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4110B - 用于粗纱机的纱线形成元件和配备纱线形成元件的粗纱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粗纱机的纱线形成元件和配备纱线形成元件的粗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4110B
CN109154110B CN201780031625.6A CN201780031625A CN109154110B CN 109154110 B CN109154110 B CN 109154110B CN 201780031625 A CN201780031625 A CN 201780031625A CN 109154110 B CN109154110 B CN 1091541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ing element
yarn forming
truncated cone
region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16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4110A (zh
Inventor
P.哈斯卡
C.格瑞沙梅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09154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4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4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4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1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 D01H1/115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72Fibre-condensing guid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7/00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 D01H7/92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ransient twist, i.e. false twi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粗纱机的纱线形成元件(17),利用该纱线形成元件,粗纱(2)可以利用压缩空气由纤维结构(1)被制造,其中,纱线形成元件(17)包括用于纤维结构(1)的纤维的入口开口(3),并且其中纱线形成元件(17)具有供粗纱(2)排出的出口(4)且具有连接所述入口开口和所述出口(4)的牵出通道(5),该粗纱在粗纱机的操作期间在纱线形成元件(17)的入口开口(3)的区域中由纤维结构(1)制造。根据本发明,纱线形成元件(17)包括前端(6),其围绕入口开口(3)并且在至少一些部段中具有截锥(27)形状,其中截锥(27)的覆盖表面(7)被布置在截锥(27)的基底表面(8)与纱线形成元件(17)的出口(4)之间,并且其中截锥(27)的侧线(28)与其锥体轴线(K)之间的角(α)小于90°且大于70°。本发明还涉及具有相应的纱线形成元件(17)的粗纱机。

Description

用于粗纱机的纱线形成元件和配备纱线形成元件的粗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粗纱机的纱线形成元件,粗纱可以借助于压缩空气由纤维结构来制造,其中,纱线形成元件包括用于纤维结构的纤维的入口开口,并且其中纱线形成元件具有供粗纱排出的出口且具有连接入口开口和出口的牵出通道,所述粗纱在粗纱机的操作期间在纱线形成元件的入口开口的区域中由纤维结构制造。
背景技术
此外,提出用于由纤维结构制造粗纱的具有至少一个纺纱位置的粗纱机,其中纺纱位置具有带有用于纤维结构的入口开口的涡流腔和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涡流腔内的纱线形成元件,并且其中纺纱位置包括指向涡流腔内的空气喷射器,经由空气喷射器,空气可以沿预定的旋转方向引导到涡流腔内,以在纱线形成元件的入口开口的区域中沿上述旋转方向向通过入口开口供给的纤维结构施加旋转。
具有相应纺纱位置的粗纱机是现有技术公知的并且被用于由细长的纤维结构制造粗纱。这里的纤维结构的外部纤维在纱线形成元件的入口开口的区域中借助于涡流腔内的由空气喷射器产生的涡流空气流而围绕内部的芯纤维卷绕,并且从而形成具有纱线的期望强度的特征的卷绕纤维。这产生具有真正加捻的粗纱,粗纱最终可以通过牵出通道从涡流腔移除并且卷绕到例如纱筒上。
大体上,在本发明的意义上,术语“粗纱”(用于其的另一术语是“须条”或者“梳条”)被理解为纤维结构,其中至少一些纤维围绕内部的芯纤维卷绕。该类型的纱线特征在于:尽管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将纱线传输到下游的纺织机,纱线仍然能够被牵伸。因此,在被最终纺成传统的纱线之前,粗纱可以借助于牵伸装置来牵伸,牵伸装置例如是处理粗纱的纺织机(例如,环锭纺纱机)的牵伸机构。
在纺纱位置的纺纱喷嘴的入口的区域中(在此处制造粗纱),通常在此处布置纤维引导元件,经由该纤维引导元件,纤维结构被引导到纺纱喷嘴内并且最终到纱线形成元件的区域内,其中,具有内部牵出通道的细长结构大体用作纱线形成元件。
在纱线形成元件的围绕入口开口的前侧的区域中,压缩空气通过空气喷射器被引导到涡流腔内,由于空气喷射器的相应对准而最终产生上述的旋转涡流空气流。这导致单独的外部纤维从纤维结构分离、离开纤维引导元件和/或从纤维结构被拉出较远的距离并且围绕纱线形成元件的前端缠绕。在剩余的进程中,这些纤维在纱线形成元件的表面上旋转。因此,旋转的纤维由于纤维结构的内部芯纤维的向前移动而围绕芯纤维卷绕,因此形成粗纱。
除了涡流腔的几何结构和由空气喷射器形成的单独的空气流的厚度和取向,纱线形成元件的几何结构在确定粗纱的质量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纱线形成元件和配备有这种元件的粗纱机,以使得能够制造特别高质量的粗纱。
所述目的由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纱线形成元件和粗纱机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纱线形成元件的特征在于:纱线形成元件包括围绕入口开口的前端,前端在至少一些部段中具有截锥形状,其中,截锥的覆盖表面被布置在截锥的基底表面与纱线形成元件的出口之间。如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惯常的,截锥的覆盖表面被理解成指代截锥的具有较小半径的平面的和圆形的表面,并且基底表面被理解成指代截锥的具有较大半径的平面的和圆形的表面。在图3a中示出了相应的截锥。
因此,纱线形成元件具有前侧,其被设计成在至少部分部段中具有圆锥形状和/或漏斗形状,其中,漏斗和/或圆锥和/或上述截锥沿纱线形成元件的出口的方向渐缩。这种形状通过切削加工孔来产生。
由于围绕入口开口的区域的上述形状,结果是,从上方来看,前侧以环来围绕牵出通道,并且确保粗纱由于漏斗效应而被轻柔地吸入到牵出通道内。已经发现通过该措施提高了上述卷绕纤维的形成并且提高了粗纱的质量、尤其其均匀性。
为了防止粗纱的厚区域(其可能由于例如纤维结构中的污染或者由于粗纱的粘结而出现)被牵伸到牵出通道内太远,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是,截锥的侧表面线与其侧表面之间的角具有小于90°且大于70°的值。这里的锥体的轴线为截锥的旋转轴线。侧表面线是在截锥的侧表面上的线,其在具有锥体的轴线的平面内延伸。再次,在该上下文中,参考图3a,其示出了相应的截锥。
换言之,因此,前端应当是呈相对平坦的截锥的形式,截锥的高度应当在基底表面的直径的仅仅2%和20%之间。如果粗纱的厚的部分进入比牵出通道的内径更大的前端的区域,那么厚的部分将保持卡滞在纱线形成元件的前端的区域中和/或呈截锥的形式的部段中,并且因此可以被容易地移除。
此外,呈截锥形状的前端的区域应当直接形成到牵出通道内,使得在该区域中的牵出通道的直径和/或横截面形状对应于截锥的覆盖区域的直径和/或形状。
此外,有利的是,牵出通道具有纵向轴线,并且纵向轴线与锥体的上述轴线平行或共线地延伸。牵出通道优选地为旋转对称的,其中,在这种情况下,纵向轴线将对应于牵出通道的旋转轴线。纵向轴线和锥体的轴线的上述相互布置确保了:包含纱线形成元件的前端的平面将垂直于牵出通道的纵向轴线延伸,粗纱沿着该牵出通道的纵向轴线在纱线形成元件的出口的方向上移动。
尤其有利的是,牵出通道在连接到入口开口和/或截锥的区域中具有内径,使得该内径的值为4mm到12mm,优选地为6mm到8mm。当保持上述直径范围时,在纱线形成元件的入口开口的区域中得到特别有利的空气流,其具有以下效应:外部纤维端中的仅仅一些以期望的强度被抓持并且围绕实际的纤维芯被缠绕。但是,如果直径小于4mm,它逐渐地进入从传统空气纺纱所公知的范围,从而产生相对强韧的纱线,其仅有限地适合用作粗纱。但是,如果选择大于12mm的直径,必须显著地增加通过空气喷射器提供的空气的空气压力,以便确保涡流腔内的所需的涡流,因为一些流入的空气将通过纱线形成元件的入口开口离开涡流腔,而没有对涡流的形成作出贡献。
然而,只有通过直径与从传统空气纺纱所公知的值(在0.5mm和最大2.0mm之间)的显著偏离,只有以这种方式才可能制造尤其有利的粗纱,粗纱的特征在于:一些纤维围绕中心地布置的芯纤维被缠绕成卷绕纤维(从而为粗纱提供保护性加捻),其中卷绕纤维的量和强度仅仅足够高到使得,即使在下游的纺纱机上的后续纺纱过程的进程中粗纱的期望牵伸也是可能的。
还有利的是,纱线形成元件在入口开口的区域中具有柱形壁,其具有柱形外表面以及界定牵出通道的柱形内表面,其中,内表面和外表面彼此同轴地延伸。因此,纱线形成元件在邻近前端的区域中具有带有恒定壁厚的至少一个柱形部段。
还有利的是,纱线形成元件的连接外表面和内表面的整个前端呈截锥的形式。因此,纱线形成元件的具有入口开口的部分优选地具有三个表面部段,即:由纱线形成元件的外表面形成的表面部段;由内表面形成的表面部段,其被连接到入口开口(并且至少部分地界定牵出通道);以及由前端形成的表面部段,其具有截锥形状。
同样地,可能有利的是,前端与牵出通道之间的过渡区域和/或前端与纱线形成元件的外表面之间的过渡是圆角的,而不是锋利边缘的。圆角部段(在从上方看纱线形成元件的前端的视图中,其应当具有环形形状)的半径应当在0.1mm和2.0mm之间。以这种方式,纤维结构的纤维暴露于比相应的锋利边缘的过渡情况更低的机械应力。
还有利的是,纱线形成元件在前端的区域中具有斜切部,其也呈截锥形状。这里的斜切部应当优选地形成到纱线形成元件的外表面内,并且由于纱线形成元件的截锥形状的前端的区域而应当在距牵出通道一定距离处。特别有利的是,形成斜切部的截锥的基底表面被布置在该截锥的覆盖表面与纱线形成元件的出口之间。因此,斜切部应当形成截锥,该截锥将其头部放置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截锥上。特别有利的是,被连接到牵出通道的截锥的基底表面对应于由斜切部形成的截锥的覆盖表面。因此,两个截锥有利地直接形成到彼此内。
还有利的是,斜切部与牵出通道的纵向轴线形成角β,该角的尺寸是在20°和70°之间,优选地在30°和60°之间。此外,斜切部应当在纱线形成元件的具有权利要求1中提及的附加截锥区域的纵向部段中形成在70°和90°之间的角。如果斜切部被布置在牵出通道与纱线形成元件的前端的形成截锥的附加区域之间,那么上述角应当大于140°且小于180°。
特别有利的是,除了呈截锥形式的第一区域之外,前端还具有呈截锥形式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其中,如从上方到纱线形成元件的前端上所看到的,呈截锥形式的第二区域围绕呈截锥形式的第一区域。例如,可以由如下事实来实施这种实施例,首先利用埋头孔钻直接处理纱线形成元件的柱形端(其也包括入口开口),使得形成具有截锥形状的权利要求1中所提及的区域,并且然后在纱线形成元件的前端与纱线形成元件的外表面之间的过渡区域设置环形斜切部。
特别有利的是,第二截锥区域直接连接到第一截锥区域,其中,两个截锥区域优选地彼此同轴布置。在该上下文中,可以想到的是,使第一截锥区域的基底表面形成呈截锥的形式的第二区域的覆盖表面。此外,有利的是,第一截锥区域的覆盖区域的直径小于第二截锥区域的覆盖区域的直径。
还有利的是,第一截锥区域的侧线与牵出通道的纵向轴线之间的最小角优选地具有值(例如,50°到80°),其比第二截锥区域的侧线与牵出通道的上述纵向轴线之间的最小角(其应当大于70°且小于90°)更小。
在任何情况下,纱线形成元件的特征在于:纱线形成元件的前端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其环形区域、优选地其整个前端,在纱线形成元件的纵向部段中沿牵出通道的方向向内倾斜。
最后,本发明涉及具有至少一个纺纱喷嘴的由纤维结构制造粗纱的粗纱机,其中,纺纱喷嘴具有带有用于纤维结构的入口开口的涡流腔并且具有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涡流腔内的纱线形成元件。此外,纺纱喷嘴包括指向涡流腔内的空气喷射器,通过该空气喷射器,空气可以沿预定的旋转方向引导到涡流腔内,以便于在纱线形成元件的入口开口的区域中沿上述旋转方向向通过入口开口供给的纤维结构沿上述旋转方向施加加捻。以这种方式,具有在上文已经描述的特性的粗纱可以由纤维结构来制造。最后,为了能够将粗纱卷绕到筒管上,纱线形成元件具有用于排出粗纱的出口以及用于连接入口开口和出口的牵出通道,粗纱在其通过出口排出之前经过该牵出通道。
根据本发明,现在提供的是,根据上文的描述和/或下文的描述来设计纱线形成元件,其中,可以以任何组合来实施单独的特征,只要这种组合不会导致任何冲突。
附图说明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描述本发明的附加优点。在附图中示意地:
图1以侧视图示出了粗纱机,
图2示出了粗纱机的公知的纺纱喷嘴的细节,
图3a示出了截锥,
图3b以纵向截面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形成元件的细节,
图4a到图7b以纵向截面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形成元件的附加实施例的细节,以及
图8示出了粗纱机的另一纺纱喷嘴的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粗纱机的细节的示意图。根据需要,粗纱机可以包括具有多个牵伸装置辊21的牵伸装置,每个牵伸装置辊可以绕旋转轴线23旋转(六个牵伸装置辊21的仅仅两个标注有附图标记),其中在纺纱操作期间,牵伸装置被供应有例如呈双倍牵伸条的形式的纤维结构1。
此外,这里所示出的粗纱机具有挨着彼此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纺纱喷嘴22,每个纺纱喷嘴具有内部涡流腔15(见图2),在所述涡流腔中,纤维结构1和/或纤维结构1中的至少一些纤维被设置有加捻(纺纱喷嘴22的确切作用机制在下文被更详细地描述)。
此外,粗纱机可以具有带有多个协作的牵出辊31的牵出装置24以及在牵出辊31下游的纱筒装置25,借助于纱筒装置,通过出口4(其同时形成牵出通道5的出口4,例如,牵出通道在图2中被更详细地示出)离开纺纱喷嘴22的粗纱2可以被卷绕到筒管32上,以便形成纱筒,其中,在纱筒处可以使用横动元件20。根据本发明的粗纱机并不必要地具有如图1中所示的牵伸装置。牵出辊31并非绝对必要。
在任何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粗纱机根据空气纺纱方法来操作。为了形成粗纱2,纤维结构1被布置在入口开口16上,在此处所谓的纤维引导元件被优选地引导到纺纱喷嘴22的涡流腔15内(也见图2)。纤维结构在那里接收加捻,即:纤维结构1的至少一些纤维自由端被由空气喷射器18产生的空气流拾取,所述空气喷射器相应地布置在围绕涡流腔15的涡流腔壁26中。这里的一些纤维从纤维结构1被拉出至少一定距离并且围绕纱线形成元件17的突出到涡流腔15内的尖端被卷绕。由于以下事实,纤维结构1通过布置在纱线形成元件17内部的牵出通道5以及通过布置在纱线形成元件17的指向入口开口16的方向的前端6的区域中的纱线形成元件17中的入口开口3从涡流腔15被牵出,最后,纤维自由端因此也沿入口开口3的方向被牵伸并且因此围绕中心地延伸的芯纤维缠绕成所谓的卷绕纤维,从而得到具有期望加捻的粗纱2。牵出通道5还应当具有内径D,其尺寸在上文所给出的范围内。
大体上,这里应当指出,这里所制造的粗纱2为具有相对少量的卷绕纤维的纱线或如下纱线,在该纱线中,卷绕纤维围绕内芯相对松散地缠绕从而粗纱2保持是可牵伸的。这是重要的,因为在这里所制造的粗纱2借助下游的纺织机(例如,环锭纺纱机)上的牵伸装置必须被再次牵伸,以便适于进一步处理以形成传统纱线,传统纱线可以在例如织布机上被处理以形成织物。
关于空气喷射器18,这里仅作为预防措施应当指出的是,空气喷射器通常应当取向成使其共同地产生具有一致的旋转方向的沿相同方向指向的空气流。单独的空气喷射器18在这里优选地布置成与彼此旋转对称。此外,应当指出的是,空气喷射器18的倾斜可以基于牵出通道15的纵向轴线L在一定范围内被选择。因此,空气喷射器18可以例如相对于上述纵向轴线L以直角延伸(见图2的左侧处所示出的空气喷射器18)。一定的倾斜位置当然也是可想到的,从而空气喷射器18的中心轴线(未示出)和纵向轴线L之间的角度不同于90° (见图2的右侧处所示出的空气喷射器18)。大体上,所有空气喷射器18的倾斜应当是相同的。选择图2的视图仅仅是为了在原理上示出,空气喷射器18的不同倾斜大体上是可想到的。
图2示出了具有与牵出通道5的纵向轴线L成直角延伸的前端6的公知的纱线形成元件17,而图3b到7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形成元件17的实施例,其中,出于简化原因,仅仅示出围绕入口开口3的前端6的区域和纱线形成元件17的壁30的与其连接的部分。
如图3b所示,例如,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形成元件17的特征在于:上述前端具有轻微向内的倾斜,所述前端为纱线形成元件17的壁30的一部分。换言之,纱线形成元件17包括前端6,其围绕入口开口3并且在至少一些部段中成形类似于截锥27,其中,截锥27的覆盖表面7位于截锥27的基底表面8与纱线形成元件17的出口4之间。
关于结合截锥27使用的概念,参考图3a,从其中可以看到,覆盖表面7为具有较小半径的圆形区域并且基底表面8为具有较大半径的圆形区域。最后,侧表面29为将基底表面8连接到覆盖表面7的区域。侧线28为位于侧表面29上的线并且在具有锥体轴线K的平面中延伸,所述锥体轴线继而代表截锥27的旋转轴线。
如通过根据图3b到图7b的单独的实施例可以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形成元件17具有前端6,前端在至少一些部段中具有上述截锥形状,其中,牵出通道5的纵向轴线L与截锥27上的任何侧线28之间的角α(出于简化原因,该角为在图3中示出的唯一一个)具有大于70°且小于90°的值。因此,上述范围形成相对浅的锥体,其因此还具有仅轻微的漏斗效应。
纱线形成元件17的整个前端6的区域围绕入口开口3,并且将纱线形成元件17的界定牵出通道5的内表面19与所述纱线形成元件的外表面10连接,该外表面优选地与所述内表面19(至少在连接到前端6的第一区域中)同轴。图3b示出了相应的实施例。
此外可想到,纱线形成元件17的前端6与所述纱线形成元件的上述外表面10之间的过渡11是圆角的(图4a和4b)。替代性地或附加地,纱线形成元件17的前端6与牵出通道5之间的过渡区域9可以是圆角的(图4b)。
图5a和图5b示出了方法,其中,纱线形成元件17的前端6包括除上述截锥形区域27之外的另一区域,该附加区域也是截锥形区域27。因此,前端6优选地包括第一截锥形区域13和第二截锥形区域14。
在第一截锥区域13上的侧线28与牵出通道5的纵向轴线L之间的角ε优选地大于在第二截锥区域14的侧线28与牵出通道5的纵向轴线L之间的角δ(图5b)。但是,对于许多情形来说,不同类型的实施例也可以是有利的,例如如在图5a中示出的。
图6a和6b示出了,纱线形成元件17的前端6还可以部分地由斜切部12形成,其中由斜切部12描述的截锥27上的侧线28与牵出通道5的纵向轴线L之间的角β优选地处于在“总体描述(发明内容)”中已经提及的范围内。斜切部12在原理上形成上述的第二截锥区域14。
此外,图7a和7b示出了,纱线形成元件17的外表面10的形状和/或纱线形成元件17的内表面19的形状可以不同于柱形形状和/或可以具有台阶过渡。
最后,图8示出了贯穿另一纺纱喷嘴22的横截面的细节。除了用于在正常操作期间形成已经描述的涡流流的空气喷射器18之外并且因此根据纺纱启动过程,纺纱喷嘴22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纺纱启动喷射器33,经由该纺纱启动喷射器,在纺纱启动过程期间(也)可以将压缩空气引导到到涡流腔15内。
换言之,因此有利的是,纺纱喷嘴22具有专门的纺纱启动空气喷射器33,其在纺纱启动过程期间排他地或与空气喷射器18相结合地充有压缩空气。纺纱启动过程是粗纱制造的初始序列,其中纤维结构1被引入到直到此时已经被清空的涡流腔15内并且在那里被加捻以形成粗纱2。,所得到的粗纱部段在离开牵出通道5之后被转移到相应的牵出装置24上(其中纤维结构1进行连续馈送并且进行加捻),并且被使得与旋转筒管32接触。在那之后,存在纺纱喷嘴22的正常操作,其中由所供应的纤维结构1连续地制造附加粗纱2,并且从纺纱喷嘴22牵出粗纱。
可能有利的是,在正常操作期间仅仅空气喷射器18施加压缩空气并且在纺纱启动过程期间仅仅纺纱启动空气喷射器33施加压缩空气(两者与牵出通道5的纵向轴线L应当形成不同的角度),但是还可能有利的是,纺纱启动空气喷射器33在正常操作期间也经受压缩空气。特别地,纺纱启动空气喷射器33应当相对于牵出通道5的纵向轴线L倾斜以能够产生空气流,所述空气流延伸到牵出通道5内至少一定距离(纵向轴线L与纺纱启动空气喷射器3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和/或它们的方向向量因此应当不同于90°)。这最终防止空气在牵出通道的入口开口3的方向上与粗纱2的移动方向相反地流过牵出通道5。
本发明不限于本文所描述和阐述的实施例。在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修改也是可能的,本文所描述的特征的任何组合也是可能的,即使它们在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书的不同部分中或在不同实施例中被描述和阐述。
附图标记列表
1 纤维结构
2 粗纱
3 纱线形成元件的入口开口
4 纱线形成元件的出口
5 牵出通道
6 纱线形成元件的前端
7 截锥的覆盖表面
8 截锥的基底表面
9 纱线形成元件的前端与牵出通道之间的过渡区域
10 纱线形成元件的外表面
11纱线形成元件的前端与所述纱线形成元件的外表面之间的过渡
12 斜切部
13 第一截锥区域
14 第二截锥区域
15 涡流腔
16 入口开口
17 纱线形成元件
18 空气喷射器
19 纱线形成元件的界定牵出通道的内表面
20 横动元件
21 牵伸装置辊
22 纺纱喷嘴
23 牵伸装置辊的旋转轴线
24 牵出装置
25 纱筒装置
26 涡流腔壁
27 截锥
28 截锥的侧线
29 截锥的侧表面
30 纱线形成元件的壁
31 牵出辊
32 筒管
33 纺纱启动空气喷射器
α 截锥的侧线与其锥体轴线之间的角
β 斜切部与牵出通道的纵向轴线之间的角
δ 第二截锥区域的侧线与牵出通道的纵向轴线之间的角
ε 第一截锥区域的侧线与牵出通道的纵向轴线之间的角
D 牵出通道的内径
L 牵出通道的纵向轴线
K 锥体轴线。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粗纱机的纱线形成元件(17),利用所述纱线形成元件,能够借助压缩空气由纤维结构(1)制造粗纱(2),
-其中,所述纱线形成元件(17)包括用于所述纤维结构(1)的纤维的入口开口(3),以及
-其中所述纱线形成元件(17)具有供所述粗纱(2)排出的出口(4)并且具有牵出通道(5),所述粗纱在所述粗纱机的操作期间在所述纱线形成元件(17)的所述入口开口(3)的区域中由所述纤维结构(1)制造,所述牵出通道连接所述入口开口和所述出口(4),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形成元件(17)包括前端(6),所述前端围绕所述入口开口(3)并且在至少一些部段中具有截锥(27)形状,
-其中,所述截锥(27)的覆盖表面(7)被布置在所述截锥(27)的基底表面(8)与所述纱线形成元件(17)的所述出口(4)之间,以及
-其中,所述截锥(27)的侧线(28)与其锥体轴线(K)之间的角(α)具有小于90°且大于70°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形成元件(17),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出通道(5)具有纵向轴线(L),并且所述纵向轴线(L)和所述锥体轴线(K)彼此平行或共线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纱线形成元件(17),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出通道(5)在邻近所述入口开口的区域中具有内径(D),其值为4mm到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纱线形成元件(17),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形成元件(17)在所述入口开口(3)的区域中具有柱形壁(30),所述柱形壁具有柱形外表面(10)和界定所述牵出通道(5)的柱形内表面(19),其中所述内表面(19)和所述外表面(10)同轴地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纱线形成元件(17)的连接所述外表面(10)和所述内表面(19)的整个前端(6)具有截锥(27)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纱线形成元件(17),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6)与所述牵出通道(5)之间的过渡区域(9)和/或所述前端(6)与所述纱线形成元件(17)的外表面(10)之间的过渡区域(11)是圆角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纱线形成元件(17),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形成元件(17)在所述前端(6)的区域中具有斜切部(12),所述斜切部也呈截锥(27)形状,其中形成所述斜切部(12)的截锥(27)的基底表面(8)被布置在该截锥(27)的覆盖表面(7)与所述纱线形成元件(17)的所述出口(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纱线形成元件(17),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切部(12)与所述牵出通道(5)的纵向轴线(L)形成角(β),该角的值在20°和7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纱线形成元件(17),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6)具有除第一截锥区域(13)之外的至少一个第二截锥区域(14),其中,所述第二截锥区域(14)在侧视图中位于所述第一截锥区域(13)上方,并且在所述纱线形成元件(17)的所述前端(6)的俯视图中围绕所述第一截锥区域(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纱线形成元件(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截锥区域(14)被直接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截锥区域(13),其中,这两个截锥区域彼此同轴地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纱线形成元件(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锥区域(13)和第二截锥区域(14)形成在侧线(28)和纵向轴线(L)之间的角(ε, δ),其小于90°且大于70°,其中所述第一截锥区域(13)上的侧线(28)与所述牵出通道(5)的纵向轴线(L)之间的最小角具有另一值,其比所述第二截锥区域(14)上的侧线(28)与所述牵出通道(5)的所述纵向轴线(L)之间的最小角更小。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纱线形成元件(1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径(D)的值为6mm到8mm。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纱线形成元件(17),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切部(12)与所述牵出通道(5)的纵向轴线(L)形成的角(β)的值在30°和60°之间。
13.具有至少一个纺纱喷嘴的用于由纤维结构(1)制造粗纱(2)的粗纱机,
-其中,所述纺纱喷嘴具有涡流腔(15)和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所述涡流腔(15)内的纱线形成元件(17),所述涡流腔具有用于所述纤维结构(1)的入口开口(16),以及
-其中,所述纺纱喷嘴包括指向涡流腔(15)内的空气喷射器(18),经由所述空气喷射器,空气能够沿预定的旋转方向引导到所述涡流腔(15)内,以便在所述纱线形成元件(17)的入口开口(3)的区域中沿所述旋转方向向通过所述入口开口(16)供给的所述纤维结构(1)施加加捻,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形成元件(17)是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来设计的。
CN201780031625.6A 2016-05-26 2017-05-04 用于粗纱机的纱线形成元件和配备纱线形成元件的粗纱机 Active CN1091541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00675/16 2016-05-26
CH00675/16A CH712489A1 (de) 2016-05-26 2016-05-26 Garnbildungselement für eine Vorspinnmaschine sowie damit ausgerüstete Vorspinnmaschine.
PCT/IB2017/052586 WO2017203376A1 (de) 2016-05-26 2017-05-04 Garnbildungselement für eine vorspinnmaschine sowie damit ausgerüstete vorspinn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4110A CN109154110A (zh) 2019-01-04
CN109154110B true CN109154110B (zh) 2021-06-18

Family

ID=58707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1625.6A Active CN109154110B (zh) 2016-05-26 2017-05-04 用于粗纱机的纱线形成元件和配备纱线形成元件的粗纱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0144B2 (zh)
EP (1) EP3464691B1 (zh)
JP (1) JP6972025B2 (zh)
CN (1) CN109154110B (zh)
CH (1) CH712489A1 (zh)
WO (1) WO20172033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712663A1 (de) * 2016-07-14 2018-01-15 Rieter Ag Maschf Verfahren zum Verarbeiten eines strangförmigen Faserverbands sowie Vorspinnmaschine.
DE102020108257A1 (de) * 2020-03-25 2021-09-30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Faservereinzelung und Spinneinrichtung umfassend eine solche Vorrichtu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9636A (ja) * 1984-06-04 1985-12-21 Toyoda Autom Loom Works Ltd 結束紡績用ノズル
DE3913244A1 (de) * 1988-04-21 1989-11-09 Vyzk Ustav Bavlnarsky Spinnduese zur pneumatischen garnherstellung
DE10255035A1 (de) * 2002-11-19 2004-06-03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gesponnenen Fadens
CN101476180A (zh) * 2009-01-23 2009-07-08 东华大学 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52906A (en) * 1951-12-14 1958-09-23 Du Po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bulky continuous filament yarn
US2853906A (en) 1956-06-07 1958-09-30 Stanley J Pesta Fixture for stripping metal ends from containers
CH615467A5 (en) * 1977-05-17 1980-01-31 Toyo Boseki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purely 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a staple-fibre yarn consisting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fibres
US4290378A (en) * 1979-08-31 1981-09-22 Monsanto Company Twisted singles carpet yarn
DE3363972D1 (en) 1983-04-12 1986-07-10 Rieter Ag Maschf False-twister
IN166161B (zh) * 1985-06-07 1990-03-24 Alan Nicholas Jacobsen
JPH01162829A (ja) * 1987-12-18 1989-06-27 Mas Fab Rieter Ag 空気ジェットノズル及び該ノズルの加撚部分で回転空気層を形成する方法
CH676725A5 (zh) * 1988-11-07 1991-02-28 Rieter Ag Maschf
DE3927910A1 (de) * 1989-08-24 1991-02-28 Stahlecker Fritz Falschdrallduese fuer pneumatisches falschdrallspinnen
JPH0469471U (zh) * 1990-10-26 1992-06-19
JPH0674530B2 (ja) * 1991-07-30 1994-09-2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紡績装置
JPH0748673Y2 (ja) * 1992-02-19 1995-11-08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紡績装置
JP3552618B2 (ja) * 1999-12-13 2004-08-1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コアヤーン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DE60104160T3 (de) * 2000-04-04 2012-03-15 Murata Kikai K.K. Hohle Führungspindel in einer Vortex Spinn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 ihrer Anwendung
US20020152739A1 (en) * 2000-12-22 2002-10-24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ing device
CN1200155C (zh) * 2002-07-10 2005-05-04 东华大学 喷气涡流纺复式加捻器
EP1621649B1 (en) * 2004-07-28 2008-09-10 FARE' S.p.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synthetic yarns
DE102004052206A1 (de) * 2004-10-19 2006-04-20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Luftdüsenspinnvorrichtung
DE102012108613A1 (de) * 2012-09-14 2014-03-20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stelle einer Vorspinnmaschine
US9290863B2 (en) 2013-02-13 2016-03-22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ing unit of an air-jet spinning machin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9636A (ja) * 1984-06-04 1985-12-21 Toyoda Autom Loom Works Ltd 結束紡績用ノズル
DE3913244A1 (de) * 1988-04-21 1989-11-09 Vyzk Ustav Bavlnarsky Spinnduese zur pneumatischen garnherstellung
DE10255035A1 (de) * 2002-11-19 2004-06-03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gesponnenen Fadens
CN101476180A (zh) * 2009-01-23 2009-07-08 东华大学 喷气涡流纺专用自捻空心锭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519690A (ja) 2019-07-11
CH712489A1 (de) 2017-11-30
US10900144B2 (en) 2021-01-26
EP3464691A1 (de) 2019-04-10
CN109154110A (zh) 2019-01-04
WO2017203376A1 (de) 2017-11-30
JP6972025B2 (ja) 2021-11-24
EP3464691B1 (de) 2023-05-03
US20190323151A1 (en) 2019-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38881B2 (en) Roving machine for producing a roving and method for piecing a fiber sliver
CN109072492B (zh) 喷气纺纱机和生产纱线的方法
US8607540B2 (en) Roving machine for producing a roving
CN101600826B (zh) 气流纺纱装置
US9670599B2 (en) Spinning station of an air jet spinning machine
US9677197B2 (en) Spinning station of a spinning preparation machine
US20080072562A1 (en) Spindle With Injector Duct And Piecing Method For An Airjet Spinning Machine
US20120192541A1 (en) Component For An Air Jet Spinning Device
US20020124543A1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core spun yarn
US7661259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roving yarn by means of air spinning processes
CN107366050B (zh) 喷气式纺纱设备
CN109154110B (zh) 用于粗纱机的纱线形成元件和配备纱线形成元件的粗纱机
CN107916474B (zh) 用于喷气纺纱机纺纱喷嘴的纤维导向元件以及操作喷气纺纱机的方法
CN104169477A (zh) 具有分开的喷丝嘴和接线嘴的喷气式纺织机
CN106222819B (zh) 空气纺纱机的纺纱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US5390485A (en) Pneumatic type spinning apparatus for reducing waste
JP2007505226A (ja) 空気精紡法によって粗紡糸を製造するための練条機・粗紡機組み合わせ体
JPS6242052B2 (zh)
JP2017521578A (ja) 空気紡績機用の紡績ノズルおよび相応の紡績ノズルを備えた空気紡績機
US6679044B2 (en) Pneumatic spinning apparatus
CN111850747A (zh) 纺纱工位、气流纺纱机和纱线制造方法
CN105506792A (zh) 一种喷气涡流纺纱装置用涡流管
CN107641860A (zh) 一种具备喷气式纺纱机的纺纱装置
US20240026576A1 (en) Multifunctional nozzle for a spinning machine
CN107675301A (zh) 一种用于喷气纺纱机的纺纱喷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