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6673A - 无线通信***、无线设备、中继节点以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无线设备、中继节点以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6673A
CN108886673A CN201680084156.XA CN201680084156A CN108886673A CN 108886673 A CN108886673 A CN 108886673A CN 201680084156 A CN201680084156 A CN 201680084156A CN 108886673 A CN108886673 A CN 1088866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base station
relay node
opportunity
wireless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41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红阳
下村刚史
田中良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86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66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6Cell enhancers or enhancement, e.g. for tunnels, building sha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synchronizing of arrival of multiple up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无线通信***可以具备基站(11)、中继节点(13)以及无线设备(12)。无线设备(12)可以以不经由中继节点(13)的方式从基站(11)接收下行链路(DL)的信号,经由中继节点(13)向基站(11)发送上行链路(UL)的信号。基站(11)利用有关基站(11)与中继节点(12)之间的时机提前(TA)的信息,通过(DL)信号控制无线设备(12)发送(UL)信号的时机。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无线设备、中继节点以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记载的技术涉及无线通信***、无线设备、中继节点以及基站。
背景技术
由于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各种“物体”可以搭载通信功能。搭载通信功能的各种“物体”能够连接于因特网或无线接入网等进行通信或者“物体”之间进行通信。
“物体”之间的通信还被称为“D2D(device to device:设备到设备)通信”、“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机器类通信)”等。因此,搭载通信功能的“物体”还被称为D2D设备、MTC设备等。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87719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5/029953号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211V13.0.0(2015-1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1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果多个MTC设备单独连接于基站进行数据发送,则导致基站的处理能力不足或者降低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在无线通信***配置有向基站中继多个MTC设备的数据发送的中继节点。
在这种情况下,MTC设备不会直接向基站进行发送,发送给中继节点。换言之,MTC设备的针对基站的直接的上行(UL)通信受到限制。
因此,基站无法从该MTC设备直接获取例如有关用于调整从MTC设备向中继节点的发送时机的时机提前(timing advance,TA)的信息。
因此,基站无法适当地控制连接于中继节点的各个MTC设备的发送时机。如果各个MTC设备的发送时机得到不适当的控制,则各个MTC设备发送的信号之间出现干扰,中继节点接收失败来自MTC设备的信号的概率增加。
根据一方面,本说明书记载的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能够适当地控制对于无线设备的中继节点的发送时机,该无线设备的对于基站的UL通信受到限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一方面中,无线通信***可以具备基站、中继节点以及无线设备。无线设备以不经由所述中继节点的方式从所述基站接收下行链路的信号,并且经由所述中继节点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链路的信号。所述基站利用关于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节点之间的时机提前的信息,可以通过所述下行链路的信号控制所述无线设备发送所述上行链路的信号的时机。
并且,在一方面中,无线设备可以具备通信部以及控制部。通信部可以以不经由中继节点的方式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的信号,并且经由所述中继节点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链路的信号。控制部可以根据控制所述上行链路的信号的发送时机的信息,控制所述上行链路的信号的发送时机,控制所述上行链路的信号的发送时机的信息是利用关于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节点之间的时机提前的信息在所述基站确定且在所述通信部中从所述基站通过所述下行链路的信号接收。
进一步地,在一方面中,中继节点可以中继无线设备与基站之间的上行链路的通信。该中继节点可以具备通信部以及发送部。通信部可以向所述基站中继从所述基站接收下行链路的信号的所述无线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的信号。作为所述基站基于所述下行链路的信号控制所述无线设备的所述上行链路的信号的发送时机时利用的信息,发送部向所述基站发送有关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节点之间的时机提前的信息。
并且,在一方面中,基站可以向无线设备发送下行链路的信号。该基站可以具备接收部以及控制部。接收部可以从对所述无线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的信号进行中继的中继节点接收关于所述中继节点与所述基站之间的时机提前的信息。控制部可以利用有关所述时机提前的信息,基于发送给所述无线设备的所述下行链路的信号,控制所述无线设备发送所述上行链路的信号的时机。
发明效果
作为另一方面,能够适当地控制针对基站的上行链路的通信受到限制的无线设备对于中继节点的发送时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的一举例示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多个无线设备向中继节点发送的信号出现干扰的例子的时序图。
图3是示出根据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的第一实施例的动作例的序列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设备(MUE)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中继节点(中继UE)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基站(eNB)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动作例的序列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7示出的TA估计处理的一例的序列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设备(MUE)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中继节点(中继UE)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基站(eNB)的构成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但是,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不应该理解为排除下面没有公开的各种变形或技术的应用。并且,下面说明的各种示例性方式还可以适当地组合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下面的实施方式所使用的附图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标注同一标记的部分表示等同或相同的部分。
图1是根据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的一举例示出意图。图1示出的无线通信***1示例性地可以具备基站11、多个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12以及中继(Relay)UE13。
基站11形成无线区域100。通过一个基站11可以形成一个无线区域100,还可以形成多个无线区域100。无线区域100根据基站11发送的无线电波的到达范围(还可以称为“覆盖”)来决定。
“无线区域”还可以称为“小区”、“覆盖区域”或者“通信区域”。“小区”还可以分割为“扇区”。
基站11还可以称为“基地台(BS)”、“节点B(NB)”或者“增强式NB(eNB)”。
在UE12以及中继UE13位于无线区域100内时,可以与基站11进行无线通信。UE12以及UE13是无线设备的一例。UE12以及13还可以称为无线设备、移动终端或者终端装置。
作为非限定性的一例,UE12可以是构成传感器网络且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传感器设备或计量仪(测定器)等。作为非限定性的一例,中继UE13可以是便携式电话或智能手机等。
为了便于说明,eNB11与UE12以及13之间的无线通信还可以称为“蜂窝通信”。示例性地,“蜂窝通信”应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或基于LTE-Advanced的无线通信方式。为了便于说明,蜂窝通信的信号还可以简称为蜂窝信号。
但是,UE12不向eNB11直接发送信号,而是经由中继UE13发送信号。换言之,从UE12到eNB11的上行(Uplink,UL)通信可以经由中继UE13进行。
相对于此,从eNB11到UE12的下行(Downlink,DL)通信可以经由中继UE13进行,还可以不经由中继UE13,而是直接进行。换言之,UE12可以经由中继UE13接收eNB11发送的信号,还可以直接接收。
将UE12的UL通信由中继UE13中继到eNB11,从而与针对基站11直接发送信号时相比,UE12能够以较少的功率进行UL通信。
并且,如果eNB11对于中继UE13分配UL以及DL的无线资源,则无需向多个UE12的各个分配UL通信的无线资源。因此,能够提高UL通信用的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如上所述,UE12与中继UE13之间的通信还被称为“D2D(Device-to-Device)”通信。
为了方便,UE12还可以称为“D2D UE12”、“MTC UE12”、“远程MTC UE12”、“MTC设备12”、“MTC节点12”等。“MTC UE12”可以简称为“MUE12”。为了方便,中继UE13还称为“中继节点13”。
传感器设备或计量仪等MUE12有时配置在与视野较好的室外等相比无线电波难以到达且无线环境不能说良好的地方、例如室内或地下室。因此,有时最好是对于MUE12增强(coverage enhancement,CE)eNB11提供的标准的覆盖。
例如有时希望比LTE或LTE-Advanced中的标准的覆盖增强数dB~几十dB(例如20dB)程度的覆盖。为此,作为CE技术的一例,有时采用被称为“重复(repetitions)”的技术。
“重复”是将相同的信号在不同的时间反复发送的技术。例如,eNB11将相同DL的数据信号或相同的控制信号的发送反复有限的次数,从而能够提高MUE12中的接收成功率。因此,能够增强DL通信的覆盖。
但是,由于IoT,各种“物体”可以搭载通信功能。搭载了通信功能的各种“物体”相当于MUE12。因此,可以连接LTE等无线接入网的MUE12的数量也有可能变成大量。
对于传感器设备或计测仪等MUE12,往往各个MUE12一次发送的数据量比便携式电话或智能手机等UE相比少。
因此,MUE12还被称为低成本(LC-)MTC设备12。LC-MTC设备12实施的MTC还被称为LC-MTC。
在LC-MTC中,每当MUE12出现发送数据时、例如eNB11控制各个MUE12的发送时机时,控制信道的资源消耗量增加。
例如eNB11通过在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等DL的控制信道发送TA(timing advance:时机提前)指令,从而能够控制各个MUE12的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
但是,如果每当一次发送数据量较小的MUE12中出现发送请求时通过一个TA指令来控制一个TTI,则用于TA指令的发送的控制信道的资源消耗量增加。
为此,在LTE中,有时采用被称为“TTI绑定”的技术。根据在TTI绑定,通过一次的TA指令,可以向UE指示将同一发送数据在多个TTI中连续发送。因此,能够抑制用于TA指令的发送的控制信道的资源消耗量。
即使利用TTI绑定,在无线通信***1中,如果配置大量的MUE12,则eNB11需要发送大量的TA指令。
为此,如上所述,将MUE12的UL通信汇集到中继UE13,限制为经由中继UE13的通信,从而eNB11对中继UE13发送TA指令即可,无需对各个MUE12发送。
但是,如上所述,如果从MUE12到eNB11的直接的UL通信受到限制,则从MUE12无法向eNB11发送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信号。因此,eNB11无法估计与用于MUE12的TA有关的信息(下面,有时简称为“TA信息”。)。
如果无法估计TA信息,则eNB11无法适当地控制各个MUE12的发送时机,所以存在很多MUE12时,从MUE12到中继UE13的UL通信之间有可能出现干扰。在出现干扰时,中继UE13接收失败来自MUE12的信号的概率增加。
图2示出了两台MUE#1以及#2发送的信号(例如,子帧)之间出现干扰的例子。需要说明的是,在LTE,“子帧”具有1ms的帧长。
在图2的例子中,从eNB11到MUE#1的传播延迟是t1,从eNB11到MUE#2的传播延迟是t2。并且,从MUE#1到中继UE13的传播延迟是Δ1,从MUE#2到中继UE13的传播延迟是Δ2。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假设t1+Δ1>t2+Δ2。
假设eNB11为MUE#1在UL的子帧的开始时机T分配用于D2D通信的某一个无线资源(例如,LTE的资源块(RB))。假设分配的RB为“RB#3”。
MUE#1从eNB11传播延迟t1接收信号,所以MUE#1在D2D通信中发送的子帧的开始时机是(T+t1)。MUE#1在D2D通信中向中继UE13发送的子帧受到Δ1的传播延迟,所以在中继UE13中,在(T+t1+Δ1)的时机接收,在(T+1+t1+Δ1)的时机结束接收。
在这里,假设在下一个子帧的开始时机(T+1),eNB11为MUE#2也分配用于D2D通信的RB#3。MUE#2从eNB11传播延迟t2接收信号,所以MUE#2在D2D通信中发送子帧的开始时机是(T+1+t2)。
MUE#2在D2D通信中向中继UE发送的子帧受到Δ2的传播延迟,所以在中继UE13中,在(T+1+t2+Δ2)的时机接收,在(T+2+t2+Δ2)的时机结束接收。
其中,在中继UE13中,MUE#2发送的子帧的接收开始时机(T+1+t2+Δ2)在MUE#1发送的子帧的接收结束时机(T+1+t1+Δ1)之前。因此,两个子帧的至少一部分重复。
因此,如果不调整MUE#1以及#2的针对中继UE13的发送时机,在子帧之间出现干扰,中继UE13容易接收失败D2D通信的子帧。
为此,在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说明即使在MUE12无法利用对于eNB11的直接的UL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TA指令调整MUE12的发送时机的例子。
例如,eNB11在中继UE13的协助下确定MUE12用于向中继UE13发送D2D通信的数据信号的实际的发送时机。示例性地,说明以下的两个实施例。
(1)例如,eNB11可以将中继UE13的TA信息用于MUE12的实际的D2D发送时机的确定、控制中。
(2)例如,中继UE13估计MUE12的TA信息,并将估计的TA信息报告eNB11。eNB11基于从中继UE13报告的MUE12的TA信息和中继UE13的TA信息,可以确定并控制MUE12的实际的发送时机。
需要说明的是,“中继UE13的TA信息”是指中继UE13与eNB11之间的TA信息,是第一TA信息的一例。中继UE13与eNB11可以进行UL以及DL的任意通信,所以可以从eNB11定期或不定期地接收TA指令。
中继UE13将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接收的TA指令所表示的TA信息存储在存储部,还可以更新。存储在该存储部的TA信息作为“中继UE13的TA信息”从中继UE13可以发送到eNB11。
相对于此,中继UE13估计的“MUE2的TA信息”是指MUE2与中继UE13之间的TA信息,是第二TA信息的一例。
(第一实施例)
图3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动作例。
如图3举例示出,eNB11在CE向DL发送寻呼信息(还可以称为“寻呼信号”。)(步骤S1)。寻呼信息是在作为控制信道的一例的寻呼信道传输的信息的一例。
MUE12在接收到eNB11在DL的寻呼信道发送的寻呼信息时,可以发送发现信号(DS)(步骤S2)。DS是用于搜索、发现中继UE13的信号的一例。DS可以包括S-TMSI。
“S-TMSI”是“SAE 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SAE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符)”的简称,“SAE”是“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架构演进)”的简称。S-TMSI是分配给MUE12的临时识别符(MUE ID)的一例。
中继UE13在接收到MUE12发送的DS时,可以向eNB11发送MUE12的信息(例如S-TMSI)和中继UE13的TA信息(步骤S3)。示例性地,中继UE13可以将这些信息利用PRACH或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等发送给eNB11。
PRACH在中继UE13初次接入eNB11时使用,或者在eNB11之间重建(re-establishment)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是使用。
例如,中继UE13可以将MUE12的信息和中继UE13的TA信息利用随机接入(RA)前导码通知eNB11,还可以利用RRC连接重建请求信号通知eNB11。
当利用RRC连接重建请求信号时,eNB11可以向中继UE13发送RRC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信号(步骤S4)。中继UE13接收RRC连接重配置信号,从而可以向eNB11发送RRC连接重建请求信号。
另一方面,如果建立了中继UE13与eNB11之间的RRC连接,变成可以利用PUCCH或PUSCH的状态,则中继UE13可以在PUCCH或PUSCH向通知eNB11通知MUE12的信息和中继UE13的TA信息。
eNB11在从中继UE13接收MUE12的信息和中继UE13的TA信息时,可以通过DL的CE向MUE12发送C-RNTI以及中继UE13的层2的识别符(relay UE L2ID)(步骤S5)。
“C-RNTI”是“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识别符)”的简称,是eNB11为MUE12分配的临时的小区识别符的一例。示例性地,C-RNTI以及中继UE层2ID的发送可以利用作为DL的数据信道的一例的PDSCH进行。
例如,eNB11利用在PDSCH发送给MUE12的随机接入响应(回答)消息,可以向MUE12通知C-RNTI以及中继UE层2ID。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中继是层3中继,但是,为了协助eNB11,可以增强到层2中继。因此,eNB11可以向MUE12发送层2的ID。
在层2中继中,可以将接收到的无线(RF)信号解调以及解密之后再次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发送RF信号。在层2的中继中,进行接收信号的重新编码以及调制,所以可以期待改善其它小区的干扰或噪声放大导致的接收特性恶化的效果。在层2的中继中,无需进行用户数据的重新发送处理和传输处理。
eNB11可以向MUE12发送MUE12在与中继UE13的D2D通信中使用的资源的分配信息和基于中继UE13的TA信息确定的TA指令(步骤S6)。为了方便,将用于D2D通信的资源还可以称为“D2D资源”。
示例性地,发送D2D资源的分配信息以及TA指令时可以利用作为DL的控制信道的一例的PDCCH。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步骤S5和步骤S6合并为一个步骤。
MUE12根据从eNB11接收的D2D资源的分配信息,可以向中继UE13发送SA(scheduling assignment:调度任务)消息(步骤S7)。示例性地,SA表示在频域以及时域中的与传播MUE12的发送数据信号的物理信道相关联的接收资源的位置。
之后,MUE12可以在TA指令中指定的发送时机,将D2D数据信号发送给中继UE13(步骤S8)。中继UE13在从MUE12接收到D2D数据信号时,可以将接收的D2D数据信号传输给eNB11(步骤S9)。
如以上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eNB11可以基于中继UE13的TA信息,确定针对eNB11无法利用(换言之,受到限制)直接的UL通信的MUE12的TA信息,之后向该MUE12发送TA指令。
换言之,eNB11可以基于中继UE13与eNB11之间的TA信息,调整或者控制MUE12向中继UE13发送的D2D数据信号的发送时机,而不是各个MUE12与中继UE13之间的TA信息。
其理由是在多个MUE12可以连接中继UE13的状态下,各个MUE12与中继UE13之间的距离相同或者即使不同如果没有很大差别,则有时可以进行类似的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即使基于中继UE13与eNB11之间的TA信息,控制各个MUE12针对中继UE13的发送时机,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同的MUE12的发送信号之间出现干扰的概率。
(MUE、中继UE以及eNB的构成例)
其次,对于上述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MUE12、中继UE13以及eNB11的构成例,分别参照图4~图6进行说明。
(MUE12的构成例)
图4是示出MUE12的构成例的框图。如图4示出,示例性地,MUE12可以具备蜂窝通信用发送处理部121以及接收处理部122、D2D通信用发送处理部123以及接收处理部124以及控制部125。
蜂窝通信用接收处理部122以及D2D通信用发送处理部123可以视为以不经由中继UE13的方式从eNB11接收DL信号,并且经由中继UE13向eNB11发送UL信号的通信部的一例。
示例性地,蜂窝通信用发送处理部121可以具备信道编码器1211、逆快速傅里叶变换器(IFFT)1212、CP附加器(Cyclic Prefix Adder)1213、无线(RF)发送部1214以及发送天线1215。
示例性地,信道编码器1211对UL的蜂窝通信中发送的数据通信量进行信道编码。
示例性地,IFFT1212对信道编码后的数据通信量进行IFFT(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速傅里叶逆变换)。通过IFFT,作为频域信号(例如,基带信号)的数据通信量转换为时域信号。
示例性地,CP附加器1213对通过IFFT1212得到的时域信号附加CP。通过CP的附加,能够抑制发送信号的符号之间的干扰和副载波之间的干扰。
示例性地,RF发送部1214将附加有CP的发送基带信号转换为无线频率,通过发送天线1215发送。
另一方面,示例性地,蜂窝通信用接收处理部122可以具备接收天线1220、RF接收部1221、CP去除器(Cyclic Prefix Remover)1222以及PDSCH解调部1223。
示例性地,RF接收部1221将通过接收天线1220接收的DL的蜂窝通信的无线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
示例性地,CP去除器1222去除附加在接收基带信号的CP。
示例性地,PDSCH解调部1223从去除CP的接收基带信号解调出作为DL的数据信道的一例的PDSCH的信号。
示例性地,D2D通信用发送处理部123可以具备SA(Schedule Assignment:)生成部1231、D2D数据生成部1232、DS(Discovery Signal)生成部1233、RF发送部1234以及发送天线1235。
示例性地,SA生成部1231生成上述的SA。
示例性地,D2D数据生成部1232生成D2D数据信号。
示例性地,DS生成部1233生成用于搜索发现中继UE13的上述的发现信号(DS)。
示例性地,RF发送部1234将上述的各生成部1231~1233中生成的信号转换为无线频率的信号,从发送天线1235发送。
包括DS生成部1233以及RF发送部1234的模块可以视为发送DS的发送部的一例。
另一方面,示例性地,D2D通信用接收处理部124可以具备接收天线1240、RF接收部1241、D2D DS检测部1242以及D2D数据信号解调部1243。
RF接收部1241将从接收天线1240接收的D2D通信的无线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
示例性地,D2D DS检测部1242从接收基带信号检测其它的UE12发送的DS。
示例性地,D2D数据信号解调部1243从接收基带信号解调出D2D数据信号。
示例性地,MUE12的控制部125可以基于从eNB11通过DL信号接收的用于控制UL信号发送时机的TA信息,控制UL信号发送时机。该TA信息是利用eNB11与中继UE13之间的TA信息由eNB11确定的信息。
作为非限定性的一例,控制部125可以具备资源设定(Resource Configuration)/TA指令部1251以及D2D调度器1253。
示例性地,资源设定/TA指令部1251基于从PDSCH解调部1223解调的信号可以得到的资源分配信息以及TA指令,进行D2D资源的设定(configuration)。通过基于TA指令进行D2D资源的设定,可以将D2D数据信号的发送时机控制在基于TA指令的时机。
示例性地,D2D调度器1253按照资源设定/TA指令部1251进行的资源设定,进行分别用于上述的SA、D2D数据信号以及DS的发送的D2D资源的调度。
(中继UE13的构成例)
图5是示出中继UE13的构成例的框图。如图5示出,示例性地,中继UE13可以具备蜂窝通信用发送处理部131以及接收处理部132、D2D通信用发送处理部133以及接收处理部134以及控制部135。
示例性地,D2D通信用接收处理部134以及蜂窝通信用发送处理部131可以将由从eNB11接收DL信号的MUE12发送的UL信号向eNB11中继的通信部的一例。
蜂窝通信用发送处理部131是向eNB11发送eNB11与中继UE13之间的TA信息,作为eNB11基于DL信号控制MUE12的UL信号的发送时机时使用的信息的发送部的一例。
作为非限定性的一例,发送处理部131可以具备信道编码器1311、UL信号生成部1312、IFFT1313、CP附加器1314、RF发送部1315以及发送天线1316。
示例性地,信道编码器1311对UL的蜂窝通信中发送的数据通信量进行信道编码。在信道编码器1311编码的数据通信量除了可以包括中继UE13生成的数据通信量之外,还可以包括在D2D通信用接收处理部134接收的D2D数据信号的通信量。
示例性地,UL信号生成部1312生成发送给eNB11的UL信号(例如,PRACH信号或RRC连接重建请求信号、PUCCH信号、PUSCH信号等)。
如图3的步骤S3中示出,当利用PRACH向eNB11通知MUE ID和中继UE13的TA信息时,UL信号生成部1312可以生成包括表示这些信息的RA前导码的PRACH信号。
当利用RRC连接重建请求信号向eNB11通知MUE ID和中继UE13的TA信息时,UL信号生成部1312可以生成包括这些的信息组的RRC连接重建请求信号。
当利用PUCCH向eNB11通知MUE ID和中继UE13的TA信息时,UL信号生成部1312可以生成包括这些信息组的PUCCH信号。
在利用PUSCH向eNB11通知MUE ID和中继UE13的TA信息时,UL信号生成部1312可以生成包括这些信息组的PUSCH信号。
示例性地,IFFT1313对信道编码器1311以及UL信号生成部1312的输出信号进行IFFT,从而将该输出信号从频域转换为时域信号。
CP附加器1314对作为IFFT1313的输出信号的时域的发送基带信号附加CP。
示例性地,RF发送部1315将附加有CP的发送基带信号转换为无线频率,通过发送天线1316发送。
另一方面,示例性地,蜂窝通信用接收处理部132可以具备接收天线1320、RF接收部1321、CP去除器1322以及PDSCH解调部1323。
示例性地,RF接收部1321将通过接收天线1320接收的DL的蜂窝通信的无线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
示例性地,CP去除器1322去除附加在接收基带信号的CP。
示例性地,PDSCH解调部1323从去除CP的接收基带信号解调出作为DL的数据信道的一例的PDSCH的信号。
示例性地,D2D通信用发送处理部133可以具备SA生成部1331、D2D数据生成部1332、DS生成部1333、RF发送部1334以及发送天线1335。
示例性地,SA生成部1331生成SA。
示例性地,D2D数据生成部1332生成D2D数据信号。
示例性地,DS生成部1333生成用于搜索发现UE12或者其它UE13的DS。
示例性地,RF发送部1334将在上述的各生成部1331~1333生成的信号转换为无线频率的信号,从发送天线1335发送。
另一方面,示例性地,D2D通信用接收处理部134可以具备接收天线1340、RF接收部1341、D2D DS检测部1342以及D2D数据解调部1343。
RF接收部1341将通过接收天线1340接收的D2D通信的无线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
示例性地,D2D DS检测部1342从接收基带信号检测UE12或者其它UE13发送的DS。
包括RF接收部1341以及D2D DS检测部1342的模块可以视为接收由MUE12发送的DS的接收部的一例。
示例性地,D2D数据解调部1343从接收基带信号解调出D2D数据信号。解调后的D2D数据信号可以通过信道编码器1311信道编码后从发送天剑1316发送给eNB11。
示例性地,中继UE13的控制部135可以具备资源设定/TA指令部1351以及D2D调度器1353。
示例性地,资源设定/TA指令部1351基于可以从PDSCH解调部1323解调的信号得到的资源分配信息以及TA指令,进行D2D资源的设定(configuration)。通过基于TA指令进行D2D资源的设定,可以将D2D数据信号的发送时机控制在基于TA指令的时机。
并且,资源设定/TA指令部1351可以将D2D DS检测部1342检测到的DS中包含的MUEID与中继UE13的TA信息一起输出到UL信号生成部1312。
示例性地,D2D调度器1353按照资源设定/TA指令部1351的资源设定,进行分别用于上述的SA、数据信号以及DS的发送的D2D资源的调度。
(eNB11的构成例)
图6是示出eNB11的构成例的框图。如图6示出,示例性地,eNB11可以具备UL的接收处理部111、DL的发送处理部112以及控制部113。
接收处理部111可以视为从对MUE12发送的UL信号进行中继的中继UE13接收中继UE13与eNB12之间的TA信息的接收部的一例。
作为非限定性的一例,示例性地,接收处理部111可以具备接收天线1110、RF接收部1111、CP去除器1112、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er)1113以及物理信道分离器1114。并且,接收处理部111可以具备数据信号解调部1115、控制信号解调部1117以及信道解码器1116、1118。
RF接收部1111将通过接收天线1110接收的UL的蜂窝通信的无线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
示例性地,CP去除器1112去除附加在接收基带信号的CP。
示例性地,FFT1113对去除CP的接收基带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转换(FFT),从而将接收基带信号从时域转换为频域的信号。
示例性地,物理信道分离器1114将FFT后的频域的接收基带信号分离为UL的每一个物理信道的信号。UL的物理信道的一例是PUSCH、PUCCH、PRACH。
PUSCH是UL的数据信道的一例。PUCCH是UL的控制信道的一例。
示例性地,数据信号解调部1115解调通过物理信道分离器1114分离的数据信道信号。
示例性地,信道解码器1116对数据信号解调部1115解调的数据信道信号进行解密。
示例性地,控制信号解调部1117解调通过物理信道分离器1114分离的控制信道的信号(还可以称为“控制信号”。)。
示例性地,信道解码器1118对控制信号解调部1117解调的控制信号进行解密。
另一方面,示例性地,DL的发送处理部112可以具备寻呼信号生成部1121、DL数据信号生成部1122、DL控制信号生成部1123、IFFT1124、CP附加器1125、RF发送部1126以及发送天线1127。
示例性地,寻呼信号生成部1121生成图3的步骤S3示出的寻呼信号。
包括寻呼信号生成部1121、IFFT1124、CP附加器1125以及RF发送部1126的模块可以视为发送寻呼信号的发送部的一例。
示例性地,DL数据信号生成部1122生成DL的数据信号(例如,PDSCH信号)。DL的数据信号可以基于控制部113的后述的D2D资源调度器1133调度的D2D资源的分配信息生成。
示例性地,DL控制信号生成部1123生成DL的控制信号(例如,PDCCH信号)。该DL的控制信号可以包括在图3的步骤S5中说明的C-RNTI以及中继UE层2ID。并且,控制部113的后述的确定部1132确定的TA信息可以包括在DL的控制信号。
示例性地,IFFT1124对上述的各生成部1121~1123生成的信号进行IFFT,从而,进行从频域到时域的信号转换。
示例性地,CP附加器1125对在IFFT1124得到的时域信号附加CP。
示例性地,RF发送部1126将在CP附加器1125附加CP的信号(发送基带信号)转换为无线频率,通过发送天线1127发送。
示例性地,eNB11的控制部113利用从中继UE13接收的TA信息,基于发送给MUE12的DL信号控制MUE12发送UL信号的时机。
作为非限定性的一例,控制部113可以具备确定中继UE层2ID、MUE ID以及TA信息的确定部1132以及D2D资源调度器1133。
示例性地,确定部1132基于在信道解码器1118解密的控制信号,确定在图3的步骤S5以及S6中通知MUE12的信息(例如,中继UE层2ID、C-RNTI以及TA信息)。
示例性地,D2D资源调度器1133基于信道解码器1118解密的控制信号,确定在图3的步骤S6中通知MUE12的信息(例如,D2D资源的分配信息)。
(第二实施例)
其次,参照图7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动作例。
如图7举例示出,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地,eNB11向DL发送寻呼信息(步骤S11以及S12)。
在UE13接收到寻呼信息时,中继UE13为了搜索发现与中继UE13进行D2D通信的MUE12,可以发送DS(步骤S13)。
MUE12在接收中继UE13发送的DS后,可以将作为响应的DS响应信号发送给DS发送方的中继UE13(步骤S14)。DS响应信号可以包括作为MUE ID的一例的S-TMSI。
中继UE13在从MUE12接收DS响应信号后,可以估计该MUE12与中继UE13之间的TA信息(步骤S15)。
例如,如图8示出,假设在步骤S13中中继UE13发送的DS的发送时机为“t0”,MUE12接收该DS的时机为“t1”。
并且,假设在步骤S14中MUE12发送的DS响应信号的发送时机为“t2”,中继UE13接收该DS响应信号的时机为“t3”。
在这种情况下,MUE12与中继UE13之间的传播延迟td可以估计为td=[(t3-t0)-(t2-t1)]/2。因此,中继UE13作为为MUE12的TA信息可以估计为2×td。需要说明的是,示例性地,上述的时机差分(t2-t1)的信息可以由MUE12发送给中继UE13。例如,MUE12可以在上述的DS响应信号包括DS时机差分(t2-t1)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TA信息的估计方法只是一例,还可以采用其它的估计方法。例如,在MUE12与中继UE13之间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可以利用RA前导码的相关性估计TA信息。
估计TA信息后,如图7举例示出,中继UE13可以向eNB11发送MUE ID、估计的TA信息、中继UE13的TA信息(步骤S16)。
示例性地,发送这些信息时可以利用PRACH或PUCCH、PUSCH等。
可以在中继UE13初次接入eNB11时或者与eNB11之间重建(re-establishment)RRC(radio resour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时利用PRACH。
例如,中继UE13可以将MUE ID、估计的TA信息、中继UE13的TA信息利用随机接入(RA)前导码通知eNB11,也可以利用RRC连接重建请求信号通知eNB11。
在利用RRC连接重建请求信号时,eNB11可以向中继UE13发送RRC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信号。中继UE13接收RRC连接重配置信号,从而可以向eNB11发送RRC连接重建请求信号。
另一方面,如果已经建立中继UE13与eNB11之间的RRC连接,变成可以利用PUCCH或PUSCH的状态,则中继UE13可以利用PUCCH或PUSCH,向eNB11通知上述三个信息。
eNB11在从中继UE13接收到上述三个信息后,可以地确定为MUE12的TA信息(步骤S17)。作为非限定性的一例,eNB11可以将中继UE13估计的TA信息与中继UE13的TA信息中的小的TA信息或者各TA信息的平均值确定为MUE12的TA信息。
在确定为MUE12的TA信息后,中继UE13可以通过DL的CE向MUE12发送C-RNTI以及中继UE13的层2的识别符(relay UE L2ID)(步骤S18)。示例性地,发送C-RNTI以及中继UE层2ID时可以利用作为DL的数据信道的一例的PDSCH。
例如,eNB11可以利用在PDSCH发送给MUE12的随机接入响应(回答)消息,向MUE12通知C-RNTI以及中继UE层2ID。
进一步地,eNB11可以向MUE12发送MUE12的与中继UE13的D2D资源的分配信息和基于在步骤S17确定的TA信息的TA指令(步骤S19)。
示例性地,D2D资源的分配可以按照“3GPP Release12”中描述的“模式1”进行。“模式1”还称为“Scheduled resource allocation”。
根据“模式1”,MUE12在与eNB11建立RRC连接的状态下,向eNB11进行资源的分配请求。eNB11在接收到该请求后,调度与请求方MUE12之间进行物理侧链路(physicalsidelink)的控制信道以及数据信道的收发所利用的资源。
MUE12向eNB11发送“ProSE BSR”,从而向eNB11通知有关希望直接发送给eNB11的数据量的信息,而且将调度请求(SR)发送给eNB11。
“ProSE BSR”是“proximity-based services buffer statusreport”的简称。SR可以在单独的信道中发送(dedicated SR),还可以在随机接入信道中发送。
eNB11基于从MUE12接收的“ProSE BSR”,调度与MUE12发送的数据量匹配的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举例示出的步骤S6中,D2D资源的分配可以按照“模式1”实施。
示例性地,图7的步骤S19中的D2D资源的分配信息以及TA指令的发送可以利用作为DL的控制信道的一例的PDCCH。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8和步骤S19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
MUE12根据从eNB11接收的D2D资源的分配信息,可以将SA消息发送给中继UE13(步骤S20)。
之后,MUE12可以将D2D数据信号在TA指令中指定的发送时机,发送给中继UE13(步骤S21)。中继UE13在从MUE12接收到D2D数据信号后,可以将接收的D2D数据信号转发给eNB11(步骤S22)。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eNB11基于每一个MUE12与中继UE13之间的TA信息和中继UE13与eNB11之间的TA信息,调整或者控制MUE12的发送时机。
因此,能够比第一实施例降低针对eNB11的直接的UL通信受限的多个MUE12发送给中继UE13的信号之间出现干扰的概率。
(MUE、中继UE以及eNB的构成例)
其次,对于上述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MUE12、中继UE13以及eNB11的构成例,分别参照图9~图11进行说明。
(MUE12的构成例)
图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MUE12的构成例的框图。图9示出的构成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图4示出的构成例的区别在于,进一步具备DS响应生成部1244。并且,区别还在于,在控制部125中,具备资源设定/TA指令部1251a,以此来代替资源设定/TA指令部1251。
例如在图7的步骤S13举例示出的DS信号被D2D DS检测部1242检测时,DS响应生成部1244生成图7的步骤S14中举例示出的DS响应信号。示例性地,DS响应生成部1244生成的DS响应信号通过RF发送部1234从发送天线1235发送给中继UE13。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地,示例性地,资源设定/TA指令部1251a基于可以从PDSCH解调部1223解调的信号得到的资源分配信息以及TA指令,进行D2D资源的设定。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地,通过基于TA指令的D2D资源的设定,可以将D2D数据信号的发送时机控制在基于TA指令的时机。
但是,在第二实施例中,可以从PDSCH解调部1223解调的信号得到的TA指令是基于中继UE13估计的TA信息和中继UE13的TA信息由eNB11确定的TA信息的一例。
因此,第二实施例的MUE12中的控制部125通过基于中继UE13估计的TA信息和中继UE13的TA信息在eNB11中确定的TA指令,控制UL信号的发送时机。
(中继UE13的构成例)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中继UE13的构成例的框图。图10举例示出的构成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图5举例示出的构成例的区别在于,例如具备DS响应检测部1344,以此来代替D2D DS检测部1342。并且,区别还在于,控制部135进一步具备TA估计部1352。
示例性地,如图7的步骤S14举例示出,DS响应检测部1344检测MUE12发送的DS响应信号。
示例性地,TA估计部1352在DS响应检测部1344检测到DS响应信号时,例如,如图8举例示出,估计DS响应信号的发送方MUE12与中继UE13之间的TA信息。
示例性地,估计的TA信息与DS响应信号的发送方MUE12的ID一起提供给资源设定/TA指令部1351。资源设定/TA指令部1351可以将MUE ID、TA估计部1352估计的TA信息、中继UE13与eNB13之间的TA信息提供给MUE IDUL信号生成部1312。
由此,UL信号生成部1312能够生成包括MUE ID、TA估计部1352估计的TA信息、中继UE13与eNB13之间的TA信息的发送给eNB11的UL信号。如图7的步骤S16举例示出,生成的UL信号通过RF发送部1315以及发送天线1316,发送给eNB11。
(eNB11的构成例)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eNB11的构成例的框图。图11举例示出的构成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图6举例示出的构成例的区别在于,具备确定部1132a,以此来代替图6的确定部1132。
确定部1132a基于根据中继UE13发送的UL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信号解调部1117以及信道解码器1118进行的解调以及解密获得的信息,进行图7的步骤S17举例示出的确定处理。
例如,确定部1132a确定中继UE层2ID、MUE ID(例如C-RNTI)以及为MUE12的TA信息。
其中,通过控制信号解调部1117以及信道解码器1118进行的解调以及解密获得的信息包括MUE12与中继UE13之间的TA信息和中继UE13与eNB11之间的TA信息。
因此,如在图7的步骤S17中说明,确定部1132a可以将两个TA信息中的小的TA信息或者各TA信息的平均值确定为为MUE12的TA信息。
确定部1132a确定的信息组可以提供给DL控制信号生成部1123。由此,示例性地,DL控制信号生成部1123可以生成包括确定部1132a确定的中继UE层2ID、MUE ID以及为MUE12的TA信息中的任意的一个以上的DL的控制信号。生成的DL的控制信号通过RF发送部1126以及发送天线1127发送给MUE12。
(其它)
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可以组合实施。例如,中继UE13在可判断为相对于该中继UE13的多个MUE12的距离相同程度时,可以按照第一实施例进行动作,在判断为距离有差距时,可以按照第二实施例进行动作。
示例性地,对于是否存在有关距离的差距,在中继UE13中,可以基于从MUE12接收的信号的接收功率等质量指标判断,还可以基于利用GPS等得到的MUE12的位置信息判断。“GPS”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简称。
标记说明:
1:无线通信***
11:基站(eNB)
111:接收处理部(UL)
1110:接收天线
1111:RF接收部
1112:CP去除器
1113: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er)
1114:物理信道分离器
1115:数据信号解调部
1116、1118:信道解码器
1117:控制信号解调部
112:发送处理部(DL)
1121:寻呼信号生成部
1122:DL数据信号生成部
1123:DL控制信号生成部
1124:IFFT
1125:CP附加器
1126:RF发送部
1127:发送天线
113:控制部
1132,1132a:中继UE层2ID以及C-RNTI确定部
1133:D2D资源调度器
12:UE(MUE)
121:发送处理部(蜂窝通信)
1211:信道编码器
1212:IFFT
1213:CP附加器
1214:无线(RF)发送部
1215:发送天线
122:接收处理部(蜂窝通信)
1220:接收天线
1221:RF接收部
1222:CP去除器
1223:PDSCH解调部
123:发送处理部(D2D通信)
123:1SA生成部
1232:D2D数据生成部
1233:DS生成部
1234:RF发送部
1235:发送天线
124:接收处理部(D2D通信)
1240:接收天线
124:1RF接收部
1242:D2D DS检测部
1243:D2D数据解调部
1244:DS响应生成部
125:控制部
1251,1251a:资源设定/TA指令部
1253:D2D调度器
13:中继UE
131:发送处理部(蜂窝通信)
1311:信道编码器
1312:UL信号生成部
1313:IFFT
1314:CP附加器
1315:RF发送部
1316:发送天线
132:接收处理部(蜂窝通信)
1320:接收天线
1321:RF接收部
1322:CP去除器
1323:PDSCH解调部
133:发送处理部(D2D通信)
1331:SA生成部
1332:D2D数据生成部
1333:DS生成部
1334:RF发送部
1335:发送天线
134:接收处理部(D2D通信)
1340:接收天线
1341:RF接收部
1342:D2D DS检测部
1343:D2D数据解调部
1344:DS响应检测部
135:控制部
1351:资源设定/TA指令部
1352:TA估计部
1353:D2D调度器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通信***,其包括:
基站;
中继节点;以及
无线设备,其以不经由所述中继节点的方式从所述基站接收下行链路的信号,经由所述中继节点而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链路的信号,
其中,所述基站利用与第一时机提前有关的信息,通过所述下行链路的信号控制所述无线设备发送所述上行链路的信号的时机,该第一时机提前是所述基站与所述中继节点之间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其中,
所述无线设备发送包括所述无线设备的识别符的发现信号,
所述中继节点在接收到所述发现信号时,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识别符和所述与第一时机提前有关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其中,
所述无线设备在从所述基站接收到寻呼信号时,进行所述发现信号的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其中,
所述中继节点从所述无线设备接收对于所发送的发现信号的响应信号,从而估计与第二时机提前有关的信息,该第二时机提前是所述无线设备与所述中继节点之间的,
所述中继节点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识别符、所述与第一时机提前有关的信息以及所述与第二时机提前有关的信息,
所述基站基于所述与第一时机提前有关的信息以及所述与第二时机提前有关的信息,通过所述下行链路的通信控制所述无线设备向所述中继节点发送信号的时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其中,
所述中继节点通过针对所述基站的随机接入信道进行针对所述基站的所述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其中,
所述中继节点通过针对所述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请求进行针对所述基站的所述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其中,
所述中继节点通过与所述基站之间已经建立的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或者数据信道进行针对所述基站的所述发送。
8.一种无线设备,其具备:
通信部,其以不经由中继节点的方式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的信号,经由所述中继节点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链路的信号;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控制所述上行链路的信号的发送时机的信息,控制所述上行链路的信号的发送时机,其中,所述控制所述上行链路的信号的发送时机的信息是由所述基站利用与所述基站和所述中继节点之间的时机提前有关的信息来确定,并且在所述通信部中通过所述下行链路的信号从所述基站接收到的。
9.一种中继节点,其对无线设备与基站之间的上行链路的通信进行中继,所述中继节点具备:
通信部,其将从所述基站接收下行链路的信号的所述无线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的信号中继给所述基站;以及
发送部,其向所述基站发送与所述基站和所述中继节点之间的时机提前有关的信息,作为所述基站通过所述下行链路的信号控制所述无线设备发送的所述上行链路的信号的发送时机所用的信息。
10.一种基站,其向无线设备发送下行链路的信号,所述基站具备:
接收部,其从中继节点接收与时机提前有关的信息,该中继节点对所述无线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的信号进行中继,该时机提前是所述中继节点与所述基站之间的;以及
控制部,其利用所述与时机提前有关的信息,通过发送给所述无线设备的所述下行链路的信号,控制所述无线设备发送所述上行链路的信号的时机。
CN201680084156.XA 2016-03-31 2016-03-31 无线通信***、无线设备、中继节点以及基站 Pending CN1088866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60750 WO2017168701A1 (ja) 2016-03-31 2016-03-31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機器、リレーノード、及び、基地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6673A true CN108886673A (zh) 2018-11-23

Family

ID=59963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4156.XA Pending CN108886673A (zh) 2016-03-31 2016-03-31 无线通信***、无线设备、中继节点以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029017A1 (zh)
EP (1) EP3439335B1 (zh)
JP (1) JP6696566B2 (zh)
CN (1) CN108886673A (zh)
WO (1) WO201716870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6474A (zh) * 2019-09-30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
CN113678565A (zh) * 2019-03-27 2021-11-19 Idac控股公司 针对非陆地网络的网络接入的方法、装置和***
CN114557058A (zh) * 2019-10-09 2022-05-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节点
CN115004795A (zh) * 2022-04-29 2022-09-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99410B2 (en) * 2018-07-09 2022-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timing of downstream nod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210314895A1 (en) * 2018-08-10 2021-10-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transmission timing by anchor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7404193B2 (ja) * 2020-08-28 2023-12-25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6714A (zh) * 1998-03-31 2001-05-23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改进无线连接质量的方法
CN101841778A (zh) * 2009-03-17 2010-09-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行链路多点接收中的时间提前量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US20140204835A1 (en) * 2011-08-19 2014-07-24 Sca Ipla Holding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EP2903392A1 (en) * 2012-09-27 2015-08-05 Kyocera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terminal, processor, and base st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34296B2 (en) * 2011-12-20 2018-07-24 Kyocera Corporation Small cell uplink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WO2015180890A2 (en) * 2014-05-27 2015-12-03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operating as a relay nod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6714A (zh) * 1998-03-31 2001-05-23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改进无线连接质量的方法
CN101841778A (zh) * 2009-03-17 2010-09-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行链路多点接收中的时间提前量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US20140204835A1 (en) * 2011-08-19 2014-07-24 Sca Ipla Holding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EP2903392A1 (en) * 2012-09-27 2015-08-05 Kyocera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terminal, processor, and base st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G ELECTRONICS INC.: "Further Consideration on Timing Alignment", 《TSG-RAN WG1 MEETING #59B R1-100229》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8565A (zh) * 2019-03-27 2021-11-19 Idac控股公司 针对非陆地网络的网络接入的方法、装置和***
CN113678565B (zh) * 2019-03-27 2024-06-0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针对非陆地网络的网络接入的方法、装置和***
CN110536474A (zh) * 2019-09-30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
WO2021063323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
AU2020360329B2 (en) * 2019-09-30 2023-07-13 Zte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and first communication node and second communication node
CN114557058A (zh) * 2019-10-09 2022-05-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节点
CN115004795A (zh) * 2022-04-29 2022-09-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206546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39335B1 (en) 2019-11-13
JP6696566B2 (ja) 2020-05-20
EP3439335A4 (en) 2019-02-06
WO2017168701A1 (ja) 2017-10-05
EP3439335A1 (en) 2019-02-06
US20190029017A1 (en) 2019-01-24
JPWO2017168701A1 (ja)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7288B2 (en) Techniques for configuring or transmitting grantless transmissions on beams in uplink subframes
CN108886673A (zh) 无线通信***、无线设备、中继节点以及基站
US9936523B2 (en) PRACH signals with different bandwidths
US8849290B2 (en)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and operation
US11272474B2 (en) Method for terminal receiving side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sidelink, and device therefor
US1105120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eam search or beam transmission based on location error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939475B2 (en) Carrier configuration for random access
US2018035241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US20140254429A1 (en) Signaling for device-to-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20150128611A (ko) 장치 간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회피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3108405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
EP2859775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ximity discovery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JP663169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機器、リレーノード、及び、基地局
CN115413045B (zh)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447290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633100B (zh) 随机接入响应的方法和设备以及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KR20190101976A (ko) 기지국 장치, 단말 장치,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JP2018532349A5 (zh)
CN110839228B (zh) 基于信令监听的NB-IoT的D2D通信方法、终端及***
CN109075928B (zh) 上行链路导频信号接收方法和上行链路报告消息接收方法
CN107079489A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US2022010426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signal,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A323271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 in non terrestrial network
EP2946629B1 (en) Prach signals with different bandwidth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