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8217A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8217A
CN108848217A CN201810671045.XA CN201810671045A CN108848217A CN 108848217 A CN108848217 A CN 108848217A CN 201810671045 A CN201810671045 A CN 201810671045A CN 108848217 A CN108848217 A CN 108848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display panel
light
mobile terminal
lighting sour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10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建
高军科
何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710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82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8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82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该移动终端,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其中一边缘与壳体之间具有容置缝隙;设置于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的盖板,盖板覆盖容置缝隙,并与壳体固定连接;设置于显示面板的第二侧的补光光源,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且第二侧为背离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与补光光源电连接的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与壳体固定连接;设置于容置缝隙内的导光模组,包括:导光柱和至少一个透镜;其中,补光光源所发出的光依次通过至少一个透镜和导光柱照射到盖板上。上述方案,通过导光模组提高暗环境识别面部的准确性,缩小显示面板与壳体之间的距离,提高整机屏占比。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设备,同时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面部解锁功能也成为手机的标配,通过增加红外补光灯,可以满足暗环境下的面部解锁使用场景,提高用户的体验。
目前全面屏红外补光灯手机如下常规的设计方式:
1、通过增加“刘海屏”刘海的宽度容纳红外补光灯器件;
2、增加上黑边宽度容纳红外补光器件。
例如,图1为常规设计方式1,增加“刘海屏”刘海的宽度容纳红外光敏器件,其中,图中的d为刘海的宽度,此种方式会使得整机的屏占比降低;图2和图3为常规设计方式2,通过增加上黑边(图中的M为黑边宽度)容纳光敏器件11,光敏器件11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2上,光敏器件11置于屏13和壳体14之间,由于光敏器件11尺寸较大,导致屏13和壳体14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15,造成屏13到触控窗口(TW)16边缘的距离较大,进而造成上黑边较宽,整机屏占比降低,其中,图中的黑边宽度=屏到TW边距离(即图3中的A)+屏自身黑边宽度(即图3中的B)。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的全面屏红外补光灯的设置方式,存在降低整机屏占比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容置缝隙;
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侧的盖板,所述盖板覆盖所述容置缝隙,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侧的补光光源,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二侧为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
与所述补光光源电连接的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设置于所述容置缝隙内的导光模组,包括:导光柱和至少一个透镜,所述至少一个透镜位于所述补光光源和所述导光柱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通过将补光光源设置于背离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即显示面板的下方,并且在显示面板与壳体之间具有的容置缝隙内设置导光模组,该导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透镜和导光柱,至少一个透镜位于补光光源和导光柱之间,使得补光光源所发出的光通过该至少一个透镜折射到导光柱侧面,光线在导光柱侧面经过多次反射后,光线以非平行光的形式从盖板中透出,增加光线的覆盖范围,提高暗环境识别面部的准确性,同时,缩小显示面板与壳体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提高整机屏占比。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的全面屏红外补光灯手机的常规的设计方式1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现有的全面屏红外补光灯手机的常规的设计方式2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表示现有的全面屏红外补光灯手机的常规的设计方式2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二壳体部分、补光光源、印刷电路板以及导光柱封装为一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图6中的第二壳体部分、补光光源、印刷电路板以及导光柱封装后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全面屏红外补光灯的设置方式,存在降低整机屏占比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100;
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的显示面板200,所述显示面板200与所述壳体100之间具有容置缝隙300;
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第一侧的盖板400,所述盖板400覆盖所述容置缝隙300,并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
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第二侧的补光光源500,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二侧为背离所述显示面板200的显示面的一侧;
与所述补光光源500电连接的印刷电路板600,所述印刷电路板600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
设置于所述容置缝隙300内的导光模组,包括:导光柱700和至少一个透镜800,所述至少一个透镜800位于所述补光光源500和所述导光柱70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200的其中一边缘与壳体100之间具有容置缝隙300。需要说明的是,补光光源500所发出的光的传播路径如图4中贯穿透镜800以及导光柱700,最后指向盖板400的带有箭头部分的线段所示。
这里,补光光源500所发出的光依次通过至少一个透镜800和导光柱700照射到盖板400上。
需要说明的是,补光光源500所发出的光通过该至少一个透镜800折射到导光柱700侧面,光线在导光柱700侧面经过多次反射后,光线以非平行光的形式从盖板400中透出,增加光线的覆盖范围,提高暗环境识别面部的准确性,同时,缩小显示面板200与壳体100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提高整机屏占比。
需要说明的是,该壳体100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内部,用于进行显示面板200以及其他一些部件的固定;盖板400即触控窗口(TW),该盖板400的边缘用于与壳体100固定连接,通常盖板400通过点胶或双面胶固定在壳体100上;盖板400的一侧设置有显示面板200,该显示面板200与盖板400固定连接;该盖板400用于覆盖移动终端的内部结构,保证移动终端外部的美观。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100包括:第一壳体部分110和第二壳体部分120,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2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10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10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容置缝隙300为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10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其中一边缘之间形成的缝隙。
具体的,如图5所示,容置缝隙300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形成:
在壳体100的侧壁上沿显示面板200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开设凹槽130.该凹槽130与显示面板200的其中一边缘形成容置缝隙300。其中该凹槽130的长度为该侧壁沿与显示面板200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
也就是说,通过在壳体100的侧壁上开设凹槽130并与显示面板200的其中一边缘形成容置缝隙300,如此,能够进一步地缩小显示面板200与壳体100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整机屏占比。
具体的,继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10的底部设有第一开口111,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20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121;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111、所述第二开口121和所述容置缝隙300相互连通。
这里,在第一壳体部分110的底部设第一开口111,在第二壳体部分120的底部设第二开口121,第一开口111、第二开口121和容置缝隙300相互连通,其目的一者是为了使补光光源500所发出的光能够通过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21顺利进入到容置缝隙300中,再者是为了供导光柱700的部分结构插设于容置缝隙300中,以实现补光光源500所发出的光的光线在导光柱700的侧面上发生全反射。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导光柱700包括:第一柱体710以及与所述第一柱体710连接的第二柱体720;
所述第一柱体710位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20内,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20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柱体720穿过所述第二开口121和所述第一开口111插设于所述容置缝隙300中。
还有,所述至少一个透镜800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20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透镜800为多个时,多个透镜800沿显示面板200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于第二壳体部分120。
还有,将透镜800设置于第二壳体部分120内,这样设置的目的,一者是保护准直镜800的作用;二者是起到汇聚补光光源500发出的光的作用,减少光线能量的损失,进而提高光线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移动终端在暗环境下识别面部的准确性。
这里,透镜80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这里,具体的,所述第一柱体710与所述第二柱体720垂直,所述第二柱体720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10的侧壁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可以将第二壳体部分120、补光光源500、印刷电路板600以及导光柱700封装为一体,得到如图7所示的补光灯模组,形成模块化设计,此种方式,可提高组装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补光光源500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一种实现与印刷电路板600的电连接:
方式一、如图4所示,所述补光光源500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600上。
方式二、所述补光光源500设置在柔性线路板上,且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600电连接。
此种方式,补光光源500不直接与印刷电路板600固定,而是先将补光光源500设置在柔性线路板具体地,可以采用补光光源500与柔性线路板的引脚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然后再将柔性线路板与印刷电路板600进行电连接,以此实现补光光源500与印刷电路板600的电连接。
还可以将补光光源500与柔性线路板的引脚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然后再将柔性线路板通过连接器与印刷电路板600进行电连接。
为了保证光线在导光柱700内部发生全反射,避免光线能量损失,提高光线强度,进而提高移动终端在暗环境下识别面部的准确性,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柱700的外表面敷设有涂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说的补光光源500为红外补光灯,该红外补光灯为LED灯或激光灯,只要提供红外光的发光元件,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补光光源500的保护范围,本发明实施例中以采用一个补光光源500为例,为满足红外光线的强度,也可以采用多个补光光源500,具体地,采用多个补光光源500的实施方式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补光光源设置于背离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即显示面板的下方,并且在显示面板壳体之间具有的容置缝隙内设置导光模组,该导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透镜和导光柱,至少一个透镜位于补光光源和导光柱之间,使得补光光源所发出的光通过该至少一个透镜折射到导光柱侧面,光线在导光柱侧面经过多次反射后,光线以非平行光的形式从盖板中透出,增加光线的覆盖范围,提高暗环境识别面部的准确性,同时,缩小显示面板与壳体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提高整机屏占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
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的显示面板(200),所述显示面板(200)与所述壳体(100)之间具有容置缝隙(300);
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第一侧的盖板(400),所述盖板(400)覆盖所述容置缝隙(300),并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
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第二侧的补光光源(500),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二侧为背离所述显示面板(200)的显示面的一侧;
与所述补光光源(500)电连接的印刷电路板(600),所述印刷电路板(600)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
设置于所述容置缝隙(300)内的导光模组,包括:导光柱(700)和至少一个透镜(800),所述至少一个透镜(800)位于所述补光光源(500)和所述导光柱(70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第一壳体部分(110)和第二壳体部分(120),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2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10)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10)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容置缝隙(300)为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10)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其中一边缘之间形成的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10)的底部设有第一开口(111),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20)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121);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111)、所述第二开口(121)和所述容置缝隙(300)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700)包括:第一柱体(710)以及与所述第一柱体(710)连接的第二柱体(720);
所述第一柱体(710)位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20)内,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20)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柱体(720)穿过所述第二开口(121)和所述第一开口(111)插设于所述容置缝隙(300)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710)与所述第二柱体(720)垂直,所述第二柱体(720)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10)的侧壁平行。
6.根据所述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透镜(800)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20)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光源(500)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600)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光源(500)设置在柔性线路板上,且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600)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700)的外表面敷设有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光源(500)为LED灯或激光灯。
CN201810671045.XA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88482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1045.XA CN108848217A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1045.XA CN108848217A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8217A true CN108848217A (zh) 2018-11-20

Family

ID=64202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1045.XA Pending CN108848217A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8217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8951A (zh) * 2018-07-27 2018-11-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989501A (zh) * 2018-07-27 2018-1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1724695A (zh) * 2019-03-20 2020-09-2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935339A (zh) * 2019-05-13 2020-11-13 陈俊翰 可携式电子设备
CN113551173A (zh) * 2021-07-27 2021-10-26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示灯、电气设备和制作指示灯的模具
CN113885248A (zh) * 2021-09-24 2022-01-0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3934214A4 (en) * 2019-03-01 2022-04-27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END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0589A (zh) * 2017-07-07 2017-12-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红外光源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7300403U (zh) * 2018-01-17 2018-05-01 深圳市诚壹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环境光传感器的电子设备
CN108040155A (zh) * 2018-02-07 2018-05-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530869U (zh) * 2017-11-06 2018-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0589A (zh) * 2017-07-07 2017-12-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红外光源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7530869U (zh) * 2017-11-06 2018-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207300403U (zh) * 2018-01-17 2018-05-01 深圳市诚壹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环境光传感器的电子设备
CN108040155A (zh) * 2018-02-07 2018-05-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敏组件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8951A (zh) * 2018-07-27 2018-11-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989501A (zh) * 2018-07-27 2018-1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989501B (zh) * 2018-07-27 2020-11-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EP3934214A4 (en) * 2019-03-01 2022-04-27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END DEVICE
US11799998B2 (en) 2019-03-01 2023-10-24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Terminal device
CN111724695A (zh) * 2019-03-20 2020-09-29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724695B (zh) * 2019-03-20 2022-04-0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935339A (zh) * 2019-05-13 2020-11-13 陈俊翰 可携式电子设备
CN113551173A (zh) * 2021-07-27 2021-10-26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示灯、电气设备和制作指示灯的模具
CN113885248A (zh) * 2021-09-24 2022-01-0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885248B (zh) * 2021-09-24 2024-05-1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8217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600459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924294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8027381U (zh) 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
CN107124537A (zh) 摄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6847802A (zh) 光学传感器封装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7066946A (zh) 指纹模组、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CN104079689B (zh) 传感器装置及具有该传感器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5787421A (zh) 指纹识别***
CN102667675A (zh) 光学指向装置和具备该光学指向装置的电子设备、以及导光体和导光方法
JP4635918B2 (ja) 携帯電話機の保護カバーおよび携帯電話機の充電システム。
CN109040369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218472A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108256399A (zh) 指纹成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EP4398070A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sealed biometric input system
KR20210038782A (ko) 전자 장치
CN107547787A (zh) 摄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148869U (zh) 指纹传感装置及智能终端
US11493796B2 (en) Display screen module and terminal
CN209708151U (zh) 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设备
EP3992843B1 (en) Optical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CN206042165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508596A (zh) 光学指纹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9543378U (zh) 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600446A (zh) 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