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2366B - 设备连接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设备连接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2366B
CN108702366B CN201780012894.8A CN201780012894A CN108702366B CN 108702366 B CN108702366 B CN 108702366B CN 201780012894 A CN201780012894 A CN 201780012894A CN 108702366 B CN108702366 B CN 1087023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vehicle
connection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28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02366A (zh
Inventor
刘春�
庄光庭
夏中林
李玺
胡佳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02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2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02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23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59End-user terminal functionalit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al-time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一种设备连接方法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终端接收到车载设备的通信连接请求;所述终端在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所述终端在确定成功连接所述服务并且确定成功开启所述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互联协议连接成功。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缩短终端和车载设备建立连接的时间,提升终端与车载设备的连接效率。

Description

设备连接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载设备与终端互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连接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为了帮助用户在驾驶过程中安全有效的使用终端,终端能够与车载设备进行互联,实现在车载设备的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终端的屏幕显示画面,从而用户在驾驶过程中通过向车载设备输入命令,即可控制终端,避免用户在驾驶过程中查看终端或操作终端带来驾驶危险。其中,终端和车载设备是基于互联协议建立连接的,例如,终端和车载设备基于Mirrorlink协议建立连接。互联协议支持终端和车载设备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建立连接。例如,Mirrorlink协议支持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技术以实现终端和车载设备建立有线连接;又例如,Mirrorlink协议支持Wi-Fi(无线保真)技术以实现终端和车载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在此,为了使用户能够尽快实现通过车载设备控制终端,如何缩短终端和车载设备建立连接的时间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积极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方法及终端。能够缩短终端和车载设备建立连接的时间,从而提升连接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终端,并且终端支持与车载设备的互联协议,方法可以包括:终端接收到车载设备的通信连接请求;所述终端在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所述终端在确定成功连接所述服务并且确定成功开启所述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可以得知,通过上述方式,能够缩短建立连接过程中第一个阶段的时间,进而能够缩短终端和车载设备建立连接的时间,提升了连接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在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包括:所述终端在应用层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在预设时间点触发内核层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可以得知,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通过应用层控制内核层开启通信模式的触发时间点,进而能够保证内核层操作的可控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在应用层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在预设时间点触发内核层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包括:所述终端在应用层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起始时间点,触发内核层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
可以得知,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同时触发应用层连接服务,以及内核层开启通信模式,进而能够保证内核层尽早的执行完成开启通信模式,以缩短连接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包括USB连接请求,所述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包括: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可以得知,本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和车载设备进行有线连接的场景中,能够缩短终端和车载设备通过USB建立连接的时间,提升USB连接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包括:在接收到网络控制模式请求时将所述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可以得知,在USB连接过程中,能够通过接收网络控制模式请求实现内核层与应用层之间的通信,使得应用层根据内核层的请求进行模式切换,进而保证内核层的操作是可控的。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包括Wi-Fi连接请求,所述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包括:开启接入点AP模式。可以得知,本方法还可以应用于终端和车载设备进行无线连接的场景中,能够缩短终端和车载设备通过Wi-Fi建立连接的时间,提升Wi-Fi连接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确定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后,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获取待传输图像;所述终端根据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对所述待传输图像进行处理。可以得知,能够根据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对待传输图像进行对应处理,能够提升第二个阶段的连接成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在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接收所述车载设备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携带有所述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可以得知,终端在第一个阶段连接过程结束时即已经获知了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进而可以直接根据需求对待传输图像进行处理,进而进一步缩短了第二个阶段的连接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在确认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后,接收所述车载设备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携带有所述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可以得知,在通过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后,能够通过互联协议实现通信,进而能够使车载设备根据实时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向终端发送信息,进而能够使终端更灵活的获知车载设备的需求,提升第二个阶段的连接成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在获取所述待传输图像的过程中,连接虚拟网络计算服务;所述终端利用所述虚拟网络计算服务传输所述进行处理后的待传输图像。可以得知,通过并行执行获取待传输图像以及连接虚拟网络计算服务,能够进一步缩短第二个阶段的连接时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际中终端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功能单元。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到车载设备的通信连接请求;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确定成功连接所述服务并且确定成功开启所述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可以得知,通过上述方式,能够缩短建立连接过程中第一个阶段的时间,进而能够缩短终端和车载设备建立连接的时间,提升了连接效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在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包括:所述处理单元在应用层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在预设时间点触发内核层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可以得知,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通过应用层控制内核层开启通信模式的触发时间点,进而能够保证内核层操作的可控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在应用层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在预设时间点触发内核层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包括:所述处理单元在应用层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起始时间点,触发内核层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可以得知,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同时触发应用层连接服务,以及内核层开启通信模式,进而能够保证内核层尽早的执行完成开启通信模式,以缩短连接时间。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包括USB连接请求,所述处理单元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包括:所述处理单元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可以得知,本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和车载设备进行有线连接的场景中,能够缩短终端和车载设备通过USB建立连接的时间,提升USB连接效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包括:所述处理单元在接收到网络控制模式请求时将所述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可以得知,在USB连接过程中,能够通过接收网络控制模式请求实现内核层与应用层之间的通信,使得应用层根据内核层的请求进行模式切换,进而保证内核层的操作是可控的。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包括Wi-Fi连接请求,所述处理单元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包括:所述处理单元开启接入点AP模式。可以得知,本方法还可以应用于终端和车载设备进行无线连接的场景中,能够缩短终端和车载设备通过Wi-Fi建立连接的时间,提升Wi-Fi连接效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待传输图像;根据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对所述待传输图像进行处理。可以得知,能够根据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对待传输图像进行对应处理,能够提升第二个阶段的连接成功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终端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接收所述车载设备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携带有所述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可以得知,终端在第一个阶段连接过程结束时即已经获知了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进而可以直接根据需求对待传输图像进行处理,进而进一步缩短了第二个阶段的连接时间。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终端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后,接收所述车载设备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携带有所述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可以得知,在通过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后,能够通过互联协议实现通信,进而能够使车载设备根据实时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向终端发送信息,进而能够使终端更灵活的获知车载设备的需求,提升第二个阶段的连接成功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获取所述待传输图像的过程中,连接虚拟网络计算服务;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虚拟网络计算服务传输所述进行处理后的待传输图像。可以得知,通过并行执行获取待传输图像以及连接虚拟网络计算服务,能够进一步缩短第二个阶段的连接时间。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可供所述处理器调用并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能够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方法:接收到车载设备的通信连接请求;在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在确定成功连接所述服务并且确定成功开启所述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可以得知,通过上述方式,能够缩短建立连接过程中第一个阶段的时间,进而能够缩短终端和车载设备建立连接的时间,提升了连接效率。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在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的具体实现为:在应用层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在预设时间点触发内核层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可以得知,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通过应用层控制内核层开启通信模式的触发时间点,进而能够保证内核层操作的可控性。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在应用层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在预设时间点触发内核层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的具体实现为:在应用层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起始时间点,触发内核层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可以得知,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同时触发应用层连接服务,以及内核层开启通信模式,进而能够保证内核层尽早的执行完成开启通信模式,以缩短连接时间。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包括USB连接请求,所述处理器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的具体实现为: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可以得知,本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和车载设备进行有线连接的场景中,能够缩短终端和车载设备通过USB建立连接的时间,提升USB连接效率。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的具体实现为:在接收到网络控制模式请求时将所述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可以得知,在USB连接过程中,能够通过接收网络控制模式请求实现内核层与应用层之间的通信,使得应用层根据内核层的请求进行模式切换,进而保证内核层的操作是可控的。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包括Wi-Fi连接请求,所述处理器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的具体方式为:开启接入点AP模式。可以得知,本方法还可以应用于终端和车载设备进行无线连接的场景中,能够缩短终端和车载设备通过Wi-Fi建立连接的时间,提升Wi-Fi连接效率。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确定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后,所述处理器还执行以下步骤:获取待传输图像;根据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对所述待传输图像进行处理。可以得知,能够根据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对待传输图像进行对应处理,能够提升第二个阶段的连接成功率。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执行以下步骤:在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接收所述车载设备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携带有所述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可以得知,终端在第一个阶段连接过程结束时即已经获知了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进而可以直接根据需求对待传输图像进行处理,进而进一步缩短了第二个阶段的连接时间。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执行以下步骤:在确认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后,接收所述车载设备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携带有所述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可以得知,在通过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后,能够通过互联协议实现通信,进而能够使车载设备根据实时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向终端发送信息,进而能够使终端更灵活的获知车载设备的需求,提升第二个阶段的连接成功率。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执行以下步骤:在获取所述待传输图像的过程中,连接虚拟网络计算服务;利用所述虚拟网络计算服务传输所述进行处理后的待传输图像。可以得知,通过并行执行获取待传输图像以及连接虚拟网络计算服务,能够进一步缩短第二个阶段的连接时间。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可以得知,终端在接收到车载设备的通信连接请求后,通过并行执行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以及开启该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能够节省终端与车载设备建立连接过程中的耗时,进而提升终端与车载设备建立连接的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安装的操作***的架构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和车载设备建立有线连接的执行阶段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和车载设备建立无线连接的执行阶段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进行有线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进行有线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进行无线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下面简单介绍本申请的应用场景。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能够实现交互,用户通过控制车载设备110即可控制终端100。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车载设备110可以是安装在汽车里面的车载信息,车载通信或者车载娱乐产品的简称(又被称为车机),车载设备在功能上要能够实现人与车、车与外界(如车与车)等的信息通讯,车载设备110要配置有显示屏,能够实现与终端100进行通信互联,并且能够实现与终端100的图形用户界面同步。例如,车载设备110可以是车载信息娱乐***(in-vehicle infotainment,IVI)中包括的头部单元(head unit,HU)。其中,车载设备110的主机和显示屏可以设置在一起,也可以分开设置。终端100可以指能够实现与车载设备进行通信互联的设备,终端100能够实现人机交互功能。例如,终端100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智能穿戴式设备等。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计算机、上网本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媒体观看器、智能手表、智能头盔、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智能穿戴式设备。或至少包括计算处理器和数据存储装置的其他设备。
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能够使用互联协议建立通信链路,进而实现通信交互。互联协议可以包括Mirrorlink、Carlife、Carplay、Android Auto等等,目前上述互联协议能够支持终端与车载设备通过USB进行有线连接,以及能够支持终端与车载设备通过Wi-Fi进行无线连接。本申请通过Mirrorlink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其中,Mirrorlink是由汽车连接联盟(car connective consortium,CCC)(包括各种汽车和电子装置制造商的组织)颁布的装置互操作性标准。Mirrorlink采用了非专有技术,包括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P)、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等。Mirrorlink将终端变成可以在车辆中使用的应用平台。其中,当车载设备和终端之间使用USB建立连接时,需要将终端的USB连接模式切换为NCM(网络控制模式,network controlmodel),进而通过Mirrorlink建立通信链路。另外,Mirrorlink采用VNC(virtual networkconsole,虚拟网络计算)技术将终端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更新从终端传输至车辆,以实现终端和车辆的显示画面同步。其中,Mirrorlink在终端100的具体实现可参见图2。图2示出了终端100安装的操作***的架构示意图。图2中,终端100安装的操作***被划分为应用层(application)、应用框架层(framework)和内核层(kernal)。其中,Mirrorlink在应用层是通过MirrorlinkToGo实现的;Mirrorlink的服务在应用框架层是通过MirrorlinkSupportService实现的,MirrorlinkSupportService也可以成为***组件的一部分,其中,Mirrorlink的服务可以体现为MirrorlinkToGoServerService。在MirrorlinkToGoServerService中包括了Mirrorlink所支持的协议各自的服务,例如,Mirrorlink的服务可以包括USB的服务,Wi-Fi的服务、RTP的服务、VNC的服务等等,如果应用层通过MirrorlinkSupportService连接MirrorlinkToGoServerService成功,即表明终端和车载设备通过Mirrorlink通信时,可以利用Mirrorlink支持的协议进行通信,例如,终端和车载设备在通过Mirrorlink实现通信时,可以利用VNC实现画面同步更新;Mirrorlink在内核层是通过USB NCM或Wi-Fi P2P实现的,即内核层需要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NCM,或者将终端作为AP模式,才能够实现通过Mirrorlink实现通信互联。当然,终端100安装的操作***还可以包括其他层,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其中,内核层和应用层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通过应用框架层。本申请中,内核层与终端的USB接口之间可以通过USB驱动进行耦合互联,这里USB驱动作为底层驱动能够实现终端的硬件电路(这里是指USB接口)与终端的操作***的信息交互,本申请中的USB驱动也可以由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ionlayer,HAL)实现。
基于图1所示应用场景和图2所示的操作***,下面结合图3A和图3B对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之间通过USB建立通信连接和通过Wi-Fi建立通信连接的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3A所示,一般情况下,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在通过USB建立通信连接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如图3A中所示,通过USB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一个阶段为: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在通过USB数据传输线进行物理连接开始,直至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基于互联协议连接成功结束。该阶段也可理解成为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进行数据通信做准备。
如图3B中所示,通过Wi-Fi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一个阶段为: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在利用Wi-Fi技术发送探测消息开始,直至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基于互联协议连接成功结束。该阶段也可理解成为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进行数据通信做准备。
如图3A和图3B中所示,通过USB建立通信连接和通过Wi-Fi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二个阶段相同,第二个阶段为: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基于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开始,直至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成功实现显示画面同步,即终端100的图形用户界面成功投影至车载设备110的显示屏幕上。在此阶段,由于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已经基于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则终端100可以利用互联协议中的数据传输协议将终端100当前显示的屏幕画面处理成图像数据传输至车载设备110中,实现显示画面同步。至此,本申请所描述的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建立连接接收。本申请中,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建立连接也可以是指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建立通信连接。其中,图1示出了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建立连接成功后,终端100的显示屏幕上的显示画面和车载设备110的显示屏幕上的显示画面同步。
具体实现中,在第一个阶段内,当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通过USB建立连接时,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之间首先通过USB数据传输线进行物理连接。车载设备110通过USB数据传输线向终端100发送基于互联协议的连接请求,例如车载设备110向终端100发送Mirrorlink请求。终端100的USB接口基于该连接请求生成连接事件(uevent)并将其传递至内核层。内核层接收到该连接事件后,会向应用层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应用层确认内核层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其中,在网络控制模式下,能够将USB接口虚拟为标准的网络接口,进而能够实现车载设备和终端进行数据通信。应用层在接收到内核层传递的连接请求后,会首先连接互联协议相关的服务,当互联协议相关的服务连接成功后,才会处理内核层发送的切换请求,应用层向内核层发起同意切换的指令,内核层在接收到该指令后,才能够进行模式切换。
具体实现中,在第一个阶段内,当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通过Wi-Fi建立连接时,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首先需要开启Wi-Fi功能,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开启Wi-Fi功能可由用户触发,或者,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在开启与互联协议相关的应用时,由该应用触发。具体的,在终端100开启Wi-Fi功能后,通过发送探测消息来确定车载设备110是否开启Wi-Fi功能,如果终端100接收到车载设备110针对该探测消息的响应,则终端100可以确定车载设备110开启Wi-Fi功能。车载设备110利用Wi-Fi向终端100发送基于互联协议的连接请求,例如车载设备110向终端100发送Mirrorlink请求。终端100在接收到连接请求后,可以通过应用框架层发起与车载设备的Wi-Fi P2P(Peer to Peer,端对端)连接。具体的,终端100同样会首先通过应用层连接互联协议相关的服务,当互联协议相关的服务连接成功后,才会与车载设备110协商身份,在协商身份成功后,终端100才会开启响应的通信模式,进而实现终端100和车载设备110建立Wi-Fi连接成功。例如,终端100与车载设备110协商终端100作为P2P群组(group)中的群主(Group Owner,GO)身份后,终端100开启接入点(Access Point,AP)模式,即终端100作为接入点,实现车载设备110连接网络;相应的,终端100与车载设备110还可以协商车载设备110作为P2P群组中的客户(Group Client,GC)身份,即车载设备110通过终端100连接网络。又例如,终端100与车载设备110协商车载设备110作为P2P群组中的群主身份后,车载设备110开启接入点模式,即车载设备100作为接入点,实现车载设备110连接网络;相应的,终端100与车载设备110还可以协商终端100作为P2P群组中的客户身份,即车载设备110通过终端100连接网络。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终端协商为GO,车载设备为GC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种执行环境下第一个阶段耗时大约为6s;在相同的执行环境下第二个阶段耗时大约为6s。其中,一种执行环境可以是终端中配置有海思960的中央处理器,存储容量为4G的RAM以及存储容量为32G的ROM。在此,对于与上述示例性的执行环境不同的执行环境,终端与车载设备建立连接的第一个阶段和/或第二个阶段的耗时可以不同,耗时可以比6s快,也可以比6s慢,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缩短终端和车载设备建立连接的耗时,下面介绍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终端接收到车载设备的通信连接请求。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能够接收到车载设备的通信连接请求,通信连接请求可以是有线连接请求,例如,USB连接请求;也可以是无线连接请求,例如,Wi-Fi连接请求。当终端接收到车载设备的通信连接请求为有线连接请求时,在此之前,终端可以与车载设备进行物理连接,例如,通过USB线进行物理连接。当终端接收到车载设备的通信连接请求为无线连接请求时,在此之前,终端可与车载设备确定开启无线连接功能。在一种情况下,当终端既接收到车载设备的有线连接请求,又接收到车载设备的无线连接请求时,可以提示用户选取其中一种连接方式,或者,终端根据预配置选取其中一种方式,或者,终端优先判断无线连接请求的无线通信质量,如果无线通信质量好,则选取无线连接方式,如果无线通信质量差,则选取有线连接方式等。在此,通信连接请求可以是基于终端和车载设备之间的互联协议的,例如,通信连接请求是基于Mirrorlink的USB连接请求,或者,通信连接请求是基于Mirrorlink的Wi-Fi连接请求等。
步骤S402,所述终端在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在接收到车载设备的通信连接请求后,即可进行相应准备,以实现能够与车载设备基于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具体的,终端能够在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
在终端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开启与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其中,与USB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为USB NCM;与Wi-Fi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可以是接入点AP模式,或者,当终端协商为GC身份时,与Wi-Fi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可以是Client模式,也就是说,车载设备作为接入点AP模式。也就是说,终端在对应的通信模式下,才能够实现与车载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其中,终端和车载设备在通过USB线实现物理连接后,终端如果不开启NCM,则车载设备通过USB线实现对终端充电,只有将终端的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NCM,才能够保证终端与车载设备之间实现数据连接,即实现了用户能够通过控制车载设备来控制终端。对于USB连接模式的切换具体执行方式可以参见下述实施例。
可选的,终端在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的具体实现方式为:
终端通过操作***中的应用层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并最终通过内核层开启通信模式,以实现控制硬件上对应的模块能够在该通信模式下控制数据的收发。也就是说,终端可以并行执行通过应用层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以及通过内核层开启对应的通信模式。
终端可以在应用层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内核层在接收到应用层传递的触发消息时,内核层开始执行开启通信模式的过程。或者,终端可以在应用层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内核层无需与应用层进行通信,即可执行开启通信模式的过程。
一种实现方式为终端可以在应用层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在预设时间点触发内核层开启通信模式。其中,该预设时间点可以是预配置的,也可以是应用层与内核层通过协商确定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预设时间点可以基于应用层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的时间段以及内核层开启通信模式的时间段确定,一种确定方式为预设时间点确定为应用层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起始时间点,即同时触发应用层连接服务以及内核层开启通信模式;又一种确定方式为确定的预设时间点使应用层执行连接服务的过程与内核层执行开启通信模式的过程同时结束,例如,应用层执行连接服务的耗时时长为3s,内核层开启通信模式的耗时时长为2.7s,则确定预设时间点为应用层执行上述过程的第0.3s,也就是说,在应用层执行上述过程的0.3s触发内核层开启通信模式,能够保证应用层和内核层执行各自的过程可以同步结束。当然,预设时间点还可以有其他的确定方式,在此不一一列举。
步骤S403,所述终端在确定成功连接所述服务并且确定成功开启所述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可以在确定成功连接服务,并且确定成功开启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在此,当确定与车载设备通过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后,即确定终端和车载设备在第一个阶段连接成功,则可以进一步执行第二个阶段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终端接收到车载设备的通信连接请求后,可以在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进而终端在确定成功连接所述服务并且确定成功开启所述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通过并行执行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以及开启对应的通信模式,能够节省终端与车载设备建立连接过程中的耗时,进而提升终端与车载设备建立连接的速度。
下面具体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与车载设备通过USB建立连接的执行方式。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进行有线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终端与车载设备通过USB数据传输线建立物理连接。
步骤S502,车载设备通过USB数据传输线向终端发送USB连接请求。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首先与车载设备通过USB数据传输线建立物理连接。当终端与车载设备建立物理连接后,能够触发车载设备通过USB数据传输线向终端发送USB连接请求。具体的,终端与车载设备建立物理连接后,可以根据用户的指令来触发车载设备通过USB数据传输线向终端发送USB连接请求,其中,可以在终端或车载设备上接收用户的指令,在此不作具体限定;或者,车载设备在检测到与终端建立物理连接后,按照预配置的方式触发车载设备向终端发送USB连接请求。其中,该USB连接请求用于请求终端基于互联协议进行连接,进而进行数据通信;例如,在Mirrorlink协议中,车载设备向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发送Mirrorlink请求,Mirrorlink请求中用于具体指示车载设备需要通过USB建立连接。
步骤S503,终端的USB驱动接收到连接请求后,所述USB驱动根据所述连接请求,生成连接事件(uevent),并将所述连接事件传递至终端的内核层。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中的USB驱动接收到该连接请求后,USB驱动可以根据该连接请求生成连接事件,并将该连接事件传递至终端的内核层。其中,USB驱动可以由示例性的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HAL)实现。USB驱动在向内核层传递事件时,可以通过uevent的形式进行传递,并可以通过回调的方式传递至内核层。在此,USB通过回调的方式将事件传递至内核层的具体方式为:在内核层中具有与USB驱动的通信接口,由于内核层预留了通信接口,内核层无需一直等待USB驱动向其传输事件,内核层可以向USB驱动发送事件回调指令,旨为指示USB驱动当生成事件时,通过回调的方式传递至内核层。当USB驱动需要向内核层传输事件时,根据事件回调指令能够利用回调函数(callback)将事件传递至内核层的预留通信接口。内核层通过预留通信接口接收到一个uevent时,可以根据接收到的uevent获知USB驱动传递的具体消息。例如,在Mirrorlink协议中,内核层在接收到uevent时,该uevent包含了MIRRORLINK=REQUEST的信息,则表明车载设备向终端发送了连接请求(例如Mirrorlink请求)。
步骤S504,所述内核层将所述连接事件传递至所述应用层。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核层在接收到连接事件后,可以继续以回调的方式将该连接事件传递至应用层。例如,内核层向应用层传递该连接事件时,需要经过应用框架层,以逐层回调的方式进行传递。
步骤S505,应用层在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内核层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应用层在接收到连接事件后,即可以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具体的,应用层可以通过调用ConnectToService函数来触发应用框架层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例如,在Mirrorlink协议中,终端可以理解为作为服务端,则应用框架层连接MirrorlinkToGoServerService。在应用框架层连接MirrorlinkToGoServerService成功后,会通过回调的形式将连接结果传递至应用层。该连接结果可以封装为一个事件,应用层在接收到该事件后,可以根据该事件携带的信息(如MIRRORLINK_COMMAND_RECEIVED),来确定连接服务成功。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应用层在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内核层可以同步执行连接模式切换。具体的,内核层在接收到连接事件后,即可发起连接模式切换,内核层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NCM。终端只有在USB的连接模式为NCM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与车载设备的通信互联。否则,终端与车载设备通过USB数据传输线进行物理连接后,只能够实现对终端进行充电。当内核层成功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NCM后,可以将消息传递至应用框架层,由应用框架层向应用层广播内核层模式切换成功的消息。应用框架层可以将上述消息封装为一个事件。应用层接收到该事件后,可以根据该事件携带的消息(如USB_CONNECTED),来确定内核层成功切换USB的连接模式。
步骤S506,应用层在确定成功连接所述服务并且确定成功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USB连接成功。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应用层在确定与车载设备通过USB连接成功后,可以通过回调的方式将消息传递至互联***相关的应用程序中,使应用程序调用ServerManager.Start()函数来启动互联协议的服务。至此,终端实现了与车载设备建立连接的第一个阶段。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启动互联协议的相关程服务成功后,即可利用互联协议使车载设备同步显示终端的图像用户界面。该图像用户界面可以指终端中的互联协议相关的应用程序的主界面。在车载设备成功显示终端的图像用户界面后,即可确定车载设备与终端基于互联协议建立连接成功。至此,终端实现了与车载设备建立连接的第二个阶段。
可以得知,终端在接收到车载设备的USB连接请求后,通过并行执行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以及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能够节省终端与车载设备建立连接过程中的耗时,进而提升终端与车载设备建立连接的速度。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进行有线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终端与车载设备通过USB数据传输线建立物理连接。
步骤S602,车载设备通过USB数据传输线向终端发送连接请求。
步骤S603,终端的USB驱动接收到连接请求后,所述USB驱动根据所述连接请求,生成连接事件(uevent),并将所述连接事件传递至终端的内核层。
步骤S604,所述内核层接收到所述连接事件后,向应用层传递NCM请求。
步骤S605,所述应用层在接收到NCM请求后,向内核层传递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用于请求内核层将USB连接模式切换为NCM。
步骤S606,应用层在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内核层在接收到切换请求时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
步骤S607,应用层在确定成功连接所述服务并且确定成功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USB连接成功。
在执行步骤S604至步骤S606的过程中,内核层在接收到连接事件后,需要进一步向应用层传递NCM请求。在此,内核层是否向应用层传递该连接事件,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内核层向应用层传递NCM请求可以通过内核层将NCM请求传递至应用框架层,由应用框架层向应用层广播该NCM请求的方式实现。应用层在接收到该NCM请求后,触发应用在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并且向内核层传递针对该NCM请求的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用于指示内核层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NCM。内核层在接收到该切换请求后,即可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NCM。需要注意的是,内核层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NCM仍是在应用层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的,也就是说,内核层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NCM和应用层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是并行执行的。
对于其他步骤的执行方式,可以参见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可以得知,内核层通过向应用层发送NCM请求,能够使应用层获知内核层的执行状态,进而内核层在连接过程中的执行过程是可控的。
对于上述方法实施例,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确认与车载设备基于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后,可以在终端的屏幕显示界面上显示连接成功的消息,以提示用户第一个阶段的连接完成,从而使用户实时获知终端与车载设备的连接进程。当然,如果通过上述方式,在终端确认与车载设备基于互联协议连接失败的情况下,也可以提示用户连接失败,并且根据连接失败的原因,提示用户执行对应的操作。例如,提示用户重新***USB数据传输线等。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与车载设备通过USB数据传输线建立物理连接,并接收到车载设备的连接请求后,终端可以提示用户是否需要与车载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如果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操作,则可以进一步执行上述连接步骤。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可以设置监测机制,以监测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与车载设备的建立连接的过程。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执行失败的消息,则将该消息及时通知给用户,以尽快重新建立连接。在此监测机制下,例如,终端监测在与车载设备建立物理连接后,是否能够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车载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若为否,则确定连接失败,并通知用户;又例如,终端监测到在应用层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失败或在内核层切换USB的连接模式失败时,将失败消息通知用户。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和车载设备通过Wi-Fi建立连接的执行方式。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进行无线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1,终端和车载设备开启Wi-Fi功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开启Wi-Fi功能,终端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例如,触控操作)来开启Wi-Fi功能,或者,终端在开启互联协议相关的应用时,由应用开启Wi-Fi功能。在此不作具体限定。车载设备可以通过检测用户的操作(例如,触控操作)来开启Wi-Fi功能,或者,车载设备在上电后,可以根据预设触发条件或者根据配置的时间点来开启Wi-Fi功能,在此,本申请实施例对车载设备开启Wi-Fi的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当终端开启Wi-Fi功能后,可以检测车载设备是否开启Wi-Fi功能。一种实现方式为终端广播探测信号,当接收到车载设备针对该探测信号的响应时,则可确定车载设备也开启Wi-Fi功能;或者,终端开启侦听功能,当侦听到车载设备广播的探测信号时,则可确定车载设备开启了Wi-Fi功能。车载设备检测终端是否开启Wi-Fi的实现方式可以是通过广播探测信号,当接收到终端针对该探测信号的响应时,确定终端也开启Wi-Fi功能。或者,车载设备在开启侦听功能,当侦听到终端广播的探测信号时,即可确定终端开启了Wi-Fi功能。当车载设备确认终端开启Wi-Fi功能后,即可利用Wi-Fi向终端发送请求。
步骤S702,车载设备向终端发送Wi-Fi连接请求。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车载设备确认终端开启Wi-Fi功能后,能够向终端发送Wi-Fi连接请求。该Wi-Fi连接请求用以请求与终端建立Wi-Fi连接,并在建立Wi-Fi连接后,能够通过Mirrorlink协议实现通信。一种实现方式为车载设备通过广播的方式向终端发送Wi-Fi连接请求,终端可以开启侦听功能,当侦听到该Wi-Fi连接请求时,可以向车载设备发送针对该Wi-Fi连接请求的响应,例如,可以通过广播的形式发送该响应。车载设备在接收到该响应后,即可停止广播该Wi-Fi连接请求。另一种实现方式为车载设备在确定终端开启Wi-Fi功能后,获取终端的标识,并检测该标识是否为车载设备需要建立连接的设备,进而,车载设备根据终端的标识,能够针对性的向终端发送请求。具体的,可以根据用户的指令来触发车载设备通过Wi-Fi向终端发送Wi-Fi连接请求,其中,可以在终端或车载设备上接收用户的指令,在此不作具体限定;或者,车载设备在检测到终端开启Wi-Fi功能后,按照预配置的方式触发车载设备向终端发送Wi-Fi连接请求。其中,该Wi-Fi连接请求用于请求终端基于互联协议进行连接,进而进行数据通信;例如,在Mirrorlink协议中,车载设备向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发送Mirrorlink请求,Mirrorlink请求中用于具体指示车载设备需要通过Wi-Fi建立连接。终端在接收到Wi-Fi连接请求后,为能够与车载设备通过Wi-Fi建立连接进行准备协商,具体可参见以下过程。
可选的,也可以由终端向车载设备发送Wi-Fi连接请求,发送方式可参见上述车载设备向终端发送Wi-Fi连接请求的实现方式。
步骤S703,终端在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接入点AP模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在接收到车载设备发送的Wi-Fi连接请求后,应用框架层能够发起Wi-Fi P2P连接。其中,Wi-Fi P2P功能用于支持当前环境下没有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时,两个设备直接通过Wi-Fi连接并进行通信。具体的,应用框架层能够通知应用层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同时,应用框架层开始搜索支持P2P的设备。
在此,终端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的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应用层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应用框架层可以进一步的基于Wi-FiP2P功能进行连接。具体的,应用框架层通过Wi-Fi P2P进行设备搜索,以搜索到支持Wi-FiP2P功能的设备,本实施例中,旨为搜索车载设备,当通过Wi-Fi P2P搜索到车载设备后,即可为终端和车载设备建立P2P群组,当建立P2P群组后,需要进一步协商设备之间的身份,即需要一个设备充当AP,以实现连接网络。一种实现方式为终端可以向车载设备发送协商消息,协商消息中包括终端作为GO身份的信息,以使车载设备进行确认,当终端接收到车载设备针对该协商消息反馈的响应时,可以确认终端与车载设备之间协商成功,即终端作为P2P群组中的GO,车载设备作为P2P群组中的GC,车载设备通过终端连接网络。在终端确认为GO身份后,应用框架层可以通知内核层可开启AP模式,表明终端作为AP与车载设备进行通信。
步骤S704,终端在确认应用层成功连接所述服务,并确认内核层成功开启所述接入点AP模式后,确认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Wi-Fi连接成功。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在确认应用层成功连接服务,并确认内核层成功开启AP模式后,可以确认终端与车载设备通过Wi-Fi连接成功。此后,终端可以与车载设备通过Wi-Fi进行数据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接收到车载设备发送的Wi-Fi连接请求时,可以并行执行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以及开启AP模式,进而,能够有效缩短终端与车载设备通过Wi-Fi连接在第一个阶段的连接时长,进而提升终端与车载设备建立连接的速度。
下面介绍一些提升第二个阶段的连接速度的方法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中的方法是在终端和车载设备通过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后执行的。如下用于提升第二个阶段的连接速度的方法实施例能够应用于终端和车载设备建立有线连接成功后,也可应用于终端和车载设备建立无线连接成功后。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1,所述终端在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成功建立连接后,所述终端获取待传输图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在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成功建立连接后,终端可以通过截取终端当前屏幕显示画面,并获取当前屏幕显示画面作为待传输图像。或者,终端可以获取与互联协议相关的应用程序的主界面作为待传输图像。在终端获取与互联协议相关的应用程序的主界面作为待传输图像时,该主界面可以是当前屏幕显示画面,也可以不是当前屏幕显示画面。例如,终端当前屏幕显示画面可以是终端的主屏幕界面,或者其他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又或者,终端的屏幕显示状态也可以是黑屏状态。终端在黑屏状态下与车载设备进行连接时,可以节省终端的功耗。
步骤S802,所述终端根据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对所述待传输图像进行处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可以根据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对待传输图像进行处理。其中,终端可以向车载设备发送获取请求,车载设备可以针对该获取请求向终端发送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终端可以在与车载设备建立连接后,向车载设备发送获取请求。终端可以在获取待传输图像的过程中,向车载设备发送获取请求。又或者,终端无需向车载设备发送获取请求,即能够接收到车载设备发送的携带有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的信息。车载设备发送该信息的格式是终端与车载设备共知的。车载设备可以在预设时间发送该信息,也可以基于事件触发发送该信息。相应的,终端可以在预设时间接收该信息,也可以实时接收该信息,并在接收到该信息后,解析出该信息中携带的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可选的,终端可以在与车载设备通过USB建立连接的过程中,即在第一个阶段接收车载设备发送的信息。终端也可以在与车载设备通过互联协议建立连接后,即在第二个阶段接收车载设备发送的信息。可选的,终端可以在获取待传输图像的过程中,接收车载设备发送的信息。
当终端接收到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后,即可将待传输图像进行处理,以使处理后的待传输图像满足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其中,对图像进行处理可以包括对图像进行压缩处理,或者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来满足车载设备对图像分标率的需求。通过上述方式,能够使终端所传输的图像满足车载设备的显示需求,使终端所传输的图像能够在车载设备的显示屏上清晰显示;同时,若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较低,则根据该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压缩处理后的图像能够快速传输至车载设备,避免数据传输资源的浪费,能够提升传输图像速率,进而缩短终端和车载设备在第二个阶段的连接耗时。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还可以在获取待传输图像的过程中,连接虚拟网络计算(VNC)服务。终端利用VNC服务将进行压缩处理后的待传输图像传输至车载设备中。终端通过并行执行获取待传输图像和连接VNC服务的步骤,能够进一步缩短终端和车载设备在第二个阶段的连接耗时。
综上所示,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了终端在与车载设备建立连接所执行的方法。通过上述方法实施例,能够缩短终端和车载设备建立连接的耗时,提升终端和车载设备的连接速度。
下面介绍能够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装置实施例。
请参阅图9,图9是终端100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终端100可包括:基带芯片110、存储器115,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射频(RF)模块116、******117。这些部件可在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114上通信。
******117主要用于实现终端110和用户/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功能,主要包括终端100的输入输出装置。具体实现中,******117可包括:触摸屏控制器118、摄像头控制器119、音频控制器120以及USB控制器121。其中,各个控制器可与各自对应的***设备,例如触摸屏123、摄像头124、音频电路125以及USB接口126,耦合。需要说明的,******117还可以包括其他I/O外设。本申请实施例中,USB驱动能够驱动USB控制器与USB接口进行交互。USB驱动可以以硬件抽象层的实现方式存储在存储器115中。
基带芯片110可集成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1、时钟模块112以及电源管理模块113。集成于基带芯片110中的时钟模块112主要用于为处理器111产生数据传输和时序控制所需要的时钟。集成于基带芯片110中的电源管理模块113主要用于为处理器111、射频模块116以及******提供稳定的、高精确度的电压。
射频(RF)模块116用于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主要集成了终端100的接收器和发射器。射频(RF)模块116通过射频信号与通信网络和其他通信设备通信。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100射频模块中的Wi-Fi模块实现与车载设备建立Wi-Fi连接。具体实现中,射频(RF)模块116还可包括:天线***、RF收发器、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CODEC芯片、SIM卡和存储介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单独的芯片上实现射频(RF)模块116。
存储器115与处理器111耦合,用于存储各种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具体实现中,存储器115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的存储器,并且也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设备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设备。存储器115可以存储操作***,例如ANDROID,IOS,WINDOWS,或者LINUX等嵌入式操作***。本申请实施例中,操作程序可以划分为应用层、应用框架层和内核层。存储器115还可以存储网络通信程序,该网络通信程序可用于与一个或多个附加设备,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存储器115还可以存储用户界面程序,该用户界面程序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操作界面将应用程序的内容形象逼真的显示出来,并通过菜单、对话框以及按键等输入控件接收用户对应用程序的控制操作。
存储器115还可以存储一个或一个以上程序。如图7所示,这些程序可包括:与互联协议相关的应用程序,例如,与Mirrorlink协议相关的“驾驶模式”应用;日程管理应用程序,例如日历;社交应用程序,例如Facebook;图像管理应用程序,例如相册;地图类应用程序,例如谷歌地图;浏览器,例如Safari,Google Chrome等等。
处理器能111够调用存储器115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11能够调用操作***的架构中实现互联协议中相关功能的具体实现,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方法,例如,处理器111调用应用层中的MirrorlinkToGo来连接Mirrorlink的服务,处理器111调用内核层来对USB的连接模式进行切换。应当理解,终端100仅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例子,并且,终端100可具有比示出的部件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者可具有部件的不同配置实现。
基于上述结构,来介绍一些通过上述结构如何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
例如,终端100通过USB接口126与车载设备进行物理连接,终端100通过USB接口126接收车载设备的USB连接请求,USB控制器121能够将USB连接请求封装为事件通知至处理器111,处理器111能够调用存储器115中存储的操作***中内核层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对该事件进行处理,并能够传递至应用层。处理器111还能够调用应用层对应的计算机指令,以执行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同时,处理器111还能够调用内核层对应的计算机指令,以执行切换USB连接模式为NCM。
又例如,终端100通过Wi-Fi模块检测车载设备是否开启Wi-Fi功能,并可以通过Wi-Fi模块1162接收车载设备发送的Wi-Fi连接请求。Wi-Fi模块1162能够将该连接请求通知处理器111,处理器111能够调用应用框架层和内核层对应的计算机指令,以执行发起与车载设备的Wi-Fi P2P连接,即实现开启AP模式;同时,处理器111还能够调用应用层对应的计算机指令,以执行连接互联协议相关的服务。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功能框图。终端的功能块可由硬件、软件或硬件与软件的组合来实施本申请方案。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图10中所描述的功能块可经组合或分离为若干子块以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方案。因此,本申请中上面描述的内容可支持对下述功能模块的任何可能的组合或分离或进一步定义。如图10所示,终端200可包括:通信单元201和处理单元202。其中:
通信单元201,用于接收到车载设备的通信连接请求;
处理单元202,用于在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
处理单元202,用于在确定成功连接所述服务并且确定成功开启所述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互联协议连接成功。
具体的,通信单元201的硬件实现可以是USB接口或者Wi-Fi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功能单元或者终端包括的其他功能单元还能够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方法。上述功能单元所基于的硬件结构可参见图9所示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各个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5)

1.一种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支持与车载设备的互联协议,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到车载设备的通信连接请求;
所述终端在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
所述终端在确定成功连接所述服务并且确定成功开启所述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
所述终端在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包括:
所述终端在应用层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在预设时间点触发内核层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所述预设时间点包括所述终端在应用层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起始时间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包括USB连接请求,所述终端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包括:
所述终端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包括:
所述终端在接收到网络控制模式请求时将所述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包括Wi-Fi连接请求,所述终端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包括:
所述终端开启接入点AP模式。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待传输图像;
所述终端根据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对所述待传输图像进行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接收所述车载设备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携带有所述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确认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后,接收所述车载设备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携带有所述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获取所述待传输图像的过程中,连接虚拟网络计算服务;
所述终端利用所述虚拟网络计算服务传输所述进行处理后的待传输图像。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到车载设备的通信连接请求;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连接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确定成功连接所述服务并且确定成功开启所述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
所述处理单元在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在应用层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在预设时间点触发内核层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所述预设时间点包括所述终端在应用层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起始时间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包括USB连接请求,所述处理单元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在接收到网络控制模式请求时将所述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包括Wi-Fi连接请求,所述处理单元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开启接入点AP模式。
13.如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获取待传输图像;
根据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对所述待传输图像进行处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终端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接收所述车载设备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携带有所述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终端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后,接收所述车载设备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携带有所述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获取所述待传输图像的过程中,连接虚拟网络计算服务;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利用所述虚拟网络计算服务传输所述进行处理后的待传输图像。
1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可供所述处理器调用并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支持互联协议的操作***;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到车载设备的通信连接请求;
在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
在确定成功连接所述服务并且确定成功开启所述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
所述处理器在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的具体实现为:
在应用层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过程中,在预设时间点触发内核层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所述预设时间点包括所述终端在应用层连接所述互联协议的服务的起始时间点。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包括USB连接请求,所述处理器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的具体实现为:
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将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的具体实现为:
在接收到网络控制模式请求时将所述USB的连接模式切换为网络控制模式。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包括Wi-Fi连接请求,所述处理器开启与所述通信连接请求对应的通信模式的具体方式为:
开启接入点AP模式。
21.如权利要求17-20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确定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后,所述处理器还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待传输图像;
根据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对所述待传输图像进行处理。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执行以下步骤:
在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接收所述车载设备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携带有所述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执行以下步骤:
在确认与所述车载设备通过所述互联协议连接成功后,接收所述车载设备发送的信息,所述信息携带有所述车载设备对图像分辨率的需求。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执行以下步骤:
在获取所述待传输图像的过程中,连接虚拟网络计算服务;
利用所述虚拟网络计算服务传输所述进行处理后的待传输图像。
25.一种存储计算机指令的可读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被终端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80012894.8A 2016-12-27 2017-05-31 设备连接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087023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5485X 2016-12-27
CN201611225485 2016-12-27
PCT/CN2017/086579 WO2018120645A1 (zh) 2016-12-27 2017-05-31 设备连接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2366A CN108702366A (zh) 2018-10-23
CN108702366B true CN108702366B (zh) 2021-03-23

Family

ID=62707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2894.8A Active CN108702366B (zh) 2016-12-27 2017-05-31 设备连接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7401B2 (zh)
EP (1) EP3550787B1 (zh)
CN (1) CN108702366B (zh)
WO (1) WO20181206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1049A (zh) * 2019-06-27 2019-10-25 深圳市点嘀互联网络有限公司 使用车机屏幕和车机音响实现多媒体的装置及方法
CN112055091B (zh) * 2020-09-11 2022-09-30 华人运通(上海)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微服务架构、车载模块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2261586A (zh) * 2020-10-22 2021-01-22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车载机器人自动识别驾驶员限制其行使范围的方法
CN113726608B (zh) * 2021-08-30 2022-11-22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0460A (zh) * 2013-04-10 2013-07-10 孙根海 一种车载导航仪复用个人移动信息终端功能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8972A2 (en) 2007-10-30 2009-05-07 Sosy Technologies Stu, Inc. An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storing and transmitting vehicle information
CN202043133U (zh) 2011-03-15 2011-11-16 深圳市子栋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通信***及装置
JP2014085857A (ja) * 2012-10-24 2014-05-12 Alpine Electronics Inc 電子装置、電子装置の通信制御方法、電子装置の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情報端末装置および電子システム
US9348555B2 (en) * 2013-03-15 2016-05-24 Volkswagen Ag In-vehicle access of mobile device functions
CN103401997B (zh) 2013-07-15 2015-05-13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终端与智能手机在usb连接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
US10165070B2 (en) * 2014-10-03 2018-12-25 Drive Time Metrics, Inc. Cross channel in-vehicle media consump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US10503459B2 (en) * 2014-10-10 2019-12-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sharing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5120009A (zh) * 2015-09-14 2015-12-0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互联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0460A (zh) * 2013-04-10 2013-07-10 孙根海 一种车载导航仪复用个人移动信息终端功能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Mirror Link车载多媒体的设计与实现";刘伟;《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20160515;第30-3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50787A4 (en) 2019-12-18
EP3550787B1 (en) 2021-03-10
US20200177679A1 (en) 2020-06-04
EP3550787A1 (en) 2019-10-09
CN108702366A (zh) 2018-10-23
WO2018120645A1 (zh) 2018-07-05
US10887401B2 (en)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02366B (zh) 设备连接方法及终端
CN107864469B (zh) 无线连接方法及设备
EP3761752B1 (en) Connection reestablishing method and device
JP5653571B1 (ja) 近距離通信を利用したテザリング提供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EP3700281B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and terminal
WO202209570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25272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11132381A (zh) 副链路释放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KR2019002762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CN112351417B (zh) 设备发现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设备
US9258672B2 (en)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4390501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147754A1 (zh) 一种用于用户设备发起ims注册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用户设备
KR102016347B1 (ko) 클라이언트 및 서버 간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KR20210051749A (ko) 긴급 호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WO2022033429A1 (zh)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资源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022872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09492B (zh)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RU2687268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EP3758384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ideo sharing through rich communication suite ser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CN116346975A (zh) 同步通话记录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90482A (zh) 中继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EP423647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relay link, relay de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dium
WO2023280068A1 (zh) 旁链路资源推荐方法、信息接收方法、装置及终端
EP4333517A1 (en) Indication transceiving method, indication method, and response determin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