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84995B - 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84995B
CN108784995B CN201810562253.6A CN201810562253A CN108784995B CN 108784995 B CN108784995 B CN 108784995B CN 201810562253 A CN201810562253 A CN 201810562253A CN 108784995 B CN108784995 B CN 1087849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cylinder
patient
insp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22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84995A (zh
Inventor
李锟
潘仲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ongchua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李锟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锟 filed Critical 李锟
Priority to CN2018105622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849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84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4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849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49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0018Physician's examining tab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02Adjustable operating tables; Controls therefor
    • A61G13/08Adjustable operating tables; Controls therefor the table being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13/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patient-supporting surfaces
    • A61G13/120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patient-supporting surfa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G13/122Upper body, e.g. che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13/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patient-supporting surfaces
    • A61G13/120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patient-supporting surfa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G13/1245Knees, upper or lower le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0/00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kind of patient or his position
    • A61G2200/30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 A61G2200/32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ly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包括底板、基础床体、支撑装置、检查装置与腿部固定装置,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基础床体,基础床体上端安装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上端从右往左依次安装有检查装置与腿部固定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机构、角度调节机构与限位机构,检查装置包括辅助机构与检查机构,腿部固定装置包括移动机构与固定机构。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需要患者自行翻身、检查服易损坏丢失与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可以实现辅助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功能,具有可自动改变患者角度、检查装置不易损坏丢失与工作稳定性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
背景技术
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又称“医用无线内镜”。原理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的***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等缺陷,可作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在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需要受检者穿戴检查服,并要根据医生要求转换姿势,有些受检者由于初次检查没有经验,可能无法准确把握翻转角度,导致检查效果不理想,除此之外,由于检查服为穿戴式,会随受检者一起移动,一旦发生碰撞,容易对检查服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可以解决现有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需要患者自行翻身、检查服易损坏丢失与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可以实现辅助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功能,具有可自动改变患者角度、检查装置不易损坏丢失与工作稳定性高等优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包括底板、基础床体、支撑装置、检查装置与腿部固定装置,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基础床体,基础床体上端安装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上端从右往左依次安装有检查装置与腿部固定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机构、角度调节机构与限位机构,支撑机构安装在基础床体上,支撑机构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外侧壁上布置有限位机构,且角度调节机构与限位机构均安装在基础床体上;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对支撑机构角度进行调节,无需患者自己转身,避免因翻转角度不准确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限位机构则可以避免在后续检查中,支撑机构角度发生变动,保证了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
所述检查装置包括辅助机构与检查机构,辅助机构安装在支撑装置上端,辅助机构上端安装有检查机构;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对辅助机构进行调节,使得检查机构位置能够做出相应变化,调节灵活。
所述腿部固定装置包括移动机构与固定机构,移动机构安装在支撑装置上端,移动机构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机构;通过移动机构对两个固定机构的间距进行调节,固定机构将患者腿部位置限定住,避免患者因紧张频繁转变双腿位置而对检查工作造成影响,保证了检查效果。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转动板与工作板,支撑板安装在基础床体前端,支撑板上端通过铰链安装有转动板,转动板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工作板,工作板底端高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大;通过调节角度调节机构的位置,改变对工作板产生挤压力的大小,从而能够对转动板角度进行调节,无需患者自行转身,能够更好地把握转身角度,提高了检查效果。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移动块、导引轨、一号固定支板、移动气缸与二号固定支板,移动块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工作板底端相连接,且移动块上端倾斜角度与工作板底端倾斜角度相同,移动块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导引轨上,移动块侧壁上安装有一号固定支板,一号固定支板侧壁与移动气缸顶端相连接,移动气缸安装在二号固定支板上,二号固定支板安装在基础床体上;通过移动气缸带动移动块在导引轨上进行直线运动,移动块在移动过程中对工作板下端产生挤压力,从而使得转动板角度发生变化,能够改变患者身体角度,为后续检查提供了便利。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固定架、限位气缸、升降板与限位板,限位块安装在移动块外壁上,限位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固定架上开设的滑槽相连接,固定架安装在基础床体上,固定架上端从前往后安装有限位气缸,限位气缸数量为二,限位气缸顶端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限位板,两块限位板内壁间距等于限位块长度,且固定架在限位板正下方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口;当移动块进行移动时,限位块也同时进行移动,当移动至一定位置时,限位气缸带动升降板向下运动,限位板穿过限位口并紧贴在限位块侧壁上,因此限位块不会再移动,使得转动板能够保持在适当角度,避免因角度变换而对检查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安装板、直线导轨、固定块与辅助支链,安装板左端通过铰链安装在转动板上,安装板右端安装有辅助支链,安装板上端从左往右均匀安装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块;通过对辅助支链状态的调节,使得安装板能够在转动过程中位置保持稳定,当患者需要采用坐位进行检查时,通过调节辅助支链使得安装板右端能够离开转动板,不会对患者的行动造成阻碍。
所述辅助支链包括固定柱、定位架、定位板、辅助气缸与辅助板,安装板中部对称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侧壁紧贴在定位架上开设的定位槽内,定位架安装在定位板上,定位板安装在辅助气缸顶端,辅助气缸安装在辅助板侧壁上,辅助板安装在转动板上端;通过辅助气缸的伸缩运动对定位板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定位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固定柱位置进行限定或与固定柱分离,当定位架对固定柱位置进行限定时,可以保证安装板在转动过程中仍能够紧贴在转动板上,当患者需要采用坐位进行检查时,定位架与固定柱分开,不会对患者行动造成阻碍,保证了检查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了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检查机构包括一号检查板、二号检查板、调节滑块、伸缩支撑杆、固定板、固定环、固定气缸与限定架,一号检查板与二号检查板通过铰链对称安装在直线导轨中部,一号检查板与二号检查板侧壁上从左往右均匀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调节滑块,调节滑块上通过铰链与伸缩支撑杆一端相连接,伸缩支撑杆另一端通过铰链安装在固定块上,一号检查板顶端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通过固定环安装有固定气缸,二号检查板侧壁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限定架,限定架位置与固定板位置一一对应,限定架左右侧壁上开设有限定孔,限定孔直径大于固定气缸顶端直径,且一号检查板、二号检查板与固定板均由柔性材料构成;在进行检查前,患者平躺在一号检查板与二号检查板上,医生根据患者的体型对一号检查板与二号检查板位置进行调节,调节适当后,将固定气缸顶端伸入限位架上对应的限位孔内,保证一号检查板与二号检查板在检查过程中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保证了检查效果,且消除了原有穿戴式检查服易损坏、丢失的问题。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直线滑轨与电动滑块,直线滑轨安装在转动板上,直线滑轨前后两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对称安装有电动滑块;通过电动滑块带动固定机构在直线滑轨上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两个固定机构的间距进行调节,使用范围广。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一号固定弧板、二号固定弧板、调节架、安装块与调节气缸,一号固定弧板与二号固定弧板通过铰链对称安装在电动滑块前后两端,一号固定弧板顶端安装有调节架,调节架为空心结构,调节架左右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调节孔,二号固定弧板顶端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调节气缸,调节气缸顶端直径小于调节孔直径,且一号固定弧板、二号固定弧板与安装块均由柔性材料构成;患者平躺后,将双腿分别放置在相应的固定机构内,一号固定弧板与二号固定弧板内壁与患者腿部紧贴,医生根据患者腿部实际情况对一号固定弧板与二号固定弧板位置进行调节,调节适当后,通过调节气缸的伸缩运动,使得调节气缸两端伸进调节架上相应的调节孔内,从而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避免患者频繁转换腿部位置而影响检查结构。
工作时,首先通过辅助气缸的伸缩运动对定位板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定位架能够对固定柱位置进行限定,以保证安装板在转动过程中仍能够紧贴在转动板上,然后患者平躺在一号检查板与二号检查板上,医生根据患者的体型对一号检查板与二号检查板位置进行调节,调节适当后,将固定气缸顶端伸入限位架上对应的限位孔内,保证一号检查板与二号检查板在检查过程中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保证了检查效果,接着将双腿分别放置在相应的固定机构内,一号固定弧板与二号固定弧板内壁与患者腿部紧贴,医生根据患者腿部实际情况对一号固定弧板与二号固定弧板位置进行调节,调节适当后,通过调节气缸的伸缩运动,使得调节气缸两端伸进调节架上相应的调节孔内,从而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避免患者频繁转换腿部位置而影响检查结构,当患者需要转身时,通过移动气缸带动移动块在导引轨上进行直线运动,移动块在移动过程中对工作板下端产生挤压力,从而使得转动板角度发生变化,能够改变患者身体角度,当移动至一定位置时,限位气缸带动升降板向下运动,限位板穿过限位口并紧贴在限位块侧壁上,因此限位块不会再移动,使得转动板能够保持在适当角度,避免因角度变换而对检查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当患者需要采用坐位进行检查时,定位架与固定柱分开,不会对患者行动造成阻碍,保证了检查工作的正常进行,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需要患者自行翻身、检查服易损坏丢失、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可以实现辅助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需要患者自行翻身、检查服易损坏丢失与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可以实现辅助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功能,具有可自动改变患者角度、检查装置不易损坏丢失与工作稳定性高等优点;
2.本发明设置有支撑装置,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对支撑机构角度进行调节,无需患者自己转身,避免因翻转角度不准确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限位机构则可以避免在后续检查中支撑机构角度发生变动,保证了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
3.本发明设置有检查装置,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对辅助机构进行调节,使得检查机构位置能够做出相应变化,调节灵活,医生根据患者的体型对一号检查板与二号检查板位置进行调节,调节适当后,将固定气缸顶端伸入限位架上对应的限位孔内,保证一号检查板与二号检查板在检查过程中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保证了检查效果,且消除了原有穿戴式检查服易损坏、丢失的问题;
4.本发明设置有腿部固定装置,通过移动机构对两个固定机构的间距进行调节,固定机构将患者腿部位置限定住,避免患者因紧张频繁转变双腿位置而对检查工作造成影响,保证了检查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基础床体、支撑机构与检查装置之间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基础床体、支撑机构与检查装置之间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基础床体与支撑装置之间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基础床体与支撑装置之间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转动板与腿部固定装置之间的配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包括底板1、基础床体2、支撑装置3、检查装置4与腿部固定装置5,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基础床体2,基础床体2上端安装有支撑装置3,支撑装置3上端从右往左依次安装有检查装置4与腿部固定装置5;其中:
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支撑机构31、角度调节机构32与限位机构33,支撑机构31安装在基础床体2上,支撑机构31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角度调节机构32,角度调节机构32外侧壁上布置有限位机构33,且角度调节机构32与限位机构33均安装在基础床体2上;通过角度调节机构32对支撑机构31角度进行调节,无需患者自己转身,避免因翻转角度不准确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限位机构33则可以避免在后续检查中支撑机构31角度发生变动,保证了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
所述检查装置4包括辅助机构41与检查机构42,辅助机构41安装在支撑装置3上端,辅助机构41上端安装有检查机构42;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对辅助机构41进行调节,使得检查机构42位置能够做出相应变化,调节灵活。
所述腿部固定装置5包括移动机构51与固定机构52,移动机构51安装在支撑装置3上端,移动机构51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机构52;通过移动机构51对两个固定机构52的间距进行调节,固定机构52将患者腿部位置限定住,避免患者因紧张频繁转变双腿位置而对检查工作造成影响,保证了检查效果。
所述支撑机构31包括支撑板311、转动板312与工作板313,支撑板311安装在基础床体2前端,支撑板311上端通过铰链安装有转动板312,转动板312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工作板313,工作板313底端高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大;通过调节角度调节机构32的位置,改变对工作板313产生挤压力的大小,从而能够对转动板312角度进行调节,无需患者自行转身,能够更好地把握转身角度,提高了检查效果。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2包括移动块321、导引轨322、一号固定支板323、移动气缸324与二号固定支板325,移动块321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工作板313底端相连接,且移动块321上端倾斜角度与工作板313底端倾斜角度相同,移动块321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导引轨322上,移动块321侧壁上安装有一号固定支板323,一号固定支板323侧壁与移动气缸324顶端相连接,移动气缸324安装在二号固定支板325上,二号固定支板325安装在基础床体2上;通过移动气缸324带动移动块321在导引轨322上进行直线运动,移动块321在移动过程中对工作板313下端产生挤压力,从而使得转动板312角度发生变化,能够改变患者身体角度,为后续检查提供了便利。
所述限位机构33包括限位块331、固定架332、限位气缸333、升降板334与限位板335,限位块331安装在移动块321外壁上,限位块331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固定架332上开设的滑槽相连接,固定架332安装在基础床体2上,固定架332上端从前往后安装有限位气缸333,限位气缸333数量为二,限位气缸333顶端安装有升降板334,升降板334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限位板335,两块限位板335内壁间距等于限位块331长度,且固定架332在限位板335正下方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口;当移动块321进行移动时,限位块331也同时进行移动,当移动至一定位置时,限位气缸333带动升降板334向下运动,限位板335穿过限位口并紧贴在限位块331侧壁上,因此限位块331不会再移动,使得转动板312能够保持在适当角度,避免因角度变换而对检查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所述辅助机构41包括安装板411、直线导轨412、固定块413与辅助支链414,安装板411左端通过铰链安装在转动板312上,安装板411右端安装有辅助支链414,安装板411上端从左往右均匀安装有直线导轨412,直线导轨412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块413;通过对辅助支链414状态的调节,使得安装板411能够在转动过程中位置保持稳定,当患者需要采用坐位进行检查时,通过调节辅助支链414使得安装板411右端能够离开转动板312,不会对患者的行动造成阻碍。
所述辅助支链414包括固定柱4141、定位架4142、定位板4143、辅助气缸4144与辅助板4145,安装板411中部对称安装有固定柱4141,固定柱4141侧壁紧贴在定位架4142上开设的定位槽内,定位架4142安装在定位板4143上,定位板4143安装在辅助气缸4144顶端,辅助气缸4144安装在辅助板4145侧壁上,辅助板4145安装在转动板312上端;通过辅助气缸4144的伸缩运动对定位板4143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定位架4142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固定柱4141位置进行限定或与固定柱4141分离,当定位架4142对固定柱4141位置进行限定时,可以保证安装板411在转动过程中仍能够紧贴在转动板312上,当患者需要采用坐位进行检查时,定位架4142与固定柱4141分开,不会对患者行动造成阻碍,保证了检查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了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检查机构42包括一号检查板421、二号检查板422、调节滑块423、伸缩支撑杆424、固定板425、固定环426、固定气缸427与限定架428,一号检查板421与二号检查板422通过铰链对称安装在直线导轨412中部,一号检查板421与二号检查板422侧壁上从左往右均匀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调节滑块423,调节滑块423上通过铰链与伸缩支撑杆424一端相连接,伸缩支撑杆424另一端通过铰链安装在固定块413上,一号检查板421顶端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板425,固定板425上通过固定环426安装有固定气缸427,二号检查板422侧壁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限定架428,限定架428位置与固定板 425位置一一对应,限定架428左右侧壁上开设有限定孔,限定孔直径大于固定气缸427顶端直径,且一号检查板421、二号检查板422与固定板425均由柔性材料构成;在进行检查前,患者平躺在一号检查板421与二号检查板422上,医生根据患者的体型对一号检查板421 与二号检查板422位置进行调节,调节适当后,将固定气缸427顶端伸入限位架上对应的限位孔内,保证一号检查板421与二号检查板422在检查过程中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保证了检查效果,且消除了原有穿戴式检查服易损坏、丢失的问题。
所述移动机构51包括直线滑轨511与电动滑块512,直线滑轨511安装在转动板312上,直线滑轨511前后两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对称安装有电动滑块512;通过电动滑块512带动固定机构52在直线滑轨511上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两个固定机构52 的间距进行调节,使用范围广。
所述固定机构52包括一号固定弧板521、二号固定弧板522、调节架523、安装块524与调节气缸525,一号固定弧板521与二号固定弧板522通过铰链对称安装在电动滑块512前后两端,一号固定弧板521顶端安装有调节架523,调节架523为空心结构,调节架523 左右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调节孔,二号固定弧板522顶端安装有安装块524,安装块524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调节气缸525,调节气缸525顶端直径小于调节孔直径,且一号固定弧板521、二号固定弧板522与安装块524均由柔性材料构成;患者平躺后,将双腿分别放置在相应的固定机构52内,一号固定弧板521与二号固定弧板522内壁与患者腿部紧贴,医生根据患者腿部实际情况对一号固定弧板521与二号固定弧板522位置进行调节,调节适当后,通过调节气缸525的伸缩运动,使得调节气缸525两端伸进调节架523上相应的调节孔内,从而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避免患者频繁转换腿部位置而影响检查结构。
工作时,首先通过辅助气缸4144的伸缩运动对定位板4143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定位架 4142能够对固定柱4141位置进行限定,以保证安装板411在转动过程中仍能够紧贴在转动板312上,然后患者平躺在一号检查板421与二号检查板422上,医生根据患者的体型对一号检查板421与二号检查板422位置进行调节,调节适当后,将固定气缸427顶端伸入限位架上对应的限位孔内,保证一号检查板421与二号检查板422在检查过程中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保证了检查效果,接着将双腿分别放置在相应的固定机构52内,一号固定弧板521与二号固定弧板522内壁与患者腿部紧贴,医生根据患者腿部实际情况对一号固定弧板521与二号固定弧板522位置进行调节,调节适当后,通过调节气缸525的伸缩运动,使得调节气缸525两端伸进调节架523上相应的调节孔内,从而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避免患者频繁转换腿部位置而影响检查结构,当患者需要转身时,通过移动气缸324带动移动块321在导引轨322上进行直线运动,移动块321在移动过程中对工作板313下端产生挤压力,从而使得转动板312角度发生变化,能够改变患者身体角度,当移动至一定位置时,限位气缸333带动升降板334向下运动,限位板335穿过限位口并紧贴在限位块331侧壁上,因此限位块331不会再移动,使得转动板312能够保持在适当角度,避免因角度变换而对检查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当患者需要采用坐位进行检查时,定位架4142与固定柱4141 分开,不会对患者行动造成阻碍,保证了检查工作的正常进行,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需要患者自行翻身、检查服易损坏丢失与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实现了辅助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功能,达到了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的使用方法,包括底板(1)、基础床体(2)、支撑装置(3)、检查装置(4)与腿部固定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基础床体(2),基础床体(2)上端安装有支撑装置(3),支撑装置(3)上端从右往左依次安装有检查装置(4)与腿部固定装置(5);其中:
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支撑机构(31)、角度调节机构(32)与限位机构(33),支撑机构(31)安装在基础床体(2)上,支撑机构(31)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角度调节机构(32),角度调节机构(32)外侧壁上布置有限位机构(33),且角度调节机构(32)与限位机构(33)均安装在基础床体(2)上;
所述检查装置(4)包括辅助机构(41)与检查机构(42),辅助机构(41)安装在支撑装置(3)上端,辅助机构(41)上端安装有检查机构(42);
所述腿部固定装置(5)包括移动机构(51)与固定机构(52),移动机构(51)安装在支撑装置(3)上端,移动机构(51)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机构(52);
工作时,首先通过辅助气缸(4144)的伸缩运动对定位板(4143)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定位架(4142)能够对固定柱(4141)位置进行限定,以保证安装板(411)在转动过程中仍能够紧贴在转动板(312)上,然后患者平躺在一号检查板(421)与二号检查板(422)上,医生根据患者的体型对一号检查板(421)与二号检查板(422)位置进行调节,调节适当后,将固定气缸(427)顶端伸入限位架上对应的限位孔内,保证一号检查板(421)与二号检查板(422)在检查过程中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保证了检查效果,接着将双腿分别放置在相应的固定机构(52)内,一号固定弧板(521)与二号固定弧板(522)内壁与患者腿部紧贴,医生根据患者腿部实际情况对一号固定弧板(521)与二号固定弧板(522)位置进行调节,调节适当后,通过调节气缸(525)的伸缩运动,使得调节气缸(525)两端伸进调节架(523)上相应的调节孔内,从而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避免患者频繁转换腿部位置而影响检查结果,当患者需要转身时,通过移动气缸(324)带动移动块(321)在导引轨(322)上进行直线运动,移动块(321)在移动过程中对工作板(313)下端产生挤压力,从而使得转动板(312)角度发生变化,能够改变患者身体角度,当移动至一定位置时,限位气缸(333)带动升降板(334)向下运动,限位板(335)穿过限位口并紧贴在限位块(331)侧壁上,因此限位块(331)不会再移动,使得转动板(312)能够保持在适当角度,避免因角度变换而对检查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当患者需要采用坐位进行检查时,定位架(4142)与固定柱(4141)分开,不会对患者行动造成阻碍,保证了检查工作的正常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1)包括支撑板(311)、转动板(312)与工作板(313),支撑板(311)安装在基础床体(2)前端,支撑板(311)上端通过铰链安装有转动板(312),转动板(312)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工作板(313),工作板(313)底端高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2)包括移动块(321)、导引轨(322)、一号固定支板(323)、移动气缸(324)与二号固定支板(325),移动块(321)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工作板(313)底端相连接,且移动块(321)上端倾斜角度与工作板(313)底端倾斜角度相同,移动块(321)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导引轨(322)上,移动块(321)侧壁上安装有一号固定支板(323),一号固定支板(323)侧壁与移动气缸(324)顶端相连接,移动气缸(324)安装在二号固定支板(325)上,二号固定支板(325)安装在基础床体(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3)包括限位块(331)、固定架(332)、限位气缸(333)、升降板(334)与限位板(335),限位块(331)安装在移动块(321)外壁上,限位块(331)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固定架(332)上开设的滑槽相连接,固定架(332)安装在基础床体(2)上,固定架(332)上端从前往后安装有限位气缸(333),限位气缸(333)数量为二,限位气缸(333)顶端安装有升降板(334),升降板(334)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限位板(335),两块限位板(335)内壁间距等于限位块(331)长度,且固定架(332)在限位板(335)正下方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41)包括安装板(411)、直线导轨(412)、固定块(413)与辅助支链(414),安装板(411)左端通过铰链安装在转动板(312)上,安装板(411)右端安装有辅助支链(414),安装板(411)上端从左往右均匀安装有直线导轨(412),直线导轨(412)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固定块(413);
所述辅助支链(414)包括固定柱(4141)、定位架(4142)、定位板(4143)、辅助气缸(4144)与辅助板(4145),安装板(411)中部对称安装有固定柱(4141),固定柱(4141)侧壁紧贴在定位架(4142)上开设的定位槽内,定位架(4142)安装在定位板(4143)上,定位板(4143)安装在辅助气缸(4144)顶端,辅助气缸(4144)安装在辅助板(4145)侧壁上,辅助板(4145)安装在转动板(312)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机构(42)包括一号检查板(421)、二号检查板(422)、调节滑块(423)、伸缩支撑杆(424)、固定板(425)、固定环(426)、固定气缸(427)与限定架(428),一号检查板(421)与二号检查板(422)通过铰链对称安装在直线导轨(412)中部,一号检查板(421)与二号检查板(422)侧壁上从左往右均匀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调节滑块(423),调节滑块(423)上通过铰链与伸缩支撑杆(424)一端相连接,伸缩支撑杆(424)另一端通过铰链安装在固定块(413)上,一号检查板(421)顶端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板(425),固定板(425)上通过固定环(426)安装有固定气缸(427),二号检查板(422)侧壁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限定架(428),限定架(428)位置与固定板(425)位置一一对应,限定架(428)左右侧壁上开设有限定孔,限定孔直径大于固定气缸(427)顶端直径,且一号检查板(421)、二号检查板(422)与固定板(425)均由柔性材料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51)包括直线滑轨(511)与电动滑块(512),直线滑轨(511)安装在转动板(312)上,直线滑轨(511)前后两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对称安装有电动滑块(5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2)包括一号固定弧板(521)、二号固定弧板(522)、调节架(523)、安装块(524)与调节气缸(525),一号固定弧板(521)与二号固定弧板(522)通过铰链对称安装在电动滑块(512)前后两端,一号固定弧板(521)顶端安装有调节架(523),调节架(523)为空心结构,调节架(523)左右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调节孔,二号固定弧板(522)顶端安装有安装块(524),安装块(524)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调节气缸(525),调节气缸(525)顶端直径小于调节孔直径,且一号固定弧板(521)、二号固定弧板(522)与安装块(524)均由柔性材料构成。
CN201810562253.6A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087849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2253.6A CN108784995B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2253.6A CN108784995B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4995A CN108784995A (zh) 2018-11-13
CN108784995B true CN108784995B (zh) 2019-10-11

Family

ID=64090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2253.6A Active CN108784995B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849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0880B (zh) * 2019-01-07 2021-03-23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一种婴幼儿体检专用床
CN115300300B (zh) * 2022-08-29 2024-05-03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一种胶囊内镜检查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7912A (zh) * 2005-07-11 2008-07-09 西门子公司 内窥镜***
CN106880333A (zh) * 2017-03-28 2017-06-23 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内镜控制装置
CN106937861A (zh) * 2017-03-28 2017-07-11 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内镜运动控制装置
CN107049213A (zh) * 2017-03-28 2017-08-18 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内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307839A (zh) * 2017-07-05 2017-11-03 上海楠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式内窥镜体外导航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7912A (zh) * 2005-07-11 2008-07-09 西门子公司 内窥镜***
CN106880333A (zh) * 2017-03-28 2017-06-23 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内镜控制装置
CN106937861A (zh) * 2017-03-28 2017-07-11 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内镜运动控制装置
CN107049213A (zh) * 2017-03-28 2017-08-18 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内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307839A (zh) * 2017-07-05 2017-11-03 上海楠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式内窥镜体外导航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4995A (zh) 201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84995B (zh) 一种胶囊内镜检查医疗床的使用方法
CN109998579A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医学影像检查设备
CN211584067U (zh) 一种用于胃镜检查的头部托举专用装置
CN211797528U (zh) 一种胃镜护理用头部医用固定器
CN108670681B (zh) 一种医疗胶囊内镜辅助检查床的工作方法
CN115634113A (zh) 一种消化内镜治疗用辅助固定装置
CN214909819U (zh) 一种用于肠镜检查***保持的手术床
CN113349828B (zh) 一种适用于腔内超声探头的支架
CN213129406U (zh) 胃肠镜检查专用床
CN211299887U (zh) 一种口腔用***
CN211022546U (zh) 医用内窥镜的夹持支撑装置
CN213666522U (zh) 一种肠胃护理检查用上下肢托架
CN208838185U (zh) 一种多功能眼科检查仪器的固定装置
CN215840191U (zh) 一种肠镜检查脚部固定装置
CN219461196U (zh) 一种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
CN218943287U (zh) 可双显的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
CN215228200U (zh) 一种疼痛科用麻醉穿刺固定器
CN212816279U (zh) 一种摄影胃肠机
CN211796349U (zh) 一种用于胃肠镜***段的支撑固定保护装置
CN216221449U (zh) 一种检验抽血取样台
CN214180424U (zh) 一种数字胃肠机
CN216702864U (zh) 一种无痛内镜术中辅助变换***装置
CN102357051A (zh) 肛肠诊疗床
CN113101114B (zh) 一种基于消化内科医生用检查床
CN216876318U (zh) 一种治疗用消化内镜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Gun

Inventor after: Pan Zhongmin

Inventor before: Pan Zhongm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11

Address after: 256603, No. two, 661 the Yellow River Road, Bincheng District, Shandong, Binzhou

Applicant after: Li Gun

Address before: 312500 Ru Ercun 578, Ru'ao Town,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Pan Zhong Mi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31

Address after: 233399 4th floor, industrial Acceleration Center, Wuh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E WEIL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6603, No. two, 661 the Yellow River Road, Bincheng District, Shandong, Binzhou

Patentee before: Li G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9

Address after: 276000 room 507, West building, twin towers, Hubei Road, Shengzhuang street, Luozhuang District,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hongchu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3399 Anhui Bengbu Wu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Industrial Acceleration Center 3, 4 level

Patentee before: WUHE WEIL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