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6752B - 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6752B
CN108926752B CN201810716021.1A CN201810716021A CN108926752B CN 108926752 B CN108926752 B CN 108926752B CN 201810716021 A CN201810716021 A CN 201810716021A CN 108926752 B CN108926752 B CN 1089267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hose
sleeve
infusion
needl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160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26752A (zh
Inventor
李林风
陈志强
陈爱国
王铮
陈达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anl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anl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anl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anl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160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67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6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67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26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67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 A61M2005/1586Holding accessories for holding infusion needles on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 A61M2005/1587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suitable for being connected to an infusion line after insertion into a pati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涉及医疗器械技术,在输液状态下,内组件后退被固定在套管的后端部,使得针芯脱离前软管且容置在套管内,无需拔出针芯,有效防止误刺伤感染。套管的前段为可弯曲的软管段,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虽然输液针的外露部分比较长,但是可以弯曲软管段,使外露部分能够固定在人体被穿刺输液部位附近,避免了外露部分过长而无法固定,解除了传统硬质的外露部分过长发生拉扯而引起的非预期风险。套管包括硬管段,内组件后退被固定之后,针芯前端部被硬管段围住,可以有效防止针芯前端刺穿套管。实现输液器适配、软管输液、导管留置和解决了临床可用性等多项性能,结构简洁,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化生产及临床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
背景技术
自发明静脉输液以来,输液领域及护理业界就存在诸多痛点,其中反映集中且一直被诟病不已的问题之一,就是输液时钢针对血管的伤害,护理业界一直都在寻求性价比合适的输液针产品对传统输液钢针进行替换。近年来,由于静脉留置针的软管特性,穿刺入血管的部份是软质导管,输液的时候对血管损伤少,病人可以带针轻度活动,一些发达地区开始使用静脉留置针替代传统钢针进行输液,尤其是小儿输液,则更为普遍。静脉留置针适用于人体多个部位的穿刺,一次穿刺可以连续或间隔多次、多天使用,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医疗护理人力物力,具有重大的医疗经济意义。当然这种留置针也可以作为常规的一次性输液针使用。
传统的留置针的缺点也很多,第一、现有的留置针价格贵;第二、直型留置针与输液器不能预装配,导致护士需要穿刺后再连接输液器,操作较为繁琐,劳动强度大幅增加。Y型留置针虽可与输液器预装配,但结构复杂,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即使现在已经有厂家把留置针与输液器预装配,由于其使用不便影响穿刺,实际中护士仍然还是拆开单独使用,预装配形同虚设;第三、现有广为人知的留置针无论直型还是Y型都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缺点,就是穿刺后须拔除硬质的针芯,这个动作极易导致护理人员被误刺伤感染,对于每天执行输液的护理人员来说,职业风险大,尽管目前也有不少防刺伤的安全型留置针,但要么结构性成本更昂贵,要么就偏离了人体工程学需要,用于人体临床极其不便。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留置针的向血管进行穿刺一端称为“前端”,将与其相反一端称为“后端”。
为解决上述误刺伤感染的安全问题,现存在一种穿刺后内藏针芯的留置针,其结构一般包括内组件和外组件,外组件包括外针座、套管和前软管,前软管固定于外针座的前端部,套管的前端部与外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套管、外针座和前软管依次连通。内组件包括针芯、内针座和内软管,针芯是硬质的钢针,针芯的后端与内针座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内软管的前端部与内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内软管、内针座和针芯依次连通,内软管穿在所述套管内。初始状态下,内针座处在外针座内,针芯贯穿在前软管内且从前软管的前端穿出。穿刺时,医护人员推动针芯与前软管一起刺入血管中,穿刺成功后,医护人员拉动内软管,让内针座、内软管以及针芯后退至套管内,没有被完全抽离,内组件被锁紧在套管的后端部,在内软管的后端部连接输液器,柔软的前软管留在血管中,液体依次经过内软管-内针座-针芯-套管-外针座-前软管进行输液。
如日本寺冈吉辅在公开号为CN1271609A的“带有翼的注射针装置”的技术方案中,披露了在注射针后端设置可伸缩的收纳护套,通过注射针与保护护套之间相对的滑动位移,使注射针从初始位置轴向后退至输液位置,从而解决钢针误刺伤风险。同样地,日本森胁邦治在公开号为CN1767868A的“带有翼的护罩的医用针装置”技术方案中,披露了“轴芯,其***护罩管内孔以便可以轴向移动”,及“轴芯的后端能与输液管连接并且针的尖部能储存在护罩管的内孔中”等设计,也是通过将针芯从初始位置轴向后撤位移到输液位置,以使套管收纳针芯以达到防止误刺伤的目的,这两份技术方案所披露的本质接近,都能够有效防止误刺伤。
对于留置针的防止误刺穿问题,还有日本藤井亮至等在公开号为CN101146568A、CN104334225A、伊藤亨等在公开号为CN102933242A的“留置针装置”技术方案中,均披露了硬质的针芯从穿刺血管后的初始位置后退至收纳于套管中的输液位置的技术方案,该类型方案有益之处在于解决了使用前软管留置输液并且避免针芯对血管的伤害问题,也解决了硬质的针芯拔出误刺伤的安全问题。
上述对于留置针的防止误刺穿的研究,主要着重点是安全地收纳硬质且锐利的针芯,由于留置针与普通输液针用完即弃的特性不同,留置针通常需要留置在人体血管内72小时或以上。以上可知,在输液状态下,针芯是藏匿在套管内的,为避免人体***改变或日常活动导致锐利的硬质针芯刺穿套管对人体造成伤害,需要选择硬质的套管,但硬质的套管存在以下问题:作为静脉输液针,尤其是用小儿输液时,其最佳的输液位置通常为头皮、足背或手背,留置针的前软管对这些位置进行穿刺留置后,留置针外露部分需要固定的人体被穿刺部位的附近。然而无论是上述何种位置的静脉输液,其所在位置的供前软管穿刺的空间以及供留置针的外露部份固定的空间都是有限的。而为了保障正常输液,前软管及其外露部份的固定则要求相对平整且不可弯折,因此前软管及留置针外露部份的整体长度必须控制固定在人体相对平整且不可弯折的区域内,比如手背,留置针穿刺后其外露部份就不可超出手指与手掌之间的关节位置,否则就无法固定外露部分,失去了临床可用性,这点在小儿输液场景下表现得尤其突出。
另外,由于留置针在留置期间需对输液管路进行封管处理,根据临床经验显示,封管的位置越接近血管,回流量越少,如直型留置针结构。然而上述方案硬质针芯或硬质收纳护套阻碍封管的最佳位置,影响封管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留置,防误刺伤以及提高临床可用性的软管安全输液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包括内组件和外组件,外组件包括外针座、套管、夹片和前软管,前软管固定于外针座的前端部,套管的前端部与外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套管、外针座和前软管依次连通;
内组件包括内针座、内软管和硬质的针芯,针芯的后端与内针座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内软管的前端部与内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内软管、内针座和针芯依次连通;
初始状态下,内软管穿设在套管内,内针座处在外针座内,针芯贯穿在前软管内且从前软管的前端穿出;
输液状态下,内组件后退被固定在套管的后端部,使得针芯脱离所述前软管且容置在套管内,形成依次经过“内软管-内针座-针芯-套管-外针座-前软管”这样的输液通道;
其特征是:所述套管的前段为可弯曲且弯曲后保持通畅的软管段,套管的位于软管段之后的位置设有硬管段,针芯脱离所述软管段并且内组件后退被固定之后,针芯被硬管段围住。
其中,套管的后段均为硬管段,硬管段与软管段依次连通,内组件后退被固定之后,整条针芯均被硬管段围住。
其中,内组件后退被固定之后,所述硬管段仅围住针芯的前端部。
其中,所述套管的后段自身为硬质的,从而形成所述硬管段。
其中,所述套管的外周面包覆有硬套管,从而形成所述硬管段。
其中,内针座与外针座之间设置有定向结构,定向结构能够限制内针座转动。
其中,所述外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翼片,至少一侧的所述翼片的侧面设置有防退凸起,两侧的翼片相向折合后,所述防退凸起径向下压所述套管以使得套管夹住所述内针座或顶住所述内针座的后端,以防止所述内针座后退。
其中,还包括包装护套,包装护套可拔除地套在外针座的前部,所述前软管和所述针芯套入所述包装护套内,所述包装护套设置有延伸部,两侧的翼片相向折合后,所述延伸部抵住所述翼片,使所述翼片保持折合状态,所述延伸部的设置有缺口,两侧的翼片相向折合后,翼片的被捏持部位外露至所述缺口。
其中,所述内组件的外周面固定有活塞环,所述套管的内侧壁与内组件之间通过所述活塞环来实现密封,活塞环的纵截面呈渐宽的Y状或V状。
其中,所述内组件设置有无需在内针座侧壁开孔而形成的过渡通道,所述过渡通道为开设在内针座内且与针芯并列布置的输液孔,输液孔的两端口分别连通内软管和套管,输液状态下,形成“内软管-输液孔-套管-外针座-前软管”这样的另一输液通道。
其中,所述内组件设置有无需在内针座侧壁开孔而形成的过渡通道,内软管的外周面设置有用于密封防泄漏的活塞环,所述过渡通道为开设在内软管的内针座与活塞环之间的管壁的侧孔,内针座的外侧与套管的内侧壁之间留有输液间隙,输液状态下形成“内软管-侧孔-输液间隙-套管-外针座-前软管”这样的另一输液通道。
其中,所述夹片设置在所述套管的软管段,且位于软管段的靠近外针座之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创造的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在输液状态下,内组件后退被固定在套管的后端部,使得针芯脱离所述前软管但仍容置在套管内,形成输液通道进行输液,无需拔出针芯,有效防止误刺伤感染。在保证有效收纳藏匿针芯满足防刺伤的安全性需要的前提下,套管的前段为可弯曲且弯曲后保持通畅的软管段,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虽然输液针的在外针座之后的外露部分比较长,但是可以通过弯曲软管段,使外露部分能够固定在人体被穿刺输液部位附近,避免了外露部分过长而无法固定,解除了传统硬质的外露部分过长发生拉扯而引起的非预期风险。套管包括硬管段,内组件后退被固定之后,针芯脱离所述软管段,且针芯前端部被硬管段围住,可以有效防止针芯前端刺穿套管。也因为设置了软管段,可以在软管段设置夹片,夹片的封管位置设置在整条输液管路较前端,有效减少回血。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在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在输液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为表征套管外周套有较长的硬套管从而形成硬管段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为表征套管外周套有较短的硬套管从而形成硬管段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在输液状态下软管段弯曲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第一种定向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第二种定向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第三种定向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的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的两侧翼片相向折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中的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的翼片固定在套管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中的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带有包装护套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2为实施例中的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的包装护套的立体图。
图13为实施例中的为表征第二输液通道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3切换至输液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中为表征止位件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中另一种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A处的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
外针座1、定向凸起11、第一立面12;
套管2、软管段21、硬管段22、硬套管23、卡扣24;
前软管3;
内针座4、定向槽41、第二立面42、输液孔43、台阶44;
内软管5、侧孔51;
针芯6;
翼片7、防退凸起71;
包装护套8、延伸部81、缺口82;
活塞环9;
夹片10;
止位件10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如图1所示,包括内组件和外组件,外组件包括外针座1、套管2、夹片10和前软管3,前软管3固定于外针座1的前端部,套管2的前端部与外针座1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套管2、外针座1和前软管3依次连通,外针座1设置有供医护人员手持的两侧翼片7。内组件包括内针座4、内软管5和硬质的针芯6,针芯6的后端与内针座4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内软管5的前端部与内针座4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内软管5、内针座4和针芯6依次连通。内针座4的外侧一体注塑有活塞环9,套管2的内侧壁与内组件的外侧壁之间通过所述活塞环9来实现密封,活塞环9的纵截面由后至前呈渐宽的Y状或V状,其功能类似于工业配件的Y形油封,其具备渐变的外展开特性,在大致相同但可能有公差差异的腔道内的位移行程中,可根据腔道的内径变化而动态扩展或收缩,且始终保持与内腔周壁紧密的闭合。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内软管5穿设在套管2内,内针座4处在外针座1内,针芯6贯穿在前软管3内且从前软管3的前端穿出。穿刺时,医护人员把两侧翼片7相向折合,持住翼片7向前推动,使得针芯6与前软管3的前端部一起刺入血管中,穿刺成功后,医护人员拉动内软管5,使内针座4、内软管5以及针芯6一起后退,以使得针芯6脱离所述前软管3,形成如图2所示的输液状态。本实施例中,针芯6脱离前软管3的方式是内组件后退至套管2内,内针座4与套管2之间密封,内针座4被卡紧或扣紧固定在套管2的后端部,针芯6容置在套管2内,柔软的前软管3留在血管中,在内软管5的后端部连接输液器,液体依次经过“内软管5-内针座4-针芯6-套管2-外针座1-前软管3”这样的第一输液通道进行输液。
与非留置领域的钢针输液针比较,本发明的前软管3采用与经典留置针完全一样的软管输液特性,其用于输液的前软管3是软质材料制成,可以保护血管而克服传统钢针对血管造成的诸多危害和风险,且其结构及其简洁,制造成本低,性价比极高,具备替换传统钢针输液的性能优势及成本优势,为输液领域提供了性能升级及替换的可能性。
尽管现有技术中有关误刺伤的技术方案林林总总,但无非是穿刺后拔出针芯6时包覆针尖,或收纳于某个可分离的硬质护套中,这些方案固然是达到防误刺伤的目的了,但拔出的内针带血,极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其他无需拔出针芯6的技术方案中,由于需要硬质的护套套住针芯6,或者硬质的针芯6进入护套后整体无法弯曲,则显然不具备临床可用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全程封闭,无法拔出针芯6,不会有造成二次污染之虞,且在输液准备阶段、输液进行阶段、导管留置期间以及输液终末弃置阶段等全程均无误刺伤风险,而非仅针对输液的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其防护是全程的。
本发明结构轻巧简洁,整体呈直线型,且在拉直的状态下,其所接受输液的液体流通方向也是轴向的,液体流通的阻力最小,而更关键的是,由于本发明的构型,使达到安全目的的同时自始至终均无需拔除硬质的针芯6,使其可以便捷地与***的输液器实现预连接装配,此项性能在中国护理人员匮乏的医疗市场尤其重要,它无需护士在输液前先刺穿,再抛弃针芯6,然后排气后再连接输液器,避免在这个过程存在污染和血液不慎逸出,还大量地降低护理劳动强度和繁琐的操作步骤。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的留置针的配件多且结构复杂而言,其结构极其简单,易于工业制程中实现自动化量产,有利于降低成本,适合大面积普及;相对于传统的钢针输液针而言,也由于其型式、用法与经典钢针输液针一致,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计算其平均综合成本,与传统钢针输液针接近甚至低于其综合成本,医生及护理人员可以在临床输液时打破钢针或留置针的传统界限,不但可以全覆盖地利用上软管输液的优势,还无需事先进行适用性选择,可用完即弃地一次性使用,也可以实施留置使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套管2的前段为可弯曲且弯曲后保持通畅的软管段21,套管2的后段自身为硬质的,从而形成硬管段22,硬管段22与软管段21依次连通,内组件后退被固定之后,针芯6脱离软管段21,即脱离套管2的位于硬管段22与外针座1之间的节段,套管2的长度为针芯6长度的两倍,整条针芯6均被硬管段22围住。当然实际中,硬管段22的形式还可以如3图所示,套管2本身是软的,在套管2外周面包覆有较长的硬套管23,从而形成的较长硬管段22。或者如4图所示,较短的硬套管23包覆在套管2外周形成一小节段的硬管段,仅仅为围住针芯6的前端部,套管2除了硬管段22的其它节段均为软管。在使用过程中,虽然输液针的在外针座1之后的外露部分比较长,但是可以如5图所示,以软管段21的连接外针座1之处为固定点,软管段21相对于穿刺方向作逆向弯曲,使硬管段22与外针座1并列,外露部分能够粘贴固定在人体被穿刺输液部位附近,避免了外露部分过长而无法固定,解除了传统硬质的外露部分过长发生拉扯而引起的非预期风险。套管2包括硬管段22,内组件后退被固定之后,针芯6脱离所述软管段21,且针芯6前端部被硬管段22围住,可以有效防止针芯6前端刺穿套管2。
本发明在保证有效收纳及藏匿针芯6满足安全性需要之外,延长套管2的软管段21,使其能如同经典的钢针输液针那样能简便地在输液部位做回形缠绕固定,相比现有的留置针领域的防误刺伤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避免了外针座1后端硬质部份伸出过长而无法固定或固定不安全,失去临床可用性的问题。本发明同时兼具防误刺伤功能及确切的临床可用性,同时还完全符合经典钢针输液针的用法,无需配套专门的粘贴胶布或封膜。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在不拔除锐利内针的情况下实现了临床可用的静脉留置。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穿刺,用于静脉穿刺的针芯6的针尖部分设置有切削面。为满足留置针临床输液的可用性,在穿刺时,针芯6的针尖切削面与血管之间有方向上要求,即针尖切削面的背部贴着皮肤穿刺如血管。然而,现有的留置针或者非留置的输液针,针芯6是可后撤位移的,且针芯6位于内针座4内是可转动的,这就导致了在装配时,针芯6的针尖切削面的朝向不确定性,并且装配后针尖切削面的朝向容易发生改变。医护人员在操作穿刺时,需要额外注意调整针尖切削面的朝向再进行穿刺,才能够满足临床穿刺的要求。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存在穿刺不能满足临床要求的隐患。本实施例中,内针座4与外针座1之间设置有定向结构,定向结构能够限制内针座4转动。具体的,定向结构可以是如下三种结构之一:第一种如图6所示,定向结构包括定向槽41和定向凸起11,定向凸起11设置在外针座1的内侧部,定向槽41设置在内针座4的外侧部,定向凸起11可滑动地嵌入定向槽41内,定向凸起11一体注塑成型于外针座1,定向槽41一体注塑成型于内针座4。第二种如图7所示,定向结构包括相适配的第一立面12和第二立面42,第一立面12设置在外针座1的内壁面,第二立面42设置在内针座4外壁面。第三种如图8所示,定向结构为外针座1的内壁面和内针座4的外壁面,外针座1的内壁面为非等径弧面,内针座4的外壁面亦为非等径弧面,类似橄榄球状。在装配时,针芯6的针尖切削面的朝向定向于便利血管穿刺的一固定方向,并且装配后针尖切削面的朝向不会发生改变。医护人员在操作穿刺时,针尖切削面的朝向也不会改变,保障临床穿刺效果,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在穿刺完成后,针芯6后退过程中也不会发生偏转。
如前所述,由于使用时内组件与外组件是需要相对位移的,因此需保证内组件与外组件之间是可以相对滑动的。但是在穿刺时,为了保障针芯6的前端部顺利穿刺人体血管,需要保证针芯6不后退,即需要保证内组件整体不后退,否则就会存在穿刺失败的风险。现有的防止针芯6后退的结构过于复杂,或者需要医护人员大力捏紧套管2以阻止内针座4后退,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另外在制造预装配之后,在装卸搬运、物流周转、产品分发、用前检查等多个环节亦均可能令内组件和外组件发生滑动导致位移,一旦产生位移就会使针芯6处于非初始位置时的位置,将无法实施穿刺,将其复位并不容易,则会导致留置针无法使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9所示,两侧翼片7的侧面均设置有防退凸起71,两侧的翼片7相向折合后,防退凸起71下压套管2以使得套管2抵住内针座4,以阻止内针座4后退。实际中仅一个翼片7设有防退凸起71也是可以的。防退凸起71对内针座4的阻碍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如图9所示,两侧的翼片7相向折合后,防退凸起71径向下压套管2变形,以使得套管2局部凹陷后抵住内针座4的后端部。另一种如图10所示,防退凸起71通过压紧套管2来间接压紧内针座4的外侧壁。当然实际上这两种情况可以同时使用,既抵挡内针座4的后端部,又压紧内针座4的外侧壁,充分保障内针座4不会后退。翼片7除了固定在外针座1上,也可以如图10所示,翼片7固定在套管2上。如图11和图12所示,该防退针的留置针还包括包装护套8,包装护套8可拔除地套在外针座1的前部,包装护套8与外针座1之间可拆卸地卡接,前软管3和针芯6套入包装护套8内,包装护套8设置有延伸部81,两侧的翼片7相向折合后,延伸部81抵住翼片7,以使翼片7保持折合状态,从而保障限制内针座4后移。在出厂包装时即将翼片7保持折合状态,使翼片7上的防退凸起71卡紧内针座4而不会发生非预期的滑动导致位移,拔除包装护套8即可解除对翼片7的折合限制,恢复翼片7展开的原貌。延伸部81的设置有缺口82,两侧的翼片7相向折合后,翼片7的被捏持的部位外露至缺口82外,以便医护人员捏住翼片7,再拔出包装护套8。使用时,连接输液器排气准备完毕,如图11所示捏紧两侧翼片7后拔除包装护套8,实施静脉穿刺后,松开翼片7使其展开,则解除了对内针座4的限位,轻压住翼片7,保持前软管3的前端部在血管内,拉动内软管5使针芯6从如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位移至如图2所示的输液位置,使针芯6安全收纳于套管2内,之后按照输液护理常规固定翼片7。
由于内组件需要后退至套管2内,形成“内软管5-内针座4-针芯6-套管2-外针座1-前软管3”这样的输液通道,为了避免套管2内的液体泄漏,内组件与套管2之间需要密封,传统的留置针另外需要在内针座4的外侧套有密封圈,这样内针座4的外侧需要留有安装密封圈的槽位,同时需要保障内针座4的壁厚,所以内针座4的直径需要做得比较大,对应的外侧的套管2的直径也较大。另外,需要在套管2的后端部设置对应的结构来锁定内组件,内组件的锁紧、内组件与套管2之间的密封需要不同的结构来实现,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内针座4的外侧一体注塑有活塞环9,套管2的内侧壁与内软管5的外侧壁之间通过所述活塞环9来实现密封,且在输液状态下,所述活塞环9被锁住在所述套管2的后端部。具体的,活塞环9是软质的,或是硬质的。活塞环9的纵截面由后至前呈渐宽的Y状或V状,这样活塞环9可以被套管2的内壁挤压弹性变形,从而与套管2之间紧密贴合,其优势还在于一旦临床上护理人员有诸如位移不到位之类的误操作,Y状或V状的活塞环9结构具有不可逆向行进的特点,可以防止硬质针芯6再次前伸进入血管,也可以保障其液密性,使输液管路***漏。活塞环9锁紧在套管2的后端的方式,第一种方式如图2所示,套管2的后端部是硬质的且设置有卡扣24,在输液状态下,所述活塞环9扣在所述卡扣24中。第二种方式如图14所示,套管2的后端部是硬质的,且设置有收窄结构,在输液状态下,活塞环9被套管2的后端部抵压变形,从而被夹紧固定在套管2的后端部,当使用Y形的活塞环9时,当从套管2的后端部看到活塞环9时即表示后退到位。第三种方式如图15所示,套管2的后端部套设有硬质的止位件101,在输液状态下,所述活塞环9被止位件101间接抵压变形,从而被夹紧固定在套管2的后端部,当然实际中以上三种方式可以相互替换。以上方式均可实现活塞环9被锁紧在套管2的后端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活塞环9固定在内组件的外周面,因此无需在内针座4留有用于安装传统密封圈的槽位,因此内针座4的直径可以设置得比较小,对应的套管2的直径也可以做得比较小,整体结构紧凑简单。本实施例的活塞环9一方面作为套管2内侧壁与内软管5的外侧壁之间的密封件,另一方面在输液状态下,能够锁紧内组件在套管2的后端部形成输液通道,一物多用,无需像传统那样密封件和锁紧件分别设置,因此本实施例的结构更加紧凑简单,成本也更低廉。如图13或图14所示,活塞环9是粘接固定的内软管5上的,这样亦能够实现本实施例活塞环9兼顾密封和锁紧的目的。如图16和图17所示,密封结构的另一种方式,内软管5的前端部套在所述内针座4外,内软管5的前端部扩张抵紧套管2的内侧面,形成密封结构。
本发明与经典留置针比较,在小规格(如26G)和大规格(如16G)此两极型号实现了普遍应用的可能,在小规格型号应用中,由于借助前软管3的薄壁特征,小口径的导管仍然能保证较大的输液流量,因此婴幼儿输液对其极为倚重,但此类小规格留置针因其小而加工难、成本重,造成价格昂贵,通常是常规留置针的几倍价格,不易广泛应用;而大规格型号多应用于手术室,用其大口径以应付大流量的应急输液,然而手术室此类应用一般都鲜见留置针的踪影,原因在于传统留置针的结构中需要用到橡胶制成的封闭件用于封闭针芯6拔出之后的套管2的后端,该封闭件通孔供较大口径的硬质针芯6穿过,贮存一定周期之后由于材料的疲劳,拔出硬质针芯6之后无法有效封闭,良品率极低,也造成其价格昂贵难以广泛使用,而本发明的优势则在于无需设置该封闭件,因此也无材料疲劳所导致的系列问题,其制造成本与其他规格一样,可维持低廉的制造成本及高良品率,具备广泛应用的基础。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内针座4在套管2内腔的行程是从软质部份行进至硬质部份,软质部份基于其可扩张特性,内针座4的活塞环9需要外周展开才能确保其液密性,而在硬质部份时,硬质部份并不具备可张性,内针座4上的活塞环9需要收缩才能维持液密性的同时顺畅地滑动,可弹性变形的V形或Y形活塞环9,就能确保位移行程中顺利完成从软质内腔道硬质内腔的无缝过渡,且保证其液密性不变;同时可弹性变形的V形或Y形活塞环9,在位移时即可同时有效地排清内腔的空气,保证位移后的液密性。
针芯6脱离前软管3,内组件需要后退至套管2内,形成“内软管5-内针座4-针芯6-套管2-外针座1-前软管3”这样的输液通道,然而针芯6的直径很小,流经针芯6的液体量受到限制,因此上述的输液通道的输液量比较小,速度也比较慢,常常满足不了临床使用需求。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内针座4的内部开设有与针芯6并列布置的输液孔43,输液孔43为非整圆的环形孔,优选为半圆环,输液孔43的两端口分别连通内软管5和套管2,在如图2所示的输液状态下,形成“内软管5-输液孔43-套管2-外针座1-前软管3”这样的第二输液通道,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内针座4的内部设置有台阶44,台阶44抵住内软管5的前端部,以使得内软管5的前端口与所述输液孔43相分隔,目的是避免内软管5的管壁抵挡输液孔43,起到分流的作用。第二输液通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内软管5的管壁开设有侧孔51,内软管5的外侧另粘接有与前述相同的活塞环9,内针座4的外侧与套管2的内侧壁之间留有输液间隙,输液状态下形成“内软管5-侧孔51-输液间隙-套管2-外针座1-前软管3”这样的第二输液通道。当然实际中以上两个实施例的第二输液通道可以共存,满足更大流量的临床输液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在内针座4开侧孔,输液孔43与针芯6是轴平行的,注塑成型时便于开模,适合大批量生产,产能上提升比较大。而侧孔51则是在内软管5上开孔,其加工难度更小。因此本实施例便于加工,成本低。在输液状态,除了原来的第一输液通道给人体血管输液,还另设有第二输液通道,因此能够满足大流量的临床输液需求。
为了增强本发明留置方式使用时的留置通畅性,如图1所示,套管2上有可启闭套管2内腔的夹片10,夹片10安装在套管2的软质段一端,靠近外针座1之处。夹片10是一种可以使输液通路开启或关闭的组件,临床数据表明,输液终末留置输液针时,夹片10越靠近前软管3,则越能有效地阻止留置期间血液回流至内软管5内,有效降低回血成栓引起堵塞或重新进入血管的风险。传统刚性材料无法简洁地容置夹片10或相似类型的构件,难以顾及血栓风险防范,本发明中套管2由软质段与硬质段结合的技术方案,则简单有效地解决了如何启闭输液通路的问题,为留置导管安全地留置提供了防止回血凝栓的安全保障。传统的留置针因为容置针芯的护套是硬质的,或者硬质的针芯位于护套内使整体是硬的,无法使用夹片,也就无法进行输液止液。而本申请是在保证有效收纳藏匿针芯满足防刺伤的安全性需要的前提下,套管的前段为可弯曲且弯曲后保持通畅的软管段,当输液完成后,在需要进行留置时,可以操作夹片进行止液,防止血液的回流,且夹片10靠近外针座1,防血液回流效果更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包括内组件和外组件,外组件包括外针座、套管、夹片和前软管,前软管固定于外针座的前端部,套管的前端部与外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套管、外针座和前软管依次连通;
内组件包括内针座、内软管和硬质的针芯,针芯的后端与内针座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内软管的前端部与内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内软管、内针座和针芯依次连通;
初始状态下,内软管穿设在套管内,内针座处在外针座内,针芯贯穿在前软管内且从前软管的前端穿出;
输液状态下,内组件后退被固定在套管的后端部,使得针芯脱离所述前软管且容置在套管内,形成依次经过“内软管-内针座-针芯-套管-外针座-前软管”这样的输液通道;
其特征是:所述套管的前段为可弯曲且弯曲后保持通畅的软管段,套管的位于软管段之后的位置设有硬管段,所述套管的外周面包覆有硬套管,从而形成所述硬管段;针芯脱离所述软管段并且内组件后退被固定之后,针芯被硬管段围住,所述硬管段仅围住针芯的前端部或套管的后段均为连通软管段的硬管段从而使整条针芯均被硬管段围住;
所述套管的后端部套设有硬质的止位件,在输液状态下,活塞环被止位件间接抵压变形,从而被夹紧固定在套管的后端部;
所述内组件设置有无需在内针座侧壁开孔而形成的过渡通道,所述过渡通道为开设在内针座内且与针芯并列布置的输液孔,输液孔的两端口分别连通内软管和套管,输液状态下,形成“内软管-输液孔-套管-外针座-前软管”这样的另一输液通道;内针座的内部设置有台阶,台阶抵住内软管的前端部,以使得内软管的前端口与所述输液孔相分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其特征是:内针座与外针座之间设置有定向结构,定向结构能够限制内针座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其特征是:所述外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翼片,至少一侧的所述翼片的侧面设置有防退凸起,两侧的翼片相向折合后,所述防退凸起径向下压所述套管以使得套管夹住所述内针座或顶住所述内针座的后端,以防止所述内针座后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其特征是:还包括包装护套,包装护套可拔除地套在外针座的前部,所述前软管和所述针芯套入所述包装护套内,所述包装护套设置有延伸部,两侧的翼片相向折合后,所述延伸部抵住所述翼片,使所述翼片保持折合状态,所述延伸部的设置有缺口,两侧的翼片相向折合后,翼片的被捏持部位外露至所述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其特征是:所述内组件的外周面固定有活塞环,所述套管的内壁面与内组件外周面之间通过所述活塞环来实现密封,活塞环的纵截面呈渐宽的Y状或V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其特征是:所述夹片设置在所述套管的软管段,且位于软管段的靠近外针座之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其特征是:所述内组件设置有无需在内针座侧壁开孔而形成的过渡通道,内软管的外周面设置有用于密封防泄漏的活塞环,所述过渡通道为开设在内软管的内针座与活塞环之间的管壁的侧孔,内针座的外侧与套管的内侧壁之间留有输液间隙,输液状态下形成“内软管-侧孔-输液间隙-套管-外针座-前软管”这样的另一输液通道。
CN201810716021.1A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 Active CN1089267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6021.1A CN108926752B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6021.1A CN108926752B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6752A CN108926752A (zh) 2018-12-04
CN108926752B true CN108926752B (zh) 2024-06-07

Family

ID=64446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16021.1A Active CN108926752B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267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4845A (zh) * 2019-08-20 2019-10-29 贝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
CN110384844A (zh) * 2019-08-20 2019-10-29 贝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头式注射针
CN110604852A (zh) * 2019-08-20 2019-12-24 贝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刻度的安全式多头式注射针
CN115212384A (zh) * 2022-04-29 2022-10-21 深圳市阿瑞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皮下留置针组件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9526A (ja) * 1999-03-30 2000-10-10 Terumo Corp 留置針組立体および弁体
CN1522162A (zh) * 2001-10-10 2004-08-18 ��ʽ����Jms 具有用于防止***害的带翼护罩的医用针头装置
EP1849494A1 (en) * 2006-04-28 2007-10-31 Medikit Co., Ltd. Indwelling needle assembly with retractable needle and flashback chamber
CN101146568A (zh) * 2005-03-24 2008-03-19 株式会社Jms 留置针装置
CN103830802A (zh) * 2012-11-21 2014-06-04 黄水莲 一次性使用安全型输液留置针
CN104147659A (zh) * 2014-07-28 2014-11-19 谢世庚 一次性输液软管式输液针及其输液方法
CN204121528U (zh) * 2014-09-28 2015-01-28 郭清 输液器针头保护套
CN104334225A (zh) * 2012-05-31 2015-02-04 株式会社Jms 留置针装置
CN106237480A (zh) * 2016-08-02 2016-12-21 山东赛克赛斯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低推注阻力的预充式导管冲洗器
CN106730143A (zh) * 2016-12-25 2017-05-31 美昕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折叠式安全输液针
CN206473380U (zh) * 2016-11-01 2017-09-08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可调节式动静脉穿刺针及与其配套的留置套管
WO2018079962A1 (ko) * 2016-10-25 2018-05-03 (주)한빛상사 날개 타입의 카테터 조립체용 바늘집
CN209316694U (zh) * 2018-06-29 2019-08-30 广东先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9526A (ja) * 1999-03-30 2000-10-10 Terumo Corp 留置針組立体および弁体
CN1522162A (zh) * 2001-10-10 2004-08-18 ��ʽ����Jms 具有用于防止***害的带翼护罩的医用针头装置
CN101146568A (zh) * 2005-03-24 2008-03-19 株式会社Jms 留置针装置
EP1849494A1 (en) * 2006-04-28 2007-10-31 Medikit Co., Ltd. Indwelling needle assembly with retractable needle and flashback chamber
CN104334225A (zh) * 2012-05-31 2015-02-04 株式会社Jms 留置针装置
CN103830802A (zh) * 2012-11-21 2014-06-04 黄水莲 一次性使用安全型输液留置针
CN104147659A (zh) * 2014-07-28 2014-11-19 谢世庚 一次性输液软管式输液针及其输液方法
CN204121528U (zh) * 2014-09-28 2015-01-28 郭清 输液器针头保护套
CN106237480A (zh) * 2016-08-02 2016-12-21 山东赛克赛斯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低推注阻力的预充式导管冲洗器
WO2018079962A1 (ko) * 2016-10-25 2018-05-03 (주)한빛상사 날개 타입의 카테터 조립체용 바늘집
CN206473380U (zh) * 2016-11-01 2017-09-08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可调节式动静脉穿刺针及与其配套的留置套管
CN106730143A (zh) * 2016-12-25 2017-05-31 美昕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折叠式安全输液针
CN209316694U (zh) * 2018-06-29 2019-08-30 广东先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留置针和普通输液针有啥区别;丁悠然;;江苏卫生保健;20170315(第03期);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6752A (zh) 2018-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6752B (zh) 一种软管安全输液针
US11452858B2 (en) Intravenous catheter with pressure activated valve
US20200146605A1 (en) Releaseable catheter hub retainer
US20180092585A1 (en) Flash Activated Passive Shielding Needle Assembly
US7291130B2 (en) Safety needle and catheter assembly
US5279590A (en) Catheter placement apparatus
EP0847289B1 (en) Catheter system
EP1280454B1 (en) Medical device with shield having a retractable needle
US6585703B1 (en) Dividable introducer catheter and positive-lock needle guard combination
JP5659151B2 (ja) プッシュボタン式血液制御
AU2014315524B2 (en) Passive safety I.V. blood collection catheter
EP0646387B1 (en) Catheter introducer assembly
US20210100985A1 (en) Releasable safety catheter insertion assembly
US20190314615A1 (en) Spring retract iv catheter
WO2017081226A1 (en) Needle devices with dual diameter cannula and related methods
KR20000035205A (ko) 안전 주사기
AU2001257082A1 (en) Medical device with shield having a retractable needle
EP2544750B1 (en) Catheter device with hooding feature
EP0814859B1 (en) Intravascular needle with movable safety shield
EP1545667B1 (en) Needle protector
NZ542584A (en) Safety needle and catheter assembly with bent tip area of needle
WO2022027261A1 (zh) 防逆流留置针
CN109481783B (zh)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CN213220020U (zh) 一种输注通道径向尺寸可变大的留置针
CN209771011U (zh) 防刺伤静脉留置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2

Address after: 525000 Room 301, No. 07-2, Priv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Dianhai Street, Dianbai District, Maoming,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Xianla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07-2, zone 2, priv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Dianbai County, Maom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XIANLAI MEDICAL DEVICE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