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17858A - 地基加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基加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17858A
CN108517858A CN201810183056.3A CN201810183056A CN108517858A CN 108517858 A CN108517858 A CN 108517858A CN 201810183056 A CN201810183056 A CN 201810183056A CN 108517858 A CN108517858 A CN 108517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yramid
sand
dry sand
shaped concrete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830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宏
汤恒思
罗小军
石斌
林伟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ong Build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ong Build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ong Build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ong Build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830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178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17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78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12Consolidating by placing solidifying or pore-filling substances in the soi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2Improving by compacting
    • E02D3/10Improving by compacting by watering, draining, de-aerating or blasting, e.g. by installing sand or wick dra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250/00Production methods
    • E02D2250/0007Production methods using a mo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地基加固方法,其包括:在施工场地中挖出预设深度的基坑;在基坑中设置填充模具,填充模具包括布置成阵列的多个填充单元,填充单元呈棱锥状;从每个填充单元的顶部向每个填充单元中灌注混凝土,以形成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待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硬化后,移除填充模具,并在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干砂,直至干砂与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相齐平;以及对干砂进行冲水浸泡至饱和状态,并对干砂进行振密,然后对干砂进行排水和碾压。

Description

地基加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基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地基是建筑、道路和铁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实际工程中,天然地基常常软弱而无法满足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所以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基加固方法,其包括:
在施工场地中挖出预设深度的基坑;
在基坑中设置填充模具,填充模具包括布置成阵列的多个填充单元,填充单元呈棱锥状;
从每个填充单元的顶部向每个填充单元中灌注混凝土,以形成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
待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硬化后,移除填充模具,并在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干砂,直至干砂与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相齐平;以及
对干砂进行冲水浸泡至饱和状态,并对干砂进行振密,然后对干砂进行排水和碾压。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对干砂进行排水和碾压后,在基坑中铺设预设厚度的混凝土层;
在混凝土层上设置填充模具,以使得填充单元位于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
从每个填充单元的顶部向每个填充单元中灌注混凝土,以形成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
待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硬化后,移除填充模具,并在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干砂,直至干砂与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相齐平;以及
对干砂进行冲水浸泡至饱和状态,并对干砂进行振密,然后对干砂进行排水和碾压。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混凝土层中设置有排水通道。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的底部彼此相连。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干砂的步骤包括:依次在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粗砂、中砂以及细砂,以及
在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干砂的步骤包括:依次在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粗砂、中砂以及细砂。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的粗砂、中砂以及细砂的灌注厚度比为1:2:3,以及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的粗砂、中砂以及细砂的灌注厚度比为1:2:3。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干砂进行振密的步骤包括:
在与邻近的三个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距离相等的位置处采用振捣棒对干砂进行振密。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基坑中设置填充模具之前,在基坑中铺设卵砾石层。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填充单元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地基加固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填充模具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地基加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地基加固方法100包括:
S1,在施工场地中挖出预设深度的基坑;
S2,在基坑中设置填充模具;
S3,从每个填充单元的顶部向每个填充单元中灌注混凝土,以形成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
S4,待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硬化后,移除填充模具,并在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干砂,直至干砂与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相齐平;以及
S5,对干砂进行冲水浸泡至饱和状态,并对干砂进行振密,然后对干砂进行排水和碾压
在步骤S1中,可根据待建造建筑的高度、结构等方面来确定基坑的预设深度。该基坑可以是浅坑也可以是深坑,本公开对此没有限制。
步骤S2中的填充模具可包括布置成阵列的多个填充单元,并且每个填充单元均呈棱锥状。该填充单元可由塑料、金属等制成。各填充单元具有相同的尺寸。可选地,填充单元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使得填充模具便于运输和存储。然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填充模具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填充单元的顶点竖直向上放置,这样无需辅助支撑,使用方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填充单元的高度为1米至1.5米。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填充模具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填充单元201按照如图2所示的方式排列形成填充模具。
步骤S3中通过向填充单元中灌注混凝土而形成的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的底部可以是相连接的。也即,填充单元的底面的顶点处可设置有支柱,以使得当向填充单元中灌注混凝土时,形成在相邻填充单元中的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的底部可以相连。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的底部相连可以抑制土体的侧向位移,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抑制瞬时沉降和固结沉降。
步骤S4中在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干砂的步骤包括:依次在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粗砂、中砂以及细砂。也即,先在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第一厚度的粗砂,然后在粗砂上灌注第二厚度的中砂,最后在中砂上灌注第三厚度的细砂。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厚度、第二厚度和第三厚度的比值为1:2:3。按照上述方式灌注干砂,可增强地基的承载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5中,在与邻近的三个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距离相等的位置处采用振捣棒对干砂进行振密。可选地,振捣棒进入干砂的速度应大于振捣棒离开干砂的速度。通过对干砂进行冲水浸泡可提前消除干砂的沉降量,增加干砂的承载力。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在基坑中设置填充模具之前,在基坑中铺设卵砾石层。通过铺设卵砾石层可减小地下水产生的负压,有利于保持地基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对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的干砂进行排水和碾压后,还可执行以下步骤:
在基坑中铺设预设厚度的混凝土层;
在混凝土层上设置填充模具,以使得填充单元位于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
从每个填充单元的顶部向每个填充单元中灌注混凝土,以形成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
待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硬化后,移除填充模具,并在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干砂,直至干砂与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相齐平;以及
对干砂进行冲水浸泡至饱和状态,并对干砂进行振密,然后对干砂进行排水和碾压。
每个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的顶点与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不重合,并且每个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的顶点与邻近的三个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的顶点距离相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铺设在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上方的混凝土层中设置有排水通道,从而可便于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的干砂排出水分。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根据实际需要,在形成了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之后还可以以类似的方式在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上方形成第三棱锥状混凝土块、第四棱锥状混凝土块等。
通过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地基加固方法,可改善土壤的抗应变能力,抑制土地变形,提高地面承载力,控制瞬时沉降和固结沉降。此外,通过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地基加固方法,还可降低成本,降低施工难度,节约时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地基加固方法,包括:
在施工场地中挖出预设深度的基坑;
在所述基坑中设置填充模具,所述填充模具包括布置成阵列的多个填充单元,所述填充单元呈棱锥状;
从每个所述填充单元的顶部向每个所述填充单元中灌注混凝土,以形成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
待所述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硬化后,移除所述填充模具,并在所述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干砂,直至所述干砂与所述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相齐平;以及
对所述干砂进行冲水浸泡至饱和状态,并对所述干砂进行振密,然后对所述干砂进行排水和碾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干砂进行排水和碾压后,在所述基坑中铺设预设厚度的混凝土层;
在所述混凝土层上设置所述填充模具,以使得所述填充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
从每个所述填充单元的顶部向每个所述填充单元中灌注混凝土,以形成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
待所述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硬化后,移除所述填充模具,并在所述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干砂,直至干砂与所述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相齐平;以及
对干砂进行冲水浸泡至饱和状态,并对干砂进行振密,然后对干砂进行排水和碾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层中设置有排水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的底部彼此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干砂的步骤包括:依次在所述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粗砂、中砂以及细砂,以及
在所述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干砂的步骤包括:依次在所述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灌注粗砂、中砂以及细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的所述粗砂、中砂以及细砂的灌注厚度比为1:2:3,以及所述第二棱锥状混凝土块之间的所述粗砂、中砂以及细砂的灌注厚度比为1: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干砂进行振密的步骤包括:
在与邻近的三个第一棱锥状混凝土块距离相等的位置处采用振捣棒对干砂进行振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基坑中设置填充模具之前,在所述基坑中铺设卵砾石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单元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CN201810183056.3A 2018-03-06 2018-03-06 地基加固方法 Pending CN1085178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3056.3A CN108517858A (zh) 2018-03-06 2018-03-06 地基加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3056.3A CN108517858A (zh) 2018-03-06 2018-03-06 地基加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7858A true CN108517858A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33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83056.3A Pending CN108517858A (zh) 2018-03-06 2018-03-06 地基加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178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6760A (zh) * 2019-05-23 2019-08-09 中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地基沉降的城市道路修复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2456A (zh) * 2013-07-22 2013-10-16 中国化学工程第一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干砂预密振动地基加固方法
CN103590391A (zh) * 2013-11-27 2014-02-19 温州宏源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加固施工方法
CN106917396A (zh) * 2017-02-16 2017-07-04 东北大学 一种锥形地基加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2456A (zh) * 2013-07-22 2013-10-16 中国化学工程第一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干砂预密振动地基加固方法
CN103590391A (zh) * 2013-11-27 2014-02-19 温州宏源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加固施工方法
CN106917396A (zh) * 2017-02-16 2017-07-04 东北大学 一种锥形地基加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6760A (zh) * 2019-05-23 2019-08-09 中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地基沉降的城市道路修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6034B (zh) 一种利用钢板桩作为支护围堰的基坑施工方法
CN107059774A (zh) 一种装配式高桩承台驳岸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797769B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下综合管廊地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7926849A (zh) 一种高强度重力式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及应用
CN101597888B (zh) 市政排水涵洞沉槽施工方法
CN110004991A (zh) 基于外凸式翼脚板的地下结构抗浮体系及构建方法
CN107905249A (zh) 一种新型抗震支挡回填复合结构
CN107816056A (zh) 填充式混凝土重力挡土墙及其施工工艺
CN114215114B (zh) 一种悬挑板周边散水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035379A (zh) 一种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CN106884431A (zh) 一种建筑坑基施工安全支护结构
CN103334450A (zh) 一种带排水沟的桩柱预制板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CN207033489U (zh) 富水地层隧底排水结构
CN108517858A (zh) 地基加固方法
CN205116220U (zh) L型混凝土预制件装配后浇筑电缆沟
CN105178134B (zh) 一种道路绿色改造方法
CN111424685A (zh) 一种大型岩溶洼地内回填地基深部落水洞处理结构及方法
CN203716273U (zh) 多功能生态排水沟
CN204370463U (zh) 超软土砖胎模辅助承台结构
CN210151776U (zh) 一种衡重式挡土墙的结构
CN107217608A (zh) 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917396A (zh) 一种锥形地基加固方法
CN208280156U (zh) 一种基坑内部非完全降水状态下的桩基础承台
CN206529791U (zh) 一种缆车式移动取水泵站基础结构
CN206829176U (zh) 一种预制大型砌块装配式塑料排水管道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