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0969A - 一种环境气体检测***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境气体检测***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0969A
CN109060969A CN201810563633.1A CN201810563633A CN109060969A CN 109060969 A CN109060969 A CN 109060969A CN 201810563633 A CN201810563633 A CN 201810563633A CN 109060969 A CN109060969 A CN 1090609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ert data
transmission procedure
server
aler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36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啸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5636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609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60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09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环境气体检测***及方法,包括控制终端,控制终端连接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机壳和中央处理电路板,中央处理电路板设置于机壳中,所述机壳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机壳通过连接件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相嵌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在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嵌接口以及同嵌接口结合的嵌接头;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嵌接的机壳被抖散而脱落、嵌接设备中的嵌接头与嵌接口间为静配合使得加工与配置都不容易、配置速度不高、遭到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的区间限制使得分布上也受到限制、经由服务器获取报警的过程无法支撑操作者灵活改变报警数据格式、获取的报警数据不完整、无益于问题查找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环境气体检测***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气体检测***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气体监测分站是智慧城市***众多子***之一,适用来环境复杂的化工园区、港口、学校及人员活动密集区域,通过在线监测空气中有害气体成分,对环境突发事件报警和超过阈值报警,为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提供依据,降低因突发环境因素构成的***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由此经由研发就推出了像申请号为“201621417976.X”、申请日为“2016.12.22”和专利名为“环境气体监测分站”的环境气体检测***,如图1所示,包括1个气样采集***、1个气相色谱解析***、1个供电***及1个控制终端,气样采集***、气相色谱解析***和控制终端分别与供电***连接,控制终端连接服务器或管理***。
其中,气样采集***,由管路、1个气泵、1个进气控制阀和1个标气瓶组成,气泵通过管路与标气瓶连通,该管路上设置进气控制阀。气相色谱解析***内部由检测器、色谱柱、电机、温控***及保护***等构成,气相色谱解析***对大气中有机烃、卤代物及CO等有害气体执行监测。控制终端,由控制器和通信链路***构成。
通过气样采集***按照固周期间周期对大气气体执行及时抽样,并利用气相色谱解析***对气样执行解析检测,比较大气气体环境变化,检测结果由控制终端整合传回服务器或城市综合管理***中。在控制终端设置功能数据流和通信链路***,控制终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的环境气体监测分站的核定数据流与警戒线,实现分站周期性或临时抽检等工作。从而,将大气气体环境数据流和报警传递到服务器或城市综合管理***中。
所述服务器包括机壳和中央处理电路板,中央处理电路板设置于机壳中,所述机壳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为了防潮,往往把所述机壳设置在长方体状支撑台上,所述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设有机壳的结构为:所述机壳通过嵌接设备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相嵌接,具体为在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开有一对并列的嵌接口,接着经由嵌接头把所述机壳的底壁嵌接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嵌接口内,要让所述机壳牢靠地同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相连,由此嵌接口与嵌接头间为静配合;这样使得此类结构的缺点如下:
1.在外部震荡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抖动,常常在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嵌接的机壳被抖散而脱落;
2.嵌接设备中的嵌接头与嵌接口间为静配合,这样的加工误差就要小,使得加工与配置都不容易,配置速度不高;
3.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设置嵌接口之际,常常遭到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的区间限制,使得分布上也受到限制。
但是,目下的经由服务器获取报警的过程无法支撑操作者灵活改变报警数据格式,获取的报警数据不完整,无益于问题查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气体检测***及其方法,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嵌接的机壳被抖散而脱落、嵌接设备中的嵌接头与嵌接口间为静配合使得加工与配置都不容易、配置速度不高、遭到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的区间限制使得分布上也受到限制、经由服务器获取报警的过程无法支撑操作者灵活改变报警数据格式、获取的报警数据不完整、无益于问题查找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气体检测***及其方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环境气体检测***,包括控制终端,控制终端连接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包括机壳和中央处理电路板,中央处理电路板设置于机壳中,所述机壳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把所述机壳设置在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上,所述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设有机壳的结构为:所述机壳通过连接件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相嵌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在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303、嵌接口301以及同嵌接口结合的嵌接头302,在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303上一体化连接着长方体状突起一304,长方体状突起一304的顶壁上具有有为尖角状的嵌接口301,且于嵌接口301的远离嵌接口301的尖头的另一头设有条状沟路307。
针对长方体状突起一304设有长方体状突起二305,长方体状突起二305的顶壁同机壳315的底壁一体化连接,长方体状突起二305的底壁上设有为尖角状的嵌接头302,另外在嵌接头302的远离嵌接口301的尖头的另一头设有条状突出段306,让嵌接口301和嵌接头302以及条状突出段306同条状沟路307可彼此结合,以此让长方体状突起二305上的机壳固连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
嵌接口301与嵌接头302的尖头的弧度都是闭合端夹角均为π/4,嵌接口301为经一对插接口308为尖角状分布而成,嵌接头302经一对同插接口308结合的插接头309为尖角状分布而成。
条状沟路307的竖向跨度超过条状突出段306的竖向跨度0.5cm,条状突出段306的竖向跨度是0.5cm。
所述环境气体检测***的方法,具体如下:
将大气气体环境数据流和报警传递到服务器中;
配置服务器时,先把嵌接头302嵌进嵌接口301里,直到条状突出段306伸进条状沟路307里后,这样机壳就牢靠的相连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上,因嵌接口与嵌接头都为尖角状,这样彼此结合后,在尖头部自然构成锁定部,另外在远离尖头部的另一头就经由条状沟路307与条状突出段306的结合来构成另外的锁定部,以此牢靠的把机壳315相连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上;
所述报警传递到服务器中的方式包括:
S1,服务器获得操作者针对一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传递的具有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把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传递到配置有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
所述报警数据能够包括朝极限值的数据这样所有构成传递程序报警的数据。所述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包括报警数据的种类与对报警数据执行采集的采集时刻。操作者能够凭借控制终端朝服务器传递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在服务器获得到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后,对该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执行解码,获得其具有的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
另外,能够在服务器中贮存有所有配置了所述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就像,能够贮存所有配置了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的ID,这样使得服务器能够凭借所有控制终端的ID把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传递给相应的控制终端。
服务器对所有配置了所述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的贮存方式能够经操作者人工配置,亦能够是事先设定,还能够经服务器主动刷新。就像,在服务器侦询到控制终端获得了传递程序后,就把获得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同该传递程序建立映射关系来贮存;或者,在控制终端各个顺利配置一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后,就向服务器传递具有配置顺利的该传递程序标识的配置顺利数据,在服务器获得到控制终端传递的配置顺利数据后,就把该控制终端同该配置顺利数据相应的传递程序标志建立映射关系来贮存。
S2,所述服务器获得所述控制终端传递的报警数据,这里,所述报警数据经所述控制终端的所述传递程序把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改变为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且凭借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采集获得。
控制终端在获得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后,该控制终端的该传递程序将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改变为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并凭借上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向所述服务器传递报警数据。
经由服务器把操作者针对一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传递的具有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传递给配置有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该控制终端的该传递程序把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改变为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还凭借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向所述服务器传递报警数据。因为能经由服务器凭借操作者的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对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执行相应的改变,采集符合操作者需求的传递程序报警数据,以此达到对报警数据采集的灵活配置,能更加灵活地采集报警数据以对发生的报警数据执行正确的锁定。
所述报警传递到服务器中的方式还能够包括:
S3,所述服务器及时或周期侦询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还凭借事先设定的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区间同报警数据传递周期的映射关系,确定目前检测的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相应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
能够把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分割为若干个区间,每个区间相应设定一报警数据传递周期。
S4,所述服务器解析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是不是一样;
判断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是不是与目前检测的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所在的区间相应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
在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时,就能够认定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
不然,就认定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不一致。
S5,如果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不一致,那么所述服务器把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传递给配置有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来让该控制终端的该传递程序凭借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传递报警数据。
控制终端在获得到服务器传递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之际,就把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刷新为目前获得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并按照刷新后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传递报警数据。让报警数据传递周期支撑灵活变化,让通信链路资源得到高效运用。
所述报警传递到服务器中的方式包括:
S6、服务器获得操作者针对一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传递的具有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把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同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进行比较,来比较出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相对所述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与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
报警数据就像能够包括超过极限值的数据、或者另外所有报警的数据。所述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包括待采集的报警数据种类与采集时刻。操作者能够凭借终端向服务器传递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在服务器获得到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后,对该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执行解码,获得其具有的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
S7、所述服务器朝配置着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传递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清除命令与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添加命令,来让该控制终端的该传递程序回应所述清除命令与添加命令,在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中清除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与添加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还凭借改变后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向所述服务器传递报警数据。
能够在服务器中贮存有所有配置了所述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就像,能够贮存所有配置了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的ID,从而根据各个控制终端的ID将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传递给相应的控制终端。
服务器对所有配置了所述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的贮存方式能够由操作者人工配置,也能够为事先设定,还能够由服务器主动刷新。就像,在服务器检测到控制终端获得了传递程序后,就把获得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与该传递程序建立映射关系来贮存;抑或,在控制终端每次顺利配置一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后,则向服务器传递携具有配置顺利的该传递程序标识的配置顺利数据,在服务器获得到控制终端传递的配置顺利数据后,就把该控制终端与该配置顺利数据相应的传递程序标志建立映射关系来贮存。
在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相对所述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不足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时,就朝配置有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传递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清除命令,另外所述清除命令具有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相应的标识。在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相对所述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添加了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时,就朝配置有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传递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添加命令,另外所述添加命令携具有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相应的标识。
控制终端在获得到清除命令与添加命令后,回应所述清除命令与添加命令,且获得改变后的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后,凭借上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向所述服务器传递报警数据。
经由服务器获得操作者针对一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传递的具有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把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与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执行比较,以比较出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相对所述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与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且经由服务器向配置有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传递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清除命令与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添加命令,来让该控制终端的该传递程序回应所述清除命令与添加命令,在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中清除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与添加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并凭借改变后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向所述服务器传递报警数据。由于能通过服务器根据操作者的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对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执行相应的改变,采集达到操作者所需的传递程序报警数据的要求,以此达到对报警数据采集的灵活配置,能更加灵活地采集报警数据以对出现的报警执行准确锁定。
所述报警传递到服务器中的方式还包括:
S8,所述服务器及时或周期侦询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还凭借事先确定的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区间与报警数据传递周期的映射关系,确定目前检测的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相应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
能够把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分割为若干个区间,每一个区间相应预设一个报警数据传递周期。
S9,所述服务器解析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是不是一样;
确定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是不是与目前检测的通信链路带宽占有百分比所在的区间相应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
在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时,就能够认为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
不然,就认为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不一致。
S10,如果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不一致,那么所述服务器把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传递给配置有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来让该控制终端的该传递程序凭借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传递报警数据。
控制终端在获得到服务器传递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之际,就把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刷新为目前获得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还凭借刷新后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传递报警数据。让报警数据传递周期支持灵活变化,使得通信链路资源得到高效运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这样架构不复杂,运用便利,先把嵌接头302嵌进嵌接口301里,直到条状突出段306伸进条状沟路307里后,这样机壳就牢靠的相连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上,因嵌接口与嵌接头都为尖角状,这样彼此结合后,在尖头部自然构成锁定部,另外在远离尖头部的另一头就经由条状沟路307与条状突出段306的结合来构成另外的锁定部,以此牢靠的把机壳315相连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上,不管外部震荡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抖动,亦不会发生抖散而脱落的现象,还有无须静配合,仅须在远离尖头部的另一头就经由条状沟路307与条状突出段306的结合来构成另外的锁定部就行,所以配置便利且速度快;加上因为嵌接口具有长方体状突起一,所以设置嵌接口之际不会由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的区域区间所限制而让嵌接口的配置遭到限制。
控制终端在获得到服务器传递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之际,就把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刷新为目前获得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还凭借刷新后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传递报警数据。让报警数据传递周期支持灵活变化,使得通信链路资源得到高效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环境气体监测分站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嵌接口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嵌接头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4所示,环境气体检测***,包括1个气样采集***、1个气相色谱解析***、1个供电***及1个控制终端,气样采集***、气相色谱解析***和控制终端分别与供电***连接,控制终端连接服务器;
其中,气样采集***,由管路、1个气泵、1个进气控制阀和1个标气瓶组成,气泵通过管路与标气瓶连通,该管路上设置进气控制阀。气相色谱解析***内部由检测器、色谱柱、电机、温控***及保护***等构成,气相色谱解析***对大气中有机烃、卤代物及CO等有害气体执行监测。控制终端,由控制器和通信链路***构成。
所述服务器包括机壳和中央处理电路板,中央处理电路板设置于机壳中,所述机壳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把所述机壳设置在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上,所述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设有机壳的结构为:所述机壳通过连接件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相嵌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在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303、嵌接口301以及同嵌接口结合的嵌接头302,所述在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303为如砂轮这样的磨削工具在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磨削出来的;在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303上一体化连接着长方体状突起一304,长方体状突起一304的顶壁上具有有为尖角状的嵌接口301,且于嵌接口301的远离嵌接口301的尖头的另一头设有条状沟路307。
针对长方体状突起一304设有长方体状突起二305,长方体状突起二305的顶壁同机壳315的底壁一体化连接,长方体状突起二305的底壁上设有为尖角状的嵌接头302,另外在嵌接头302的远离嵌接口301的尖头的另一头设有条状突出段306,让嵌接口301和嵌接头302以及条状突出段306同条状沟路307可彼此结合,以此让长方体状突起二305上的机壳固连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
嵌接口301与嵌接头302的尖头的弧度都是闭合端夹角均为π/4,嵌接口301为经一对插接口308为尖角状分布而成,嵌接头302经一对同插接口308结合的插接头309为尖角状分布而成;来利于把嵌接头嵌入嵌接口里,另外亦可确保嵌接口301同嵌接头302结合的牢靠度。
条状沟路307的竖向跨度超过条状突出段306的竖向跨度0.5cm,条状突出段306的竖向跨度是0.5cm,来保障条状突出段306可牢靠的嵌进条状沟路307里,以此保障嵌接架构的牢靠度。
所述环境气体检测***的方法,具体如下:
通过气样采集***按照固周期间周期对大气气体执行及时抽样,并利用气相色谱解析***对气样执行解析检测,比较大气气体环境变化,检测结果由控制终端整合传回服务器中。在控制终端设置功能数据流和通信链路***,控制终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的环境气体监测分站的核定数据流与警戒线,实现分站周期性或临时抽检等工作。从而,将大气气体环境数据流和报警传递到服务器中;
配置服务器时,先把嵌接头302嵌进嵌接口301里,直到条状突出段306伸进条状沟路307里后,这样机壳就牢靠的相连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上,因嵌接口与嵌接头都为尖角状,这样彼此结合后,在尖头部自然构成锁定部,另外在远离尖头部的另一头就经由条状沟路307与条状突出段306的结合来构成另外的锁定部,以此牢靠的把机壳315相连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上,不管外部震荡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抖动,亦不会发生抖散而脱落的现象,还有无须静配合,仅须在远离尖头部的另一头就经由条状沟路307与条状突出段306的结合来构成另外的锁定部就行,所以配置便利且速度快。
这样的有益效果为:
这样架构不复杂,运用便利,先把嵌接头302嵌进嵌接口301里,直到条状突出段306伸进条状沟路307里后,这样机壳就牢靠的相连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上,因嵌接口与嵌接头都为尖角状,这样彼此结合后,在尖头部自然构成锁定部,另外在远离尖头部的另一头就经由条状沟路307与条状突出段306的结合来构成另外的锁定部,以此牢靠的把机壳315相连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上,不管外部震荡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抖动,亦不会发生抖散而脱落的现象,还有无须静配合,仅须在远离尖头部的另一头就经由条状沟路307与条状突出段306的结合来构成另外的锁定部就行,所以配置便利且速度快;加上因为嵌接口具有长方体状突起一,所以设置嵌接口之际不会由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的区域区间所限制而让嵌接口的配置遭到限制。
所述报警传递到服务器中的方式包括:
S1,服务器获得操作者针对一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传递的具有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把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传递到配置有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
所述报警数据能够包括朝极限值的数据这样所有构成传递程序报警的数据。所述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包括报警数据的种类与对报警数据执行采集的采集时刻。操作者能够凭借控制终端朝服务器传递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在服务器获得到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后,对该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执行解码,获得其具有的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
另外,能够在服务器中贮存有所有配置了所述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就像,能够贮存所有配置了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的ID,这样使得服务器能够凭借所有控制终端的ID把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传递给相应的控制终端。
服务器对所有配置了所述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的贮存方式能够经操作者人工配置,亦能够是事先设定,还能够经服务器主动刷新。就像,在服务器侦询到控制终端获得了传递程序后,就把获得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同该传递程序建立映射关系来贮存;或者,在控制终端各个顺利配置一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后,就向服务器传递具有配置顺利的该传递程序标识的配置顺利数据,在服务器获得到控制终端传递的配置顺利数据后,就把该控制终端同该配置顺利数据相应的传递程序标志建立映射关系来贮存。
S2,所述服务器获得所述控制终端传递的报警数据,这里,所述报警数据经所述控制终端的所述传递程序把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改变为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且凭借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采集获得。
控制终端在获得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后,该控制终端的该传递程序将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改变为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并凭借上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向所述服务器传递报警数据。
经由服务器把操作者针对一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传递的具有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传递给配置有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该控制终端的该传递程序把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改变为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还凭借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向所述服务器传递报警数据。因为能经由服务器凭借操作者的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对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执行相应的改变,采集符合操作者需求的传递程序报警数据,以此达到对报警数据采集的灵活配置,能更加灵活地采集报警数据以对发生的报警数据执行正确的锁定。
所述报警传递到服务器中的方式还能够包括:
S3,所述服务器及时或周期侦询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还凭借事先设定的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区间同报警数据传递周期的映射关系,确定目前检测的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相应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
能够把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分割为若干个区间,每个区间相应设定一报警数据传递周期。设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能够按所需而定。
S4,所述服务器解析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是不是一样;
判断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是不是与目前检测的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所在的区间相应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
在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时,就能够认定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
不然,就认定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不一致。
S5,如果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不一致,那么所述服务器把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传递给配置有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来让该控制终端的该传递程序凭借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传递报警数据。
控制终端在获得到服务器传递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之际,就把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刷新为目前获得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并按照刷新后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传递报警数据。让报警数据传递周期支撑灵活变化,让通信链路资源得到高效运用。
所述报警传递到服务器中的方式包括:
S6、服务器获得操作者针对一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传递的具有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把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同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进行比较,来比较出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相对所述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与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
报警数据就像能够包括超过极限值的数据、或者另外所有报警的数据。所述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包括待采集的报警数据种类与采集时刻。操作者能够凭借终端向服务器传递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在服务器获得到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后,对该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执行解码,获得其具有的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
S7、所述服务器朝配置着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传递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清除命令与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添加命令,来让该控制终端的该传递程序回应所述清除命令与添加命令,在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中清除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与添加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还凭借改变后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向所述服务器传递报警数据。
能够在服务器中贮存有所有配置了所述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就像,能够贮存所有配置了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的ID,从而根据各个控制终端的ID将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传递给相应的控制终端。
服务器对所有配置了所述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的贮存方式能够由操作者人工配置,也能够为事先设定,还能够由服务器主动刷新。就像,在服务器检测到控制终端获得了传递程序后,就把获得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与该传递程序建立映射关系来贮存;抑或,在控制终端每次顺利配置一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后,则向服务器传递携具有配置顺利的该传递程序标识的配置顺利数据,在服务器获得到控制终端传递的配置顺利数据后,就把该控制终端与该配置顺利数据相应的传递程序标志建立映射关系来贮存。
在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相对所述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不足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时,就朝配置有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传递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清除命令,另外所述清除命令具有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相应的标识。在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相对所述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添加了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时,就朝配置有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传递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添加命令,另外所述添加命令携具有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相应的标识。
控制终端在获得到清除命令与添加命令后,回应所述清除命令与添加命令,且获得改变后的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后,凭借上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向所述服务器传递报警数据。
经由服务器获得操作者针对一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传递的具有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把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与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执行比较,以比较出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相对所述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与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且经由服务器向配置有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传递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清除命令与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添加命令,来让该控制终端的该传递程序回应所述清除命令与添加命令,在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中清除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与添加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并凭借改变后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向所述服务器传递报警数据。由于能通过服务器根据操作者的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对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执行相应的改变,采集达到操作者所需的传递程序报警数据的要求,以此达到对报警数据采集的灵活配置,能更加灵活地采集报警数据以对出现的报警执行准确锁定。
所述报警传递到服务器中的方式还包括:
S8,所述服务器及时或周期侦询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还凭借事先确定的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区间与报警数据传递周期的映射关系,确定目前检测的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相应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
能够把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分割为若干个区间,每一个区间相应预设一个报警数据传递周期。
S9,所述服务器解析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是不是一样;
确定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是不是与目前检测的通信链路带宽占有百分比所在的区间相应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
在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时,就能够认为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
不然,就认为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不一致。
S10,如果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不一致,那么所述服务器把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传递给配置有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来让该控制终端的该传递程序凭借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传递报警数据。
控制终端在获得到服务器传递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之际,就把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刷新为目前获得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还凭借刷新后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传递报警数据。让报警数据传递周期支持灵活变化,使得通信链路资源得到高效运用。
以上以用实施例说明的方式对本发明作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区间的情况下,能够做出所有变化、改变和替换。

Claims (8)

1.一种环境气体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终端,控制终端连接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包括机壳和中央处理电路板,中央处理电路板设置于机壳中,所述机壳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把所述机壳设置在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上,所述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设有机壳的结构为:所述机壳通过连接件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相嵌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在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嵌接口以及同嵌接口结合的嵌接头,在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上一体化连接着长方体状突起一,长方体状突起一的顶壁上具有有为尖角状的嵌接口,于嵌接口的远离嵌接口的尖头的另一头设有条状沟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气体检测***,其特征在于,针对长方体状突起一设有长方体状突起二,长方体状突起二的顶壁同机壳的底壁一体化连接,长方体状突起二的底壁上设有为尖角状的嵌接头,另外在嵌接头的远离嵌接口的尖头的另一头设有条状突出段,让嵌接口和嵌接头以及条状突出段同条状沟路可彼此结合,以此让长方体状突起二上的机壳固连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气体检测***,其特征在于,嵌接口与嵌接头的尖头的弧度都是闭合端夹角均为π/4,嵌接口为经一对插接口为尖角状分布而成,嵌接头经一对同插接口结合的插接头为尖角状分布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气体检测***,其特征在于,条状沟路的竖向跨度超过条状突出段的竖向跨度0.5cm,条状突出段的竖向跨度是0.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环境气体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
将大气气体环境数据流和报警传递到服务器中;
配置服务器时,先把嵌接头嵌进嵌接口里,直到条状突出段伸进条状沟路里后,这样机壳就牢靠的相连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上,因嵌接口与嵌接头都为尖角状,这样彼此结合后,在尖头部自然构成锁定部,另外在远离尖头部的另一头就经由条状沟路与条状突出段的结合来构成另外的锁定部,以此牢靠的把机壳相连于长方体状支撑台的顶壁的壁面上的水平面上;
所述报警传递到服务器中的方式包括:
S1,服务器获得操作者针对一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传递的具有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把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传递到配置有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
所述报警数据能够包括朝极限值的数据这样所有构成传递程序报警的数据。所述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包括报警数据的种类与对报警数据执行采集的采集时刻;
服务器对所有配置了所述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的贮存方式能够经操作者人工配置,亦能够是事先设定,还能够经服务器主动刷新;
S2,所述服务器获得所述控制终端传递的报警数据,这里,所述报警数据经所述控制终端的所述传递程序把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改变为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且凭借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采集获得;
控制终端在获得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后,该控制终端的该传递程序将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改变为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并凭借上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向所述服务器传递报警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所述的环境气体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传递到服务器中的方式还能够包括:
S3,所述服务器及时或周期侦询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还凭借事先设定的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区间同报警数据传递周期的映射关系,确定目前检测的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相应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
能够把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分割为若干个区间,每个区间相应设定一报警数据传递周期;
S4,所述服务器解析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是不是一样;
判断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是不是与目前检测的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所在的区间相应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
在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时,就能够认定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
不然,就认定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不一致;
S5,如果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不一致,那么所述服务器把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传递给配置有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来让该控制终端的该传递程序凭借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传递报警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所述的环境气体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传递到服务器中的方式还包括:
S6、服务器获得操作者针对一控制终端的传递程序传递的具有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报警数据改变询问数据包,把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同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进行比较,来比较出所述最近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相对所述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与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
S7、所述服务器朝配置着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传递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清除命令与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的添加命令,来让该控制终端的该传递程序回应所述清除命令与添加命令,在目前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中清除不足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与添加添加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还凭借改变后的报警数据采集数据流向所述服务器传递报警数据;
能够在服务器中贮存有所有配置了所述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所述的环境气体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传递到服务器中的方式还包括:
S8,所述服务器及时或周期侦询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还凭借事先确定的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区间与报警数据传递周期的映射关系,确定目前检测的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相应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
能够把通信链路频带占有百分比分割为若干个区间,每一个区间相应预设一个报警数据传递周期;
S9,所述服务器解析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是不是一样;
确定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是不是与目前检测的通信链路带宽占有百分比所在的区间相应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
在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时,就能够认为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一致;
不然,就认为所述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不一致;
S10,如果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与该传递程序目前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不一致,那么所述服务器把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传递给配置有该传递程序的控制终端,来让该控制终端的该传递程序凭借确定的报警数据传递周期传递报警数据。
CN201810563633.1A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环境气体检测***及方法 Pending CN1090609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3633.1A CN109060969A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环境气体检测***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3633.1A CN109060969A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环境气体检测***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0969A true CN109060969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820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3633.1A Pending CN109060969A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环境气体检测***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6096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8222A (zh) * 2013-11-22 2015-05-27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无线式变电设备温升监测方法
CN106648927A (zh) * 2016-11-26 2017-05-10 上海亿账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异常信息收集方法及服务器
CN106921591A (zh) * 2017-03-27 2017-07-0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机载航电网络中关键性业务突发处理方法
CN107015590A (zh) * 2017-04-25 2017-08-04 榆林学院 一种基于Arduino的鸡舍养殖环境监控***及方法
CN207163986U (zh) * 2016-12-22 2018-03-30 辽宁卓异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气体监测分站
CN107885142A (zh) * 2017-10-27 2018-04-06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 一种无干扰输变电设备的监控***
CN207311097U (zh) * 2017-06-29 2018-05-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燃油箱卡接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8222A (zh) * 2013-11-22 2015-05-27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无线式变电设备温升监测方法
CN106648927A (zh) * 2016-11-26 2017-05-10 上海亿账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异常信息收集方法及服务器
CN207163986U (zh) * 2016-12-22 2018-03-30 辽宁卓异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气体监测分站
CN106921591A (zh) * 2017-03-27 2017-07-0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机载航电网络中关键性业务突发处理方法
CN107015590A (zh) * 2017-04-25 2017-08-04 榆林学院 一种基于Arduino的鸡舍养殖环境监控***及方法
CN207311097U (zh) * 2017-06-29 2018-05-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燃油箱卡接结构
CN107885142A (zh) * 2017-10-27 2018-04-06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 一种无干扰输变电设备的监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4887B (zh) 一种消防设备巡检***及方法
CN102841584B (zh) 电缆隧道环境参数监测***
CN204925777U (zh) 一种智能车间***
CN105139471A (zh) 一种电力设备的巡检方法
CN108770079A (zh) 一种基于水下机器人的水域环境监测***
CN111920129A (zh) 一种智能安全帽***
CN109038818A (zh) 电力设备远程监控***及方法
CN211651687U (zh) 一种基于变电站电缆沟综合环境实时动态监测***
CN108230624A (zh) 基于cc2530的山体滑坡监测***
CN109640282A (zh) 一种传感器信号无线传输***和方法
CN108151890A (zh) 一种基于LoRa和Contiki***的母线槽温度采集装置
CN204808030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仓库监控***
CN110994785A (zh) 一种变电站用远程电力监控***
CN109060969A (zh) 一种环境气体检测***及方法
CN205451346U (zh) 一种变电站防盗***
CN109101025A (zh) 一种用于遥控农业机器人穿过信号盲区的安全渡越方法
CN205353708U (zh) 一种应用数据双活的实时监测***
CN207820095U (zh) 变电站保护压板状态监控***
CN207976981U (zh) 火灾报警装置及***
CN205545956U (zh) 一种无线智能基站设备监测***
CN109307892A (zh) 一种道路气象环境智能监测***
CN206348889U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中心火灾预警***
CN108983847A (zh) 一种用于无人值守的蔬菜大棚的环境监控***
CN210244182U (zh) 一种新型电气自动化综合控制***
CN208384759U (zh) 一种火灾监控的混合无线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