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20314B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20314B
CN109120314B CN201710487270.3A CN201710487270A CN109120314B CN 109120314 B CN109120314 B CN 109120314B CN 201710487270 A CN201710487270 A CN 201710487270A CN 109120314 B CN109120314 B CN 1091203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tted
cooperative
tim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872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20314A (zh
Inventor
苏宏家
庞继勇
向铮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872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20314B/zh
Priority to EP18821650.1A priority patent/EP3627717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89303 priority patent/WO201823347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120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0314A/zh
Priority to US16/716,852 priority patent/US1125854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20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0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6Co-operative diversity, e.g. using fixed or mobile stations as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7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该方法包括: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目标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第一时刻;在第一时刻之前,协作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目标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接收处理及校验协作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即使目标设备不能正确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但是若目标设备可以正确接收协作设备转发的待传输数据,则目标设备不必请求网络侧设备重传所述待传输数据,可以有效地提高目标设备接收数据的成功概率,降低网络侧设备向目标设备进行重传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在用户设备处于网络覆盖范围的边缘时,或者在用户设备的周围环境对网络服务干扰比较大时,常常会导致该用户设备的网络服务质量较低。进而导致在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时,通常需要多次重传才能完成该数据的传输,甚至经过多次重传仍然不能完成该数据的传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旨在增加数据传输的成功概率,降低网络侧设备向用户设备进行重传的概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协作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向协作组发送的待传输数据,所述协作组包括所述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所述协作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目标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所述第一时刻;所述协作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至所述第一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协作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及校验所需的时长。
在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即使目标设备不能正确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但是若目标设备可以正确接收协作设备转发的待传输数据,则目标设备不必请求网络侧设备重传所述待传输数据,可以有效地提高目标设备接收数据的成功概率,降低网络侧设备向目标设备进行重传的概率。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协作设备通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边链路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所述边链路传输所采用的频段为授权频段或非授权频段。非授权频段使用成本低,且不会对网络侧设备与目标设备或协作设备之间的通信造成干扰,不会占用宝贵的授权频段资源。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边链路传输采用的频段为非授权频段,所述边链路传输所采用的信道包括若干备选的边链路信道,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协作设备在边链路公共子帧上接收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所述边链路公共子帧为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协作设备之间约定的在所述边链路信道上的预设位置的子帧。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协作设备在还未完成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之前接收到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则所述协作设备放弃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从而协作设备可以通过边链路公共子帧及时获知目标设备反馈的 ACK,则不必再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有效的节约了频谱资源。
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协作设备监听所述边链路信道,在监听到可用的边链路信道时,判断当前时刻至下一个边链路公共子帧对应的时刻之间的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所需的时长;在大于或等于时,则执行所述协作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步骤;在小于时,则在下一个边链路公共子帧到达之前,所述协作设备放弃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并在下一个边链路公共子帧之后,执行所述协作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步骤。
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以上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协作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或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协作控制信令,所述协作控制信令指示协作策略;或者,所述协作设备按照与所述目标设备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协作策略;其中,所述协作策略包括所使用的协作模式和协作模式下所具体采用的参数。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目标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向协作组发送的待传输数据,所述协作组包括协作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接收处理及校验所述协作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目标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所述第一时刻。
在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中,即使目标设备不能正确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但是若目标设备可以正确接收协作设备转发的待传输数据,则目标设备不必请求网络侧设备重传所述待传输数据,可以有效地提高目标设备接收数据的成功概率,降低网络侧设备向目标设备进行重传的概率。
根据第二方面,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第三时刻,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三时刻至所述第一时刻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子帧不用于处理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采用该模式,可以不改变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的边链路传输所采用的TTI,在不增加处理复杂度的前提下,实现协作传输。
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设备通过与所述协作设备之间的边链路接收所述协作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所述边链路传输所采用的频段为授权频段或非授权频段。非授权频段使用成本低,且不会对网络侧设备与目标设备或协作设备之间的通信造成干扰,不会占用宝贵的授权频段资源。
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边链路传输采用的频段为非授权频段,所述边链路传输所采用的信道包括若干备选的边链路信道,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目标设备在边链路公共子帧上发送指示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所述边链路公共子帧为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协作设备之间约定的在所述边链路信道上的预设位置的子帧。从而协作设备可以通过边链路公共子帧及时获知目标设备反馈的ACK,则不必再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有效的节约了频谱资源。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目标设备分别在各个所述边链路信道上侦听所述协作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以上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协作控制信令,所述协作控制信令指示协作策略;或者,所述目标设备按照与所述协作设备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协作策略。
根据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以上任一种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协作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传输所采用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小于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传输所采用的TTI。采用该模式,可以在不改变目标设备针对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的 HARQ反馈时长及HARQ进程的前提下,快速的实现协作传输,不增加时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得TTI1<TTI2:
方式1,TTI1对应的子帧中所包含的符号数目小于TTI2对应的子帧中所包含的符号数目。
子帧中的符号数目越少,则子帧长度越小,因此对应的TTI越小。
方式2,TTI1对应的子帧中所包含的符号的长度小于TTI2对应的子帧中所包含的符号的长度。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向协作组发送的待传输数据,所述协作组包括所述通信设备和目标设备;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在第一时刻之前,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目标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所述第一时刻;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至所述第一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收发器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及校验所需的时长。
在第三方面提供的通信设备中,即使目标设备不能正确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但是若目标设备可以正确接收该通信设备转发的待传输数据,则目标设备不必请求网络侧设备重传所述待传输数据,可以有效地提高目标设备接收数据的成功概率,降低网络侧设备向目标设备进行重传的概率。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向协作组发送的待传输数据,所述协作组包括协作设备和所述通信设备;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协作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第一时刻之前,处理及校验所述协作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所述第一时刻。
在第四方面提供的通信设备中,即使该通信设备不能正确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但是若该通信设备可以正确接收协作设备转发的待传输数据,则该通信设备不必请求网络侧设备重传所述待传输数据,可以有效地提高该通信设备接收数据的成功概率,降低网络侧设备向该通信设备进行重传的概率。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该***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设备和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设备。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信***的示范性示意图;
图2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3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快速协作模式的示范性示意图;
图4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延长协作模式的示范性示意图;
图5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示范性流程图;
图6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户协作的示范性示意图;
图7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户协作的另一示范性示意图;
图8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示范性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示范性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下文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通信***。该通信***可以包括网络侧设备,和与网络侧设备通信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某两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之间也可以通信。图1是该通信***的一个例子,图1所示的通信***包括一个网络侧设备(图1示为gNB)和与其通信的多个终端设备(图1示为CUE1、CUE2和TUE)。
网络侧设备可以是能和用户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侧设备例如可以是基站(宏基站、小/微基站、家庭基站等)、中继站或接入点。基站例如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网络中的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中的NB(Node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eNB或eNodeB (Evolutional NodeB),还可以是未来5G网络或新空口(new radio,NR)中的gNB。网络侧设备例如还可以是网络中的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x)。网络侧设备例如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网络侧设备例如还可以是WiFi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网络侧设备例如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或车载设备。
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在某一终端设备处于网路覆盖范围的边缘或周围环境对网路服务干扰比较大时,会导致该终端设备的网络服务质量较低。如图1中的目标设备TUE,处于网络覆盖范围的边缘,网络侧设备gNB 向TUE发送下行数据时,很可能发送失败,进而导致重传。如图1,协作设备CUE(图1示为CUE1 和CUE2)距离gNB较近,CUE与gNB之间的网络服务质量较高,因此CUE可以协作gNB向TUE发送数据。针对此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配置目标设备和至少一个协作设备组成一个协作组。在网络侧设备gNB需要向目标设备发送数据时,网络侧设备向协作组发送该数据,协作组内的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均可以接收到该数据。由于目标设备处于网络范围边缘,因此可能接收失败。但是协作设备的网络服务质量较高,因此协作设备很大概率可以正确接收该数据。假设目标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所述数据(ACK/NACK)的时刻定义为第一时刻,协作设备可以在第一时刻之前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边链路转发给目标设备,且目标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完成对协作设备发送的数据的接收处理及校验即可。因此,即使目标设备未能正确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数据,但是如果目标设备可以在第一时刻之前正确接收协作设备转发的所述数据,则目标设备将不必在第一时刻反馈NACK,只需反馈ACK,网络侧设备不需要重传该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帮助网络侧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数据,增加数据传输的成功概率,降低网络侧设备向用户设备进行重传的概率。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可以为前文描述的终端设备。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是为了便于区分终端设备,因此可以分别称之为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可以理解的是,这仅仅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以网络侧设备需要向目标设备发送数据,通过协作设备帮助网络侧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数据为例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
S100,网络侧设备向协作组发送待传输数据。所述协作组包括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协作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例如,如图1所示,协作设备设置为两个。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由网络侧设备配置协作组。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目标设备的通信状态或者根据目标设备的请求,为该目标设备确定协作设备以及协作组标识。网络侧设备将协作组标识发送给目标设备和协作设备。网络侧设备还将目标设备标识发送给协作设备。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由目标设备发起建立协作组。目标设备可以先向网络侧设备发起请求,由网络侧设备向目标设备下发协作组标识。目标设备可以通过与协作设备之间建立的边链路 (Sidelink)告知协作设备协作组标识。所述边链路也可以称为D2D(Device to Device,设备到设备)链路、M2M(Machine to Machine)链路、终端直通、端到端链路、侧链路等。
目标设备与协作设备之间的边链路可以为预先建立好的。或者,目标设备与协作设备之间相互协商(如D2D发现、D2D同步)建立边链路。例如,如果协作设备收到了目标设备的同步信号,并与之同步,接收其发送的信息,那么可以视为目标设备和协作设备之间建立了边链路;或者通过 D2D发现,目标设备发现了协作设备,协作设备同意被发现,那么可以视为目标设备和协作设备之间建立了边链路。或者,由网络侧设备指示目标设备与协作设备之间建立边链路,如果网络侧设备授权目标设备和协作设备可以进行边链路通信,那么可以视为目标设备和协作设备之间建立了边链路。
在一实施例中,协作组标识不同于目标设备标识和协作设备标识。在另一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还可以直接将目标设备标识配置为协作组标识。所述协作组标识至少对于一个小区而言是唯一的。
S101,协作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向协作组发送的待传输数据。
S102,目标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向协作组发送的待传输数据。
网络侧设备需要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时,通过协作组标识组播该待传输数据。目标设备和各个协作设备通过协作组标识解析该待传输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步骤S101和S102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
S103,在第一时刻之前,所述协作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
其中,目标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待传输数据(ACK/NACK)的时刻定义为第一时刻;协作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第二时刻;第二时刻至第一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或等于目标设备对协作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及校验所需的时长。
接收处理及校验,可以理解为,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接收、解析、译码、校验等。目标设备对协作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完成了接收处理及校验后,目标设备即可判定是否成功接收协作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
S104,目标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接收处理及校验协作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
具体的,步骤S103包括:所述协作设备通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边链路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步骤S104包括:目标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通过所述边链路接收处理及校验所述协作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边链路通信不受网络覆盖的约束,可以工作在有网络覆盖、无网络覆盖以及部分网络覆盖等多种场景。
在现有LTE***中,考虑到数据解码的处理时延和传输时延等,终端通常需要3个子帧才能完成对下行数据的接收处理及校验等,对于终端在第N个子帧接收到的下行数据,一般在第N+4个子帧进行上行反馈以告知网络侧设备是否正确接收所述下行数据。如果正确接收,则反馈ACK;如果接收错误,则反馈NACK,以触发基站重传。因此,如果基于现有的LTE***,假设网络侧设备在第N个子帧向协作组发送待传输数据,则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在第N个子帧接收到待传输数据,且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需要3个子帧才能完成对待传输数据的接收处理及校验等。而目标设备需要在第N+4个子帧向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待传输数据。在第N+4个子帧之前,协作设备没有足够的时间向目标设备转发待传输数据;或者,即使协作设备可以在第N+4个子帧之前将待传输数据转发至目标设备,但是目标设备仍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对协作设备转发的待传输数据的接收处理及校验等。因此,按照现有技术,协作设备不能帮助网络侧设备提高数据的初传成功概率。在实际应用中,目标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初次反馈NACK的概率大概为百分之十,目标设备向网络侧设备二次反馈NACK的概率大概为千分之一,因此,提高网络侧设备向目标设备的初传成功概率是十分必要的,能够获得更大的增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实施方式,使得目标设备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即在第一时刻之前)完成对协作设备转发的待传输数据的接收处理及校验:
实施方式一,快速协作模式(Faster Cooperation Mode,FCM),所述协作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传输所采用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小于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传输所采用的TTI。即,所述边链路所采用的TTI小于所述目标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传输所采用的TTI。TTI 是指在无线通信中的一个独立解码传输所需要的时间长度。采用快速协作模式,可以在不改变目标设备针对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的HARQ反馈时长及HARQ进程的前提下,快速的实现协作传输,不增加时延。
在本实施方式中,边链路所采用的传输时间间隔定义为TTI1,目标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传输所采用的传输时间间隔定义为TTI2。TTI1<TTI2。TTI1和TTI2之间可以有一定的代数关系,例如,TTI2=k·TTI1,k>1。k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够使得目标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能够完成对协作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的接收处理及校验即可。如图3所示,边链路采用的TTI为图3中的SL帧对应的TTI(即TTI1),目标设备和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传输所采用的TTI 为图3中的DL帧和UL帧对应的TTI(即TTI2),TTI1<TTI2,因此,在网络侧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开始至第一时刻到达之前的时间段内,TTI1的数目多于 TTI2的数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和协作设备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及校验所需要的子帧数例如可以为1个子帧、2个子帧、3个子帧等等,具体需要的子帧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无论目标设备和协作设备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及校验所需要的子帧数为几个,只要在网络侧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开始至第一时刻到达之前的时间段内的TTI1的数目可以足够协作设备完成对待传输数据的接收及转发、以及目标设备完成对协作设备转发的待传输数据的接收处理及校验即可。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得TTI1<TTI2:
方式1,TTI1对应的子帧中所包含的符号数目小于TTI2对应的子帧中所包含的符号数目。
子帧中的符号数目越少,则子帧长度越小,因此对应的TTI越小。
方式2,TTI1对应的子帧中所包含的符号的长度小于TTI2对应的子帧中所包含的符号的长度。
符号的长度取决于子载波间隔的大小,子载波间隔越大,则符号长度越短。因此,边链路所采用的子载波间隔大于目标设备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传输所采用的子载波间隔。
如图3所示,假设网络侧设备在第N个子帧(即图3中的DL帧N)向协作组发送待传输数据,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在第N个子帧接收到该待传输数据,协作设备对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进行解析以及发送准备后,在第M个边链路子帧(即图3中的SL帧M)向目标设备转发待传输数据,假设目标设备需要3个边链路子帧完成对该待传输数据的接收处理及校验等,且假设目标设备在UL帧N+4 向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因此,只要保证第M+3个边链路子帧位于UL帧 N+4之前即可。
上述方式1和方式2可以结合使用。
实施方式二,延长协作模式(Longer Cooperation Mode,LCM),所述目标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至所述第一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及校验所需的时长,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三时刻至所述第一时刻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子帧不用于处理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使得目标设备具有足够的时间来对协作设备转发的待传输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及校验即可。采用延长协作模式,可以不改变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的边链路传输所采用的TTI,在不增加处理复杂度的前提下,实现协作传输。
如图4所示,假设边链路采用的传输时间间隔等于网络侧设备与协作组之间的传输时间间隔,网络侧设备在第N个子帧向协作组发送待传输数据,目标设备在第N个子帧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后,利用3个子帧对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进行处理后,预留4个空闲子帧,将在第N+8个子帧向网络侧设备反馈ACK/NACK。协作设备在第N个子帧接收到该待传输数据,协作设备需要3个子帧对该待传输数据进行处理,协作设备在第N+4个子帧向目标设备转发该待传输数据,目标设备同样需要3个子帧对协作设备转发的待传输数据进行处理,目标设备在第N+7个子帧完成对该待传输数据的处理,也即,目标设备可以在第N+8个子帧之前完成对目标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的接收处理及校验。
上述实施方式一和实施方式二可以结合使用。
在同一协作组内,所有的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都应使用同一种协作策略才能完成协作过程,协作策略包括所使用的协作模式和协作模式下所具体采用的参数。协作模式包括上述快速协作模式、延长协作模式,或者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协作模式下所采用的参数包括边链路所采用的参数和目标设备对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的HARQ反馈时长。边链路所采用的参数包括传输时间间隔、每个子帧所包含的符号数目、所述符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边链路所采用的频段(信道)、边链路所采用的时频资源中的至少一种。目标设备对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的HARQ反馈时长为目标设备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的时刻至目标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该待传输数据的时刻之间的时长。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由网络侧设备向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发送协作控制信令,该协作控制信令指示协作策略。或者,可以由网络侧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协作控制信令,由目标设备将该协作控制信令转发给协作设备。网络侧设备下发的协作控制信令可以携带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的下行控制信息中,或者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中,或者携带在***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中。通过网络侧设备进行指示,可以实现统一管理,有效的避免终端设备之间的干扰。
可以理解的是,协作控制信令指示协作策略时,可以不必通过单独指示协作模式,具体采用哪种协作模式,可以直接通过协作模式下所具体采用的参数来体现。
在一实施例中,协作控制信令可以直接指示协作模式下所具体采用的参数。
在另一实施例中,协作控制信令可以指示协作策略对应的序号,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可以预存有协作策略与序号的对应关系表,在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获取到协作策略对应的序号后,直接查表即可获得协作控制信令所指示的协作策略,从而可以节约协作控制信令的开销。
对应关系表可以采用如表1所示的呈现形式。目标设备的HARQ反馈时长X分别取值为X1、X2 至Xn,n表示X取值的个数,例如,n=5,X1=1,X2=2,X3=4,X4=8,X5=16。目标设备的HARQ 反馈时长X表示:若目标设备在第N帧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则目标设备将在第N+X 帧向网络侧设备反馈ACK/NACK。每个TTI1所包含的符号数可以分别取值为1、2至M。直接根据预设的代数关系式即可计算出不同参数组合所对应的序号。表1中最多支持350种不同的参数组合,对应350个序号。
表1
Figure BDA0001330763340000081
对应关系表还可以采用如表2所示的呈现形式。即,每一个序号均对应一种参数组合,该参数组合具体包括子载波间隔、HARQ反馈时长X和每个TTI1中所包含的符号数目。则序号可以用9个比特来表示,例如“000 000 000”标示序号=1,“000 000 010”标示序号=3。
表2
Figure BDA0001330763340000101
对应关系表还可以采用如表3所示的呈现形式。即,每一个序号均对应一种参数组合,该参数组合具体包括子载波间隔、HARQ反馈时长X和每个TTI1中所包含的符号数目。目标设备的HARQ 反馈时长X分别取值为X1、X2至Xn,n表示X取值的个数,例如,n=5,X1=1,X2=2,X3=4,X4=8, X5=16。每个TTI1所包含的符号数可以分别取值为1、2至M。表3所示的呈现形式,更易于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根据协作控制信令指示的序号查找到对应的参数。
表3
Figure BDA0001330763340000111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表1、2和3所表达的含义是相同的,只是采用了不同的表达形式。
可以理解的是,表1、2和3中的X、M可以取值任意非负整数,表1中仅仅是给出一个例子,并没有一一列举;表1中的子载波间隔分别为15KHz,30KHz,60KHz,120KHz和240KHz,同样仅仅是一个例子,对于其他子载波间隔,例如7.5KHz,480KHz等依然适用本发明。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协作设备按照与所述目标设备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协作策略。同样的,目标设备也按照与协作设备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协作策略。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分别自主确定协作策略,减少了网络侧设备的信令指示,有效的节约了控制信道的开销等。通过设置一定的规则,使得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能够确定相同的协作策略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可以不需要网络侧设备的明确指示,而只是根据特定规则自行判断应使用哪种参数组合进行协作。例如,对于快速协作模式,该规则例如可以为:根据数据缓存量(Buffer)、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配置、带宽信息等中的至少一个参数,计算完成数据传输所需要的时间,进而确定使用多大的TTI1才可以满足。如在带宽支持下,根据数据缓存量的大小以及MCS的配置确定一个最大的TTI1且满足TTI1<TTI2即可。可以理解地,TTI1只要满足TTI1<TTI2即可,过小的TTI1会增加硬件的处理复杂度以及造成资源的浪费。该规则对于所有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而言应一致,例如可以在标准中明示。同样的,对于延长协作模式和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根据数据缓存量(Buffer)、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配置、带宽信息等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来确定协作策略所采用的各个参数,只要使得确定的参数唯一即可。
S105,在第一时刻到达时,所述目标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即,目标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反馈ACK/NACK。
由于在第一时刻到达之前,目标设备不仅可以完成对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的接收处理及校验,还可以完成对协作设备转发的待传输数据的接收处理及校验,即使目标设备不能正确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但是若目标设备可以正确接收协作设备转发的待传输数据,则目标设备不必请求网络侧设备重传所述待传输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协作设备协助网络侧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数据,可以有效地提高目标设备接收数据的成功概率,降低网络侧设备向目标设备进行重传的概率。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边链路进行数据传输时所采用的频段可以为授权频段。应理解,传统的授权频谱资源一般需要国家或者地方无线委员会审批才可以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同*** (例如,LTE***、WiFi***)或不同运营商的***不可以共享使用授权频谱资源。该授权频段与网络侧设备为目标设备或协作设备分配的频段至少部分重叠。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边链路进行数据传输时所采用的频段还可以为非授权频段。应理解,传统的免授权频谱资源传输是指无需***分配,各个通信设备可以共享使用免授权频谱包括的资源。免许可频段上的资源共享是指对特定频谱的使用只规定发射功率、带外泄露等指标上的限制,以保证共同使用该频段的多个设备之间满足基本的共存要求。运营商利用免许可频段资源可以达到网络容量分流的目的,但是需要遵从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频谱对非授权频段资源的法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是为保护雷达等公共***,以及保证多***尽可能互相之间不造成有害影响、公平共存而制定的,包括发射功率限制、带外泄露指标、室内外使用限制,以及有的地域还有一些附加的共存策略等。非授权频段使用成本低,且不会对网络侧设备与目标设备或协作设备之间的通信造成干扰,不会占用宝贵的授权频段资源。
以下各个实施例以采用非授权频段为例,各终端设备可以采用竞争方式或者监听方式使用该非授权频段,例如,采用先听后说(LBT,Listen Before Talk)的方式使用非授权频谱资源,即,在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之前,先对非授权频段的至少一个信道进行侦听,侦听方式例如可以为Cat-4、 Cat-2等,在侦听结果为空闲时,才可以占用该信道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否则不可使用该信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边链路传输所采用的信道包括若干备选的边链路信道。这些备选的边链路信道可以为预先规定好的。协作设备可以根据网络侧设备的指示、或者根据目标设备的指示、或者根据预先设定好的规则、或者随机的在若干备选的边链路信道中选择一个信道进行侦听。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04具体包括:所述目标设备分别在各个所述备选的边链路信道上侦听所述协作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从而目标设备可以尽可能多的接收到协作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进一步提高目标设备正确接收待传输数据的概率。
由于不同的边链路信道的可用性可能不同,例如协作设备CUE1的侦听持续时间可能为2个边链路子帧长度,协作设备CUE2的侦听持续时间可能为1个边链路子帧长度,协作设备CUE3和CUE4 的侦听持续时间可能为3个边链路子帧长度,则会导致各个协作设备不能在同一个边链路子帧上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如果目标设备可以正确接收各个协作设备最先发送的待传输数据,或者目标设备可以正确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则目标设备没有必要继续等待接收各个协作设备还未发送的待传输数据,未发送的协作设备也没有必要再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以节约频谱资源和降低能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一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向协作设备发送指示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ACK/NACK)。从而在协作设备接收到目标设备反馈的ACK时,则不必再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有效的节约了频谱资源。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S106,所述目标设备在边链路公共子帧(Common SL Subframe)上发送指示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ACK/NACK),所述边链路公共子帧为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协作设备之间约定的在所述边链路信道上的预设位置的子帧。
预设位置的子帧可以理解为预设的子帧号对应的子帧,例如,第M+2帧、M+8帧、M+14帧等等。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在边链路公共子帧上发送ACK/NACK之前,可以先对各个边链路信道进行侦听,然后在所有可用的信道上的边链路公共子帧上发送ACK/NACK。
在一实施例中,各个边链路信道上的边链路公共子帧的位置可以相同,也即,目标设备可以在同一时刻(即该边链路公共子帧对应的时刻)在所有可用的边链路信道分别发送ACK/NACK。如图6所示,其中一个边链路公共子帧的位置为M+2,目标设备在所有的边链路信道上的第M+2个边链路子帧上发送ACK/NACK。在另一实施例中,各个边链路信道上的边链路公共子帧的位置也可以不同。
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部分边链路信道上设置该边链路公共子帧,目标设备与协作设备之间协商好设置该边链路公共子帧所在的信道以及边链路公共子帧的位置,以便协作设备到相应的信道上的边链路公共子帧上接收ACK/NACK。
各个边链路信道上的边链路公共子帧组成公共确认池(Common ACK Pool)。该公共确认池的指示信息可以由网络侧设备配置,也可以由目标设备和协作设备之间协商确定,或者还可以为标准中预先规定的。
S107,所述协作设备在边链路公共子帧上接收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
在边链路公共子帧的前一个边链路子帧结束时,如果协作设备没有完成侦听过程或者恰好刚刚完成侦听过程但尚未向目标发送待传输数据,则协作设备停止当前的动作,并在边链路公共子帧到来时保持接收状态,接收目标设备反馈的ACK/NACK。
若所述协作设备在还未完成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之前接收到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则所述协作设备放弃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协作设备没有完成侦听过程或者恰好刚刚完成侦听过程但尚未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则认为协作设备还未完成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如果协作设备在边链路公共子帧上接收到目标设备反馈的ACK信息,则表明目标设备正确接收待传输数据,则协作设备在边链路公共子帧之后,可以放弃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可以理解的是,协作设备停止尚未完成的侦听过程也可以认为协作设备放弃了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协作设备在边链路公共子帧上接收到目标设备反馈的NACK信息,则表明目标设备未正确接收待传输数据,则协作设备在边链路公共子帧之后,继续尚未完成的侦听过程,或者继续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协作设备在完成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之后的边链路公共子帧上接收到目标设备反馈的NACK信息,则表明目标设备未正确接收待传输数据,则协作设备可以再次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以进一步提高目标设备正确接收待传输数据的概率。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协作设备监听所述边链路信道,在监听到可用的边链路信道时,判断当前时刻至下一个边链路公共子帧对应的时刻之间的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所需的时长;在大于或等于时,则执行所述步骤S103;在小于时,则在下一个边链路公共子帧到达之前,所述协作设备放弃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并在下一个边链路公共子帧之后,执行所述步骤S103。在本实施例中,协作设备如果在下一个边链路公共子帧前的若干个边链路子帧便完成了侦听过程,但是如果在下一个边链路公共子帧之前剩余的边链路子帧数少于发送该待传输数据所需的子帧数,则协作设备放弃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并等待下一个边链路公共子帧之后,再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协作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之前或者接收到待传输数据后立即开始进行侦听过程,以便可以尽快的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如图6所示,CUE1 在第M个边链路子帧完成了侦听,CUE2在第M个边链路子帧前完成了侦听,通过计算可以确定通过1个边链路子帧即可完成待传输数据的发送,因此CUE1和CUE2在第M+1个边链路子帧上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在第M+2个边链路子帧(即边链路公共子帧)接收TUE的反馈。CUE3和CUE4 由于在第M+1个边链路子帧仍未完成LBT过程,则停止当前过程,并在M+2个边链路子帧(即边链路公共子帧)上接收TUE的反馈,如果反馈为NACK,则在M+3个边链路子帧继续侦听过程。
进一步的,协作设备可以不依靠网络侧设备的指示进行信道选择,而是按照目标设备的指示进行信道选择。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之前或者接收到待传输数据后立即开始进行侦听过程,在完成侦听后,在所有可用的边链路信道上发送边链路公共控制信息(Sidelink Common Control Information,SCCI)。
SCCI包括协作设备的调度信息,即各个协作设备在边链路上的资源指示信息、MCS等参数信息、目标设备在边链路上反馈ACK/NACK的资源指示信息等。SCCI还可以包含1比特的协作指示信息,通过该协作指示信息告知协作设备是否需要进行协作传输。
协作设备接收SCCI,并根据SCCI的指示,在目标设备为其指定的资源上按照指定的MCS等参数发送待传输数据给目标设备。在发送待传输数据之前,协作设备可以进行侦听,在完成侦听后再发送。
目标设备在SCCI指定的资源位置接收协作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并在SCCI指定的资源位置发送ACK/NACK给协作设备。目标设备可以在发送ACK/NACK之前进行侦听,在完成侦听后再发送;或者,目标设备也可以不进行侦听,直接发送ACK/NACK。
协作设备在SCCI指定的资源位置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ACK/NACK。
如图7所示,如果目标设备在第M个边链路子帧之前便完成了侦听,目标设备可以在每个可用的边链路信道的第M个子帧上向所有协作设备发送SCCI。协作设备CUE1、CUE2、CUE3和CUE4 接收到到SCCI后,根据SCCI的指示,分别在各自对应的边链路信道上开始进行侦听,并在侦听成功后在SCCI指定的资源位置向目标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目标设备接收到待传输数据后进行 ACK/NACK反馈。CUE1、CUE2、CUE3和CUE4根据SCCI的指示在指定位置接收所述目标设备的 ACK/NACK反馈。
可以理解的是,在以上各个实施例中,某一个协作组的协作设备,也可以是其他协作组的协作设备。即,一个协作设备可以同时为多个协作组进行协作传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100,该通信设备1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协作设备。如图8 所示,该通信设备100包括收发器110和处理器120,收发器110和处理器120相连。可选的,该通信设备100还包括存储器130。存储器130与处理器120和收发器110分别相连。进一步可选的,该通信设备100还包括总线***140。其中,处理器120、收发器110和存储器130可以通过总线***140相连。该存储器140可以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2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4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110 接收和发送信号;该存储器140还可以用于缓存该处理器120在执行指令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其中,该收发器110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向协作组发送的待传输数据,所述协作组包括所述通信设备100和目标设备;
该处理器120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110在第一时刻之前,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目标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所述第一时刻;所述收发器110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至所述第一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收发器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及校验所需的时长。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图7所示的通信设备100执行的是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3 和S107。收发器110和处理器120执行上述步骤时的更多细节可以参考图2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即使目标设备不能正确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但是若目标设备可以正确接收该通信设备100转发的待传输数据,则目标设备不必请求网络侧设备重传所述待传输数据,可以有效地提高目标设备接收数据的成功概率,降低网络侧设备向目标设备进行重传的概率。
该处理器120、收发器110的其他功能,均可以参照上述数据传输方法中相应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200,该通信设备2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目标设备。如图9 所示,该通信设备200包括收发器210和处理器220,收发器210和处理器220相连。可选的,该通信设备200还包括存储器230。存储器230与处理器220和收发器210分别相连。进一步可选的,该通信设备200还包括总线***240。其中,处理器220、收发器210和存储器230可以通过总线***240相连。该存储器240可以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22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24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210 接收和发送信号;该存储器240还可以用于缓存该处理器220在执行指令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其中,该收发器210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向协作组发送的待传输数据,所述协作组包括协作设备和所述通信设备;
该收发器210还用于接收所述协作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所述处理器220用于在第一时刻之前,处理及校验所述协作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通信设备200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所述第一时刻。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图8所示的通信设备200执行的是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2、S104、S105和S106。收发器110和处理器120执行上述步骤时的更多细节可以参考图2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即使该通信设备200不能正确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数据,但是若该通信设备200可以正确接收协作设备转发的待传输数据,则该通信设备200不必请求网络侧设备重传所述待传输数据,可以有效地提高该通信设备200接收数据的成功概率,降低网络侧设备向该通信设备200进行重传的概率。
该处理器120、收发器110的其他功能,均可以参照上述数据传输方法中相应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该数据传输***包括上述实施例描述的通信设备100和通信设备200。具体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ROM、RAM和光盘等。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协作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向协作组发送的待传输数据,所述协作组包括所述协作设备和目标设备;
在第一时刻之前,所述协作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其中,所述目标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所述第一时刻;所述协作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至所述第一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协作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及校验所需的时长,所述协作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传输所采用的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1小于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传输所采用的TTI2,且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开始至所述第一时刻到达之前的时间段内,所述TTI1的数目多于所述TTI2的数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作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所述协作设备通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边链路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链路传输所采用的频段为授权频段或非授权频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链路传输采用非授权频段时,所述边链路传输所采用的信道包括若干备选的边链路信道,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协作设备在边链路公共子帧上接收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所述边链路公共子帧为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协作设备之间约定的在所述边链路信道上的预设位置的子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协作设备在还未完成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之前接收到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则所述协作设备放弃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目标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向协作组发送的待传输数据,所述协作组包括协作设备和所述目标设备;
所述目标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接收处理及校验所述协作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其中,所述目标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所述第一时刻,所述协作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传输所采用的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1小于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传输所采用的TTI2,且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开始至所述第一时刻到达之前的时间段内,所述TTI1的数目多于所述TTI2的数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设备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第三时刻,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三时刻至所述第一时刻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子帧不用于处理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8.如权利要求6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设备通过与所述协作设备之间的边链路接收所述协作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链路传输所采用的频段为授权频段或非授权频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链路传输采用非授权频段时,所述边链路传输所采用的信道包括若干备选的边链路信道,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设备在边链路公共子帧上发送指示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所述边链路公共子帧为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协作设备之间约定的在所述边链路信道上的预设位置的子帧。
1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向协作组发送的待传输数据,所述协作组包括所述通信设备和目标设备;
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在第一时刻之前,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其中,所述目标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所述第一时刻;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至所述第一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收发器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及校验所需的时长,所述协作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传输所采用的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1小于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传输所采用的TTI2,且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开始至所述第一时刻到达之前的时间段内,所述TTI1的数目多于所述TTI2的数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通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边链路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链路传输所采用的频段为授权频段或非授权频段。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链路传输采用非授权频段时,所述边链路传输所采用的信道包括若干备选的边链路信道,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边链路公共子帧上接收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所述边链路公共子帧为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通信设备之间约定的在所述边链路信道上的预设位置的子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若所述收发器在还未完成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之前接收到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则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放弃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
16.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向协作组发送的待传输数据,所述协作组包括协作设备和所述通信设备;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协作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第一时刻之前,处理及校验所述协作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其中,所述通信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反馈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所述第一时刻,所述协作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传输所采用的第一传输时间间隔TTI1小于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网络侧设备之间的传输所采用的TTI2,且在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开始至所述第一时刻到达之前的时间段内,所述TTI1的数目多于所述TTI2的数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时刻定义为第三时刻,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三时刻至所述第一时刻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子帧不用于处理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6至1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通过与所述协作设备之间的边链路接收所述协作设备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链路传输所采用的频段为授权频段或非授权频段。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链路传输采用非授权频段时,所述边链路传输所采用的信道包括若干备选的边链路信道,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边链路公共子帧上发送指示是否正确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所述边链路公共子帧为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协作设备之间约定的在所述边链路信道上的预设位置的子帧。
21.一种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包括如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和如权利要求16至20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
CN201710487270.3A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 Active CN109120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7270.3A CN109120314B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
EP18821650.1A EP3627717B1 (en) 2017-06-23 2018-05-31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PCT/CN2018/089303 WO2018233470A1 (zh) 2017-06-23 2018-05-3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
US16/716,852 US11258541B2 (en) 2017-06-23 2019-12-17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7270.3A CN109120314B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0314A CN109120314A (zh) 2019-01-01
CN109120314B true CN109120314B (zh) 2021-09-21

Family

ID=64733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87270.3A Active CN109120314B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8541B2 (zh)
EP (1) EP3627717B1 (zh)
CN (1) CN109120314B (zh)
WO (1) WO20182334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83566B2 (en) 2019-01-18 2022-03-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r equipment cooperation
US11490360B2 (en) * 2019-04-18 2022-11-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 redundant transmissions for user equipment cooperation
CN110519022B (zh) * 2019-08-30 2021-06-18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88372A (zh) * 2019-12-26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128402A1 (zh) * 2019-12-28 2021-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设备协作的下行传输反馈方法和相关设备
WO2021134639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4902704A (zh) * 2020-03-19 2022-08-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侧行数据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872739A (zh) * 2020-06-30 2021-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4337736A (zh) * 2020-09-30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协作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US11778655B2 (en) 2020-11-16 2023-10-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figuring multiple frequency domain opportunities for sidelink feedback
US12015998B2 (en) * 2021-11-05 2024-06-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 cooperation for mitigation of deafness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WO2023141955A1 (zh) * 2022-01-28 2023-08-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边链路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1569A (zh) * 2012-12-18 2015-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针对蜂窝集成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基于终端组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的***和方法
CN104993857A (zh) * 2015-05-14 2015-10-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波束赋形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99629A (zh) * 2014-05-05 2015-11-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接收方法
WO2017028610A1 (zh) * 2015-08-14 2017-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标识冲突的解决方法、设备到设备用户设备
CN106533644A (zh) * 2016-11-28 2017-03-2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CoMP传输的方法和基站
WO2017052345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feeding back and receiving harq-ack in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53650A (ko) 2011-11-15 2013-05-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스간 직접 통신 서비스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186914B1 (en) * 2014-09-29 2019-11-06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s
US9591683B2 (en) * 2014-09-30 2017-03-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cooperation mode selection strategie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20170325243A1 (en) * 2014-11-14 2017-11-09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apparatus and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431557B (zh) * 2015-04-09 2021-01-12 苹果公司 解决在中继用户设备(ue)处的并行通信
US10966194B2 (en) * 2015-04-15 2021-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rdin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multip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KR20170020145A (ko) * 2015-08-13 2017-02-22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단말간 통신 기반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의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US10708908B2 (en) * 2015-09-24 2020-07-07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justment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s
US10778387B2 (en) * 2016-11-23 2020-09-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oup-assisted downlink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1569A (zh) * 2012-12-18 2015-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针对蜂窝集成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基于终端组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的***和方法
CN105099629A (zh) * 2014-05-05 2015-11-2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接收方法
CN104993857A (zh) * 2015-05-14 2015-10-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协作波束赋形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28610A1 (zh) * 2015-08-14 2017-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标识冲突的解决方法、设备到设备用户设备
WO2017052345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feeding back and receiving harq-ack information
CN106533644A (zh) * 2016-11-28 2017-03-2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CoMP传输的方法和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idelink Support & Enhancements for NR;Huawei, HiSilic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R1-167207》;20160812;第1-8页 *
Support for UE Cooperation in NR;Huawei, HiSilic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5,R1-164379》;20160515;第5页第3.5节,图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19849A1 (en) 2020-04-16
WO2018233470A1 (zh) 2018-12-27
EP3627717A1 (en) 2020-03-25
US11258541B2 (en) 2022-02-22
EP3627717B1 (en) 2023-03-29
EP3627717A4 (en) 2020-07-08
CN109120314A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2031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
US1151021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reception of signals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US10104628B2 (en) Method for obtaining synchroniz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user equipment inside coverage area and user equipment outside of coverage are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EP361477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9622132B2 (en) Switching between cellular and license-exempt (shared) bands
CN10863182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
US11405948B2 (en) Joint resource pools for uplink communications
EP3941150B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342928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feedback information
CN109155951B (zh) 传输方法、基站和终端
KR20090016419A (ko) 동적 무선자원 할당방법에서 harq를 제어하는 방법
CN113826341A (zh)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节点
CN114616904A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和通信***
JP2023134723A (ja) アップリンク伝送方法、アップリンク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1147202A (zh) 一种车联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EP3547761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EP3684130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4208079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通信***
CN105264942B (zh) 一种数据传输发射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和方法
CN117377097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