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2053B - 传输时序确定及指示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传输时序确定及指示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2053B
CN109152053B CN201710687689.3A CN201710687689A CN109152053B CN 109152053 B CN109152053 B CN 109152053B CN 201710687689 A CN201710687689 A CN 201710687689A CN 109152053 B CN109152053 B CN 1091520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omain
domain scheduling
scheduling unit
signal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876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2053A (zh
Inventor
柯颋
夏亮
侯雪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152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2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2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20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输时序确定及指示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终端中的传输时序确定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在接收所述第一信令之后,基于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确定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其中,所述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包括:下行数据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反馈数据的传输时序、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序及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序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所述预定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

Description

传输时序确定及指示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时序确定及指示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5Generation,5G)的新接口(New Radio,NR)中,提出利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及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指示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ybrid Automatic ReQeust,HARQ)的时序。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RRC信令或第一信令指示重传的时延集合,并通过索引值指示出采用时延集合中哪一个时延值的方式,告知终端(又称为用户设备)具体采用哪一个时延进行HARQ重传。所述用户设备又简称为(User Equipment,UE)。但是这种确定HARQ的方式信令开销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传输时序确定及指示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上述信令开销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时序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中,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
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参数和/或携带的信息,基于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确定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
其中,所述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包括:下行数据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反馈数据的传输时序、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序及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序的至少其中之一;
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于传输所述预定数据的时域调度单位。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时序指示方法,应用于基站中,包括:
向终端发送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参数和/或携带的信息,用于供所述终端基于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确定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所述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包括:下行数据的HARQ反馈数据的传输时序、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序及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序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位于所述预定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收发器,用于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收发器相连,用于通过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前述任意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传输时序确定方法或传输时序指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及计算机程序;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前述任意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传输时序确定方法或传输时序指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实现前述任意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传输时序确定方法和/或传输时序指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时序确定及指示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在进行传输时序确定时,首先通过第一信令的发送,可以触发终端基于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确定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这里的传输时序可为下行数据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反馈数据的传输时序、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序及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序的至少其中之一。一方面,直接基于指示可用时域调度单位,可以相对于指示时延值所需要的比特少,从而减少了信令开销;另一方面,终端将自行基于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确定,并不一定需要基站通过信令具体指示,可以不用基站再次发送指示信息或仅发送比特数很少的指示信息即可,再次减少了信令开销,故减少了指示的整体开销,从而具有信令开销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序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序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序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序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结构及可用时序调度集合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结构及时序确定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帧结构及时序确定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帧结构及时序确定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帧结构及时序确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时序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中,包括:
步骤S110: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
步骤S120: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参数和/或携带的信息,基于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确定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
其中,所述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包括:下行数据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反馈数据的传输时序、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序及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序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所述预定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时序可为:所述第一信令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反馈数据的传输时序、所述第一信令调度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序及所述第一信令调度的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序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所述预定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时序确定方法为应用于终端中的方法,这里的终端可包括人携带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人载终端、车等交通工具携带的车载终端、智能水表或电表等智能设备的物联网终端。
这里的第一信令可为RRC信令、MAC信令及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令之后,终端会自动基于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确定出传输时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0可包括: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参数和/或所述第一信令携带的信息内容,按照预设规则从所述可用时隙调度单位集合中,选择满足当前传输需求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进行预定数据的传输,从而确定出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
这里的传输时序,可为下行数据接收的HARQ反馈数据的传输时序,接收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序,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序。所述接收下行数据的时序至少包括:接收下行首次传输的新传数据的接收时序,接收重新发送的重传数据的接收时序。所述发送上行数据的时序,可包括:终端发送上行业务数据的时序。所述HARQ反馈的时序可包括:指示下行数据接收的确认符(ACK)或非确认符(NACK)等。
具体如,传输时序可以是:发送或接收所述预定数据的时刻,与参考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例如下行数据的HARQ反馈的发送时序可以是:传输所述HARQ反馈的时刻与接收相应的下行数据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序可以是: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刻与接收相应的调度信息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序可以是: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与接收相应的调度信息的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上述举例中,参考时刻分别是接收所述下行数据的时刻、接收相应的调度信息的时刻。
一个预设传输周期,为传输预定数据的传输周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时域调度单位。所述一个预设传输周期可为一个帧、一个子帧或两个帧或两个子帧等在时域上划分出来的比较大的传输单位。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可为预定传输周期上排除预先配置用于固定用途之外的时域调度单位。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可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单元,这样的话,对应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可为预先配置的固定的用于数据传输外的时域资源、或可灵活调度的可以配置为下行传输的时域资源。
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为:子帧、时隙、微时隙及传输符号中的一种。
所述微时隙可为至少包括一个传输符号,且包括的传输符号数少于所述时隙的传输单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时序确定方法,是直接基于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确定的,这样在传输时序的确定过程中的指示,可以直接指示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或指示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可用时域调度单位,或选择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的参数,方便终端自行基于第一信令的接收参数和/或第一信令携带的内容,或仅是在第一信令接收之后,触发终端基于预设规则确定传输时序,具有信令开销小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需要预先知道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故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通过与基站的预先约定确定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其中,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可用于HARQ反馈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上行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单位集合及下行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单位集合的至少其中之一。
故通过预先约定,终端和终端都可以预先知道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例如,约定所有时隙都是可用时域调度单位。该实施例可应用于完全动态时分复用(TDD)传输场景。
如图2所示,在确定所述传输时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1:接收基站发送至少包括集合指示信息的第二信令;
步骤S102:基于所述第二信令确定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其中,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可用于HARQ反馈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上行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单位集合及下行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单位集合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令可为RRC信令、MAC层信令及DCI信令等信令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为***消息信令等。所述第二信令可为RRC信令、MAC层信令及DCI信令等信令至少之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和所述第二信令均可为RRC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和所述第二信令还可以对应于同一条RRC信令,或不同时间发送的两条RRC信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和所述第二信令均可为DCI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和所述第二信令还可以对应于同一条DCI信令,或不同时间发送的两条DCI信令。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可为DCI信令,所述第二信令可为RRC信令。
在具体实现时所述第一信令和第一信令具体不局限于上述举例。
在本实施例中直接所述第二信令中可至少携带有集合指示信息,所述集合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预设传输周期内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例如,所述集合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具体预设传输周期内有哪些可用时域调度单位,终端在进行预定信息的传输之前,会基于第一信令的接收参数和/或第一信令中携带的预定指示信息,结合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元,选择对应的可用时域资源进行预定信息的传输,从而可以确定出传输时序。
所述步骤S120可包括:结合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及预设规则,确定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规则可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预先协商确定的。所述预设规则可为确定传输时序的函数关系或映射关系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0可以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参数和/或携带的预定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传输时序。
所述接收参数可包括:所述第一信令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和第一信令可为无线通信技术中的现有信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可以通过所述第二信令中的集合指示信息的接收,就可以根据预先协商或基于通信协议规定的预设规则,确定出传输时隙,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利用多个指示比特指示每一个HARQ的传输时延集合及并从集合中选择出对应的传输时延的指示方式,至少减少了信令开销。
例如,若指示传输时延,若有4个可用时域调度单位,则这4个可用时域调度单位对应的时延为4个,且每一个至少需要两个比特或两个以上的比特进行指示,则需要消耗至少8个比特指示传输时延集合。若指示重传的索引值时,还需要对应的至少一个2个比特选择一个传输时延。而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预设传输周期包括6个时域调度单位,若排除已经预先调度好的2个,还有4个剩余可用时序调度单位,可以1个比特指示对应的时域调度单位是否可用,这样最多消耗6个比特,这样减少进行指示的信令开销。另一方面,在确定传输时序时,所述终端根据预设规则结合可用时序调度单位集合自行确定,而不用基站利用特定信令进行全面指示,显然再次节省了信令开销。故利用本实施例的方法进行传输时序的确定,具有基站发送的信令的开销小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0可包括: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参数和/或第一信令携带的信息,结合所述预设规则及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元集合,确定所述传输时序。这里的接收参数可为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时域调度单位。以下基于该实施例,提供几种可选方式:
可选方式一:所述步骤S120可包括:
选择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内的且编号不小于n+m的首个时域调度单位进行预定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m为第一偏移量,所述m为不小于0的整数。
例如,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内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为4、7和8;若所述n+m=6,则在本示例中会选择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编号为7的时域调度单位。
所述n的取值与第一信令相关。
若所述预定数据为第一信令直接调度传输的数据,则所述n的取值为传输所述第一信令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即所述第一信令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
若所述预定数据为第二数据,是与第一信令调度传输的第一数据具有对应关系的数据;例如,所述第一数据为传输的业务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指示所述业务数据是否接收成功的反馈数据;则所述n可为传输所述第一数据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即所述第一数据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当然,所述第二数据可为所述第一数据的反馈数据,也可以为与所述第一数据没有直接关联关系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移量可为与所述终端的处理能力相关和/或与数据传输时延相关的参量,但是所述第一偏移量的具体确定可不局限于这些参量。例如,所述第一偏移量,可决定于所述终端的最小数据处理时延、所述终端的处理能力、所述基站的处理时延、所述基站的处理能力、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的至少其中之一。这里的终端的处理能力及基站的处理能力,都可包括:终端和/或基站的编解码能力,编解码能力越强,则对数据的解码速度越快,则进行重传反馈或发送数据的速度越快。基站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可决定与基站和终端之间的远近和/或传输环境等。所述终端的最小数据处理时延可立即为:终端接收到一个数据到形成对该数据接收状况的反馈数据的时间间隔等,当然这里仅是举例,具体不局限于此。
例如,所述n=1,所述m=2,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为2,4,5,7;P1=n+m=1+2=3,P2为不早于P1的首个可用时域调度单位4,则P2=4,这里的预定信息可为ACK或NACK等下行数据接收的反馈数据、或重传请求,或者接收的下行数据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n、所述m、所述P1及所述P2均为对应的时域调度单位在所述预设传输周期内的资源标识。在所述预设传输周期内,时域资源按照调度单位进行划分,并依次编号,例如,编号可以从0开始,也可以从1开始,依次加1编号。对应的资源编号即为所述资源标识的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资源标识不局限于所述资源编号。
本可选方式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进行表示:
Figure GDA0004053450870000091
modN{g(n)}∈S
其中,所述n为所述第一信令所在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或当选择时域调度单位用于传输预定数据中的第二数据时,所述n为第一信令所调度的第一数据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所述m为与所述终端的处理能力相关和/或与数据传输时延相关的第一偏移量;所述v为遍历因子;所述遍历因子的取值为0或正整数;所述N为当前预设传输周期中所包含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的总数;所述S为预设传输周期内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
所述g(n)的取值v的变化,得到所述备选调度单位;当所述g(n)对应对N取模之后,得到了g(n)对应的备选资源调度单位在预设传输周期N内的调度单元的资源编号;若该资源编号属于S,则停止所述遍历因子的取值变化,即停止所述遍历因子的遍历。
本可选方式可以利用以下另外一种公式进行表示:
g(n)=n+K,其中,K≥m,且g(n)为集合S中的第一个元素。
可选方式二:
所述步骤S120可包括:
选择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内的且编号不小于n+m的第f(k)个时域调度单位进行预定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k为所述第一信令指示的定时因子,f(k)为根据第一信令指示的定时因子k所确定的第二偏移量。所述n为所述第一信令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当选择时域调度单位用于传输预定数据中的第二数据时,所述n为第一信令所调度的第一数据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所述f(k)为以所述k为因变量计算第二偏移量的函数。f(k)为不小于零的整数。
在本实施例中是同时结合第一信令确定的接收参数(即所述n)及第一信令中携带的预定指示信息携带的k,确定传输预定信息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的资源编号。
基站和终端可以通过预设规则确定f(k)与k的映射关系,或者,基站可以通过高层信令配置f(k)与k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下行控制信息(DCI)中用1比特指示k,且通过预先规定或高层信令通知的任一种方法确定f(k)与k的映射关系,如
Figure GDA0004053450870000101
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在中用DCI中的2比特指示k,且通过预先规定或高层信令通知的任一种方法确定f(k)与k的映射关系,如
Figure GDA0004053450870000102
显然,上述通过查找所确定的映射关系可以简单的表示成:f(k)=k+1。且当f(k)=1时,表示利用不早于n+m,且在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内的首个(即第f(k)=1个)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进行所述预定数据的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f(k)=k,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f(k)可以为其他的预设函数关系。为了减少第一信令的开销,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所述f(k)=k+C,所述C为常数;以减少传输所述k所消耗的比特数。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k本身也是很小的数。所述k为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传输周期包括的时域调度单位个数的自然数
由于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之后,需要一定时间解码才能确定是否需要重传,在一些情况下还需要考虑下行数据自身的传输时延,则所述m的取值一般不为零。且所述第一信令也不一定会在第1个可用时域调度单位上传输。故可以用较少的比特指示所述k,且所述k一旦指示可以用于多次预定信息或多条预定信息的传输。这里的预定信息可为相同类型的信息,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信息。显然,即便第一信令中引入了预定指示信息,也依然具有第一信令的开销小的特点。
本可选方式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进行表示:
第一步:确定编号不小于n+m,且在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S内的首个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h(n),其中,
Figure GDA0004053450870000111
使得modN{h(n)}∈S,其中v≥0
所述v为遍历因子;所述遍历因子的取值为0或正整数;所述N为当前预设传输周期中所包含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的总数;所述S为每一个预设传输周期内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
所述h(n)的取值v的变化,得到所述备选调度单位;当所述h(n)对应对N取模之后,得到了h(n)对应的备选资源调度单位在预设传输周期内的调度单元的资源编号;若该资源编号属于S,则停止所述遍历因子的取值变化,即停止所述遍历因子的遍历。
第二步:在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S内选择h(n)之后的第f(k)-1个可用时域调度单位,其时域调度单位编号为g(n)。特别地,当f(k)=1时,g(n)等于h(n)。
g(n)的数值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述为,
当f(k)=1,g(n)=h(n);
当f(k)>1时,选择g(n),使得P=f(k),其中,P由如下方法定义,
-存在集合A={h(n)+u}u=0,1,2,...,g(n)-h(n)={h(n),h(n)+1,h(n)+2,…,g(n)},即集合A中元素以1递增;
-P为集合A中具有性质“集合A中元素ai(即ai∈A)对N取模后的变量属于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S”的元素ai的数目,即
Figure GDA0004053450870000121
其中,
Figure GDA0004053450870000122
其中,所述n为所述第一信令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或当选择从时域调度单位传输第二数据时,所述n可为通过第一信令所调度的第一数据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所述m为与所述终端的处理能力相关和/或与数据传输时延相关的第一偏移量;所述k为所述第一信令携带的预定指示信息指示的定时因子;所述f(k)为以所述k为因变量计算第二偏移量的函数。
本可选方式可以利用以下另外一种公式进行表示:
g(n)=n+K,其中,K≥m,且g(n)为时域调度单位集合S中的第f(k)个元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终端的最小数据处理时延确定的所述第一偏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基站上报进行所述最小数据处理时延;
其中,所述最小数据处理时延包括:接收利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发送数据到接收利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发送的数据之间的时延、接收PDCCH发送数据到利用PUSCH发送数据之间的时延及接收利用PDSCH发送的数据到发送HARQ反馈数据的时延的至少之一。
所述最小数据时延,一般决定终端的数据处理能力。例如,所述接收利用PDSCH发送的数据到发送HARQ反馈数据的时延,决定于终端的译码能力。当所述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之后,会进行译码,通常译码能力越强,则完成译码的时间越早,则所述HARQ的最小数据处理时延就越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HARQ的最小数据处理时延可等于完成预定数量的下行数据的译码所需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自动向基站上报所述最小数据处理时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最小数据处理时延可为预先存储在所述基站中的。所述基站还可以基于其他信息自行确定所述最小数据处理时延。例如,不同类型的终端都具有类型标识,或不同的终端都具有终端标识。则在终端与基站进行数据交互,传输的数据包中会携带终端的类型标识或终端标识,基站在接收到类型标识或终端标识之后,就可以查询本地数据库从而知道所述终端的最小处理能力。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基站获得较为准确的最小数据处理时延,所述终端可以自行上报所述最小数据处理时延,或者,所述终端可以在基站配置下上报所述最小数据处理时延。在本实施例中上报时可以显性上报,例如,终端直接向基站发送所述最小数据处理时延,也可以通过类型标识等信息的隐性上报所述最小数据处理时延。
基站会根据所述最小数据处理时延,确定所述第一偏移量m,并会将确定的第一偏移量发送给终端。例如,所述最小数据处理时延为T1,则所述m为所述T1/T0向上取整;所述T0为一个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的时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可为所述T1/T0向上取整与延迟量之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简化所述m的确定和/或协商,所述终端可以根据自身的最小数据处理时延,采用与基站确定所述m的同样方法,确定所述m,然后将确定的m直接上报给基站,这样基站仅需接收所述m即可,则基站不需要计算及进行m的下发,这样可以减少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息交互量,进一步减少信令的开销。当然,以上仅是举例,具体实现时,不局限于上述任意一种。
可选地,所述第二信令,还用于指示所述预设传输周期的时域参数。例如,所述第二信令,可通过参数指示信息,所述参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预设传输周期的时域参数,例如,参数指示信息,至少可用于指示所述预设传输周期的周期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周期长度,具体可为所述预设传输周期包括的时域调度单位的个数。例如,预先知道了所述预定周期的时域资源的起始位置,通过指示所述周期长度,则可以确定出所述预定周期在时域上的起始和终止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参数指示信息,还可用于指示所述预设传输周期的起始时域位置及终止时域位置等信息。
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终端接收到参数指示信息之后所在的时域调度单元为所述预设传输周期的起始时域位置,所述参数指示信息可仅包括终止时域位置和/或周期长度中的一个,就可以明确的知道所述预设传输周期对应的时域区域。
所述时域参数包括:起始时域位置、终止时域位置及周期长度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合指示信息为指示所述预设传输周期内可用时域调度单元的位图。所述位图包括一个或多个比特,每一个比特可以指示一个时域调度单位。对应比特的取值,指示对应的时域调度单位是否为可用时域调度单位。例如,一个预设传输周期包括:S个时域调度单位,则所述位图可包括S个比特。若1个比特为“1”指示对应的时域调度单位可用,则该比特为“0”时指示对应的时域调度单位不可用。故终端在接收到该位图之后,就可以确定出该预设传输周期的长度及哪些时域调度单元可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合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元的单位偏移量及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元集合的集合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可用时域调度单元集合包括3个可用时域调度单元,则可利用2个比特指示该集合长度。若单位偏移量为2,则结合该单位偏移量及集合长度,可以确定出资源编号为2,4及6的时域调度单位为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显然,同样具有指示用的信令的开销小的特点。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时序指示方法,应用于基站中,包括:
向终端发送第一信令,其中,所述集合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用于触发所述终端基于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确定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所述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包括:下行数据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反馈数据的传输时序、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序及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序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所述预定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传输时隙指示方法可为应用于基站中的方法,所述基站可为下一代基站(gNB)或功能扩展的演进型基站(eNB)等。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利用第一信令可预定指示信息,该预定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选择用于预定数据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的参数;或者所述终端可以根据第一信令的接收参数,再结合预设规则进行传输时序的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可仅作为触发终端确定传输时序的触发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令为RRC信令,所述第一信令为DCI信令;当然,所述第一信令和所述第二信令不局限于RRC信令及DCI信令。
总之,所述第一信令及第二信令均可为RRC信令、DCI信令及MAC层信令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确定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之后且在利用所述传输时序对应的第一时域调度单位进行数据传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信令;其中,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包括,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包括的部分或全部传输符号的传输方向,和/或,部分或全部传输符号的类型;
当基于所述第三信令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与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不一致时,变更应用于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的传输参数;
其中,所述传输行为包括: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信息、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息PUSCH信息、发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息及发送HARQ反馈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这里的第三信令可为不同于所述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的信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信令同样可为RRC信令、DCI信令或MAC层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信令携带有指示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用于预定输出传输的时域调度单位(即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由于突发优先级高的业务的引入,可能会导致可用时域调度单位的个数及属性等发生变更,这种变更可以由第三信令指示,这样终端可以通过第三信令的接收,从而及时的调整传输时序。
这里的属性可包括: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包括的传输符号的个数、传输方向及类型的变更。这里的类型可包括: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可以从上行传输调度单位变更为下行传输调度单位,或者变更成混合传输的传输调度单位,或者变更成动态传输调度单位。这里上行传输调度单位,可为专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时域调度单位;所述下行传输调度单位可为专用于下行传输的时域调度单位。所述混合传输的传输调度单位可为:部分时域资源用于上行传输,部分用于下行传输。动态时域调度单位,为数据传输方向待定的时域调度单位等。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是否属于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
所述接收第三信令,包括:
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属于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则忽略所述第三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可为所述终端临时从高层信令接收的,或者,基于资源调度规则自动确定的。
这里的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时域调度单位,是与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不同的。其中,所述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具有固定属性的时域调度单位。
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位于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则表示该时域调度单位可能随时被用于高优先级等业务,或者基站用于其他高优先级的终端等,故需要接收第三信令。
忽略所述第三信令的方式,包括:
不接收所述第三信令;
接收所述第三信令但是不处理所述第三信令,不处理包括:不解析所述第三信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是否属于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
当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属于所述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则确定基于所述第三信令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与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不一致。
所述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可是基于第三信令指示的,或者,基于第三信令的接收参数确定的。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是否属于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则直接认为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对同一个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指示出现了冲突。
可选地,所述变更应用于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的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变更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应用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中的传输行为;例如,变更传输行为的传输方向、传输行为传输的数据类型等。传输方向的变更可包括:上行与下行之间的变更;变更传输的数据类型,包括:从控制信令到业务数据的变更,从新传数据到重传数据的变更等。当然,这里的变更传输行为,可包括上述举例,但是不局限于上述举例。
放弃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应用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及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中的传输行为。在本例中,相当于直接中止该传输行为。
放弃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应用于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并且继续根据所述第一信令应用于第二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其中,第二时域调度单位在时域上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此处,相当于延迟该传输行为。
可选地,所述继续根据所述第一信令应用于第二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一个与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一致的时域调度单位;
所述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一个预先配置的时域调度单位;
所述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g1个与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一致的时域调度单位;其中,g1为预设正整数;
所述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g2个预先配置的时域调度单位;其中,g2为预设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变更应用于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的传输参数,至少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变更所述传输行为使用的传输块尺寸、编码与调制策略、时频资源尺寸及时频资源的资源位置的至少其中之一。
可选地,
所述第一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及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的至少之一;和/或,所述第二信令为所述RRC信令、所述MAC层信令、及所述DCI信令的至少之一;和/或,所述第三信令为所述RRC信令、所述MAC层信令、及所述DCI信令的至少之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01:向终端发送第二指令;其中,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所述终端确定所述可用时域调度集合单位;其中,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可用于HARQ反馈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上行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单位集合及下行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单位集合的至少其中之一
步骤S202:向终端发送第一指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参数和/或携带的信息,用于供所述终端基于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确定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所述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包括:下行数据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反馈数据的传输时序、下行数据的接收时序及上行数据的发送时序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位于用于所述预定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
所述第二指令可至少携带集合指示信息,该集合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出预设传输周期内可用时域调度单位,终端接收到第一信令之后,通过集合指示信息的解析,就可以知道预设传输周期内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所述第二信令还用于指示可用时域调度单元及第一偏移量。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元及第一偏移量共同用于所述终端确定所述传输时序,其中,所述第一偏移量是与所述终端的处理能量相关和/或与数据传输时延相关的。这里的输出传输时延可包括下行数据的传输时延,还可包括所述第一信令的传输时延。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终端的最小数据处理时延、所述终端的处理能力、所述基站的处理时延、所述基站的处理能力、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的至少其中之一,确定第一偏移量;
通过所述第二信令向终端发送基于最小数据处理时延确定的第一偏移量,其中,所述第一偏移量及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共同用于所述终端确定所述传输时序。
例如,在发送所述第一信令之前,基于所述第一偏移量,确定出第一信令发送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在确定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上发送所述第一信令,发送DCI信令,这样基站就可以控制终端的传输时序了。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最小数据处理时延;
其中,所述最小数据处理时延包括:接收利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发送数据到接收利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发送的数据之间的时延、接收PDCCH发送数据到利用PUSCH发送数据之间的时延及接收利用PDSCH发送的数据到发送HARQ反馈数据的时延的至少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会接收终端上报的最小数据处理时延,这里的上报方式可为显性上报和隐性上报,具体如何上报的方式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在此就不重复了。在接收到所述最小数据处理时延后,计算出所述m,具体如,直接以所述最小数据处理时延等于整数倍于所述时域调度单位时,则可以以所述最小数据处理时延直接作为所述m。当然也可以根据前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并考虑数据传输时延。
所述第二信令,还用于指示定时因子k;所述k为函数f(k)的因变量;所述f(k)为所述终端计算第二偏移量的函数。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2可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预定指示信息的第一信令,其中,所述预定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定时因子k;所述k为函数f(k)的因变量;所述f(k)为所述终端计算第二偏移量的函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还会携带有预定指示信息,预定指示信息包括定时因子,该定时因子用于在终端接收之后,利用预先设定的定时函数f(k)计算出第二偏移量。这样的话,所述终端在进行传输时序确定时,会基于第一偏移量及第二偏移量,这两个偏移量进行计算,且采用这种定时因子的传输方式,具有信令开销小的特点。
可选地,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位于预设传输周期的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所述第二信令还携带有参数指示信息,其中,参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预设传输周期的时域参数,所述时域参数可包括:所述预设传输周期的周期长度等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还携带有参数指示信息,这里的参数指示信息,指示的与预设传输周期相关的信息,例如,所述预设传输周期的周期长度。这里的周期长度实质上为所述预设传输周期包括的时域资源对应的时长。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三信令;其中,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包括,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包括的部分或全部传输符号的传输方向,和/或,部分或全部传输符号的类型;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所述终端确定出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与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不一致时,触发所述终端变更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的传输参数;
其中,所述传输行为包括: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信息、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息PUSCH信息、发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息及发送HARQ反馈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信令为所述终端在确定出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位于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之后接收的;
或者,
当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位于所述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时,则确定出基于所述第三信令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与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不一致。
可选地,所述变更应用于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的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变更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应用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中的传输行为;
放弃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应用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及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中的传输行为。
放弃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应用于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并且继续根据所述第一信令应用于第二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其中,第二时域调度单位在时域上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
可选地,所述继续根据所述第一信令应用于第二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一个与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一致的时域调度单位;
所述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一个预先配置的时域调度单位;
所述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g1个与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一致的时域调度单位;其中,g1为预设正整数;
所述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g2个预先配置的时域调度单位;其中,g2为预设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变更应用于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的传输参数,至少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变更所述传输行为使用的传输块尺寸、编码与调制策略、时频资源尺寸及时频资源的资源位置的至少其中之一。
此外,所述第一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及下行控制信息DCI信令的至少之一;和/或,所述第二信令为所述RRC信令、所述MAC层信令、及所述DCI信令的至少之一;和/或,所述第三信令为所述RRC信令、所述MAC层信令、及所述DCI信令的至少之一。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收发器110,用于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处理器120,与所述第一收发器相连,用于通过执行计算机程序,实前述任意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传输时序确定方法或传输时序指示方法。
当所述通信设备为终端时,则所述第一处理器120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实现前述传输时序确定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地,所述第一收发器110,可用于与基站进行通信。
当所述通信设备为基站时,则所述第一处理器120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实现前述传输时序指示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地,所述第一收发器110,可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器120可为CPU、MCU、DSP、AP、PLC或ASIC等处理器或处理电路。
该通信设备组成的基站或终端,可以建立无线通信***,通过上述第一信令和第一信令的交互,使得终端能够确定传输时序,且具有信令开销小的特点。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及计算机程序;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实前述任意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传输时序确定方法或传输时序指示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第二处理器及计算机程序。这里的计算程序可为被所述第二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可执行代码。所述第二处理器同样可为CPU、MCU、DSP、AP、PLC或ASIC等处理器或处理电路。
当所述通信设备为终端时,则所述第二处理器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实现前述传输时序确定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
当所述通信设备为基站时,则所述第二处理器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实现前述传输时序指示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前述任意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传输时序确定方法或传输时序指示方法。
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为只读存储介质、闪存、移动硬盘、光盘或磁带等各种存储介质,可选为非瞬间存储介质。
以下结合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几个具体示例:
示例1:
本示例提出一种HARQ时序指示方法,包括:
基站通过RRC信令,配置预设传输周期内由至少一个时域调度单位组成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
UE收到DCI信令后,根据预设规则在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选择可用时域调度单位从而确定调度时序。
图6所示为一种帧结构,包括10个时隙,时隙编号依次是#0、#01……#09。在图6所示的帧结构中,时隙编号为#0及#1的时隙为DL时隙,时隙编号#04为UL时隙,时隙编号为#2及#3为动态时隙,时隙编号为#5到#9重复时隙编号#0到#4的时隙配置。动态时隙可以灵活配置为上行时隙或下行时隙。
下面以DL传输数据的ACK/NACK反馈时序(即K1)为例,说明当在不同时隙上做DL数据传输时,其ACK/NACK反馈时序(K1)的可用取值集合具有较大差异。注意到,该分析过程也可以用来分析UL数据传输之间的定时(K2)关系,并得到相似的结论。
显然,UE只可能在固定UL时隙和/或灵活上下行时隙上反馈DL传输数据的ACK/NACK,而不可能在固定DL时隙是反馈DL传输数据的ACK/NACK。在下述分析中,假设UE在固定UL时隙和/或灵活上下行时隙上都有可能反馈DL传输数据的ACK/NACK信息,因此其潜在的可用于反馈DL传输数据的ACK/NACK信息的时隙的绝对编号集合为{#2,#3,#4}。
再考虑UE处理能力。假设基站在时隙n上发送DL数据,UE需要一定的处理时间(如用于解调、译码等操作),则UE最早也只能在时隙n+m上反馈ACK/NACK。在下述实施例里,不妨设m=2。应该注意到,m取值和UE处理能力有关,不同UE可能有不同的处理能力,因此可以使用不同的m值。
表1K1取值集合(m=2)
Figure GDA0004053450870000241
表1
在上表中,K1为DL数据传输和对应的HARQ-ACK之间的绝对时延。显然,当DL调度DCI承载在不同的DL时隙,K1的取值是不同的。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DL调度DCI中包括定时指示字段K1。
如表1中所示,为了指示第1个定时关系,K1最大值为4,因此,需要在DCI中需要用
Figure GDA0004053450870000242
比特予以指示定时信息。或者,
如表1中所示,为了指示前2个定时关系,K1最大值为5,因此,需要在DCI中需要用
Figure GDA0004053450870000255
比特予以指示定时信息。
为了降低DCI中定时信息指示开销,基站侧可以预先配置DCI中定时指示字段k1和绝对定时K1的映射关系表,并且将该映射关系表通过RRC信令指示给UE。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基站建立k1和K1的映射关系表,并且将该映射关系表通过RRC信令指示给UE。
为了指示第1个定时关系,建立如下映射表。由于K1总共存在2种状态,因此在DCI中需要用
Figure GDA0004053450870000253
比特予以指示定时信息k1,具体可如下表2:
Figure GDA0004053450870000251
表2
或者,为了指示前2个定时关系,建立如下映射表。由于K1总共存在4种状态,因此在DCI中需要用
Figure GDA0004053450870000254
比特予以指示定时信息k1,可如下表3:
Figure GDA0004053450870000252
表3
为了进一步降低DCI中信令指示开销,本案提出第三种实施例,即基站预先配置:预设传输周期=5时隙;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2,#3,#4]时隙;m=2。
同样为了指示第1个定时关系,需要在DCI信令中使用1比特的定时指示字段(k1);而基于k进行指示的话,只需要使用1比特的定时指示字段(k)。
为了进一步降低DCI中信令指示开销,在本示例为了指示第1个定时关系,即基站预先配置定时关系:预设传输周期=5时隙;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2,#3,#4]时隙;m=2,具体可如下表。
Figure GDA0004053450870000261
采用本示例的方法,传输时序的确定可如图9所示。由图9可以看出,在DCI中无需使用定时指示字段,UE就可以准确确定第1个定时关系。
同样为了指示第1个定时关系,可需要在DCI中使用1比特的定时指示字段(k1);而在实施例3中,则不需使用定时指示字段。
特别地,为了指示前2个定时关系,使用第四种实施例,即基站预先配置:预设传输周期=5时隙;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2,#3,#4]时隙;f(k)=k+1;m=2,具体可如下表。
Figure GDA0004053450870000262
Figure GDA0004053450870000271
与实施例2相比,同样为了指示前2个定时关系,实施例2需要在DCI中使用2比特的定时指示字段(k1);而在实施例3中,只需要使用1比特的定时指示字段(k)。
图10为利用k1进行传输时序确定的一个示意图。
示例2:
在本示例中,所述UE根据确定的调度时序反馈DL数据所对应的确认信息;或,UE根据确定的调度时序接收对应的DL数据;或,UE根据确定的调度时序发送对应的UL数据。
例如,对于DL数据的传输场景(K0),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可能如下时隙类型:
第一种: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预先配置的DL时隙;
第二种: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预先配置的DL预先配置好的混合时隙,其中,所述混合时隙为包括:上行传输符号、下行传输符号和/或保护间隔的时隙。
第三种:预先配置的DL和/或混合时隙,及动态时隙。
第四种: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动态时隙。
对于DL数据的ACK/NACK反馈场景(K1),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可能如下时隙类型可如下:
第一种: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预先配置的UL时隙;
第二种: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预先配置UL时隙预先配置好的混合时隙,其中,所述混合时隙为包括:上行传输符号、下行传输符号和/或保护间隔的时隙。
第三种:预先配置的DL和/或混合时隙,及动态时隙;
第四种: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动态时隙。
对于UL数据的传输场景(K2),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可能如下:
第一种: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预先配置的UL时隙;
第二种: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预先配置UL时隙预先配置好的混合时隙,其中,所述混合时隙为包括:上行传输符号、下行传输符号和/或保护间隔的时隙;
第四种: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动态时隙。
基站可能为不同UE配置不同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还可根据不同UE的传输场景配置不同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
如图7和图8所示,基于同样的帧结构,对于译码能力强的UE1,配置的用于HARQ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时隙编号为#2,#3及#4的时隙。对于译码能力较弱的UE2,配置的用于HARQ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时隙编号为#3及#4的时隙。当然这里仅是举例,不局限于上述问题。
例如,在一些低版本UE看来,周期内很多时隙是预留的;而对于一些高版本UE看来,所有的时隙都是可用的。
或者,对于一些承载特殊业务的UE,如物联网的应用场景(eMTC)UE或物体组成的因特网(IoT)UE,从gNB角度看,将这些UE集中调度到某些时隙上集中处理可能存在性能优化空间,因此对这些UE而言,周期内部分时隙是不可用的;而对于其他UE,如增强移动带宽(eMBB)UE或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UE,这些时隙都应该是可用的。
因此,应该允许基站为不同UE配置不同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这时,不论哪种类型的UE,都只要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处理。
所述时域调度单位可以采用子帧、时隙、微时隙、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技术(OFDM)符号中的任一种时域调度单位。
在一些场景中作为第一信令的DCI信令中不包含预定指示信息。
UE确定调度时序为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编号不小于n+m的第一个可用时域调度单位;其中,n为DCI信令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或通过DCI信令所调度的预定数据以外的其他数据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m为某一配置参数;
在一些场景中作为第一信令的DCI信令中包含预定指示信息。
UE确定调度时序为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编号不小于n+m的第f(k)个可用时域调度单位;其中,n为DCI信令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或通过DCI信令所调度的预定数据以外的其他数据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k为DCI信令中包含的定时因子;f(k)为某一映射函数。
在一些例子中,m可与UE处理能力相关参数的相关。例如,对于频分复用(FDD)LTE***,从UE接收到DL数据到UE计算出ACK/NACK信息的处理延时约为3ms。基站结合UE处理能力、数据传输时延等参数(如3ms),确定出m。
如图9所示,针对特定UE,基站可配置可用时序调度单位集合包括时隙(#2,#3,#4)且m=2,则在时隙#0上接收到DCI信令之后,即n=0,且m=2,则n+m=2,选择不小于时隙编号#2的首个可用时域调度时隙为#2;在时隙#2上接收到DCI信令之后,则选择n=1,且m=2,则n+m=3,选择不小于时隙编号#3的首个可用时域调度时隙为#3。在时隙#3接收到DCI信令之后,即n=3,且m=2,则n+m=5,选择不小于时隙编号#5的首个可用时域调度时隙为#7。
如图10所示,针对特定UE,基站配置其可用时隙调度单位集合包括时隙(#2,#3,#4)且m=2,并f(k)=k+1。则在时隙#0上接收到DCI信令之后,且k=0时,即n=0,且m=2,则n+m=2,f(k)=1,选择不早于时隙编号#2的第1个可用时域调度时隙为#2;在时隙#3上接收到DCI信令之后,且k=0时,则选择n=3,且m=2,则n+m=5,f(k)=1,选择不早于时隙编号#5的第1个可用时域调度时隙为#7。在时隙#3接收到DCI信令之后,且k=1时,即n=3,且m=2,则n+m=5,f(k)=2,选择不早于时隙编号#5的第2个可用时域调度时隙为#8。在图10中箭头起始端指向的时隙为接收DCI的时隙,箭头终点指向的时隙为基于不早于n+m的第f(k)个可用时域调度时隙确定的用于预定数据传输的时隙。
进一步地,终端向基站上报最小HARQ处理时间;基站根据UE上报的最小HARQ处理时间,确定m;基站通过RRC信令,为UE配置m。
在一些情况下,DCI信令中不包含定时指示信息。
所述调度时序所对应的时域调度单位
Figure GDA0004053450870000301
使得modN{g(n)}∈S,其中S为基站配置的可用时域调度单元集合,v≥0为非负整数。
在一些情况下,基站通过RRC信令,配置预设传输周期。所述预设传输周期至少包括周期长度。
所述方法还包括,
RRC信令中通过位图指示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或,RRC信令中通过在周期内的起始可用时域调度单位偏移和集合长度来联合指示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
5G NR已支持动态HARQ时序指示技术,即NR通过DCI信令中特定比特域,灵活指示HARQ的重传数据的重传时序,上行数据发送的发送时序,及下行数据接收的接收时序。
对于典型的半静态帧结构(即在某个周期内,存在UL/DL传输方向固定的时隙),不同时隙的可用时序集合是不同的。如果考虑固定时隙等先验信息,可以优化设计HARQ时序指示方式,以降低HARQ时序指示开销。
基于上述考虑,本案提出一种高效的HARQ时序指示方法,可以在保持HARQ时序动态范围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有效降低HARQ时序动态指示开销。
示例3
本示例中前述的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的具体组成有有以下几种可选:
第一种:所述第一信令及所述第二信令可为RRC信令;
第二种:所述第一信令及所述第二信令均为DCI信令,例如,可为用户设备组通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令(group common PDCCH)
第三种:第一信令为DCI,第二信令为RRC信令。
具体说明如下:
针对第一种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均为RRC信令的情况:
基站通过RRC信令指示第一信令,第一信令中包括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
针对第二种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均为DCI信令的情况。
基站通过DCI信令,指示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
其中,所述DCI信令可以在group common PDCCH中承载,下同。
针对第三种中第一信令为DCI,第二信令为RRC信令的情况;
情况1:
基站首先通过RRC信令,配置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
基站再通过DCI信令,更新指示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
情况2:
基站首先通过RRC信令,配置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
基站再通过DCI信令,更新基站周期内特定时隙的类型;
UE基于DCI信令指示的时隙的类型,更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
其中,所述时隙类型包括:下行时隙,上行时隙,预先配置的上下行混合时隙。
例如,对于HARQ反馈操作,基站预先通过RRC信令配置集合长度为5,比特位图为[0,0,1,1,1]。其中,0代表该时隙不可用,而1代表该时隙可用。
基站后续通过DCI信令,配置第3个子帧为DL子帧。由于DL时隙不能用于反馈HARQACK/NACK,因此用户基于RRC信令预先配置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和新收到的DCI信令,将比特位图修改为[0,0,0,1,1]
情况3:
基站首先通过RRC信令,配置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的周期;
基站再通过DCI信令,指示基站周期内每个时隙的类型;
UE基于DCI信令指示的时隙的类型,确定或更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
在本案中,UE基于第一信令和第二信令确定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通过第一信令调度上行数据传输,和/或,通过第一信令调度HARQ反馈信息的传输,和/或,通过第一信令调度跨时域调度单位的下行数据传输时,第一信令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和通过第一信令确定的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间存在一定的时域间隔。
如在LTE FDD***中,当通过第一信令调度上行数据传输时,第一信令所在子帧和对应的UL传输的子帧之间的时域间隔为4ms。
在5G NR***中,允许多种业务,如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复用相同的时频资源。其中,URLLC业务为低延时高可靠业务,通常具有最高的传输优先级,即当URLLC业务产生时,基站必须通过及时调度让URLLC业务优先传输。
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
基站在t1时刻(在#0时隙之前)决策:#2时隙为上行时隙;
基站在t2时刻(在#0时隙的PDCCH中)发送第一信令(类型:DCI),调度eMBB UE1在#2时隙中做上行传输;
UE1根据第一信令,确定在#2时隙中做上行传输;
t3时刻(在#0时隙的PDSCH中)中产生UE2的URLLC下行业务,为了优先传输UE2的URLLC业务,基站决策:将#2时隙修改为下行时隙,以发送UE2的URLLC下行业务。
在t4时刻接收所述第三信令。
如果UE1继续在#2时隙中发送上行数据,那么会造成很多问题,如:
1)由于基站已经决定在#2时隙中发送下行数据,且假设基站不具备同时同频收发能力,那么基站在#2时隙是不能正确接收UE1在#2时隙中发送的上行数据,因此UE1在#2时隙中的上行传输是无效的;
2)另一方面,在#2时隙中,UE2会同时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对UE2而言是有效数据),和UE1发送的上行数据(对UE2而言是干扰信号)。如果UE2和UE1相距较近,那么在#2时隙中,UE2可能会受到UE1发出的强干扰,进而导致不能正确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
综上所述,如果UE1继续在#2时隙中发送上行数据,那么该上行数据既是无效的,还可能对UE2的下行接收造成干扰,因此是有害的。
针对上述问题,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是禁止UE1在#2时隙中发送上行数据,或者一般意义的说,就是允许临时改变UE1的传输行为。有鉴于此,基站在所述确定的传输时序所对应的用于传输的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中或之前,发送包含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属性的第三信令。其中,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属性,至少可用于确定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内包含的部分或全部符号的传输方向和/或类型。
在一种实施例中,通过第三信令中携带的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可以确定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内包含的上行传输符号、下行传输符号、保护间隔、预留符号中任意一项的数目和/或位置。
在图11所示中,通过第一信令确定的#2时隙的属性为所有符号都是上行传输符号。
而基站发送的第三信令中携带#2时隙的属性,指示#2时隙的属性为部分或所有的符号为下行传输符号。
显然,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信令中携带的第一时域调度单位(#2时隙)属性,和通过第一信令确定的第一时域调度单位(#2时隙)的属性发生不一致。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三信令中携带的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属性,和通过第一信令确定的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不一致,还包括: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内包含的上行传输符号、下行传输符号、保护间隔、预留符号中任意一项的数目和/或位置不一致。
所述第三信令可为RRC信令、MAC层信令和DCI信令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场景中,第三信令为DCI信令,如时隙格式指示(SFI:slot formatindicator)信令。
在一种场景中,第三信令承载在group common PDCCH中和/或UE专用PDCCH中。
当第三信令中指示的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和通过第一信令确定的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不一致时,UE在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中更改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传输行为。
其中,所述传输行为包括:接收PDSCH、发送PUSCH、发送PUCCH、发送HARQ反馈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UE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传输行为是在#2时隙中发送PUSCH和/或PUCCH。
如果第三信令指示的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属性,和通过第一信令确定的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不一致时,在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中更改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传输行为,还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一种方法:
在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中修改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传输行为。具体包括如下方法中的至少一种:
修改传输块尺寸TBS、修改调制编码策略、修改时频资源大小和/或位置。
在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及之后的时域调度单位中放弃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传输行为。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UE1发现第一信令和第三信令指示出现不一致时,UE1放弃在#2时隙中发送PUSCH和/或PUCCH。
在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中放弃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传输行为,并且在第二时域调度单位中继续传输行为,其中,第二时域调度单位在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方法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在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一个时域调度单位;
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在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一个预先配置的时域调度单位;
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在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g1个时域调度单位;其中,g1为某个预设正整数;
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在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g2个预先配置的时域调度单位;其中,g2为某个预设正整数。
在一些示例中,基站会预先配置一些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如将一些时隙固定配置成上行时隙或下行时隙。将这些属性被预先配置好的时域调度单位组成的集合称为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而在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以外的时域调度单位则允许灵活改变其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
其中,所述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包括,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包括的部分或全部传输符号的传输方向,和/或,部分或全部传输符号的类型。
在一示例中,基站通过RRC信令、MAC信令、DCI信令中的至少一种指示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
在一些示例中,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是不允许变更的,即相对于第三信令所指示的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属性,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的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因此,当第三信令所指示的时域调度单位属性和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相应的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属性出现不一致时,终端忽略第三信令所指示的时域调度单位属性。
可选地,终端忽略第三信令所指示的时域调度单位属性,有多种实现方法。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当终端确定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属于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时,终端不会去尝试接收第三信令,以降低信令盲检复杂度。
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当终端接收到了第三信令,但是发现第三信令所指示的时域调度单位属于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时,终端忽略第三信令所指示的信息。包括,当第三信令所指示的时域调度单位属性和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对应的时域调度单位的预设属性不一致时,终端按照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对应的时域调度单位的预设属性做理解。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传输时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中,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令;
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参数和/或携带的信息,基于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确定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
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于传输所述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的时域调度单位;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参数和/或携带的信息,基于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确定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包括:
选择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内的且编号不小于n+m的首个时域调度单位进行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n为所述第一信令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所述m为第一偏移量,所述m为不小于0的整数;
或者,
选择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内的且编号不小于n+m的首个时域调度单位进行第二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n为第一信令调度的第一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所述m为第一偏移量;所述m为不小于0的整数;
或者,
选择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内的且编号不小于n+m的第f(k)个时域调度单位进行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k为所述第一信令指示的定时因子,f(k)为根据第一信令指示的定时因子k所确定的第二偏移量;所述n为所述第一信令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所述m为第一偏移量;所述m为不小于0的整数;
或者,
选择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内的且编号不小于n+m的第f(k)个时域调度单位进行第二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的传输,所述k为所述第一信令指示的定时因子,f(k)为根据第一信令指示的定时因子k所确定的第二偏移量;其中,所述n为第一信令调度的第一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所述m为第一偏移量;所述m为不小于0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确定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与基站的预先约定确定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其中,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可用于HARQ反馈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上行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单位集合及下行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单位集合的至少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所述传输时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至少包含集合指示信息的第二信令;
基于所述第二信令确定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其中,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可用于HARQ反馈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上行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单位集合及下行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单位集合的至少其中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为:子帧、时隙、微时隙及传输符号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位于预设传输周期的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
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预设传输周期的时域参数;
所述第二信令包括:指示预设传输周期内可用时域调度单元的位图;或,
所述第二信令包括: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元的单位偏移量及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元集合的集合长度的比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确定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之后,且在利用所述传输时序对应的第一时域调度单位进行数据传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信令;其中,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包括,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包括的部分或全部传输符号的传输方向,和/或,部分或全部传输符号的类型;当基于所述第三信令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与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不一致时,变更应用于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的传输参数;
其中,所述传输行为包括: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信息、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息PUSCH信息、发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息及发送HARQ反馈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是否属于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
若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属于预定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则忽略所述第三信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更应用于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的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变更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应用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中的传输行为;
放弃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应用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及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中的传输行为;
放弃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的应用于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并且继续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的应用于第二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其中,第二时域调度单位在时域上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继续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的应用于第二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一个与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一致的时域调度单位;
所述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一个预先配置的时域调度单位;
所述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g1个与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一致的时域调度单位;其中,g1为预设正整数;
所述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g2个预先配置的时域调度单位;其中,g2为预设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更应用于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的传输参数,至少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变更所述传输行为使用的传输块尺寸、编码与调制策略、时频资源尺寸及时频资源的资源位置的至少其中之一。
11.一种传输时序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中,包括:
向终端发送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的接收参数和/或携带的信息,用于供所述终端基于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确定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位于用于所述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所述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的传输时序的确定包括:选择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内的且编号不小于n+m的首个时域调度单位进行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n为所述第一信令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所述m为第一偏移量,所述m为不小于0的整数;
或者,
选择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内的且编号不小于n+m的首个时域调度单位进行第二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n为第一信令调度的第一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所述m为第一偏移量;所述m为不小于0的整数;
或者,
选择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内的且编号不小于n+m的第f(k)个时域调度单位进行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的传输;其中,所述k为所述第一信令指示的定时因子,f(k)为根据第一信令指示的定时因子k所确定的第二偏移量;所述n为所述第一信令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所述m为第一偏移量;所述m为不小于0的整数;
或者,
选择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内的且编号不小于n+m的第f(k)个时域调度单位进行第二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的传输,所述k为所述第一信令指示的定时因子,f(k)为根据第一信令指示的定时因子k所确定的第二偏移量;其中,所述n为第一信令调度的第一预定信息或预定数据所在的时域调度单位的编号;所述m为第一偏移量;所述m为不小于0的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发送所述第一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发送第二信令,其中,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所述终端确定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或者,与所述终端预先约定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其中,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可用于HARQ反馈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上行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单位集合及下行数据传输的可用时域单位集合的至少其中之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终端的最小数据处理时延、所述终端的处理能力、所述基站的处理时延、所述基站的处理能力、所述基站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时延的至少其中之一,确定第一偏移量;
通过所述第二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偏移量,其中,所述第一偏移量及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共同用于所述终端确定所述传输时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最小数据处理时延;
其中,所述最小数据处理时延包括:接收利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发送数据到接收利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发送的数据之间的时延、接收PDCCH发送数据到利用PUSCH发送数据之间的时延及接收利用PDSCH发送的数据到发送HARQ反馈数据的时延的至少之一。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定时因子k;所述k为函数f(k)的因变量;所述f(k)为所述终端计算第二偏移量的函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位于预设传输周期的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
所述第二信令,还用于指示所述预设传输周期的时域参数;
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为:子帧、时隙、微时隙及传输符号中的至少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三信令;其中,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指示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包括,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包括的部分或全部传输符号的传输方向,和/或,部分或全部传输符号的类型;所述第三信令,用于所述终端确定出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与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不一致时,触发所述终端变更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的传输参数;
其中,所述传输行为包括: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信息、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息PUSCH信息、发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息及发送HARQ反馈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更应用于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的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变更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应用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中的传输行为;
放弃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应用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及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中的传输行为;
放弃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的应用于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并且继续根据所述第一信令应用于第二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其中,第二时域调度单位在时域上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继续根据所述第一信令应用于第二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一个与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一致的时域调度单位;
所述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一个预先配置的时域调度单位;
所述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g1个与基于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属性一致的时域调度单位;其中,g1为预设正整数;
所述第二时域调度单位是:所述可用时域调度单位集合中位于所述第一时域调度单位之后的第g2个预先配置的时域调度单位;其中,g2为预设正整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更应用于第一时域调度单位的传输行为的传输参数,至少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变更所述传输行为使用的传输块尺寸、编码与调制策略、时频资源尺寸及时频资源的资源位置的至少其中之一。
2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收发器,用于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收发器相连,用于通过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处理器及计算机程序;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687689.3A 2017-06-16 2017-08-11 传输时序确定及指示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1520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84956 2017-06-16
CN201710458495 2017-06-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2053A CN109152053A (zh) 2019-01-04
CN109152053B true CN109152053B (zh) 2023-05-09

Family

ID=64803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87689.3A Active CN109152053B (zh) 2017-06-16 2017-08-11 传输时序确定及指示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520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7079A (zh) * 2019-04-30 2020-10-30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07796A1 (en) * 2019-07-17 2021-01-21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Integrated signaling of harq acknowledgements
KR20220046516A (ko) * 2019-08-16 2022-04-14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Harq 코드북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단말 장치, 네트워크 장치
CN112398617B (zh) * 2019-08-16 2023-05-05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13038603A (zh) * 2019-12-09 2021-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盲检测和解扰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3114431B (zh) * 2020-01-13 2023-05-09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的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3472485B (zh) * 2020-03-30 2022-12-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harq反馈方法、终端及基站
US20230171759A1 (en) * 2020-04-29 2023-06-0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meht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it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6671163A (zh) * 2021-01-08 2023-08-29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79303A1 (zh) * 2021-07-07 2023-0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7413591A (zh) * 2021-09-30 2024-0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4710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夏普株式会社 发送/接收harq消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6165330B (zh) * 2014-04-04 2019-07-23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定时
CN106413106B (zh) * 2015-07-28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550464B (zh) * 2015-09-22 2020-09-25 ***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
CN106559188B (zh) * 2015-09-25 2019-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2053A (zh) 2019-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2053B (zh) 传输时序确定及指示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825484B2 (en) Control channel and data channel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R system
KR102491572B1 (ko) Lte 네트워크의 물리 채널에서의 레이턴시 감소
US9756617B2 (en) Simultaneous reporting of ACK/NACK and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using PUCCH format 3 resources
CN111587605B (zh) 用于保持针对非许可无线频谱的信道占用率的上行链路信道调度
EP2947938B1 (en) Control channel for enhanced coverage
US8797985B2 (en) Channel selection and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collision handling
US11863329B2 (en)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on PUSCH with shorten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US20230300849A1 (en) Control channel and data channel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r system
EP348559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time reduction signaling
JP2019522916A (ja) 基準信号のトリガ及び制御シグナリング
KR20180131556A (ko) 상이한 전송 시간 구간 길이들에 기초하여 상이한 전력 헤드룸 보고들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1656722B (zh) 用于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节点
WO2020145357A1 (en) Subslot-based harq-ack timing and pucch resource determination for ultra-low latency pdsch transmission
US2021010002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997042B2 (en) Simultaneous HARQ-ACK and SR transmission on NR PUCCH
US202300237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default beam for network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CN111757294A (zh) 一种重传资源的调度方法及设备
US20160142188A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880053B2 (en) Wireless device,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handling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9691204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网络节点、用户装置和方法
EP2764649A1 (en) Channel selection and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collision handling
US20230224824A1 (en)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network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Z623748B2 (en) Simultaneous reporting of ack/nack and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using pucch format 3 resour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