具有第一连接部62A和第二连接部62B,所述第一连接部62A与接触部件61的长度方向(扫描方向X)上的一侧的端部61A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62B与接触部件61的长度方向(主扫描方向X)上的另一侧的端部61B相连接。
第一连接部62A具有能够与保持部63的凸部64嵌合的凹部62CA、和能够与接触部件61的一侧的端部61A嵌合的凹部62DA。保持部63的凸部64嵌入至第一连接部62A的凹部62CA中,接触部件61的一侧的端部61A嵌入至第一连接部62A的凹部62DA中,且保持部63、第一连接部62A和接触部件61通过粘合剂69而被固定(紧固)。
第二连接部62B具有能够与保持部63的凸部64嵌合的凹部62CB、和能够与接触部件61的另一侧的端部61B嵌合的凹部62DB。保持部63的凸部64嵌入至第二连接部62B的凹部62CB中,接触部件61的另一侧的端部61B嵌入至第二连接部62B的凹部62DB中,且保持部63、第二连接部62B和接触部件61通过粘合剂69而被固定(紧固)。
以此方式,接触部件61经由粘合剂69而被固定在连接部62上,连接部62经由粘合剂69而被固定在保持部63上,而保持部63则被固定支承在主体框架8上。此外,由于在扫描方向X上较长的接触部件61的两个端部61A、61B通过连接部62A、62B而被固定在保持部63上,因此和接触部件61的两个端部61A、61B的一方通过连接部62A、62B的一方而被固定在保持部63上的情况相比,接触部件61被强力地固定在保持部63上,且即使从介质M对接触部件61作用有较强的力,接触部件61的位置也不易发生变化。其结果为,保持部63能够经由连接部62A、62B而稳定地保持接触部件61。
另外,并不局限于通过粘合剂69而将连接部62与接触部件61以及保持部63相互连接固定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在相互连接固定的一方的部件上形成外螺纹,在相互连接固定的另一方的部件上形成内螺纹,通过使外螺纹与内螺纹螺合从而进行连接固定。例如,也可以通过铆接等的机械式方法而相互连接固定。例如,还可以通过焊接(熔敷)等的方法进行相互连接固定。
连接部62例如由树脂构成。详细而言,连接部62由不易因接触部件61的温度(大概40~50℃附近)而变形的树脂构成。作为连接部62的构成材料,例如能够使用ABS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等的通用树脂。当然,除了上述的通用树脂之外,还能够使用耐热性优于通用树脂的树脂(例如,聚酰亚胺)、耐药品性优于通用树脂的树脂(例如,特氟龙(注册商标))、机械性强度优于通用性树脂的树脂(例如,尼龙)等。
连接部62(树脂)的热传导率低于保持部63(铁、不锈钢)的热传导率低,而且,低于接触部件61(铝)的热传导率。另外,只要连接部62的热传导率低于保持部63的热传导率即可,连接部62的构成材料并未被限定于树脂,例如也可以是陶瓷。
由于连接部62的热传导率低于保持部63的热传导率,因此通过介质M而被加热的接触部件61的热不易经由连接部62而向保持部63传导,从而不易在保持部63侧被夺去。在假设不经由连接部62而将接触部件61直接保持在保持部63上的情况下,与接触部件61经由连接部62而被保持在保持部63上的情况相比,接触部件61的热能容易流出。通过使与保持部63相比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62介于接触部件61与保持部63之间,从而能够抑制热能从接触部件61流出的情况。而且,经由下游侧支承部17而被第一加热部51加热的介质M的热不易经由接触部件61和连接部62而向保持部63传导,从而不易在保持部63侧被夺走。因此,通过介质M而被加热的接触部件61的温度不易发生变化,而与接触部件61接触的介质M的温度也不易发生变化。
因此,通过在接触部件61与保持部63之间设置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62(不易传导热的连接部62),从而经由下游侧支承部17而被第一加热部51加热的介质M的温度不易下降。
在印刷装置100中,由于在从下游侧支承部17朝向收卷部40被送出的介质M与接触部件61接触了的情况下介质M的温度不易降低,因此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与收卷部40之间,维持了介质M的温度较高的状态,从而能够维持易于通过余热而使被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干燥的状态。其结果为,在印刷装置100中,由于除了在介质M被下游侧支承部17支承的期间之外,在介质M于下游侧支承部17与收卷部40之间被输送的期间内,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也被干燥,因此油墨的干燥时间较长,从而能够抑制因介质M的干燥不充分而造成的不良状况(收卷侧卷筒体41上的介质M的粘贴、图像的洇渗、图像的模糊等)。而且,和介质M仅在被下游侧支承部17支承的期间内被干燥的情况相比,能够加快介质M的输送速度,从而能够提高印刷装置100的效率(例如,处理能力)。换而言之,在于介质M从第一加热部51排出以后维持了介质M的温度较高的状态、且能够维持易于进行油墨的干燥的状态的情况下,与介质M从第一加热部51排出以后介质M的温度降低、且油墨的干燥较难的情况相比,即使加快了介质M的输送速度,也易于使油墨适当地干燥,因此能够加快介质M的输送速度,从而能够提高印刷装置的效率(处理能力)。
此外,被配置在保持部63与接触部件61之间的粘合剂69由树脂构成,粘合剂69的热传导率低于保持部63的热传导率。因此,粘合剂69也成为本申请中的“连接部”的一部分。
另外,在于保持部63与接触部件61之间不设置连接部62,接触部件61通过粘合剂69而被固定在保持部63上,例如粘合剂69被厚膜化,从而实质上通过粘合剂69来使介质M的热不易传导到保持部63上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接触部件61通过粘合剂69而被固定在保持部63上的结构。
实施方式2
图5是对应于图3的图,且是被搭载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图6是图5的B-B间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此外,在图5中省略了粘合剂69的图示,且在图6中以双点划线图示出了介质M。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0A中,作为引导部60A的结构要素的连接部621的形状不同于实施方式1。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60A的连接部621是在扫描方向X上较长的一个部件,而实施方式1的引导部60的连接部62是由第一连接部62A与第二连接部62B构成的两个部件,这一点是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主要的不同点。
以下,参照图5以及图6,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A的概要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部位,则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5以及图6所示,构成被搭载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A上的引导部60A的连接部621为,在扫描方向X上较长的一个部件,并由与保持部63连接的部分621A和被***至接触部件61中的部分621B构成。
连接部621的部分621A在保持部63侧具有凹部62CA、62CB,保持部63的凸部64嵌入至连接部621的凹部62CA、62CB中,并且保持部63与连接部621的部分621A通过粘合剂69(省略图示)而被固定(紧固)。
连接部621的部分621B为,在扫描方向X上较长的圆筒形状的部件。在与扫描方向X交叉的方向上,部分621B的外形尺寸短于部分621A的外形尺寸。
接触部件61以与输送方向F交叉的扫描方向X成为长度方向的方式被形成,且在内部具有空洞。在接触部件61的空洞中,***有连接部621的部分621B。换而言之,连接部621的部分621B设置为,从接触部件61的扫描方向X上的一侧的端部61A起贯通至接触部件61的扫描方向X上的另一侧的端部61B为止。
而且,在连接部621的部分621B被***至接触部件61的部分中,在部分621B与接触部件61之间配置有粘合剂69,通过粘合剂69从而使接触部件61被固定在连接部621的部分621B上。
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不在部分621B与接触部件61之间设置粘合剂69,而是将连接部621的部分621B设为转动轴使接触部件61能够转动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A中,由于在保持部63与接触部件61之间配置有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621,从而在从下游侧支承部17朝向收卷部40被送出的介质M与接触部件61接触了的情况下,介质M的热不易向保持部63传导,因此介质M的温度不易下降,从而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与收卷部40之间维持了介质M的温度较高的状态,并能够维持易于通过余热而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干燥的状态,因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即,能够在抑制因介质M的干燥不充分所造成的不良状况的同时,使印刷装置100A的效率提高。
在实施方式1中,由于在扫描方向X上较长的接触部件61的一部分(端部61A、61B)通过连接部62而被支承,如果减薄接触部件61,则接触部件61的机械性强度减弱,接触部件61将因从介质M作用的力而容易发生变形,因此难以减薄接触部件61。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接触部件61之中被***有连接部621,而在扫描方向X上较长的接触部件61的整体则是通过连接部621而被支承的,因此接触部件61的机械性强度通过连接部621而提高了,从而接触部件61不易因从介质M作用的力而发生变形。因此,与实施方式1相比,能够减薄接触部件61,并减小接触部件61的热容量。当接触部件61的热容量变小时,将能够得到如下效果,即,在介质M与接触部件61接触了的情况下,从介质M向接触部件61传导的热量变小,介质M的热不易被接触部件61夺走,从而介质M的温度更加不易发生变化(不易降低)。
实施方式3
图7是对应于图5的图,且是被搭载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此外,在图7中,省略了粘合剂69的图示。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60B不具有实施方式2中的接触部件61,而是由连接部622与保持部63构成。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60B中的连接部622同时具有接触部件61的作用。这一点是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2的主要的不同点。
以下,参照图7,与实施方式2的不同点为中心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B的概要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结构部位,则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7所示,构成被搭载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B上的引导部60B的连接部622为,在扫描方向X上较长的一个部件,且具有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连接部621相同的形状。保持部63的凸部64被嵌入至连接部622的凹部62CA、62CB中,并且保持部63与连接部622通过粘合剂69(图示略)而被固定(紧固)。
连接部622由机械性强度较高的树脂构成,并与介质M接触,且以使介质M被适当地收卷在收卷部40上的方式对介质M进行引导。连接部622的构成材料例如能够使用玻璃纤维强化树脂(例如,玻璃纤维强化聚酰胺树脂)、聚醚醚酮树脂、聚苯硫醚树脂等。此外,连接部622(机械性强度较高的树脂)的热传导率低于保持部63(铁、不锈钢)的热传导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介质M进行引导的连接部622由不易传导热的材料构成,因此在从下游侧支承部17朝向收卷部40被送出的介质M与连接部622接触了的情况下,介质M的热不易向保持部63传导,因此介质M的温度不易下降,从而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与收卷部40之间维持了介质M的温度较高的状态,并能够维持易于通过余热而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干燥的状态,因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即,能够在抑制因介质M的干燥不充分所造成的不良状况的同时,使印刷装置100B的效率提高。
而且,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60B不具有接触部件61,连接部622同时具有接触部件61的作用,因此和具有接触部件61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引导部60A相比,部件数量变少,从而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实施方式4
图8是对应于图2的图,且是被搭载于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立体图。图9是对应于图6的图,且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60C中,连接部623的形状与连接部623的位置与实施方式1有所不同,且接触部件61被直接固定在保持部63上。这一点是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主要的不同点。
以下,参照图8以及图9,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C的概要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部位,则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8以及图9所示,构成被搭载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C上的引导部60C的连接部623为,在扫描方向X上较长的树脂管,且未被配置于保持部63与接触部件61之间,而是以覆盖接触部件61的表面的方式被设置。即,接触部件61被***至连接部623的内侧,通过连接部623而被覆盖。而且,在连接部623与接触部件61之间配置有粘合剂69,从而连接部623与接触部件61通过粘合剂69而被固定。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介质M与连接部623接触,而不与接触部件61接触。
而且,保持部63与接触部件61是通过螺钉(省略图示)而被相互固定的。
连接部623由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部62相同的材料(树脂)构成,且连接部623的热传导率低于接触部件61(铝)的热传导率,而且,低于保持部63(铁、不锈钢)的热传导率。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C中,由于在介质M与接触部件61之间配置有热传导率低的连接部623,因此介质M的热不易向接触部件61传导,介质M的温度不易下降,从而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与收卷部40之间维持了介质M的温度较高的状态,并能够维持易于通过余热而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干燥的状态,因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即,能够在抑制因介质M的干燥不充分所造成的不良状况的同时,使印刷装置100C的效率提高。
另外,只要在介质M与接触部件61之间配置有连接部623即可,也可以是以覆盖接触部件61的表面的全体的方式设置有连接部623的结构,还可以是以覆盖接触部件61的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有连接部623的结构。
实施方式5
图10是对应于图2的图,且是被搭载于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立体图。图11是对应于图6的图,且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图12是对应于图11的图,且是本实施方式的其他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60DA、60DB具有对接触部件61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部52。这一点是与实施方式1的主要的不同点。
以下,参照图10以及图11,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D的概要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部位,则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被搭载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D上的引导部60DA,除了在接触部件61与保持部63之间具有连接部62之外,还具有对接触部件61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部52。
接触部件61为在扫描方向X上较长的中空的管,且在内部具有空洞。接触部件61具有在引导部60DA对介质M进行引导时与介质M接触的接触区域71、和在对介质M进行引导时不与介质M接触的非接触区域72。在图11中,未被涂阴影线的区域为与介质M接触的引导部60DA的接触区域71,而被涂阴影线的区域则为不与介质M接触的引导部60DA的非接触区域72。
第二加热部52以不与引导部60DA的接触区域71以及引导部60DA的非接触区域72接触的方式被配置于接触部件61的内部(接触部件61的空洞之中)。换而言之,第二加热部52至少被设置在接触部件61的内部。第二加热部52例如是通过红外线或远红外线来进行加热的红外线加热器。作为第二加热部52,除了红外线加热器之外,例如还能够使用在内部具有发热体(镍铬合金线)的护套式加热器、或以陶瓷为发热体的陶瓷加热器。
在接触部件61的扫描方向X上的另一侧的端部61B上,第二加热部52贯穿第二连接部62B与保持部63并与配置在保持部63的外侧的电源53相连接。并且,通过从电源53向第二加热部52通电,从而使第二加热部52被加热,由此能够通过第二加热部52而从接触部件61的内侧对接触部件61进行加热。
由于第二加热部52位于接触部件61的空洞的中心处,因此和第二加热部52不位于接触部件61的空洞的中心的情况相比,能够从接触部件61的内侧均匀地对接触部件61进行加热。而且,当将第二加热部52设置在接触部件61的内部(内侧)时,和将第二加热部52设置在接触部件61的外部(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引导部60DA的节省空间化。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D中,由于在保持部63与接触部件61之间设置有热传导率低的连接部62,因此经由下游侧支承部17而被第一加热部51加热的介质M的温度不易下降,从而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与收卷部40之间维持了介质M的温度较高的状态,并能够维持易于通过余热而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干燥的状态,因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即,能够在抑制因介质M的干燥不充分所造成的不良状况的同时,使印刷装置100D的效率提高。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D中,由于接触部件61被第二加热部52加热,因此和接触部件61未被加热的结构(实施方式1的印刷装置100)相比,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与收卷部40之间提高了介质M的温度,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迅速干燥,从而能够加快介质M的输送速度,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印刷装置100D的效率(处理能力)。
另外,在引导部60DB中,并未被限定于第二加热部52被配置于接触部件61的空洞的中心的结构,如图12所示,也可以采用第二加热部52被配置在从接触部件61的空洞的中心偏离的位置处的结构。具体而言,第二加热部52以在接触部件61的内部与接触部件61的接触区域71接触的方式被配置。当在引导部60DB中第二加热部52被配置为与接触部件61的接触区域71接触时,能够迅速且高效地对接触部件61的接触区域71进行加热。
以此方式,第二加热部52只要至少被设置在接触部件61的内部即可,例如也可以采用被配置在接触部件61的空洞的中心的结构(图11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例如被配置为与接触部件61的接触区域71接触的结构(图12的结构)。
实施方式6
图13是对应于图12的图,且是被搭载于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
虽然在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引导部60DA、60DB中,第二加热部52被配置在中空的接触部件61的内侧处,但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60E中,第二加热部52A则被配置在中空的接触部件61的外侧处。这一点是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5的主要的不同点。
以下,参照图13,以与实施方式5的不同点为中心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E的概要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实施方式5相同的结构部位,则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3所示,被搭载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E上的引导部60E,除了在接触部件61与保持部63之间具有连接部62之外,还在引导部60E中,在中空的接触部件61的表面(外侧)上安装有第二加热部52A。详细而言,第二加热部52A例如是在热传导性优异的部件(铝箔)上粘贴有发热体的面状加热器,并通过耐热性优异的双面胶带(省略图示)而被粘贴在接触部件61的表面上的非接触区域72中。
换而言之,接触部件61具有在对介质M进行引导时与介质M接触的接触区域71、和在对介质M进行引导时不与介质M接触的非接触区域72,并且第二加热部52A至少被设置在非接触区域72中。
另外,虽然也可以将第二加热部52A设置在接触部件61的接触区域71中,但是如果将第二加热部52A设置在接触部件61的接触区域71中,则会因第二加热部52A而在接触部件61的接触区域71中形成多余的凹凸,从而在介质M与接触区域71而被引导的情况(被输送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因多余的凹凸而妨碍介质M的引导(介质的输送)。如果在非接触区域72中设置第二加热部52A,则由于不会因第二加热部52A而在接触区域71中产生多余的凹凸,因此抑制了妨碍介质M的引导(介质的输送)的情况。
因此,优选为,第二加热部52A被设置在非接触区域72中。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E中,由于接触部件61被第二加热部52A加热,因此与接触部件61未被加热的结构(实施方式1的印刷装置100)相比,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5相同的效果,即,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与收卷部40之间使介质M的温度较高,从而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迅速干燥,并能够加快介质M的输送速度,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印刷装置100E的效率(处理能力)。
此外,例如,还可以将实施方式5的结构与实施方式6的结构进行组合而设为在接触部件61的内侧与接触部件61的外侧双方均设置第二加热部52、52A的结构。
实施方式7
图14是对应于图11的图,且是被搭载于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图15是对应于图13的图,且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其他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60FA、60FB具有新的罩75。这一点是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5以及实施方式6的主要的不同点。
以下,参照图14以及图15,以与实施方式5以及实施方式6的不同点为中心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F的概要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实施方式5以及实施方式6相同的结构部位,则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4所示,被搭载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F上的引导部60FA,除了在接触部件61与保持部63之间具有连接部62、以及在接触部件61的内侧具有对接触部件61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部52之外,还以覆盖接触部件61的表面上的非接触区域72的方式安装有作为“低热传导率部件”的一个示例的罩75。
罩75由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部62相同的材料(树脂)构成,且罩75的热传导率低于接触部件61(铝)的热传导率,而且,低于保持部63(铁、不锈钢)的热传导率。
换而言之,接触部件61具有在对介质M进行引导时与介质M接触的接触区域71、和在对介质M进行引导时不与介质M接触的非接触区域72,且在非接触区域72中安装有与接触部件61相比热传导率较低的罩75。
通过在非接触区域72中安装与接触部件61相比热传导率较低的罩75,从而与未在接触部件61上安装罩75的结构(实施方式5的结构)相比,通过第二加热部52而被加热的接触部件61的热不易被夺走,接触部件61的保温性提高,且通过第二加热部52而被加热的接触部件61的温度不易下降。
因此,和未在接触部件61安装有罩75的结构(实施方式5的结构)相比,能够得到以下效果,即,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与收卷部40之间,通过第二加热部52而被加热的接触部件61的温度不易下降,有效地使介质M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迅速干燥,能够加快介质M的输送速度,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印刷装置100F的效率(处理能力)。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其他示例,如图15所示,被搭载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F上的引导部60FB,除了在接触部件61与保持部63之间具有连接部62、以及在接触部件61的表面上的非接触区域72中安装有第二加热部52A之外,还在引导部60FB中,以覆盖接触部件61的表面上的非接触区域72以及被安装于非接触区域72的第二加热部52A的表面的方式安装有作为“低热传导率部件”的一个示例的罩75。
即,接触部件61具有在对介质M进行引导时与介质M接触的接触区域71、和在对介质M进行引导时不与介质M接触的非接触区域72,并且在非接触区域72中安装有与接触部件61相比热传导率较低的罩75。
通过在非接触区域72中设置与接触部件61相比热传导率较低的罩75,从而与未在接触部件61上安装罩75的结构(实施方式6的结构)相比,能够得到如下效果,即,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与收卷部40之间,通过第二加热部52而被加热的接触部件61的温度不易下降,能够有效地使介质M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迅速干燥,并能够加快介质M的输送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印刷装置100F的效率(处理能力)。
在实施方式5至7中,除了在接触部件61与保持部63之间设置有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62,从而使接触部件61的热不易向保持部63侧传导的结构之外,还具有能够通过第二加热部52、52A而将接触部件61的温度进一步提高至所希望的温度的结构。
当具有接触部件61的热不易向保持部63一侧传导的结构(设置有连接部62的结构)时,则和接触部件61的热易于向保持部63一侧传导的结构(未设置有连接部62的结构)相比,即便减小第二加热部52、52A的热能(消耗电力),也能够使接触部件61的温度上升至所希望的温度,并能够实现节能化。
而且,由于接触部件61的热不易向保持部63侧传导,因此接触部件61中的接近保持部63一侧与远离保持部63一侧之间温度差变小,从而能够提高接触部件61的温度的均匀性。因此,在实施方式5至7中,被第二加热部52、52A加热的接触部件61的温度的均匀性得到提高,且通过接触部件61而被加热的介质M的温度的均匀性也得到提高,从而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迅速干燥,除了该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容易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均匀干燥的效果。
即使假设为未在接触部件61与保持部63之间设置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62,而仅设置对接触部件61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部52、52A的结构,第二加热部52、52A的热能也会经由接触部件61而向介质M传导,能够提高介质M的温度,从而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适当地干燥,能够抑制因介质M的干燥不充分所造成的不良状况(收卷侧卷筒体41上的介质M的粘贴、图像的洇渗、图像的模糊等),由此能够适当地解决本申请的课题。
因此,也可以采用不在接触部件61与保持部63之间设置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62,而仅设置对接触部件61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部52、52A的结构。
实施方式8
图16是对应于图2的图,且是被搭载于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立体图。图17是对应于图6的图,且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的概略剖视图。图18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其他引导部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60GA、60GB以与下游侧支承部17和接触部件61双方接触的方式新设置了传热部81、82。这一点是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主要的不同点。
以下,参照图16以及图17,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G的概要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部位,则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6所示,被搭载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G上的引导部60GA,除了在接触部件61与保持部63之间具有连接部62之外,还具有与下游侧支承部17和接触部件61双方接触的传热部81。
传热部81为在扫描方向X上较长的薄片状的部件,且以填补下游侧支承部17与接触部件61之间的缝隙19(参照图2)的方式被配置。传热部81通过具有耐热性的双面胶带而被固定在下游侧支承部17以及接触部件61双方上,并且与下游侧支承部17以及接触部件61双方接触。另外,也可以通过螺钉或粘合剂等而将传热部81固定在下游侧支承部17以及接触部件61上。
传热部81是将石墨(graphite)加工成薄片状的石墨薄片,且具有较高的热传导率与柔软性。即,传热部81(石墨薄片)与接触部件61(铝)、连接部62(树脂)以及保持部63(铁、不锈钢)相比,具有高的热传导率。
作为传热部81,除了石墨薄片之外,还能够使用采用了碳纤维的织物(碳纤维薄片)。此外,构成传热部81的材料只要是具有高于连接部62(树脂)的热传导率的材料即可,除了上述的石墨薄片与碳纤维薄片之外,例如也可以是金属。
如果设置了与下游侧支承部17和接触部件61这双方接触的传热部81,则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经由下游侧支承部17、传热部81和接触部件61而向介质M传导,从而使介质M被加热。换而言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60GA具有将由第一加热部51产生的热能向接触部件61进行传导的传热部81。
此外,介质M的接触区域CA为,介质M中的被第一加热部51加热的区域。下游侧支承部17为,对介质M的接触区域CA进行支承的被加热区域支承部。传热部81换用另一措辞可称为,对下游侧支承部17(被加热区域支承部)和接触部件61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部,且为“第三连接部”的一个示例。并且,印刷装置100G具有对介质M中的被第一加热部51加热的区域、即接触区域CA进行支承的下游侧支承部17,本申请中的“传热部”包括对下游侧支承部17和接触部件61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部(传热部81)。
以此方式,本申请中的“传热部”由与下游侧支承部17不同的部件(传热部81)构成。
在实施方式5以及实施方式6中,通过将第二加热部52、52A的热能传导至接触部件61上,从而使接触部件61被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经由下游侧支承部17与传热部81而传导至接触部件61上,从而使接触部件61被加热。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即使不设置第二加热部52、52A与电源53也能够对接触部件61进行加热,因此能够得到以下效果,即,抑制了用于设置第二加热部52、52A与电源53的成本,并进一步简化了结构。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G中,由于在保持部63与接触部件61之间设置有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62,因此经由下游侧支承部17而被第一加热部51加热的介质M的温度不易下降,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与收卷部40之间,维持了介质M的温度较高的状态,从而能够维持易于通过余热而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干燥的状态,因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即,能够在抑制因介质M的干燥不充分所造成的不良状况的同时,使印刷装置100G的效率提高。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G中,由于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下游侧支承部17的热能)经由下游侧支承部17和传热部81而被传导至接触部件61上,从而使接触部件61的温度被提高,因此和接触部件61未被加热的结构(实施方式1的印刷装置100)相比,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与收卷部40之间提高了介质M的温度,从而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迅速干燥,能够加快介质M的输送速度,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印刷装置100G的效率(处理能力)。
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其他示例,如图18所示,被搭载于另一引导部60GB上的传热部82可以被分割成多个部件82A、82B、82C、82D。传热部82(多个部件82A、82B、82C、82D)由与传热部81相同的材料(石墨薄片)构成,且具有较高的热传导率与优异的柔软性。
根据所涉及的结构,由于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也经由下游侧支承部17与传热部82而被传导至接触部件61上,从而使接触部件61的温度被提高,因此和接触部件61未被加热的结构(实施方式1的印刷装置100)相比,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与收卷部40之间提高了介质M的温度,从而能够加快介质M的输送速度,进而能够提高印刷装置100G的效率(处理能力)。
被安装有传热部81、82中的一方的下游侧支承部17是在扫描方向X以及与扫描方向X交叉的方向上较长的部件,并且和在扫描方向X以及与扫描方向X交叉的方向上较短的部件相比,例如容易因在将下游侧支承部17向保持部63进行安装时的外力而发生变形。而且,由于下游侧支承部17是被安装在保持部63上的,因此例如容易因保持部63的尺寸公差而发生变形。
而且,被安装有传热部81、82中的另一方的接触部件61也是在扫描方向X上较长的部件,且例如容易因尺寸公差而发生变形。
例如,在下游侧支承部17的变形以及接触部件61的变形较为轻微、且下游侧支承部17的安装有传热部81的一方的部分与接触部件61的安装有传热部81的另一方的部分实质上被平行配置的情况下,能够在不对传热部81作用有多余的应力的状态下,适当地将传热部81安装在下游侧支承部17以及接触部件61上。
但是,在下游侧支承部17的变形以及接触部件61的变形并不轻微、且下游侧支承部17中的安装有传热部81的一方的部分与接触部件61中的安装有传热部81的另一方的部分出现扭曲的情况下,传热部81将以被扭曲的状态被安装在下游侧支承部17以及接触部件61上。而且,在传热部81以被扭曲的状态被安装在下游侧支承部17以及接触部件61上的情况下,会对传热部81作用有多余的应力,从而容易使传热部81从下游侧支承部17以及接触部件61上被剥离下来。
如图17所示,由于如果传热部81具有在扫描方向X上较长的形状,则将在以追随于下游侧支承部17或接触部件61的扭曲的方式使传热部81发生变形的状态下,将传热部81安装在下游侧支承部17以及接触部件61,因此对于传热部81作用多余的应力,难以将传热部81稳定地安装于下游侧支承部17以及接触部件61。
如图18所示,在通过扫描方向X上的尺寸较短的部件82A、82B、82C、82D来构成传热部82、且传热部82(部件82A、82B、82C、82D)具有在扫描方向X上较短的形状的情况下,和传热部81具有在主扫描方向X上较长的形状的结构(图16的结构)相比,传热部82(部件82A、82B、82C、82D)的扭曲变得较为轻微,作用于传热部82上的应力也变得较为轻微,从而能够将传热部82稳定地安装在下游侧支承部17以及接触部件61上。
因此,优选为,在下游侧支承部17的变形以及接触部件61的变形不轻微,下游侧支承部17的安装有传热部81的一方的部分与接触部件61的安装有传热部81的另一方的部分出现扭曲的情况下,由在扫描方向X上的尺寸较短的部件82A、82B、82C、82D来构成传热部82。
实施方式9
图19是对应于图2的图,且是被搭载于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立体图。在图19中,以粗虚线示出下游侧支承部18。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60H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引导部60相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游侧支承部18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有所不同,这一点是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主要的不同点。
以下,参照图19,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H的概要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部位,则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H中,下游侧支承部18由主体部18A与连接部18B构成。主体部18A为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下游侧支承部17相同的形状,且具有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下游侧支承部17相同的结构。连接部18B相对于主体部18A而被配置在接触部件61一侧,并与接触部件61接触。即,下游侧支承部18具有加长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下游侧支承部17的形状,并且通过连接部18B而与接触部件61接触。
以此方式,下游侧支承部18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下游侧支承部17相同形状的主体部18A、和从主体部18A向接触部件61侧突出的连接部18B。并且,通过设置连接部18B,从而使下游侧支承部18与接触部件61接触。另一方面,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下游侧支承部17在与接触部件61之间具有缝隙19,而不与接触部件61接触(参照图2)。这一点是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主要的不同点。
另外,连接部18B是“传热部”以及“第三连接部”的一个示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游侧支承部18的主体部18A相当于“对介质中的被第一加热部加热的区域、即被加热区域进行支承的被加热区域支承部”。下游侧支承部18的连接部18B相当于“对被加热区域支承部与接触部件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部”。换而言之,印刷装置100H具有对介质M中的被第一加热部51加热的区域、即接触区域CA进行支承的下游侧支承部18的主体部18A(被加热区域支承部),并且本申请中的“传热部”包括对下游侧支承部18的主体部18A和接触部件61进行连接的下游侧支承部18的连接部18B。
以此方式,本申请中的“传热部”由与下游侧支承部17相同的部件(连接部18B)构成。
并且,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通过下游侧支承部18的主体部18A与下游侧支承部18的连接部18B而被传导至接触部件61上,从而能够提高接触部件61的温度,并提高与接触部件61接触的介质M的温度。由于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经由主体部18A与接触部18B而向接触部件61传导,从而使接触部件61的温度被提高,因此和接触部件61未被加热的结构(实施方式1的印刷装置100)相比,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与收卷部40之间提高了介质M的温度,从而能够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迅速干燥,并加快介质M的输送速度,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印刷装置100H的效率(处理能力)。
在实施方式8中,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与接触部件61之间配置有与下游侧支承部17不同的部件(传热部81、82(参照图16、18)),并通过与下游侧支承部17不同的部件(传热部81、82)而形成了对下游侧支承部17与接触部件61进行连接的“传热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下游侧支承部17向接触部件61侧延长,并通过与下游侧支承部17相同的部件(连接部18B)而形成了对下游侧支承部17的主体部18A与接触部件61进行连接的“传热部”。
以此方式,对被加热区域支承部(下游侧支承部17、下游侧支承部18的主体部18A)与接触部件(接触部件61)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即本申请中的“传热部”既可以是被设置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与接触部件61之间的其他部件(传热部81、82),也可以是以延长下游侧支承部18的方式被形成的下游侧支承部18的一部分(下游侧支承部18的连接部18B)。
如果延长被加热区域支承部并将被加热区域支承部的一部分设为第三连接部,则和将与被加热区域支承部不同的部件(其他部件)设为第三连接部的情况相比,无需新设置与被加热区域支承部不同的部件,因此能够实现本申请中的“传热部(第三连接部)”的低成本化。
而且,将下游侧支承部18的主体部18A的热向接触部件61进行传导的传热部也可以是热管。例如,在热源(第一加热部51、第二加热部52)被配置在与实施方式8以及实施方式9的设置位置(下游侧支承部18、接触部件61)不同的位置处、且传导热源的热能的路径弯曲的情况下,如果使用热管作为传热部,则由于热管能够加工成各种形状,因此能够使热源的热能通过热管而有效地向接触部件61进行传导。
而且,在实施方式8中,作为将由第一加热部51产生的热能向接触部件61进行传导的传热部,而设置了对被加热区域支承部(下游侧支承部17)与接触部件(接触部件61)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部(传热部81、82),从而第三连接部(传热部81、82)经由下游侧支承部17而与第一加热部51间接地连接。但是,并未被限定于第三连接部(传热部81、82)经由下游侧支承部17而与第一加热部51间接连接的结构,也可以是第三连接部(传热部81、82)与第一加热部51直接连接的结构。即,可以以对第一加热部51和接触部件61进行连接的方式来设置传热部81、82。
而且,除了第三连接部(传热部81、82)与第一加热部51间接连接的部分之外,也可以是包含第三连接部(传热部81、82)与第一加热部51直接连接的部分的结构。
在实施方式8以及9中,除了在接触部件61与保持部63之间设置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62,从而使接触部件61的热不易向保持部63一侧传导的结构之外,还具有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通过传热部(传热部81、82、下游侧支承部18的连接部18B)而向接触部件61传导,从而能够将接触部件61的温度升高至所希望的温度的结构。
如果具有接触部件61的热不易向保持部63一侧传导的结构(设置有连接部62的结构),则与接触部件61的热容易向保持部63一侧传导的结构(未设置有连接部62的结构)相比,即使减小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消耗电力),也能够使接触部件61的温度上升至所希望的温度,并能够实现节能化。
而且,由于接触部件61的热不易向保持部63一侧传导,因此能够在接触部件61上的接近保持部63一侧与远离保持部63一侧之间缩小接触部件61的温度差,从而能够提高接触部件61的温度的均匀性。因此,在实施方式8以及9中,由于提高了接触部件61的温度的均匀性,也提高了通过接触部件61而被加热的介质M的温度的均匀性,因此除了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迅速干燥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容易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均匀干燥的效果。
即使假设是未在接触部件61与保持部63之间设置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62,而仅设置有将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向接触部件61进行传导的传热部(传热部81、82、下游侧支承部18的连接部18B)的结构,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也能够经由传热部(传热部81、82、下游侧支承部18的连接部18B)与接触部件61而被传导至介质M上,使介质M的温度升高,并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适当地干燥,从而能够抑制因介质M的干燥不充分所造成的不良状况(收卷侧卷筒体41上的介质M的粘贴、图像的洇渗、图像的模糊等),能够适当解决本申请的课题。
因此,也可以采用不在接触部件61与保持部63之间设置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62,而仅设置将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向接触部件61进行传导的传热部(传热部81、82、下游侧支承部18的连接部18B)的结构。
实施方式10
图20是对应于图2的图,且是被搭载于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上的引导部的立体图。图21是对应于图2的图,且是被搭载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其他引导部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60JA、60JB具有使作为“流体”的一个示例的气体在第一加热部51与接触部件61之间循环的循环部90、90A、90B。这一点是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主要的不同点。
以下,参照图20以及图21,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0J的概要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部位,则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20所示,构成被搭载于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0J上的引导部60JA的接触部件61是在扫描方向X上较长的中空的管,且在内部具有空洞。接触部件61的空洞成为供气体流动的流道。扫描方向X上的一个保持部63A、第一连接部62A和接触部件61的一侧的端部61A相互连接固定,并在该连接固定的部分上形成有供气体流动的贯穿孔(省略图示)。扫描方向X上的另一个保持部63B、第二连接部62B和接触部件61的另一侧的端部61B相互连接固定,并在该连接固定的部分上形成有供气体流动的贯穿孔(省略图示)。
而且,以连结设置有供气体流动的贯穿孔的扫描方向X上的一个保持部63A与设置有供气体流动的贯穿孔的扫描方向X上的另一个保持部63B的方式而设置有管道91。管道91的一个端部与保持部63A的贯穿孔连接,且另一个端部与保持部63A的贯穿孔连接,并且一个端部与另一个端部之间的部分被固定在下游侧支承部17的里侧。管道91的内部为空洞,且管道91的空洞成为供气体流动的流道。
管道91的至少被固定在下游侧支承部17的部分(位于下游侧支承部17的里侧的部分)例如由铝构成,且热传导率高于接触部件61。管道91被配置为沿着扫描方向X而横穿下游侧支承部17,并且经由铝带等而被固定在下游侧支承部17的安装有第一加热部51的面上。而且,在管道91中的与保持部63B的贯穿孔连接的部分和被固定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上的部分之间,设置有送风风扇92。
并且,通过被设置在另一个保持部63B、第二连接部62B和接触部件61的另一侧的端部61B上的贯穿孔、管道91、送风风扇92、和被设置在一个保持部63A、第一连接部62A和接触部件61的一侧的端部61A上的贯穿孔,从而形成了供气体流动的循环部90(气体的流道)。
而且,由于接触部件61也形成了供气体流动的流道,因此通过接触部件61和循环部90而形成了环状的气体的流道。当使送风风扇92进行工作时,气体会在由循环部90和接触部件61形成的环状的气体的流道之中循环,如图中的箭头标记所示那样,气体在接触部件61之中从接触部件61中的另一侧的端部61B起朝向一侧的端部61A流动。
以此方式,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60JA,除了具有接触部件61、连接部62和保持部63A、63B之外,还具有循环部90,并且当使送风风扇92进行工作时,气体会在接触部件61之中从接触部件61中的另一侧的端部61B起朝向一侧的端部61A流动。
在循环部90中,管道91在被固定于下游侧支承部17的部分处被加热,从而管道91的中的气体也被加热。即,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经由下游侧支承部17与管道91而向管道91内的气体传导,从而管道91内的气体被加热。进一步地,当使送风风扇92工作时,被加热的气体在接触部件61之中从接触部件61中的另一侧的端部61B起朝向一侧的端部61A流动,从而接触部件61被加热。即,当使送风风扇92工作,而使在管道91被固定于下游侧支承部17的部分处被加热的气体在由循环部90与接触部件61所形成的环状的气体的流道中流动时,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通过循环部90而被传导至接触部件61,从而使接触部件61被加热。
以此方式,循环部90通过使被加热的气体流动,从而作为将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向接触部件61进行传导的“传热部”而发挥功能。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J具有使气体在第一加热部51与接触部件61之间循环的循环部90,并且循环部90作为将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向接触部件61进行传导的“传热部”而发挥功能。换而言之,本申请中的“传热部”包括使气体在第一加热部51与接触部件61之间循环的循环部90。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J中,由于在保持部63A、63B与接触部件61之间设置有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62A、62B,因此经由下游侧支承部17而被第一加热部51加热的介质M的温度不易下降,并在下游侧支承部17与收卷部40之间维持了介质M的温度较高的状态,从而能够维持易于通过余热而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干燥的状态,因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即,能够在抑制因介质M的干燥不充分所造成的不良状况的同时,提高印刷装置100J的效率。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J中,由于循环部90作为将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向接触部件61进行传导的“传热部”而发挥功能,从而使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通过循环部90而被传导到接触部件61上,使接触部件61的温度被提高,因此与未通过循环部90来加热接触部件61的结构(实施方式1的印刷装置100)相比,进一步提高了下游侧支承部17与收卷部40之间的介质M的温度,从而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迅速干燥,能够加快介质M的输送速度,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印刷装置100J的效率(处理能力)。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示例,如图21所示,在构成引导部60JB的接触部件61的中央处设置有使气体的流道分支的分支部61C。
在引导部60JB中设置有管道91A,所述管道91A将扫描方向X上的一个保持部63A、第一连接部62A和接触部件61的一侧的端部61A相互连接的部分与接触部件61的分支部61C连结在一起。在管道91A的接近一个保持部63A的一侧处设置送风风扇92A。并且,通过管道91A、送风风扇92A、与扫描方向X上的一个保持部63A、第一连接部62A和接触部件61的一侧的端部61A相连接的部分,从而形成了第一循环部90A。
第一循环部90A被连接固定在接触部件61的分支部61C上,由第一循环部90A和接触部件61形成了环状的气体的流道,且当使送风风扇92A进行工作时,如附图中的箭头标记所示那样,气体在接触部件61中从接触部件61的一侧的端部61A起朝向分支部61C流动。
此外,在引导部60JB中设置有管道91B,所述管道91B将扫描方向X上的另一个保持部63B、第二连接部62B和接触部件61的另一侧的端部61B相互连接固定的部分与接触部件61的分支部61C连结在一起。在管道91B的接近另一个保持部63B的一侧处设置送风风扇92B。并且,通过管道91B、送风风扇92B、与扫描方向X上的另一个保持部63B、第二连接部62B和接触部件61的另一侧的端部61B相互连接固定的部分,从而形成了第二循环部90B。
第二循环部90B被连接固定在接触部件61的分支部61C上,由第二循环部90B和接触部件61形成了环状的气体的流道,且当使送风风扇92B进行工作时,如附图中的箭头标记所示那样,气体在接触部件61中从接触部件61的另一侧的端部61B起朝向分支部61C流动。
此外,由第一循环部90A与接触部件61形成的环状的气体的流道、和由第二循环部90B与接触部件61形成的环状的气体的流道在接触部件61的分支部61C处局部重叠,从而在接触部件61之中从接触部件61的一侧的端部61A起朝向分支部61C流动的气体、与在接触部件61之中从接触部件61的另一侧的端部61B起朝向分支部61C流动的气体在分支部61C处合流。
以此方式,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60JB除了接触部件61、连接部62和保持部63A、63B之外,还具有两个循环部90A、90B,且当使送风风扇92A、92B进行工作时,将分别在接触部件61之中流动有从接触部件61的一侧的端部61A起朝向分支部61C的方向的气体、和从接触部件61的另一侧的端部61B起朝向分支部61C的方向的气体。
如图20所示,引导部60JA具有一个循环部90,被加热的气体从接触部件61的另一侧的端部61B起朝向一侧的端部61A流动,从而使接触部件61被加热。此外,如图21所示,引导部60JB具有两个循环部90A、90B,被加热的气体从接触部件61的一侧的端部61A起朝向分支部61C流动,而且被加热的气体还从接触部件61的另一侧的端部61B起朝向分支部61C流动,从而使接触部件61被加热。因此,具有一个循环部90的引导部60JA和具有两个循环部90A、90B的引导部60JB相比,接触部件61中的气体的流道较长。具有两个循环部90A、90B的引导部60JB和具有一个循环部90的引导部60JA相比,接触部件61中的气体的流道较短。
由于气体在接触部件61之中流动的过程中气体会被冷却,因此如果气体的流道较长,则与气体的流道较短的情况相比,在气体的入口侧(另一侧的端部61B)与气体的出口侧(一侧的端部61A)处气体的温度差较大,从而难以均匀地加热接触部件61。如果气体的流道较短,则与气体的流道较长的情况相比,在气体的入口侧(端部61A、61B)与气体的出口侧(分支部61C)处气体的温度差变小,从而容易均匀地加热接触部件61。
因此,具有两个循环部90A、90B的引导部60JB与具有一个循环部90的引导部60JA相比,能够提高被加热的接触部件61的温度的均匀性。因此,由于在引导部60JB中,与引导部60JA相比,提高了接触部件61的温度的均匀性,并且也提高了通过接触部件61而被加热的介质M的温度的均匀性,因此除了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迅速干燥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容易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均匀干燥的效果。
另外,通过将在接触部件61之中流动的气体的流道设为两个,也能够提高被加热的接触部件61的温度的均匀性。详细而言,通过在接触部件61的内部设置两个空洞,且两个空洞中的一个使气体从一侧的端部61A起朝向另一侧的端部61B流动,两个空洞中的另一个使气体从另一侧的端部61B起朝向一侧的端部61A流动,从而也能够提高接触部件61的温度的均匀性。
而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将形成于接触部件61的内部的空洞作为气体的流道加以有效利用从而对接触部件61进行加热的,但是并未被限定于将形成于接触部件61的内部的空洞作为气体的流道加以有效利用的结构,也可以是在接触部件61的外侧设置气体的流道并利用该外侧的流道来对接触部件61进行加热的结构。
而且,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循环部90中设置加热部,并使通过该加热部而被加热的气体在循环部90、90A、90B之中流动,从而使接触部件61被加热的结构。
而且,在循环部90、90A、90B之中流动的流体并未被限定于气体,例如也可以是液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具有在接触部件61与保持部63A、63B之间设置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62,从而使接触部件61的热不易向保持部63一侧传导的结构之外,还具有使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通过传热部(循环部90、90A、90B)而向接触部件61传导,从而能够将接触部件61的温度升高至所希望的温度的结构。
如果具有接触部件61的热不易向保持部63A、63B一侧传导的结构(设置有连接部62的结构),则和接触部件61的热易于向保持部63A、63B一侧传导的结构(未设置有连接部62的结构)相比,即使减小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消耗电力),也能够使接触部件61的温度上升至所希望的温度,从而能够实现节能化。
而且,由于接触部件61的热不易向保持部63A、63B一侧传导,因此在接触部件61中的接近保持部63A、63B一侧与远离保持部63A、63B一侧之间温度差较小,从而能够提高接触部件61的温度的均匀性。因此,在实施方式10中,由于提高了接触部件61的温度的均匀性,并且也提高了通过接触部件61而被加热的介质M的温度的均匀性,因此除了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迅速干燥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容易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均匀干燥的效果。
即使假设为未在接触部件61与保持部63之间设置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62,而仅设置有将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向接触部件61传导的传热部(循环部90、90A、90B)的结构,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也会经由传热部(循环部90、90A、90B)与接触部件61而向介质M传导,能够提高介质M的温度,从而使喷落于介质M上的油墨适当地干燥,能够抑制因介质M的干燥不充分所造成的不良状况(收卷侧卷筒体41上的介质M的粘贴、图像的洇渗、图像的模糊等),由此能够适当地解决本申请的课题。
因此,也可以采用不在接触部件61与保持部63之间设置热传导率较低的连接部62,而仅设置将第一加热部51的热能向接触部件61传导的传热部(循环部90、90A、90B)的结构。
此外,例如,也可以将实施方式8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0的结构进行组合,从而采用引导部同时具备传热部82与循环部90的结构。
符号说明
8…主体框架;9…车轮;10…记录部;11…记录头;12…滑架;13…导向轴;15…上游侧支承部;16…压印板;17、18…下游侧支承部;19…缝隙;20…输送部;21、22…输送辊对;30…放卷部;31…放卷侧卷筒体;32…放卷电机;7…放卷侧支承部;40…收卷部;41…收卷侧卷筒体;42…收卷电机;47…收卷侧支承部;51…第一加热部;60…引导部;61…接触部件;61A…一侧的端部;61B…另一侧的端部;62…连接部;63…保持部;65…盘头螺钉;67…凸部;100…印刷装置。

Claims (10)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印刷部,其对在输送方向上被输送的介质实施印刷;
引导部,其与所述印刷部相比被设置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处,且对所述介质进行引导;
第一加热部,其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印刷部与所述引导部之间,且对所述介质进行加热,
所述引导部具有通过与所述介质接触而对所述介质进行引导的接触部件、与所述接触部件连接的连接部、和经由所述连接部而对所述接触部件进行保持的保持部,
所述连接部的热传导率低于所述保持部的热传导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以从所述接触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起贯穿至所述接触部件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为止的方式被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具有对所述接触部件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热部至少被设置在所述接触部件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件具有在对所述介质进行引导时与所述介质接触的接触区域、和在对所述介质进行引导时不与所述介质接触的非接触区域,
所述第二加热部至少被设置在所述非接触区域中。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件具有在对所述介质进行引导时与所述介质接触的接触区域、和在对所述介质进行引导时不与所述介质接触的非接触区域,
在所述非接触区域中,安装有热传导率低于所述接触部件的低热传导率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具有传热部,所述传热部将由所述第一加热部所产生的热能向所述接触部件进行传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被加热区域支承部,所述被加热区域支承部对所述介质中的被所述第一加热部加热的区域、即被加热区域进行支承,
所述传热部包括对所述被加热区域支承部和所述接触部件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热部包括使流体在所述第一加热部与所述接触部件之间循环的循环部。
CN201810876977.8A 2017-08-07 2018-08-03 印刷装置 Active CN1093831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2233 2017-08-07
JP2017152233A JP6969204B2 (ja) 2017-08-07 2017-08-07 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3139A true CN109383139A (zh) 2019-02-26
CN109383139B CN109383139B (zh) 2021-12-14

Family

ID=65231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76977.8A Active CN109383139B (zh) 2017-08-07 2018-08-03 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3778B2 (zh)
JP (1) JP6969204B2 (zh)
CN (1) CN10938313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6288A (zh) * 2019-05-22 2020-11-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38575A (ja) * 1991-05-14 1992-11-25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7334032A (ja) * 1994-06-06 1995-12-22 Nec Corp 熱定着装置
JP2002361939A (ja) * 2001-06-07 2002-12-18 Hitachi Koki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5096271A (ja) * 2003-09-25 2005-04-1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記録装置
CN1672945A (zh) * 2004-03-25 2005-09-28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打印机
JP2009279896A (ja) * 2008-05-26 2009-12-03 Seiko I Infotech Inc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タ用プラテン
US20130251417A1 (en) * 2012-03-23 2013-09-26 Oki Data Corporatio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30277482A1 (en) * 2012-04-24 2013-10-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dium transport apap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WO2014162784A1 (ja) * 2013-04-01 2014-10-09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150029279A1 (en) * 2013-07-29 2015-01-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dry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4031B2 (en) * 2001-09-19 2003-05-13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245902A (ja) * 2003-02-10 2004-09-02 Sharp Corp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加熱方法
JP4338575B2 (ja) * 2004-04-13 2009-10-07 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気化ヨウ素を用いる重原子誘導体の製造方法、位相情報を収集する方法、タンパク質結晶の三次元構造決定方法
KR20080069025A (ko) * 2007-01-22 2008-07-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2009295443A (ja) * 2008-06-05 2009-12-17 Toshiba Home Technology Corp 誘導コイル及び電磁誘導加熱装置
JP5724287B2 (ja) * 2010-10-22 2015-05-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及び印字方法
KR101648176B1 (ko) 2013-01-31 2016-08-12 로란도 디.지. 가부시키가이샤 기록매체의 권취 기구 및 프린터
JP6194674B2 (ja) 2013-07-29 2017-09-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38575A (ja) * 1991-05-14 1992-11-25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7334032A (ja) * 1994-06-06 1995-12-22 Nec Corp 熱定着装置
JP2002361939A (ja) * 2001-06-07 2002-12-18 Hitachi Koki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5096271A (ja) * 2003-09-25 2005-04-1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記録装置
CN1672945A (zh) * 2004-03-25 2005-09-28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打印机
JP2009279896A (ja) * 2008-05-26 2009-12-03 Seiko I Infotech Inc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タ用プラテン
US20130251417A1 (en) * 2012-03-23 2013-09-26 Oki Data Corporatio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30277482A1 (en) * 2012-04-24 2013-10-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dium transport apap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WO2014162784A1 (ja) * 2013-04-01 2014-10-09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150029279A1 (en) * 2013-07-29 2015-01-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drying metho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6288A (zh) * 2019-05-22 2020-11-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93778B2 (en) 2019-12-03
JP6969204B2 (ja) 2021-11-24
US20190039390A1 (en) 2019-02-07
JP2019030989A (ja) 2019-02-28
CN109383139B (zh)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29111B2 (en) Unit for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printed textile strips, in particular printed label strips
US11090949B2 (en) Dryer, printer, and liquid applicator
EP3702164B1 (en) Apparatus, inlet air unit and liquid discharging apparatus
CN106739452B (zh) 一种墙布转印、压纹加工***
JP2001138586A (ja) プリンタ用ベルト式媒体支持装置及び印刷媒体のシート支持方法
CN107972358A (zh) 印刷覆膜装置
JP455061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211756504U (zh)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中的刮涂设备
CN102501601A (zh) 一种平板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机
CN109383139A (zh) 印刷装置
CN109311318A (zh) 液滴喷出装置
JP2011046094A (ja) 記録装置
CN109967313A (zh) 石墨烯电热膜生产设备
US20180272766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CN101992616B (zh) 转印介质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转印方法及装置
ITUA20163958A1 (it) Macchina per la stampa digitale su nastro.
CN206951507U (zh) 一种保护膜收卷机构
CN102490468A (zh) 一种机头固定式平板数字喷墨印花机
CN208760215U (zh) 一种热转印式打印设备
CN110039764A (zh) 一种3d皮芯结构复合材料打印机
JP200517980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法による染色の前処理装置
JP7006095B2 (ja) 媒体処理装置
CN206935688U (zh) 一种喷头涂布装置
CN211222591U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高速数码无版烫印机
CN220500310U (zh) 一种给直喷打印机自动涂布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