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4779B - 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4779B
CN108734779B CN201710249019.3A CN201710249019A CN108734779B CN 108734779 B CN108734779 B CN 108734779B CN 201710249019 A CN201710249019 A CN 201710249019A CN 108734779 B CN108734779 B CN 1087347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arst
glutenite
section
ancient
low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490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34779A (zh
Inventor
张军涛
何治亮
金晓辉
王丹丹
孙宜朴
孟庆强
陈霞
李淑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2490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347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34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4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34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4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 G01N27/041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a solid bod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其包括:S1根据成因不同将角砾岩划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塌陷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通过建立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识别目标层全井段的岩溶角砾岩;S2对全井段的岩溶堆积角砾岩和岩溶坍塌角砾岩的位置进行标记,将每口钻井中所标记出的最低位置标记为最低潜水面位置并确定出全井段最低潜水面;标记每口钻井的不整合面位置并确定出全井段不整合面;S3将全井段最低潜水面、全井段不整合面和钻井柱子组成岩溶古地貌钻井分析剖面,以全井段最低潜水面为基准面将岩溶古地貌钻井分析剖面拉平,绘制出岩溶古地形剖面;S4在岩溶古地形剖面上将每口钻井的相对高程值标注,依此为据绘制等值线成图,该等值图为古地貌图。

Description

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岩溶型储层是碳酸盐岩储层中最重要的一类,而储层发育都明显的受到古地貌的控制。所以,研究岩溶储层古地貌恢复必不可少。古地貌恢复就是研究某一时期的某个界面上等深度线所表示的此界面表面凹凸状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岩溶古地貌恢复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样,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残余厚度法和印模法这两大类基本方法。
所谓残厚法,是指通过衡量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中残余下来的地层厚度特征,来恢复岩溶古地貌的最直接方法,假设前提是地层厚度较为均一,沉积后未经历剧烈的构造变化,因此寻找这套地层的基底面,是测量残余厚度的关键。印模法则是一种逆推测量方法,由于风化壳是一个高低不平的起伏面,随着上覆地层的不断沉积,逐渐将起伏的层面“填平补齐”。测量风化壳顶到上覆标志层的厚度即可反过来推测残余风化壳厚度。假设前提是存在有填平补齐面,暴露之后填平补齐前未经历过构造变化。寻找填平补齐面是恢复的关键。
可见,残余厚度法与印模法古地貌恢复的关键都是确定厚度估算的基准面,即需要找到一个区域上的近于水平的等时层序界面,然而这两个基准面都有局限性,残余厚度法的基准面更多的反映是岩溶前沉积期,而填平补齐法的基准面则反映的是岩溶后沉积盖层,两者都不能准确地反映岩溶时的状况。同时由于这两种方法应用前提也有一定的局限,所以在同一地区用这两种不同方法甚至会出现岩溶洼地和岩溶高地等截然相反的结果。因此利用这两种方法刻画古地貌时,需要引入其他研究手段辅助就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由于岩溶作用发生时,尤其是在岩溶老年期,潜水面逐渐趋于水平,可以反映岩溶的基准面。而在潜水面附近会有独特的角砾岩发育,因此可以依据岩溶角砾岩来判断岩溶古地貌,而且可以定量的恢复岩溶古地貌。
进而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成因不同将角砾岩划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塌陷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通过建立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识别出目标层的全井段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塌陷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
S2对所述全井段的岩溶堆积角砾岩和岩溶坍塌角砾岩的位置进行标记,将每口钻井中所标记出的最低位置标记为最低潜水面位置并确定出全井段最低潜水面;标记每口钻井的不整合面位置并确定出全井段不整合面;
S3将全井段最低潜水面、全井段不整合面和钻井柱子组成岩溶古地貌钻井分析剖面,以全井段最低潜水面为基准面将岩溶古地貌钻井分析剖面拉平,绘制出岩溶古地形剖面;
S4在岩溶古地形剖面上将每口钻井的相对高程值标注,依此为据绘制等值线成图,则该等值图为岩溶时期古地形图,即为古地貌图。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包括:
S11根据不同的成因,把岩溶角砾岩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
S12根据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的识别特征从岩芯上识别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
S13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的测井曲线上,得出相应取芯段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S14根据得出的三类角砾岩的响应特征,建立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根据该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实现目标层全井段的角砾岩识别。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1包括:
S111将由岩溶时期的破碎作用而形成的岩溶角砾岩划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
S112将由岩溶过程中洞穴岩石的坍塌而形成的岩溶角砾岩划分为岩溶坍塌角砾岩;
S113将由岩溶时期的地下暗河或者洞穴沉积物形成的岩溶角砾岩划分为岩溶堆积角砾岩。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12中,根据角砾成分、角砾棱角形状、角砾的可拼接性、角砾间的胶结类型以及泥质含量从岩心上识别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13中,所述常规测井曲线包括GR曲线、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和浅侧向电阻率曲线。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将全井段的各钻井按实际距离比例排列,连接每口井的最低潜水面组成一条剖面线,即为全井段最低潜水面;将全井段的各钻井按实际距离比例排列,连接每口钻井的不整合面组成一条剖面线,即为全井段不整合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根据钻井资料所记载的不整合面的识别特征,标记出每口钻井的不整合面位置。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以最低潜水面为基准面将岩溶古地貌钻井分析剖面拉平的过程中,岩溶古地貌分析剖面上的不整合面会有响应的高低变化。
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钻井所处位置的相对高程指每口钻井最低潜水面对应深度和钻井不整合面对应深度的高差。
进一步的,若全井段中存在有不整合面与最低潜水面差值为零时,则该钻井处于古沟槽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岩溶产物--角砾岩刻画岩溶古地貌、寻找岩溶储层的发育部位,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对于老年期喀斯特,进行古地貌恢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发明可作为现有刻画古地貌的辅助方法,特别适用于处于喀斯特老年期地区。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已经较好地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等岩溶型储层中。能够快速地识别出古潜水面,准确地刻画岩溶古地貌,恢复古地形,帮助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区。在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和富县区块中已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在图中:
图1为本发明古地貌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古地貌恢复方法的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古地貌恢复方法的潜水面识别图;
图4为本发明古地貌恢复方法的岩溶古地形剖面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S1识别出目标层全井段角砾岩的类型;S2确定全井段最低潜水面和全井段不整合面;S3确定古地貌钻井分析剖面并绘制出岩溶古地形剖面;S4确定相对高程值并绘制出古地貌图这四大步骤。
如图2所示,步骤S1根据成因不同将角砾岩划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塌陷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并通过建立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识别出目标层的全井段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塌陷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本步骤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S11从岩溶角砾岩成因角度进行岩性分类:本步骤首先对岩溶角砾岩成因进行分析,再根据不同的成因将岩溶角砾岩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具体步骤为:
S111根据研究分析,岩溶破碎角砾岩形成于岩溶时期的破碎作用,往往仅发生较小的位移;进而将由岩溶时期的破碎作用而形成的岩溶角砾岩划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
S112根据研究分析,岩溶坍塌角砾岩形成于岩溶过程中洞穴岩石的坍塌;进而将由岩溶过程中洞穴岩石的坍塌而形成的岩溶角砾岩划分为岩溶坍塌角砾岩
S113岩溶堆积角砾岩形成于岩溶时期的地下暗河或者洞穴沉积物,形成过程类似于碎屑岩沉积,往往经历了短距离的搬运;进而将由岩溶时期的地下暗河或者洞穴沉积物形成的岩溶角砾岩划分为岩溶堆积角砾岩。
综上所述,根据对岩溶角砾岩成因的分析,可以完成对岩性的分类。
另外,堆积角砾岩、破碎角砾岩和坍塌角砾岩在纵向上,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溶洞序列。在这三类岩石的组合关系上,往往下部为堆积角砾岩,中间为坍塌角砾岩,上部为破碎角砾岩的组合。本规律可以对岩性分类起到辅助作用。
S12根据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的识别特征从岩芯上识别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其中,岩芯是利用取芯工具,向井内钻取出的岩石样品。步骤S12需要对目标层的全井段的全部岩石样品进行岩性分析以区分出岩石样品上的三类角砾岩,并做记录。
用于从岩芯上识别出岩溶角砾岩类型的识别特征具体为:
岩溶破碎角砾岩具有以下识别特征:角砾成分均一,棱角分明,具有很好的可拼接性,角砾间多为化学胶结,基本不含外源泥质碎屑(外源泥质碎屑含量占比小于10%)。
岩溶坍塌角砾岩具有以下识别特征:角砾成分相对均一,呈棱角状,杂乱不可拼接,角砾间多为化学胶结,碎屑泥质成分含量相对较少(外源泥质碎屑含量占比在10%-25%之间)。
岩溶堆积角砾岩具有以下识别特征:角砾有一定的磨圆,但分选一般较差,可以见到多种不同矿物成分的角砾,并且往往含有大量碎屑泥质含量(外源泥质碎屑含量占比大于25%),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正粒序。
根据以上识别特征即可从岩芯上识别出角砾岩类型,其中,泥质含量的多少是判断角砾岩类型的重要依据。
S13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其岩心同一位置的常规测井曲线上,并总结相应取芯段常规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本步骤需要依次分析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的取芯段常规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常规测井曲线为已有数据,常规测井曲线可以选取GR曲线、深浅电阻率(LLD、LLS)曲线和自然电位曲线等。由于GR曲线和深浅电阻率(LLD、LLS)曲线对于本发明中的三类角砾岩的响应特征更为明显,进而在本发明中,选取GR曲线和深浅电阻率(LLD、LLS)曲线进行响应特征分析,则本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为:
(1)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即取芯深度)的GR曲线上,并分析出相应取芯段的GR曲线的响应特征。具体为:
A1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的GR曲线上;
A2对相应取芯段的GR曲线进行定性分析,总结相应取芯段的GR曲线的曲线形态,该曲线形态即为相应取芯段的GR曲线的定性特征;
A3对相应取芯段的GR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将相应取芯段的GR值与对应区域内的围岩GR均值进行比较,统计相应取芯段的GR值的范围,相应取芯段的GR值范围即为相应取芯段的GR曲线的定量特征。
在本发明中,通过对岩溶破碎角砾岩对应取芯段的GR值的范围的统计,得到岩溶破碎角砾岩的GR值基本上均小于围岩GR均值;通过对岩溶塌陷角砾岩对应取芯段的GR值的范围的统计,得到岩溶塌陷角砾岩的GR值基本上均在a1和a2之间(a1和a2为常数);通过对岩溶堆积角砾岩对应取芯段的GR值的范围的统计,得到岩溶堆积角砾岩的GR值基本上均大于a2。
其中,围岩GR均值<a1<a2。其中,在不同区域,围岩GR均值不同,常数a1值不同,常数a2值也不同。
(2)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即取芯深度)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上,并分析出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响应特征。具体为:
B1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上;
B2对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进行定性分析,总结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的曲线形态,得到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定性特征;
B3对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将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值与对应区域内的围岩电阻率均值进行比较,统计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值的范围,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值的范围即为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定量特征。
在本发明中,通过对岩溶破碎角砾岩对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值的范围的统计,得到岩溶破碎角砾岩的深侧向电阻率值基本上均在围岩GR均值和c1之间(c1为常数);通过对岩溶塌陷角砾岩对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值的范围的统计,得到岩溶塌陷角砾岩的深侧向电阻率值基本上均在c1和c2之间(c2为常数);通过对岩溶堆积角砾岩对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值的范围的统计,得到岩溶堆积角砾岩的深侧向电阻率值基本上均小于c2。
其中,c2<c1<围岩电阻率均值。在不同区域,围岩电阻率均值不同,常数c1值不同,常数c2值也不同。
(3)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的双侧向电阻率曲线上,并分析出相应取芯段的双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响应特征。具体为:
C1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以及浅侧向电阻率曲线上;
C2对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以及浅侧向电阻率曲线进行定性分析,总结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和浅侧向电阻率曲线的曲线形态差异,得到相应取芯段的双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定性特征;
C3对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曲线以及浅侧向电阻率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统计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和浅侧向电阻率的比值范围,相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和浅侧向电阻率的比值范围即为相应取芯段的双侧向电阻率曲线的定量特征。
在本发明中,通过对岩溶破碎角砾岩对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和浅侧向电阻率的比值范围的统计,得到岩溶破碎角砾岩的深侧向电阻率和浅侧向电阻率的比值基本上均大于s2(s2为常数);通过对岩溶塌陷角砾岩对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和浅侧向电阻率的比值范围的统计,得到岩溶塌陷角砾岩的深侧向电阻率和浅侧向电阻率的比值基本上均在s1和1之间(s1为常数);通过对岩溶堆积角砾岩对应取芯段的深侧向电阻率和浅侧向电阻率的比值范围的统计,得到岩溶堆积角砾岩的深侧向电阻率和浅侧向电阻率的比值基本上均在s1和s2之间(s2为常数)。
其中,s2<s1<1。其中,在不同区域,常数s1值不同,常数s2值也不同。
最后,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若设定围岩GR均值为A(API),围岩电阻率均值为C(Ω·m),那么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塌陷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具有以下特征:
岩溶破碎角砾岩具有以下特征:GR值基本小于A(API),曲线较平直;破碎角砾岩砾间多为方解石化学胶结,深侧向电阻率值与C(Ω·m)相近,曲线平直略有起伏,双侧向电阻率曲线正差异,深侧向电阻率与浅侧向电阻率的比值大于s2;
岩溶坍塌角砾岩具有以下特征:GR值在a1-a2(API),GR曲线呈上低下高的钟形、漏斗状;坍塌角砾岩的砾间充填物多表现为上部为方解石化学胶结,下部为泥质充填的特征;深侧向电阻率值在c1-c2(Ω·m),深侧向电阻率与浅侧向电阻率的比值介于1-s1;
岩溶堆积角砾岩具有以下特征:GR值大于a2(API),GR曲线呈上高下低的钟形、箱形等各种形态;深侧向电阻率值小于c2(Ω·m),深侧向电阻率与浅侧向电阻率的比值介于s1与s2之间。
其中,围岩均值可通过对比区域内岩心中的纯灰岩或纯白云岩获取;其中,同一母岩来源的岩溶角砾岩,a1与a2、c1与c2、s1与s2值的接近程度主要受三类岩性泥质含量的多少和含胶结物的多少及其化学成分的影响。
S14根据得出的三类角砾岩响应特征,建立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根据该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最终实现目标层全井段的角砾岩识别。
本步骤所建立的角砾岩识别模式,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1271514980000081
表2
Figure BDA0001271514980000082
最终,根据表1和表2所示的角砾岩识别模式,将GR曲线以及深浅电阻率曲线的响应特征与该角砾岩识别模式中的对应曲线响应特征进行比对,可以实现目标层的全井段的角砾岩识别。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步骤S1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步骤S1给出的岩溶角砾岩的识别方法应用于富县区块进行下古生界奥陶系岩溶角砾岩特别是堆积角砾岩识别,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富县区块区域内围岩的GR均值A为60API,a1为70API,a2为100API,围岩电阻率均值C为665Ω.m,c1为400Ω.m,c2为150Ω.m,深浅电阻率比值s1=1.1,s2=1.4。
富古7井2959.5m-2963.0m,其中GR值非常低,在9.7~18.3API,均值26.4API,曲线平直,低于均值A。电阻率相对较低,在559~3499Ω.m之间,大致呈弓形,深浅电阻率有一定的差异,浅侧向电阻率LLS均值为802.8Ω.m,深侧向电阻率LLD均值为1170.1Ω.m,均大于C值,LLD/LLS均值为1.61高于s2。为典型的破碎角砾岩。
新富3井2835.0~2838.0m为顶部的坍塌角砾岩,GR值呈钟形,且在35.4~142.5API,均值为72API,大于a1值,但小于a2,顶部数值与基质值相近,电阻率值整体较为平缓,LLS值在81.5~408.5Ω.m,均值为169.2Ω.m,LLD值在78.6~410.3Ω.m,均值为174.3Ω.m,低于c1值,高于c2值,深浅电阻率基本无幅度差,LLD/LLS均值为1.04,大于1,小于s1,为坍塌角砾岩;2838.0~2839.0m则为底部的堆积角砾岩,测井曲线GR表现为漏斗型,58~142.0API,均值为109API,大于a2,电阻率值整表现为钟形,LLS值在84.8~249.3Ω.m,均值为124.9Ω.m,LLD值在91.4~292.2Ω.m,均值为138.2Ω.m,均小于c2值,深浅电阻率基本无幅度差,LLD/LLS均值为1.10,与s1相同,为堆积角砾岩。2835.0~2839.5m井段呈现为上部为坍塌角砾岩,下部为堆积角砾岩组合。
富古1井3122.5~3128.5m,GR曲线形态呈现出双漏斗的叠置,上段较长3122.5~3127.5m形态缓,下段较短,3127.5~3128.5,形态漏斗状,整体上GR数值较高,范围在61.4~145.8API之间,均值为106.6,大于a2,双侧向电阻率与之相反,数值较低,LLS范围在6.1~3363.5Ω.m,均值95.6Ω.m,LLD在3.9~2948.7Ω.m,均值91.5Ω.m,低于c2值,LLD/LLS均值为1.19,大于s1小于s2。为多层的堆积角砾岩。
步骤S2对所述全井段的岩溶堆积角砾岩和岩溶坍塌角砾岩的位置进行标记,将每口钻井中所标记出的最低位置标记为最低潜水面位置并确定出全井段最低潜水面;标记每口钻井的不整合面位置并确定出全井段不整合面;
实现步骤S2首先需要确定每口钻井的最低潜水面位置和不整平面。
确定每口钻井的最低潜水面位置:堆积角砾岩与坍塌角砾岩对应于地下暗河位置,暗河的发育位置即为古潜水面位置。由于岩溶期构造和水文条件的变化,可能有多期次的暗河发育,因此每口钻井也可能有多套的坍塌角砾岩和堆积角砾岩存在。如图3所示,其描绘了X1~X6六口钻井的岩溶堆积角砾岩和岩溶塌陷角砾的分布情况,其中,每口钻井中所显示的最高部的角砾岩的位置为最高潜水面位置,每口钻井中所显示的最底部的角砾岩的位置即为最低潜水面位置。
确定每口钻井的不整合面:根据钻井资料可知,不整合面上下岩性、电性以及地球化学特征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在岩溶程度较高的地区,还可能存在古风化壳层。根据钻井资料描述的不整合面的特征最终标记出每口钻井的不整合面,如图3所示,其标记出了X1~X6六口钻井的不整合面位置。
最后,将全井段的各钻井按实际距离比例排列,连接每口井的最低潜水面组成一条剖面线,即为全井段最低潜水面;将全井段的各钻井按实际距离比例排列,连接每口钻井的不整合面组成一条剖面线,即为全井段不整合面。
步骤S3先将全井段最低潜水面、全井段不整合面和钻井柱子组成岩溶古地貌钻井分析剖面,该步骤在一般地质软件一般都能实现。然后,以全井段最低潜水面为基准面将岩溶古地貌钻井分析剖面拉平,绘制出岩溶古地形剖面;在拉平过程中,剖面上的全井段不整合面会有响应的高低变化。
如图4所示,为绘制出的岩溶古地形剖面图,从图上可以看到,全井段最低潜水面被拉平成直线,全井段不整合面则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形态,不整合面的高低起伏便反映了古地貌起伏。
步骤S4在岩溶古地形剖面上将每口钻井的相对高程值标注,依此为据绘制等值线成图,该等值图为岩溶时期古地形图,即为古地貌图。
如图4所示,钻井所处位置的相对高程指每口钻井最低潜水面对应深度和钻井不整合面对应深度的高差。其中,全井段中存在有不整合面与最低潜水面差值为零时,则该钻井处于古沟槽位置。分析出古地形的变化趋势和计算出古地形的相对高差,即实现了岩溶古地层的地貌刻画。
根据本发明的研究背景可知,岩溶储层是碳酸盐岩勘探的主要领域,在我国的塔河油田、靖边气田都属于岩溶型储层。这些储层都明显的受古地貌控制,分析岩溶储层离不开古地貌恢复。而岩溶发育强烈的区域,常常伴随着岩溶角砾的发育。角砾岩反映了不同的形成环境和古地貌单元。但是前人刻画古地貌时,多利用残厚法和印模法这两种基本方法,尚未意识到角砾岩的深刻的地质涵义,未充分利用潜水面来识别刻画岩溶古地貌。
本发明对古地貌的判断能力十分优秀,对古地貌的判断已经有了实际的指导成果,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以显示本发明在研究古地貌方面的进步。
实施例2:
中石化FX地区奥陶系岩溶型储层受古地貌影响。在FX地区古地貌恢复过程中,分别应用了残厚法和印模法,两种方法发现区块东北部古地貌特征相似,西南部却由于构造特征起主控因素呈现巨大的厚度差异:印模法认为是岩溶高部位,而残厚法却得出岩溶低部位的结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直接影响了对古地貌的判断。
因此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首先对单井进行潜水面识别,然后将最低潜水面拉平,进行古地貌刻画,最终得出了西南部为岩溶高部位,且在东北部刻画的更为精细准确,指导了后续的勘探开发进程。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成因不同将角砾岩划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通过建立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识别出目标层的全井段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
S2对所述全井段的岩溶堆积角砾岩和岩溶坍塌角砾岩的位置进行标记,将每口钻井中所标记出的最低位置标记为最低潜水面位置并确定出全井段最低潜水面;标记每口钻井的不整合面位置并确定出全井段不整合面;
S3将全井段最低潜水面、全井段不整合面和钻井柱子组成岩溶古地貌钻井分析剖面,以全井段最低潜水面为基准面将岩溶古地貌钻井分析剖面拉平,绘制出岩溶古地形剖面;
S4在岩溶古地形剖面上将每口钻井的相对高程值标注,依此为据绘制等值线成图,则该图为岩溶时期古地形图,即为古地貌图;
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S11根据不同的成因,把岩溶角砾岩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
S12根据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的识别特征从岩芯上识别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
S13利用识别出的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分别对应到与岩芯同一位置的测井曲线上,得出相应取芯段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S14根据得出的三类角砾岩的响应特征,建立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根据该岩溶角砾岩识别模式实现目标层全井段的角砾岩识别;
在步骤S12中,根据角砾成分、角砾棱角形状、角砾的可拼接性、角砾间的胶结类型以及泥质含量从岩心上识别出岩溶破碎角砾岩、岩溶坍塌角砾岩和岩溶堆积角砾岩;
在步骤S13中,所述测井曲线包括GR曲线、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和浅侧向电阻率曲线;
其中,所述相对高程指每口钻井最低潜水面对应深度和钻井不整合面对应深度的高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地貌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进一步包括:
S111将由岩溶时期的破碎作用而形成的岩溶角砾岩划分为岩溶破碎角砾岩;
S112将由岩溶过程中洞穴岩石的坍塌而形成的岩溶角砾岩划分为岩溶坍塌角砾岩;
S113将由岩溶时期的地下暗河或者洞穴沉积物形成的岩溶角砾岩划分为岩溶堆积角砾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地貌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将所述全井段的各钻井按实际距离比例排列,连接每口井的最低潜水面组成一条剖面线,即为全井段最低潜水面;将所述全井段的各钻井按实际距离比例排列,连接每口钻井的不整合面组成一条剖面线,即为全井段不整合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古地貌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根据钻井资料所记载的不整合面的识别特征,标记出每口钻井的不整合面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地貌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以最低潜水面为基准面将岩溶古地貌钻井分析剖面拉平的过程中,岩溶古地貌分析剖面上的不整合面会有响应的高低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地貌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全井段中存在有不整合面与最低潜水面差值为零时,则该钻井处于古沟槽位置。
CN201710249019.3A 2017-04-17 2017-04-17 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 Active CN1087347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49019.3A CN108734779B (zh) 2017-04-17 2017-04-17 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49019.3A CN108734779B (zh) 2017-04-17 2017-04-17 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4779A CN108734779A (zh) 2018-11-02
CN108734779B true CN108734779B (zh) 2021-07-30

Family

ID=63924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49019.3A Active CN108734779B (zh) 2017-04-17 2017-04-17 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347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5431B (zh) * 2019-04-19 2022-03-04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伽马数据体的海相沉积地层古地貌校正方法
CN110361781B (zh) * 2019-08-14 2020-10-0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地震反射振幅分析的沉积期古地貌恢复方法
CN113495303B (zh) * 2020-04-07 2023-09-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剥蚀量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27087B (zh) * 2020-04-08 2023-03-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古地貌中碳酸盐岩储层位置的方法
CN112965142B (zh) * 2021-02-09 2022-04-1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岩溶古地貌图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6165A (zh) * 2009-07-03 2011-01-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布井方法
CN103077558A (zh) * 2012-05-14 2013-05-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大型溶洞储集体分布模型的建模方法
CN103116192A (zh) * 2012-07-30 2013-05-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建模方法
US8798974B1 (en) * 2010-09-15 2014-08-05 Alan Gordon Nunns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active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modeling and restoration
CN104076394A (zh) * 2013-03-29 2014-10-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潜山洞穴分层解释方法
CN105425316A (zh) * 2015-10-28 2016-03-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印模法的古地貌恢复方法
CN105652341A (zh) * 2015-12-31 2016-06-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古构造影响的快捷定量化古地貌恢复方法
CN105740574A (zh) * 2016-03-03 2016-07-0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古地貌剖面恢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6165A (zh) * 2009-07-03 2011-01-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布井方法
US8798974B1 (en) * 2010-09-15 2014-08-05 Alan Gordon Nunns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active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modeling and restoration
CN103077558A (zh) * 2012-05-14 2013-05-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大型溶洞储集体分布模型的建模方法
CN103116192A (zh) * 2012-07-30 2013-05-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建模方法
CN104076394A (zh) * 2013-03-29 2014-10-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盐岩潜山洞穴分层解释方法
CN105425316A (zh) * 2015-10-28 2016-03-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印模法的古地貌恢复方法
CN105652341A (zh) * 2015-12-31 2016-06-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古构造影响的快捷定量化古地貌恢复方法
CN105740574A (zh) * 2016-03-03 2016-07-0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古地貌剖面恢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leotopographic controls on modern gully evolution in the loess landforms of China;Xiong,LY 等;《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70331;第60卷(第3期);第438-451页 *
乐山_龙女寺古***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储层特征与地震预测研究;洪余刚;《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20070115(第1期);全文 *
四川盆地中部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岩溶型储层特征及评价研究;王志萍;《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20150315(第3期);全文 *
层序界面类型及其对优质碳酸盐岩储层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何治亮 等;《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1231;第35卷(第6期);第853-859页 *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马五段白云岩储层特征与演化;李维 等;《岩性油气藏》;20160630;第28卷(第3期);第58-6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4779A (zh) 2018-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4779B (zh) 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
CN104965979A (zh) 一种致密砂岩有效储层识别方法
CN103744109B (zh) 一种无井覆盖区碎屑岩风化壳结构的识别方法
CN107448197B (zh) 一种海相砂岩油藏窜流通道空间发育定量识别的方法
CN103993871A (zh) 针对薄互层地层的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143399B (zh) 一种识别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方法
Krumbein Criteria for subsurface recognition of unconformities
Rogers New reservoir model from an old oil field: Garfield conglomerate pool, Pawnee County, Kansas
Andrews Windrow Formation of upper Mississippi Valley region a sedimentary and stratigraphic study
CN110656922B (zh) 基于笔石带特征的页岩等时地层测井划分方法及***
Aghli et al. Structural and fracture analysis using EMI and FMI image Log in the carbonate Asmari reservoir (Oligo-Miocene), SW Iran
Carpenter et al. The Ames impact crater
Dai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fractures in Archaean buried hill: A case study in the BZ19‐6 Block, Bohai Bay Basin, China
Wilhelm Classification of petroleum reservoirs
Getzendaner Geologic section of Rio Grande Embayment, Texas, and implied history
McCoy An Interpretation of Local Structural Development in Mid-Continent Areas Associated with Deposits of Petroleum: Part IV. Relations of Petroleum Accumulation to Structure
Caylor Subsurface geology of western Garfield County, Oklahoma
CN108693570B (zh) 一种岩溶角砾岩识别方法
Ebadati Fractures effect in reservoir quality of Ilam and Sarvak formations in Hengam oilfield using imaging logs
CN110244357A (zh) 一种构造破坏型古油藏的判识方法
Busch Chicontepec Field--Mexico Tampico-Misantla Basin
Wach et al. Well placement, cost reduction, and increased production using reservoir models based on outcrop, core, well-log, seismic data, and modern analogs: Onshore and offshore Western Trinidad
Zewdie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mapping of geological construction materials in parts of chemoga river sub basin, debre markos, Ethiopia
Behera et al. Geostatistical Modelling and Vertical Effect Analysis of a Ferruginous East Coast Bauxite Deposit, India
Maughan et al. Paleontologic and stratigraphic relations of phosphate beds in Upper Cretaceous rocks of the Cordillera Oriental, Colomb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