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7950A - 复用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用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7950A
CN108767950A CN201810387041.9A CN201810387041A CN108767950A CN 108767950 A CN108767950 A CN 108767950A CN 201810387041 A CN201810387041 A CN 201810387041A CN 108767950 A CN108767950 A CN 1087679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frequency divider
coil
wearable device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70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870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79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7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79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7/025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用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复用电路设置于可穿戴设备,复用电路包括:线圈、分频器、无线充电电路、音频播放电路和第一控制器;线圈连接分频器的公共端,分频器的输出端连接无线充电电路的输入端;分频器的输入端连接音频播放电路的输出端;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分频器的控制端;当第一控制器控制分频器的公共端与分频器的输出端之间的无线充电通路导通时,复用电路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当第一控制器控制分频器的公共端与分频器的输入端之间的音频播放通路导通时,复用电路工作在音频播放模式。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可穿戴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复用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用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技术的成熟,智能手机通过无线技术连接可穿戴设备的场景越来越多。比如,用户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听音乐打电话等功能。比如,对于无线耳机,目前一般在无线耳机上设置充电接口进行充电,这样不仅影响可穿戴设备的外观,而且充电接口占用过多的空间可能导致可穿戴设备的体积增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复用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可以提高可穿戴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复用电路,所述复用电路设置于可穿戴设备,所述复用电路包括:线圈、分频器、无线充电电路、音频播放电路和第一控制器;
所述线圈连接所述分频器的公共端,所述分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分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音频播放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频器的控制端;
当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分频器的公共端与所述分频器的输出端之间的无线充电通路导通时,所述复用电路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
当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分频器的公共端与所述分频器的输入端之间的音频播放通路导通时,所述复用电路工作在音频播放模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扬声器组件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复用电路,所述扬声器组件包括线圈、磁体和振膜,所述线圈与所述振膜连接,当所述线圈中通电流时,所述线圈在所述磁体产生的磁场作用下发生振动,以驱动所述振膜发声;所述扬声器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所述的可穿戴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线圈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若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
若否,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工作在音频播放模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可穿戴设备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可穿戴设备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复用电路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分频器的无线充电通路或音频播放通路导通。当第一控制器控制分频器的公共端与分频器的输出端之间的无线充电通路导通时,复用电路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当第一控制器控制分频器的公共端与分频器的输入端之间的音频播放通路导通时,复用电路工作在音频播放模式。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线圈作为时分复用的线圈,可以通过一个线圈实现音频播放功能和无线充电功能,无需在可穿戴设备内额外增加用于无线充电的线圈,可以极大的节省可穿戴设备的空间,从而提高可穿戴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构架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复用电路;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复用电路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复用电路工作在音频播放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复用电路;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复用电路;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复用电路;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复用电路;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复用电路;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能量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公开的一种能量发射装置的发射线圈与可穿戴设备中的扬声器线圈之间的能量传递原理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电子装置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电子装置。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a,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构架示意图。在图1a所示的网络构架中,可以包括可穿戴设备10和电子装置20,其中,可穿戴设备10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例如,蓝牙、红外线或WiFi)与电子装置20通信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可穿戴设备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可穿戴设备10可向电子装置20发送配对请求,电子装置20可接收由可穿戴设备10发送的配对请求进行配对。可选的,如图1a所示,可穿戴设备10还可以与能量发射装置30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当可穿戴设备10与能量发射装置30连接成功后,能量发射装置30可以向可穿戴设备发射能量,以实现对可穿戴设备的无线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任何能够进行音频播放的可穿戴设备,比如,无线耳机。为了便于说明,以下的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以无线耳机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无线耳机可以为挂耳式耳机,也可以为耳塞式耳机,也可以为头戴式耳机,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无线耳机可以收纳在耳机盒中,耳机盒可以包括:两个接收腔(第一接收腔和第二接收腔),该两个接收腔的大小和形状设计成接收一对无线耳机(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设置在盒内的一个或多个耳机外壳磁性部件,上述一个或多个耳机外壳磁性部件用于将一对无线耳机磁性吸引且分别磁性固定到两个接收腔中。耳机盒还可以包括耳机盖。其中,第一接收腔的大小和形状设计成接收第一无线耳机,第二接收腔的大小和形状设计成接收第二无线耳机。
无线耳机可以包括耳机外壳、设置在耳机外壳内的可循环充电的电池(例如,锂电池)、用于连接电池与充电装置的多个金属触点、包括驱动器单元和定向声音端口的扬声器组件,其中,驱动器单元包括磁铁、音圈和振膜,驱动器单元用于从定向声音端口发出声音,上述多个金属触点设置在耳机外壳的外部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耳机还可以包括触摸区,该触摸区可以位于在耳机外壳的外部表面,触摸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触摸传感器,用于检测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可以包括电容传感器。当用户触摸触摸区时,至少一个电容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自身电容的变化从而识别触摸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耳机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三轴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和三轴陀螺仪可以设置在耳机外壳内,加速度传感器和三轴陀螺仪用于识别无线耳机的拿起动作和取下动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耳机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耳机外壳的表面,用于在无线耳机佩戴后检测耳内气压。可以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无线耳机的佩戴松紧度。当检测到无线耳机佩戴较松时,无线耳机可以向与无线耳机连接的电子装置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该无线耳机有掉落风险。
请参阅图1b,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可穿戴设备10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710,以及与所述存储和处理电路710连接的通信电路720和音频组件740,其中,在一些特定的可穿戴设备10内,还可以设置显示组件730或触控组件。
可穿戴设备10可以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710。该存储和处理电路710可以存储器,例如硬盘驱动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或用于形成固态驱动器的其它电子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静态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存储和处理电路710中的处理电路可以用于控制穿戴设备10的运转。该处理电路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功率管理单元,音频编解码器芯片,专用集成电路,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存储和处理电路710可用于运行可穿戴设备10中的软件,例如互联网协议语音(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电话呼叫应用程序,同声翻译功能,媒体播放应用程序,操作***功能等。这些软件可以用于执行一些控制操作,例如,基于照相机的图像采集,基于环境光传感器的环境光测量,基于接近传感器的接近传感器测量,基于诸如发光二极管的状态指示灯等状态指示器实现的信息显示功能,基于触摸传感器的触摸事件检测,与执行无线通信功能相关联的操作,与收集和产生音频信号相关联的操作,与收集和处理按钮按压事件数据相关联的控制操作,以及可穿戴设备10中的其它功能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可穿戴设备1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电路750。输入-输出电路750可用于使可穿戴设备10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即允许可穿戴设备10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和也允许可穿戴设备10将数据从可穿戴设备10输出至外部设备。输入-输出电路750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器770。传感器770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基于光和电容的接近传感器,触摸传感器(例如,基于光触摸传感器和/或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其中,触摸传感器可以是触控显示屏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一个触摸传感器结构独立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和其它传感器等。
输入-输出电路750还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阵列(即,显示器730可以是触控显示屏)。触摸传感器可以是由透明的触摸传感器电极(例如氧化铟锡(ITO)电极)阵列形成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或者可以是使用其它触摸技术形成的触摸传感器,例如音波触控,压敏触摸,电阻触摸,光学触摸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可穿戴设备10还可以包括音频组件740。音频组件740可以用于为可穿戴设备10提供音频输入和输出功能。可穿戴设备10中的音频组件740可以包括扬声器,麦克风,蜂鸣器,音调发生器以及其它用于产生和检测声音的组件。
通信电路720可以用于为穿戴设备10提供与外部设备通信的能力。通信电路720可以包括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基于射频信号和/或光信号的无线通信电路。通信电路720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射频收发器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低噪声放大器、开关、滤波器和天线。举例来说,通信电路720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用于通过发射和接收近场耦合电磁信号来支持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的电路。例如,通信电路720可以包括近场通信天线和近场通信收发器。通信电路720还可以包括蜂窝电话收发器和天线,无线局域网收发器电路和天线等。
可穿戴设备1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池,电力管理电路和其它输入-输出单元760。输入-输出单元760可以包括按钮,操纵杆,点击轮,滚动轮,触摸板,小键盘,键盘,照相机,发光二极管或其它状态指示器等。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输出电路750输入命令来控制可穿戴设备10的操作,并且可以使用输入-输出电路750的输出数据以实现接收来自可穿戴设备10的状态信息和其它输出。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复用电路,复用电路100设置于可穿戴设备10,复用电路100可以包括线圈11、分频器12、无线充电电路13、音频播放电路14、和第一控制器15;
线圈11连接分频器12的公共端120,分频器12的输出端121连接无线充电电路13的输入端131;分频器12的输入端122连接音频播放电路14的输出端141;第一控制器15的输出端151连接分频器12的控制端123。
复用电路100可以将音频播放和无线充电进行时分复用。
如图3a所示,当第一控制器15控制分频器12的公共端120与分频器12的输出端121之间的无线充电通路125导通时,复用电路10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此时,线圈11与无线充电电路13通过无线充电通路125连通。线圈11可以用于接收外部的能量发射装置发射的无线电磁能量,为无线充电电路13提供电能,复用电路100可以实现无线耳机的无线充电功能。图3a中,分频器12的公共端120与分频器12的输入端122之间的音频播放通路断开。根据电磁感应效应,图3a中的线圈用于收集磁能,并将磁能转换为电能。
如图3b所示,当第一控制器15控制分频器12的公共端120与分频器12的输入端122之间的音频播放通路126导通时,复用电路100工作在音频播放模式。此时,线圈11与音频播放电路14通过音频播放通路126导通。线圈11可以用于接收音频播放电路输出的交流电产生机械振动,从而实现发声,发出音效,实现音频播放功能。图3b中,分频器12的公共端120与分频器12的输出端121之间的无线充电通路断开。图3b中的线圈用于接收音频播放电路14输出的交流电产生变化的磁场,该变化的磁场与组件中的磁铁的磁力作用下带动振膜振动,从而产生声音,图3b中的线圈用于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其中,无线充电通路125的工作频段为无线充电的工作频段,音频播放通路126的工作频段为音频播放的工作频段,无线充电通路125的工作频段与音频播放通路126的工作频段没有重合。比如,无线充电通路125的工作频段为100-200KHz,音频播放通路126的工作频段为20-20KHz。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图2、图3a、图3b中的分频器12的公共端120、分频器12的输出端121、分频器12的输入端122是为了方便阐述无线充电通路125和音频播放通路126的一种简单示意。在实际电路中,无线充电电路13、音频播放电路14都是有正负两个端口的,线圈11也可具有线圈正端和线圈负端。由于线圈11中通过的电流一般为交流电,线圈正端和线圈负端并不做严格区分。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10可以是无线耳机,线圈11可以是扬声器线圈。将扬声器线圈作为时分复用的线圈,可以通过一个扬声器线圈实现音频播放功能和无线充电功能,无需在无线耳机内额外增加用于无线充电的线圈,可以极大的节省可穿戴设备的空间,从而提高可无线耳机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的,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复用电路。如图4所示,公共端120包括正公共端1201和负公共端1202,分频器12的输出端121包括分频器12的正输出端1211和分频器12的负输出端1212,分频器12的输入端122包括分频器12的正输入端1221和分频器12的负输入端1222;线圈11包括线圈正端111和线圈负端112;线圈正端111连接正公共端1201,线圈负端112连接负公共端1202。
可选的,无线充电电路13的输入端131可以包括第一充电输入端1311和第二充电输入端1312,第一充电输入端1311连接分频器12的正输出端1211,第二充电输入端1312连接分频器12的负输出端1212。
音频播放电路14的输出端141可以包括第一音频输出端1411和第二音频输出端1412,第一音频输出端1411连接分频器12的正输入端1221,第二音频输出端1412连接分频器12的负输入端1222。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复用电路100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时,分频器12的正公共端1201与分频器12的正输出端1211之间的无线充电通路125导通,负公共端1202与分频器12的负输出端1212之间无线充电通路125导通。当复用电路100工作在音频播放模式时,分频器12的正公共端1201与分频器12的正输入端1221之间的音频播放通路126导通,负公共端1202与分频器12的负输入端1222之间的音频播放通路126导通。
可选的,如图5所示,无线充电通路125包括串接的第一分频电路1251和第一开关管T1;音频播放通路126包括串接的第二分频电路1261和第二开关管T2;第一控制器15的输出端151连接第一开关管T1的控制端和第二开关管T2的控制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分频电路1251为带通滤波电路,可以允许无线充电的工作频段(比如,100-200KHz)通过。第二分频电路1261为带通滤波电路,可以允许音频播放的工作频段(比如,20-20KHz)通过。
其中,开关管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场效应晶体管、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三极管等半导体开关管。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开关管T1和第二开关管T2的导通条件相反。比如,第一开关管T1为NMOS管(第一开关管T1的控制端为栅极),第二开关管T2为PMOS管(第二开关管T2的控制端为栅极);或者,第一开关管T1为PMOS管,第二开关管T2为NMOS管。其中,NMOS管的栅极在高电平信号下导通,PMOS管的栅极在低电平下导通。举例来说,高电平信号可以是3.3V的电压信号,低电平信号可以是0V的电压信号。
比如,第一开关管T1为NMOS管,第二开关管T2为PMOS管。当第一控制器15的输出端151输出高电平信号时,第一开关管T1导通,第二开关管T2断开,复用电路100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当第一控制器15的输出端151输出低电平信号时,第一开关管T1断开,第二开关管T2导通,复用电路100工作在音频播放模式。
可选的,第一分频电路1251和第二分频电路1261的具体结构请参见图6。图6所示,第一分频电路1251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
第一开关管T1的第一端连接正公共端1201,第一开关管T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和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分频器12的正输出端1211,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负公共端1202和分频器12的负输出端1212。
其中,第二分频电路1261包括第三电感L3、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和第三电阻R3;
第二开关管T2的第一端连接正公共端1201,第二开关管T2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感L3的第一端和分频器12的正输入端1221,负公共端1202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和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分频器12的负输入端1222。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开关管T1导通时,复用电路100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第一分频电路1251仅允许无线充电的工作频段的信号通过。
当第二开关管T2导通时,复用电路100工作在音频播放模式,第二分频电路1261仅允许音频播放的工作频段的信号通过。
一般而言,在同一时刻,第一分频电路1251和第二分频电路1261仅有一个工作。并且,由于第一分频电路1251和第二分频电路1261分别工作在不同的频段,二者不会产生干扰。比如,当第一分频电路1251工作时,即使第二开关管T2导通,线圈11中的无线充电信号也无法通过第二分频电路1261传输至音频播放电路14。当第二分频电路1261工作时,即使第一开关管T1导通,线圈11中的音频播放信号也无法通过第一分频电路1251传输至无线充电电路13。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第一分频电路1251和第二分频电路1261可以避免无线充电和音频播放之间的干扰。
由于开关管的响应速度快,采用图6所示的电路,分频器12可以在无线充电模式与音频播放模式之间快速切换。
可选的,如图7所示,音频播放电路14包括音频接收电路1401和功率放大器1402;可穿戴设备10与电子装置20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音频接收电路1401用于从电子装置20接收音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解调后的音频信号;
功率放大器1402用于将解调后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至线圈11。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比如,无线耳机)与电子装置20(比如,手机)配对成功,并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比如,蓝牙连接)后,电子装置20可以向可穿戴设备10发送调制后的音频信号,音频接收电路1401从电子装置20接收音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解调后的音频信号,功率放大器1402将解调后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至线圈11,以使线圈11发出声音。
其中,线圈可以是动铁式发声,也可以是动圈式发声,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的,如图8所示,无线充电电路13的输入端131可以包括第一充电输入端1311和第二充电输入端1312,第一充电输入端1311连接分频器12的正输出端1211,第二充电输入端1312连接分频器12的负输出端1212。无线充电电路13包括第一整流电路1301、第一滤波电路1302和电池1303。
第一整流电路130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充电输入端1311,第一整流电路130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充电输入端1312;
第一整流电路130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1302的第一输入端,第一整流电路130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1302的第二输入端;
第一滤波电路130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电池1303的正极,第一滤波电路130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电池1303的负极。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整流电路1301用于将线圈11传过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第一滤波电路1302用于将第一整流电路1301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输出给电池进行供电。
其中,电池1303为可重复充电的电池,比如锂电池。
可选的,第一整流电路1301包括桥式整流电路。
可选的,第一滤波电路1302包括电容滤波电路或RC滤波电路。
其中,第一控制器15可以是微处理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可以输出高电平信号,也可以输出低电平信号。第一控制器15可以控制分频器12将线圈11与无线充电电路13连通,或者控制分频器12将线圈11与音频播放电路14连通。第一控制器15可以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执行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用于控制分频器12何时将线圈11与无线充电电路13连通,以及用于控制分频器12何时将线圈11与音频播放电路14连通。
举例来说,当第一控制器15检测到可穿戴设备10与能量发射装置30建立通信连接时,控制分频器12将线圈11与无线充电电路13连通,控制复用电路100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并将线圈11与音频播放电路14断开连接,同时通知电子装置20停止向可穿戴设备10发送音频信号。
当第一控制器15检测到电池1303电量充满时,控制分频器12将线圈11与音频播放电路14连通,控制复用电路100工作在音频播放模式,并将线圈11与无线充电电路13断开连接,同时通知能量发射装置30停止能量发射,通知电子装置20可以向可穿戴设备10发送音频信号。
请参阅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可穿戴设备10包括壳体200、扬声器组件300和复用电路100,扬声器组件300包括线圈、磁体和振膜,线圈与振膜连接,当线圈中通电流时,线圈在磁体产生的磁场作用下发生振动,以驱动振膜发声;扬声器组件300固定设置在壳体200内。其中,磁体可以为永磁体,永磁体的材料可以是铁氧体永磁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可穿戴设备10为扬声器组件300的为动圈式发声原理,则当复用电路工作在音频播放模式时,线圈(可以为扬声器线圈)中通电流后,线圈中的产生磁场与磁体中产生的磁场产生作用力,驱动振膜发声。
其中,当复用电路100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时,可穿戴设备10通过线圈接收能量发射装置30传递的电磁能量。
其中,当复用电路100工作在音频播放模式时,可穿戴设备10接收电子装置20发送的音频信号,并通过线圈驱动振膜发声。
可选的,如图10所示,能量发射装置30包括第二整流电路31、第二滤波电路32、高频逆变电路33、发射线圈34和第二控制器35;
第二整流电路31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初始直流电压;其中,交流电可以是市电(比如,220V,50Hz)。
第二滤波电路32用于将初始直流电压变为稳定直流电压;
高频逆变电路33用于将稳定直流电压转换高频交流电(比如,频率为100K-200KHz),高频交流电用于驱动发射线圈34发射电磁能量;
第二控制器35与高频逆变电路33连接,第二控制器35用于控制发射线圈34是否发射电磁能量,以及在发射线圈34发射电磁能量时控制发射线圈34发射的电磁能量的大小。
其中,在第二滤波电路32和高频逆变电路33之间,还可以增加DC-DC降压电路,DC-DC降压电路用于将高直流电压转换为低直流电压(比如,5V),可以提高能量发射装置30的稳定性。
其中,能量发射装置30的发射线圈与可穿戴设备10中的扬声器线圈之间的能量传递原理如图11所示。当发射线圈中通电流时,发射线圈的磁场通过扬声器线圈,在扬声器线圈中产生相应的感应电流,从而实现发射线圈与扬声器线圈之间的能量传递。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图9所示的可穿戴设备。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1,可穿戴设备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线圈是否产生感应电流。若是,执行步骤202,若否,执行步骤203。
202,可穿戴设备控制可穿戴设备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
203,可穿戴设备控制可穿戴设备工作在音频播放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中可以存储有执行步骤201至步骤203的程序指令。
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检测电路,该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线圈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其中,步骤201中,可穿戴设备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线圈是否产生感应电流,具体为:
可穿戴设备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线圈中的电流变化频率是否位于预设充电频率范围内,若是,确定线圈产生感应电流;若否,确定线圈未产生感应电流。
举例来说,预设充电频率范围可以为:100-200千赫兹(KHz)。
可选的,为了提高感应电流判断的准确性,还可以进一步确定线圈中的电流是否大于预设电流阈值,当线圈中的电流变化频率位于预设充电频率范围内,并且线圈中的电流大于预设电流阈值时,确定线圈中的电流为感应电流。
一般而言,当线圈接收到音频信号时,线圈中电流变化频率位于预设音频播放频率范围(比如,20-20KHz)。预设充电频率范围与预设音频播放频率范围没有重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线圈是否产生感应电流来判断可穿戴设备是否与能量发射装置靠近,以准确判断可穿戴设备是否要进行无线充电,从而实现可穿戴设备的工作模式的切换。将线圈作为时分复用的线圈,可以通过一个线圈实现音频播放功能和无线充电功能,无需在可穿戴设备内额外增加用于无线充电的线圈,可以极大的节省可穿戴设备的空间,从而提高可穿戴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可穿戴设备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无线耳机。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现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上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电路设置于可穿戴设备,所述复用电路包括:线圈、分频器、无线充电电路、音频播放电路和第一控制器;
所述线圈连接所述分频器的公共端,所述分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分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音频播放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频器的控制端;
当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分频器的公共端与所述分频器的输出端之间的无线充电通路导通时,所述复用电路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
当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分频器的公共端与所述分频器的输入端之间的音频播放通路导通时,所述复用电路工作在音频播放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通路的工作频段为无线充电的工作频段,所述音频播放通路的工作频段为音频播放的工作频段,所述无线充电通路的工作频段与所述音频播放通路的工作频段没有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端包括正公共端和负公共端,所述分频器的输出端包括所述分频器的正输出端和所述分频器的负输出端;所述分频器的输入端包括所述分频器的正输入端和所述分频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线圈包括线圈正端和线圈负端;所述线圈正端连接所述正公共端,所述线圈负端连接所述负公共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通路包括串接的第一分频电路和第一开关管;所述音频播放通路包括串接的第二分频电路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频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正公共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分频器的正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负公共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频电路包括第三电感、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三电阻;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正公共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分频器的正输入端,所述负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分频器的负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播放电路包括音频接收电路和功率放大器;所述可穿戴设备与电子装置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音频接收电路用于从所述电子装置接收音频信号并将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解调后的音频信号;
所述功率放大器用于将所述解调后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至所述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的输入端包括第一充电输入端和第二充电输入端,所述第一充电输入端连接所述分频器的正输出端,所述第二充电输入端连接所述分频器的负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包括第一整流电路、第一滤波电路和电池;
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输入端,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充电输入端;
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
10.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扬声器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复用电路,所述扬声器组件包括线圈、磁体和振膜,所述线圈与所述振膜连接,当所述线圈中通电流时,所述线圈在所述磁体产生的磁场作用下发生振动,以驱动所述振膜发声;所述扬声器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复用电路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时,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过所述线圈接收能量发射装置传递的电磁能量。
12.一种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0-11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线圈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若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
若否,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工作在音频播放模式。
CN201810387041.9A 2018-04-26 2018-04-26 复用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Pending CN1087679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7041.9A CN108767950A (zh) 2018-04-26 2018-04-26 复用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7041.9A CN108767950A (zh) 2018-04-26 2018-04-26 复用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7950A true CN108767950A (zh) 2018-11-06

Family

ID=64012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7041.9A Pending CN108767950A (zh) 2018-04-26 2018-04-26 复用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79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6083A (zh) * 2019-05-15 2019-08-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传输方法、***、终端、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86845A (zh) * 2019-09-16 2021-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式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0559A (zh) * 2009-02-26 2010-09-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扬声器及具有该扬声器的无线充电装置
CN101971457A (zh) * 2007-10-09 2011-02-09 鲍尔马特有限公司 用于电设备的感应接收器
CN103683443A (zh) * 2013-10-21 2014-03-26 络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充电装置
CN103781009A (zh) * 2014-01-29 2014-05-07 董永政 具有多功能线圈的蓝牙设备
CN106067829A (zh) * 2016-07-06 2016-11-0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功能复用的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1457A (zh) * 2007-10-09 2011-02-09 鲍尔马特有限公司 用于电设备的感应接收器
CN101820559A (zh) * 2009-02-26 2010-09-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扬声器及具有该扬声器的无线充电装置
CN103683443A (zh) * 2013-10-21 2014-03-26 络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充电装置
CN103781009A (zh) * 2014-01-29 2014-05-07 董永政 具有多功能线圈的蓝牙设备
CN106067829A (zh) * 2016-07-06 2016-11-0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功能复用的装置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懋等: "《通用信息技术基础》", 31 December 2017,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6083A (zh) * 2019-05-15 2019-08-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传输方法、***、终端、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86845A (zh) * 2019-09-16 2021-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式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9696B (zh) 一种与耳机盒建立交互的无线耳机
CN107809697B (zh) 一种用于与无线耳机建立交互的耳机盒
CN103576578B (zh) 一种采用耳机线对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9068206A (zh)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040887A (zh)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958696A (zh) 主从耳机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683799A (zh) 可穿戴设备查找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09462553U (zh) 蓝牙耳机控制电路以及蓝牙耳机
CN109672254A (zh) 一种充电控制电路、终端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0401242B (zh) 多电池并行充电电路、方法及具有该电路的可穿戴设备
CN102149032A (zh) 具有电容式感测功能的入耳式耳机
CN109067965A (zh) 翻译方法、翻译装置、可穿戴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150221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主从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CN208241707U (zh) 一种能携带蓝牙耳机的防水手机
CN108649672A (zh) 无线充电电路及可穿戴设备
CN205283785U (zh) 一种移动电源音响
CN108767950A (zh) 复用电路、可穿戴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CN108668204A (zh) 复用电路、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方法
CN108955759A (zh) 可穿戴式设备的佩戴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923810A (zh) 翻译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934083A (zh)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039355A (zh) 语音提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599300A (zh) 一种智能充断电的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955758A (zh) 可穿戴式设备的佩戴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882084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电量均衡方法及相关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