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3493B - 液晶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3493B
CN108873493B CN201810686840.6A CN201810686840A CN108873493B CN 108873493 B CN108873493 B CN 108873493B CN 201810686840 A CN201810686840 A CN 201810686840A CN 108873493 B CN108873493 B CN 108873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display panel
array substrat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868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73493A (zh
Inventor
谢明
孔祥建
刘金娥
秦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868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34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3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3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73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3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以及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框胶,框胶位于非显示区内,彩膜基板包括黑色矩阵,框胶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黑色矩阵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之外;消光部,消光部位于框胶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且框胶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消光部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与现有液晶显示面板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设置框胶投影在黑色矩阵之外,可以增加照射到框胶上的光的能量,从而提高框胶固化效率;通过设置其投影在消光部内,可以防止阵列基板侧反射光的出射,从而消除亮边现象。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总体可分为两种类型,透射型和反射型。其中,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结构较简单,而且可以利用外界光源,一方面,整个液晶显示面板的功耗明显较低;另一方面,因为能量高、穿透性较强的光基本不被反射,因此,经过反射后的光滤掉了大量的能量高、穿透性较强的光谱,即进入眼睛的光能量较低,因而,经过反射后的光对眼睛的伤害较小,因此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还具有护眼的优势。为使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可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反射型柔性液晶显示面板应运而生。
目前,反射型柔性液晶显示面板的基本架构是:以黄色聚酰亚胺膜为衬底形成的阵列基板、液晶层、以透明聚酰亚胺膜为衬底形成的彩膜基板。其中,液晶层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在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在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还包括经紫外光照射固化的框胶。但是,由于黄色聚酰亚胺膜与透明聚酰亚胺膜在紫外波段的光透过率都比较低,导致阵列基板侧和彩膜基板侧的光透过率都比较低,因此,无论从彩膜基板侧进行照射,还是从阵列基板侧进行照射,照射到框胶部分的光都比较少,导致框胶固化效率低。针对这个问题,通常可以通过对彩膜基板进行设置,提高其光透过率。但是,如此设置,使经过阵列基板侧反射后,经由彩膜基板出射的光也会增加,导致液晶显示面板产生亮边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以实现提高框胶固化效率的同时,消除亮边现象。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以及
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
框胶,所述框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所述彩膜基板包括黑色矩阵,所述框胶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黑色矩阵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之外;
消光部,所述消光部位于所述框胶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且所述框胶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消光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该框胶固化方法包括:
提供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黑色矩阵,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形成消光部;
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形成框胶;
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照射所述框胶;
其中,所述框胶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黑色矩阵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之外;并且,所述框胶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消光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包括黑色矩阵,通过设置胶框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黑色矩阵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之外,可以增加彩膜基板侧对光的透过率,从而增加照射到框胶上的光的能量,因此,可提高框胶的固化效率。通过设置消光部,消光部位于框胶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且框胶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消光部在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使得:由消光部入射的光线照射到框胶上,未被框胶利用的部分光线,透过框胶照射到阵列基板侧,阵列基板侧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进行反射,形成反射光;该反射光再次照射到框胶上,被再次利用,未被框胶利用的部分光线,被消光部遮挡,即不能由消光部出射,由此,亮边现象被消除。解决了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不能兼顾较高的框胶固化效率和消除亮边现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一种透明聚酰亚胺基板的透过率图谱;
图3为现有的一种黄色聚酰亚胺基板的透过率图谱;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图4中AA’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沿图4中AA’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沿图4中AA’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沿图4中AA’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01和非显示区02,以及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彩膜基板2、位于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2之间的液晶分子40、以及位于彩膜基板2靠近阵列基板1一侧的保护层22;阵列基板1包括第一衬底10和薄膜晶体管层11,彩膜基板包括第二衬底20和色阻层21,其中,色阻层21包括红色色阻21R、绿色色阻21G、蓝色色阻21B以及黑色矩阵21H;框胶30,位于非显示区02内,框胶30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黑色矩阵21H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之内。
现有液晶显示面板中,通常采用紫外光(通常波长范围为340nm~400nm)照射的方式对框胶30进行固化,根据紫外光照射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光从阵列基板1侧入射和光从彩膜基板2侧入射两种方式。对于柔性液晶显示面板而言,阵列基板1侧的第一衬底10通常为黄色聚酰亚胺膜,其对应形成的阵列基板可称为黄色聚酰亚胺基板,彩膜基板2侧的第二衬底20通常为透明聚酰亚胺膜,其对应形成的彩膜基板可称为透明聚酰亚胺基板。由于黄色聚酰亚胺基板和透明聚酰亚胺基板对紫外光的光透过率都比较低,因此,紫外光照射到框胶上的光线强度较小,从而框胶固化效率较低。
示例性的,图2为现有的一种透明聚酰亚胺基板的透过率图谱。参照图2,横坐标为波长λ,单位为纳米(nm);纵坐标为透明聚酰亚胺基板的光透过率T,单位为%,其中,空气的透过率为100%,即空气的透过率为1,透明聚酰亚胺基板的光透过率为以空气的光透过率作为基准,得到的光透过率值。由图2示出的透过率图谱可知,透明聚酰亚胺基板在光线波长λ≤380nm时,其光透过率T<10%;光线波长λ≤400nm时,其光透过率T<35%。由此可知,透明聚酰亚胺基板对紫外光的透过率较低,若由彩膜基板2侧照射框胶30,由于照射到框胶30的紫外光线强度较小,导致框胶30的固化效率较低。
示例性的,图3为现有的一种黄色聚酰亚胺基板的透过率图谱。参照图3,横坐标为波长λ,单位为纳米(nm);纵坐标为黄色聚酰亚胺基板的光透过率T,单位为%,其中,空气的透过率为100%,即空气的透过率为1,黄色聚酰亚胺基板的光透过率为以空气的光透过率作为基准,得到的光透过率值。由图3示出的透过率图谱可知,黄色聚酰亚胺基板在波长λ≤400nm时,其光透过率T基本为0%。由此可知,黄色聚酰亚胺基板几乎不透过紫外光,若有阵列基板1侧照射框胶30,由于几乎没有紫外光线可以穿过黄色聚酰亚基板膜照射到框胶30上,导致框胶30的固化效率极低。
结合图1-图3,由于阵列基板1靠近彩膜基板2的一侧形成有薄膜晶体管层11,薄膜晶体管层11中包括薄膜晶体管以及用于实现液晶显示面板正常显示的走线,因此,对阵列基板1进行改进来提高其光透过率的设计难度较大。而彩膜基板2靠近阵列基板1的一侧形成有色阻层21,通过设置框胶30对应的位置处的色阻层21不包括黑色矩阵21H,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彩膜基板2对紫外光的光透过率,从而可增加照射到框胶30上的紫外光线的强度,从而提高框胶30的固化效率。但是,黑色矩阵21H通常可以起到遮光的作用,设置框胶30对应的位置处的色阻层21不包括黑色矩阵21H,还会导致由阵列基板1侧反射的光线通过此区域时,光透过率也增加,即由框胶对应位置处出射的光线的强度增加,因此,导致液晶显示面板产生亮边现象。
针对此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在提高框胶固化效率的同时,可消除亮边现象。
示例性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沿图4中AA’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和图5,该液晶显示面板00包括:显示区01和围绕显示区01的非显示区02,以及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2;框胶30,框胶30位于非显示区02内,彩膜基板2包括黑色矩阵21H,框胶30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黑色矩阵21H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之外;消光部32,消光部32位于框胶30远离阵列基板1的一侧,且框胶30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消光部32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S1内。
其中,阵列基板1可以包括第一衬底10,以及位于第一衬底10靠近彩膜基板2一侧的薄膜晶体管层11,薄膜晶体管层11包括薄膜晶体管以及其他用于实现液晶显示面板正常显示的走线。由于薄膜晶体管层11的走线设计,使得阵列基板1侧的紫外光透过率较低,因此,图1示出的液晶显示面板利用紫外光对框胶30进行固化时,紫外光由彩膜基板2一侧入射,因此,该液晶显示面板对阵列基板1中的第一衬底10的光透过率没有要求。示例性的,第一衬底10的材料可为玻璃、硅片等刚性衬底材料,也可为不锈钢、聚酰亚胺等柔性衬底材料。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薄膜晶体管层11可采用本领域已知的薄膜晶体管层的结构。示例性的,薄膜晶体管层11可包括沿远离第一衬底10的方向依次堆叠的有源层、栅极绝缘层、第一金属层、层间绝缘层、第二金属层以及平坦化层;其中,第一金属层可包括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扫描线,第二金属层可包括源漏电极和数据线。在第一衬底10与有源层之间还可包括钝化层,该钝化层用于减少第一衬底10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对薄膜晶体管层的电学性能的影响。上述对薄膜晶体管层11的描述仅为示例性的说明,而非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液晶显示面板的实际需求,对薄膜晶体管层11进行设置。
其中,框胶30位于非显示区02内,用于粘结阵列基板1与彩膜基板2,液晶分子40位于阵列基板1与彩膜基板2之间,且位于框胶30包围的区域中。
示例性的,框胶30可为紫外光固化型框胶,该框胶通过紫外光照射在短时间内可快速硬化,从而可提高框胶30的固化效率。
示例性的,随着液晶显示面板面板的尺寸逐渐增大,生产所用的基板(包括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2)的尺寸也在逐渐增大。传统的液晶灌注工艺已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新的液晶滴下灌注工艺技术已经被应用到液晶显示面板的生产过程中。传统的液晶灌注工艺是先将阵列基板1与彩膜基板2贴合,再将框胶30固化形成空盒,后通过毛细现象和真空压差将液晶分子40灌入上述形成的空盒中。而液晶滴下灌注工艺是先将液晶分子40滴在阵列基板1或彩膜基板2上,后将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2在真空下贴合,然后将框胶30迅速固化成盒。在液晶滴下灌注工艺中,当滴有液晶分子40的基板与涂有框胶30的基板贴合后,如果框胶30固化效率高,可避免液晶分子40与未固化的框胶接触,因此,可避免液晶分子40被框胶污染,从而,可确保液晶分子40的电压保持率在较高的水平,从而可确保液晶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效果。
其中,彩膜基板2包括黑色矩阵21H,通过设置框胶30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黑色矩阵21H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之外,可以避免黑色矩阵21H对照射到框胶30上的紫外光线的遮挡,即可增加彩膜基板2对紫外光线的光透过率,因此,可以增加照射到框胶30上的紫外光线的强度,从而提高框胶30的固化效率。
可选的,彩膜基板2还可包括第二衬底20和色阻层21,色阻层21可包括黑色矩阵21H以及红色色阻21G、绿色色阻12G和蓝色色阻21B。此仅为对彩膜基板2的结构的示例性说明,而非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液晶显示面板的实际需求,对彩膜基板2的结构进行设置。
其中,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消光部32,通过设置消光部32位于框胶30远离阵列基板1的一侧,且框胶30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消光部32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S1内,可使紫外光线透过消光部32照射到框胶30上;其中,未被框胶30利用的部分光线,可透过框胶30照射到阵列基板1一侧,阵列基板1侧的薄膜晶体管层11可对照射到其表面的光线进行反射,形成反射光;该反射光再次照射到框胶30上,可被再次利用,从而增加了可被框胶30利用的紫外光的总能量,进而提升了框胶30的固化效率;但是,此时仍存在部分紫外光未被框胶30利用,这部分光线照射到消光部32,被消光部32遮挡,因此,这部分光线不能由消光部32出射。同时,其他照射到液晶显示面板的光线,经阵列基板1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也会被消光部32遮挡。因此,消光部32对应位置处的液晶显示面板无光线出射,从而消除了亮边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框胶30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小于消光部32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二者相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图6为沿图4中AA’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消光部32包括四分之一波片321、二分之一波片322和线偏振片323,其中,四分之一波片321位于二分之一波片322与阵列基板1之间,二分之一波片322位于线偏振片323与四分之一波片321之间。
其中,线偏振片323的透过光线的偏振方向与四分之一波片321的慢轴方向的夹角为45°,下面结合消光部32的具体组成对其消光原理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外界光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的消光部32时,光线先经过线偏振片323,变为偏振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依次经过二分之一波片322和四分之一波片321后变为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该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照射到阵列基板1上,被阵列基板1上薄膜晶体管层11的表面反射,形成反射光,该反射光仍为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但与入射到阵列基板1上的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相比,反射光的偏振方向发生180°变化;该反射光经过四分之一波片321后,变为线偏振光,再经过二分之一波片后,还是线偏振光,此时,该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该第二方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即,该第二方向与线偏振片323的偏振方向垂直,由此,该线偏振光不能通过线偏振片323出射,从而消光部32实现消除阵列基板1侧反射光的功能,即达到消除液晶显示面板的亮边现象的目的。
示例性的,线偏振片323的材料可包括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四分之一波片321是有一定厚度的双折射单晶波片,其材料可包括方解石、适应等具有双折射性质的晶体;二分之一波片322也是有一定厚度的双折射晶体,其材料可为云母片。此仅为示例性的说明,而非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液晶显示面板的实际需求,设置四分之一波片321、二分之一波片322和线偏振片323的材料,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四分之一波片321、二分之一波片322和线偏振片323可分别采用成品的光学元件进行贴片,也可分别通过物理方式或化学方式沉积,形成具有对应功能的光学膜层,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继续参照图6,四分之一波片321只位于非显示区02内。
如此设置,使得仅非显示区02内,被四分之一波片321覆盖的区域,外界光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内部的光线被反射后,无法出射,从而消除了液晶显示面板的亮边现象;而显示区01内,由于未设置四分之一波片321,则外界光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后,被反射,并由液晶显示面板出射,实现显示功能。因此,液晶显示面板可为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
此外,该液晶显示面板还可以为透射式显示面板,即利用背光源的光线进行显示。需要说明的是,该液晶显示面板为透射式液晶显示面板时,第一衬底10与第二衬底20均为透明聚酰亚胺膜,由此,可提高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2对的光透过率,从而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效果。
示例性的,四分之一波片321位于彩膜基板2靠近阵列基板1的一侧,二分之一波片322和线偏振片323位于彩膜基板2远离阵列基板1的一侧,且沿彩膜基板2远离阵列基板1的方向依次排列。
示例性的,对于电控双折射(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irefringence,ECB)常黑显示模式,显示区01对应位置处不设置四分之一波片,此时,可只在非显示区02内的框胶30对应位置处设置四分之一波片321(或形成四分之一位向差膜),由此,所需的四分之一波片321的面积较小,可节省原材料,从而节约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成本。
示例性的,该液晶显示面板结构中,可将四分之一波片321与彩膜基板2中的色阻层21同层设置,由此,无需单独设置一层膜层,从而简化了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利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
可选的,图7为沿图4中AA’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四分之一波片321以及二分之一波片322分别覆盖显示区01。
如此设置,也可既应用于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也应用于透射式液晶显示面板。
示例性的,该液晶显示面板为反射式显示面板时,外界光入射到非显示区02的光线,被阵列基板1侧反射,并经过四分之一波片321和二分之一波片322后,光线的偏振方向与线偏振片323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从而光线无法出射,达到了消除亮边的目的。而外界光入射到显示区01的光线,由于液晶分子40会使光线的偏振方向发生变化,因此,显示区01内,光线被阵列基板1侧发射,经过液晶分子40、四分之一波片321和二分之一波片322后,光线的偏振方向与线偏振片323的偏振方向并非相互垂直,从而光线可以出射,因此,可实现显示区01的画面的正常显示。
示例性的,该液晶显示面板为透射式液晶显示面板时,消光部32可消除非显示区02内,外界光线在阵列基板1侧反射产生的亮边现象,也可以消除显示区01内,外界光线在阵列基板1侧反射对图像显示效果的影响。其中,第一衬底10与第二衬底20均为透明聚酰亚胺膜,由此,可提高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2对的光透过率,从而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效果。
示例性的,在彩膜基板2背离阵列基板1的一侧,沿远离阵列基板1的方向,四分之一波片321、二分之一波片322和线偏振片323依次堆叠。
如此设置,可在显示区01和非显示区02形成连续的四分之一波片321或二分之一波片322,如此,可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形成完整的四分之一波片321及二分之一波片322,而无需进行掩膜刻蚀,使其形成适应的图案。因此,对于整个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而言,可减少工艺制程,从而降低工艺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四分之一波片321以及二分之一波片322分别覆盖全部的显示区01,但并非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四分之一波片321以及二分之一波片322可分别覆盖部分显示区01,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框胶30的光密度值大于2。
其中,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表示被检测物吸收的光密度,是检测方法里的专有名词,检测单位用OD值表示,1OD=log(1/trans),其中,trans为被检测物的光透过率值。
其中,OD值越大,表示被检测物对光线的吸收越多。如此,设置框胶30的OD值大于2,可增加框胶30对光线的吸收能力,即框胶30可利用更多的紫外光线,提高框胶30自身的固化效率;同时,光线被框胶30吸收的较多时,对应的,光线由框胶30出射的部分会变少,从而增加了框胶30对光线的遮蔽能力,有助于消除框胶对应位置处的亮边现象。
可选的,图8为沿图4中AA’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该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可见光遮蔽层34,可见光遮蔽层34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S2,覆盖黑色矩阵21H与框胶30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的间隙区域S3。
其中,可见光遮蔽层34对可见光的透过率较低,对紫外光的透过率较高。通过设置可见光遮蔽层34,可减少(或者消除)对应位置处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的可见光,即减少(或者消除)了产生亮边现象的光源,因此,可改善(或者消除)亮边现象。同时,可见光遮蔽层34对紫外光的透过率较高,因此,设置可见光遮蔽层34不影响框胶30固化效率。
示例性的,可见光遮蔽层34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可与消光部32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存在交叠。在其垂直投影交叠区域,一方面,由于可见光遮蔽层34对可见光的透过率较低,同时消光部32可使由阵列基板1侧反射的光不能出射,从而可以更好地消除亮边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可见光遮蔽层34对紫外光的透过率较高,同时阵列基板1侧可反射照射到其上的紫外光,使反射后的紫外光再次照射到框胶30上,从而保证了框胶30的固化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可见光遮蔽层34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与消光部32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可部分交叠,也可全部交叠,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同时,实际工艺制程中,考虑到框胶30涂布位置的精度问题,框胶30可能会影响与之紧邻的液晶分子40的配向,即显示区01的边缘区域,液晶分子40存在未配向的可能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设置可见光遮蔽层34对可见光进行遮挡,减少(或者消除)了阵列基板1侧形成反射光的光源。因此,可以减少由于显示区01的边缘区域,液晶分子40未配向导致的反射漏光问题。
可选的,可见光遮蔽层34对λ1波长光的透过率为T1,对λ2波长光的透过率为T2,其中,λ1≥400nm,T1≤10%,400nm>λ2≥340nm,T2≥50%。
如此设置,可使可见光遮蔽层34满足上述对可见光的透过率较低,对紫外光的透过率较高的需求,从而,可实现在不影响框胶30固化效率的同时,改善(或者消除)亮边现象,同时减少反射漏光。
此外,上述波长范围满足可见光遮蔽层34可透过的光为蓝紫光,因此,示例性的,可将光遮蔽层34可与蓝色色阻层21B利用相同的材料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形成,由此,可减少液晶显示面板的工艺步骤。
可选的,间隙区域S3的宽度为W,其中,50μm≤W≤150μm。
如此设置,可满足在间隙区域透过足够的紫外光线,从而提升框胶30的固化效率。同时,利用可见光遮蔽层34遮挡可见光,有效避免液晶显示面板由于液晶分子40未配向产生的反射漏光现象。
可选的,阵列基板1包括黄色柔性衬底基板,彩膜基板2包括透明柔性衬底基板。
示例性的,黄色柔性衬底基板为黄色聚酰亚胺膜,透明柔性衬底基板为透明聚酰亚胺膜。此仅为示例性的说明,而非限定。
如此设置,可实现该液晶显示面板为柔性液晶显示面板,从而使液晶显示面板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示例性的,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9,该液晶显示装置03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00。因此,该液晶显示装置03具有上述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面板00所具有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该框胶固化方法用于形成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下文示出的框胶固化方法中,关于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未进行详细解释的部分,可参照上述对液晶显示面板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10,该框胶固化方法包括:
S51、提供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
其中,基于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液晶显示面板的说明,由于对阵列基板的光透过率无要求,所以阵列基板的衬底可为刚性衬底或柔性衬底。柔性,也称为挠性,是相对刚性而言的一种物体特性。挠性是指物体受力变形后,作用力失去之后物体自身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一种物理性质。而刚性物体受力后,在宏观来看其形状可视为没有发生变化。或者,柔性衬底也可以理解为可弯曲的衬底。
示例性的,柔性衬底的材料可为超薄玻璃、金属箔或高分子塑料材料。超薄玻璃可包括超薄无碱玻璃,金属箔可包括不锈钢箔、铝箔、铜箔等,高分子塑料材料可包括聚酰亚胺(Polyimide,PI)、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等。刚性衬底的材料可为比例或硅片。玻璃可包括康宁玻璃、钠钙玻璃(白玻璃)或者绿玻璃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柔性衬底材料以及各刚性衬底材料仅为示例性的说明,而非限定。
其中,同样基于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液晶显示面板的说明,后续步骤中,光线由彩膜基板侧入射,对框胶进行固化,因此彩膜基板的衬底需采用光透过率较高的材料。示例性的,彩膜基板的衬底材料可包括超薄玻璃、聚酰亚胺等透明材料,此仅为示例性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阵列基板可包括第一衬底以及在第一衬底靠近彩膜基板一侧形成的薄膜晶体管层;彩膜基板可包括第二衬底以及在第二衬底靠近阵列基板一侧形成的色阻层,色阻层包括黑色矩阵。
需要说明的是,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可分别采用本领域已知的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的制程来形成,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52、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形成消光部。
可选的,该消光部可用于遮挡被阵列基板反射形成的反射光,从而消除液晶显示面板的亮边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该消光部可采用成品的光学元件贴合的方式,或者物理成膜或化学成膜的方式形成,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53、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形成框胶。
示例性的,框胶可为紫外光固化型框胶,或者紫外光固化型固化框胶与热固化型框胶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固化型框胶。
其中,可采用喷涂或者刮涂或者本领域已知的其他方式形成框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可将框胶形成于阵列基板靠近彩膜基板的一侧,也可将框胶形成于彩膜基板靠近阵列基板的一侧,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54、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照射框胶。
示例性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为彩膜基板侧,基于上述步骤S51可知,彩膜基板侧对紫外光线的光透过率较高,由这一侧照射框胶,可增加照射到框胶上的紫外光线的能量,从而提高框胶的固化效率。
其中,通过此步骤使框胶固化,完成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贴合固定的过程。通过上述步骤S51-S54形成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可参照图5,其中,框胶30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黑色矩阵21H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之外;并且,框胶30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消光部32在阵列基板1上的垂直投影S1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可形成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因此,也具有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液晶显示面板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11,该框胶固化方法包括:
S61、提供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
S62、沿远离阵列基板的方向依次设置四分之一波片、二分之一波片和线偏振片。
其中,四分之一波片可形成于彩膜基板靠近阵列基板的一侧,也可形成于彩膜基板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
可选的,可只在非显示区内形成四分之一波片。
示例性的,可参照图6,在彩膜基板2靠近阵列基板1的一侧,在与彩膜基板2上的色阻层21在相同的膜层中,利用物理成膜或化学成膜方式,形成四分之一位向差膜,作为四分之一波片321,该四分之一波片321配合彩膜基板2远离阵列基板1一侧依次堆叠的二分之一波片322和线偏振片323,形成消光部324。
可选的,可同时在非显示区和显示区分别形成四分之一波片以及二分之一波片。
示例性的,可参照图7,在彩膜基,2远离阵列基板1的一侧,依次贴附或沉积四分之一波片321、二分之一波片322和线偏振片323,以形成消光部324。该四分之一波片321、二分之一波片322和线偏振片323可为整面完整的光学元件或光学膜层,因此,无需对其进行掩模刻蚀,使其形成适应的图案。因此,对于整个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而言,可减少工艺制程,从而降低工艺成本。
S63、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形成框胶。
S64、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照射框胶。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12,该框胶固化方法包括:
S71、提供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
S72、形成可见光遮蔽层。
其中,可见光遮蔽层在彩膜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黑色矩阵与框胶在彩膜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之间的间隙区域。
可选的,可见光遮蔽层与彩膜基板中的蓝色色阻层采用相同的材料,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
示例性的,可参见图8,可见光遮蔽层34与蓝色色阻层21B同步形成,在实现可见光遮蔽层34仅透过蓝紫光,提高框胶30的固化效率,减少阵列基板1侧形成反射光的光源,从而改善亮边现象的同时;可减少工艺制程,从而简化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S73、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形成消光部。
S74、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形成框胶。
S75、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照射框胶。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13,该框胶固化方法包括:
S81、提供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
S82、去除彩膜基板上与框胶位置对应的黑色矩阵。
其中,执行该步骤,可减少黑色矩阵对彩膜基板的遮光面积,从而提高彩膜基板的光透过率。
示例性的,该步骤可与形成黑色矩阵的步骤在相同的制程中执行。示例性的,在原形成黑色矩阵的掩模图案上增加对应框胶位置出的图案,以形成新的掩模板,利用新的掩模板进行掩模刻蚀,可在形成黑色矩阵的同时,使得框胶位置对应的黑色矩阵被去除。如此,无需增加新的工艺制程,可简化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82也可在形成黑色矩阵的制程后执行,这样,可使执行步骤S82所使用的掩模图案更简单,从而降低掩模板的设计难度和成本,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83、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形成消光部。
S84、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形成框胶。
S85、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照射框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1-图13分别示例性的示出了不同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的细化方法。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将这些方法任意结合,以获得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5)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以及
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
框胶,所述框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所述彩膜基板包括黑色矩阵,所述框胶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黑色矩阵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之外;
消光部,所述消光部位于所述框胶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且所述框胶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消光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
所述消光部包括四分之一波片、二分之一波片和线偏振片,其中,所述四分之一波片位于所述二分之一波片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所述二分之一波片位于所述线偏振片与所述四分之一波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分之一波片只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分之一波片以及所述二分之一波片分别覆盖所述显示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胶的光密度值大于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见光遮蔽层,所述可见光遮蔽层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框胶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间隙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遮蔽层对λ1波长光的透过率为T1,对λ2波长光的透过率为T2,其中,λ1≥400nm,T1≤10%,400nm>λ2≥340nm,T2≥5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区域的宽度为W,其中,50μm≤W≤1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黄色柔性衬底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透明柔性衬底基板。
9.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10.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黑色矩阵,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形成消光部;
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内形成框胶;
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照射所述框胶;
其中,所述框胶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黑色矩阵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之外;并且,所述框胶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消光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
所述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形成消光部,包括:
沿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方向依次设置四分之一波片、二分之一波片和线偏振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只在所述非显示区内形成所述四分之一波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在所述非显示区和所述显示区分别形成所述四分之一波片以及所述二分之一波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形成消光部之前,还包括:
形成可见光遮蔽层;
其中,所述可见光遮蔽层在所述彩膜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黑色矩阵与所述框胶在所述彩膜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之间的间隙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遮蔽层与所述彩膜基板中的蓝色色阻层采用相同的材料,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形成消光部之前,还包括:
去除所述彩膜基板上与所述框胶位置对应的所述黑色矩阵。
CN201810686840.6A 2018-06-28 2018-06-28 液晶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 Active CN108873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6840.6A CN108873493B (zh) 2018-06-28 2018-06-28 液晶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6840.6A CN108873493B (zh) 2018-06-28 2018-06-28 液晶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3493A CN108873493A (zh) 2018-11-23
CN108873493B true CN108873493B (zh) 2021-05-04

Family

ID=64296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6840.6A Active CN108873493B (zh) 2018-06-28 2018-06-28 液晶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734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7691B (zh) * 2018-12-05 2020-12-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检测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698223B (zh) * 2018-12-26 2020-11-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03480A (zh) * 2019-09-25 2020-01-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53522B (zh) * 2021-05-20 2023-08-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制作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及显示装置
TWI778825B (zh) * 2021-10-08 2022-09-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CN115356878A (zh) * 2022-09-06 2022-11-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80064A1 (en) * 2012-06-29 2014-01-01 InnoLux Corporation Liquid-crystal display
CN104503152A (zh) * 2014-12-31 2015-04-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和用于固化框胶的方法
CN106324886A (zh) * 2015-06-22 2017-01-11 上海冠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阳光下可视的显示模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80064A1 (en) * 2012-06-29 2014-01-01 InnoLux Corporation Liquid-crystal display
CN104503152A (zh) * 2014-12-31 2015-04-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和用于固化框胶的方法
CN106324886A (zh) * 2015-06-22 2017-01-11 上海冠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阳光下可视的显示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3493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3493B (zh) 液晶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框胶固化方法
CN106773252B (zh) 一种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US1073245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KR100800931B1 (ko) 표시 장치
KR101433953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액정 패널
US669043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O2011062009A1 (ja)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04720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90014954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11314115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6693688B1 (en) Flat display device
JP692458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373425B1 (ko) 위상차 보상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 장치
JP5044832B2 (ja) 液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80032313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140069673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4159668B2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
JP4004457B2 (ja) 液晶パネルの周辺構造
KR100766635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7171385A (ja) 平面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80092850A (ko) 편광판, 편광판의 제작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JPH07306402A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KR100653472B1 (ko) 고분자 분산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0098364A5 (zh)
US11868012B2 (en)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