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8343B - 一种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8343B
CN108668343B CN201710213996.8A CN201710213996A CN108668343B CN 108668343 B CN108668343 B CN 108668343B CN 201710213996 A CN201710213996 A CN 201710213996A CN 108668343 B CN108668343 B CN 108668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sub
terminal equipment
rrc
st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139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8343A (zh
Inventor
孙军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139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83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8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8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8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8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将终端设备状态下沉到空口,使得网络侧能够根据终端设备在空口的行为特征,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对应的状态,从而为实现更低功耗,更低时延,更敏捷的状态转换提供了支持,可以满足5G业务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4G)中定义的用户设备(UE,本文中也称作终端设备)状态为演进的UMTS陆面无线接入网络(E-UTRA)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态(RRC_Connected)和E-UTRA连接态空闲态(RRC_IDLE)两个状态。如图1所示,两个状态通过连接建立/释放(connectionestablishment/release)过程实现状态跃迁。
相对于4G而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希望能够实现更低功耗,更低时延,更敏捷的状态转换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能够为实现更低功耗,更低时延,更敏捷的状态转换提供支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状态转换条件;
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状态转换条件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状态转换;
其中,所述状态转换包括:主状态之间的转换,子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主状态和子状态之间的转换;所述主状态包括RRC连接态和RRC空闲态,所述子状态包括RRC连接态下的多个状态,且终端设备同一时刻仅能处于一个子状态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发送的状态转换指令;
根据所述状态转换指令,进行终端设备的状态转换;
其中,所述状态转换包括:主状态之间的转换,子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主状态和子状态之间的转换;所述主状态包括RRC连接态和RRC空闲态,所述子状态包括RRC连接态下的多个状态,且终端设备同一时刻仅能处于一个子状态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状态转换条件;
状态转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状态转换条件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状态转换;
其中,所述状态转换包括:主状态之间的转换,子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主状态和子状态之间的转换;所述主状态包括RRC连接态和RRC空闲态,所述子状态包括RRC连接态下的多个状态,且终端设备同一时刻仅能处于一个子状态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发送的状态转换指令;
状态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转换指令,进行终端设备的状态转换;
其中,所述状态转换包括:主状态之间的转换,子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主状态和子状态之间的转换;所述主状态包括RRC连接态和RRC空闲态,所述子状态包括RRC连接态下的多个状态,且终端设备同一时刻仅能处于一个子状态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将终端设备状态下沉到空口,使得网络侧能够根据终端设备在空口的行为特征作出快速响应,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对应的状态,从而为实现更低功耗,更低时延,更敏捷的状态转换提供了支持,可以满足5G业务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终端设备的状态转换的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义的终端设备状态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状态转换的一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状态转换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状态转换的又一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的形式不限,可以是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微基站(Pico Base Station)、Node B(3G移动基站的称呼)、增强型基站(eNB)、家庭增强型基站(Femto eNB或Home eNode B或Home eNB或HeNB)、中继站、接入点、RRU(Remote RadioUnit,远端射频模块)、RRH(Remote RadioHead,射频拉远头)、5G移动通信***中的网络侧节点,如中央单元(CU,Central Unit)和分布式单元(DU,Distributed Uni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手机),或者其他能够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设备,包括用户设备(UE)、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装置、手持装置、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回路(WLL)站、能够将移动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的CPE(Customer PremiseEquipment,客户终端)或移动智能热点、智能家电、或其他不通过人的操作就能自发与移动通信网络通信的设备等。
如前文所述的,4G中定义的UE状态为RRC连接态和RRC空闲态(即E-UTRA RRC_Connected和E-UTRA RRC_IDLE)两个状态。5G希望相较于4G能够提供更苛刻的UE状态转换要求。
面对5G的需求,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定义E-UTRA RRC_Connected的子状态,适应不同的5G业务需求。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针对5G在空口的需求,为终端设备定义了新的状态。基于LTE的定义,终端设备在RRC的状态为:E-UTRA RRC_Connected和E-UTRA RRC_IDLE,本发明实施例在此基础上定义5G的终端设备新状态,如图2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主状态(UE State)和子状态(Sub UE State)的状态,来控制终端设备的状态转换。具体的,终端设备的主状态为RRC连接态和RRC空闲态两个基础状态。终端设备的子状态基于RRC连接态状态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增强,即子状态是在RRC连接态下的状态,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定义若干个子状态SubState1,…,SubStaten,如图2所示。新增的子状态可以由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控制,此时可以称之为MAC状态(E-UTRA MAC_States);上述新增的子状态也可以仍然由RRC层控制,此时可以称之为RRC子状态(E-UTRA RRC_Connected_SubStates)。
当新增的子状态由MAC层控制时,该子状态是RRC连接态下的一种状态,首先是在RRC层进入RRC连接态,因此该子状态是在RRC层进行总体控制之下的MAC层进行控制的终端设备在空口的一种状态。
具体的,若子状态由MAC层和物理层控制(该子状态称之为E-UTRAMAC_States),则MAC层可以采用MAC控制单元(CE)、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或者物理层控制信道或者物理层业务信道进行相关状态迁移的控制。例如,物理层控制信道可以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等信道,物理层业务信道可以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等信道。
若子状态由RRC层控制(该子状态称之为RRC_Connected_SubStates),则RRC层可以采用RRC信令进行相关状态的迁移控制,也可以采用上述MAC层采用的控制方式进行状态迁移控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处于RRC连接态下时,该终端设备在同一时刻能且仅能处于一个子状态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子状态之间可以进行状态跃迁,各个子状态可以直接跃迁到RRC空闲态,也可以跃迁到RRC连接态的主状态后再跃迁到RRC空闲态。具体的,若子状态是由MAC层和物理层控制的,则通常需要先跃迁到RRC连接态的主状态后再跃迁到RRC空闲态;若子状态是由RRC层控制的,则可以从子状态直接跃迁到RRC空闲态。
请参照图3,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状态的一种转换示意图。图3中,子状态是由MAC层和物理层控制的,如图3所示,当需要释放(Release)连接时,即从RRC连接态的主状态跃迁到RRC空闲态的主状态时,需要先从子状态跃迁到RRC连接态的主状态,然后再从RRC连接态的主状态跃迁到RRC空闲态的主状态。图3中,子状态之间可以直接转换。
请参照图4,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状态的另一种转换示意图。图4中,子状态是由RRC层控制的,如图4所示,当需要释放(Release)连接时,即从RRC连接态的主状态跃迁到RRC空闲态的主状态时,可以按照类似于图3的方式,先从子状态跃迁到RRC连接态的主状态,然后再从RRC连接态的主状态跃迁到RRC空闲态的主状态;或者,还可以直接由子状态跃迁到RRC空闲态的主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从RRC空闲态的主状态跃迁到RRC连接态的主状态时,终端设备可以同时从RRC连接态的主状态进入(Enter)一个子状态。当不符合子状态间转换(Transit)条件或者没有发生释放(Release)时,终端设备一直处于RRC连接态的主状态进以及某个子状态下。当满足子状态间变换(Transit)条件时,终端设备开始在子状态间进行状态转换。
为了实现低时延、低功耗的终端设备状态跃迁,本发明实施例定义了如下子状态:
1、强连接子状态:在该状态下,终端设备保持与网络的上下行同步。
2、弱连接子状态:在该状态下,终端设备每间隔第一预定周期向网络发送一次心跳报文;例如,终端设备每隔100个空口传输时间间隔(TTI)与网络侧进行一次信息交换。在此状态下终端设备可以采用随机接入过程完成空口链路同步过程以进行数据收发。
3、非连续连接子状态:在该状态下,终端设备每间隔第二预定周期向网络发送一次心跳报文,所述第一预定周期小于第二预定周期。例如,终端设备以小时级别的周期与网络进行一次信息交换。在此状态下,终端设备可以采用非正交的接入方式完成一个短报文发送和接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如图5所示,该方法在应用于网络侧时,包括:
步骤51,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状态转换条件。
这里,网络侧可以根据需要,预先配置状态转换条件,以触发对应的状态间的状态转换。例如,网络侧根据终端设备申请的业务类型(例如,业务收发数据的周期间隔等),确定终端设备的目标状态,判断终端设备当前状态是否为所述目标状态,若是,则不满足状态转换条件,若否,则满足状态转换条件。
步骤52,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状态转换条件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状态转换,其中,所述状态转换包括:主状态之间的转换,子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主状态和子状态之间的转换;所述主状态包括RRC连接态和RRC空闲态,所述子状态包括RRC连接态下的多个状态,且终端设备同一时刻仅能处于一个子状态下。
通过以上步骤,本发明实施例将终端设备状态下沉到空口,使得网络侧能够根据终端设备在空口的行为特征作出快速响应,从而可以满足5G业务的需求。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子状态可以是由MAC协议层和物理层控制:
此时,当终端设备满足从某个子状态(为描述方便,称之为第一子状态)转换到RRC空闲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则在步骤52中,网络侧可以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控制终端设备从第一子状态进入至RRC连接态,并释放所述第一子状态对应的资源;以及,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RRC连接态进入至RRC空闲态,并释放所述RRC连接态对应的资源。
而当终端设备满足从RRC空闲态转换到某个子状态(为描述方便,称之为第二子状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则在步骤52中,网络侧可以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RRC空闲态进入至RRC连接态;以及,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控制终端设备从RRC连接态进入至第二子状态。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子状态可以是由RRC层控制:
此时,当终端设备满足从某个子状态(为描述方便,称之为第三子状态)转换到RRC空闲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则在步骤52中,网络侧可以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第三子状态进入至RRC空闲态,并释放所述RRC连接态及所述第三子状态对应的资源。
而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RRC空闲态转换到某个子状态(为描述方便,称之为第四子状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则在步骤52中,网络侧可以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RRC空闲态进入至第四子状态。
以上介绍了子状态与RRC空闲态之间的状态转换。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也可以在子状态间进行状态转换。例如,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第五子状态转换到第六子状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在步骤52中,网络侧可以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控制终端设备从第五子状态转换到第六子状态,或者,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第五子状态转换到第六子状态。终端设备还可以在RRC空闲态和RRC连接态间进行状态转换。例如,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RRC空闲态转换到RRC连接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在步骤52中,网络侧可以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RRC空闲态进入至RRC连接态;以及,通过所述RRC信令或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从RRC连接态进入一默认子状态。
图6进一步给出了上述状态间的一种跃迁示例,具体的:
1、网络侧控制终端设备进入RRC连接态,当终端设备从RRC空闲态的主状态进入RRC连接态的主状态后,也同时进入了强连接子状态。
2、网络侧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申请的业务类型(假设是数据交换周期在小时级以上),网络侧MAC层直接发送调度指令给终端设备,控制终端设备进入非连续连接子状态。在调度指令得到双方确认后,网络侧和终端侧分别进入非连续连接子状态,终端设备以第二预定周期发送心跳报文。
3、第二预定周期到达时(如终端设备经过小时级的沉睡后),终端设备首先监听网络,包括广播和控制信道。如果其中包括了属于自己的控制信道则解析。在终端设备处于非连续连接子状态时,如果终端设备有上行数据要发送,则直接采用非正交的方式发送短报文。
请参照图7,进一步从终端设备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状态控制方法,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71,终端设备接收网络发送的状态转换指令。
这里,所述状态转换指令可以是RRC信令,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等。终端通过接收网络发送的RRC信令,和/或,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来获得所述状态转换指令。
步骤72,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状态转换指令,进行终端设备的状态转换;其中,所述状态转换包括:主状态之间的转换,子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主状态和子状态之间的转换;所述主状态包括RRC连接态和RRC空闲态,所述子状态包括RRC连接态下的多个状态,且终端设备同一时刻仅能处于一个子状态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终端设备需要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弱连接子状态,则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并在完成空口链路同步后进行数据发送;若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非连续连接子状态,则采用非正交发送方式发送上行数据。
以上分别从网络侧和终端侧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状态控制方法。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新定义了RRC连接态下的子状态,并可以根据终端业务类型控制终端进入对应的子状态,从而可以将终端设备状态下沉到空口,使得网络侧能够根据终端设备在空口的行为特征作出快速响应,从而可以满足5G业务的需求。
下面进一步介绍实施以上方法的装置。
请参照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判断单元81,用于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状态转换条件;
状态转换单元82,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状态转换条件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状态转换;
其中,所述状态转换包括:主状态之间的转换,子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主状态和子状态之间的转换;所述主状态包括RRC连接态和RRC空闲态,所述子状态包括RRC连接态下的多个状态,且终端设备同一时刻仅能处于一个子状态下。
优选的,所述子状态由MAC协议层和物理层控制,所述状态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第一子状态转换到RRC空闲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控制终端设备从第一子状态进入至RRC连接态,并释放所述第一子状态对应的资源;以及,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RRC连接态进入至RRC空闲态,并释放所述RRC连接态对应的资源。
优选的,所述状态转换单元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RRC空闲态转换到第二子状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RRC空闲态进入至RRC连接态;以及,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控制终端设备从RRC连接态进入至第二子状态。
优选的,所述子状态由RRC层控制,所述状态转换单元包括: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第三子状态转换到RRC空闲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第三子状态进入至RRC空闲态,并释放所述RRC连接态及所述第三子状态对应的资源。
优选的,所述状态转换单元还包括: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RRC空闲态转换到第四子状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RRC空闲态进入至第四子状态。
优选的,所述状态转换单元还包括:
第五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第五子状态转换到第六子状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控制终端设备从第五子状态转换到第六子状态,或者,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第五子状态转换到第六子状态。
优选的,所述状态转换单元还包括:
第六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RRC空闲态转换到RRC连接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RRC空闲态进入至RRC连接态;以及,通过所述RRC信令或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从RRC连接态进入一默认子状态。
优选的,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申请的业务类型,确定终端设备的目标状态,判断终端设备当前状态是否为所述目标状态:若是,则不满足状态转换条件,若否,则满足状态转换条件。
优选的,所述子状态包括:
强连接子状态,在所述强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保持与网络的上下行同步;
弱连接子状态,在所述若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每间隔第一预定周期向网络发送一次心跳报文;
非连续连接子状态,在所述非连续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每间隔第二预定周期向网络发送一次心跳报文,所述第一预定周期小于第二预定周期。
请参照图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91,用于接收网络发送的状态转换指令;
状态转换单元92,用于根据所述状态转换指令,进行终端设备的状态转换;
其中,所述状态转换包括:主状态之间的转换,子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主状态和子状态之间的转换;所述主状态包括RRC连接态和RRC空闲态,所述子状态包括RRC连接态下的多个状态,且终端设备同一时刻仅能处于一个子状态下。
优选的,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网络发送的RRC信令,获得所述状态转换指令;和/或,终端设备接收网络发送的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获得所述状态转换指令。
优选的,所述子状态包括:
强连接子状态,在所述强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保持与网络的上下行同步;
弱连接子状态,在所述若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每间隔第一预定周期向网络发送一次心跳报文;
非连续连接子状态,在所述非连续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每间隔第二预定周期向网络发送一次心跳报文,所述第一预定周期小于第二预定周期。
优选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需要发送上行数据时,若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弱连接子状态,则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并在完成空口链路同步后进行数据发送;若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非连续连接子状态,则采用非正交发送方式发送上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图5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图7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请参照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如图10所示,该网络侧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04和用户接口1003。网络侧设备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10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10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10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0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1005。
其中,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 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0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 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 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 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 Rate SD 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 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 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和方法的存储器10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0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10021和应用程序10022。
其中,操作***10021,包含各种***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10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10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0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10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1001用于: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状态转换条件;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状态转换条件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状态转换;其中,所述状态转换包括:主状态之间的转换,子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主状态和子状态之间的转换;所述主状态包括RRC连接态和RRC空闲态,所述子状态包括RRC连接态下的多个状态,且终端设备同一时刻仅能处于一个子状态下。
请参照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图,如图11所示,该网络侧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104和用户接口1103。网络侧设备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11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11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11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1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1105。
其中,用户接口11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 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1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 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 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 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 Rate SD 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 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 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和方法的存储器11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1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11021和应用程序11022。
其中,操作***11021,包含各种***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11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11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1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11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1101用于:接收网络发送的状态转换指令;根据所述状态转换指令,进行终端设备的状态转换;其中,所述状态转换包括:主状态之间的转换,子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主状态和子状态之间的转换;所述主状态包括RRC连接态和RRC空闲态,所述子状态包括RRC连接态下的多个状态,且终端设备同一时刻仅能处于一个子状态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状态转换条件;
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状态转换条件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状态转换;
其中,所述状态转换包括:主状态之间的转换,子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主状态和子状态之间的转换;所述主状态包括RRC连接态和RRC空闲态,所述子状态包括RRC连接态下的多个状态,且终端设备同一时刻仅能处于一个子状态下;
其中,所述子状态由MAC协议层和物理层控制;
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第五子状态转换到第六子状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状态转换的步骤,包括:
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控制终端设备从第五子状态转换到第六子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第一子状态转换到RRC空闲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状态转换的步骤,包括:
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控制终端设备从第一子状态进入至RRC连接态,并释放所述第一子状态对应的资源;以及,
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RRC连接态进入至RRC空闲态,并释放所述RRC连接态对应的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RRC空闲态转换到第二子状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状态转换的步骤,包括:
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RRC空闲态进入至RRC连接态;以及,
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控制终端设备从RRC连接态进入至第二子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RRC空闲态转换到RRC连接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状态转换的步骤,包括:
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RRC空闲态进入至RRC连接态;以及,
通过所述RRC信令或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从RRC连接态进入一默认子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状态转换条件的步骤,包括:
根据终端设备申请的业务类型,确定终端设备的目标状态;
判断终端设备当前状态是否为所述目标状态:若是,则不满足状态转换条件,若否,则满足状态转换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状态包括:
强连接子状态,在所述强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保持与网络的上下行同步;
弱连接子状态,在所述弱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每间隔第一预定周期向网络发送一次心跳报文;
非连续连接子状态,在所述非连续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每间隔第二预定周期向网络发送一次心跳报文,所述第一预定周期小于第二预定周期。
7.一种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发送的状态转换指令;
根据所述状态转换指令,进行终端设备的状态转换;
其中,所述状态转换包括:主状态之间的转换,子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主状态和子状态之间的转换;所述主状态包括RRC连接态和RRC空闲态,所述子状态包括RRC连接态下的多个状态,且终端设备同一时刻仅能处于一个子状态下;
其中,所述子状态由MAC协议层和物理层控制;
所述接收网络发送的状态转换指令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第五子状态转换到第六子状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所述接收网络发送的状态转换指令的步骤,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发送的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获得所述状态转换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状态包括:
强连接子状态,在所述强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保持与网络的上下行同步;
弱连接子状态,在所述弱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每间隔第一预定周期向网络发送一次心跳报文;
非连续连接子状态,在所述非连续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每间隔第一预定周期向网络发送一次心跳报文,所述第一预定周期小于第二预定周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终端设备需要发送上行数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弱连接子状态,则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并在完成空口链路同步后进行数据发送;
若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非连续连接子状态,则采用非正交发送方式发送上行数据。
10.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状态转换条件;
状态转换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状态转换条件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状态转换;
其中,所述状态转换包括:主状态之间的转换,子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主状态和子状态之间的转换;所述主状态包括RRC连接态和RRC空闲态,所述子状态包括RRC连接态下的多个状态,且终端设备同一时刻仅能处于一个子状态下;
其中,所述子状态由MAC协议层和物理层控制,所述状态转换单元包括:
第五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第五子状态转换到第六子状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控制终端设备从第五子状态转换到第六子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转换单元还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第一子状态转换到RRC空闲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控制终端设备从第一子状态进入至RRC连接态,并释放所述第一子状态对应的资源;以及,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RRC连接态进入至RRC空闲态,并释放所述RRC连接态对应的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转换单元还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RRC空闲态转换到第二子状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RRC空闲态进入至RRC连接态;以及,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控制终端设备从RRC连接态进入至第二子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转换单元还包括:
第六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RRC空闲态转换到RRC连接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通过RRC信令,控制终端设备从RRC空闲态进入至RRC连接态;以及,通过所述RRC信令或通过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从RRC连接态进入一默认子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申请的业务类型,确定终端设备的目标状态,判断终端设备当前状态是否为所述目标状态:若是,则不满足状态转换条件,若否,则满足状态转换条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状态包括:
强连接子状态,在所述强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保持与网络的上下行同步;
弱连接子状态,在所述弱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每间隔第一预定周期向网络发送一次心跳报文;
非连续连接子状态,在所述非连续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每间隔第二预定周期向网络发送一次心跳报文,所述第一预定周期小于第二预定周期。
1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发送的状态转换指令;
状态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转换指令,进行终端设备的状态转换;
其中,所述状态转换包括:主状态之间的转换,子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主状态和子状态之间的转换;所述主状态包括RRC连接态和RRC空闲态,所述子状态包括RRC连接态下的多个状态,且终端设备同一时刻仅能处于一个子状态下;
其中,所述子状态由MAC协议层和物理层控制;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从第五子状态转换到第六子状态的状态转换条件时,接收网络发送的物理层控制信道的信令或物理层业务信道的消息,获得所述状态转换指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状态包括:
强连接子状态,在所述强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保持与网络的上下行同步;
弱连接子状态,在所述弱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每间隔第一预定周期向网络发送一次心跳报文;
非连续连接子状态,在所述非连续连接子状态下,终端设备每间隔第二预定周期向网络发送一次心跳报文,所述第一预定周期小于第二预定周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需要发送上行数据时,若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弱连接子状态,则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并在完成空口链路同步后进行数据发送;若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非连续连接子状态,则采用非正交发送方式发送上行数据。
CN201710213996.8A 2017-04-01 2017-04-01 一种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086683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13996.8A CN108668343B (zh) 2017-04-01 2017-04-01 一种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13996.8A CN108668343B (zh) 2017-04-01 2017-04-01 一种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8343A CN108668343A (zh) 2018-10-16
CN108668343B true CN108668343B (zh) 2021-07-09

Family

ID=63784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13996.8A Active CN108668343B (zh) 2017-04-01 2017-04-01 一种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83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9625A (zh) * 2020-10-31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模式切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122910A1 (zh) * 2021-12-27 2023-07-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3440A (zh) * 2015-05-18 2015-08-19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rrc状态机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5981413A (zh) * 2014-01-08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的永久连接的***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90380B2 (en) * 2007-02-12 2012-01-0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resource control profile creation in a UMTS network
US9564958B2 (en) * 2013-08-08 2017-02-07 Intel IP Corporation Power saving mode optimizations and related procedur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1413A (zh) * 2014-01-08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的永久连接的***和方法
CN104853440A (zh) * 2015-05-18 2015-08-19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rrc状态机实现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cussion on RAN controlled state for NR;ITRI;《3GPP TSG-RAN WG2 Meeting#95,Tdoc R2-165145》;20160812;第2节,附图1 *
Intel Corporation.Next generation NR mobility management framework.《3GPP TSG RAN WG3 Meeting #92,R3-161083》.2016, *
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s.RAN Controlled State for New Radio Access.《3GPP TSG-RAN WG2 #95-BIS, Tdoc R2-166865》.2016, *
Next generation NR mobility management framework;Intel Corporation;《3GPP TSG RAN WG3 Meeting #92,R3-161083》;20160514;第1节、第3节 *
Open issues for Light Connection;Huawei;《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5bis,R2-166628》;20160930;全文 *
RAN Controlled State for New Radio Access;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s;《3GPP TSG-RAN WG2 #95-BIS, Tdoc R2-166865》;20160929;第2节 *
Relation between RRC_INACTIVE and RRC_CONNECTED;LG Electronics Inc.;《3GPP TSG-RAN WG2 #97,R2-1701626》;2017020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8343A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4221B (zh) 一种寻呼方法、基站及终端
US11696361B2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parameters, terminal and network-side device
EP3749047A1 (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 conver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6053797B2 (ja) 間欠受信
CN106063370A (zh) 在多覆盖增强水平下与演进节点b的操作相关的技术和配置
CN110035482B (zh) 一种寻呼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63785A (zh) 数据发送/接收装置、方法以及通信***
EP356796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WO202102755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668343B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0351864B (zh) 一种打断传输的指示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US10104669B2 (en) User equipment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and resource sele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7534984B (zh) 一种分量载波组的配置方法及设备
TW201935942A (zh) 資訊發送方法及終端
WO2018196632A1 (zh) 一种上行传输的调度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11566965B (zh)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配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31743A1 (zh) 资源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1436119B (zh) 一种drx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375045A (zh) 资源池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0933752B (zh) 通信方法与设备
CN111865534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330300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706645A (zh) Ul定位参考信号的激活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9845363B (zh) 一种路径转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399594A (zh) 一种调度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