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3599B - 一种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及卫星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及卫星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3599B
CN109103599B CN201811010103.0A CN201811010103A CN109103599B CN 109103599 B CN109103599 B CN 109103599B CN 201811010103 A CN201811010103 A CN 201811010103A CN 109103599 B CN109103599 B CN 1091035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rotating disc
layer
base
satellite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01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03599A (zh
Inventor
卢舜日
贾建国
章文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tai Zheji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tai Zheji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tai Zheji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tai Zheji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1010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03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03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3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03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3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0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 H01Q3/0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for varying one co-ordinate of the orientation
    • H01Q3/0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using mechanical movement of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as a whole for varying one co-ordinate of the orientation over a restricted ang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4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ships, submarines, buoys or torpedo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18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electrical output from mechanical input, e.g.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22Methods relating to manufacturing, e.g. assembling, calib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包括底座和所述底座上设置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由电机控制转动,所述转动盘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限位圈,所述转动盘带动所述限位圈旋转,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限位信号开关,当所述限位圈转动至设定角度时触发所述限位信号开关发出信号,使所述电机控制所述转动盘反向转动,在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压电能量收集器,用于收集转动盘产生的能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卫星天线,其包含上述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本发明的转动盘上设置有压电能量收集器,用于对转盘产生的能量进行收集,避免了能量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及卫星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及卫星天线。
背景技术
卫星天线的主体就是常说的大锅,为一个金属抛物面结构,用于将卫星信号反射到位于焦点处的馈源内,卫星天线的主要作用是将卫星传来的微弱信号进行收集,并尽可能去除其中的杂讯。大多数卫星天线的主体是抛物面结构的,但也有一些多焦点天线是由球面和抛物面组合而成,其接收到的卫星信号通过抛物面天线的反射集中到焦点处。而船用卫星天线是设置在船上的卫星天线,由于船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位移,因此卫星天线需要及时的调整方向,而方向的调整需要有一定的限位功能,否则无限制的旋转寻星会造成天线内部电线绕线,从而造成天线的损坏,因此船用卫星都需要限位装置。
目前船用卫星天线的限位装置中多采用在驱动电机上固定齿轮,通过齿轮之间的传动令卫星天线进行转动,在齿轮转动到设定的角度后产生限位信号,令驱动电机反转,从而带动卫星天线反转,但是这种限位机构并不保险,并且限位装置在转动过程中会产生振动,然而目前的限位装置中无法对振动产生的能量进行转化,造成能源的浪费。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包括底座和所述底座上设置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由电机控制转动,所述转动盘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限位圈,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第一匹配件,所述限位圈上设有第二匹配件,当所述第一匹配件和所述第二匹配件相互配合时,所述转动盘和所述限位圈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匹配件和所述第二匹配件脱离时,所述转动盘独立转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限位信号开关,当所述限位圈转动至设定角度时触发所述限位信号开关发出信号,使所述电机控制所述转动盘反向转动,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压电能量收集器,用于收集所述转动盘产生的能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匹配件为从所述转动盘边缘向外凸出的凸片,所述凸片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推动块,所述第二匹配件为所述限位圈边缘向外凸出的限位杆,所述推动块能够推动所述限位杆移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销轴,所述销轴上穿设有连杆,所述连杆被所述销轴分为主动段和从动段,所述主动段不会与所述凸片接触,且所述主动段能够受所述限位杆推动使所述连杆绕所述销轴转动,所述从动段能够触发所述限位信号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信号开关共有两个,对称安装在所述连杆两侧,所述限位信号触发机构旁安装有限位柱,用于限定所述从动段转动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压电能量收集器包括压电层和衬底,在所述压电层和所述衬底之间设有第一粘合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合层的材料为掺杂了银碎屑的环氧树脂导电胶。
进一步的,所述衬底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上设有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层上设有第一导电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层为叉指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压电层包括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的下表面设有种子层,所述种子层上设有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粘合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厚度介于10nm~200nm之间;所述第一粘合层和所述第二粘合层的厚度介于700nm~5um之间;所述种子层得到厚度介于20nm~200nm之间。
一种卫星天线,包括天线本体和如上述所述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所述天线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盘上。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的限位信号开关和电机配合控制转动盘的转动方向,限定转动盘最大转动角度,避免天线无限制旋转而导致天线内部电线绕线,提高卫星天线的可靠性,同时在转动盘上设置有压电能量收集器,用于对转盘产生的能量进行收集,并将产生的能量收集起来,在断电的情况下使用,避免了能量的浪费,同时保证了天线的持续运动;2、第一粘合层为掺杂了银碎屑的环氧树脂导电胶,大大提升了第一粘合层的导电性能,使得压电能量收集器中电荷的流通更加顺畅;3、压电能量收集器中的第一导电层为叉指电极,仅需一层导电层就能将电荷导出,减少了压电能量收集器的厚度,使得该压电能量收集器适用于卫星天线;4、转动盘由电机直接带动转动,避免了齿轮的使用,减少了生产的成本,装配更加简单,同时通过限位信号开关发送电学信号实现天线反向转动,相较于机械限位结构更加可靠,安装精度要求低,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压电能量收集器的右视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压电能量收集器制备中的主视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压电能量收集器的俯视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压电能量收集器制备中的右视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压电能量收集器的划片图;
图7是本发明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限位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转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触点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的运动状态示意图一;
图13是本发明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的运动状态示意图二;
图14是本发明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的运动状态示意图三;
图15是本发明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的运动状态示意图四。
图中数字表示:
1-底座、2-限位圈、21-圆环、22-限位杆、23-凹槽、24-隔板;
3-转动盘、31-圆片、32-凸片、33-推动块、34-空隙槽、35-安装部;
4-连杆、41-轴孔、42-主动段、43-从动段;
5-限位信号开关、51-定触点、52-弹簧片;
6-压电能量收集、7-第一粘合层、8第一基座、9-第二粘合层、10-第一导电层、11-第一凸起端、12-第二凸起端、13-第二导电层、14-种子层、15-第二基座、16-保护层、17-压电层、18-衬底、19-销轴、20-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天线限位结构,结合图1所示,包括底座1和底座上设置的转动盘3,转动盘3由电机控制转动,转动盘3和底座1之间设有限位圈2,转动盘3上设有第一匹配件,限位圈2上设有第二匹配件,当第一匹配件和第二匹配件相互配合时,转动盘3和限位圈2同步转动,第一匹配件和第二匹配件脱离时,转动盘3独立转动,底座1上还设有限位信号开关5,当限位圈2转动至设定角度时触发限位信号开关5发出信号,使所述电机控制转动盘3反向转动,在转动盘3上设置有压电能量收集器6,用于收集转动盘3产生的能量。
本发明的限位信号开关5和电机配合控制转动盘3的转动方向,限定转动盘3最大转动角度,避免天线无限制旋转而导致天线内部电线绕线,提高卫星天线的可靠性,同时在转动盘3上设置有压电能量收集器6,用于对转动盘3产生的能量进行收集,并将产生的能量收集起来,在断电的时候使用,避免了能量的浪费,同时保证了天线的持续运动。
实施例二
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卫星天线,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2至图4所示,压电能量收集器6包括压电层17和衬底18,在压电层17和衬底18之间涂抹第一粘合层7,并通过一定温度和压力的键合工艺将两者键合在一起,从而有效的控制压缩能量收集器6的厚度,使其厚度尽可能的小。
衬底18包括第一基座8、第二粘合层9、第一导电层10。
第一基座8由硅材料制成,第一基座8的正面设有正面槽,第一基座8的背面设有背面槽,其中,正面槽和背面槽的横截面均呈“L”型,正面槽包括正面槽底和第一凸起端11,第一凸起端11用于为压电层17的高度起到参照;背面槽包括背面槽底和第二凸起端12,第二凸起端12构成整个装置的质量块,用来感受环境振动,从而是压电能量收集器6的振动范围扩大。
其中,正面槽底上设有第一导电层10,第一导电层10形成叉指电极,叉指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外置的储能设备,储能设备为蓄电池,由此,实现电荷的输出。第一导电层10由金材料制成,第一导电层10的厚度通常在10nm~200nm之间,并且不应当低于10nm,在10nm以下第一导电层10的导电效率低下。
第二粘合层9为导电胶,其位于正面槽底和第一导电层10之间,其涂抹厚度通常在1um~7um之间为佳,不应当超过7um,容易影响电荷的输出。硅和金的晶格常数较为接近,第一导电层10很难在第一基座8上顺利形成薄膜,需要第二粘合层9充当中介将第一基座8和第一导电层10进行粘合。
较佳的,第二粘合层9采用环氧树脂导电胶,其内部掺杂了银碎屑,具有粘结的特性与导电的特性,因此能够将第一基座8与第一导电层10进行良好的粘合的同时,不影响电荷的输送。
其中,第二粘合层9的厚度和压电层17的厚度有直接关系,两者呈反比关系,在第二粘合层9厚度较大时,压电层17的厚度就较小;在第二粘合层9厚度较小时,压电层17的厚度就较大,保证压电能量收集器6整体的厚度尽处于一个较小的范围。
压电层17包括第二导电层13、种子层14和第二基座15。
其中,第二基座15为PZT(锆钛酸铅压电陶瓷)片,在第二基座15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导电层13,第二导电层13为由金材料制成,第二导电层13的厚度在10nm~200nm之间,不应当低于10nm,保证其可以起到提升电荷收集效率的作用。压电层17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凸起端11的上表面平齐,避免压电层17过厚。
其中,在第二导电层13和第二基座15之间设置种子层14,种子层14为铬材料制成,以保证第二导电层13能顺利的在第二基座15上成型,种子层14通常的厚度在20nm~200nm之间,不应当低于20nm,容易使得种子层14失效。第二导电层13和第一导电层10之间通过第一粘合层7连接,第一粘合层7为环氧树脂导电胶,其涂抹厚度通常在1um~7um之间为佳,但是不应当超过7um。较佳的,在环氧树脂导电胶内部掺杂了银碎屑,使其具有粘结的特性与导电的特性,因此能够将压电层17与衬底18进行良好粘合的同时保证电荷的流动。
整个装置除了第二凸起端12构成的质量块以外,其他的部分构成悬臂梁,压电层17所安装的位置大部分为悬臂梁,工作时,质量块接收到环境的振动,带动悬臂梁振动,第二基座15的PZT片不断变形在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产生电荷,最终通过第一导电层10的叉指电极将电荷导出。
实施例三
如上述实施例二所述的卫星天线,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5和图6所示,压电能量收集器6的加工方法包括:
制作衬底18,以<110>晶向硅片作为第一基座8,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基座8还可以使用、锗、锗硅、碳化硅等材料。对第一基座8进行双面抛光平坦化工艺来减小其表面的缺陷,降低粗糙度后,在其上下表面制备图形化的保护层16,保护层16为氮化硅,可采用淀积氧化硅来形成,其淀积温度为600~900℃,并优选780℃,保护层16在第一基座8上制备成的图形化形状为矩形,正面的矩形结构面积较背面的矩形结构面积大,氮化硅的厚度介于200nm至500nm之间。
将第一基座8放入氢氧化钾溶液中进行腐蚀,使第一基座8正反面均腐蚀出凹槽,氢氧化钾溶液的浓度为30%,其操作环境为70摄氏度,腐蚀速率1um/min,氢氧化钾溶液可以在上述条件下腐蚀<110>晶向的硅,并且形成垂直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为矩形。
将环氧树脂导电胶制备在第二基座15正面,形成第二粘合层9,并对第二粘合层9进行半固化处理。第二粘合层9通过甩胶的方式制备。将第二基座15放置在甩胶机上,通过高速旋转将环氧树脂导电胶均匀的制备在第一基座8的正面槽内,同时不可避免的在保护层16上也会制备有环氧树脂导电胶。
在第二粘合层9上蒸镀金,使之形成第一导电层10,并通过激光切割机,对第一导电层10进行小功率的划痕,同时在制备过程中,在保护层16也会不可避免的蒸镀上金,金层位于环氧树脂导电胶之上。
制作压电层17,以PZT(锆钛酸铅压电陶瓷)片作为第二基座15,在其上溅射铬,使之形成种子层14,在种子层14上蒸镀金,使之形成第二导电层13,在第二导电层13上涂抹环氧树脂导电胶,使之形成第一粘合层7,得到压电层17。
将压电层17的第一粘合层7一面放置在衬底18的对应位置,然后通过键合工艺将两者键合在一起,常规的键合工艺为在120摄氏度的温度下加工3个小时,或在140摄氏度的温度下加工2个小时,或在160摄氏度的温度下加工50分钟。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粘合层9已经进行过半固化处理,继续用键合工艺的参数会导致第二粘合层9过热,使其性质变脆,不利于所述压电能量收集器6的使用,因此采取两步键合法对粘合层与其他层之间进行键合,第一步为上述的半固化处理第二粘合层9,半固化约为键合工艺的80%固化温度和60%固化时间,即为在100摄氏度的温度下108分钟,或在110摄氏度的温度下72分钟,或在130摄氏度的温度下30分钟,第二步约为键合工艺的75%的固化温度和70%的固化时间,即第一步若使用110摄氏度72分钟,则第二步使用105摄氏度80分钟实现固化。
第一导电层10在上述二步法键合工艺的第二步加工条件下,产生了适当的延展,沿着划痕挣脱,形成叉指电极,并在叉指电极的两极焊接有导线,从而将电能导出,较佳的,叉指电极通过导线连接有储能设备,该储能设备为蓄电池,压电能量收集器6转化的电能经由叉指电极流入蓄电池。
由于第一粘合层7和第二粘合层9是环氧树脂导电胶,在使用加温、加压的键合工艺后,环氧树脂导电胶被压缩,键合后的环氧树脂导电胶通常厚度介于700nm~5um之间,使得压电层17和衬底18之间形成紧密的连接。在键合工艺后,将有一部分环氧树脂导电胶会挤进PZT片与凹槽的缝隙中,若环氧树脂导电胶过多的情况,其会脱离凹槽13,挤到衬底的上方。
此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压电层17大小应当比第一基座8上的正面槽略小,防止压电层17无法放入,但是在键合过程中,在靠近尾端的位置,即远离第一凸起端11的一端,应当是紧密的结合,不留有缝隙,防止短路。
键合完成后,对压电层17进行减薄处理,使得压电层17与第一基座8正面的第一凸起端11平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凸起端11上不可避免制备上的材料不需要剔除,压电层17与第一凸起端11上制备材料后的高度平齐;
具体的,通过CMP(化学机械抛光)和/或湿法腐蚀,对第一基座8,即PZT片进行减薄处理,直至其与第一凸起端11平齐,获得需要的厚度。
此过程,通过第一粘合层7、第二粘合层9的厚度和正面槽的深度实现压电能量收集器6厚度的控制。
在第一基座8正面,并以其正面槽的结构形状进行划片,释放出悬梁臂和质量块;
具体的,采用划片仪,划片道预留100um,划穿,使之释放出质量块。
实施例四
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7-9和图11-15所示,转动盘3包括一圆片31,在圆片3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配件,第一匹配件为从转动盘3边缘向外凸出的凸片32,凸片32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推动块33,圆片31可以在底座1上绕其圆心转动。
限位圈2包括一圆环21,圆环21外侧设置有第二配件,第二匹配件为限位圈2边缘向外凸出的限位杆22,推动块33能够推动限位杆22移动,限位杆22为长直板结构,圆环21可以在底座1上绕着其圆心转动。
第一匹配件和第二匹配件相互配合时,转动盘和限位圈同步转动,第一匹配件和第二匹配件脱离时,转动盘独立转动。在工作中,由电机带动转动盘3旋转,转动盘3旋转至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接触时,转动盘3带动限位圈2同步转动,当第二配件与限位信号开关5接触时,限位信号开关5发出信号,使电机控制转动盘3反向转动。
在底座1上设置有连杆4,连杆4为长条形,在其中部设置有轴孔41,在轴孔41内设置有销轴19,通过销轴19使连杆4与底座1活动连接,连杆4可以绕销轴19旋转,连杆4包括主动段42和从动段43,主动段42和从动段43分别设置在销轴19的两侧,主动段42较短,其端部为正六边形,其可以与第二配件相接触,并被第二配件推动,绕着销轴19旋转,但其不会与第一配件相接触,从动段43较长,其在主动段42的带动下绕着销轴19旋转,在连杆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信号开关5,从动段能够触发限位信号开关5;使用连杆4可以有效的减短限位杆22的长度,避免限位杆22过长使得限位杆22容易损坏,增加结构的可靠性。
如图11所示,转动盘3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逆时针旋转,如图12所示,转动盘3旋转至第一配件和第二配件接触,推动块33在限位杆22的一侧,推动块33推动限位杆22,使得限位圈2同步进行逆时针旋转,直至限位杆22接触连杆4上的主动段42,并推动主动段42绕着其上的销轴19旋转,使从动段43与一侧的限位信号开关5接触,限位信号开关5向电机发送信号,使得电机反转,如图13所示,转动盘3随着电机进行反向转动,转动盘3与限位圈2脱离,开始顺时针转动至推动块33与限位杆22另一侧接触,如图14所示,推动块33推动限位杆22开始顺时针转动,直至限位杆22接触主动段42的另一侧,如图15所示,限位杆22推动主动段42绕着其上的销轴19反向旋转,使得从动段43与另一侧的限位信号开关5接触,限位信号开关5向电机发送信号,使得电机正转,循环上述运动。
实施例五
如上述实施例四所述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0所示,限位信号开关5固定在底座1上,限位信号开关5上设置有接触片,接触片为向外延伸出Z字形的弹簧片52,在弹簧片52的外侧顶端设置有定触点51,连杆4在接触到定触点51时,限位信号开关5接通,并向电机发送信号。
在限位信号开关5的下方设置有限位柱20,其用于限定从动段43的转动角度,限位柱20为圆柱形结构,其高度与连杆4的高度大致相同,在连杆4绕着销轴19旋转至与定触点51接触时,连杆4与限位柱20还未接触,连杆4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绕着销轴19旋转至接触到限位柱20时,连杆4与限位信号开关5的壳体一边接***行。
连杆4的主动段42的端部为正六边形结构,在限位杆22反转后与主动段42接触时,限位杆22和主动段42为面接触,减少在瞬间接触时压力较大,限位杆22和主动段42之间的磨损;在从动段43与限位柱20接触时,限位杆22和主动段42为面接触,减少在限位信号开关5失灵时,限位柱20对限位杆22继续转动的限制时限位杆22产生较大的力,使得主动段42限位杆2之间的磨损。
连杆4两侧的限位信号开关5相对于销轴19与限位圈2的圆心的连线对称设置,使得转动盘正转和反转的距离相同,同时便于生产安装。
连杆4两侧的限位柱20相对于销轴19与限位圈2的圆心的连线对称设置,便于生产制造。
实施例六
如上述实施例五所述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限位圈2的上表面内外边缘之间向下凹陷形成凹槽23,在凹槽2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24,在本实施例中,隔板24设置有8个,将将圆环21中凹槽23均匀的分成一段段,在限位杆22上的凹槽23的隔板23延长至限位杆22的顶端,并将限位杆22上的凹槽23分成对称两个,在限位圈2上设置有凹槽23和隔板24可以有效的加强限位圈2的结构强度,并降低限位圈的材料使用,降低成本。
转动盘3的圆片31直径较限位圈2的圆环21的外径略大,转动盘3与限位圈2的同心安装,在转动盘3上设置有与转动盘3同心的圆弧状的空隙槽34,空隙槽34均匀的分布在转动盘3上,可以在保证转动盘3的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材料的使用。在转动盘3的中心处为圆槽,在圆槽内设置有安装部35,安装部35为一大圆环两小圆环并排连接,在外径的连接处使用弧线过渡,大圆环中的圆孔并未贯穿转动盘3,其可以直接与电机连接,由电机控制转动盘3的旋转,小圆环中的圆孔直接贯穿转动盘3,其用于安装卫星天线,使得卫星天线跟随转动盘3转动。
在凸片32下表面设置的推动块33设置为梯形柱结构,其截面梯形较短的底边靠近转动盘3中心,较长的底边靠外,在转动盘3旋转至推动块33与限位杆22接触时,推动块33上的与限位杆22相对的一面与限位杆22重合,使得在推动块33对限位杆22进行推动时,接触面积较大,压强减小,避免受力不均匀导致的限位杆22的使用寿命降低,
较佳的,推动块33的四条竖直边都进行倒角处理。
实施例七
一种卫星天线,包括天线本体和上述实施例中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天线本体固定安装在转动盘3上,通过限位信号开关5和电机配合控制转动盘3的转动方向,限定转动盘3最大转动角度,避免天线无限制旋转而导致天线内部电线绕线,提高卫星天线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所述底座上设置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由电机控制转动,所述转动盘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限位圈,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第一匹配件,所述限位圈上设有第二匹配件,当所述第一匹配件和所述第二匹配件相互配合时,所述转动盘和所述限位圈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匹配件和所述第二匹配件脱离时,所述转动盘独立转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限位信号开关,当所述限位圈转动至设定角度时触发所述限位信号开关发出信号,使所述电机控制所述转动盘反向转动,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压电能量收集器,用于收集所述转动盘产生的能量;所述压电能量收集器包括压电层和衬底,在所述压电层和所述衬底之间设有第一粘合层;所述衬底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上设有第二粘合层,所述第二粘合层上设有第一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件为从所述转动盘边缘向外凸出的凸片,所述凸片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推动块,所述第二匹配件为所述限位圈边缘向外凸出的限位杆,所述推动块能够推动所述限位杆移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销轴,所述销轴上穿设有连杆,所述连杆被所述销轴分为主动段和从动段,所述主动段不会与所述凸片接触,且所述主动段能够受所述限位杆推动使所述连杆绕所述销轴转动,所述从动段能够触发所述限位信号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信号开关共有两个,对称安装在所述连杆两侧,所述限位信号触发机构旁安装有限位柱,用于限定所述从动段转动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层的材料为掺杂了银碎屑的环氧树脂导电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为叉指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层包括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的下表面设有种子层,所述种子层上设有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粘合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厚度介于10nm~200nm之间;所述第一粘合层和所述第二粘合层的厚度介于700nm~5um之间;所述种子层得到厚度介于20nm~200nm之间。
8.一种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卫星天线限位结构,所述天线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盘上。
CN201811010103.0A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及卫星天线 Active CN109103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0103.0A CN109103599B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及卫星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0103.0A CN109103599B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及卫星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3599A CN109103599A (zh) 2018-12-28
CN109103599B true CN109103599B (zh) 2020-09-25

Family

ID=64864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0103.0A Active CN109103599B (zh) 2018-08-31 2018-08-31 一种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及卫星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035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1701B (zh) * 2021-07-06 2024-05-14 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卫星天线通信网络***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82527A (ko) * 2008-01-28 2009-07-31 한국과학기술원 압전소자, 압전소자를 이용한 발전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03840075B (zh) * 2012-11-27 2017-07-11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微型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5828669U (zh) * 2016-05-26 2016-12-21 深圳市头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船载卫星天线的天线面转动限位装置
CN205828651U (zh) * 2016-06-13 2016-12-21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轴车载卫星接收天线设备
CN108281756B (zh) * 2017-12-31 2023-08-11 宁波迪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船用卫星天线
CN207490089U (zh) * 2017-12-31 2018-06-12 宁波迪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船用卫星天线限位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3599A (zh) 2018-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15915B2 (en) Light-emitting diode
CN109103599B (zh) 一种卫星天线限位结构及卫星天线
JP5594986B2 (ja) 機械電気変換素子及び機械電気変換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8436747A (zh) 一种面接触式液态金属平面抛光装置及方法
CN101295692B (zh) 半导体装置
CN105186922A (zh) 压电-摩擦电复合式mems宽频能量采集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96561B (zh) 一种核壳同轴氮化镓压电纳米发电机及其加工方法
CN111015985A (zh) 一种细线化硅片切割的方法
CN110544656B (zh) 利用超可拉伸晶态纳米线实现Micro-LED巨量转移的方法
CN104485843B (zh) 一种微小型压电风力发电机
CN104883091A (zh) 一种基于微加工技术的压电电磁集成发电装置
US8987920B2 (en) Wafer substrate bonding structure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909355B (zh) 一种旋转式超声电机
CN109167189B (zh) 一种卫星天线
CN109103598B (zh) 一种卫星天线传动机构及卫星天线
CN109149101B (zh) 一种卫星天线外罩
CN109300892B (zh) 基于键合转移的超大功率限幅器mmic及制备方法
JP4549271B2 (ja) 光起電力装置
CN2905319Y (zh) 超声波珩磨装置
CN217476326U (zh) 硅棒切割装置的电火花放电装置及硅棒切割装置
JP5023268B2 (ja) 光電変換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4388407B (zh) 一种键合头装置及键合机
TWI438876B (zh) 發光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CN110497545B (zh) 一种太阳能硅片生产加工工艺
JP4781092B2 (ja) 光起電力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