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6540A - 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6540A
CN108846540A CN201810365208.1A CN201810365208A CN108846540A CN 108846540 A CN108846540 A CN 108846540A CN 201810365208 A CN201810365208 A CN 201810365208A CN 108846540 A CN108846540 A CN 108846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 area
wells
kinds
well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652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46540B (zh
Inventor
郭建林
郭智
冀光
程立华
甯波
孟德伟
王国亭
孙盈盈
刘群明
吕志凯
李易隆
王军磊
韩江晨
莫邵元
程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652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65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6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6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46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65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Forestry; Min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olog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分为多个工区,并将其内生产井分为多个井类;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井均累计产量、井均控制面积;根据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井均控制面积,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井数;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乘以极限井数,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动用储量,并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除以动用储量,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根据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确定最终极限采收率。本申请可提高致密砂岩气田采收率标定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气田采收率与最终采气量的确定对于指导气田长期稳定生产、制定开发技术对策以及衡量气田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采收率为气田报废时最终累积采气量与探明储量的比值。探明储量在我国是指在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后计算的地质储量,是开发方案编制、产能建设的依据。大型致密砂岩气田分布范围广,储层非均质性强,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类气田形成专门的采收率标定方法。
常规气田一般通过驱气实验模拟或类比法来标定采收率,这两种方法在致密砂岩气田中应用效果都不好。驱气实验模拟是在模拟原始地层温度、地层应力条件下,进行应力敏感性、单相和气水两相、气体滑脱效应等基础实验,分析累计产气量与蕴藏在岩样的天然气总量(储量)的比值,得到极限采收率。推广到大型致密砂岩气田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一、致密气藏储层物性差,孔隙结构复杂,实验室难以模拟储层复杂的孔隙及喉道组合关系;二、致密气藏渗透率低,渗流机理复杂,经典的达西渗流理论不适用;三、大型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不同开发区块,甚至同一开发区块内部差异较大,而室内模拟分析化验样品点较少,根据几块岩样得到的采收率结果难以对整个气田具有代表性。类比法在使用需要满足较严格的条件,要求类比气藏与目标气藏地质条件、开发方式相似度极高。由于中国油气藏多为陆相沉积,与国外地质条件差异较大,且国内致密气藏的开发起步较晚,鲜有致密气藏进入开发后期或接近废弃,即采用类比法进行采收率标定缺少合适的类比气藏,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及装置,以提高致密砂岩气田采收率标定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包括:
根据储层地质条件和开发特征将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分为多个工区;
确定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
基于预设的评价指标将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内的生产井分为多个井类;
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及井均累计产量,并根据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
根据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和井均控制面积,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井数;
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乘以对应的极限井数,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
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动用储量,并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除以对应的动用储量,对应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
根据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确定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的极限采收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中,所述储层地质条件包括有效厚度、储量丰度、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所述开发特征包括三年期井均日产气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中,所述评价指标包括单层有效厚度、累积有效厚度、无阻流量和初期产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中,所述根据储层地质条件和开发特征将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分为多个工区,包括:
将有效厚度、储量丰度、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和三年期井均日产气量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参数以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
根据各标准化参数对工区的影响确定各标准化参数的权重;
根据公式确定综合评价参数的参数值,并根据综合评价参数的参数值将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分为多个工区;
其中,V为综合评价参数;Sgi、hi、Ri、Pi分别为标准化后的孔隙度、含气饱和度、有效厚度、储量丰度及三年期井均日产气量;a、b、c、d、e分别为Sgi、hi、Ri、Pi的权重,a、b、c、d、e均为正数且a+b+c+d+e=1。
本申请实施例的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中,所述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包括:
确定每个工区的主控沉积相带;
以每个工区的主控沉积相带为约束,对应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以及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
本申请实施例的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中,所述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包括:
利用产能不稳定分析及生产曲线积分方法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动态储量,并结合预设的单井开发废弃条件预测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中,所述根据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包括:
根据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有效砂体平面叠合面积的取值范围;
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单井泄气面积平均值;
当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单井泄气面积平均值对应位于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有效砂体平面叠合面积的取值范围内时,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单井泄气面积平均值对应确定为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
本申请实施例的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中,所述根据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和井均控制面积,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井数,包括:
将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分别乘以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对应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
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对应除以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对应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井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中,所述根据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确定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的极限采收率,包括:
将各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进行加权平均,获得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的极限采收率。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装置,包括:
目标气田分区模块,用于根据储层地质条件和开发特征将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分为多个工区;
储层特征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
生产井分类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评价指标将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内的生产井分为多个井类;
控制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及井均累计产量,并根据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
极限井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和井均控制面积,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井数;
累计产量确定模块,用于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乘以对应的极限井数,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
分类采收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动用储量,并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除以对应的动用储量,对应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
总体采收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确定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的极限采收率。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储层地质条件和开发特征将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分为多个工区;
确定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
基于预设的评价指标将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内的生产井分为多个井类;
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及井均累计产量,并根据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
根据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和井均控制面积,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井数;
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乘以对应的极限井数,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
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动用储量,并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除以对应的动用储量,对应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
根据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确定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的极限采收率。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利用了大型致密砂岩气田开发中海量的真实可靠的地质和动态数据,以生产井为切入点,采用生产井分类讨论和典型区块解剖的策略,合理劈分出了多个工区、并划分出了多个生产井类型,针对典型区块预测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然后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除以对应的动用储量,对应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最后根据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确定目标致密砂岩气田的极限采收率。因此,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标定出更为准确的致密砂岩气田采收率,从而可在制定开发技术对策、维护气田长期稳定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某工区的砂地比平面分布图;
图2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某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区平面分布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例如在下面描述中,在第一部件上方形成第二部件,可以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以直接接触方式形成的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以非直接接触方式(即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还可以包括额外的部件)形成的实施例等。
而且,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可以使用诸如“在…上方”、“在…之下”、“顶部”、“下方”等空间相对术语,以描述如实施例各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或部件与另一个(或另一些)元件或部件之间的关系。应当理解的是,除了附图中描述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旨在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若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部件“下方”或“之下”的元件或部件,随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元件或部件“上方”或“之上”。
对大型致密砂岩气田而言,目前以探明储量为采收率计算公式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勘探阶段井距大、资料少、精度低,获得的储层参数不够准确,根据容积法得到的地质储量可靠性不强。尽管随着开发过程的深入,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气田储量参数,但在我国目前的储量管理模式下,探明储量一旦提交很少更改或核销;二是未结合生产动态,计算的采收率往往无法反映出气藏的开发规律,从而不利于不同类型气藏的横向对比。致密气藏渗流能力弱,井网未控制的区域储量难以动用。因此,可考虑采用动用储量代替采收率计算公式中的探明储量。动用储量是指按照开发方案进行产能建设、技术井网覆盖区域内生产利用的那部分储量。较规则的井网与不规则的储层分布难以完全匹配,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面积损耗,使部分探明储量难以动用;且在开发过程中,对储层非均质性的认识不断深化,获得的储层参数准确性不断提高,使得利用生产井网计算的动用储量往往会小于探明储量。考虑到致密气藏单井产量低,气田规模有效开发依靠大量布井,可根据这些生产井可获得丰富的地质及开发动态数据,依靠这些真实数据采用适宜的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刻画气藏,标定采收率。
因此,利用大型致密砂岩气田开发中的海量地质和动态数据,以生产井为切入点,采用分类讨论和重点解剖的策略,合理劈分开发区块、划分生产井类型,针对典型区块预测各类井区在井网足够密而不产生干扰的情况下的最终累计采气量,综合各区块较准确地标定气田极限采收率,从而可在制定开发技术对策、维护气田长期稳定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图1所示,基于上述理论,本申请实施例的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根据储层地质条件和开发特征将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分为多个工区。
大型致密砂岩气田分布范围广,储层非均质性强,开发区块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可根据储层地质条件和开发特征将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分为多个工区。其中,储层地质条件例如可以包括有效厚度、储量丰度、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等;开发特征可以包括例如三年期井均日产气量等。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储层地质条件和开发特征将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分为多个工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效厚度、储量丰度、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和三年期井均日产气量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参数以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
2)、根据各标准化参数对工区的影响确定各标准化参数的权重;
3)、根据公式确定综合评价参数的参数值,并根据综合评价参数的参数值将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分为多个工区;
其中,V为综合评价参数;Sgi、hi、Ri、Pi分别为标准化后的孔隙度、含气饱和度、有效厚度、储量丰度及三年期井均日产气量;a、b、c、d、e分别为Sgi、hi、Ri、Pi的权重,a、b、c、d、e均为正数且a+b+c+d+e=1。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以苏里格大型致密砂岩气田为例:
(1)首先对这5个参数做标准化处理,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
苏里格大型致密砂岩气田的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5~15%,含气饱和度主要分布在40~80%,有效厚度主要分布在6~20m,储量丰度主要分布在(0.9~2.5)×108m3/km2,三年期日产气主要分布在(0.5~3.0)×104m3/d。则有:
其中,Sg、h、R、P分别为原始的孔隙度、含气饱和度、有效厚度、储量丰度及三年期井均日产气量。
(2)根据各参数对分区的影响,分别定义它们的权重
根据经验,拟合相关公式,对孔隙度,含气饱和度,有效厚度,储量丰度及三年期日产气的权重分别取0.1、0.1、0.2、0.15和0.45。这5个参数的权重之和为1。
(3)根据综合评价参数V,对气田进行分区
根据V值>0.3、0.2~0.3、0.12~0.2及<0.12,将气田分成四个大区,分别对应苏中、苏东、苏西和苏南,如下表1所示,从而为后续分区开展研究提供依据。
表1苏里格气田各大区划分表
S102、确定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般的,每个工区投产井数可能依旧较多,资料繁杂,难以全部应用。因此,可考虑从各工区中优选能代表这个工区的典型区块进行储层精细解剖,以确定其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用以明确工区的地质条件。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苏中区是苏里格气田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6300km2,平均储量丰度1.5亿方/km2,投产井4207口,产能100亿方/年,投产井数和产能均占气田总投产井数和总产能的40%以上。苏里格中区包括10个开发区块,从中优选苏14区块作为研究区:①研究区面积大(850km2),储层条件较好,储层规模、储层物性、储量丰度对气田中区有代表性;②区块2006年投产,是苏里格气田最早投产的几个区块之一,气井开发时间长,动态资料较可靠;③区内动、静态资料完备,共投产井数646口,开展加密试验6井区,适合开展综合研究。
S103、基于预设的评价指标将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内的生产井分为多个井类。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可以单层有效厚度、累积有效厚度、无阻流量和初期产量等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并按照开发效果的优劣建立生产井分类标准。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分类方法,可将苏里格气田的生产井划分三类井,如下表2所示:
表2苏里格气田三类井划分评价标准
在表2中,I类井:单层厚度>5,累积厚度>10,无阻流量>10,初期产量>1.5,开发效果最好;II类井:单层厚度为3~5,多层叠置后形成一定的储层规模,累积厚度为6~10,无阻流量为4~10,初期产量为0.8~1.5,开发效果较好;III类井:单层厚度<3,有效砂体个数少,累积厚度<6,无阻流量<4,初期产量<0.8,开发效果差。由于该分类标准考虑的参数较多,从而提高了其判别准确率,可在开发早期用于迅速判断生产井的井类型。
S104、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及井均累计产量,并根据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例如可以是先确定每个工区的主控沉积相带;然后以每个工区的主控沉积相带为约束,对应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以及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
传统相控一般是指沉积微相。沉积微相对于有效砂体分布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有效砂体与心滩底部、河道充填底部等粗砂岩相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然而沉积微相在空间具有很强的不均一性,不同层位、不同井区沉积微相发育类型、发育频率及发育规模差异较大,其分布特征难以预测,需要从更宏观的尺度寻找有效砂体分布的主控因素(即主控沉积相)。在构造极宽缓的构造背景下,地质历史时期多期河道叠置,形成规模巨大的辫状河体系。辫状河体系在平面上为千米级,在垂向上对于砂组级地层,可包含2~3个开发小层。根据物源、水动力、可容空间、古地貌的演化特征,辫状河体系可划分为叠置带、过渡带和体系间三个区带。叠置带-过渡带-体系间,沉积水动力由强到弱,储层地质条件由好到差。
研究表明,对于陆相辫状河沉积,辫状河体系带对于沉积微相发育类型、频率及规模有较强的控制作用,是决定有效砂体分布、气井产能的主控地质因素。例如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叠置带水动力强,砂地比>0.5,心滩发育比例高(平均58%),富集了气田70%以上的有效砂体,有效砂体规模相对较大;过渡带处在叠置带边部,水体能量减弱,砂地比0.3~0.5,主要发育河道充填微相(比例高达72%),心滩发育比例仅为28%,包含约25%的有效砂体,有效砂体规模有所减小,连续性较差。体系间水动力弱,砂地比<0.3,以粉砂质、泥质等细粒沉积为主,有效砂体基本不发育。因此,可以辫状河体系带为相带约束,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以及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法,可得到苏里格气田某工区的砂地比平面分布图(如图2a所示)和井区平面分布图(如图2b所示),进而可基于此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以及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例如可以是利用产能不稳定分析及生产曲线积分方法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动态储量,并结合预设的单井开发废弃条件预测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可选取生产时间较长(>500d)、达到或基本达到拟稳态的大量井作为分析样本,利用产能不稳定分析及生产曲线积分等方法评价各类井的井均动态储量,然后结合单井开发废弃条件,预测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一般的,流体从储层流向井筒可经历两个阶段,即开井初期的不稳定流动段和后期的边界流动段。通过不稳定流动段的拟合可以计算气井的表皮系数、储层渗透率、裂缝长度等,通过边界流动段拟合可以计算气井动态储量。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可靠,对每口参与计算的气井进行了数据质量控制,可对异常点进行排查处理,同时在参数选取上针对每口井提取射孔层沟通的有效储层厚度,并以该有效储层厚度为基础,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获取孔隙度和储层压裂改造后的渗透率等物性数据。结合单井开发废弃条件(例如井口压力小于3Mpa,日产气<1000方/天等),预测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有效砂体平面叠合面积的取值范围;
2)、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单井泄气面积平均值;
3)、当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单井泄气面积平均值对应位于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有效砂体平面叠合面积的取值范围内时,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单井泄气面积平均值对应确定为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以苏里格气田某工区的某类生产井为例,可根据密井网解剖、干扰试井分析,并结合有效单砂体厚度与宽厚比、长宽比等数据,认识到有效单砂体宽度主要分布在100~500m范围内,平均为310m;有效单砂体长度主要分布在300~700m,平均为520m。而单砂体平均面积0.16km2,单井钻遇的多个有效砂体在平面叠合后面积在0.18~0.23km2范围内。考虑到人工裂缝半长、储层物性等参数,根据大量的生产井动态数据,认识到气井泄气范围有限,63%的井泄流面积<0.24km2,24%的井在0.24-0.48km2,仅13%的井>0.48km2,平均为0.20km2。由于0.20km2位于0.18~0.23km2范围内,因此,可将0.20km2作为该工区该井类的井均控制面积。
S105、根据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和井均控制面积,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井数。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和井均控制面积,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井数可以包括:
1)、将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分别乘以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对应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
2)、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对应除以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对应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井数。
S106、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乘以对应的极限井数,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
S1017、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动用储量,并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除以对应的动用储量,对应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以苏里格气田14工区为例,从储层地质规模和动态泄气范围两方面考虑,可得到三类井井均控制面积分别0.29、0.22及0.14km2,即三类井在不发生干扰时对应最大井网密度为3.4、4.5及7.1口。当三类井区的井网加密到足够密时,预测出动用储量分别为286.1、653.6、286.7亿方,累计1226.4亿方,占探明储量的95.2%。三类井区的平均累计产量分别为249.4、514.4、198.9亿方,累计962.7亿方。从而,I、II、III类井区极限采收率分别为87.2%、78.7%、69.4%,整个工区的极限采收率为78.5%,如下表3所示。
表3苏14区块采收率计算表
S108、根据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确定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的极限采收率。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以苏里格气田为例,各工区三类井的比例、开发特征评价、控制范围有所差异,导致它们的极限采收率各有不同。中区储层条件最好,探明储量可靠性最强,可动用程度高,开发效果好,I+II类井比例>70%,极限采收率78.5%。西区大面积含水,导致大规模的储量难以动用,但本身储层物性并不差,故探明储量采收率偏低,为26.8%,动用储量采收率仅次于中区,为76.6%。东区相对致密,物性较差,I+II类井比例62.1%,可动储量的极限采收率为73.8%。南区最致密,开发效果较差,I+II类井比例不足40%,可动储量的极限采收率为71.2%,如下表4所示。
表4苏里格各区块采收率
将上述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可得到苏里格气田的动用储量极限采收率为75.3%。
参考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装置可以包括:
目标气田分区模块31,可以用于根据储层地质条件和开发特征将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分为多个工区;
储层特征确定模块32,可以用于确定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
生产井分类模块33,可以用于基于预设的评价指标将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内的生产井分为多个井类;
控制参数确定模块34,可以用于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及井均累计产量,并根据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
极限井数确定模块35,可以用于根据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和井均控制面积,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井数;
累计产量确定模块36,可以用于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乘以对应的极限井数,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
分类采收率确定模块37,可以用于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动用储量,并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除以对应的动用储量,对应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
总体采收率确定模块38,可以用于根据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确定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的极限采收率。
参考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装置可以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储层地质条件和开发特征将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分为多个工区;
确定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
基于预设的评价指标将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内的生产井分为多个井类;
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及井均累计产量,并根据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
根据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和井均控制面积,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井数;
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乘以对应的极限井数,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
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动用储量,并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除以对应的动用储量,对应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
根据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确定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的极限采收率。虽然上文描述的过程流程包括以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当清楚了解,这些过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这些操作可以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例如使用并行处理器或多线程环境)。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储层地质条件和开发特征将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分为多个工区;
确定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
基于预设的评价指标将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内的生产井分为多个井类;
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及井均累计产量,并根据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
根据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和井均控制面积,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井数;
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乘以对应的极限井数,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
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动用储量,并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除以对应的动用储量,对应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
根据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确定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的极限采收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层地质条件包括有效厚度、储量丰度、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所述开发特征包括三年期井均日产气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指标包括单层有效厚度、累积有效厚度、无阻流量和初期产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储层地质条件和开发特征将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分为多个工区,包括:
将有效厚度、储量丰度、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和三年期井均日产气量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标准化参数以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
根据各标准化参数对工区的影响确定各标准化参数的权重;
根据公式确定综合评价参数的参数值,并根据综合评价参数的参数值将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分为多个工区;
其中,V为综合评价参数;Sgi、hi、Ri、Pi分别为标准化后的孔隙度、含气饱和度、有效厚度、储量丰度及三年期井均日产气量;a、b、c、d、e分别为Sgi、hi、Ri、Pi的权重,a、b、c、d、e均为正数且a+b+c+d+e=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包括:
确定每个工区的主控沉积相带;
以每个工区的主控沉积相带为约束,对应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以及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包括:
利用产能不稳定分析及生产曲线积分方法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动态储量,并结合预设的单井开发废弃条件预测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包括:
根据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有效砂体平面叠合面积的取值范围;
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单井泄气面积平均值;
当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单井泄气面积平均值对应位于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有效砂体平面叠合面积的取值范围内时,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单井泄气面积平均值对应确定为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和井均控制面积,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井数,包括:
将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分别乘以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对应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
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对应除以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对应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井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确定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的极限采收率,包括:
将各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进行加权平均,获得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的极限采收率。
10.一种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气田分区模块,用于根据储层地质条件和开发特征将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分为多个工区;
储层特征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
生产井分类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评价指标将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内的生产井分为多个井类;
控制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及井均累计产量,并根据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
极限井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和井均控制面积,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井数;
累计产量确定模块,用于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乘以对应的极限井数,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
分类采收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动用储量,并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除以对应的动用储量,对应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
总体采收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确定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的极限采收率。
11.一种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储层地质条件和开发特征将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分为多个工区;
确定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
基于预设的评价指标将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内的生产井分为多个井类;
确定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及井均累计产量,并根据每个工区的储层规模及储层结构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控制面积;
根据每个工区的控制面积、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控制面积比和井均控制面积,对应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井数;
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井均累计产量乘以对应的极限井数,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
确定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动用储量,并将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累计产量除以对应的动用储量,对应获得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
根据每个工区内各类井的极限采收率确定所述目标致密砂岩气田的极限采收率。
CN201810365208.1A 2018-04-23 2018-04-23 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8465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5208.1A CN108846540B (zh) 2018-04-23 2018-04-23 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5208.1A CN108846540B (zh) 2018-04-23 2018-04-23 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6540A true CN108846540A (zh) 2018-11-20
CN108846540B CN108846540B (zh) 2021-07-02

Family

ID=64212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5208.1A Active CN108846540B (zh) 2018-04-23 2018-04-23 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6540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6577A (zh) * 2018-11-28 2019-02-19 冀光 基于气层钻遇率的致密气藏储量测定方法
CN109577944A (zh) * 2018-11-28 2019-04-05 王国亭 多层系低渗致密砂岩气井各层动态控制储量测定方法
CN109655934A (zh) * 2018-11-28 2019-04-19 郭建林 基于气层钻遇率的致密气藏含气面积测定方法
CN111784016A (zh) * 2019-04-03 2020-10-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求取区块sec储量极值的计算方法
CN112270067A (zh) * 2020-09-25 2021-01-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评价致密气藏新井动储量方法
CN112459763A (zh) * 2019-09-06 2021-03-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气田中气井的优化布置方法及装置
CN113609436A (zh) * 2021-08-20 2021-11-05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储量单元储量动用的计算方法
CN113761743A (zh) * 2021-09-07 2021-12-0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计算区域页岩气储量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30465A1 (en) * 2008-04-09 2011-02-10 Philip Craig Smalley Geochemical surveillance of gas production from tight gas fields
CN104453836A (zh) * 2014-11-17 2015-03-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种多层系致密砂岩气藏布井方法
CN104695934A (zh) * 2013-12-06 2015-06-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井网优化方法
CN105160414A (zh) * 2015-07-16 2015-12-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预测全油藏产区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45265A (zh) * 2016-01-05 2016-05-04 郭建林 大面积致密气藏开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30465A1 (en) * 2008-04-09 2011-02-10 Philip Craig Smalley Geochemical surveillance of gas production from tight gas fields
CN104695934A (zh) * 2013-12-06 2015-06-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井网优化方法
CN104453836A (zh) * 2014-11-17 2015-03-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种多层系致密砂岩气藏布井方法
CN105160414A (zh) * 2015-07-16 2015-12-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预测全油藏产区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45265A (zh) * 2016-01-05 2016-05-04 郭建林 大面积致密气藏开采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6577B (zh) * 2018-11-28 2022-03-11 冀光 基于气层钻遇率的致密气藏储量测定方法
CN109577944A (zh) * 2018-11-28 2019-04-05 王国亭 多层系低渗致密砂岩气井各层动态控制储量测定方法
CN109655934A (zh) * 2018-11-28 2019-04-19 郭建林 基于气层钻遇率的致密气藏含气面积测定方法
CN109356577A (zh) * 2018-11-28 2019-02-19 冀光 基于气层钻遇率的致密气藏储量测定方法
CN109577944B (zh) * 2018-11-28 2022-10-21 王国亭 多层系低渗致密砂岩气井各层动态控制储量测定方法
CN111784016A (zh) * 2019-04-03 2020-10-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求取区块sec储量极值的计算方法
CN111784016B (zh) * 2019-04-03 2024-03-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求取区块sec储量极值的计算方法
CN112459763A (zh) * 2019-09-06 2021-03-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气田中气井的优化布置方法及装置
CN112270067A (zh) * 2020-09-25 2021-01-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评价致密气藏新井动储量方法
CN113609436A (zh) * 2021-08-20 2021-11-05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储量单元储量动用的计算方法
CN113609436B (zh) * 2021-08-20 2024-04-16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储量单元储量动用的计算方法
CN113761743A (zh) * 2021-09-07 2021-12-0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计算区域页岩气储量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61743B (zh) * 2021-09-07 2023-05-0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计算区域页岩气储量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6540B (zh) 2021-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6540A (zh) 致密砂岩气田的采收率标定方法及装置
CN105986816B (zh) 一种用于识别页岩地层甜点的方法
CN109613612A (zh) 一种碳酸盐岩颗粒滩精细刻画与预测方法
CN103590827B (zh) 基于储层分类的致密碎屑岩天然气井产能预测方法
CN103091712B (zh) 一种分析测井组合特征和地震相进行煤质预测的方法
CN109870719B (zh) 一种碳酸盐岩致密薄储层的井位布设方法、装置及***
CN107133670A (zh) 一种基于决策树数据挖掘算法的复杂岩性识别方法及***
CN105093313A (zh) 一种岩溶型油藏单井油气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9212627B (zh) 一种基于细分层系的薄储层描述及增储规模确定方法
Li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lithological and stratigraphic reservoirs
CN106501870B (zh) 一种湖相致密介壳灰岩相对优质储层识别方法
CN105629304A (zh) 一种基于多属性的砂体叠合模式识别方法
Vincent et al. Managing structural uncertainty in a mature field for optimal well placement
US20240111071A1 (en) Stratigraphic forward modeling platform and methods of use
Grammer et al. Carbonate platforms: Exploration-and production-scale insight from modern analogs in the Bahamas
Ma et al. Multiscale heterogeneities in reservoir geology and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CN115130795A (zh) 热储的开发潜力评价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Bahar et al. Practical Approach in Modeling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 A Field Case Study
Huerta et al. Gas condensate field development plan by means of numerical compositional simulation
Ivlev Prediction of geophysical properties of rocks on rare well data and attributes of seismic waves by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on the example of the Achimov formation
Chatterjee et al. Stress modeling for the oil and gas fields of Krishna-Godavari and Cauvery basins, India, using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
Berry et al. Integrated Assisted History Matching and Forecast Optimisation Under Uncertainty for More Robust Mature Field Redevelopment Project
Bu et al. Geological modeling of combined incised channel system in deep-water gravity flow sedimentation: the case of OML130 in Niger delta basin, West Africa
Amer et al. Permeability Prediction and Facies Distribution for Yamama Reservoir in Faihaa Oil Field: Role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Cluster Analysis Approach
Y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Pre-stack Inversion in Fine Potential Tapping of Old Oilfiel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