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7306B - 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 - Google Patents

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7306B
CN108737306B CN201710245002.0A CN201710245002A CN108737306B CN 108737306 B CN108737306 B CN 108737306B CN 201710245002 A CN201710245002 A CN 201710245002A CN 108737306 B CN108737306 B CN 1087373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nterference
frequency
subcarri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450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37306A (zh
Inventor
汪勇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450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373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37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7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37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7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89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91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involving interference determination or cancel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28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22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04L5/225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transition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22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04L5/26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different frequ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的方案。根据一种在通信设备处实施的方法,确定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同时发射中预计在第二信号的接收端处由第一信号引起的第一干扰和预计在第一信号的接收端处由第二信号引起的第二干扰。第一信号将在具有第一频率间隔的第一子载波上被传输,并且第二信号将在具有第二频率间隔的第二子载波上被传输。第二子载波与第一子载波相邻,并且第二频率间隔不同于第一频率间隔。该方法还包括通过从第一信号中移除第二干扰来生成第一传输信号,以及通过从第二信号中移除第一干扰来生成第二传输信号。该方法还包括复用第一传输信号和第二传输信号以用于同时发射。

Description

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现主要涉及通信技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
背景技术
在传统通信***中,发射端在与多个接收端通信时,可以采用各种复用技术、诸如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FDM)等,以便提高传输效率。通常,在同一通信***中,全部***带宽以相同频率间隔被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在通信时,去往不同接收端的信号可以在所划分的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
在最近的通信发展中,正在研究新无线电(NR)接入技术,其目标在于在单个技术框架中提供更宽范围的垂直通信服务,诸如机器型通信(MTC)、大规模MTC(mMTC)、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通信、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等。已经提出了在新通信***中采用可缩放频率间隔。可缩放频率间隔指的是针对不同接收端和/或业务,子载波以不同频率间隔的被划分。因此,在同一***中,全部***带宽的一部分被划分为具有第一频率间隔的子载波,而另一部分可能被划分为具有不同的第二频率间隔的子载波。
在具有子载波的可缩放频率间隔的***中,TDM和FDM仍然可以被用于多个传输的复用。在基于TDM的复用中,利用不同频率间隔的传输可以被分配到不同的时隙。在基于FDM的复用中,不同的传输在具有不同频率间隔的子载波上被同时传输。然而,基于TDM的复用可能无法保证所有业务的服务质量要求,特别是在时延上的要求。基于FDM的复用可以支持具有不同时延要求的业务,并且也可以具有很高的灵活度用于支持具有不同业务模型、不同分组大小和带宽要求。而且,基于NR的***将被分配更宽的***带宽,因此采用FDM的复用技术也是有益的。
由于仅具有相同频率间隔的子载波才是彼此正交的,在***频带上存在不同频率间隔的子载波的情况下,基于FDM的复用将会引入干扰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解决在多频率间隔的情况中基于FDM的通信的干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现,提供了一种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的方案。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在通信设备处实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同时发射中预计在第二信号的接收端处由第一信号引起的第一干扰和预计在第一信号的接收端处由第二信号引起的第二干扰。第一信号将在具有第一频率间隔的第一子载波上被传输,并且第二信号将在具有第二频率间隔的第二子载波上被传输。第二子载波与第一子载波相邻,并且第二频率间隔不同于第一频率间隔。该方法还包括通过从第一信号中移除第二干扰来生成第一传输信号,以及通过从第二信号中移除第一干扰来生成第二传输信号。该方法还包括复用第一传输信号和第二传输信号以用于同时发射。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在通信设备处实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具有第一频率间隔的第一子载波上接收第一接收信号。第一接收信号与发射设备传输的第一信号相关联。第一信号与在具有第二频率间隔的第二子载波上的第二信号被同时发射,第二子载波与第一子载波相邻,并且第二频率间隔不同于第一频率间隔。第一接收信号包含已由第二信号引起的干扰以及由发射设备从第一信号移除干扰而生成的传输信号。该方法包括在不移除干扰的情况下处理第一接收信号以获得第一信号。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存储器具有存储于其中的指令,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发射设备执行动作。这些动作包括确定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同时发射中预计在第二信号的接收端处由第一信号引起的第一干扰和预计在第一信号的接收端处由第二信号引起的第二干扰。第一信号将在具有第一频率间隔的第一子载波上被传输,并且第二信号将在具有第二频率间隔的第二子载波上被传输。第二子载波与第一子载波相邻,并且第二频率间隔不同于第一频率间隔。该动作还包括通过从第一信号中移除第二干扰来生成第一传输信号,以及通过从第二信号中移除第一干扰来生成第二传输信号。该动作还包括复用第一传输信号和第二传输信号以用于同时发射。
在本公开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存储器具有存储于其中的指令,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发射设备执行动作。这些动作包括在具有第一频率间隔的第一子载波上接收第一接收信号。第一接收信号与发射设备传输的第一信号相关联。第一信号与在具有第二频率间隔的第二子载波上的第二信号被同时发射,第二子载波与第一子载波相邻,并且第二频率间隔不同于第一频率间隔。第一接收信号包含已由第二信号引起的干扰以及由发射设备从第一信号移除干扰而生成的传输信号。该动作包括在不移除干扰的情况下处理第一接收信号以获得第一信号。
在本公开的第五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根据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公开的第六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根据第二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实现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是本公开描述的实现可以在其中被实施的示例网络环境的示意图;
图2A示出了频域中具有不同频率间隔的子载波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在具有不同频率间隔的子载波上传输的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中的分布;
图3A和图3B示出了具有不同频率间隔的相邻子载波间的干扰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的***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通信设备中的编码器的示意框图;
图6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7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些实现的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装置的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些实现的装置的框图;以及
图10示出了适合实现本公开的实现的设备的简化框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或相似参考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元素。
具体实现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现。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现,相反提供这些实现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现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本公开的实现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及其类似用语应当理解为开放性包含,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应当理解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现”或“该实现”应当理解为“至少一个实现”。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在此使用的术语“终端设备”或“用户设备”(UE)是指能够与基站之间或者彼此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任何终端设备。作为示例,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终端(MT)、订户台(SS)、便携式订户台(PSS)、移动台(MS)或者接入终端(AT),以及车载的上述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是任意类型的移动终端、固定终端或便携式终端,包括移动手机、站点、单元、设备、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平板、互联网节点、通信器、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计算机、平板计算机、个人通信***(PCS)设备、个人导航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音频/视频播放器、数码相机/摄像机、定位设备、电视接收器、无线电广播接收器、电子书设备、游戏设备、智能电表、计量仪或可用于通信的其他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组合。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为讨论方便之目的,术语“终端设备”和“用户设备”可以互换使用。
在此使用的术语“网络设备”是指在基站或者通信网络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其他实体或节点。“基站”(BS)可以表示节点B(NodeB或者NB)、演进节点B(eNodeB或者eNB)、远程无线电单元(RRU)、射频头(RH)、远程无线电头端(RRH)、中继器、或者诸如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等的低功率节点等等。基站的覆盖范围、即能够提供服务的地理区域被称为小区。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为讨论方便之目的,术语“网络设备”和“基站”可以互换使用,并且可能主要以eNB作为网络设备的示例。在本文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都可以被称为通信设备。
在通信***中,一个通信设备可以向多个其他通信设备传输信息或者向传输不同的信息。图1描述了本公开的实现可以在其中被实现的网络环境100。在该环境100中,多个终端设备120-1至120-3处于网络设备110的服务小区112中并且由网络设备110服务。虽然图1中示出了移动电话形式的三个终端设备,但是网络设备110可以服务更多或更少的终端设备,并且所服务的终端设备的类型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例如其他类型的终端设备也是可能的)。在下文中,终端设备120-1至120-3被统称为终端设备120或分别以终端设备120表示。
网络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可以互相通信,以便传输各种业务数据、控制信息等等。发射端可以是网络设备110,并且接收端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120,这样的传输可以被称为下行链路(DL)传输。在另外一些情况中,发射端可以是终端设备120并且接收端可以是网络设备110,这样的传输可以被称为上行链路(UL)传输。此外,一个终端设备120可以向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120传输信息,这被称为设备到设备(D2D)传输。当然,虽然未被示出,但是网络设备110也可以通过回程(backhaul)接口等与其他网络设备互相通信。
在网络环境100中的通信可以根据任何适当的通信协议来实施,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代(1G)、第二代(2G)、第三代(3G)、***(4G)和第五代(5G)等蜂窝通信协议、诸如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等的无线局域网通信协议、和/或目前已知或者将来开发的任何其他协议。
如以上提及的,在一个通信***中,可能存在针对不同接收端或不同业务的多个不同子载波间隔配置,每个子载波间隔配置与一个频率间隔相关联。因此,同一***的全部***带宽的一部分可以被划分为具有第一频率间隔的子载波,而另一部分可能被划分为具有不同的第二频率间隔的子载波。例如,子载波的频率间隔(表示为f_sc)可以按以下等式(这样的等式计算在英文文献中也被称为numerology)来给出:f_sc=15*2n kHz,其中n可以对不同接收端和/或业务取不同的非负整数,从而获得对应的不同频率间隔f_sc。这个示例中,频率间隔的基线是15kHz,不同频率间隔之间的比率可以是2n。在其他示例中,不同频率间隔也可以基于特定缩放因子(例如,缩放因子N=2n)来确定。例如,可以由基本频率间隔15kHz和缩放因子N=2n来计算以获得3.75kHz、7.5kHz、30kHz、60kHz等的频率间隔。
例如,在图2A的示例中,去往第一接收端A的传输可以被分配全部***带宽的频率区段(F1至F2)210,其中每个子载波的第一频率间隔为f_sc1,而去往第二接收端B的传输可以被分配全部带宽的频率区段(F2至F3)220,其中每个子载波的第二频率间隔为f_sc2。频率间隔f_sc2与f_sc1不同,例如,f_sc2大于f_sc1。应当理解,被分配给不同接收端的子载波的数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具有不同频率间隔的***中,发射端为了复用基于不同频率间隔的传输,可以采用时分复用(TDM)和频分复用(FDM)两者。由于FDM在时延和灵活度等方面的优势并且考虑到今后更宽带宽的使用(例如在基于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的***中),FDM更利于在这样的***中被采用。然而,由于不同子载波可能具有不同的频率间隔,因此无法确保子载波之间彼此正交,从而引起干扰相邻子载波之间的干扰。这样的干扰可以被称为多子载波间隔间干扰,因为干扰是由于对于子载波的频率间隔的不同确定准则而导致。
图2B示出了当在图2A的频率区段220和210的子载波上向第一接收端和第二接收端分别传输第一信号212和第二信号222时,这些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分布。在该示例中,第一频率间隔f_sc1是第二频率间隔f_sc2的两倍。因此,在时域上,相同时间内可以传输信号212的两个符号A1和A2,并且可以传输信号212的一个符号B。在频分复用中,第一信号212的符号A1和A2与第二信号222的符号B可以由发射端并发地传输给第一和第二接收端、例如在同一传输时隙被传输。
由于频率间隔不同,在接收端以某一频率间隔对应的参数(例如在傅里叶变换中采用对应的傅里叶变换点数)执行时域到频域变换后,在传输第一信号212的靠近频率F2的子载波与传输第二信号222的靠近频率F2的子载波将发生干扰,因此在接收端处将观察到相应信号的频谱被扩散到带外。例如,如图3A所示,在第二接收端处,在执行时域到频域变换之后,观察到第一接收端处的接收信号320(被表示为RA)的能量泄露到第二接收端,从而造成对第二接收端预期接收到的传输信号310(被表示为TB)的干扰322(被表示为IA),造成第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的失真。类似地,如图3B所示,在执行时域到频域变换之后,在第一接收端处也可以观察到第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330(被表示为RB)的能量泄露到第一接收端,造成对预期接收到的信号340(被表示为TA)的干扰332(被表示为IB)。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基于FDM的通信需要解决干扰的问题。在能够解决干扰的常规通信***中,存在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种方案是类似于当前长期演进(LTE)中的窄带物联网(NB-IoT)所使用的保护频带(guard band)的使用。保护频带可以被***在具有不同频率间隔的子载波之间,例如被***在图2A的频率区段210和220之前,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和/或缓解对所需要的频谱的限制程度。为了有效的干扰抑制,子载波之间的保护频带的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诸如频率间隔的计算参数、不同频率间隔的子载波上承载的信号的接收功率差异、不同子载波间隔配置所使用的总带宽和通信性能要求。通常,为保护频带所预留的频谱资源大约在6*15kHz,诸如在当前的LTE NB IoT***中。不同子载波间隔配置之间的过多保护频带将极大地降低频谱利用率。
另一个方案是采用加窗和滤波的方式来抑制干扰。为了降低干扰,可以限制每个子载波频率间隔配置的发射频谱,例如,要求更好的频谱滚降。加窗和滤波是可以提高发射端和接收端关于频谱滚降特性的手段。然而,这将要求对于每个子载波频率间隔配置,接收端中的时域滤波的计算量级都要显著高于时频或频时变换。这将增加***复杂度。其次,加窗和滤波都将造成不同接收端的频率区段的肩部上的信号畸变,这样的畸变在采用高阶调制、例如64,128,256阶或以上正交幅度调制(QAM)时更显著。
因此,期望有改进的方案用于解决在具有多子载波间隔的基于FDM的***中的干扰问题。本公开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方案用于解决上述或其他潜在问题中的一些。在该方案中,发射端的通信设备估计待发射的两个或更多信号在其他信号的接收端将引起的干扰,并且从每个信号中移除由其他信号造成的干扰。被移除干扰后的信号被复用然后同时发射。由于发射端的通信设备已经估计并且从信号中移除了信号间的相互干扰,接收端的通信设备接收到信号之后,可以无需执行信号间干扰估计和移除。在不考虑其他干扰的情况下,接收端的通信设备可以将接收信号直接确定为期望信号。当然,在其他实现中,接收端也可以对接收信号执行其他常规处理、例如估计和移除信道干扰等。
由此可见,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由发射端的设备提前估计和移除干扰。这样的概念理论上被称为脏纸编码(dirty paper coding)。脏纸编码涉及的场景是:假如一张纸上已经写了很多内容或者已经有很多污点了(发射端已知干扰信息),即脏纸,如何实现在这张纸上继续写下信息(发射端处)并且使得这些信息在未知墨水颜色与位置的情况下(接收端处)仍然可读。根据脏纸编码,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发射端的通信设备可以获知原始信号的所有信息,因此能够从这些信号估计出由于不同频率间隔而导致的在接收端接收时相邻子载波的信号间干扰。通过提前将这些干扰移除,接收端的通信设备将无需继续处理这部分干扰。
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在多频率间隔的基于FDM的***中的干扰问题。相较于常规的基于保护间隔的干扰解决方案,本公开的方案无需出于干扰解决的目的而消耗额外的频谱资源,提高了频率利用率。此外,相较于常规的基于加窗和滤波的方案,本公开的方案更为简单且无需在肩部整形原始信号,减低了***复杂度并且提高了可用性。
本公开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FDM***,诸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FDM将全部***频率划分成多个子频带,这些子频带也被称为频带音(tone)、子载波、频率段(bin)等。频分复用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多路信号采用不同频率进行调制的方法,使调制后的各路信号在频率位置上错开,以达到多路信号同时在一个信道内传输的目的。因此,频分复用的各路信号是在时间上重叠而在频谱上不重叠的信号。也就是说,被复用后的信号在不同的频段中被并发地传输。
以下将详细讨论本公开的示例实现。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通信***400的示意框图。***400包括发射端的通信设备410和接收端的通信设备420和430。在一个示例中,通信设备410期望向通信设备420发射信号SA并且向通信设备430发射另一信号SB。在下文中,为了方便讨论,发射给通信设备420的信号SA被称为第一信号,并且发射给通信设备430的信号SB被称为第二信号。在下行链路通信中,发射通信设备410可以例如是图1中的网络设备110,并且接收通信设备420、430可以是图1中的终端设备120。在其他通信中,发射通信设备410可以例如是图1中的终端设备120,并且接收通信设备420、430可以是图1中的网络设备110和/或终端设备120。
根据本公开的实现,通信设备410将第一信号SA和第二信号SB在不同的频率上复用,并且同时发射给通信设备420和430。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同时发射”指的是不同信号的部分或全部信息在相同传输时间(例如时隙)被传输。这样的传输被称为频分复用。
在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中,通信设备410将在具有第一频率间隔的第一子载波上传输信号SA并且将在具有第二频率间隔的第二子载波上传输SB。第二子载波与第一子载波相邻,并且第二频率间隔不同于第一频率间隔。例如,第一频率间隔可以是30kHz,而第二频率间隔可以是15kHz。当然,其他频率间隔也是可能的。在一个示例中,可以根据f_sc=15*2n kHz来为不同接收通信设备计算频率间隔f_sc,其中n可以对不同接收通信设备和/或业务取不同的非负整数。也可以用不同的缩放因子(例如缩放因子N=2n)确定不同接收通信设备的频率间隔。在一些实现中,第二频率间隔是第一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或者第一频率间隔是第二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当然,不同接收通信设备的频率间隔可以成其他倍数关系,或者不成倍数关系。在一些实现中,第一和第二信号SA和SB可以在具有相应频率间隔的多个子载波上被传输,但是这些子载波中存在相邻子载波。
如图4所示,通信设备410包括编码器412、414,复用器416和收发器418。编码器412用于编码第一信号SA,并且编码器414用于编码第二信号SB。由于第一和第二信号SA和SB在不同频率间隔的子载波上被发射,因此这些子载波之间难以相互正交,从而存在相互间的干扰。这样的干扰是由于不同频率间隔造成的,因此可以被称为多子载波间隔间干扰、频率间隔间干扰、或者信号间干扰。为了避免接收通信设备420和430对接收信号的干扰估计,通信设备410的编码器412和414估计另外的信号对于要编码的信号的干扰,具体的为频率间隔间干扰。
具体地,通信设备410的编码器412估计在同时发射中预计在第一信号的接收端(即通信设备420)处由第二信号SB引起的对第一信号SA的干扰(可称为第二干扰,表示为IB)。在计算第二干扰时,编码器412还将第二信号SB作为输入。编码器414估计在同时发射中预计在第二信号的接收端(即通信设备430)处由第一信号SA引起的对第二信号SB的干扰(可称为第一干扰,表示为IA)。在计算第二干扰时,编码器412还将第一信号SA作为输入。进一步地,编码器412通过从第一信号SA中移除第二干扰IB来生成传输信号(可称为第一传输信号,表示为TA),编码器414通过从第二信号SB中移除第一干扰IA来生成传输信号(可称为第二传输信号,表示为TB)。也就是说,传输信号等于待发射信号(SA或SB)与干扰之差。编码器412和414的编码过程将在以下被详细讨论。
第一传输信号TA和第二传输信号TB被提供给复用器416进行复用。复用器416可以将第一传输信号TA调制到相应的子载波(包括第一子载波),并且将第二传输信号TB调制到相应的子载波(包括第二子载波)。复用器416还可以执行其他处理以实现两个传输信号在频域的复用。经复用的信号被提供给收发器418以在相应的传输时间被同时传输。
以下进一步详细介绍编码器412和414中对第一和第二信号的编码处理。当采用不同频率间隔的相邻子载波执行通信时,对于不同频率间隔,在接收端处将采用对应的时频变换参数执行时频变换。例如,对于30kHz的频率间隔,将使用1024点的傅里叶变换,而对15kHz的频率间隔,将使用2048点的傅里叶变换。这样的变换将产生干扰。也就是说,干扰指的是在接收端执行对接收信号的时频变换时由于与相邻子载波不匹配的时频变换参数的使用,产生来自于相邻子载波的带外能量泄露。这样的干扰也被称为带外干扰(out-of-band interference)。由于第一和第二频率间隔不同,第一和第二干扰IA和IB的量级也不同。在一些实现中,编码器412可以确定在对第一信号SA以用于第二信号的时频变换参数执行变换时在第一子载波的频带以外的信号,以作为第一干扰IA。编码器414可以确定在对第二信号SB以用于第一信号的时频变换参数执行变换时在第二子载波的频带以外的信号以作为第二干扰IB。时域到频域的具体变换技术可以取决于通信***的配置。在一些实现中,时频变换可以包括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并且时频变换参数包括傅里叶变换点数。应当知道,其他时域到频域变换也是可以的,并且可以相应地确定带外干扰。
以下给出确定第一和第二信号SA和SB对彼此的干扰的具体示例。假设第一和第二信号SA和SB是频域信号,并且为了方便说明假设第一频率间隔为第二频率间隔的两倍。在时域表示中,第二信号SB的一个符号(被表示为b)的持续时间等于第一信号SA的两个符号(被表示为a1和a2),这与图2B所示的示例类似。在与通信设备420和430的通信过程中,根据脏纸编码的原理,希望接收通信设备420和430接收到的信号如下: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31
其中Sb表示第二信号SB的一个频域符号;Tb表示由编码器414处理后符号Sb的传输符号;Sa1和Sa2表示第一信号SA的两个频域符号;Ta1和Ta2分别表示由编码器412处理后符号Sa1和Sa2的两个频域符号;Ia表示在一个传输时隙中由第一信号SA的相应符号Sa1和Sa2引起的干扰;Ib1和Ib2表示在同一传输时隙中由第二信号SB的相应符号Sb的第一部分b1和第二部分b2引起的干扰。根据公式(1)可知,通信设备410发射的传输信号在经历多载波间隔间干扰后,可以等同于原本期望发射的信号。
干扰Ia、Ib1和Ib2可以由引起干扰的相邻子载波的带外能量表示。假设在接收通信设备420处对第一信号SA执行的时域到频域变换是1024-FFT,而接收通信设备430处对第二信号SB执行的时域到频域变换是2048-FFT。因此,编码器412和414计算的带外干扰可以被表示为: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41
其中ta表示在时域到频域变换中第一信号SA的时域符号a1和a2的时域采样(和为2048);tb1和tb2分别表示在时域到频域变换中第二信号SB的时域符号b的时域采样(和为2048);FFT2048()和FFT1024()分别表示2048-FFT和1024-FFT的操作;并且cut()表示只截取带外干扰采样点的数值的操作。根据公式(2)可以看出,第一信号SA产生的干扰Ia是由于对第一信号(其时域表示ta)采用第二信号的时频变换参数(即2048点的FFT参数)执行FFT变换而导致。第二信号SB产生的对第一信号的不同符号a1和a2的干扰是由于对第二信号(其时域表示tb1和tb2)采用第一信号的时频变换参数(即1024点的FFT参数)执行FFT变换而导致。
根据公式(1)和(2),编码器412和414可以确定第一和第二传输信号TA和TB的如下传输符号: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42
传输符号Ta1、Ta2和Tb分别对应于从符号Sa1、Sa2和Sb移除干扰之后的符号。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确定在信号的时域到频域变换过程中产生的带外干扰Ia、Ib1和Ib2。在干扰估计中,编码器412和414已知的是频域中的SA和SB。在一个实现中,为了提高计算速度,编码器412和414可以采用迭代的过程计算干扰。该迭代过程可以基于上述公式(1)至(3),具体如下。
首先,可以在编码器414中通过Sa1和Sa2估计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43
并且然后确定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44
如下: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1
其中IFFT()表示逆快速傅里叶变换,用于执行频域到时域变换;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2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3
表示从符号Sa1和Sa2变换得到的时域表示的第一次估计;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4
表示干扰Ia的第一次估计;并且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5
表示与符号Sb对应的传输符号的第一次估计。
然后,可以在编码器412中通过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6
估计干扰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7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8
并且由此确定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9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10
如下: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11
其中干扰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12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13
表示对干扰Ib1和Ib2的第一次估计,并且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14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15
表示与符号Sa1和Sa2对应的传输符号的第一次估计。
干扰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16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17
可以被编码器414和412用于确定传输信号,例如通过公式(1)确定。为了进一步提高确定的准确度,还可以继续在编码器414中通过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18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19
计算干扰Ia的第二次估计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20
并且由此确定,如下: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21
其中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22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23
表示从符号Sa1和Sa2变换得到的时域表示的第二次估计;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24
表示干扰Ia的第二次估计;并且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525
表示与符号Sb对应的传输符号的第二次估计。
进一步地,基于公式(6)的结果,可以重复公式(5),在编码器412中通过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61
继续估计干扰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62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63
并且由此确定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64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65
如下: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66
其中干扰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67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68
表示对干扰Ib1和Ib2的第二次估计,并且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69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610
表示与符号Sa1和Sa2对应的传输符号的第二次估计。
第二次估计的干扰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611
Figure BDA00012703835200001612
可以被编码器414和412用于确定传输信号。由上述迭代过程可知,公式(6)对应的步骤类似与公式(4)对应的步骤的重复,而公式(7)对应的步骤是公式(5)的重复。在一些实现中,还可以在编码器414和412中继续迭代地执行公式(6)和(7)的计算,从而获得对干扰的进一步估计。本公开的实现在此方面不受限制。对于第一信号SA和第二信号SB的其他符号,也可以类似地估计出干扰,并且执行干扰移除。
图5示出了编码器412和414中用于执行上述迭代的干扰确定过程的示例结构。具体地,在编码器414中,模块512可以用于执行对第一信号SA的相应符号的IFFT操作,例如公式(4)和(6)中涉及IFFT的操作。模块514可以用于执行对时域信号的FFT操作,例如公式(4)和(6)中涉及FFT的操作。此外,模块516可以用于执行对带外干扰的确定。模块512至516的操作可以重复地执行,以确定第一信号SA对第二信号SB的第一干扰IA。由模块516确定的干扰IA可以与第二信号SB一起被输入组合器518,从而可以从第二信号SB移除第一干扰IA,产生第二传输信号TB
类似地,在编码器412中,模块522可以用于执行对第二信号SB的相应符号的IFFT操作,例如公式(5)和(7)中涉及IFFT的操作。模块524可以用于执行对时域信号的FFT操作,例如公式(5)和(7)中涉及FFT的操作。此外,模块526可以用于执行对带外干扰的确定。模块522至526的操作可以重复地执行,以确定第二信号SB对第一信号SA的第二干扰IB。由模块526确定的干扰IB可以与第一信号SA一起被输入组合器528,从而可以从第一信号SA移除第二干扰IB,产生第一传输信号TA
以上已经关于特定频率间隔、时频变换参数和技术等对干扰确定的过程进行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具有其他参数、诸如其他频率间隔关系、其他时频变换参数和技术的实现中,也可以类似地计算干扰。当然,还可以采用各种其他技术来确定具有不同频率间隔的相邻子载波之间的相互干扰。此外,以上关于第一和第二信号SA和SB为频域信号的示例进行了描述。在其他实现中,通信设备410可以获得时域的第一和第二信号,并且也可以相应地通过估计和移除干扰来确定第一和第二传输信号。
在以上描述中,讨论了发射通信设备410向两个接收设备420和430同时发射两个信号SA和SB的情况。在其他实现中,通信设备410还可以同时发射三个或更多的信号,并且这些信号可能在具有不同的频率间隔的子载波上被传输。这些子载波之间两两相邻。在这种情况中,对于特定信号(例如第一信号SA),如果用于传输第一信号SA的第一子载波不仅与第二信号SB的第二子载波相邻,而且还与用于传输第三信号SC的第三子载波相邻,通信设备410还可以相应地计算在同时发射中将由第三信号SC引起的对第一信号SA的第三干扰。除了从第一信号SA中移除第二信号SB带来的第二干扰之外,通信设备410的编码器412还从第一信号SA中移除第三信号SC带来的第三干扰,以生成第一传输信号。
第三信号可以被传输给另外的通信设备,或者可以作为通信设备410或420的其他业务数据而被传输。相应地,为了传输第三信号,通信设备410的编码器412还可以计算在同时发射中将由第一信号SA引起的对第三信号SC的第四干扰,并且从三信号SC中移除第四干扰以生成第三传输信号TC。对于第三和第四干扰的计算也可以采用上述类似的方式。在一些实现中,通信设备410可以包括另外的单独编码器用于第三信号SC的编码。第三传输信号与第一和第二传输信号一起被提供给复用器416以供复用。第三传输信号可以被复用到相同传输时间的第三子载波上。经复用的信号被提供给收发器418以在相应的传输时间被同时发射。
经复用的信号可以经由信道402传输给通信设备420和430。信道402可以是通信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和/或有线连接。继续参考图4,在接收侧,通信设备420经由信道402从通信设备410接收信号。通信设备420包括收发器422、变换器424和控制器426。收发器422用于在具有第一频率间隔的第一子载波上接收信号。接收到的信号可能为时域信号。因此,通信设备420的变换器424可以执行时域到频域的变换,获得第一接收信号。
因为频分复用的原因,虽然通信设备410发射的是传输信号TA,但是由于被同时传输的信号的干扰IB的引入,通信设备420实际获得的接收信号为TA+IB(在不考虑其他干扰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接收信号包括已由第二信号SB引起的干扰IB以及由发射设备从第一信号移除干扰IB而生成的传输信号TA。在不考虑其他干扰的情况下,通信设备420的控制器426可以无需移除由第二信号SB引起的干扰,而将第一接收信号直接处理为第一信号(即期望的信号)。
在一些情况中,用于从通信设备410到通信设备420的传输的信道402可能存在噪声干扰。这样的噪声干扰例如可以由加性白噪声N(0,σ2)建模。因此,经过变换器424变换之后的信号可以为TA+IB2。因此,控制器426还可以进一步执行对信道402的噪声干扰的消除等处理,以获得第一信号TA+IB。当然,控制器426还可以对第一接收信号执行其他处理,本公开的实现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类似地,通信设备430也可以包括收发器432、变换器434和控制器436。收发器432用于在具有第二频率间隔的第二子载波上从通信设备410接收信号。变换器434用于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执行时域到频域的变换,获得第二接收信号。由于被同时发射的第一信号引入的干扰,第二接收信号包括干扰IA和传输信号TB。在不考虑其他干扰的情况下,控制器436可以直接将第二接收信号处理为第二信号(即期望的信号)。在其他实现中,控制器436还可以对第二接收信号执行进一步的处理,例如信道的噪声干扰消除等。
在图4的示例中,第一和第二信号被发射给不同的通信设备。然而,应当理解,在另外的实现中,第一和第二信号可以作为同一设备的不同业务数据而被发射。在这样的实现中,图4中的通信设备410或420可以作为同一设备的不同接收部分,用于接收相应的信号。
应当理解,虽然以上关于发射端和接收端的通信设备的结构进行描述,但是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功能模块和/或其他配置的结构。在一些实现中,以上被描述为由两个或更多功能模块执行的操作可以由单个功能模块执行。在其他实现中,以上被描述为由单个功能模块执行的操作也可以由多个功能模块来实现。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的过程600的流程图。可以理解,过程600可以例如在如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10或者如图1所示的发射信号的设备110或120处实施。为描述方便,下面结合图4对过程600进行说明。在610,通信设备410确定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同时发射中预计在第二信号的接收端处由第一信号引起的第一干扰和预计在第一信号的接收端处由第二信号引起的第二干扰。第一信号将在具有第一频率间隔的第一子载波上被传输,并且第二信号将在具有第二频率间隔的第二子载波上被传输。第二子载波与第一子载波相邻,并且第二频率间隔不同于第一频率间隔。在620,通信设备410通过从第一信号中移除第二干扰来生成第一传输信号。在630,通信设备410通过从第二信号中移除第一干扰来生成第二传输信号。在640,通信设备410复用第一传输信号和第二传输信号以用于同时发射。
在一些实现中,确定第一干扰和第二干扰可以包括确定在对第一信号以用于第二信号的时频变换参数执行变换时在第一子载波的频带以外的信号以作为第一干扰,以及确定在对第二信号以用于第一信号的时频变换参数执行变换时在第二子载波的频带以外的信号以作为第二干扰。
在一些实现中,时域到频域变换可以包括快速傅里叶变换,并且其中时频变换参数包括傅里叶变换点数。
在一些实现中,生成第一传输信号可以进一步包括:获取第三信号,第三信号将在频域中具有第三频率间隔的第三子载波上被传输,第三子载波与第一子载波相邻并且第三频率间隔不同于第一频率间隔;确定在第三子载波和第一子载波的同时发射中将由第三信号引起的对第一信号的第三干扰;以及通过从第一信号中进一步移除第三干扰来生成第一传输信号。
在一些实现中,复用可以进一步包括:确定在传输中第一信号对第三信号的第四干扰;通过从第三信号中移除第四干扰来生成第三传输信号;以及进一步将第三传输信号与第一传输信号和第二传输信号复用以供同时发射。
在一些实现中,第二频率间隔可以是第一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或者第一频率间隔可以是第二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的过程700的流程图。可以理解,过程700可以例如在如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20或430,或者如图1所示的接收信号的设备110或120处实施。为描述方便,下面结合图4的通信设备420对过程700进行说明。应当理解,通信设备430可以类似地执行操作。在710,通信设备420在具有第一频率间隔的第一子载波上接收第一接收信号。第一接收信号与发射设备传输的第一信号相关联,第一信号与在具有第二频率间隔的第二子载波上的第二信号被同时发射。第二子载波与第一子载波相邻,并且第二频率间隔不同于第一频率间隔。第一接收信号包含已由第二信号引起的干扰以及由发射设备从第一信号移除干扰而生成的传输信号。在720,通信设备420在不移除干扰的情况下处理第一接收信号以获得第一信号。
在一些实现中,第二频率间隔是第一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或者第一频率间隔是第二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装置800的框图。可以理解,装置800可以实施在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10侧或者在图1所示的发射信号的设备110或120处。如图8所示,装置800包括确定单元810,用于确定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同时发射中预计在第二信号的接收端处由第一信号引起的第一干扰和预计在第一信号的接收端处由第二信号引起的第二干扰。第一信号将在具有第一频率间隔的第一子载波上被传输,并且第二信号将在具有第二频率间隔的第二子载波上被传输。第二子载波与第一子载波相邻,并且第二频率间隔不同于第一频率间隔。装置800还包括第一生成单元820,用于通过从第一信号中移除第二干扰来生成第一传输信号。装置800还包括第二生成单元830,用于通过从第二信号中移除第一干扰来生成第二传输信号。此外,装置800还包括复用单元840,用于复用第一传输信号和第二传输信号以用于同时发射。
在一些实现中,确定单元810可以用于:确定在对第一信号以用于第二信号的时频变换参数执行变换时在第一子载波的频带以外的信号以作为第一干扰;以及确定在对第二信号以用于第一信号的时频变换参数执行变换时在第二子载波的频带以外的信号以作为第二干扰。
在一些实现中,时域到频域变换可以包括快速傅里叶变换,并且其中时频变换参数包括傅里叶变换点数。
在一些实现中,装置800可以进一步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三信号,第三信号将在频域中具有第三频率间隔的第三子载波上被传输,第三子载波与第一子载波相邻并且第三频率间隔不同于第一频率间隔。确定单元810可以用于确定在第三子载波和第一子载波的同时发射中将由第三信号引起的对第一信号的第三干扰。第一生成单元820可以用于通过从第一信号中进一步移除第三干扰来生成第一传输信号。
在一些实现中,确定单元810可以进一步用于:确定在传输中第一信号对第三信号的第四干扰。装置8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生成单元,用于通过从第三信号中移除第四干扰来生成第三传输信号。复用单元840可以进一步用于将第三传输信号与第一传输信号和第二传输信号复用以供同时发射。
在一些实现中,第二频率间隔是第一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或者第一频率间隔是第二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装置900的框图。可以理解,装置900可以实施在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20或430侧,或者在图1所示的接收信号的设备110或120处。如图9所示,装置900包括接收单元910,用于在具有第一频率间隔的第一子载波上接收第一接收信号。第一接收信号与发射设备传输的第一信号相关联,第一信号与在具有第二频率间隔的第二子载波上的第二信号被同时发射。第二子载波与第一子载波相邻,并且第二频率间隔不同于第一频率间隔。第一接收信号包含已由第二信号引起的干扰以及由发射设备从第一信号移除干扰而生成的传输信号。装置900还包括处理单元920,用于在不移除干扰的情况下处理第一接收信号以获得第一信号。
在一些实现中,第二频率间隔是第一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或者第一频率间隔是第二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
应当理解,装置800和装置900中记载的每个单元分别与参考图6至图7描述的过程600和700中的每个步骤相对应。而且,上文结合图4至图5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800和装置9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并且具有同样的效果,具体细节不再赘述。
800和装置900中所包括的单元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包括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个实现中,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使用软件和/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除了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之外或者作为替代,800和装置900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组件来实现。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组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品(ASSP)、片上***(SOC)、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等。
图8和图9中所示的这些单元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地实现为硬件模块、软件模块、固件模块或者其任意组合。特别地,在某些实现中,上文描述的流程、方法或过程可以由通信设备中的硬件来实现。例如,通信设备可以利用其发射器、接收器、收发器和/或处理器或控制器来实现过程600和700。
图10示出了适合实现本公开的实现的设备1000的简化框图。设备1000可以用来实现通信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10、终端设备120,或者图4所示的通信设备410、420或430。如所示出的,设备10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10,耦合到(多个)处理器1010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020,耦合到处理器1010的一个或多个发射器和/或接收器(TX/RX)1040。
处理器1010可以具有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设备1000可以具有多个处理器,诸如在时间上跟随与主处理器同步的时钟进行从动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
存储器1020可以具有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施,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诸如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基于半导体的存储设备、磁存储器设备和***、光存储器设备和***、固定存储器和可移除存储器。
存储器1020存储程序1030的至少一部分。TX/RX 1040用于双向通信。TX/RX 1040具有至少一个天线,用于促进通信。通信接口可以表示与其他设备通信必要的任何接口。
假定程序1030包括程序指令,这些程序指令在由相关联的处理器1010执行时,使设备1000执行如以上参照图4至图7所讨论的本公开的实现。也就是说,本公开的实现可以由设备1000的处理器1010可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来实现,或者由软件与硬件的组合来实现。
一般而言,本公开的各种示例实现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施。某些方面可以在硬件中实施,而其他方面可以在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实施。例如,在一些实现中,本公开的各种示例(例如方法、装置或设备)可以部分或者全部被实现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当本公开的实现的各方面被图示或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某些其他图形表示时,将理解此处描述的方框、装置、***、技术或方法可以作为非限制性的示例在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或其某些组合中实施。
作为示例,本公开的实现可以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上下文中被描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诸如包括在目标的物理或者虚拟处理器上的器件中执行的程序模块中。一般而言,程序模块包括例程、程序、库、对象、类、组件、数据结构等,其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结构。在各实现中,程序模块的功能可以在所描述的程序模块之间合并或者分割。用于程序模块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在本地或者分布式设备内执行。在分布式设备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本地和远程存储介质二者中。
用于实现本公开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用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编写。这些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程序代码在被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时候,引起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计算机上、部分在计算机上、作为独立的软件包、部分在计算机上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或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包含或存储用于或有关于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的程序的任何有形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装置或设备,或其任意合适的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详细示例包括带有一根或多根导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储存取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其任意合适的组合。
另外,尽管操作以特定顺序被描绘,但这并不应该理解为要求此类操作以示出的特定顺序或以相继顺序完成,或者执行所有图示的操作以获取期望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多任务或并行处理会是有益的。同样地,尽管上述讨论包含了某些特定的实施细节,但这并不应解释为限制任何发明或权利要求的范围,而应解释为对可以针对特定发明的特定实现的描述。本说明书中在分开的实现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整合实施在单个实现中。反之,在单个实现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分离地在多个实现或在任意合适的子组合中实施。
尽管已经以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的语言描述了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主题并不限于上文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文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是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而被公开的。

Claims (18)

1.一种在通信设备处实施的方法,包括:
确定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同时发射中预计在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端处由所述第一信号引起的第一干扰和预计在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端处由所述第二信号引起的第二干扰,所述第一信号将在具有第一频率间隔的第一子载波上被传输,所述第二信号将在具有第二频率间隔的第二子载波上被传输,所述第二子载波与所述第一子载波相邻,并且所述第二频率间隔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间隔;
通过从所述第一信号中移除所述第二干扰来生成第一传输信号;
通过从所述第二信号中移除所述第一干扰来生成第二传输信号;以及
复用所述第一传输信号和所述第二传输信号以用于所述同时发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干扰和所述第二干扰包括:
确定在对所述第一信号以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时频变换参数执行变换时在所述第一子载波的频带以外的信号以作为所述第一干扰;以及
确定在对所述第二信号以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时频变换参数执行变换时在所述第二子载波的频带以外的信号以作为所述第二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变换包括快速傅里叶变换,并且其中所述时频变换参数包括傅里叶变换点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所述第一传输信号进一步包括:
获取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将在频域中具有第三频率间隔的第三子载波上被传输,所述第三子载波与所述第一子载波相邻并且所述第三频率间隔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间隔;
确定在所述第三子载波和所述第一子载波的所述同时发射中将由所述第三信号引起的对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三干扰;以及
通过从所述第一信号中进一步移除所述第三干扰来生成所述第一传输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用进一步包括:
确定在传输中所述第一信号对所述第三信号的第四干扰;
通过从所述第三信号中移除所述第四干扰来生成第三传输信号;以及
进一步将所述第三传输信号与所述第一传输信号和所述第二传输信号复用以供所述同时发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频率间隔是所述第一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或者所述第一频率间隔是所述第二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
7.一种在通信设备处实施的方法,包括:
在具有第一频率间隔的第一子载波上接收第一接收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与发射设备传输的第一信号相关联,所述第一信号与在具有第二频率间隔的第二子载波上的第二信号被同时发射,所述第二子载波与所述第一子载波相邻,所述第二频率间隔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间隔,并且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包含已由所述第二信号引起的干扰以及由所述发射设备从所述第一信号移除所述干扰而生成的传输信号;以及
在不移除所述干扰的情况下处理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获得所述第一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频率间隔是所述第一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或者所述第一频率间隔是所述第二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
9.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具有存储于其中的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动作,所述动作包括:
确定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同时发射中预计在所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端处由所述第一信号引起的第一干扰和预计在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端处由所述第二信号引起的第二干扰,所述第一信号将在具有第一频率间隔的第一子载波上被传输,所述第二信号将在具有第二频率间隔的第二子载波上被传输,所述第二子载波与所述第一子载波相邻,并且所述第二频率间隔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间隔;
通过从所述第一信号中移除所述第二干扰来生成第一传输信号;
通过从所述第二信号中移除所述第一干扰来生成第二传输信号;以及
复用所述第一传输信号和所述第二传输信号以用于所述同时发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确定所述第一干扰和所述第二干扰包括:
确定在对所述第一信号以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时频变换参数执行变换时在所述第一子载波的频带以外的信号以作为所述第一干扰;以及
确定在对所述第二信号以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时频变换参数执行变换时在所述第二子载波的频带以外的信号以作为所述第二干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变换包括快速傅里叶变换,并且其中所述时频变换参数包括傅里叶变换点数。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生成所述第一传输信号进一步包括:
获取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将在频域中具有第三频率间隔的第三子载波上被传输,所述第三子载波与所述第一子载波相邻并且所述第三频率间隔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间隔;
确定在所述第三子载波和所述第一子载波的所述同时发射中将由所述第三信号引起的对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三干扰;以及
通过从所述第一信号中进一步移除所述第三干扰来生成所述第一传输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复用进一步包括:
确定在传输中所述第一信号对所述第三信号的第四干扰;
通过从所述第三信号中移除所述第四干扰来生成第三传输信号;以及
进一步将所述第三传输信号与所述第一传输信号和所述第二传输信号复用以供所述同时发射。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频率间隔是所述第一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或者所述第一频率间隔是所述第二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
15.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具有存储于其中的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动作,所述动作包括:
在具有第一频率间隔的第一子载波上接收第一接收信号,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与发射设备传输的第一信号相关联,所述第一信号与在具有第二频率间隔的第二子载波上的第二信号被同时发射,所述第二子载波与所述第一子载波相邻,所述第二频率间隔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间隔,并且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包含已由所述第二信号引起的干扰以及由所述发射设备从所述第一信号移除所述干扰而生成的传输信号;以及
在不移除所述干扰的情况下处理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获得所述第一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频率间隔是所述第一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或者所述第一频率间隔是所述第二频率间隔的二的倍数。
17.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7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710245002.0A 2017-04-14 2017-04-14 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 Active CN1087373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45002.0A CN108737306B (zh) 2017-04-14 2017-04-14 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45002.0A CN108737306B (zh) 2017-04-14 2017-04-14 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7306A CN108737306A (zh) 2018-11-02
CN108737306B true CN108737306B (zh) 2020-12-11

Family

ID=63924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45002.0A Active CN108737306B (zh) 2017-04-14 2017-04-14 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373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129041A (ko) * 2020-01-17 2022-09-22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상이한 수비학들을 위한 전송 대역들
CN113039867A (zh) * 2020-12-28 2021-06-25 广东易百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控制装置及其信号传输方法和制造方法
CN116113046A (zh) * 2021-11-09 2023-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4180B2 (ja) * 2009-10-27 2013-08-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KR20140060443A (ko) * 2012-11-09 2014-05-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부반송파 간섭을 완화하는 신호 설계 방법 및 장치
CN105594174A (zh) * 2014-08-21 2016-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处理频分多波形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EP3254424A1 (en) * 2015-03-12 2017-12-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daptation of subcarrier frequency spacing based on energy efficiency indicator
CN106688214B (zh) * 2015-07-27 2019-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7306A (zh) 2018-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9021B (zh)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RU2644559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CN111245750B (zh) 频偏估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8127137A1 (zh)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915319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US10778476B2 (en) Discontinuous fast-convolution based filter processing
CN109964518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586848B (zh) 一种调度时序确定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8737306B (zh) 基于频分复用的通信
CN108289069B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KR20220167312A (ko) 밀리미터파 통신들에서의 위상 잡음 처리
JP2013118586A (ja) 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周波数帯域割り当て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3970301A1 (en) Pdcch structure for coverage limited scenarios
CN109803371B (zh)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266631B (zh) 一种发送载波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WO2020030253A1 (en) Reducing dci payload
US10581546B2 (en) Transmitter,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iver based on time-domain windows
WO2018058678A1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6230859B (zh) 一种数据转换方法和通讯设备
US11088735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4982362A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517175B (zh) 上行频偏纠正方法和装置
JP7306568B2 (ja) 通信方法
CN105282077B (zh) 一种用于lte***的上行频偏纠正方法
US10805890B2 (e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