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56898A - 燃油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燃油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56898A
CN108656898A CN201810589517.7A CN201810589517A CN108656898A CN 108656898 A CN108656898 A CN 108656898A CN 201810589517 A CN201810589517 A CN 201810589517A CN 108656898 A CN108656898 A CN 108656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mbustion chamber
inlet channel
fuel oil
combu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895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朋华
王辉
尹志臣
郭炫谟
孙静怡
刘彦甫
齐宝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Jinniu Technology Co Ltd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Jinniu Technology Co Ltd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Jinniu Technology Co Ltd,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Jinni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895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568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56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568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 B60H1/2203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bur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9/00Starting aid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9/02Aiding engine start by thermal means, e.g. using lighted wi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 B60H2001/226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60H2001/2271Heat exchangers, burners, igni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油加热器,包括:汽化机构、燃烧机构、鼓风机构以及换热机构;汽化机构用于为燃烧室提供汽化的燃油以使燃油在燃烧室内燃烧;鼓风机构用于为燃烧室以及汽化机构提供空气;燃烧室外包围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以使空气在进气通道内的流向与燃烧室内的燃油以及火焰的流向相反。鼓风机构使空气进入进气通道,空气在进气通道内的流动方向与在燃烧室内燃烧的燃油以及火焰的流动方向相反,燃油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恰好为与燃油流道方向相反的空气进行预热,使得进气通道内的空气经预热后进入燃烧室,从而提高了用于与汽化的燃油混合的空气的温度,改善了汽化点火条件以及燃烧条件,提高了燃油的燃尽率。

Description

燃油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设置一种用于为汽车的发动机或汽车驾驶室室内加热的燃油加热器。
背景技术
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寒冷地区冬季汽车低温启动困难,对发动机损害大,通常采用燃油加热器升温来解决这一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燃油加热器通常包括汽化机构、燃烧机构、鼓风机构以及换热机构。其中,汽化机构用于使燃油汽化,、燃烧机构用于使汽化的燃油在燃烧室中燃烧,鼓风机构为燃烧室以及汽化机构提供空气,换热机构用于将燃烧产生的热量提供给所要加热的目标物(如,发动机、驾驶室)。
申请人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燃油加热器时,发现该燃油加热器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1、因所提供给汽化机构以及燃烧室中的空气温度较低,从而使得汽化点火条件以及燃烧条件较差。
2、用于使空气进入燃烧室的孔洞使得进气分配不均匀、其周边容易产生絮流,使得燃烧室内的燃烧效率不理想。
3、燃烧室内的烟气流动阻力较大,从而对围成燃烧室的零部件的热强度要求高。
4、汽化机构与燃烧机构采用焊接成型的方式,这使得连接处产生残余应力和变形,进而降低制造精度,并存在焊接处开裂的缺点。
5、汽化机构内部因容易产生积碳需要经常更换其内部的部件,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汽化机构的可维修和可更换性较差。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加热器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装置和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油加热器。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油加热器,包括:汽化机构、燃烧机构、鼓风机构以及换热机构;
所述燃烧机构具有燃烧室,所述汽化机构用于为所述燃烧室提供汽化的燃油以使燃油在所述燃烧室内燃烧;
所述鼓风机构用于为所述燃烧室以及所述汽化机构提供空气;
所述换热机构用于将燃油燃烧产生的热量导出;其中:
所述燃烧室外包围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燃烧室连通以使空气在所述进气通道内的流向与所述燃烧室内的燃油以及火焰的流向相反。
优选地,
所述汽化机构包括:
旋流器,其第一侧形成有混合腔,其第二侧连接有预蒸发管,所述预蒸发管与所述混合腔连通;
进油管,其用于为所述预蒸发管供油;
加热塞,其用于使进入所述预蒸发管内的燃油气化以使汽化的燃油进入所述混合腔;
所述燃烧机构包括:
第一内筒,其内形成所述燃烧室,所述第一内筒连接到所述旋流器以使所述燃烧室与所述混合腔对接;
第一外筒,其连接到所述旋流器且套设于所述第一内筒外并与所述第一内筒围成环形的所述进气通道以使空气从远离所述旋流器的一端通过进气通道分别进入所述混合腔和所述燃烧室。
优选地,所述旋流器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组,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孔组与所述混合腔连通以使进入所述进气通道的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孔组进入所述混合腔以与所述混合腔内的汽化的燃油混合;所述第一内筒的筒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孔组,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二进气孔组与所述燃烧室连通以使进入所述进气通道内的空气通过第二进气孔组进入所述燃烧室以与在所述燃烧室燃烧的燃油混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气孔组包括沿所述燃油以及火焰流向依次排列的主燃孔组、冷却孔组以及掺杂孔组;所述主燃孔组包括周向布置的一圈主燃孔,所述冷却孔组包括周向布置的两圈冷却孔;所述掺杂孔组包括周向布置的一圈掺杂孔。
优选地,所述旋流器的第一侧形成有内止口和外止口,所述第一内筒与所述内止口对接,所述第一外筒与所述外止口对接,以使所述第一内筒和第一外筒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旋流器。
优选地,所述鼓风机构通过封堵头连接到所述燃烧机构并位于所述燃烧室远离所述旋流器的一端,其中:
所述封堵头具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孔道以及与所述燃烧室远离所述旋流器一端连通的排烟孔道;以使所述鼓风机构通过进气孔道向所述进气通道鼓风,所述燃烧室内所产生的烟气通过所述排烟孔道排烟。
优选地,所述封堵头呈筒状;所述排烟孔道自所述封堵头的内壁贯通至所述封堵头的外壁;所述进气孔道自所述封堵头的一个端面贯通至所述封堵头的另一端面。
优选地,所述封堵头包括第二内筒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内筒外的第二外筒,所述第二外筒与所述第二内筒之间形成有环状空间,所述第二内筒与所述第二外筒之间设置有多个分割条块,多个所述分割条块将所述环状空间分割成多个所述进气孔道,所述排烟孔道贯穿所述分割条块。
优选地,所述鼓风机构包括鼓风风扇,所述鼓风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封堵头以向所述进气孔道内鼓风。
优选地,所述换热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外筒外的水套以及套设于所述水套外的外壳,以供工质从所述水套与所述外壳之间流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燃油加热器的有益效果是:
1、空气在进气通道内的流动方向与在燃烧室内燃烧的燃油以及火焰的流动方向相反,燃油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恰好为与燃油流道方向相反的空气进行预热,使得进气通道内的空气经预热后进入燃烧室,从而提高了用于与汽化的燃油混合的空气的温度,改善了汽化点火条件以及燃烧条件,提高了燃油的燃尽率。
2、由于排烟孔道与进气孔道之间进行交错,使得排烟孔道内的携带有大量热量的烟气能够为进气孔道内的空气进行预热,不但降低了烟气的温度,并且使经预热的空气以较高温度进入燃烧室与燃油混合,从而改善了点火条件,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而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燃油加热器的主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燃油加热器中的汽化机构与燃烧机构装配的主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燃油加热器中的封堵头的主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燃油加热器中的封堵头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燃油加热器中的封堵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0-汽化机构;111-旋流器;1111-混合腔;112-预蒸发管;113-加热塞;114-进油管;115-雾化网套;1112-第一进气孔组;120-燃烧机构;121-第一内筒;122-第一外筒;123-进气通道;124-燃烧室;125-第二进气孔组;1251-主燃孔组;1252-冷却孔组;1253-掺杂孔组;211-第二外筒;212-第二内筒;213-进气孔道;214-排烟孔道;215-分割条块;216-碗状底壳;217-收口内孔;218-止口;200-封堵头;300-鼓风机构;400-换热机构;401-水套;402-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燃油加热器,该燃油加热器包括汽化机构110、燃烧机构120、鼓风机构300以及换热机构400。燃烧机构120具有燃烧室124,汽化机构110用于为燃烧室124提供汽化的燃油以使燃油在燃烧室124内燃烧;鼓风机构300用于为燃烧室124以及汽化机构110提供空气;换热机构400用于将燃油燃烧产生的热量导出。其中:燃烧室124外包围有进气通道123,进气通道123与燃烧室124连通以使空气在进气通道123内的流向与燃烧室124内的燃油以及火焰的流向相反。
根据上述可知,使用上述的燃油加热器用于为发动机或驾驶室加热时,鼓风机构300使空气进入进气通道123,空气在进气通道123内的流动方向与在燃烧室124内燃烧的燃油以及火焰的流动方向相反,如此,燃油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恰好为与燃油流道方向相反的空气进行预热,使得进气通道123内的空气经预热后进入燃烧室124,从而提高了用于与汽化的燃油混合的空气的温度,改善了汽化点火条件以及燃烧条件,提高了燃油的燃尽率。
使得进气通道123与燃烧室124形成上述布局的燃油加热器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汽化机构110包括:旋流器111、进油管114以及加热塞113;燃烧机构120包括:第一内筒121和第一外筒122。其中,旋流器111呈盘状,旋流器111的第一侧形成有混合腔1111,旋流器111的第二侧连接有预蒸发管112,预蒸发管112与混合腔1111连通;进油管114用于为预蒸发管112供油;加热塞113用于使进入预蒸发管112内的燃油气化以使汽化的燃油进入混合腔1111;第一内筒121内形成燃烧室124,第一内筒121连接到旋流器111以使燃烧室124与混合腔1111对接;第一外筒122连接到旋流器111且套设于第一内筒121外并与第一内筒121围成环形的进气通道123以使空气从远离旋流器111的一端通过进气通道123分别进入混合腔1111和燃烧室124。为提高燃油的汽化率,加热塞113上还套设有雾化网套115,该雾化网套115有助于加热塞113对燃油汽化的效率。
根据上述可知,由进油管114供入预蒸发管112的燃油被加热塞113加热汽化,汽化的燃油进入混合腔1111与进气通道123供入的空气进行混合,所混合的汽-油混合物流动至燃烧室124进行燃烧,在燃烧室124内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内筒121部分的传递给环状的进气通道123,从而对进气通道123内的空气进行预热,被预热的空气不断进入混合腔1111和燃烧室124而与燃油混合,从而改善了点火条件以及燃烧条件,提高了燃烧效率。
进气通道123可通过多种方式供入混合腔1111以及燃烧室124,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旋流器111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组1112,进气通道123通过第一进气孔组1112与混合腔1111连通以使进入进气通道123的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孔组1112进入混合腔1111以与混合腔1111内的汽化的燃油混合。第一内筒121的筒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孔组125,进气通道123通过第二进气孔组125与燃烧室124连通以使进入进气通道123内的空气通过第二进气孔组125进入燃烧室124以与在燃烧室124燃烧的燃油混合。如此,进气通道123内的空气经燃烧室124内的燃油预热后分别通过第一进气孔组1112和第二进气孔组125进入混合腔1111以及燃烧室124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进气孔组125包括沿燃油以及火焰流向依次排列的主燃孔组1251、冷却孔组1252以及掺杂孔组1253;主燃孔组1251包括周向布置的一圈主燃孔,冷却孔组1252包括周向布置的两圈冷却孔;掺杂孔组1253包括周向布置的一圈掺杂孔。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分别通过主燃孔组1251、冷却孔组1252以及掺杂孔组1253进入燃烧室124。在空气通过主燃孔组1251进入燃烧室124后与燃油进行混合并帮助燃油燃烧,空气通过冷却孔组1252进入燃烧室124内用于为火焰进行降温,而在掺杂孔,进气通道123的空气可通过掺杂孔组1253进入燃烧室124,燃烧室124内的烟气可通过掺杂孔组1253进入进气通道123,因此,若掺杂孔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多圈错位排布容易使掺杂孔处产生絮流,而本发明使掺杂孔排布一端,从而有效防止了掺杂孔处产生絮流。
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室124是渐缩结构,对烟气的流动产生较大阻力,为解决该问题,本发明将内筒设置成圆筒,使得燃烧室124呈柱腔状,从而减小了燃烧室124自身对烟气流动的阻力,降低了第一内筒121以及周围零部件的温度,从而降低了对零部件的热强度的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旋流器111的第二侧形成有内止口和外止口,第一内筒121与内止口对接,第一外筒122与外止口对接。如此,第一内筒121和第一外筒122与旋流器111实现了可拆卸地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防止连接处产生残余应力和变形,提高了燃烧室124与混合腔1111的同轴精度。优选地,旋流器111的第一侧形成有台柱,混合腔1111形成在台柱中部并贯通台柱的端面,内止口形成在台柱的端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鼓风机构300通过封堵头200连接到燃烧机构120并位于燃烧室124远离旋流器111的一端,该封堵头200一方面用于使燃烧机构120的燃烧室124中的燃油燃烧所产生的烟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用于使鼓风机构300所推出的空气经由进气通道123送入燃烧室124内与燃油进行混合以使燃油实现燃烧。封堵头200具有与进气通道123连通的进气孔道213以及与燃烧室124远离旋流器111一端连通的排烟孔道214;以使鼓风机构300通过进气孔道213向进气通道123鼓风,燃烧室124内所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孔道214排烟。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至5所示,封堵头200呈筒状;排烟孔道214自封堵头200的内壁贯通至封堵头200的外壁;进气孔道213自封堵头200的一个端面贯通至封堵头200的另一端面。在本实施例中,封堵头200包括第二内筒212以及形成于第二内筒212外的第二外筒211,第二外筒211与第二内筒212之间形成有环状空间,第二内筒212与第二外筒211之间设置有多个分割条块215,多个分割条块215将环状空间分割成多个进气孔道213,排烟孔道214贯穿分割条块215。优选地,排烟孔道214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截面呈“子弹头”型。相邻两个分割条块215之间所限定的进气孔道213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呈“鼓”形。
根据上述可知:1、排烟孔道214与进气孔道213相邻且间隔且垂直设置。如此,空气与烟气逆流交叉垂直流动,增强了烟气与空气的换热,改善了燃烧室124内的着火与燃尽特性;2、设置进气孔道213和排烟孔道214保证了分割条块215温度的均匀性、气流的均匀性以及对空气有导流作用,可以减小空气流动阻力,降低流动损失。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至5所示,封堵头200位于进气孔道213进口的一端设置有封堵于封堵头200的内孔的碗状底壳216。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内凹式碗状结构封堵内孔,碗状结构保证了气流对底壳冲刷的均匀性同时对烟气排出具有较好的导流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封堵头200位于进气孔道213出口的一端形成有收口内孔217。封堵头200位于进气孔道213的出口的一端上形成有用于与燃烧机构120对接的止口218。如此,当封堵头200装设于燃烧机构120的第一内筒121(第一内孔的内孔形成燃烧室124)上时,收缩内孔的端口的内壁与第一内筒121的内壁齐平且平滑,从而有效避免了气流在对接位置受阻的情况的发生,另外,收口结构不仅能够与第一内筒121完美对接,且又能够保证封堵头200具有较好的刚度和强度;止口218使得封堵头200与筒体严格对中,有利于烟气的排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鼓风机构300包括鼓风风扇,鼓风风扇的出风口朝向封堵头200的碗状底壳216以向进气孔道213内鼓风。
为方便封堵头200与鼓风机构300中的零件实现对接,封堵头200位于进气孔道213进口的一端的本体的第二外筒211凸出于第二内筒212,通过第二外筒211凸出的部分与鼓风机构300中的鼓风风扇进行对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换热机构400包括套设于第一外筒122外的水套401以及套设于水套401外的外壳402,如此,工质(如,水)从水套401与外壳402之间流过,从而吸收燃油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所吸收的热量用于为发动机启动或者驾驶室供热。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

Claims (10)

1.一种燃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汽化机构、燃烧机构、鼓风机构以及换热机构;
所述燃烧机构具有燃烧室,所述汽化机构用于为所述燃烧室提供汽化的燃油以使燃油在所述燃烧室内燃烧;
所述鼓风机构用于为所述燃烧室以及所述汽化机构提供空气;
所述换热机构用于将燃油燃烧产生的热量导出;其中:
所述燃烧室外包围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燃烧室连通以使空气在所述进气通道内的流向与所述燃烧室内的燃油以及火焰的流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化机构包括:
旋流器,其第一侧形成有混合腔,其第二侧连接有预蒸发管,所述预蒸发管与所述混合腔连通;
进油管,其用于为所述预蒸发管供油;
加热塞,其用于使进入所述预蒸发管内的燃油气化以使汽化的燃油进入所述混合腔;
所述燃烧机构包括:
第一内筒,其内形成所述燃烧室,所述第一内筒连接到所述旋流器以使所述燃烧室与所述混合腔对接;
第一外筒,其连接到所述旋流器且套设于所述第一内筒外并与所述第一内筒围成环形的所述进气通道以使空气从远离所述旋流器的一端通过进气通道分别进入所述混合腔和所述燃烧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孔组,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孔组与所述混合腔连通以使进入所述进气通道的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孔组进入所述混合腔以与所述混合腔内的汽化的燃油混合;所述第一内筒的筒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孔组,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二进气孔组与所述燃烧室连通以使进入所述进气通道内的空气通过第二进气孔组进入所述燃烧室以与在所述燃烧室燃烧的燃油混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孔组包括沿所述燃油以及火焰流向依次排列的主燃孔组、冷却孔组以及掺杂孔组;所述主燃孔组包括周向布置的一圈主燃孔,所述冷却孔组包括周向布置的两圈冷却孔;所述掺杂孔组包括周向布置的一圈掺杂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的第一侧形成有内止口和外止口,所述第一内筒与所述内止口对接,所述第一外筒与所述外止口对接,以使所述第一内筒和第一外筒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旋流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构通过封堵头连接到所述燃烧机构并位于所述燃烧室远离所述旋流器的一端,其中:
所述封堵头具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孔道以及与所述燃烧室远离所述旋流器一端连通的排烟孔道;以使所述鼓风机构通过进气孔道向所述进气通道鼓风,所述燃烧室内所产生的烟气通过所述排烟孔道排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头呈筒状;所述排烟孔道自所述封堵头的内壁贯通至所述封堵头的外壁;所述进气孔道自所述封堵头的一个端面贯通至所述封堵头的另一端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头包括第二内筒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内筒外的第二外筒,所述第二外筒与所述第二内筒之间形成有环状空间,所述第二内筒与所述第二外筒之间设置有多个分割条块,多个所述分割条块将所述环状空间分割成多个所述进气孔道,所述排烟孔道贯穿所述分割条块。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构包括鼓风风扇,所述鼓风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封堵头以向所述进气孔道内鼓风。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外筒外的水套以及套设于所述水套外的外壳,以供工质从所述水套与所述外壳之间流过。
CN201810589517.7A 2018-06-08 2018-06-08 燃油加热器 Pending CN1086568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9517.7A CN108656898A (zh) 2018-06-08 2018-06-08 燃油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9517.7A CN108656898A (zh) 2018-06-08 2018-06-08 燃油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56898A true CN108656898A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75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89517.7A Pending CN108656898A (zh) 2018-06-08 2018-06-08 燃油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5689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4135A (zh) * 2018-06-08 2018-09-14 中山劲牛科技有限公司 封堵头
CN111237752A (zh) * 2020-01-19 2020-06-05 上海洋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加热器用燃烧器
CN111520753A (zh) * 2020-03-17 2020-08-1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带扰流柱的分叉式微型发动机燃烧室蒸发管
CN111677614A (zh) * 2019-03-11 2020-09-18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燃油加热器进气预加热***及车辆
CN108534135B (zh) * 2018-06-08 2024-06-04 中山劲牛科技有限公司 封堵头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65224Y (zh) * 2006-11-07 2007-10-24 河北宏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加热器的锥盖形燃烧器
CN103292322A (zh) * 2013-07-04 2013-09-11 福建省新然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火力猛且使用寿命长的燃油汽化燃烧装置
WO2014209111A1 (en) * 2013-06-28 2014-12-31 Thermobile Industries B.V. Air heater
CN204213928U (zh) * 2014-10-28 2015-03-18 江苏凤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结构自预热式烧嘴
CN205079447U (zh) * 2015-09-30 2016-03-0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一种热电燃油暖风机
CN205782906U (zh) * 2016-05-04 2016-12-07 广州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节能环保型的预燃燃烧器
CN208393038U (zh) * 2018-06-08 2019-01-18 中山劲牛科技有限公司 燃油加热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65224Y (zh) * 2006-11-07 2007-10-24 河北宏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加热器的锥盖形燃烧器
WO2014209111A1 (en) * 2013-06-28 2014-12-31 Thermobile Industries B.V. Air heater
CN103292322A (zh) * 2013-07-04 2013-09-11 福建省新然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火力猛且使用寿命长的燃油汽化燃烧装置
CN204213928U (zh) * 2014-10-28 2015-03-18 江苏凤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结构自预热式烧嘴
CN205079447U (zh) * 2015-09-30 2016-03-0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一种热电燃油暖风机
CN205782906U (zh) * 2016-05-04 2016-12-07 广州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节能环保型的预燃燃烧器
CN208393038U (zh) * 2018-06-08 2019-01-18 中山劲牛科技有限公司 燃油加热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宇震等: "《燃气轮机燃烧室》", vol. 1, 国防工业出版社, pages: 21 - 22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4135A (zh) * 2018-06-08 2018-09-14 中山劲牛科技有限公司 封堵头
CN108534135B (zh) * 2018-06-08 2024-06-04 中山劲牛科技有限公司 封堵头
CN111677614A (zh) * 2019-03-11 2020-09-18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燃油加热器进气预加热***及车辆
CN111677614B (zh) * 2019-03-11 2021-12-21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燃油加热器进气预加热***及车辆
CN111237752A (zh) * 2020-01-19 2020-06-05 上海洋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加热器用燃烧器
CN111520753A (zh) * 2020-03-17 2020-08-1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带扰流柱的分叉式微型发动机燃烧室蒸发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01899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cleaning of a soot filter
CN101566353B (zh) 双涡燃烧室
US3174526A (en) Atomizing burner unit
CN108656898A (zh) 燃油加热器
US4389185A (en) Combustor for burning a volatile fuel with air
SE439535B (sv) Forfarande for minskning av no?71x-emissionen vid forbrenning
JPS5925921B2 (ja) バ−ナ用の混合装置
CN208566748U (zh) 燃烧装置
RU2352864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жигания топлива
CN208393038U (zh) 燃油加热器
JPS6325418A (ja) 化学量論的量を下回る燃焼のための前燃焼室を備えた燃焼室装置
CN105209825B (zh) 使用高温FGR和康达效应的超低NOx燃烧装置
KR200430405Y1 (ko) 고점도 연료를 위한 공냉식 버너장치
KR20200043646A (ko) 냉각연료 분사관을 갖는 핀틀 분사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체로켓 엔진
CN208558955U (zh) 加热空调
KR100689657B1 (ko) 고점도 연료를 위한 공냉식 버너장치 및 그 동작방법
CN108534179A (zh) 燃烧装置
CN115560325A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CN108749520A (zh) 加热空调
JPS59145442A (ja) 熱交換装置
US5303678A (en) Process for low-pollutant combustion in a power station boiler
CN104033902B (zh) 一种工业窑炉用大功率换热式燃烧器
KR200266788Y1 (ko) 복합연료의 연소 버어너의 구조
CN206861524U (zh) 醇油气化嘴
JPS6119301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