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58678B - 投屏方法、屏幕内容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屏方法、屏幕内容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58678B
CN108958678B CN201710377870.4A CN201710377870A CN108958678B CN 108958678 B CN108958678 B CN 108958678B CN 201710377870 A CN201710377870 A CN 201710377870A CN 108958678 B CN108958678 B CN 1089586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throwing
terminal
user
sharing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778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58678A (zh
Inventor
王成贤
巫俊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778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586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58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8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58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8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投屏方法、屏幕内容的共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投屏端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以使所述投屏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展示端和所述用户端。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向用户提供在展示端或用户端等多种对投屏内容进行查看的途径,从而消除单一途径存在的覆盖范围限制。

Description

投屏方法、屏幕内容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屏方法、屏幕内容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通过投屏的方式可以实现对信息或内容的快捷分享。在投屏过程中,由投屏端的用户将需要分享的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并由该展示端对投屏内容进行展示,以便于其他用户对该投屏内容进行统一查看。例如,在企业会议、教学演示、集体宣讲等场景下,均可能涉及到上述的投屏过程。
通常情况下,投屏端可以对投屏内容进行放大展示,以确保一定距离内的用户均能够看清投屏内容。但是,投屏端对投屏内容的放大程度仍然有限,使得超出一定距离之外的用户仍然可能无法看清投屏内容,从而影响对投屏内容的有效分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投屏方法、屏幕内容的共享方法及装置,可以向用户提供在展示端或用户端等多种对投屏内容进行查看的途径,从而消除单一途径存在的覆盖范围限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投屏方法,包括:
投屏端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以使所述投屏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展示端和所述用户端。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投屏方法,包括:
信号分发端接收投屏端发送的投屏内容;
所述信号分发端将所述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以使所述投屏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展示端和所述用户端。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投屏方法,包括:
用户端接收来源端发送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还被所述来源端发送至展示端,以展示于所述展示端;
所述用户端展示所述投屏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投屏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使投屏端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以使所述投屏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展示端和所述用户端。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投屏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使信号分发端接收投屏端发送的投屏内容;
发送单元,使所述信号分发端将所述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以使所述投屏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展示端和所述用户端。
根据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投屏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使用户端接收来源端发送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还被所述来源端发送至展示端,以展示于所述展示端;
展示单元,使所述用户端展示所述投屏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第七方面,提出了一种屏幕内容的共享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将屏幕内容的相关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以使所述屏幕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第二终端和所述第三终端。
根据本申请的第八方面,提出了一种屏幕内容的共享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使第一终端将屏幕内容的相关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以使所述屏幕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第二终端和所述第三终端。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将投屏内容分别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进行展示,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在展示端或用户端查看投屏内容,避免投屏内容仅发送至展示端时造成远距离的用户无法看清,以及投屏内容仅发送至用户端时强制用户携带用户端。同时,通过对投屏内容的多途径展示,还可以拓展适用场景,使得投屏操作不仅限制于单一地点的内容分享,还能够适用于多地点的同步内容分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屏***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屏***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投屏端侧的投屏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信号分发端侧的投屏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用户端侧的投屏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屏场景的示意图。
图7-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投屏界面的示意图。
图10是图6所示的投屏场景中的一种传输投屏内容的示意图。
图11是图6所示的投屏场景中的另一种传输投屏内容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地点的投屏场景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屏场景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投屏场景中的一种传输投屏内容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投屏场景中的另一种传输投屏内容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地点的投屏场景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投屏端侧的投屏装置的框图。
图1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信号分发端侧的投屏装置的框图。
图20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用户端侧的投屏装置的框图。
图2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内容的共享方法的流程图。
图2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内容的共享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将投屏内容分别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进行展示,可以消除单一途径存在的覆盖范围限制。例如,对于携带用户端的用户,通过将投屏内容发送至用户端进行展示,可以避免用户距离展示端较远而无法看清展示端展示的投屏内容;以及,对于未携带用户端的用户,可以通过查看展示端展示的投屏内容而实现内容分享,从而消除了强制携带用户端的需求限制。
为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提供下列实施例: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屏***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可以包括投屏端11、网络12、用户端13和展示端14。
投屏端11可以包括手机111、笔记本电脑112、PC113等;实际上,用户显然还可以使用诸如下述类型的电子设备:平板设备、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PDAs,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s)、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运行过程中,作为投屏端11的电子设备可以运行某一应用程序,提供用于在用户端13和展示端14进行展示的投屏内容,以实现本申请中的投屏功能。
用户端13可以包括手机121、笔记本电脑122、PC123等;实际上,用户显然还可以使用诸如下述类型的电子设备:平板设备、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PDAs,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s)、可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运行过程中,作为用户端13的电子设备可以运行某一应用程序,从而接收和展示投屏端11发送的投屏内容,以实现本申请中的投屏功能。
展示端14可以包括电视141、投影仪142等,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电子设备,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运行过程中,作为展示端14的电子设备可以运行某一应用程序,从而接收和展示投屏端11发送的投屏内容,以实现本申请中的投屏功能。通常而言,投屏端11、用户端13为个人设备,用于向所属用户个人进行内容展示;而展示端14为公共设备,该展示端14的屏幕尺寸通常大于投屏端11、用户端13的屏幕尺寸,以用于向多个用户同时进行内容展示。
网络12用于实现投屏端11与用户端13、投屏端11与展示端14等之间的网络连接,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在一实施例中,该网络12可以包括蓝牙、WIFI、ZigBee等近场通讯网络。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网络12可以包括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和因特网等远程通讯网络。当然,网络12还可以同时包含近场通讯网络和远程通讯网络。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屏***的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除了图1所示投屏***中的投屏端11、网络12、用户端13和展示端14之外,还可以包括信号分发端15。
信号分发端15可以包括信号分发器或信号分配器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运行过程中,作为信号分发端15的电子设备可以运行某一应用程序,从而接收投屏端11发送的投屏内容,并将该投屏内容进一步分发至用户端13和展示端14,以实现本申请中的投屏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投屏端11、用户端13、展示端14和信号分发端15运行的应用程序可以为专用于投屏功能的投屏应用,也可以为包含投屏功能的其他应用,如通讯应用等。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应用程序可以为移动化企业办公平台,该移动化企业办公平台不仅可以实现通讯功能,还可以作为诸多其他功能的集成化功能平台,比如对于审批事件(如请假、办公物品申领、财务等审批事件)、考勤事件、任务事件、日志事件等企业内部事件的处理,再比如订餐、采购等企业外部事件的处理,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那么,当应用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时,该移动化企业办公平台可以包含上述的投屏功能,以实现本申请的投屏方案。
较为具体地,移动化企业办公平台可以承载于相关技术中的即时通讯应用,比如企业即时通讯(Enterprise Instant Messaging,EIM)应用,例如Skype For、Microsoft 等。当然,即时通讯功能仅为移动化企业办公平台支持的通讯功能之一,该企业办公平台还能够实现更多诸如上述的其他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移动化企业办公平台的应用程序可以被预先安装在投屏端11、用户端13、展示端14、信号分发端15等电子设备上,使得该应用程序可以在该电子设备上被启动并运行;当然,当采用诸如HTML5等技术时,无需在电子设备上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即可获得并运行该应用程序。
基于图1或图2所示的投屏***,下面结合投屏端11、用户端13、展示端14、信号分发端15等各自的处理逻辑及其相互之间的交互过程,针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投屏端侧的投屏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对应于图1所示的投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投屏端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以使所述投屏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展示端和所述用户端。
在本实施例中,投屏端可以将投屏内容直接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或者,投屏端也可以将投屏内容间接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比如投屏端可以将投屏内容发送至信号分发端,然后由信号分发端将投屏内容进一步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再比如投屏端可以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然后由展示端将投屏内容进一步发送至用户端等。实际上,本申请只是强调投屏内容来源于投屏端,并且最终由展示端、用户端获得并展示该投屏内容,而对于该投屏内容如何由投屏端传输至展示端和用户端,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投屏端可以获取标识信息;然后,该投屏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展示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展示端。一方面,当存在多个展示端时,可以通过标识信息对投屏端所需投屏的展示端进行准确识别;另一方面,标识信息可以仅对有权限的用户公开,比如用户在获取标识信息时需要进行权限认证、或者标识信息的展示位置处于权限限制区域内等,从而避免无权限的用户随意在展示端上进行内容展示。其中,投屏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标识信息,例如:
在一种情况下,投屏端可以提供标识信息的输入功能,以便用户在投屏端手动输入展示端的标识信息,而投屏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标识信息,确定相应的展示端。
在另一种情况下,假定展示端所处的位置固定,比如展示端为公司会议室中的电视,那么当投屏端位于该会议室时,具有较大概率希望将该电视作为展示端,因而可以预先将展示端的标识信息与位置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则投屏端可以根据自身所在位置的信息,以及上述的位置与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自身所在位置对应的标识信息,从而无需用户手动输入该标识信息。
投屏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自身所在位置。例如,投屏端可以根据检测到的无线网络确定所在位置;比如,分别在各个展示端的所处区域建立对应的无线网络,当投屏端能够搜索到某一无线网络时,表明该投屏端具有较大概率处于该无线网络对应的区域内,并且具有较大概率使用该区域内的展示端。其中,通过在各个展示端的所处区域安装无线路由器,可以形成WIFI类型的无线网络;通过在各个展示端的所处区域安装蓝牙信标设备,可以形成蓝牙类型的无线网络(由蓝牙信标设备向外发射通告帧);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无线网络,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投屏端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无法精准识别出自身所在位置,使得投屏端可能同时确定出多个对应的标识信息,那么投屏端可以展示多个标识信息,以供用户选择;然后,投屏端可以将用户选择的标识信息确定为投屏端自身所在位置对应的标识信息。例如,当采用上述基于无线网络的方案时,多个展示端对应的无线网络之间可能存在交叉覆盖,使得投屏端可能同时检测到多个无线网络,从而同时确定出多个无线网络对应的标识信息,以供用户选取;或者,投屏端也可以按照多个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自动选取信号强度最大(由于信号强度与间隔距离呈负相关,投屏端具有较大概率位于该信号强度最大的无线网络对应的区域内)的无线网路对应的标识信息,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手动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展示端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投屏码(与展示端一一对应、用于投屏功能的字符串)、设备MAC地址、设备ID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投屏端在收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时,可以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端。换言之,假定用户A对应于投屏端、用户B对应于用户端,用户B可以操控用户端向投屏端发送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以使得投屏端将投屏内容发送至该用户端,以供用户B进行查看。
进一步地,投屏端在接收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时,可以判断该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并当判断结果为具有获取权限时,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端,从而避免投屏内容发生泄密。例如,投屏端可以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满足判断条件,并当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判定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具有所述获取权限;其中,所述判断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所述投屏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团体可以包括企业、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公安部门等各种类型)、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包含对应于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与所述投屏端位于相同的局域网。投屏端可以在本地判断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比如投屏端可以在本地判断该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与该投屏端位于相同的局域网等;投屏端也可以向服务端发送判断请求,以由该服务端判断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比如由该服务端判断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该投屏端登录的用户账号是否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等。
在本实施例中,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可以由用户端基于近场方式进行发送,从而将本申请的投屏方案应用于近场范围内的投屏操作,比如在企业会议室内部的本地投屏操作。或者,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也可以由用户端远程发送,从而将本申请的投屏方案应用于远程范围内的投屏操作,比如企业两地的办公室之间实现的远程投屏操作。当然,如果同时存在多个用户端,那么一部分用户端可以基于近场方式发送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另一部分用户端可以基于远程方式发送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从而同时满足本地、远程的投屏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投屏端的处理能力存在一定限制,比如仅能够同时支持向n个用户端发送投屏内容,那么该投屏端对应的最大连接数为n,且该投屏端可以将用户端的数量被限制为不大于n,以避免影响投屏端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投屏端与用户端之间可以建立网络连接,且投屏端基于该网络连接将投屏内容发送至用户端;本申请并不限制该网络连接的类型。举例而言,投屏端可以与用户端建立对等网络(Peer to Peer,简称为P2P),从而通过该对等网络向用户端发送投屏内容。其中,投屏端需要获取用户端的用户端网络地址、用户端需要获取投屏端的投屏端网络地址,使得投屏端与用户端可以基于该投屏端网络地址、用户端网络地址建立上述的对等网络。其中,上述的网络地址可以为IP地址。投屏端与用户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分别获知对方采用的网络地址,例如:
在一实施例中,投屏端可以在管理端生成投屏信息,所述投屏信息包含所述投屏端的投屏端网络地址和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端在根据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投屏信息时,提取所述投屏信息包含的投屏端网络地址,并将所述用户端的用户端网络地址添加至所述投屏信息;然后,投屏端可以根据所述用户端在所述投屏信息中添加的用户端网络地址,与所述用户端建立所述对等网络。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投屏端与用户端处于同一组播组时,所述投屏端可以向所述组播组的组播地址发送第一组播消息,所述第一组播消息包含所述投屏端的投屏端网络地址,以使所述用户端收到所述第一组播消息时获取所述投屏端网络地址;投屏端可以接收所述用户端向所述组播地址发送的第二组播消息,以获取所述第二组播消息包含的所述用户端的用户端网络地址;然后,投屏端根据所述用户端网络地址,与所述用户端建立所述对等网络。其中,所述投屏端可以创建所述第一组播消息,并向所述组播地址发送所述第一组播消息;或者,所述投屏端可以在收到所述第二组播消息,且所述第二组播消息包含所述投屏端网络地址时,将所述第二组播消息作为所述第一组播消息,以向所述组播地址进行发送;或者,所述投屏端可以在收到所述第二组播消息,且所述第二组播消息未包含所述投屏端网络地址时,在所述第二组播消息中添加所述投屏端网络地址以得到所述第一组播消息,并将所述第一组播消息向所述组播地址进行发送。
在该实施例中,当上述的组播地址唯一对应于所述展示端时,可以确保投屏端向该组播地址发送第一组播消息、从该组播地址接收第二组播消息时,能够确保第一组播消息、第二组播消息均被应用于与该展示端相关的投屏操作。而当上述的组播地址并非唯一对应于所述展示端时,所述第一组播消息、所述第二组播消息可以包含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以使得用户端收到第一组播消息、投屏端收到第二组播消息时,可以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第一组播消息、第二组播消息对应于该展示端,从而将第一组播消息、第二组播消息应用于与该展示端相关的投屏操作。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信号分发端侧的投屏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对应于图2所示的投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2,信号分发端接收投屏端发送的投屏内容。
步骤404,所述信号分发端将所述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以使所述投屏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展示端和所述用户端。
在本实施例中,投屏端可以将投屏内容发送至信号分发端,并由信号分发端进一步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当信号分发端专用于对投屏内容的收发操作时,信号分发端能够在相同成本等条件下,实现对更多用户端的功能支持(与投屏端相比较而言),使得信号分发端可以具有更大数量的最大连接数,或者提升向用户端发送投屏内容时的数据传输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分发端可以在收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时,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端。进一步地,信号分发端在接收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时,可以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并当判断结果为具有获取权限时,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端,从而避免投屏内容发生泄密。例如,信号分发端可以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满足判断条件;当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所述信号分发端判定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具有所述获取权限;其中,所述判断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所述投屏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包含对应于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与所述信号分发端位于相同的局域网。信号分发端可以在本地判断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比如信号分发端可以在本地判断该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包含对应于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等;信号分发端也可以向投屏端发送判断请求,以由该投屏端判断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比如由该投屏端在本地判断该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与该投屏端位于相同的局域网等;信号分发端还可以向服务端发送判断请求,以由该服务端判断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比如由该服务端判断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该投屏端登录的用户账号是否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等。
在本实施例中,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可以由用户端基于近场方式进行发送,从而将本申请的投屏方案应用于近场范围内的投屏操作,比如在企业会议室内部的本地投屏操作。或者,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也可以由用户端远程发送,从而将本申请的投屏方案应用于远程范围内的投屏操作,比如企业两地的办公室之间实现的远程投屏操作。当然,如果同时存在多个用户端,那么一部分用户端可以基于近场方式发送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另一部分用户端可以基于远程方式发送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从而同时满足本地、远程的投屏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分发端与用户端之间可以建立网络连接,且信号分发端基于该网络连接将投屏内容发送至用户端;本申请并不限制该网络连接的类型。举例而言,信号分发端可以与用户端建立对等网络,从而通过该对等网络向用户端发送投屏内容。其中,信号分发端需要获取用户端的用户端网络地址、用户端需要获取信号分发端的信号分发端网络地址,使得信号分发端与用户端可以基于该信号分发端网络地址、用户端网络地址建立上述的对等网络。其中,上述的网络地址可以为IP地址。信号分发端与用户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分别获知对方采用的网络地址,例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分发端可以在管理端生成投屏信息,所述投屏信息包含所述信号分发端的信号分发端网络地址和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端在根据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投屏信息时,获取所述信号分发端网络地址,以及将所述用户端的用户端网络地址添加至所述投屏信息;然后,所述信号分发端根据所述用户端在所述投屏信息中添加的用户端网络地址,与所述用户端建立所述对等网络。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信号分发端与所述用户端处于同一组播组时,所述信号分发端可以向所述组播组的组播地址发送第三组播消息,所述第三组播消息包含所述信号分发端的信号分发端网络地址,以使所述用户端收到所述第三组播消息时获取所述信号分发端网络地址;所述信号分发端可以接收所述用户端向所述组播地址发送的第四组播消息,以获取所述第四组播消息包含的所述用户端的用户端网络地址;然后,所述信号分发端可以根据所述用户端网络地址,与所述用户端建立所述对等网络。其中,所述信号分发端可以创建所述第三组播消息,并向所述组播地址发送所述第三组播消息;或者,所述信号分发端可以在收到所述第四组播消息,且所述第四组播消息包含所述信号分发端网络地址时,将所述第四组播消息作为所述第三组播消息,以向所述组播地址进行发送;或者,所述信号分发端可以在收到所述第四组播消息,且所述第四组播消息未包含所述信号分发端网络地址时,在所述第四组播消息中添加所述信号分发端网络地址以得到所述第三组播消息,并将所述第三组播消息向所述组播地址进行发送。
在该实施例中,当上述的组播地址唯一对应于所述展示端时,可以确保信号分发端向该组播地址发送第三组播消息、从该组播地址接收第四组播消息时,能够确保第三组播消息、第四组播消息均被应用于与该展示端相关的投屏操作。而当上述的组播地址并非唯一对应于所述展示端时,所述第三组播消息、所述第四组播消息可以包含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以使得用户端收到第三组播消息、信号分发端收到第四组播消息时,可以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第三组播消息、第四组播消息对应于该展示端,从而将第三组播消息、第四组播消息应用于与该展示端相关的投屏操作。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投屏端侧的投屏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对应于图1或图2所示的投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2,用户端接收来源端发送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还被所述来源端发送至展示端,以展示于所述展示端。
在本实施例中,来源端即投屏内容的信号来源,该来源端在不同实施例中存在不同情况。例如,对应于图1所示的投屏***,该来源端可以为投屏内容的投屏端,即投屏内容的最初来源;对应于图2所示的投屏***,该来源端可以为投屏端对应的信号分发端,即投屏内容的传输中继。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端可以向所述来源端发送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并接收所述来源端响应于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而发送的投屏内容。其中,来源端可以无条件地响应于该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或者该来源端可以进一步对用户端进行权限判断,并当判断结果为用户端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时,响应于该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从而避免投屏内容发生泄密。其中,对用户端进行权限判断时,可以是针对该用户端上登录的用户账号的权限判断,也可以是针对该用户端本身的权限判断;例如,针对该权限的判断条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来源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包含对应于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与所述来源端位于相同的局域网。
在本实施例中,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可以由用户端基于近场方式进行发送,从而将本申请的投屏方案应用于近场范围内的投屏操作,比如在企业会议室内部的本地投屏操作。或者,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也可以由用户端远程发送,从而将本申请的投屏方案应用于远程范围内的投屏操作,比如企业两地的办公室之间实现的远程投屏操作。当然,如果同时存在多个用户端,那么一部分用户端可以基于近场方式发送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另一部分用户端可以基于远程方式发送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从而同时满足本地、远程的投屏需求。
当来源端除了将投屏内容发送至上述用户端之外,还需要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其他用户端时,该用户端与所述来源端、所述来源端对应的其他用户端之间可以建立对等网络,从而优化对投屏内容的传输可靠性、及时性,降低对来源端的数据传输压力,使得该用户端可以通过所述对等网络接收所述投屏内容。其中,所述用户端需要获取来源端的来源端网络地址、其他用户端的其他用户端网络地址,并且所述用户端需要确保来源端、其他用户端均获得该用户端的用户端网络地址,使得该用户端、来源端和其他用户端可以基于该来源端网络地址、用户端网络地址和其他用户端网络地址而建立上述的对等网络。其中,上述的网络地址可以为IP地址。用户端、来源端与其他用户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分别获知对方采用的网络地址,例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端可以根据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从管理端获取相应的投屏信息,所述投屏信息包含所述来源端的来源端网络地址和所述其他用户端的其他用户端网络地址;所述用户端可以提取所述来源端网络地址和所述其他用户端网络地址,并将所述用户端的用户端网络地址添加至所述投屏信息,以供所述来源端和所述其他用户端获取所述用户端网络地址;然后,所述用户端可以根据所述来源端网络地址和所述其他用户端网络地址,与所述来源端、所述其他用户端建立所述对等网络。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来源端、所述其他用户端处于同一组播组时,所述用户端可以向所述组播组的组播地址发送第五组播消息,所述第五组播消息包含所述用户端的用户端网络地址,以使所述来源端和所述其他用户端收到所述第五组播消息时获取所述用户端网络地址;所述用户端可以接收所述来源端向所述组播地址发送的第六组播消息,以获取所述第六组播消息包含的所述来源端的来源端网络地址;所述用户端可以接收所述其他用户端向所述组播地址发送的第七组播消息,以获取所述第七组播消息包含的所述其他用户端的其他用户端网络地址;然后,所述用户端可以根据所述来源端网络地址和所述其他用户端网络地址,与所述来源端、所述其他用户端建立所述对等网络。其中,所述用户端可以创建所述第五组播消息,并向所述组播地址发送所述第五组播消息;或者,所述用户端可以在收到所述第六组播消息或所述第七组播消息,且所述第六组播消息或所述第七组播消息包含所述用户端网络地址时,将所述第六组播消息或所述第七组播消息作为所述第五组播消息,以向所述组播地址进行发送;或者,所述用户端可以在收到所述第六组播消息或所述第七组播消息,且所述第六组播消息或所述第七组播消息未包含所述用户端网络地址时,在所述第六组播消息或所述第七组播消息中添加所述用户端网络地址以得到所述第五组播消息,并将所述第五组播消息向所述组播地址进行发送。
在该实施例中,当上述的组播地址唯一对应于所述展示端时,可以确保用户端向该组播地址发送第五组播消息、从该组播地址接收第六组播消息或第七组播消息时,能够确保第五组播消息、第六组播消息、第七组播消息均被应用于与该展示端相关的投屏操作。而当上述的组播地址并非唯一对应于所述展示端时,第五组播消息、第六组播消息、第七组播消息可以包含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以使得来源端和其他用户端收到第五组播消息、用户端收到第六组播消息或第七组播消息时,可以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第五组播消息、第六组播消息、第七组播消息对应于该展示端,从而将第五组播消息、第六组播消息、第七组播消息应用于与该展示端相关的投屏操作。
步骤504,所述用户端展示所述投屏内容。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将投屏内容分别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进行展示,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在展示端或用户端查看投屏内容,避免投屏内容仅发送至展示端时造成远距离的用户无法看清,以及投屏内容仅发送至用户端时强制用户携带用户端。同时,通过对投屏内容的多途径展示,还可以拓展适用场景,使得投屏操作不仅限制于单一地点的内容分享,还能够适用于多地点的同步内容分享。
下面结合投屏端、用户端与展示端之间的交互过程,或者投屏端、信号分发端、用户端与展示端之间的交互过程,对本申请的投屏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屏场景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假定在某一企业的会议室7-4-12中,由用户A、用户B、用户C、用户D、用户E、用户F、用户G和用户H召开会议;其中,用户A通过设备61将包含会议信息的投屏内容发送至电视62上,并由电视62对该投屏内容进行展示。通常而言,设备61的设备屏幕较小,用户A难以通过设备61向其他用户分享会议信息,而电视62则可以通过较大屏幕对投屏内容进行展示,以便于其他用户进行查看。
对于与电视62的距离较近的用户B、用户C和用户D等而言,可以通过观看电视62的展示内容,查看到用户A分享的会议信息,而无需单独携带和使用额外的电子设备予以辅助。然而,基于电视62的屏幕尺寸限制,以及一些用户可能存在的近视等视力问题,导致诸如用户E、用户F、用户G和用户H等用户可能无法看清电视62的展示内容,影响会议的正常进行。
为此,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用户E、用户F、用户G和用户H等可以分别使用设备63、设备64、设备65和设备66等,接收并展示设备61发送的投屏内容,以便于相应的用户进行查看。其中,对于设备63、设备64、设备65和设备66等每一设备而言,在本申请中的处理过程相同;下面以设备63为例,针对设备61、电视62和设备63之间的交互过程,阐述用户A向用户E分享会议信息的过程。
在设备61将投屏内容发送至电视62之前,该设备61需要将电视62明确为该投屏内容的发送目标;类似地,用户E需要确保设备61将设备63确定为该投屏内容的另一发送目标,以便于设备61还将投屏内容发送至该设备63。那么,用户A可以通过设备61上展示的如图7所示的无线投屏界面70,将电视62明确为该投屏内容的发送目标,而用户E可以通过设备63上展示的该无线投屏界面70,使得设备61将该设备63确定为该投屏内容的另一发送目标。
如图7所示,在无线投屏界面70中包含一输入框71,该输入框71中可以示出诸如“请输入投屏码”的提示信息,以引导用户A或用户E输入投屏码。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投屏操作与电视62相关,因而投屏码可以唯一对应于该电视62,以确保设备61将投屏内容发送至电视62,以及设备61确定设备63希望获得该投屏内容,而非被投屏至其他展示端的投屏内容(比如,当设备63提供的投屏码对应于另一电视时,表明设备63希望获得该另一电视上展示的投屏内容,而非设备61提供的投屏内容)。
用户A或用户E可以手动在输入框71内输入投屏码。投屏码可以被展示于电视62上,以使得位于该电视62附近的用户均能够查看到。当然,投屏码也可以被基于其他途径而获得,比如向服务端询问等。此外,设备61或设备63还可以自动确定该投屏码,无需用户A或用户E手动输入;比如,设备61或设备63可以根据自身所在位置,自动获取该位置对应的投屏码。例如:
假定电视62安装在会议室7-4-12中,且该会议室7-4-12内存在一无线网络“会议室7-4-12”,那么设备61或设备63可以在检测到该无线网络“会议室7-4-12”时,即可确定为用户A或用户E进入该会议室7-4-12中,从而将投屏码确定为该会议室7-4-12中的电视62对应的投屏码,并在无线投屏界面70的输入框71内自动填写如图8所示的投屏码L918Q。如图8所示,输入框71中还可以包含“无线网络”图标和无线网络的名称“7-4-12”等内容,以表明相应的投屏码被自动填入上述的输入框71。
当会议室7-4-12附近还存在其他会议室时,这些会议室也可能提供相应的无线网络,使得设备61或设备63可能同时检测到多个无线网络。那么,设备61或设备63可以分别确定检测到的多个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并根据信号强度与间隔距离呈负相关的原理,选取信号强度最大的无线网络(设备61或设备63具有更大概率位于相应的会议室中),并将相应的投屏码展示于输入框71中。当然,设备61或设备63可能存在误判,因而当输入框71中确定的投屏码存在错误时,用户A或用户E可以触发无线投屏界面70中的下拉选项74,使得在图9所示的下拉框76中展示出设备61或设备63检测到的所有无线网络及其投屏码,以供用户A或用户E进行手动选择。其中,下拉框76中还可以通过在“7-4-12投屏码L918Q”旁边展示一图标77,表明该投屏码L918Q为当前选取的投屏码,以区分于其他投屏码。
当然,对于同时存在多个展示端的场景下,可能并非每一展示端都存在对应的无线网络。例如,虽然同时存在展示端,但是仅存在单个无线网络,那么设备61或设备63在检测到该无线网络时,可以根据该无线网络的接入设备的安装位置与各个展示端的安装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实际检测到的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信号方向,确定出设备61或设备63与各个展示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将距离最近的展示端对应的投屏码展示于输入框71中。
另外,设备61或设备63展示的投屏码可能均不属于用户A或用户E实际希望填写的投屏码,或者用户A或用户E希望通过手动输入投屏码,则无线投屏界面70中可以包含图8或图9所示的选项75,使得用户A或用户E可以通过触发该选项75,手动输入电视62对应的投屏码。
在手动或自动填入投屏码后,用户A通过触发“开始投屏”选项72,可使设备61与电视62之间建立连接,并由设备61将投屏内容发送至电视62、由电视62对收到的投屏内容进行展示。其中,设备61响应于用户A对选项72的触发操作,可以向电视62发送包含投屏码的连接请求,电视62收到该连接请求后对包含的投屏码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后与设备61建立上述连接;当然,设备6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电视62建立连接,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手动或自动填入投屏码后,用户E通过触发“我要看屏”选项73,可使设备63向设备61发送投屏内容分享请求,该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中包含电视62的投屏码;那么,设备61在收到该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后,可以根据其中包含的电视62的投屏码,确定该设备63属于用户端,并将投屏内容发送至该设备63进行展示。而当设备61收到其他会议室的电子设备发送的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时,这些投屏内容分享请求通常应当包含其他会议室的展示端对应的投屏码,使得设备61可以据此确定这些电子设备不属于用户端、不需要将投屏内容发送至这些电子设备。
通常而言,电视62被安装在企业内部,且投屏码通常被展示于电视62上,使得只有企业员工、合作伙伴等人员才能够有权限进入企业内部并获知该投屏码,因而通过在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中包含投屏码,使得设备61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定设备63具有对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而排除无法获得该投屏码的其他设备。
当然,除了投屏码之外,设备6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判断设备63是否具有对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以确保投屏内容仅被提供至具有获取权限的电子设备,避免造成泄密,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举例而言:
1)基于团体归属信息
假定用户A存在对应的用户账号1、用户E存在对应的用户账号2,且用户A将用户账号1登录于设备61上、用户E将用户账号2登录于设备63上。设备61在收到设备63发送的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时,该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中可以包含设备63上登录的用户账号2的账号信息。
因此,设备61可以根据自身登录的用户账号1与该用户账号2之间的团体归属信息,确定设备63是否具有上述的获取权限。例如,当用户账号1与用户账号2的团体归属信息一致时,设备61可以判定为设备63具备上述的获取权限。此处的“团体”可以具备不同细粒度,比如当采用“企业”细粒度时,只要用户账号1与用户账号2归属于相同企业,即可判定为两者具有相同的企业归属信息;当采用“部门”细粒度时,用户账号1与用户账号2不仅需要归属于相同企业,而且还需要进一步归属于该企业内的相同部门,才能够判定为两者具有相同的企业归属信息;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细粒度,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设备61可以向服务端发起询问请求,以由服务端判断出用户账号1与用户账号2之间的团体归属信息的一致性,并根据服务端返回的判断结果来确定设备63是否具有获取权限。或者,设备61如果在本地记录有各个用户的团体归属信息,那么设备61也可以在本地判断用户账号1与用户账号2之间的团体归属信息的一致性。
2)基于网络信息
设备61在收到设备63发送的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时,可以判断该设备63是否与该设备61处于相同的局域网;其中,当两者处于相同的局域网时,设备61可以判定设备63具有上述的获取权限。
当上述会议属于团体内部的本地会议时,由于所有参会者均处于同一会议室,因而通常位于同一本地局域网中。而对于远程会议而言,很多企业内部都会建立虚拟局域网(如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以提升远程访问过程中的安全性,而用户必须获知相应的账号和登录密码才能够顺利加入该虚拟局域网。
因此,设备61可以从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中或者其他方式获取设备63的网络环境信息,从而在确定该设备63与该设备61处于相同的本地局域网或者虚拟局域网时,判定该设备63具有对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
基于上述描述,设备61可以将电视62确定为展示端,以及确定设备63属于用户端,因而设备61在将投屏内容发送至电视62进行展示的情况下,还可以将投屏内容发送至设备63,使得即便用户E与电视62的距离较远、无法看清电视62上的展示内容,用户E仍然可以直接在设备63上查看到来自设备61的投屏内容,确保会议顺利进行。
类似地,如图10所示,用户F使用的设备64、用户G使用的设备65和用户H使用的设备66等,均可以采用与上述设备63相同的过程,分别从设备61处获得所需展示的投屏内容,以供用户F、用户G和用户H从设备64、设备65和设备66上进行查看该投屏内容。
当然,设备61在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处理资源予以支持。但是,设备61的处理资源往往有限,因而当用户端的设备数量较大时,可能影响设备61的正常运行。那么,由于设备61必须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以满足大部分与会人员的投屏需求,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用户端的接入数量,以避免影响设备61的正常运行。例如,根据设备61所能够提供的处理资源量,可以确定出在不影响设备61运行的前提下、该设备61所能够承受的用户端的最大连接数,那么设备61在接收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时,可以确定用户端的已存在设备数量,并当该已存在设备数量达到该最大连接数时,避免响应于其他的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从而确保该设备61对应的用户端数量不大于该最大连接数。
然而,在一些大型会议或其他场景下,确实存在较大数量的用户端需求,使得实际所需的用户端数量大于投屏端(如设备61)的最大连接数。那么,为了在不影响投屏端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满足上述场景下的用户端需求,本申请提出了进一步的解决方案,下面结合图11-16进行描述;当然,即便用户端数量未超出上述的最大连接数,仍然可以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以降低投屏端的处理压力。
图1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对等网络来传输投屏内容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仍以图6所示的设备61、电视62、设备63~设备66为例,在作为投屏端的设备61和作为用户端的设备63~设备66之间,可以建立对等网络,使得投屏内容可以基于该对等网络进行传输,缓解对设备61的处理压力。
仍以设备61将投屏内容发送至设备63为例。如图11所示,设备61除了可以直接将投屏内容发送至设备63之外,对于已经获得至少一部分投屏内容的设备64、设备65和设备66,也可以将相应的投屏内容发送至设备63,即设备63的投屏内容可以来源于该对等网络中的各个节点,而非单独来自设备61,从而将设备61的处理和传输压力分担至设备64~设备66;同时,当设备61处出现数据传输瓶颈等原因时,由于设备63仍然可以从设备64~设备66处获得投屏内容,因而能够降低设备63上发生卡顿、中断等问题的概率。
投屏端与用户端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对等网络,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下面针对该对等网络的建立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管理端的投屏信息建立对等网络。管理端可以配置于局域网或互联网,只要确保作为投屏端的设备61以及作为用户端的设备63~设备66均能够访问该管理端。举例而言,该管理端可以为企业内部的数据管理平台,设备61、设备63~设备66需要通过一定的访问权限,才能够访问该数据管理平台,从而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当设备61需要执行投屏操作时,设备61可以在该管理端创建一投屏信息,该投屏信息包含电视62的标识信息和设备61的网络地址信息,比如该标识信息可以为电视62对应的投屏码、该网络地址信息可以为设备61的IP地址。
当设备63希望获得设备61的投屏内容时,设备63可以访问管理端,并根据电视62的投屏码获取设备61创建的上述投屏信息,以获得该投屏信息中记录的设备61的IP地址。
同时,设备63还将自身的IP地址添加至该投屏信息中。那么,设备61在访问管理端时,可以根据电视62的投屏码获取上述的投屏信息,并获得设备63的IP地址。
那么,设备61、设备63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获知对方的IP地址,从而在设备61与设备63之间建立起上述的对等网络。
类似地,当存在设备64~设备66等更多的电子设备时,每一设备均可以通过电视62的投屏码从管理端获取上述的投屏信息,并从该投屏信息中获得先前访问该投屏信息的设备的IP地址;同时,每一设备还通过将自身的IP地址添加至该投屏信息中,以便于其他设备在访问该投屏信息时获得该IP地址。那么,通过对上述过程重复实施若干次后,设备61、设备63~设备66均可以相互获知其他设备的IP地址,从而在设备61、设备63~设备66之间建立起对等网络,以实现图11所示的投屏场景。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投屏端与用户端添加至同一组播组,从而基于该组播组内的组播消息,共享每一设备的网络地址信息。
一种情况下,组播组可以唯一对应于电视62,即加入该组播组后即表明希望获得该电视62上展示的投屏内容;例如,可以在电视62所处的会议室内建立一组播组,使得该会议室的与会人员使用的电子设备均可以加入该组播组。
对于上述的设备61、设备63~66等,均可以分别向该组播组的组播地址发送组播消息,且组播消息中包含发送方设备的IP地址(例如设备61发送的组播消息中包含设备61的IP地址、设备63发送的组播消息中包含设备63的IP地址),使得各个设备的IP地址可以在该组播组中进行数据沉淀,直至所有设备均获知其他设备的IP地址。
其中,每一设备(设备61或设备63~66)可以主动创建一组播消息,在该组播消息中添加自身的IP地址,并发送至上述的组播地址。或者,每一设备可以在接收到另一设备向该组播地址发送的组播消息时,获取该组播消息中包含的IP地址,并在该组播消息已包含该设备自身IP地址的情况下,直接向该组播地址发出该组播消息,以及在该组播消息未包含该设备自身IP地址的情况下,将自身的IP地址添加至该组播消息、得到新的组播消息,然后向上述的组播地址发送该新的组播消息。
另一种情况下,组播组可以并非唯一对应于电视62,比如该组播组中还包含其他作为展示端的电子设备。那么,对于上述的设备61、设备63~66等,可以在组播消息中包含电视62的投屏码等标识信息。例如,可以将电视62的投屏码添加在组播消息的消息头中,那么设备61、设备63~66等可以仅对消息头中包含电视62的投屏码的组播消息进行响应,而忽略消息头未包含电视62的投屏码的组播消息,以使得在与该电视62相关的设备61、设备63~66等之间建立对等网络,而避免其他会议室的无关设备加入该对等网络。
虽然在上述图6、图10和图11所示的场景中,设备61、电视62、设备63~66等均位于同一地点,但是正如上文关于“虚拟局域网”的相关描述所透露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远程会议场景(但并不限制于“虚拟局域网”)。例如图12所示,在图6所示场景的基础上,还可以包含远程的用户L等,该用户L使用的设备67可以接收并展示来自设备61的投屏内容;较为具体的,设备67可以向设备61远程发送投屏内容分享请求,而设备61通过响应于该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将投屏内容发送至该设备67、以展示于该设备67。
图1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投屏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除了图6所示场景包含的作为投屏端的设备61、作为展示端的电视62、作为用户端的设备63~设备66之外,还可以包括作为信号分发端的信号分发器68。
如图14所示,设备61将投屏内容发送至信号分发器68后,由信号分发器68一方面将投屏内容发送至电视62,另一方面将投屏内容发送至设备63~设备66。由于信号分发器68可以专用于对投屏内容进行信号收发,因而相比于设备61而言,能够在相同处理能力下支持更多数量的用户端,以及提升这些用户端对投屏内容的展示流畅度;同时,由于设备61仅需要将投屏内容发送至信号分发器68,可以避免影响设备61的正常运行。当然,信号分发器68仍然存在一最大连接数,那么信号分发器68可以确保用户端数量不大于该最大连接数,避免影响信号分发器68的正常运行。
与图6-12所示实施例中的设备61相类似地,信号分发器68可以接收设备63~设备66发送的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以将该设备63~设备66作为用户端。其中,信号分发器68可以分别确定设备63~设备66是否具有对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并在判断结果为具有权限的情况下,将投屏内容发送至设备63~设备66。其中,判断是否具有获取权限时,采用的判断条件可以以下至少之一:1)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投屏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2)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包含对应于展示端的标识信息;3)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与信号分发端位于相同的局域网等,此处不再赘述。
与图6-12所示实施例中的设备61相类似地,信号分发器68在获得设备61发送的投屏内容之后,如图14所示,可以单独将投屏内容发送至设备63~设备66;或者如图15所示,信号分发器68可以通过与设备63~设备66建立对等网络,并基于该对等网络将投屏内容发送至设备63~设备66。
信号分发端与用户端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对等网络,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下面针对该对等网络的建立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管理端的投屏信息建立对等网络。
当信号分发器68需要执行投屏操作时,信号分发器68可以在该管理端创建一投屏信息,该投屏信息包含电视62的标识信息和信号分发器68的网络地址信息,比如该标识信息可以为电视62对应的投屏码、该网络地址信息可以为信号分发器68的IP地址。
当设备63希望获得信号分发器68的投屏内容时,设备63可以访问管理端,并根据电视62的投屏码获取信号分发器68创建的上述投屏信息,以获得该投屏信息中记录的信号分发器68的IP地址。
同时,设备63还将自身的IP地址添加至该投屏信息中。那么,信号分发器68在访问管理端时,可以根据电视62的投屏码获取上述的投屏信息,并获得设备63的IP地址。
那么,信号分发器68、设备63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获知对方的IP地址,从而在信号分发器68与设备63之间建立起上述的对等网络。
类似地,当存在设备64~设备66等更多的电子设备时,每一设备均可以通过电视62的投屏码从管理端获取上述的投屏信息,并从该投屏信息中获得先前访问该投屏信息的设备的IP地址;同时,每一设备还通过将自身的IP地址添加至该投屏信息中,以便于其他设备在访问该投屏信息时获得该IP地址。那么,通过对上述过程重复实施若干次后,信号分发器68、设备63~设备66均可以相互获知其他设备的IP地址,从而在信号分发器68、设备63~设备66之间建立起对等网络,以实现图15所示的投屏场景。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信号分发端与用户端添加至同一组播组,从而基于该组播组内的组播消息,共享每一设备的网络地址信息。
一种情况下,组播组可以唯一对应于电视62,即加入该组播组后即表明希望获得该电视62上展示的投屏内容;例如,可以在电视62所处的会议室内建立一组播组,使得该会议室的与会人员使用的电子设备均可以加入该组播组。
对于上述的信号分发器68、设备63~66等,均可以分别向该组播组的组播地址发送组播消息,且组播消息中包含发送方设备的IP地址(例如信号分发器68发送的组播消息中包含信号分发器68的IP地址、设备63发送的组播消息中包含设备63的IP地址),使得各个设备的IP地址可以在该组播组中进行数据沉淀,直至所有设备均获知其他设备的IP地址。
其中,每一设备(信号分发器68或设备63~66)可以主动创建一组播消息,在该组播消息中添加自身的IP地址,并发送至上述的组播地址。或者,每一设备可以在接收到另一设备向该组播地址发送的组播消息时,获取该组播消息中包含的IP地址,并在该组播消息已包含该设备自身IP地址的情况下,直接向该组播地址发出该组播消息,以及在该组播消息未包含该设备自身IP地址的情况下,将自身的IP地址添加至该组播消息、得到新的组播消息,然后向上述的组播地址发送该新的组播消息。
另一种情况下,组播组可以并非唯一对应于电视62,比如该组播组中还包含其他作为展示端的电子设备。那么,对于上述的信号分发器68、设备63~66等,可以在组播消息中包含电视62的投屏码等标识信息。例如,可以将电视62的投屏码添加在组播消息的消息头中,那么信号分发器68、设备63~66等可以仅对消息头中包含电视62的投屏码的组播消息进行响应,而忽略消息头未包含电视62的投屏码的组播消息,以使得在与该电视62相关的信号分发器68、设备63~66等之间建立对等网络,而避免其他会议室的无关设备加入该对等网络。
虽然在上述图13-15所示的场景中,设备61、电视62、设备63~66、信号分发器68等均位于同一地点,但是正如上文关于“虚拟局域网”的相关描述所透露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远程会议场景(但并不限制于“虚拟局域网”)。例如图16所示,在图13所示场景的基础上,还可以包含远程的用户L等,该用户L使用的设备67可以接收并展示来自信号分发器68的投屏内容;较为具体的,设备67可以向信号分发器68远程发送投屏内容分享请求,而信号分发器68通过响应于该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将投屏内容发送至该设备67、以展示于该设备67。
综上所述,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来自设备61上的投屏内容可以分别在电视62和设备63~设备67上进行展示,使得用户B~用户D可以观看电视62上的投屏内容,而用户E~用户L可以在各自使用的电子设备(即设备63~设备67)上观看该投屏内容,不仅可以满足各个用户的不同需求,而且还能够适用于多地点之间的同步内容共享。
图1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17,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702、内部总线1704、网络接口1706、内存17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17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17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7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17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投屏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18,在软件实施方式中,基于投屏端的投屏装置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1801,使投屏端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以使所述投屏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展示端和所述用户端。
可选的,还包括:
获取单元1802,使所述投屏端获取标识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1803,使所述投屏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展示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展示端。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1802具体用于:
使所述投屏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标识信息;
或者,使所述投屏端根据所在位置的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与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位置对应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所述投屏端根据检测到的无线网络确定所在位置;所述获取单元通过下述方式使所述投屏端根据所在位置的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与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位置对应的标识信息:
使所述投屏端在检测到多个无线网络时,展示多个无线网络对应的标识信息,以供用户选择;
使所述投屏端将用户选择的标识信息确定为所述位置对应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1804,使所述投屏端在收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时,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端。
可选的,还包括:
判断单元1805,使所述投屏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
当判断结果为具有获取权限时,所述第二确定单元1804使所述投屏端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端。
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1805具体用于:
使所述投屏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满足判断条件;当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所述投屏端判定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具有所述获取权限;其中,所述判断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所述投屏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包含对应于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与所述投屏端位于相同的局域网。
可选的,
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由所述用户端基于近场方式进行发送;
或者,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由所述用户端远程发送。
可选的,所述用户端的数量被限制为不大于所述投屏端对应的最大连接数。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1801通过下述方式使投屏端将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使所述投屏端与所述用户端建立对等网络;
使所述投屏端通过所述对等网络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投屏内容。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1801通过下述方式使所述投屏端与所述用户端建立对等网络:
使所述投屏端在管理端生成投屏信息,所述投屏信息包含所述投屏端的投屏端网络地址和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端在根据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投屏信息时,提取所述投屏信息包含的投屏端网络地址,并将所述用户端的用户端网络地址添加至所述投屏信息;
使所述投屏端根据所述用户端在所述投屏信息中添加的用户端网络地址,与所述用户端建立所述对等网络。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1801通过下述方式使所述投屏端与所述用户端建立对等网络:
当所述投屏端与所述用户端处于同一组播组时,使所述投屏端向所述组播组的组播地址发送第一组播消息,所述第一组播消息包含所述投屏端的投屏端网络地址,以使所述用户端收到所述第一组播消息时获取所述投屏端网络地址;
使所述投屏端接收所述用户端向所述组播地址发送的第二组播消息,以获取所述第二组播消息包含的所述用户端的用户端网络地址;
使所述投屏端根据所述用户端网络地址,与所述用户端建立所述对等网络。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1801通过下述方式使所述投屏端向所述组播组的组播地址发送第一组播消息:
使所述投屏端创建所述第一组播消息,并向所述组播地址发送所述第一组播消息;
或者,使所述投屏端在收到所述第二组播消息,且所述第二组播消息包含所述投屏端网络地址时,将所述第二组播消息作为所述第一组播消息,以向所述组播地址进行发送;
或者,使所述投屏端在收到所述第二组播消息,且所述第二组播消息未包含所述投屏端网络地址时,在所述第二组播消息中添加所述投屏端网络地址以得到所述第一组播消息,并将所述第一组播消息向所述组播地址进行发送。
可选的,所述组播地址唯一对应于所述展示端。
可选的,当所述组播地址并非唯一对应于所述展示端时,所述第一组播消息、所述第二组播消息包含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
请参考图19,在软件实施方式中,基于信号分发端的投屏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1901,使信号分发端接收投屏端发送的投屏内容;
发送单元1902,使所述信号分发端将所述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以使所述投屏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展示端和所述用户端。
可选的,还包括:
确定单元1903,使所述信号分发端在收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时,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端。
可选的,还包括:
判断单元1904,使所述信号分发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
当判断结果为具有获取权限时,所述确定单元1903使所述信号分发端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端。
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1904具体用于:
使所述信号分发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满足判断条件;当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所述信号分发端判定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具有所述获取权限;其中,所述判断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所述投屏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包含对应于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与所述信号分发端位于相同的局域网。
可选的,
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由所述用户端基于近场方式进行发送;
或者,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由所述用户端远程发送。
可选的,所述用户端的数量被限制为不大于所述信号分发端对应的最大连接数。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1902使所述信号分发端通过下述方式将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使所述信号分发端与所述用户端建立对等网络;
使所述信号分发端通过所述对等网络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投屏内容。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1902使所述信号分发端与所述用户端通过下述方式建立对等网络:
使所述信号分发端在管理端生成投屏信息,所述投屏信息包含所述信号分发端的信号分发端网络地址和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端在根据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投屏信息时,获取所述信号分发端网络地址,以及将所述用户端的用户端网络地址添加至所述投屏信息;
使所述信号分发端根据所述用户端在所述投屏信息中添加的用户端网络地址,与所述用户端建立所述对等网络。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1902使所述信号分发端与所述用户端通过下述方式建立对等网络:
当所述信号分发端与所述用户端处于同一组播组时,使所述信号分发端向所述组播组的组播地址发送第三组播消息,所述第三组播消息包含所述信号分发端的信号分发端网络地址,以使所述用户端收到所述第三组播消息时获取所述信号分发端网络地址;
使所述信号分发端接收所述用户端向所述组播地址发送的第四组播消息,以获取所述第四组播消息包含的所述用户端的用户端网络地址;
使所述信号分发端根据所述用户端网络地址,与所述用户端建立所述对等网络。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1902使所述信号分发端通过下述方式向所述组播组的组播地址发送第三组播消息:
使所述信号分发端创建所述第三组播消息,并向所述组播地址发送所述第三组播消息;
或者,使所述信号分发端在收到所述第四组播消息,且所述第四组播消息包含所述信号分发端网络地址时,将所述第四组播消息作为所述第三组播消息,以向所述组播地址进行发送;
或者,使所述信号分发端在收到所述第四组播消息,且所述第四组播消息未包含所述信号分发端网络地址时,在所述第四组播消息中添加所述信号分发端网络地址以得到所述第三组播消息,并将所述第三组播消息向所述组播地址进行发送。
可选的,所述组播地址唯一对应于所述展示端。
可选的,当所述组播地址并非唯一对应于所述展示端时,所述第三组播消息、所述第四组播消息包含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
请参考图20,在软件实施方式中,基于用户端的投屏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2001,使用户端接收来源端发送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还被所述来源端发送至展示端,以展示于所述展示端;
展示单元2002,使所述用户端展示所述投屏内容。
可选的,所述来源端包括:所述投屏内容的投屏端,或者所述投屏端对应的信号分发端。
可选的,所述接收单元2001具体用于:
使所述用户端向所述来源端发送投屏内容分享请求;
使所述用户端接收所述来源端响应于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而发送的投屏内容。
可选的,
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由所述用户端基于近场方式进行发送;
或者,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由所述用户端远程发送。
可选的,还包括:
建立单元2003,使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来源端、所述来源端对应的其他用户端建立对等网络;
所述接收单元2001使所述用户端通过所述对等网络接收所述投屏内容。
可选的,所述建立单元2003具体用于:
使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从管理端获取相应的投屏信息,所述投屏信息包含所述来源端的来源端网络地址和所述其他用户端的其他用户端网络地址;
使所述用户端提取所述来源端网络地址和所述其他用户端网络地址,并将所述用户端的用户端网络地址添加至所述投屏信息,以供所述来源端和所述其他用户端获取所述用户端网络地址;
使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来源端网络地址和所述其他用户端网络地址,与所述来源端、所述其他用户端建立所述对等网络。
可选的,所述建立单元2003具体用于:
当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来源端、所述其他用户端处于同一组播组时,使所述用户端向所述组播组的组播地址发送第五组播消息,所述第五组播消息包含所述用户端的用户端网络地址,以使所述来源端和所述其他用户端收到所述第五组播消息时获取所述用户端网络地址;
使所述用户端接收所述来源端向所述组播地址发送的第六组播消息,以获取所述第六组播消息包含的所述来源端的来源端网络地址;
使所述用户端接收所述其他用户端向所述组播地址发送的第七组播消息,以获取所述第七组播消息包含的所述其他用户端的其他用户端网络地址;
使所述用户端根据所述来源端网络地址和所述其他用户端网络地址,与所述来源端、所述其他用户端建立所述对等网络。
可选的,所述建立单元2003使所述用户端通过下述方式向所述组播组的组播地址发送第五组播消息:
使所述用户端创建所述第五组播消息,并向所述组播地址发送所述第五组播消息;
或者,使所述用户端在收到所述第六组播消息或所述第七组播消息,且所述第六组播消息或所述第七组播消息包含所述用户端网络地址时,将所述第六组播消息或所述第七组播消息作为所述第五组播消息,以向所述组播地址进行发送;
或者,使所述用户端在收到所述第六组播消息或所述第七组播消息,且所述第六组播消息或所述第七组播消息未包含所述用户端网络地址时,在所述第六组播消息或所述第七组播消息中添加所述用户端网络地址以得到所述第五组播消息,并将所述第五组播消息向所述组播地址进行发送。
可选的,所述组播地址唯一对应于所述展示端。
可选的,当所述组播地址并非唯一对应于所述展示端时,所述第五组播消息、所述第六组播消息和所述第七组播消息包含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
图2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内容的共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2,第一终端将屏幕内容的相关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以使所述屏幕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第二终端和所述第三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的屏幕尺寸大于所述第三终端的屏幕尺寸。比如,当上述共享方法应用于会议场景时,第二终端可以为会议现场的电视或投影仪(投影仪的屏幕尺寸,即该投影仪的投影尺寸)等,通过较大的屏幕尺寸来满足多名参会者的观看需求;而第三终端可以为参会者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的电子设备,由于仅需满足该参会者自身的观看需求,因而可以具有较小的屏幕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可以为电视、投影仪等公共设备,所述第三终端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个人设备。公共设备通常具有强烈的共享需求,即该第二终端需要用于同时满足多个用户的观看需求,因而一些用户即便存在距离较远、无法看清等问题,也无法通过调整公共设备的位置等来解决该问题。个人设备可以被用户个人自由控制,包括对个人设备的拜访位置、个人设备上的展示内容的调整等,使得第二终端无法满足某个用户的观看需求时,该用户可以通过作为个人设备的第三终端来观看相应的展示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获取标识信息;然后,该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一方面,当存在多个第二终端时,可以通过标识信息对第一终端所需投屏的第二终端进行准确识别;另一方面,标识信息可以仅对有权限的用户公开,比如用户在获取标识信息时需要进行权限认证、或者标识信息的展示位置处于权限限制区域内等,从而避免无权限的用户随意在第二终端上进行内容展示。其中,第一终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标识信息,此处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实施例(第一终端可以对应于投屏端、第二终端可以对应于展示端、第三终端可以对应于用户端,下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投屏码(与第二终端一一对应、用于投屏功能的字符串)、设备MAC地址、设备ID等,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在收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时,可以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第三终端。换言之,假定用户A对应于第一终端、用户B对应于第三终端,用户B可以操控第三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以使得第一终端将投屏内容发送至该第三终端,以供用户B进行查看。
进一步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时,可以判断该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并当判断结果为具有获取权限时,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第三终端,从而避免投屏内容发生泄密。例如,第一终端可以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满足判断条件,并当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判定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具有所述获取权限;其中,所述判断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所述第一终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团体可以包括企业、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公安部门等各种类型)、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包含对应于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与所述第一终端位于相同的局域网。第一终端可以在本地判断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比如第一终端可以在本地判断该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与该第一终端位于相同的局域网等;第一终端也可以向服务端发送判断请求,以由该服务端判断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比如由该服务端判断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该第一终端登录的用户账号是否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等。
在本实施例中,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可以由第三终端基于近场方式进行发送,从而将本申请的投屏方案应用于近场范围内的投屏操作,比如在企业会议室内部的本地投屏操作。或者,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也可以由第三终端远程发送,从而将本申请的投屏方案应用于远程范围内的投屏操作,比如企业两地的办公室之间实现的远程投屏操作。当然,如果同时存在多个第三终端,那么一部分第三终端可以基于近场方式发送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另一部分第三终端可以基于远程方式发送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从而同时满足本地、远程的投屏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处理能力存在一定限制,比如仅能够同时支持向n个第三终端发送投屏内容,那么该第一终端对应的最大连接数为n,且该第一终端可以将第三终端的数量被限制为不大于n,以避免影响第一终端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可以建立网络连接,且第一终端基于该网络连接将投屏内容发送至第三终端;本申请并不限制该网络连接的类型。举例而言,第一终端可以与第三终端建立对等网络(Peer to Peer,简称为P2P),从而通过该对等网络向第三终端发送投屏内容。其中,第一终端需要获取第三终端的第三终端网络地址、第三终端需要获取第一终端的第一终端网络地址,使得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可以基于该第一终端网络地址、第三终端网络地址建立上述的对等网络。其中,上述的网络地址可以为IP地址。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分别获知对方采用的网络地址,这些方式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2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22,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2202、内部总线2204、网络接口2206、内存2208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2210,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220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210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2208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屏幕内容的共享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请参考图23,在软件实施方式中,上述屏幕内容的共享装置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2301,第一终端将屏幕内容的相关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以使所述屏幕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第二终端和所述第三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的屏幕尺寸大于所述第三终端的屏幕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终端可以为公共设备,所述第三终端可以为个人设备。
可选的,还包括:
获取单元2302,使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标识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2303,使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2302具体用于:
使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标识信息;
或者,使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在位置的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与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位置对应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检测到的无线网络确定所在位置;所述获取单元通过下述方式使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在位置的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与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位置对应的标识信息:
使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多个无线网络时,展示多个无线网络对应的标识信息,以供用户选择;
使所述第一终端将用户选择的标识信息确定为所述位置对应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2304,使所述第一终端在收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时,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第三终端。
可选的,还包括:
判断单元2305,使所述第一终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
当判断结果为具有获取权限时,所述第二确定单元2304使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第三终端。
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2305具体用于:
使所述第一终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满足判断条件;当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判定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具有所述获取权限;其中,所述判断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所述第一终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包含对应于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与所述第一终端位于相同的局域网。
可选的,
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由所述第三终端基于近场方式进行发送;
或者,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由所述第三终端远程发送。
可选的,所述第三终端的数量被限制为不大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大连接数。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2301通过下述方式使第一终端将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三终端:
使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建立对等网络;
使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对等网络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投屏内容。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2301通过下述方式使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建立对等网络:
使所述第一终端在管理端生成投屏信息,所述投屏信息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终端网络地址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供所述第三终端在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投屏信息时,提取所述投屏信息包含的第一终端网络地址,并将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三终端网络地址添加至所述投屏信息;
使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三终端在所述投屏信息中添加的第三终端网络地址,与所述第三终端建立所述对等网络。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2301通过下述方式使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建立对等网络:
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同一组播组时,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组播组的组播地址发送第一组播消息,所述第一组播消息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终端网络地址,以使所述第三终端收到所述第一组播消息时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网络地址;
使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向所述组播地址发送的第二组播消息,以获取所述第二组播消息包含的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三终端网络地址;
使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三终端网络地址,与所述第三终端建立所述对等网络。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2301通过下述方式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组播组的组播地址发送第一组播消息:
使所述第一终端创建所述第一组播消息,并向所述组播地址发送所述第一组播消息;
或者,使所述第一终端在收到所述第二组播消息,且所述第二组播消息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网络地址时,将所述第二组播消息作为所述第一组播消息,以向所述组播地址进行发送;
或者,使所述第一终端在收到所述第二组播消息,且所述第二组播消息未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网络地址时,在所述第二组播消息中添加所述第一终端网络地址以得到所述第一组播消息,并将所述第一组播消息向所述组播地址进行发送。
可选的,所述组播地址唯一对应于所述第二终端。
可选的,当所述组播地址并非唯一对应于所述第二终端时,所述第一组播消息、所述第二组播消息包含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投屏端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以使所述投屏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展示端和所述用户端;
所述投屏端根据所在位置的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与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位置对应的标识信息;
所述投屏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展示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展示端;
所述投屏端在收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时,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端,其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由所述用户端远程发送;
所述投屏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
当判断结果为具有获取权限时,所述投屏端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端;所述投屏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包括:所述投屏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满足判断条件;当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所述投屏端判定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具有所述获取权限;其中,所述判断条件包括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所述投屏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投屏端获取标识信息;
所述投屏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展示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展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端获取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投屏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标识信息;
或者,所述投屏端根据所在位置的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与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位置对应的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端根据检测到的无线网络确定所在位置;所述投屏端根据所在位置的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与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位置对应的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投屏端在检测到多个无线网络时,展示多个无线网络对应的标识信息,以供用户选择;
所述投屏端将用户选择的标识信息确定为所述位置对应的标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包含对应于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与所述投屏端位于相同的局域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的数量被限制为不大于所述投屏端对应的最大连接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端将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用户端,包括:
所述投屏端与所述用户端建立对等网络;
所述投屏端通过所述对等网络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投屏内容。
8.一种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分发端接收投屏端发送的投屏内容;
所述信号分发端将所述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以使所述投屏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展示端和所述用户端,所述展示端由所述投屏端根据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展示端之间的对应关系而确定,所述标识信息由所述投屏端根据所在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与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而确定;
所述信号分发端在收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时,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端,其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由所述用户端远程发送;
所述信号分发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
当判断结果为具有获取权限时,所述信号分发端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端;所述信号分发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包括:所述信号分发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满足判断条件;当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所述信号分发端判定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具有所述获取权限;其中,所述判断条件包括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所述投屏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包含对应于所述展示端的标识信息、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与所述信号分发端位于相同的局域网。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的数量被限制为不大于所述信号分发端对应的最大连接数。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分发端将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用户端,包括:
所述信号分发端与所述用户端建立对等网络;
所述信号分发端通过所述对等网络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投屏内容。
12.一种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端向来源端发送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所述来源端对所述用户端进行权限判断,并当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端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时,响应于该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以使所述用户端接收所述来源端响应于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而发送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由所述用户端远程发送,所述投屏内容还被所述来源端发送至展示端,以展示于所述展示端,所述展示端由投屏端根据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展示端之间的对应关系而确定,所述标识信息由所述投屏端根据所在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与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而确定,其中,所述来源端包括:所述投屏内容的投屏端,或者所述投屏端对应的信号分发端;判断条件包括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来源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
所述用户端展示所述投屏内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接收来源端发送的投屏内容,包括:
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来源端、所述来源端对应的其他用户端建立对等网络;
所述用户端通过所述对等网络接收所述投屏内容。
14.一种屏幕内容的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将屏幕内容的相关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以使所述屏幕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第二终端和所述第三终端,所述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而确定,所述标识信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在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与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而确定,所述第三终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内容分享请求而确定,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由所述第三终端远程发送;
所述第一终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
当判断结果为具有获取权限时,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第三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满足判断条件;当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判定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具有所述获取权限;其中,所述判断条件包括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所述第一终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的屏幕尺寸大于所述第三终端的屏幕尺寸。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为公共设备,所述第三终端为个人设备。
17.一种投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使投屏端将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以使所述投屏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展示端和所述用户端,所述投屏端根据所在位置的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与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位置对应的标识信息,所述投屏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展示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展示端,所述投屏端在收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时,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端,其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由所述用户端远程发送;
判断单元,使所述投屏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
当判断结果为具有获取权限时,所述投屏端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端;所述投屏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包括:所述投屏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满足判断条件;当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所述投屏端判定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具有所述获取权限;其中,所述判断条件包括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所述投屏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
18.一种投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使信号分发端接收投屏端发送的投屏内容;
发送单元,使所述信号分发端将所述投屏内容发送至展示端和用户端,以使所述投屏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展示端和所述用户端,所述展示端由所述投屏端根据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展示端之间的对应关系而确定,所述标识信息由所述投屏端根据所在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与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而确定,所述信号分发端在收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时,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端,其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由所述用户端远程发送;
判断单元,使所述信号分发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
当判断结果为具有获取权限时,所述信号分发端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端;所述信号分发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包括:所述信号分发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满足判断条件;当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所述信号分发端判定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具有所述获取权限;其中,所述判断条件包括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所述投屏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
19.一种投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使用户端向来源端发送投屏内容分享请求,所述来源端对所述用户端进行权限判断,并当判断结果为所述用户端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时,响应于该投屏内容分享请求,以使所述用户端接收来源端响应于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而发送的投屏内容,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由所述用户端远程发送,所述投屏内容还被所述来源端发送至展示端,以展示于所述展示端,所述展示端由投屏端根据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展示端之间的对应关系而确定,所述标识信息由所述投屏端根据所在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与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而确定,其中,所述来源端包括:所述投屏内容的投屏端,或者所述投屏端对应的信号分发端,判断条件包括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来源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
展示单元,使所述用户端展示所述投屏内容。
20.一种屏幕内容的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使第一终端将屏幕内容的相关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以使所述屏幕内容分别展示于所述第二终端和所述第三终端,所述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而确定,所述标识信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在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位置与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而确定,所述第三终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投屏内容分享请求而确定,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由所述第三终端远程发送;
判断单元,使所述第一终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
当判断结果为具有获取权限时,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确定为所述第三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具有对所述投屏内容的获取权限,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判断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是否满足判断条件;当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判定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具有所述获取权限;其中,所述判断条件包括所述投屏内容分享请求的发送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所述第一终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具有相同的团体归属信息。
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377870.4A 2017-05-25 2017-05-25 投屏方法、屏幕内容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9586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77870.4A CN108958678B (zh) 2017-05-25 2017-05-25 投屏方法、屏幕内容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77870.4A CN108958678B (zh) 2017-05-25 2017-05-25 投屏方法、屏幕内容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8678A CN108958678A (zh) 2018-12-07
CN108958678B true CN108958678B (zh) 2023-08-29

Family

ID=64493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77870.4A Active CN108958678B (zh) 2017-05-25 2017-05-25 投屏方法、屏幕内容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586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0467B (zh) * 2019-01-30 2022-12-06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投屏码生成方法、设备连接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582749B (zh) * 2019-07-11 2022-06-24 深圳市鹰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桌面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56997B (zh) * 2019-07-26 2023-05-05 深圳市东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漫游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18180B (zh) * 2019-07-31 2021-11-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分组的投屏显示方法、***及中控设备
CN112653923A (zh) * 2019-10-12 2021-04-13 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投屏***及投屏方法
CN112738559B (zh) * 2019-10-28 2023-05-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投屏实现方法、装置及***
CN110996019A (zh) * 2019-12-25 2020-04-10 深圳市创维群欣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投屏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2312060B (zh) * 2020-08-28 2023-07-25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共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327175B (zh) * 2020-09-29 2022-10-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分享方法及设备
CN112261467B (zh) * 2020-10-09 2022-11-15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屏内容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83803B (zh) * 2020-11-16 2023-04-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543423B (zh) * 2020-11-23 2022-04-29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65842A (zh) * 2020-12-04 2021-03-2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433692A (zh) * 2020-12-11 2021-03-02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装置
CN114697876B (zh) * 2020-12-30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局域网投屏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225692B (zh) 2021-04-16 2024-03-2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26013A (zh) * 2021-06-18 2021-08-31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949924A (zh) * 2021-10-26 2022-01-18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的方法、设备、终端与存储介质
CN114489889A (zh) * 2022-01-11 2022-05-13 北京随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共享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CN114401429B (zh) * 2022-01-14 2024-02-2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投屏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6248960A (zh) * 2022-12-07 2023-06-0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内容分享的鉴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2351A (zh) * 2015-12-17 2016-05-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实现播放内容同步的方法、***及终端
CN105828139A (zh) * 2016-04-06 2016-08-03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投屏方法及装置
CN105897521A (zh) * 2015-12-15 2016-08-24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
CN106095084A (zh) * 2016-06-06 2016-11-0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装置
CN106375933A (zh) * 2016-04-07 2017-02-01 深圳市美贝壳科技有限公司 多个智能硬件设备的投射控制方法
CN106406789A (zh) * 2016-08-29 2017-02-15 武汉启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单个pc屏幕向多个不同设备屏幕投屏的方法
CN106685959A (zh) * 2016-12-28 2017-05-17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实时控制机顶盒的方法、设备及***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7521A (zh) * 2015-12-15 2016-08-24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
CN105592351A (zh) * 2015-12-17 2016-05-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实现播放内容同步的方法、***及终端
CN105828139A (zh) * 2016-04-06 2016-08-03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投屏方法及装置
CN106375933A (zh) * 2016-04-07 2017-02-01 深圳市美贝壳科技有限公司 多个智能硬件设备的投射控制方法
CN106095084A (zh) * 2016-06-06 2016-11-0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装置
CN106406789A (zh) * 2016-08-29 2017-02-15 武汉启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单个pc屏幕向多个不同设备屏幕投屏的方法
CN106685959A (zh) * 2016-12-28 2017-05-17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实时控制机顶盒的方法、设备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8678A (zh) 2018-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8678B (zh) 投屏方法、屏幕内容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AU2018206697B2 (en) Authentication of service requests initiated from a social networking site
EP2332316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location-based communication services
US10063547B2 (en) Authorizatio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62140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attern hiding and traffic hopping
US20220021680A1 (en) Video signaling for user validation in online join scenarios
US10592695B1 (en) Staggered secure data receipt
US20160261648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980062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agging images in a social network
US20170289070A1 (en) Making a Dialogue Available To an Autonomous Software Agent
US20180139253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AU2013205066A1 (en) Access controls for comunication sessions
CN109521956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10132392A (ko) 지오그래피에 의거한 정보 또는 유저 아이덴티티를 이용한 유저 챌린지
US10893235B2 (en) Conferen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access terminal thereof
WO2016186484A1 (en) A new instant messaging (im) system
CN111221484B (zh) 投屏方法及装置
CN104796310A (zh) 社交通信方法和***
US11210633B2 (en) Collaborative even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3597808B (zh) 基于域名来引导消息
JP2023162267A (ja) インタラクション方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19015507A1 (zh) 通讯方法及装置
US10938869B2 (en) Conferen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ndwidth thereof
CN112422488A (zh) 投屏方法及装置
JP6311519B2 (ja) 認証プログラム、認証方法及び認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0073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