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55786B - 无梭织机摆动后梁 - Google Patents

无梭织机摆动后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55786B
CN109355786B CN201811547016.9A CN201811547016A CN109355786B CN 109355786 B CN109355786 B CN 109355786B CN 201811547016 A CN201811547016 A CN 201811547016A CN 109355786 B CN109355786 B CN 1093557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tube
liang
shaft head
guanzu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470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55786A (zh
Inventor
崔长安
金永良
罗军
陆超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cific Textile Machinery Changs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cific Textile Machinery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cific Textile Machinery Changs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cific Textile Machinery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470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557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55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55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55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557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9/00Details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oms of a particular type
    • D03D49/04Control of the tension in warp or cloth
    • D03D49/22Back rests; Lease rods; Brest b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梭织机摆动后梁,无梭织机包括机架左、右墙板;摆动后梁包括后梁管左、右轴承座、后梁管、摆动管和一组摆动管支撑臂,后梁管左轴承座与机架左墙板固定,后梁管右轴承座与机架右墙板固定,后梁管的左端支承在后梁管左轴承座上、右端支承在后梁管右轴承座上,一组摆动管支撑臂循着后梁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下端套固于后梁管上,摆动管固定在一组摆动管支撑臂的上端且摆动管与后梁管并行,特点:后梁管左轴承座上设扭力芯轴调整机构,在后梁管内设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与扭力芯轴调整机构连接。避免因经纱开口及闭口造成张力过大的波动;满足快速且低弹力地送出起毛圈经纱的要求,能适合对无弹性纱的导纱要求。

Description

无梭织机摆动后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梭织机摆动后梁。
背景技术
前述的摆动后梁也称“弹性后梁”或“惯量后梁”,均属于送经后梁范畴,其主要作用是将经纱导向停经机构和/或开口机构、承受经纱张力、将经纱张力变化传递给张力传感器以及补偿经纱伸长等等。摆动后梁分为积极式和消极式两种,靠后梁前后摆动来平衡经纱开口和闭口造成的伸长,以减少经纱张力变化。前述的积极式摆动后梁通常由一组偏心机构使后梁摆动,这种方式仅适合平纹织物织造;前述的消极式后梁通常将弹簧力施加在后梁上,也就是靠弹簧力来补偿经纱张力变化。
如业界所知,由于不同的织物品种经纱的张力是不同的,因而为了保证经纱的合理张力(即工艺所要求的张力),需更换不同规格的弹簧,这种结构形式往往需要后梁具有足够的刚性,特别是对于宽幅织物、厚重织物,因要求后梁外径较大,于是零部件重量更重、惯性更大,从而降低了后梁的反应灵敏度,难以甚至无法良好地补偿经纱的张力变化。特别是对于经纱张力低且基本无弹性并且需在短时间内快速而大量地送出经纱(如毛巾织物的毛经纱)的情况,已有技术中的利用弹簧加压的消极式的摆动后梁便无法适应织造要求。这种结构的典型的文献公开如CN201785589U推荐的“一种织机的多支撑点低惯量后梁”。更为典型的如著称对德国专利DE3346030A1(摆动后梁)作了改进的CN101627155B提供的“织机摆动后梁”。
上述CN101627155B利用扳簧的弹性来平衡经纱开口和闭口造成的伸长,但是由于板簧不便于调节张力,因而如果经纱张力变化超出了板簧自身的张力适应范围(板簧自身的张力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那么只能将板簧更换,从而给实际使用造成极为不便的因素。上述CN20178589U因采用了弹簧,因而同样存在与CN101627255B的雷同情形。由此可知,采用板簧、弹簧的摆动后梁仅能适合常规织物,对于张力变化快的织物例如对毛巾纱、无弹性经纱(如玻璃纤维纱、碳纤维纱、玄武岩纱、芳纶纱、高强度丙纱等)是并不适应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摒弃使用弹簧及板簧组件并且可将摆动量调节至与经纱伸长量相适应的程度而得以避免因经纱开口及闭口造成张力过大的波动以及既可满足快速且低张力地送出起毛圈用经纱的要求又能适合对无弹性纱的引导要求的无梭织机摆动后梁。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无梭织机摆动后梁,所述的无梭织机包括一机架左墙板和一机架右墙板;所述的摆动后梁包括一后梁管左轴承座、一后梁管右轴承座、一后梁管、一摆动管和一组摆动管支撑臂,后梁管左轴承座通过一机架左连接板与所述的机架左墙板固定,后梁管右轴承座通过一机架右连接板与所述的机架右墙板固定,后梁管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后梁管左轴承座上,而后梁管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后梁管右轴承座上,一组摆动管支撑臂循着后梁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且该组摆动管支撑臂的下端套固于后梁管上,摆动管固定在一组摆动管支撑臂的上端并且该摆动管与后梁管并行,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梁管左轴承座上设置有一扭力芯轴调整机构,而在所述后梁管内设置有一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与扭力芯轴调整机构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后梁管左轴承座的下部右侧构成有一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腔,在该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腔内设置有一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在后梁管左轴承座的下部左侧构成有一蜗轮蜗杆腔,在蜗轮蜗杆腔的腔壁上开设有一蜗杆轴头让位孔,由该蜗杆轴头让位孔使蜗轮蜗杆腔与外界相通,所述的扭力芯轴调整机构在对应于蜗轮蜗杆腔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后梁管左轴承座的下部并且经所述蜗杆轴头让位孔伸展到蜗轮蜗杆腔外,包括有一扭力棒的所述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穿过所述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伸展到所述蜗轮蜗杆腔内与扭力芯轴调整机构连接;在所述后梁管右轴承座的下部左侧设置有一后梁管右轴头支承轴承,而下部右侧设置有一扭臂轴头支承轴承,并且在后梁管右轴承座上还设置有一扭力棒扭转操作机构,所述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与该扭力棒扭转操作机构连接;在所述后梁管的左端端面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后梁管左轴头,该后梁管左轴头与所述的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转动配合并且该后梁管左轴头构成有一后梁管左轴头腔,在后梁管的右端端面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后梁管右轴头,该后梁管右轴头与所述的后梁管右轴头支承轴承转动配合并且该后梁管右轴头构成有一后梁管右轴头腔,所述的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穿过所述后梁管左轴头腔以及后梁管右轴头腔;在所述后梁管的外壁上并且循着后梁管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后梁管的外壁表面的外凸键,所述的一组摆动管支撑臂的下端与该外凸键键配合,所述摆动管嵌固在一组摆动管支撑臂的上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扭力芯轴调整机构包括一蜗杆、一蜗轮、一蜗轮盖和一刻度盘,蜗杆设置在所述蜗轮蜗杆腔的下部并且与所述蜗杆轴头让位孔相对应,该蜗杆的蜗杆轴头途经蜗杆轴头让位孔伸展到蜗轮蜗杆腔外,蜗轮设置在蜗轮蜗杆腔内并且与蜗杆相啮合,在该蜗轮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自蜗轮的左侧贯通至右侧的一扭力芯轴孔,蜗轮盖在对应于所述后梁管左轴承座的下部左侧的位置与后梁管左轴承座固定,在该蜗轮盖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蜗轮盖腔,刻度盘位于蜗轮盖的左侧,该刻度盘通过刻度盘固定螺钉在对应于蜗轮盖腔的位置与开设在蜗轮的左侧的蜗轮螺钉孔固定,并且在刻度盘的四周边缘部位套固有一刻度环,所述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的左端在依次途经所述的后梁管左轴头腔和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后与所述的扭力芯轴孔固定;所述的扭力棒扭转操作机构包括一操作螺钉座、一操作螺钉和一扭臂,操作螺钉座固定在所述后梁管右轴承座的下部后侧,操作螺钉旋配在操作螺钉座上,在扭臂的后端构成有一扭臂头,所述的操作螺钉与该扭臂头朝向下的一侧接触,在扭臂的前端左侧构成有一扭臂轴头,该扭臂轴头与所述的扭臂轴头支承轴承转动配合并且在该扭臂轴头上开设有一扭力棒孔,所述的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的右端在依次途经所述后梁管右轴头支承轴承和扭臂轴头支承轴承后与所述扭力棒孔固定;在所述的一组摆动管支撑臂的上端前侧各开设有一摆动管嵌槽,所述的摆动管与摆动管嵌槽嵌固。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后梁管具有一后梁管腔,在该后梁管腔的腔壁上并且循着后梁管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后梁管腔的内凸缘;所述的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还包括一扭力盘、一扭力芯轴和一组支撑盘,扭力盘设置在后梁管腔内并且对应于后梁管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在该扭力盘上并且在对应于内凸缘的位置构成有一内凸缘配合槽,内凸缘与该内凸缘配合槽相配合,扭力芯轴的左端在依次穿过所述后梁管左轴头腔和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后与所述的扭力芯轴孔插固,扭力芯轴的右端与构成于扭力盘上的扭力盘芯轴孔的左端插固,所述扭力棒的左端与所述扭力盘上的扭力盘芯轴孔的右端插固,而扭力棒的右端在依次穿过所述后梁管右轴头支承轴承以及扭臂轴头支承轴承后与所述扭力棒孔插固,一组支撑盘间隔分布于后梁管腔内,所述扭力芯轴的中部以及扭力棒的中部支承在一组支撑盘上。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扭力芯轴孔、扭力棒孔以及所述扭力盘芯轴孔为矩形孔,所述扭力芯轴以及扭力棒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组支撑盘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内凸缘的位置构成有一内凸缘让位缺口,并且在一组支撑盘上各构成有一自支撑盘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支撑盘轴孔,该支撑盘轴孔为圆形孔,所述扭力芯轴的中部以及扭力棒的中部支承在支撑盘轴孔上。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组摆动管支撑臂的下部各构成有一后梁管配合孔,该后梁管配合孔套固在所述的后梁管上,在后梁管配合孔的孔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外凸键的位置开设有一键槽,外凸键与该键槽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组摆动管支撑臂的下端各延伸有一涨紧座,在该涨紧座上开设有一涨紧槽,并且在对应于涨紧槽的位置配设有一夹紧螺钉,由该夹紧螺钉将涨紧槽闭合而使一组摆动管支撑臂的下端夹紧在所述后梁管上。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后梁管左轴承座的上端以纵向状态开设有一对调整螺钉槽,在该对调整螺钉槽上各配设有调整螺钉,在所述机架左连接板的前端朝向右的一侧配设有一连接板固定座,在该连接板固定座的左侧上部通过压块固定螺钉固定有一压块,由该压块将机架左连接板的前端与连接板固定座固定,而连接板固定座通过所述的调整螺钉上下调整地与后梁管左轴承座的上端固定,所述后梁管右轴承座的上端的结构是与后梁管左轴承座的上端的结构相同的。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后梁管左轴承座的顶部构成有水平折弯板,在该水平折弯板上配设有一连接板固定座限定螺钉。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后梁管左轴承座上设置了扭力芯轴调整机构并且在后梁管内设置了与扭力芯轴调整机构连接的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因而由后梁管通过一组摆动管支撑臂将扭力传递给摆动管,摒弃了已有技术使用的弹簧及板簧组件,能将摆动管的摆动量依需调节至与经纱伸长量相适应的程度,避免因经纱开口及闭口造成张力过大的波动;通过对扭力芯轴调整机构的依需调节而获取摆动轴的摆动量,既可满足快速且低弹力地送出起毛圈经纱的要求,又能适合对无弹性纱的导纱要求,增进对不同材质的经纱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后梁管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将经纱导向织造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无梭织机的结构体系的一机架左墙板10(图2示)和一机架右墙板20(图2示);示出了摆动后梁的结构体系的一后梁管左轴承座1、一后梁管右轴承座2、一后梁管3、一摆动管4和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后梁管左轴承座1通过一机架左连接板6与前述的机架左墙板10固定,后梁管右轴承座2通过一机架右连接板7与前述的机架右墙板20固定,后梁管3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后梁管左轴承座1上,而后梁管3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后梁管右轴承座2上,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循着后梁管3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且该组摆动管支撑臂5的下端套固于后梁管3上,摆动管4固定在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的上端并且该摆动管4与后梁管3并行。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后梁管左轴承座1上设置有一扭力芯轴调整机构8,而在前述后梁管3内设置有一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9,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9与扭力芯轴调整机构8连接。
请重点见图1,前述的后梁管左轴承座1的下部右侧构成有一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腔11,在该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腔11内设置有一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111,在后梁管左轴承座1的下部左侧构成有一蜗轮蜗杆腔12,在蜗轮蜗杆腔12的腔壁(图1所示状态的前腔壁)上开设有一蜗杆轴头让位孔13,由该蜗杆轴头让位孔13使蜗轮蜗杆腔12与外界相通,前述的扭力芯轴调整机构8在对应于蜗轮蜗杆腔12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后梁管左轴承座1的下部并且经前述蜗杆轴头让位孔13伸展到蜗轮蜗杆腔12外,包括有一扭力棒的前述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9穿过前述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111伸展到前述蜗轮蜗杆腔12内与扭力芯轴调整机构8连接。
在前述后梁管右轴承座2的下部左侧设置有一后梁管右轴头支承轴承21,而下部右侧设置有一扭臂轴头支承轴承22,并且在后梁管右轴承座2上还设置有一扭力棒扭转操作机构30,前述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9与该扭力棒扭转操作机构30连接;在前述后梁管3的左端端面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后梁管左轴头31,该后梁管左轴头31与前述的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111转动配合并且该后梁管左轴头31构成有一后梁管左轴头腔311,在后梁管3的右端端面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后梁管右轴头32,该后梁管右轴头32与前述的后梁管右轴头支承轴承21转动配合并且该后梁管右轴头32构成有一后梁管右轴头腔321,前述的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9的两端分别穿过前述后梁管左轴头腔311以及后梁管右轴头腔321;在前述后梁管3的外壁上并且循着后梁管3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后梁管3的外壁表面的外凸键33,前述的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的下端与该外凸键33键配合,前述摆动管4嵌固在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的上端。
继续见图1,前述的扭力芯轴调整机构8包括一蜗杆81、一蜗轮82、一蜗轮盖83和一刻度盘84,蜗杆81转动地设置在前述蜗轮蜗杆腔12的下部并且与前述蜗杆轴头让位孔13相对应,该蜗杆81的蜗杆轴头811途经蜗杆轴头让位孔13(蜗杆轴头让位孔13内设有轴承)伸展到蜗轮蜗杆腔12外,蜗轮82设置在蜗轮蜗杆腔12内并且与蜗杆81相啮合,在该蜗轮8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自蜗轮82的左侧贯通至右侧的一扭力芯轴孔821,蜗轮盖83在对应于前述后梁管左轴承座1的下部左侧的位置与后梁管左轴承座1固定,在该蜗轮盖83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蜗轮盖腔831,刻度盘84位于蜗轮盖83的左侧,该刻度盘84通过刻度盘固定螺钉841在对应于蜗轮盖腔831的位置与开设在蜗轮82的左侧的蜗轮螺钉孔822固定,并且在刻度盘84的四周边缘部位套固有一刻度环842。
前述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9的左端在依次途经前述的后梁管左轴头腔311和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111后与前述的扭力芯轴孔821固定;前述的扭力棒扭转操作机构30包括一操作螺钉座301、一操作螺钉302和一扭臂303,操作螺钉座301固定在前述后梁管右轴承座2的下部后侧,操作螺钉302旋配在操作螺钉座301上,在扭臂303的后端构成有一扭臂头3031,前述的操作螺钉302与该扭臂头3031朝向下的一侧接触,在扭臂303的前端左侧构成有一扭臂轴头3032,该扭臂轴头3032与前述的扭臂轴头支承轴承22转动配合并且在该扭臂轴头3032上开设有一扭力棒孔30321,前述的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9的右端在依次途经前述后梁管右轴头支承轴承21和扭臂轴头支承轴承22后与前述扭力棒孔30321固定;在前述的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的上端前侧各开设有一摆动管嵌槽51,前述的摆动管4与摆动管嵌槽51嵌固。
由图1所示,在前述后梁右轴承座2的中部构成有一轴承座台阶23,前述扭臂303的中部与该轴承座台阶23的朝向下的一侧接触,即轴承座台阶23可作为扭臂303摆动的支点。
继续见图1,前述后梁管3具有一后梁管腔34,在该后梁管腔34的腔壁上并且循着后梁管3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后梁管腔34的内凸缘35;前述的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9还包括一扭力盘91、一扭力芯轴92和一组支撑盘94,扭力盘91设置在后梁管腔34内并且对应于后梁管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在该扭力盘91上并且在对应于内凸缘35的位置构成有一内凸缘配合槽911,内凸缘35与该内凸缘配合槽911相配合,扭力芯轴92的左端在依次穿过前述后梁管左轴头腔311和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111后与前述的扭力芯轴孔821插固,扭力芯轴92的右端与构成于扭力盘91上的扭力盘芯轴孔912的左端插固,前述扭力棒93的左端与前述扭力盘91上的扭力盘芯轴孔912的右端插固,而扭力棒93的右端在依次穿过前述后梁管右轴头支承轴承21以及扭臂轴头支承轴承22后与前述扭力棒孔30321插固,一组支撑盘94间隔分布于后梁管腔34内,前述扭力芯轴92的中部以及扭力棒93的中部支承在一组支撑盘94上。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扭力芯轴孔821、扭力棒孔30321以及前述扭力盘芯轴孔912为矩形孔,前述扭力芯轴92以及扭力棒93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
继续见图1,在前述的一组支撑盘94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内凸缘35的位置构成有一内凸缘让位缺口941,并且在一组支撑盘94上各构成有一自支撑盘94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支撑盘轴孔942,该支撑盘轴孔942为圆形孔,前述扭力芯轴92的中部以及扭力棒93的中部支承在支撑盘轴孔942上。
由图1所示,在前述的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的下部各构成有一后梁管配合孔52,该后梁管配合孔52套固在前述的后梁管3上,在后梁管配合孔52的孔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外凸键33的位置开设有一键槽521,外凸键33与该键槽521相配合。
优选地,在前述的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的下端各延伸有一涨紧座53,在该涨紧座53上开设有一涨紧槽531,并且在对应于涨紧槽531的位置配设有一夹紧螺钉532,由该夹紧螺钉532将涨紧槽531闭合而使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的下端夹紧在前述后梁管3上。
继续见图1,在前述后梁管左轴承座1的上端以纵向状态开设有一对调整螺钉槽14,在该对调整螺钉槽14上各配设有调整螺钉141,在前述机架左连接板6的前端朝向右的一侧配设有一连接板固定座61,在该连接板固定座61的左侧上部通过压块固定螺钉6111固定有一压块611,由该太坏块611将机架左连接板6的前端与连接板固定座61固定,而连接板固定座61通过前述的调整螺钉141上下调整地与后梁管左轴承座1的上端固定,由于前述后梁管右轴承座2的上端的结构是与后梁管左轴承座1的上端的结构相同的,因而申请人不再重复说明。
优选地,在前述后梁管左轴承座1的顶部构成有水平折弯板15,在该水平折弯板15上配设有一连接板固定座限定螺钉151。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和图2,依据图1和图3所示的经纱40的品质以及织物要求,对摆动管4的摆动量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由在线作业人员或专职保钳工等采用扳手旋动扭力芯轴调整机构8的结构体系的蜗杆81的蜗杆轴头811(方头),由蜗杆轴头811使蜗杆81转动,由蜗杆81带动与其啮合的蜗轮82顺时针转动,由蜗轮82带动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9的结构体系的扭力芯轴92顺时针转动,同时对扭力棒扭转操作机构30的结构体系的操作螺钉302向上旋,使扭力棒93顺时针转动,转动量是与扭力芯轴92的转动量基本一致的,在扭力芯轴92、扭力棒93的转动下,带动扭力盘91相应转动,由于扭力盘91通过其上的内凸缘配合槽911与构成于后梁管3的后梁管腔34的腔壁上的内凸缘35犹如键配合效应相配合,因而由扭力盘91带动后梁管3转动一定的角度,也就是使后梁管3产生扭力,后梁管3的扭力通过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转嫁给(也可称“传递给”)前述的摆动管4(后梁管3只扭转而不摆动,摆动管4只摆动而不转动)。依据专业常识,蜗轮82的顺/逆转动可改变后梁管3的扭力大小及方向。
在图3所示的织造区将经纱40织造成织物401的过程中,若干根综丝分别安装在不同的棕框50(也可称“穿经综框”)上,假设两列综丝分别安装在图3所示的左右两片综框上。织机平综时,两列综丝重合,上、下经纱层402、403重合成一层经纱,此时经纱40的张力一致,本发明的摆动管4处于由图3所示的实线位置,该实线位置也可称平综位置。织机开口时,在综框50的带动下,左列综丝向上运动,而右列综丝向下运动,上、下经纱层402、403被分为上、下两层,即形成梭口,此时经纱40会伸长,上、下经纱层402、403会拉动前述摆动管4处于由图3所示的虚线位置,该虚线位置也可称经纱开口时的位置。摆动管4从前述实线位置到虚线位置的位移量即摆动量正好相当于前述经纱40的伸长量,因而能够补偿经纱40因开口和闭口造成的伸长,从而平衡了从经纱盘60上引出经纱40的张力,不会因经纱开口和闭口造成张力过大的波动。由于图3中示出的钢筘70(也可称“钢箍”)、筘座701和托布板80等的功用属于公知技术,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扭力芯轴92及扭力棒93对后梁管3施加弹力(扭力),扭力经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传递给摆动管4。又,通过由蜗杆81与蜗轮82等构成的扭力芯轴调整机构8控制扭力芯轴92的扭转角度以及通过对操作螺钉302的操作相应改变扭力棒93的扭转角度,以适应经纱40的张力变化。由于本发明的摆动管4通过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支撑,因而可以做得轻巧,惯性小摆动相应灵敏。又由于后梁管3只转动不摆动,因而可体现良好的刚性。
本发明可适合作为对毛巾织机的毛经纱的摆动后梁的使用要求,能快速、低张力地送出大量经纱40用于起毛圈,适合诸如玻璃纤维纱、碳纤维纱、玄武岩纱、芳纶纱和高强度丙纶纱之类的无弹性纱的织造导纱要求。

Claims (9)

1.一种无梭织机摆动后梁,所述的无梭织机包括一机架左墙板(10)和一机架右墙板(20);所述的摆动后梁包括一后梁管左轴承座(1)、一后梁管右轴承座(2)、一后梁管(3)、一摆动管(4)和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后梁管左轴承座(1)通过一机架左连接板(6)与所述的机架左墙板(10)固定,后梁管右轴承座(2)通过一机架右连接板(7)与所述的机架右墙板(20)固定,后梁管(3)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后梁管左轴承座(1)上,而后梁管(3)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后梁管右轴承座(2)上,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循着后梁管(3)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且该组摆动管支撑臂(5)的下端套固于后梁管(3)上,摆动管(4)固定在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的上端并且该摆动管(4)与后梁管(3)并行,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梁管左轴承座(1)上设置有一扭力芯轴调整机构(8),而在所述后梁管(3)内设置有一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9),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9)与扭力芯轴调整机构(8)连接;所述的后梁管左轴承座(1)的下部右侧构成有一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腔(11),在该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腔(11)内设置有一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111),在后梁管左轴承座(1)的下部左侧构成有一蜗轮蜗杆腔(12),在蜗轮蜗杆腔(12)的腔壁上开设有一蜗杆轴头让位孔(13),由该蜗杆轴头让位孔(13)使蜗轮蜗杆腔(12)与外界相通,所述的扭力芯轴调整机构(8)在对应于蜗轮蜗杆腔(12)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后梁管左轴承座(1)的下部并且经所述蜗杆轴头让位孔(13)伸展到蜗轮蜗杆腔(12)外,包括有一扭力棒(93)的所述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9)穿过所述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111)伸展到所述蜗轮蜗杆腔(12)内与扭力芯轴调整机构(8)连接;在所述后梁管右轴承座(2)的下部左侧设置有一后梁管右轴头支承轴承(21),而下部右侧设置有一扭臂轴头支承轴承(22),并且在后梁管右轴承座(2)上还设置有一扭力棒扭转操作机构(30),所述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9)与该扭力棒扭转操作机构(30)连接;在所述后梁管(3)的左端端面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后梁管左轴头(31),该后梁管左轴头(31)与所述的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111)转动配合并且该后梁管左轴头(31)构成有一后梁管左轴头腔(311),在后梁管(3)的右端端面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后梁管右轴头(32),该后梁管右轴头(32)与所述的后梁管右轴头支承轴承(21)转动配合并且该后梁管右轴头(32)构成有一后梁管右轴头腔(321),所述的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9)穿过所述后梁管左轴头腔(311)以及后梁管右轴头腔(321);在所述后梁管(3)的外壁上并且循着后梁管(3)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后梁管(3)的外壁表面的外凸键(33),所述的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的下端与该外凸键(33)键配合,所述摆动管(4)嵌固在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梭织机摆动后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力芯轴调整机构(8)包括一蜗杆(81)、一蜗轮(82)、一蜗轮盖(83)和一刻度盘(84),蜗杆(81)设置在所述蜗轮蜗杆腔(12)的下部并且与所述蜗杆轴头让位孔(13)相对应,该蜗杆(81)的蜗杆轴头(811)途经蜗杆轴头让位孔(13)伸展到蜗轮蜗杆腔(12)外,蜗轮(82)设置在蜗轮蜗杆腔(12)内并且与蜗杆(81)相啮合,在该蜗轮(8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自蜗轮(82)的左侧贯通至右侧的一扭力芯轴孔(821),蜗轮盖(83)在对应于所述后梁管左轴承座(1)的下部左侧的位置与后梁管左轴承座(1)固定,在该蜗轮盖(83)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蜗轮盖腔(831),刻度盘(84)位于蜗轮盖(83)的左侧,该刻度盘(84)通过刻度盘固定螺钉(841)在对应于蜗轮盖腔(831)的位置与开设在蜗轮(82)的左侧的蜗轮螺钉孔(822)固定,并且在刻度盘(84)的四周边缘部位套固有一刻度环(842),所述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9)的左端在依次途经所述的后梁管左轴头腔(311)和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111)后与所述的扭力芯轴孔(821)固定;所述的扭力棒扭转操作机构(30)包括一操作螺钉座(301)、一操作螺钉(302)和一扭臂(303),操作螺钉座(301)固定在所述后梁管右轴承座(2)的下部后侧,操作螺钉(302)旋配在操作螺钉座(301)上,在扭臂(303)的后端构成有一扭臂头(3031),所述的操作螺钉(302)与该扭臂头(3031)朝向下的一侧接触,在扭臂(303)的前端左侧构成有一扭臂轴头(3032),该扭臂轴头(3032)与所述的扭臂轴头支承轴承(22)转动配合并且在该扭臂轴头(3032)上开设有一扭力棒孔(30321),所述的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9)的右端在依次途经所述后梁管右轴头支承轴承(21)和扭臂轴头支承轴承(22)后与所述扭力棒孔(30321)固定;在所述的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的上端前侧各开设有一摆动管嵌槽(51),所述的摆动管(4)与摆动管嵌槽(51)嵌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梭织机摆动后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梁管(3)具有一后梁管腔(34),在该后梁管腔(34)的腔壁上并且循着后梁管(3)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后梁管腔(34)的内凸缘(35);所述的后梁管扭力形成机构(9)还包括一扭力盘(91)、一扭力芯轴(92)和一组支撑盘(94),扭力盘(91)设置在后梁管腔(34)内并且对应于后梁管(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在该扭力盘(91)上并且在对应于内凸缘(35)的位置构成有一内凸缘配合槽(911),内凸缘(35)与该内凸缘配合槽(911)相配合,扭力芯轴(92)的左端在依次穿过所述后梁管左轴头腔(311)和后梁管左轴头支承轴承(111)后与所述的扭力芯轴孔(821)插固,扭力芯轴(92)的右端与构成于扭力盘(91)上的扭力盘芯轴孔(912)的左端插固,所述扭力棒(93)的左端与所述扭力盘(91)上的扭力盘芯轴孔(912)的右端插固,而扭力棒(93)的右端在依次穿过所述后梁管右轴头支承轴承(21)以及扭臂轴头支承轴承(22)后与所述扭力棒孔(30321)插固,一组支撑盘(94)间隔分布于后梁管腔(34)内,所述扭力芯轴(92)的中部以及扭力棒(93)的中部支承在一组支撑盘(9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梭织机摆动后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芯轴孔(821)、扭力棒孔(30321)以及所述扭力盘芯轴孔(912)为矩形孔,所述扭力芯轴(92)以及扭力棒(93)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梭织机摆动后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组支撑盘(94)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内凸缘(35)的位置构成有一内凸缘让位缺口(941),并且在一组支撑盘(94)上各构成有一自支撑盘(94)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支撑盘轴孔(942),该支撑盘轴孔(942)为圆形孔,所述扭力芯轴(92)的中部以及扭力棒(93)的中部支承在支撑盘轴孔(94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梭织机摆动后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的下部各构成有一后梁管配合孔(52),该后梁管配合孔(52)套固在所述的后梁管(3)上,在后梁管配合孔(52)的孔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外凸键(33)的位置开设有一键槽(521),外凸键(33)与该键槽(521)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无梭织机摆动后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的下端各延伸有一涨紧座(53),在该涨紧座(53)上开设有一涨紧槽(531),并且在对应于涨紧槽(531)的位置配设有一夹紧螺钉(532),由该夹紧螺钉(532)将涨紧槽(531)闭合而使一组摆动管支撑臂(5)的下端夹紧在所述后梁管(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梭织机摆动后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梁管左轴承座(1)的上端以纵向状态开设有一对调整螺钉槽(14),在该对调整螺钉槽(14)上各配设有调整螺钉(141),在所述机架左连接板(6)的前端朝向右的一侧配设有一连接板固定座(61),在该连接板固定座(61)的左侧上部通过压块固定螺钉(6111)固定有一压块(611),由该压块(611)将机架左连接板(6)的前端与连接板固定座(61)固定,而连接板固定座(61)通过所述的调整螺钉(141)上下调整地与后梁管左轴承座(1)的上端固定,所述后梁管右轴承座(2)的上端的结构是与后梁管左轴承座(1)的上端的结构相同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梭织机摆动后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梁管左轴承座(1)的顶部构成有水平折弯板(15),在该水平折弯板(15)上配设有一连接板固定座限定螺钉(151)。
CN201811547016.9A 2018-12-18 2018-12-18 无梭织机摆动后梁 Active CN1093557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7016.9A CN109355786B (zh) 2018-12-18 2018-12-18 无梭织机摆动后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7016.9A CN109355786B (zh) 2018-12-18 2018-12-18 无梭织机摆动后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55786A CN109355786A (zh) 2019-02-19
CN109355786B true CN109355786B (zh) 2023-07-25

Family

ID=65328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47016.9A Active CN109355786B (zh) 2018-12-18 2018-12-18 无梭织机摆动后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5578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85519B2 (ja) * 1999-05-28 2008-05-1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織機における経糸張力調整装置
DE102006061376A1 (de) * 2006-12-23 2008-06-26 Lindauer Dornier Gmbh Streichbaum für eine Webmaschine
CN203320226U (zh) * 2013-06-06 2013-12-04 青岛铠硕纺机有限公司 免拆卸式后梁机构
CN205662665U (zh) * 2016-06-07 2016-10-26 青岛百佳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织机新型活动后梁结构
CN108977999B (zh) * 2018-09-12 2023-07-04 太平洋纺织机械(常熟)有限公司 无梭织机的卷取压布装置
CN209323095U (zh) * 2018-12-18 2019-08-30 太平洋纺织机械(常熟)有限公司 无梭织机摆动后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55786A (zh) 2019-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02316A (zh) 張力控制結構
CN204058806U (zh) 一种上下双经轴装置
CN109355786B (zh) 无梭织机摆动后梁
CN101748552A (zh) 具有绒头经纱张力调节器的绒头织物织机
CN1827878A (zh) 毛巾剑杆织机的底经送经张力平衡调节机构
CN202644071U (zh) 剑杆织机活动后梁的积极驱动机构
CN209323095U (zh) 无梭织机摆动后梁
US4353396A (en) Device for forming a selvedge in a loom
US3593752A (en) Loom
CN214655548U (zh) 毛巾织机组合式张力调节装置
CN112144171A (zh) 一种积极控制式毛经张力***
CN110407027A (zh) 一种纺织设备用纺织辊架
US667527A (en) Warp tension mechanism for looms.
CN210456965U (zh) 一种织机纬线张力自动调整装置
CN110424083B (zh) 提花机的绞边装置
CN213739889U (zh) 一种积极控制式毛经张力***
CN213013291U (zh) 一种织机的新型双经轴结构
CN204918965U (zh) 一种织机用后梁结构
US782569A (en) Shedding mechanism for looms.
CN217973551U (zh) 一种避免碰头落纱的钢带式电子循环粗纱架
CN114808266B (zh) 一种新型连续性调节纱线张力平衡的装置
SU1761828A1 (ru) Скальна система ткацкого станка
RU2825362C1 (ru) Ска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ткацкого станка
CN102605519A (zh) 一种剑杆织机活动后梁的积极驱动机构
US1514967A (en) Take-up mechanism for narrow-ware loo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