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01035B - 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01035B
CN108901035B CN201810713490.8A CN201810713490A CN108901035B CN 108901035 B CN108901035 B CN 108901035B CN 201810713490 A CN201810713490 A CN 201810713490A CN 108901035 B CN108901035 B CN 108901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dentification
determining
internet
th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134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01035A (zh
Inventor
陈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134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010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01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1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01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1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通过获取接入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2G/3G网络的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业务信息,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目标地址信息;根据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在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物联网终端标识,所述物联网终端标识指示的终端为物联网终端,实现了根据终端业务信息对接入2G/3G网络的所有终端进行是否为物联网终端的通用识别,提高了对物联网终端识别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4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业务逐步成熟,原有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2G/3G网络业务需要逐步退出市场,需要对使用2G/3G网络的物联网终端进行退网和迁转。但2G/3G网络的终端管理相对简单,难以对终端是物联网终端还是手机终端进行识别和区分,造成使用2G/3G网络的物联网终端难以退网与迁转,影响运营商的网络演进与运行维护。
现有的物联网终端识别方法是通过专用网络连接、专用协议对物联网终端设备进行注册与识别,例如将使用了特定接入点(Access Point Name,简称:APN)地址或使用了特定号码段的终端确定为物联网终端。
然而,现有技术对仅限于对专用号码、专用APN和专用协议的终端进行识别,无法对接入2G/3G网络的所有终端进行是否为物联网终端的通用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实现了对接入2G/3G网络的所有终端进行是否为物联网终端的通用识别。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接入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2G/3G网络的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业务信息,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目标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在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物联网终端标识,所述物联网终端标识指示的终端为物联网终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在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物联网终端标识,包括:
从所有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待定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确定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消息发送目标数量;
将所述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目标数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可选地,所述终端业务信息还包括终端通信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确定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消息发送目标数量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大于所述预设目标数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确定为多目标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数据,确定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通话次数;
将所述通话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通话数的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可选地,所述从所有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待定终端标识之前,还包括:
获取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标识;
相应地,所述从所有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待定终端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标识,确定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
根据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对所有所述终端标识进行分类,得到第一类终端标识和第二类终端标识;
将所述第一类终端标识,确定为所述待定终端标识。
可选地,所述终端业务信息还包括终端通信数据;
在所述根据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对所有所述终端标识进行分类,得到第一类终端标识和第二类终端标识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类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二类终端标识对应的通话次数;
将所述通话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通话数的第二类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可选地,所述根据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对所有所述终端标识进行分类,得到第一类终端标识和第二类终端标识,包括:
将所述基站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基站数的所述终端标识,确定为第一类终端标识;
将所述基站数量小于预设基站数的所述终端标识,确定为第二类终端标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接入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2G/3G网络的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业务信息,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目标地址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在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物联网终端标识,所述物联网终端标识指示的终端为物联网终端。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包括:待定终端标识获取模块和第一识别模块;
所述待定终端标识获取模块用于:从所有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待定终端标识;
所述第一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确定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将所述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目标数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可选地,所述终端业务信息还包括终端通信数据;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第二识别模块,用于:
在所述第一识别模块根据所述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确定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消息发送目标数量之后,将所述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大于所述预设目标数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确定为多目标终端标识;根据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数据,确定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通话次数;将所述通话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通话数的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可选地,还包括基站标识获取模块,用于:
在所述从所有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待定终端标识之前,获取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标识;
相应地,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分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标识,确定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根据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对所有所述终端标识进行分类,得到第一类终端标识和第二类终端标识;
所述待定终端标识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类终端标识,确定为所述待定终端标识。
可选地,所述终端业务信息还包括终端通信数据;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第三识别模块,用于:
在所述分类模块根据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对所有所述终端标识进行分类,得到第一类终端标识和第二类终端标识之后,根据所述第二类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二类终端标识对应的通话次数;将所述通话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通话数的第二类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可选地,所述分类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标识,确定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将所述基站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基站数的所述终端标识,确定为第一类终端标识;将所述基站数量小于预设基站数的所述终端标识,确定为第二类终端标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设计的所述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用于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设计的所述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通过获取接入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2G/3G网络的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业务信息,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目标地址信息;根据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在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物联网终端标识,所述物联网终端标识指示的终端为物联网终端,实现了根据终端业务信息对接入2G/3G网络的所有终端进行是否为物联网终端的通用识别,提高了对物联网终端识别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装置结构示意;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另外,A、B或C,可以理解为A、B、C三者之一的任一个。A、B和C,可以理解为A、B、C三者都包含在内。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与A相对应的B”、“A与B相对应”或者“B与A相对应”,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他信息确定B。A与B的匹配,是A与B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2G网络理解为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网络,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一般定义为无法直接传送如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话和一些如时间日期等传送的手机通信技术规格。在它的某些规格中也可以执行手机短信。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3G网络理解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的网络。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也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目前3G网络存在3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4G网络理解为***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应用了***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该技术包括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4G网络是集3G网络与无线局域网WLAN于一体,并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4G网络能够以100Mbps以上的速度下载,比通常家用宽带的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4兆)快25倍,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此外,4G网络可以在数字用户线路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手机1、抄表器2和智能锁3都接入2G/3G网络,并通过向基站4发送或接收数据实现网络通信,其中只有抄表器2和智能锁3是物联网终端。物联网终端的识别装置5可以是与各个基站4连接,各个基站4在接收到2G/3G网络中终端上传的数据,就实时或者是定期向物联网终端的识别装置5转发。转发内容包含各终端的标识、各终端上传的数据,以及自己的基站标识。物联网终端的识别装置5将从各个基站4接收到的信息存储入数据库,并根据数据库的内容对2G/3G网络中各终端是否为物联网终端进行识别。
参见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物联网终端的识别装置。该装置可以理解为是计算机软件模块,也可以理解为是硬件模块,还可以理解为是软件与硬件的结合。图2所示的方法主要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2,具体如下:
S101,获取接入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2G/3G网络的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业务信息,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目标地址信息。
具体地,终端标识和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业务信息的获取方式可以至少有两种: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从2G/3G网络的基站实时或周期性地获取,例如基站在收到终端上传的数据时,将该终端上传的数据和终端标识等信息转发至物联网终端的识别装置,或者是基站接收到终端上传的数据后存储在本地缓存,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向物联网终端的识别装置集中向物联网终端的识别装置转发缓存内容。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设置一个专门用户存储2G/3G网络上传输数据的数据库,在每个处理周期内,将2G/3G网络中各个终端上传至基站的数据都备份在该数据库中,物联网终端的识别装置直接从该数据库调取数据,提取出接入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2G/3G网络的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业务信息。终端标识和相应的终端业务信息的获取可以是在每个处理周期中进行的,每一个周期结束后清除所有存储的终端标识和相应的终端业务信息再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数据获取,由此可以减少数据存储量,防止因网络数据过多而导致存储器数据溢出的问题。上述接入2G/3G网络的终端的终端标识,例如可以是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简称:IMEI)。
S102,根据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在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物联网终端标识。
其中,所述物联网终端标识指示的终端为物联网终端。终端业务信息可以理解为是终端发出和/或接收到的数据,例如终端发出的网页访问请求、通话连接建立请求、抄表数据或门锁传感信息等。在具体实现方式中,根据各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业务信息或者再结合其他与终端行为相关的信息,对各终端的行为进行分析,若终端行为更接近物联网终端,则将该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若终端行为更接近手机终端,则将终端标识确定为非物联网终端标识。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通过获取接入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2G/3G网络的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业务信息,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目标地址信息;根据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在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物联网终端标识,所述物联网终端标识指示的终端为物联网终端,实现了根据终端业务信息对接入2G/3G网络的所有终端进行是否为物联网终端的通用识别,提高了对物联网终端识别的准确性。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如何根据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在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物联网终端标识,下面集合图3-5及相应的三个实施例,对三种可选的实现过程进行说明。其中,图3所示实施例是根据目标地址信息进行物联网终端标识的识别。图4所示实施例是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图3所示实施例无法识别出的物联网终端标识集合里,再结合通话次数做进一步的识别。图5所示实施例是在图3所示实施例进行识别之前,先对所有终端标识进行了分类,将一类终端标识进行如图3所示实施例的识别,另一类终端标识则直接以通话次数进行物联网终端标识的识别。
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102的过程可以主要包括步骤S201至步骤S203,具体如下:
S201,从所有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待定终端标识。
具体地,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将所有的终端标识都确定为待定终端标识。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将现有技术中能够以专用号码、专用APN或专用协议识别出来时物联网终端的终端标识剔除,剩余的终端标识作为待定终端标识,从而减少步骤S202至步骤S203的工作量。再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对所有终端标识进行划分,将一部分终端标识作为待定终端标识进行下一步中依据目标地址信息进行的物联网终端标识识别,另一部分则以现有技术或者是其他方法进行物联网终端标识识别,减少步骤S202至步骤S203的工作量。
S202,根据所述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确定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消息发送目标数量。
具体地,终端上传给基站的数据中应当包含终端自己的终端标识、数据内容和目标地址。其中,终端标识例如可以是IMEI和/或设备序列号。目标地址信息可以理解为是终端上传数据的发送目标的地址,例如是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e Locator,简称:URL)。目标地址信息也可以理解为是发送目标的地址中的部分特征信息,例如是URL的一级地址。一级地址可以表示数据发送目标的主要特征。例如,终端上传的数据中包含了其数据发送目的地址为http://answer.com/question/1234567.html,那么可以将其一级地址answer.com作为该终端的目标地址信息。目标地址信息可以表示终端向哪些目标发送了数据,由此可以确定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消息发送目标数量。例如某终端对应的目标地址信息为:answer.com、abc.com、def.com,那么该终端对应的消息发送目标数量为3。
S203,将所述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目标数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具体地,预设目标数可以是1或者2。以预设目标数为1举例,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目标数,则表明所述待定终端标识指示的终端仅仅与1个目标产生过数据交互,该终端的行为可以认为是物联网终端的常规行为,因此将其对应的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本实施例通过对目标地址信息的分析,实现对物联网终端的识别。
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终端业务信息还可以包括终端通信数据。在所述S202之后,还包括在所述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大于所述预设目标数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中,进行物联网终端识别的过程,主要包括步骤S301至步骤S303,具体如下:
S301,将所述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大于所述预设目标数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确定为多目标终端标识。
具体地,可以将图3所示实施例中没有被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的剩余标识,确定为多目标终端标识。以预设目标数为2为例,多目标终端标识指示的终端是与2个以上的多个目标进行数据交互的终端,其行为与手机终端较为接近,但也可能是物联网终端,例如物联网的位置传感器终端根据所处的不同位置可以向相应区域的服务器汇报数据,因此在下面的步骤中将以通话次数作为进一步的判断和识别的依据。
S302,根据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数据,确定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通话次数。
具体地,终端通信数据可以理解为终端向基站发送的数据内容,例如具体的请求和响应信息。在检测到有通话链接建立请求或者接受通话响应时,确定为一次通话,由此可以确定每个终端对应的通话次数。
S303,将所述通话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通话数的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具体地,预设通话数可以是0、1或者2。例如若某终端的通话次数为0,则可以认为该终端不具有通话功能,因此可以认为该终端也是物联网终端。
本实施例通过以通话次数作为识别物联网终端的依据,在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大于所述预设目标数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中进一步识别出物联网终端标识,减少了识别疏漏的可能性。
参见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流程示意图,在图2或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所述步骤S201之前,还可以包括图4所述的步骤S401,获取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标识。
具体地,各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业务信息可以是从2G/3G网络基站获取到的,而同时还获取到基站标识表示数据来源于哪个基站。
相应地,所述步骤S201可以包括步骤S402至步骤S404,具体如下:
S402,根据所述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标识,确定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
可以理解为,移动的终端随着位置变化进入不同基站的覆盖区域,可以从不同基站获取该终端的终端标识,因此移动的终端可能会对应2个或2个以上的基站标识。
S403,根据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对所有所述终端标识进行分类,得到第一类终端标识和第二类终端标识。
具体地,一种分类的方式可以是以一个预设基站数为分类标准,基站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基站数的终端标识分为一类,基站数量小于预设基站数的终端标识分为一类。将其中一类的终端标识确定为第一类终端标识,则另一类的终端标识为第二类终端标识。相比起获取终端标识对应的通话次数,从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业务信息中提取出目标地址信息需要更加复杂的过程和更多的工作量,通过将所有终端标识分类,仅将第一类终端标识进行以目标地址信息为依据的物联网终端识别,减少了需要进行获取目标地址信息的终端标识数量,降低了计算负荷。
S404,将所述第一类终端标识,确定为所述待定终端标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终端业务信息还包括终端通信数据。继续如图5所示,在S403之后,还可以包括:
S405,根据所述第二类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二类终端标识对应的通话次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是将所述基站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基站数的所述终端标识,确定为第一类终端标识;将所述基站数量小于预设基站数的所述终端标识,确定为第二类终端标识。那么第一类终端标识可能对应的是移动终端,第二类终端标识可能对应的是固定终端或未移动的移动终端。通常手机终端是移动终端,而例如智能门锁、抄表器、温控器等物联网设备都是固定终端,且固定终端数量通常比移动终端数量要大得多。因此,将相对更少量的第一类终端进行以目标地址信息为依据的物联网终端识别,而将与固定终端或未移动的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类终端标识,进行下一步中以通话次数为依据的物联网终端识别,可以加快物联网终端的识别速度、提高识别效率。
S406,将所述通话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通话数的第二类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本实施例中通话次数的确定方式,以及物联网终端标识的确定方式可以参见图4所示步骤S302和步骤S303。
参见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61,用于获取接入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2G/3G网络的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业务信息,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目标地址信息。
确定模块62,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在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物联网终端标识,所述物联网终端标识指示的终端为物联网终端。
图6所示实施例的装置对应地可用于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图6所示的结构,所述确定模块62包括:待定终端标识获取模块63和第一识别模块64。
所述待定终端标识获取模块63用于:从所有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待定终端标识。
所述第一识别模块64用于:根据所述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确定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将所述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目标数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图6所示的结构,所述终端业务信息还包括终端通信数据。所述确定模块62还包括第二识别模块65,用于:
在所述第一识别模块根据所述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确定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消息发送目标数量之后,将所述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大于所述预设目标数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确定为多目标终端标识;根据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数据,确定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通话次数;将所述通话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通话数的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参见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7所示的结构还包括基站标识获取模块66,用于:在所述从所有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待定终端标识之前,获取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标识。
相应地,继续参考图7所示的结构,所述确定模块62还包括分类模块67,用于:根据所述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标识,确定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根据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对所有所述终端标识进行分类,得到第一类终端标识和第二类终端标识。
所述待定终端标识获取模块63用于:将所述第一类终端标识,确定为所述待定终端标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终端业务信息还包括终端通信数据。所述确定模块62还包括第三识别模块68,用于:
在所述分类模块根据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对所有所述终端标识进行分类,得到第一类终端标识和第二类终端标识之后,根据所述第二类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二类终端标识对应的通话次数;将所述通话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通话数的第二类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分类模块67用于:
根据所述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标识,确定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将所述基站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基站数的所述终端标识,确定为第一类终端标识;将所述基站数量小于预设基站数的所述终端标识,确定为第二类终端标识。
参见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处理器91、存储器92和计算机程序;其中
存储器92,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该存储器还可以是闪存(flash)。所述计算机程序例如是实现上述方法的应用程序、功能模块等。
处理器9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中装置执行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9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91集成在一起。
当所述存储器92是独立于处理器91之外的器件时,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总线93,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92和处理器9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例如,可读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可读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可读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在上述装置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接入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2G/3G网络的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业务信息,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目标地址信息;
从所有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待定终端标识;根据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确定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将所述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目标数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所述物联网终端标识指示的终端为物联网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业务信息还包括终端通信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确定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消息发送目标数量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大于所述预设目标数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确定为多目标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数据,确定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通话次数;
将所述通话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通话数的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有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待定终端标识之前,还包括:
获取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标识;
相应地,所述从所有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待定终端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标识,确定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
根据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对所有所述终端标识进行分类,得到第一类终端标识和第二类终端标识;
将所述第一类终端标识,确定为所述待定终端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业务信息还包括终端通信数据;
在所述根据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对所有所述终端标识进行分类,得到第一类终端标识和第二类终端标识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类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二类终端标识对应的通话次数;
将所述通话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通话数的第二类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对所有所述终端标识进行分类,得到第一类终端标识和第二类终端标识,包括:
将所述基站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基站数的所述终端标识,确定为第一类终端标识;
将所述基站数量小于预设基站数的所述终端标识,确定为第二类终端标识。
6.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接入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2G/3G网络的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业务信息,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发送数据的目标地址信息;
确定模块,用户根据所述终端业务信息,在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物联网终端标识,所述物联网终端标识指示的终端为物联网终端;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待定终端获取模块和第一识别模块;
所述待定终端标识获取模块,用于从所有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待定终端标识;
所述第一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确定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将所述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目标数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业务信息还包括终端通信数据;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第二识别模块,用于:
在所述第一识别模块根据所述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地址信息,确定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对应的消息发送目标数量之后,将所述消息发送目标数量大于所述预设目标数的所述待定终端标识,确定为多目标终端标识;根据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数据,确定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通话次数;将所述通话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通话数的所述多目标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站标识获取模块,用于:
在所述从所有所述终端标识中,确定待定终端标识之前,获取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标识;
相应地,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分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标识,确定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根据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对所有所述终端标识进行分类,得到第一类终端标识和第二类终端标识;
所述待定终端标识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类终端标识,确定为所述待定终端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业务信息还包括终端通信数据;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第三识别模块,用于:
在所述分类模块根据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对所有所述终端标识进行分类,得到第一类终端标识和第二类终端标识之后,根据所述第二类终端标识对应的所述终端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二类终端标识对应的通话次数;将所述通话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通话数的第二类终端标识,确定为物联网终端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标识,确定各所述终端标识对应的基站数量;将所述基站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基站数的所述终端标识,确定为第一类终端标识;将所述基站数量小于预设基站数的所述终端标识,确定为第二类终端标识。
CN201810713490.8A 2018-06-29 2018-06-29 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9010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3490.8A CN108901035B (zh) 2018-06-29 2018-06-29 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3490.8A CN108901035B (zh) 2018-06-29 2018-06-29 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1035A CN108901035A (zh) 2018-11-27
CN108901035B true CN108901035B (zh) 2021-07-27

Family

ID=64347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13490.8A Active CN108901035B (zh) 2018-06-29 2018-06-29 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010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4970A (zh) * 2019-03-18 2019-07-19 清华大学 网络设备区分判别方法及装置
CN111931797B (zh) * 2019-05-13 2023-09-08 ***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业务所属网络的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010510B (zh) * 2019-12-20 2024-03-19 ***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业务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2491994B (zh) * 2020-11-17 2022-04-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车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2428A (zh) * 2011-09-15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及***
CN104113880A (zh) * 2014-06-06 2014-10-22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流控制方法和***
CN104994530A (zh) * 2015-07-09 2015-10-21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组MAC地址的多Wi-Fi物联网设备分组集体控制***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60470B1 (ko) * 2014-01-07 2015-10-16 한국과학기술원 스마트 연결 장치 및 스마트 연결 장치를 활용하여 IoT 장치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2428A (zh) * 2011-09-15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附着的方法及***
CN104113880A (zh) * 2014-06-06 2014-10-22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流控制方法和***
CN104994530A (zh) * 2015-07-09 2015-10-21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组MAC地址的多Wi-Fi物联网设备分组集体控制***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识别方法;肖清旺等;《电信科学》;2017021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1035A (zh) 201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01035B (zh) 物联网终端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0300050B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A2845413C (en) Radio resource optimiz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685178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951404B (zh) 一种用于移动通讯设备终端的下载方法及其装置
CN106658652B (zh) 连接WiFi热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67327A (zh) 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395572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物联网网关
CN110545307B (zh) 边缘计算平台、调用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82293B (zh) 流量产品推送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6468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O2016041171A1 (zh) 确定终端漫游状态的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WO2023020187A1 (zh) 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006623A1 (zh) 移动wifi热点优选接入的方法、热点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0875983B (zh) 终端业务质量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EP2903344A1 (en) Server device capable of analyzing communication behavior, control method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13423120A (zh) 基于专网终端的数据分流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429296B (zh) 用于终端与上网信息关联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544324A (zh) 一种用户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954667B (zh) 热点移动终端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078081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service processing thereof
CN112399209B (zh) 一种视频业务识别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070756B (zh) 统计网络流量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583649B (zh) 识别手机热点的方法和装置
KR101957952B1 (ko) 이종네트워크 연동을 위한 단말기 및 그를 이용한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