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28831B -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装置及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装置及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28831B
CN108828831B CN201810678397.8A CN201810678397A CN108828831B CN 108828831 B CN108828831 B CN 108828831B CN 201810678397 A CN201810678397 A CN 201810678397A CN 108828831 B CN108828831 B CN 1088288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nanorods
red light
pola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83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28831A (zh
Inventor
周淼
林旭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783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288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28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8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28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88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7Illumin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Luminescent elements or materials associated to the cel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量子点偏光片,包括层叠设置的红光层、偏振转换层和绿光层,红光层朝向背光模组一侧,红光层设有多个排列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第一纳米棒,绿光层设有多个排列方向为第二方向的第二纳米棒,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背光模组用于发出无偏振的蓝光,第一纳米棒用于被部分蓝光激发出偏振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红光,偏振转换层用于将偏振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红光转换为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的红光,第二纳米棒用于被部分蓝光激发出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的绿光。通过上述设置,实现将蓝色背光转换为白光,降低了绿光层的第二纳米棒的投料或浓度,提高绿光层的利用率,提高光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和一种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Description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装置及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偏光片、显示装置及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量子点是近十年最受瞩目的发光材料之一,具有发光光谱集中,色纯度高,发光波长高度可调等优点,将其应用于TFT-LCD可以大幅度提高LCD液晶显示器的色域和色彩还原能力。
由于红光量子点在已有的光学结构中,不仅可以受到蓝光激发发光,绿光也会激发红光量子点发光,造成红光量子点发的红光比绿光更多,因此在量子点偏光片现有结构中,为了得到均匀一致的白光,需要提高绿光量子点的投料或浓度,以得到与红光匹配的绿光,这样会使得绿光量子点的利用率下降,光效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量子点偏光片,提高绿光纳米棒的荧光效率,从而降低绿光量子点的投料或浓度,提高光效。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量子点偏光片,所述量子点偏光片用于安装至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包括层叠设置的红光层、偏振转换层和绿光层,所述红光层朝向所述背光模组一侧,所述红光层设有多个排列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第一纳米棒,所述绿光层设有多个排列方向为第二方向的第二纳米棒,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背光模组用于发出无偏振的蓝光,所述第一纳米棒用于被部分所述蓝光激发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红光,所述偏振转换层用于将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红光转换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红光,并透过部分所述蓝光,所述第二纳米棒用于被部分所述蓝光激发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绿光,部分所述蓝光及所述第二方向的红光和绿光混合形成白光提供给所述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第二纳米棒激发的绿光包括朝向所述偏振转换层的部分绿光,所述偏振转换层为波长选择性材料制成,所述偏振转换层转换红光的偏振方向旋转90°,而转换蓝光和绿光的偏振方向旋转0°。
其中,所述红光层包括层叠设置的配向膜和混合树脂层,所述第一纳米棒设于所述混合树脂层内,所述第一纳米棒与所述配向膜具有分子间作用力,所述配向膜用于在偏振光作用下分子沿同一方向排布,并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带动所述第一纳米棒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其中,所述混合树脂层内还设有液晶聚合物,所述第一纳米棒的表面配体包括烷基链和磷酸基,所述液晶聚合物包括联苯和羧酸基,所述烷基链与所述联苯以分子间作用力连接,所述磷酸基与所述第一纳米棒配位,所述羧酸基与所述配向膜以分子间作用力连接。
其中,所述量子点偏光片还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层叠于所述红光层背向所述偏振转换层的一侧,用于透过无偏振的蓝光,以及反射从所述第一纳米棒激发的朝向所述反射层的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红光,以及反射从所述第二纳米棒激发的朝向所述反射层的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绿光。
其中,所述量子点偏光片还包括偏光层,所述偏光层层叠于所述绿光层背向所述偏振转换层的一侧,所述偏光层通过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光,而阻挡偏振方向为其他方向的光。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所述量子点偏光片设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反射层上制作红光层,并使所述红光层上的多个第一纳米棒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纳米棒用于被蓝光激发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红光;
在基膜上制作偏振转换层,所述偏振转换层用于将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红光转换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红光;
在所述偏振转换层上制作绿光层,并使所述绿光层上的多个第二纳米棒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二纳米棒用于被蓝光激发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绿光;
撕除所述基膜,将所述偏振转换层贴合至所述红光层上。
其中,使所述红光层上的所述多个第一纳米棒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步骤包括:
所述红光层包括基底,在所述基底上涂布配向膜,在所述配向膜上涂布第一纳米棒和液晶聚合物的混合树脂层,所述第一纳米棒的表面配体包括烷基链和磷酸基,所述液晶聚合物包括联苯和羧酸基,将所述烷基链与所述联苯以分子间作用力连接,将所述磷酸基与所述第一纳米棒配位,将所述羧酸基与所述配向膜以分子件作用力连接;
使用偏振光照射所述红光层,使得所述配向膜的分子沿同一方向排布,所述液晶聚合物被所述配向膜的分子作用而沿同一方向排列,使得所述第一纳米棒在所述液晶聚合物和所述表面配体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其中,在制作所述绿光层时,调节照射所述绿光层的偏振光偏转90°或调节所述绿光层偏转9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量子点偏光片,通过设置红光层、偏振转换层和绿光层,利用蓝光对红光层和绿光层进行激发,使得红光层的第一纳米棒产生偏振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红光,偏振转换层将第一方向的红光转换为第二方向的红光,绿光层的第二纳米棒产生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的绿光,因此,本发明的量子点偏光片先使用蓝光激发红光层产生红光,再使用蓝光激发绿光层绿光,红光不会激发绿光,可实现将蓝色背光转换为白光,降低了绿光层的第二纳米棒的投料或浓度,提高绿光层的利用率,提高光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实施例的量子点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实施例的红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实施例的绿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实施例的量子点偏光片的发光示意图;
图6是一种实施例的红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7a是一种实施例的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一种实施例的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背光模组3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偏光片2,所述量子点偏光片2设于所述背光模组3和所述显示面板1之间。
显示面板1为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背光模组3为其提供背光,进而显示画面,而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量子点偏光片,可以提高显示画面的色域和色彩还原能力,有较高的亮度。
背光模组3发射蓝光,例如,背光模组3的光源采用蓝光LED制作,相对于发射白光的背光模组而言,光源不需要集成绿光LED和红光LED,降低了背光模组的结构复杂程度,节约了成本。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量子点偏光片2,所述量子点偏光片2用于安装至背光模组3和显示面板1之间,请参考图2至图5,图5中的箭头使用不同填充纹理表示不同颜色的光,量子点偏光片2包括层叠设置的红光层20、偏振转换层30和绿光层40,所述红光层20朝向所述背光模组3一侧,所述红光层3设有多个排列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第一纳米棒21,所述绿光层4设有多个排列方向为第二方向的第二纳米棒41,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请参考图5,所述背光模组3用于发出无偏振的蓝光100,所述第一纳米棒21用于被部分所述蓝光100激发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红光200,所述偏振转换层30用于将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红光200转换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红光200,并透过部分所述蓝光100,所述第二纳米棒41用于被部分所述蓝光100激发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绿光300,部分所述蓝光100及所述第二方向的红光200和绿光300混合形成白光提供给所述显示面板1。
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为:利用波长短的光激发量子点荧光纳米棒发射波长长的偏振光,波长长的光不能激发量子点荧光纳米棒发射波长短的光,由于红绿蓝光的波长关系为红光>绿光>蓝光,且红光、绿光和蓝光混合后得到白光,因此,利用波长最短的蓝光作为激发光源,先激发第一纳米棒21发射红光,由于红光的波长比绿光更长,红光不能激发第二纳米棒41发射绿光,使红光不会被绿光层吸收,蓝光波长比绿光短,可以激发第二纳米棒41发光,从而使得从绿光层40表面射出的光为激发产生的红光、激发产生的绿光和被第一纳米棒21和第二纳米棒41吸收后留下的背光的蓝光,三者混合形成白光。
其中,偏振转换层30将偏振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红光转换为第二方向的红光,使得透过绿光层40的红光和绿光层40激发的绿光的偏振方向相同,可与无偏振的部分蓝光进行混合而得到白光。
背光模组3发出的蓝光一部分被红光层20吸收,激发红光层20发红光后,剩下的一部分蓝光透过红光层20和偏振转换层30,另一部分被绿光层40吸收,激发绿光层40发绿光后,剩下的部分蓝光透过绿光层40,从而利用蓝光分别激发出红光和绿光,再与剩下的蓝光进行混合而得到白光。
因此,通过设置红光层20、偏振转换层30和绿光层40,利用蓝光对红光层20和绿光层40进行激发,使得红光层20的第一纳米棒21产生偏振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红光,偏振转换层30将第一方向的红光转换为第二方向的红光,绿光层40的第二纳米棒41产生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的绿光,因此,本发明的量子点偏光片2先使用蓝光激发红光层20产生红光,再使用蓝光激发绿光层40绿光,红光不会激发绿光,可实现将蓝色背光转换为白光,降低了绿光层40的第二纳米棒41的投料或浓度,提高绿光层40的利用率,提高光效。
本发明实施例实施的进一步的原理为:波长短的偏振光对与排列方向与偏振光偏振方向垂直的纳米棒激发而得到波长长的光的效率极低。利用这个现象,设置所述偏振转换层30为波长选择性材料制成,所述偏振转换层30转换红光的偏振方向旋转90°,而转换蓝光和绿光的偏振方向旋转0°。
绿光层40上的第二纳米棒41激发的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的绿光可向绿光层40上下两侧发射,所述第二纳米棒41激发的绿光包括朝向所述偏振转换层30的部分绿光,由于偏振转换膜30不转换绿光的偏振方向,绿光从偏振转换膜30透射后不改变偏振方向,使得射入红光层20的绿光的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而红光层20上的第一纳米棒21的排列方向为第一方向,由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使得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的绿光对红光层20上的第一纳米棒21的激发效率极低,不会激发第一纳米棒21产生红光,故通过设置波长选择性的偏振转换层30,红光层20上的第一纳米棒21激发的红光转换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可与绿光混合,此外,红光层20不会因吸收绿光层40的绿光而激发出更多的红光,导致绿光层40上的第二纳米棒41的投料增大。
相对于红光层20上的第一纳米棒21和绿光层40上的第二纳米棒41的排列方向相同(以均为第一方向为例),且不设置偏振转换层30的方案而言,从绿光层40发射至红光层20的偏振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绿光会激发红光层20上的第一纳米棒21发射偏振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红光,这是因为,绿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更短,短波长的光可以激发产生长波长的光,这样导致整体产生的红光会增加,要使得混合后的光为白光,且亮度足够,必须要增大绿光层40上的第二纳米棒41的投料,一般需要第二纳米棒41的投料为第一纳米棒21的投料的10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偏光片降低了绿光层40的第二纳米棒41的投料或浓度,通过偏振转换膜30对红光偏转偏振角度90°,而第一纳米棒21和第二纳米棒41的排列方向垂直,这样可以使得红光最终的偏振方向和绿光相同,均为第二方向,而从绿光层40发射至红光层20的绿光的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偏振转换层30不转换绿光的偏振方向,而绿光对红光层20的激发效率极低,不会激发第一纳米棒21发射红光,使得红光不会增多,不需要增大第二纳米棒41的投料以与红光匹配而混合产生白光,这样就提高了第二纳米棒41的荧光利用率。
至于偏振转换层30的材料,可以采用现有的任意满足波长选择性的材料,本发明不进行限制。
第一纳米棒21和第二纳米棒41为核/壳结构的量子点材料,其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特别适合在显示技术领域使用。在本发明中,第一纳米棒21的发光核的材料包括CdSe,Cd2SeTe,InAs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纳米棒41的发光核的材料包括ZnCdSe2,InP,Cd2SSe的一种或多种,第一纳米棒21和第二纳米棒41的无机保护壳的材料包括CdS,ZnSe,ZnCdS2,ZnS,ZnO的一种或多种。第一纳米棒21和第二纳米棒41呈条形棒状结构,本发明中所述的沿第一方向排列和沿第二方向排列是指条形棒状结构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纳米棒21和第二纳米棒41优选为分别为矩形阵列排列,使得两者激发产生的光均匀一致。
请参考图6,所述红光层20包括层叠设置的基底25、配向膜26和混合树脂层27,所述第一纳米棒21设于所述混合树脂层27内,所述第一纳米棒27与所述配向膜26具有分子间作用力,所述配向膜26用于在偏振光作用下分子沿同一方向排布,以使所述第一纳米棒21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第一纳米棒26的排列方法采用类似显示面板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的原理,通过配向膜26的作用,使得第一纳米棒26沿第一方向排列,配向膜26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配向膜,配向膜26上的分子结构可在偏振光作用下沿同一方向排列即可。
所述混合树脂层27内还设有液晶聚合物(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纳米棒21的表面配体包括烷基链和磷酸基,所述液晶聚合物包括联苯和羧酸基,所述烷基链与所述联苯以分子间作用力连接,所述磷酸基与所述第一纳米棒21配位,所述羧酸基与所述配向膜26以分子间作用力连接。
具体的,第一纳米棒21的表面配体分子式可以为:
Figure BDA0001710340380000071
液晶聚合物的分子式可以为:
Figure BDA0001710340380000072
配向膜的分子式可以为:
Figure BDA0001710340380000081
通过表面配体、液晶聚合物、配向膜和第一纳米棒21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偏振光照射配向膜26,在配向膜26的分子作用下,带动第一纳米棒21沿第一方向排列。
可以理解的,绿光层40的结构与红光层20类似,参照红光层20,可实现第二纳米棒41沿第二方向排列。
请参照图2和图5,所述量子点偏光片还包括反射层10,所述反射层10层叠于所述红光层20背向所述偏振转换层30的一侧,用于透过无偏振的蓝光,以及反射从所述第一纳米棒21激发的朝向所述反射层10的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红光,以及反射从所述第二纳米棒41激发的朝向所述反射层10的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绿光。
由前述可知,蓝光100激发红光层20的第一纳米棒21发射偏振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红光200,而第一纳米棒21发射的红光可以朝向红光层20上下侧面发射,当朝向下面,即朝向反射层10发射时,通过反射层10反射,使得朝向反射层10发射的这部分红光也可以被利用,即反射层10反射回去的红光依然为偏振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红光,通过红光层20后,可被偏振转换层30将偏振方向转换90°,形成偏振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红光,再通过绿光层40发射出去,由此,提高了红光的利用率。
由前述可知,蓝光激发绿光层40的第二纳米棒41发射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的绿光300,而第二纳米棒41发射的绿光可以朝向绿光层40上下侧面发射,当朝向下面,即朝向反射层10发射时,由于偏振转换层30不转换绿光的偏振方向,因此,透过偏振转换层30的绿光的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由于红光层20上的第一纳米棒41的排列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绿光对第一纳米棒21的激发效率极低,不会激发第一纳米棒21产生红光,而是透过红光层20向反射层10发射,反射层10反射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的绿光,反射回去的绿光不改变偏振方向,因此,也不会激发红光层20,也不会被偏振转换层30转换偏振方向,而是透过红光层20和偏振转换层30,再从绿光层40背离偏振转换层30的方向发射,由此可知,反射层10可将朝向反射层10发射的绿光反射回去利用,因此,也提高了绿光的利用率。
反射层10还能透过蓝光,蓝光的一部分激发红光层20的第一纳米棒21发射红光,蓝光还有一部分激发绿光层40的第二纳米棒41发射绿光,剩下的蓝光从绿光层40背向偏振转换层30的一侧发射,与红光和绿光混合形成白光,用于提供给显示面板。因此,蓝光不会从红光层20、偏振转换层30或绿光层40处反射回反射层。
鉴于以上,反射层10的材料为波长选择性反射膜,能透过无偏振的蓝光,而不能透过偏振的红光和绿光,但能反射偏振的红光和绿光,且不改变偏振方向。当然,在实际应用时,反射层10也可以采用PET膜或Barrier Film膜,会透过一部分偏振的红光和绿光,但还是能反射大部分的偏振的红光和绿光,因此,相对于偏振的红光和绿光直接浪费而言,还是可以提高红光和绿光的利用率。
所述量子点偏光片还包括偏光层50,所述偏光层50层叠于所述绿光层40背向所述偏振转换层30的一侧,所述偏光层50通过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光,而阻挡偏振方向为其他方向的光。
由前述可知,从绿光层40出射的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的光为红光和绿光,而蓝光为无偏振方向,设置偏光层50,首先可通过红光和绿光,还可过滤蓝光,使得透过偏光层50的光也为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使得从偏光层50出射的红光、绿光和蓝光均为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三者混合后产生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的白光,这样的白光更适合提供给显示面板,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
偏光层50的材质不限,可采用现有的偏光片。
请参考图7a和图7b,并结合图1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反射层10上制作红光层20,并使所述红光层20上的多个第一纳米棒21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纳米棒21用于被蓝光激发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红光;
在基膜60上制作偏振转换层30,所述偏振转换层30用于将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红光转换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红光;
在所述偏振转换层30上制作绿光层40,并使所述绿光层40上的多个第二纳米棒41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二纳米棒41用于被蓝光激发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绿光;
撕除所述基膜60,将所述偏振转换层30贴合至所述红光层20上。
其中,使所述红光层20上的所述多个第一纳米棒21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步骤包括:
所述红光层20包括基底25,在所述基底25上涂布配向膜26,在所述配向膜26上涂布第一纳米棒21和液晶聚合物的混合树脂层27,所述第一纳米棒21的表面配体包括烷基链和磷酸基,所述液晶聚合物包括联苯和羧酸基,将所述烷基链与所述联苯以分子间作用力连接,将所述磷酸基与所述第一纳米棒配位,将所述羧酸基与所述配向膜以分子件作用力连接;
使用偏振光照射所述红光层20,使得所述配向膜26的分子沿同一方向排布,所述液晶聚合物被所述配向膜的分子作用而沿同一方向排列,使得所述第一纳米棒21在所述液晶聚合物和所述表面配体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其中,绿光层40的结构与红光层20类似,在制作所述绿光层40时,使绿光层40上的第二纳米棒41沿第二方向排列的步骤与制作红光层20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调节照射所述绿光层40的偏振光偏转90°或调节所述绿光层40偏转90°。调节照射所述绿光层40的偏振光偏转90°,可以使得绿光层40的配向膜的排列方向与红光层的配向膜26的排列方向的夹角为90°,使得绿光层40的配向膜带动第二纳米棒41的排列方向呈第二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调节所述绿光层40偏转90°,保持偏振光的角度不变,也可以达到使得绿光层40的配向膜的排列方向与红光层的配向膜26的排列方向的夹角为90°的效果。
在将偏振转换层30贴合到红光层20上的步骤中,使得绿光层40上的第二纳米棒41的排列方向为第二方向,且与红光层20上的第一纳米棒21的排列方向为第一方向垂直。
因此,本发明通过偏振光先照射红光层20和绿光层40,使得第一纳米棒21和第二纳米棒41的排列方向垂直,再将红光层20和绿光层40贴合,保证了本发明的量子点偏光片的结构符合要求,且本发明的方法步骤简单,易于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制作偏光层50的步骤,提供一偏光层50,将该偏光层50的通过光的方向设置为第二方向,从而实现透过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的光,而阻挡其他方向的光。
本发明实施例的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还包括涂布粘胶层的步骤,具体的,在反射层10上涂布第一粘胶层11,再将红光层20通过第一粘胶层11与反射层10粘贴;在基膜60上涂布第二粘胶层61,将偏振转换层30通过第二粘胶层61与基膜60粘贴;在偏振转换层30上涂布第三粘胶层31,将绿光层40通过第三粘胶层31与偏振转换层30粘贴;撕除基膜60,将偏振转换层30通过第二粘胶层61与红光层20粘贴;在绿光层40上涂布第四粘胶层42,将偏光层50通过第四粘胶层42与绿光层40粘贴。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制作得到的量子点偏光片,通过制作红光层20、偏振转换层30和绿光层40,利用蓝光对红光层20和绿光层40进行激发,使得红光层20的第一纳米棒21产生偏振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红光,偏振转换层30将第一方向的红光转换为第二方向的红光,绿光层40的第二纳米棒41产生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的绿光,绿光层40不会被红光激发,不会吸收红光,影响红光发光效率,因此,本发明的量子点偏光片2可实现将蓝色背光转换为白光,提高光效。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量子点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偏光片用于安装至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包括层叠设置的红光层、偏振转换层和绿光层,所述红光层朝向所述背光模组一侧,所述红光层设有多个排列方向为第一方向的第一纳米棒,所述绿光层设有多个排列方向为第二方向的第二纳米棒,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背光模组用于发出无偏振的蓝光,所述第一纳米棒用于被部分所述蓝光激发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红光,所述偏振转换层用于将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红光转换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红光,并透过部分所述蓝光,所述第二纳米棒用于被部分所述蓝光激发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绿光,部分所述蓝光及所述第二方向的红光和绿光混合形成白光提供给所述显示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纳米棒激发的绿光包括朝向所述偏振转换层的部分绿光,所述偏振转换层为波长选择性材料制成,所述偏振转换层转换红光的偏振方向旋转90°,而转换蓝光和绿光的偏振方向旋转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层包括层叠设置的配向膜和混合树脂层,所述第一纳米棒设于所述混合树脂层内,所述第一纳米棒与所述配向膜具有分子间作用力,所述配向膜用于在偏振光作用下分子沿同一方向排布,并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带动所述第一纳米棒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树脂层内还设有液晶聚合物,所述第一纳米棒的表面配体包括烷基链和磷酸基,所述液晶聚合物包括联苯和羧酸基,所述烷基链与所述联苯以分子间作用力连接,所述磷酸基与所述第一纳米棒配位,所述羧酸基与所述配向膜以分子间作用力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偏光片还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层叠于所述红光层背向所述偏振转换层的一侧,用于透过无偏振的蓝光,以及反射从所述第一纳米棒激发的朝向所述反射层的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红光,以及反射从所述第二纳米棒激发的朝向所述反射层的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绿光。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偏光片还包括偏光层,所述偏光层层叠于所述绿光层背向所述偏振转换层的一侧,所述偏光层通过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光,而阻挡偏振方向为其他方向的光。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所述量子点偏光片设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8.一种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反射层上制作红光层,并使所述红光层上的多个第一纳米棒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纳米棒用于被蓝光激发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红光;
在基膜上制作偏振转换层;
在所述偏振转换层上制作绿光层,并使所述绿光层上的多个第二纳米棒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二纳米棒用于被蓝光激发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绿光,所述偏振转换层用于将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红光转换为偏振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的红光;
撕除所述基膜,将所述偏振转换层贴合至所述红光层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红光层上的所述多个第一纳米棒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步骤包括:
所述红光层包括基底,在所述基底上涂布配向膜,在所述配向膜上涂布第一纳米棒和液晶聚合物的混合树脂层,所述第一纳米棒的表面配体包括烷基链和磷酸基,所述液晶聚合物包括联苯和羧酸基,将所述烷基链与所述联苯以分子间作用力连接,将所述磷酸基与所述第一纳米棒配位,将所述羧酸基与所述配向膜以分子间作用力连接;
使用偏振光照射所述红光层,使得所述配向膜的分子沿同一方向排布,所述液晶聚合物被所述配向膜的分子作用而沿同一方向排列,使得所述第一纳米棒在所述液晶聚合物和所述表面配体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作所述绿光层时,调节照射所述绿光层的偏振光偏转90°或调节所述绿光层偏转90°。
CN201810678397.8A 2018-06-27 2018-06-27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装置及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088288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8397.8A CN108828831B (zh) 2018-06-27 2018-06-27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装置及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8397.8A CN108828831B (zh) 2018-06-27 2018-06-27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装置及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8831A CN108828831A (zh) 2018-11-16
CN108828831B true CN108828831B (zh) 2021-01-01

Family

ID=64139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8397.8A Active CN108828831B (zh) 2018-06-27 2018-06-27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装置及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288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1300A (zh) * 2018-12-06 2019-03-1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94615A (zh) * 2019-11-28 2020-02-14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334244A (zh) * 2020-02-28 2020-06-2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封装荧光胶层及其制作方法、量子点背光源
CN212255948U (zh) * 2020-06-30 2020-12-29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层、显示屏、背光模组和显示器
CN113540324B (zh) * 2021-07-13 2022-09-20 厦门大学 一种发射三基色偏振光的rgb-led器件制作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4966A (zh) * 2015-08-10 2015-11-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板及光阻层的制作方法
CN105602227A (zh) * 2014-11-13 2016-05-2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量子棒组合物、量子棒膜和包含该量子棒膜的显示装置
JP2016146421A (ja) * 2015-02-09 2016-08-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組成物、偏光発光フィルム、波長変換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液晶表示装置
CN107167953A (zh) * 2016-03-07 2017-09-1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7516587U (zh) * 2017-11-01 2018-06-19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偏光片、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1391B (zh) * 2015-02-26 2017-07-11 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板
KR102504125B1 (ko) * 2015-10-13 2023-02-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 선택 컬러 필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2227A (zh) * 2014-11-13 2016-05-2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量子棒组合物、量子棒膜和包含该量子棒膜的显示装置
JP2016146421A (ja) * 2015-02-09 2016-08-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組成物、偏光発光フィルム、波長変換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液晶表示装置
CN105044966A (zh) * 2015-08-10 2015-11-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板及光阻层的制作方法
CN107167953A (zh) * 2016-03-07 2017-09-1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7516587U (zh) * 2017-11-01 2018-06-19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偏光片、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8831A (zh) 2018-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28831B (zh) 量子点偏光片、显示装置及量子点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JP6554593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102106045B1 (ko) 양자점을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을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TWI336013B (en)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050104076A1 (en) Flat panel energized by blue LED for generating white light
WO2018201610A1 (zh) 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光转换膜、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US20180106938A1 (en) Quantum dot backlight module
CN108873465A (zh) 量子点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853136A (zh) 有机激光器和液晶显示器照明
KR20120088273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3141905A (ja) Ledベースの面状光源
CN104914622A (zh) 量子点发光器件和背光模组
WO2018201618A1 (zh) 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光学膜、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JP2013539170A (ja) 量子ドット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用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855648A (zh) 量子点偏光元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10606123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light conversion membe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210605291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9858903U (zh) 一种复合光学膜、背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WO2019015290A1 (zh) 液晶显示器
CN108919558B (zh) 一种楔形基板的量子点彩膜结构
WO2018201611A1 (zh) 一种光学膜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KR101870446B1 (ko) 광학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US10268072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O2020258485A1 (zh) 量子点偏光片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US20220357618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quantum dot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9-2 Tangming Avenu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9-2 Tangming Avenu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