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4906B - 一种透光盖板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光盖板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4906B
CN109064906B CN201811153832.1A CN201811153832A CN109064906B CN 109064906 B CN109064906 B CN 109064906B CN 201811153832 A CN201811153832 A CN 201811153832A CN 109064906 B CN109064906 B CN 1090649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ransmitting
cover plate
plate body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38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64906A (zh
Inventor
郑聪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538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64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64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4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64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4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oy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光盖板和移动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盖板反射发射出的信号波导致接收到的信号波底噪大的问题。盖板包括:透光盖板本体;透光膜层,设于透光盖板本体第一侧表面,包括至少两层依次叠加设置的透光膜;油墨层,设于透光盖板本体第二侧表面。本申请提供的透光盖板,当部分射出的信号波发生反射时,根据半波损失原理,反射回的信号波能抵消底噪中部分信号波,一定程度上降低底噪,优化接收信号波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透光盖板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光盖板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子终端领域,为了提高电子终端的外观效果,往往将油墨涂覆在信号收发器表面,使信号收发器所在的位置从外观上来看与其它区域的颜色相统一。
对于现有的涂覆有油墨的信号收发器,由于油墨层具有散射性,发射出的信号波在油墨层的作用下发生散射。由于盖板的折射率大于空气折射率,因此,出射角度较大的信号波在盖板与空气的接触面会发生全反射,射回油墨方向。另由于现有技术的信号收发器中,发射端与接收端距离较近,部分射回油墨方向的信号波被接收端接收,形成底噪,影响接收端正常接收信号波。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透光盖板和移动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盖板反射发射出的信号波导致接收到的信号波底噪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透光盖板,包括:
透光盖板本体;
透光膜层,设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第一侧表面,包括至少两层依次叠加设置的透光膜;
油墨层,设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第二侧表面;
其中,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相邻的透光膜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的折射率,且所述至少两层的透光膜各自的折射率随各自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的距离递减;或者,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相邻的透光膜的折射率小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的折射率,且所述至少两层的透光膜各自的折射率随各自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的距离递增。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方面所述的透光盖板。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透光盖板本体外侧设置透光膜的方式,使部分射出的信号波发生反射,根据半波损失原理,反射回的信号波的相位与底噪中部分信号波的相位相差半个波长,能抵消底噪中部分信号波,一定程度上降低底噪,优化接收信号波的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透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透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透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透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盖板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盖板包括玻璃板11和油墨层12,该油墨层12往往通过涂覆的方式设置在玻璃板11的内侧,在油墨层内侧设置有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信号发射器向玻璃板方向垂直发射信号波,在油墨层的散射作用下,部分信号波的传播路线从垂直于玻璃板方向变为图中虚线示出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示出的光路仅用于示意,信号波在油墨层中受散射作用影响并非沿直线传播,实际传播路线与油墨层的密度、厚度、颜色等多种因素相关。
这些由散射作用影响导致传播路线发生变化的信号波中,出射角度较小的信号波(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能射出玻璃盖板,到达空气从而向外界传播。有部分信号波的射出角度较大(如图1中粗实线所示),由于玻璃板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对于从玻璃板射向空气的信号波,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则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即角度较大的信号波无法射出玻璃板,在玻璃板与空气的交界面全部反射回油墨层方向,这种反射回的信号波形成底噪,影响信号接收器正常接收信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透光盖板,可以广泛用于各种具有信号收发功能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盖板反射发射出的信号波导致接收到的信号波底噪大的问题。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附图编号仅用于区分方案中的各个步骤,不用于限定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具体执行顺序以说明书中描述为准。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透光盖板,图2为该透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该透光盖板包括:
透光盖板本体21;
透光膜层23,设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21第一侧表面,包括至少两层依次叠加设置的透光膜;
油墨层22,设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21第二侧表面;
其中,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21相邻的透光膜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21的折射率,且所述至少两层的透光膜各自的折射率随各自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21的距离递减;或者,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21相邻的透光膜的折射率小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21的折射率,且所述至少两层的透光膜各自的折射率随各自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21的距离递增。
透光盖板本体21,所述透光盖板本体21一侧涂覆有油墨层22;
位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21另一侧之上的至少两层透光膜23;
其中,任一透光膜23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光膜23和所述透光盖板本体21之间的距离相关。
下面通过举例说明本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2,位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21之上的透光膜23共有两层,靠近所述透光盖板本体21的第一透光膜为23a,远离所述透光盖板本体21的第二透光膜为23b,第一透光膜23a与第二透光膜23b紧密接触无缝隙。
较优的,所述透光盖板本体21的材质包括玻璃。
当透光盖板本体21的材质为玻璃时,该透光盖板本体21即为玻璃板。玻璃板具有透光性好、表面平整的特点。由于其表面平整,因此可以较好地承载其他膜层,有利于在其表面形成平整的其他膜层。通常情况下,该玻璃板厚度很薄,折射率大约为1.5,但过薄的玻璃板在外力作用下容易破碎,该玻璃板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预先设定。
较优的,所述透光膜层23的材料包括光学胶。
该光学胶具体可以是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OCA光学胶是无色透明的,光线透过率往往可以达到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由于OCA光学胶可以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而且固化收缩小的特点,因此,采用OCA光学胶能一定程度下降低生产工艺难度。另外,光学胶能较好地填充缝隙,不易在膜层连接处留下缝隙,固化后的光学胶表面平整不易脱落,是较优的透光膜材料。
在本方案中,任一透光膜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光膜和所述透光盖板本体之间的距离相关。
透光膜的折射率可以通过掺杂、调整材料浓度等方式实现,在本实例中,假设光学胶的折射率为1.48左右,透光盖板本体的折射率为1.5。透光膜的折射率与透光膜距离透光盖板本体的值有关,具体可以分为至少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
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相邻的透光膜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的折射率,且所述至少两层的透光膜各自的折射率随各自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的距离递减。
在图2示出的结构中,与透光盖板本体21相邻的一层透光膜是第一透光膜23a。假设该第一透光膜23a的折射率大于透光盖板本体21的折射率,那么,第二透光膜23b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光膜23a的折射率。在本实例中,假设第一透光膜23a的折射率为1.6,且第二透光膜23b的折射率为1.5。
参见图3,光线m透过油墨层22到达透光盖板本体21,从透光盖板本体21射向外界的过程中会发生多次折射和反射。其中,光线m到达透光盖板本体21与第一透光膜23a的接触面处,反射回油墨层方向的光是反射光线n1。由于波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反射过程中,反射波在离开反射点时的振动方向相对于入射波到达入射点时的振动相差半个周期,这种现象叫做半波损失。另由于第一透光膜23a的折射率1.6大于透光盖板本体21的折射率1.5,因此,光线m在透光盖板本体21与第一透光膜23a的接触面处的反射光线出现半波损失,即反射光线n1的相位与光线m的相位相差半个周期。
随后,光线m中部分光线透射至第一透光膜23a中,在第一透光膜23a与第二透光膜23b的接触面处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为n2。由于透射光线不存在半波损失现象,因此,透射至第一透光膜23a中的部分光线m的相位与原透光盖板本体21中光线m的相位是相同的。
由于第一透光膜23a的折射率1.6大于第二透光膜23b的折射率1.5,因此,部分光线m在第一透光膜23a与第二透光膜23b的接触面处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不出现半波损失,即反射光线n2的相位与光线m的相位相同。
然后,部分光线m从第一透光膜23a透射至第二透光膜23b,由于透射光线不存在半波损失现象,因此,透射至第二透光膜23b中的部分光线m的相位与原透光盖板本体21中光线m的相位相同。
由于第二透光膜23b的折射率1.5大于空气的折射率1.0,因此,部分光线m在第二透光膜23b与空气的接触面处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不出现半波损失,即反射光线n2的相位与光线m的相位相同。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光线m在射出的过程中,有三种光线反射回油墨层方向,反射光线包括n1、n2以及n3。其中,反射光线n2和n3的相位与光线m的相位相同,而反射光线n1的相位与光线m的相位相差180度。
反射光线n1射向油墨层之后,有可能被接收器接收,从而形成底噪,影响接收器接收外界信号。本方案中反射回油墨层方向的反射光线n2和n3与反射光线n1的相位相差半个波长,当反射光线n2或n3与反射光线n1相遇时,能相互抵消,从而减少接收器接收到的反射光线n1,进而达到降低底噪的作用。
情况二:
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相邻的透光膜的折射率小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的折射率,且所述至少两层的透光膜各自的折射率随透光膜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的距离递增。
在图2示出的结构中,与透光盖板本体21相邻的一层透光膜是第一透光膜23a。假设该第一透光膜23a的折射率小于透光盖板本体的折射率,那么,第二透光膜23b的折射率与距离透光盖板本体21的值负相关。在本实例中,假设第一透光膜23a的折射率为1.4,且第二透光膜23b的折射率为1.5。
参见图4,光线m透过油墨层22到达透光盖板本体,从透光盖板本体射向外界的过程中会发生多次折射和反射。其中,光线m到达透光盖板本体21与第一透光膜23a的接触面处,反射回油墨层方向的光是反射光线n1。由于第一透光膜23a的折射率1.4小于透光盖板本体的折射率1.5,因此,光线m在透光盖板本体21与第一透光膜23a的接触面处的反射光线不出现半波损失,反射光线n1的相位与光线m的相位相同。
随后,光线m中部分光线透射至第一透光膜23a中,在第一透光膜23a与第二透光膜23b的接触面处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为n2。由于透射光线不存在半波损失现象,因此,透射至第一透光膜23a中的部分光线m的相位与原透光盖板本体21中光线m的相位是相同的。
由于第一透光膜23a的折射率1.4小于第二透光膜23b的折射率1.5,因此,部分光线m在第一透光膜23a与第二透光膜23b的接触面处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出现半波损失,即反射光线n2的相位与光线m的相位相差半个波长。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光线m在射出的过程中,有至少两种光线反射回油墨层方向,反射光线包括n1以及n2。其中,反射光线n1的相位与光线m的相位相同,而反射光线n2的相位与光线m的相位相差180度。
反射光线n1射向油墨层之后,有可能被接收器接收,从而形成底噪,影响接收器接收外界信号。本方案中反射回油墨层方向的反射光线n2与反射光线n1的相位相差半个波长,当反射光线n与反射光线n1相遇时,能相互抵消,从而减少接收器接收到的反射光线n1,进而达到降低底噪的作用。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透光盖板本体外侧设置透光膜的方式,使部分射出的信号波发生反射,根据半波损失原理,反射回的信号波的相位与底噪中部分信号波的相位相差半个波长,能抵消底噪中部分信号波,一定程度上降低底噪,优化接收信号波的性能。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案,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透光盖板,用以进一步说明本方案,如图5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透光盖板包括:
透光盖板本体51,所述透光盖板本体51一侧涂覆有油墨层52;
位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51另一侧之上的至少两层透光膜53;
其中,任一透光膜53的折射率,与所述透光膜53和所述透光盖板本体51之间的距离相关。
如图5所示,在本实例中,位于透光盖板本体51一表面的透光膜共有4层,从靠近透光盖板本体51到远离透光盖板本体51依次是:第一透光膜53a、第二透光膜53b、第三透光膜53c、第四透光膜53d。
基于图5示出的结构,假设透光盖板本体51的折射率为1.5,根据透光盖板本体51和第一透光膜53a的折射率关系,通过以下两个实例说明本方案:
实例一:
第一透光膜53a的折射率大于透光盖板本体51的折射率,第二透光膜53b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光膜53a的折射率,第三透光膜53c的折射率小于第二透光膜53b的折射率,第四透光膜53d的折射率小于第三透光膜53c的折射率。
基于本实例示出的结构,当有光线从油墨层52射向外界时,第一透光膜53a与第二透光膜53b接触面处反射的光线能抵消透光盖板本体51与第一透光膜53a接触面处反射的光线。具体是由于上述两个反射的光线相位相差半个波长,即相差180度,当两种光线相遇时会相互抵消,从而降低底噪。
在本申请中,由于第一透光膜53a、第二透光膜53b、第三透光膜53c和第四透光膜53d的折射率依次减小,因此,从第一透光膜53a透射至外界的光线在相邻两膜层接触面处反射的光线均与原透光盖板本体51的光线相位相同,因此,不仅第一透光膜53a和第二透光膜53b接触面处反射的光线能够降低底噪,而且第二透光膜53b和第三透光膜53c接触面处反射的光线,以及第三透光膜53c和第四透光膜53d接触面处反射的光线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底噪。
实例二:
第一透光膜53a的折射率小于透光盖板本体51的折射率,第二透光膜53b的折射率大于第一透光膜53a的折射率,第三透光膜53c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透光膜53b的折射率,第四透光膜53d的折射率大于第三透光膜53c的折射率。
基于本实例示出的结构,当有光线从油墨层52射向外界时,第一透光膜53a与第二透光膜53b接触面处反射的光线能抵消透光盖板本体51与第一透光膜53a接触面处反射的光线。具体是由于上述两个反射的光线相位相差半个波长,即相差180度,当两种光线相遇时会相互抵消,从而降低底噪。
在本申请中,由于第一透光膜53a、第二透光膜53b、第三透光膜53c和第四透光膜53d的折射率依次增大,因此,从第一透光膜53a透射至外界的光线在相邻两膜层接触面处反射的光线,与透光盖板本体51与第一透光膜53a接触面处反射的光线相位相同,因此,不仅第一透光膜53a和第二透光膜53b接触面处反射的光线能够降低底噪,而且第二透光膜53b和第三透光膜53c接触面处反射的光线,以及第三透光膜53c和第四透光膜53d接触面处反射的光线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底噪。
基于上述实例可知,透光膜53的膜层数量越多,则降低底噪的效果越明显,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过厚的透光膜53会降低整体透光性,因此,较优的,所述至少两层透光膜的总厚度小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的厚度。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保证至少两层透光膜的总厚度小于透光盖板本体的厚度,一方面能避免透光膜过厚造成透光率下降的情况,另一方面,较薄的透光膜层有利于减薄透光盖板的整体厚度,进而有利于降低应用该透光盖板的电子设备的厚度,在保证较优的透光性的前提下达到降低底噪的作用。
较优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透光盖板,基于上述透光盖板的结构,所述至少两层透光膜中,每层透光膜的厚度相同。
当多层透光膜厚度相同时,每层透光膜的固化形变量基本相同,整体形态相对稳定。相同厚度的透光膜能降低工艺生产的技术难度,提高生产整体良率,避免由于透光膜厚度不同出现固化后膜层分离等情况。
实施例三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任一种透光盖板。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透光盖板本体外侧设置透光膜的方式,使部分射出的信号波发生反射,根据半波损失原理,反射回的信号波的相位与底噪中部分信号波的相位相差半个波长,能抵消底噪中部分信号波,一定程度上降低底噪,优化接收信号波的性能。
较优的,基于上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红外收发器,设置于所述透光盖板的第二侧表面。
通常情况下,现有的红外收发器设置在移动终端的透光盖板内,红外收发器能通过红外线进行通讯。如果红外收发器中的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距离较近,则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底噪往往较强。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光线从油墨层射向外界的过程中,反射的光线能抵消部分底噪,达到降低底噪的作用,使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底噪较弱,使接收到的红外信号更易识别。
较优的,所述红外收发器用于收发波长大于或等于90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975纳米的红外光波。
具体的,红外收发器可以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光波以及红外接收器接收的红外光波可以是大于或等于90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975纳米的红外光波,此波段的红外光波能较好地实现信息传递,可以用作红外通讯。
较优的,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油墨层的材质为红外油墨。
在进行红外通讯的过程中,从红外发射器发射出的红外光波透过油墨层后往往会损失一定能量,为了提高移动终端发射到外界的红外信号能量,上述油墨层的材质可以为红外油墨。当油墨层为红外油墨层时,从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能高效穿透红外油墨,损失的能量较少,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发射到外界的红外信号能量,进而使发出的红外信号易于被接收,避免红外信号能量较低导致的难以识别的情况,提高通讯有效性。
实施例四
图6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移动终端6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601、网络模块602、音频输出单元603、输入单元604、传感器605、显示单元606、用户输入单元607、接口单元608、存储器609、处理器610、以及电源6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的限定,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透光盖板本体外侧设置透光膜的方式,使部分射出的信号波发生反射,根据半波损失原理,反射回的信号波的相位与底噪中部分信号波的相位相差半个波长,能抵消底噪中部分信号波,一定程度上降低底噪,优化接收信号波的性能。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6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6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6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6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移动终端通过网络模块6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603可以将射频单元601或网络模块6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6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603还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6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6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6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6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6041和麦克风6042,图形处理器6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606上。经图形处理器6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6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601或网络模块602进行发送。麦克风60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6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移动终端6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6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6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6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6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6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6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606可包括显示面板6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6061。
用户输入单元6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移动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607包括触控面板6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6072。触控面板6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6071上或在触控面板6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6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610,接收处理器6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6071。除了触控面板6071,用户输入单元6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6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6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6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6061上,当触控面板6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6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6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6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6中,触控面板6071与显示面板6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移动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6071与显示面板6061集成而实现移动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608为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6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6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6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6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6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6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6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610是移动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09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6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6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610中。
移动终端6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6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6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与处理器6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移动终端6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9)

1.一种透光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光盖板本体;
透光膜层,设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第一侧表面,包括至少两层依次叠加设置的透光膜;
油墨层,设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第二侧表面;
其中,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相邻的透光膜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的折射率,且所述至少两层的透光膜各自的折射率随各自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的距离递减;或者,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相邻的透光膜的折射率小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的折射率,且所述至少两层的透光膜各自的折射率随各自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的距离递增;
在所述透光盖板本体外侧设置的所述透光膜,用于使部分射出的信号波发生反射,其中,反射回的信号波的相位与底噪中部分信号波的相位相差半个波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膜层中,每层透光膜的厚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膜层的材料包括光学胶。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透光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的材质包括玻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光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膜层的总厚度小于所述透光盖板本体的厚度。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透光盖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红外收发器,设置于所述透光盖板的第二侧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收发器的收发波长范围包括900纳米-975纳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的材质为红外油墨。
CN201811153832.1A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透光盖板和移动终端 Active CN109064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3832.1A CN109064906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透光盖板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3832.1A CN109064906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透光盖板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4906A CN109064906A (zh) 2018-12-21
CN109064906B true CN109064906B (zh) 2020-09-15

Family

ID=64766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3832.1A Active CN109064906B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透光盖板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649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6328B (zh) * 2019-06-05 2021-05-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蓋板結構及顯示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5247B (zh) * 2013-07-30 2015-05-13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盖板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203455802U (zh) * 2013-09-24 2014-02-26 昆山鑫宏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型触摸屏
CN105138191B (zh) * 2015-10-15 2019-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6886064A (zh) * 2015-12-14 2017-06-23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蓝宝石玻璃盖板以及采用该盖板的全贴合显示器
CN205790006U (zh) * 2016-02-03 2016-12-07 厦门神科太阳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盖板玻璃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6308263U (zh) * 2016-10-31 2017-07-07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玻璃层叠结构
CN106584996B (zh) * 2016-12-06 2019-02-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盖板以及移动终端
CN207882470U (zh) * 2018-01-05 2018-09-18 深圳市森思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led户外保护盖板玻璃
CN207760231U (zh) * 2018-01-16 2018-08-24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蓝的玻璃盖板
CN108494909B (zh) * 2018-03-09 2020-03-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和制造方法
CN108540595B (zh) * 2018-03-09 2021-02-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7867823U (zh) * 2018-03-15 2018-09-14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盖板和显示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4906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00942B (zh) 显示面板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CN110941112A (zh) Lcd显示屏、电子设备及lcd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CN108491151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068886A (zh) 一种导光柱模组、终端设备
CN107782280B (zh) 一种贴膜厚度的检测方法和移动终端
US11720209B2 (en) Pressure detection apparatus, screen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463897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884157A (zh) 一种光学衍射元件的异常检测方法、移动终端
CN107888392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WO2021160000A1 (zh) 可穿戴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9547592B (zh) 一种盖板、生产盖板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888758B (zh) 屏幕色彩调整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97159B (zh) 指纹采集方法及终端
CN109064906B (zh) 一种透光盖板和移动终端
CN108008892A (zh) 一种功能启用的方法及终端
CN111276061B (zh) 一种极点屏、极点屏的制备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9190501A (zh) 操作识别方法和终端
CN109257504A (zh) 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706703B (zh) 一种激光光路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1131572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868528B (zh) 一种补光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814749B (zh) 一种压力检测装置、屏幕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9842289U (zh) 一种曲面显示装置、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810282B (zh) 一种靠近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08845700B (zh) 显示屏触控方法、双面屏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