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4632B -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4632B
CN108474632B CN201580085442.3A CN201580085442A CN108474632B CN 108474632 B CN108474632 B CN 108474632B CN 201580085442 A CN201580085442 A CN 201580085442A CN 108474632 B CN108474632 B CN 108474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ontainer
refrigerant
heat exchanger
container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54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4632A (zh
Inventor
东井上真哉
石桥晃
伊东大辅
宇贺神裕树
中村伸
赤岩良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474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4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08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 F28D1/0426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with units having particular arrangement relative to the large body of fluid, e.g. with interleaved units or with adjacent heat exchange units in common air flow or with units extending at an angle to each other or with units arranged around a central element
    • F28D1/0435Combination of units extending one behind the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28D1/05391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with multiple rows of conduits or with multi-channel conduits combined with a particular flow pattern, e.g. multi-row multi-stag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 F28F1/3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the means having portions engaging further tubula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9/00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 F28F19/002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by using inserts or attach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02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65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by using guiding means or impingement means inside the header box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65/00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 F28F2265/18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malfunction for removing contaminants, e.g. for dega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热交换器具备:具有第一扁平管的第一热交换部、与第一热交换部面对地配置并具有第二扁平管的第二热交换部及将第一热交换部与第二热交换部连结的容器,容器具有分别划定容器空间的上端及下端的上面壁及下面壁,第一扁平管的一端和第二扁平管的一端与容器空间连接,在将上面壁相对于下面壁的高度设为X,将第一扁平管的一端相对于下面壁的高度设为Y1时,X及Y1满足Y1<(1/2)X的关系。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热交换部的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上风管列及下风管列和翅片的热交换器,所述上风管列及下风管列分别由平行排列的多根扁平管构成并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排列,所述翅片与扁平管接合。该热交换器具备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具有n(n为2以上的整数)条连通路径,所述n条连通路径使构成上风管列的n根扁平管的端部与构成下风管列的n根扁平管的端部一对一地连通。连接单元由第二上风总集合管、第二下风总集合管及n根连结管构成。第二上风总集合管的内部空间利用多块分隔板划分为与构成上风管列的n根扁平管的端部一对一地连通的n个第一连结用空间。第二下风总集合管的内部空间利用多块分隔板划分为与构成下风管列的n根扁平管的端部一对一地连通的n个第二连结用空间。n个第一连结用空间与n个第二连结用空间之间利用n根连结管一对一地连通。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554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使用专利文献1记载的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的情况下,气体与液体并存的制冷剂在第一连结用空间、连结管及第二连结用空间中流动。此时,密度大的液体制冷剂会滞留于第一连结用空间及第二连结用空间中的、扁平管与其下方的分隔板之间的空间。当发生液体制冷剂的滞留时,需要填充于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量变多。因此,存在制冷循环装置的成本增加的课题。另外,与制冷剂一起从压缩机流出的冷冻机油也会滞留于第一连结用空间及第二连结用空间中的、扁平管与其下方的分隔板之间的空间。由此,压缩机内的冷冻机油的量减少,压缩机的滑动部的润滑性降低。因此,存在制冷循环装置的可靠性降低的课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制冷循环装置的成本并且能够提高制冷循环装置的可靠性的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备:第一热交换部,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具有使制冷剂流通的第一扁平管并进行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第二热交换部,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面对地配置,具有使制冷剂流通的第二扁平管并进行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以及容器,所述容器将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连结,所述容器具有分别划定容器空间的上端及下端的上面壁及下面壁,所述第一扁平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扁平管的一端与所述容器空间连接,在将所述上面壁相对于所述下面壁的高度设为X,将所述第一扁平管的一端相对于所述下面壁的高度设为Y1时,X及Y1满足Y1<(1/2)X的关系。
另外,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上述本发明的热交换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抑制容器空间中的液体制冷剂及冷冻机油的滞留,所以能够降低制冷循环装置的成本并且能够提高制冷循环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上风侧热交换部201及上风侧总集合管203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
图1是示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制冷剂回路图。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例如用作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室外热交换器101。此外,在包括图1在内的以下附图中,各构成构件的相对尺寸关系、形状等有时与实际不同。另外,说明书中的构成构件的设置姿势及构成构件彼此的位置关系(例如上下关系等)原则上是将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设置为能够使用的状态时的设置姿势及位置关系。
如图1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室外单元102和室内单元103。室外单元102例如配置在室外,室内单元103例如配置在室内。室外单元102和室内单元103经由液体侧连接配管104及气体侧连接配管105相互连接。另外,制冷循环装置100具有由室外单元102、室内单元103、液体侧连接配管104及气体侧连接配管105形成的制冷剂回路106。
在制冷剂回路106中设置有压缩机107、四通切换阀108、室外热交换器101、膨胀阀109(减压装置的一例)及室内热交换器110。压缩机107、四通切换阀108、室外热交换器101及膨胀阀109收容于室外单元102。在室外单元102中设置有用于向室外热交换器101供给室外空气的室外送风风扇111。室内热交换器110收容于室内单元103。在室内单元103中设置有用于向室内热交换器110供给室内空气的室内送风风扇112。
接着,说明各要素设备的连接关系。在制冷剂回路106中,压缩机107的排出管经由制冷剂配管与四通切换阀108的第一端口108a连接。压缩机107的吸入管经由制冷剂配管与四通切换阀108的第二端口108b连接。另外,在制冷剂回路106中,在四通切换阀108的第三端口108c与第四端口108d之间,经由制冷剂配管连接有室外热交换器101、膨胀阀109及室内热交换器110。这些室外热交换器101、膨胀阀109及室内热交换器110从第三端口108c向第四端口108d按该顺序配置。
(制冷循环装置的工作)
接着,说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运转工作。制冷循环装置100通过切换四通切换阀108的流路,从而能够执行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
首先,说明制热运转时的工作。在执行制热运转时,如图1所示那样切换四通切换阀108。即,以第一端口108a与第四端口108d连通且第二端口108b与第三端口108c连通的方式切换四通切换阀108。由压缩机107压缩得到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四通切换阀108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10。在制热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110作为散热器(在本例中为冷凝器)工作。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10的气体制冷剂通过与利用室内送风风扇112供给的空气的热交换而被冷却并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110中冷凝的高压液体制冷剂在膨胀阀109被减压,成为气液二相状态并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01。在制热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101作为蒸发器工作。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01的低压气液二相制冷剂通过与利用室外送风风扇111供给的空气的热交换而被加热并蒸发。在室外热交换器101中蒸发的低压气体制冷剂通过四通切换阀108被吸入压缩机107。
接着,说明制冷运转时的工作。在执行制冷运转时,以第一端口108a与第三端口108c连通且第二端口108b与第四端口108d连通的方式切换四通切换阀108。在制冷运转时,制冷剂回路106中的制冷剂向与制热运转时相反的方向流动,室外热交换器101作为散热器(在本例中为冷凝器)工作,室内热交换器110作为蒸发器工作。
(热交换器的结构)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中的粗箭头示出空气的流动方向。如图2所示,室外热交换器101具有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串联配置两个热交换部而成的两列构造。室外热交换器101具有上风侧热交换部201、下风侧热交换部202、上风侧总集合管203、下风侧总集合管204及列间连接容器205。
上风侧热交换部201及下风侧热交换部202均进行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上风侧热交换部201及下风侧热交换部202相互面对地配置。上风侧热交换部201及下风侧热交换部202沿着空气的流动串联配置,且沿着制冷剂的流动串联配置。下风侧热交换部202在空气的流动中配置在上风侧热交换部201的下游侧。另外,下风侧热交换部202在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中配置在上风侧热交换部201的下游侧,在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中配置在上风侧热交换部201的上游侧。
上风侧总集合管203及下风侧总集合管204各自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闭塞两端的圆筒状的形状。上风侧总集合管203配置在上风侧热交换部201的左右方向一端侧。在上风侧总集合管203设置有在制热运转时使气液二相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06的膨胀阀109侧流入的液体侧连接管206。下风侧总集合管204配置在下风侧热交换部202的左右方向一端侧。在下风侧总集合管204设置有在制热运转时使气体制冷剂向制冷剂回路106的四通切换阀108侧流出的气体侧连接管207。
列间连接容器205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闭塞两端的例如四方筒状的形状。列间连接容器205配置在上风侧热交换部201及下风侧热交换部202的左右方向另一端侧,并将上风侧热交换部201与下风侧热交换部202连结。列间连接容器205跨越由上风侧总集合管203及上风侧热交换部201构成的室外热交换器101的上风侧的列、和由下风侧热交换部202及下风侧总集合管204构成的室外热交换器101的下风侧的列而配置。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上风侧热交换部201及上风侧总集合管203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的图。如图3所示,上风侧热交换部201具有多根扁平管301。多根扁平管301分别在水平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上延伸并相互在上下方向上并列。扁平管301的根数为n根(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在图3中,示出将n根扁平管301从上层起按顺序设为扁平管301-1~301-n的情况下的4根扁平管301-1、301-2、301-3、301-4。另外,上风侧热交换部201具有与多根扁平管301中的每一根交叉的多块板状翅片302。多块板状翅片302各自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图3中的纸面正交方向)配置。
多根扁平管301各自通过钎焊固定于多块板状翅片302中的每一块。各扁平管301的延伸方向一端侧与上风侧总集合管203连接。各扁平管301***到上风侧总集合管203内,并通过钎焊固定于上风侧总集合管203。
虽然省略图示,但是下风侧热交换部202及下风侧总集合管204具有与上风侧热交换部201及上风侧总集合管203相同的结构。即,下风侧热交换部202具有多根扁平管401(参照图4)和与多根扁平管401中的每一根交叉的多块板状翅片302。多根扁平管401分别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并相互在上下方向上并列。本例的下风侧热交换部202中的扁平管401的根数是与上风侧热交换部201中的扁平管301的根数同数的n根。各扁平管401的延伸方向一端侧与下风侧总集合管204连接。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在图4中,示出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上端部附近的结构。图4(a)示出图4(b)的A-A剖面,图4(b)示出图4(a)的B-B剖面,图4(c)示出图4(b)的C-C剖面。图4(c)中的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在图4(a)中,示出将n根扁平管301从上层起按顺序设为扁平管301-1~301-n的情况下的3根扁平管301-1、301-2、301-3和将n根扁平管401从上层起按顺序设为扁平管401-1~401-n的情况下的3根扁平管401-1、401-2、401-3。
如图4所示,列间连接容器205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空的筒状部205a、将筒状部205a的上端闭塞的上部壁205b及将筒状部205a的下端闭塞的下部壁(未图示)。列间连接容器205的内部空间由水平设置的多块分隔壁209分隔。由此,在列间连接容器205内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容器空间208。各容器空间208例如具有长方体状的形状。本例的列间连接容器205中的容器空间208的个数是与扁平管301的根数及扁平管401的根数同数的n个。
各容器空间208的上端由上面壁划定,各容器空间208的下端由下面壁划定。例如,在列间连接容器205内位于最上部的容器空间208的上面壁是上部壁205b,该容器空间208的下面壁是分隔壁209。在列间连接容器205内位于最下部的容器空间208的上面壁是分隔壁209,该容器空间208的下面壁是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下部壁。其他容器空间208的上面壁及下面壁均为分隔壁209。
扁平管301具有在空气的流动方向(在图4(a)中为左右方向)上扁平的形状。扁平管301是具备在扁平方向上并列的多个制冷剂流路303的多孔管。同样地,扁平管401具有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扁平的形状。扁平管401是具备在扁平方向上并列的多个制冷剂流路403的多孔管。
一根扁平管301的一端和一根扁平管401的一端与各容器空间208连接。例如,一根扁平管301-1和一根扁平管401-1与在列间连接容器205内位于最上部的容器空间208连接。由此,n根扁平管301和n根扁平管401分别经由n个容器空间208一对一地连通。扁平管301及扁平管401分别贯通筒状部205a并向容器空间208的内部***长度L(参照图4(c))。因此,能够确保扁平管301、401与列间连接容器205的钎焊余量,并且能够防止钎料侵入制冷剂流路303、403内。长度L例如为5mm以上。
在各容器空间208中,扁平管301的一端及扁平管401的一端连接在相同的高度位置,并在上风侧热交换部201和下风侧热交换部202并列的列方向(图4(a)中的左右方向)上并列。
如图4(b)所示,将容器空间208的上面壁(例如上面壁的壁芯)相对于该容器空间208的下面壁(例如下面壁的壁芯)的高度设为X,将扁平管301的一端相对于容器空间208的下面壁的高度(例如扁平管301的中心轴的高度)设为Y1。此时,X及Y1满足
Y1<(1/2)X
的关系。即,扁平管301的一端及扁平管401的一端配置于各容器空间208的比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靠下的位置。
上述容器空间208及扁平管301、401的位置关系也能够使用其他表达来说明。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示出与图4(b)相同的剖面。如图5所示,将容器空间208的容积设为V1,将容器空间208中的、与扁平管301的一端的高度(例如扁平管301的中心轴的高度)相同或比其低的范围的容积设为V2。此时,V1及V2满足
V2<(1/2)V1
的关系。
(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流动)
接着,说明制热运转时的室外热交换器101内的制冷剂的流动。在制热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101作为蒸发器工作。在制冷剂回路106的膨胀阀109减压得到的气液二相制冷剂首先经由液体侧连接管206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01的上风侧总集合管203。流入上风侧总集合管203的气液二相制冷剂分流到上风侧热交换部201的多根扁平管301中。在上风侧热交换部201,流经扁平管301的制冷剂通过与利用室外送风风扇111供给的空气的热交换而被加热并蒸发。由此,分流到扁平管301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成为干度比流入上风侧总集合管203时高的气液二相制冷剂,并分别流入列间连接容器205的多个容器空间208。例如,当将流入上风侧总集合管203时的制冷剂的干度设为0.15时,流入容器空间208时的制冷剂的干度为0.4左右。即,容器空间208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成为气液二相流。
流入各容器空间208的气液二相制冷剂分别流入下风侧热交换部202的各扁平管401。在下风侧热交换部202,流经扁平管401的制冷剂通过与利用室外送风风扇111供给的空气的热交换而被加热并蒸发。由此,流经各扁平管401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成为干度更高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或气体单相制冷剂,并在下风侧总集合管204合流。在下风侧总集合管204合流后的制冷剂经由气体侧连接管207向制冷剂回路106的四通切换阀108侧流出并被吸入压缩机107。
接着,说明容器空间208内的制冷剂的状态。如上所述,容器空间208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成为气液二相流。因此,密度相对较高的液体制冷剂有时受到重力的影响而滞留于容器空间208内的死区(deadspace)210。在图4(b)及图5中,对死区210标注点阴影。死区210是容器空间208内的、比扁平管301、401的制冷剂流路303、403靠下方的空间。另外,与气体制冷剂一起从压缩机107流出的冷冻机油有时也与液体制冷剂同样地滞留于死区210。
(实施方式1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具备:上风侧热交换部201,所述上风侧热交换部201具有使制冷剂流通的扁平管301并进行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下风侧热交换部202,所述下风侧热交换部202与上风侧热交换部201面对地配置,具有使制冷剂流通的扁平管401并进行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以及列间连接容器205,所述列间连接容器205将上风侧热交换部201与下风侧热交换部202连结,列间连接容器205具有分别划定容器空间208的上端及下端的上面壁(例如上部壁205b或分隔壁209)及下面壁(例如分隔壁209或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下部壁),扁平管301的一端和扁平管401的一端与容器空间208连接,在容器空间208中扁平管301的一端和扁平管401的一端配置在相同的高度位置,将上述上面壁相对于上述下面壁的高度设为X,将扁平管301的一端相对于上述下面壁的高度设为Y1时,X及Y1满足Y1<(1/2)X的关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也可以是,将容器空间208的容积设为V1,将容器空间208中的、与扁平管301的一端的高度相同或比其低的范围的容积设为V2时,V1及V2满足V2<(1/2)V1的关系。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也可以是,与一个容器空间208连接的扁平管301及扁平管401的根数分别为一根。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容器空间208连接的扁平管301的一端及扁平管401的一端配置于该容器空间208的比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靠下的位置。由此,由于能够减小形成在容器空间208内的下部的死区210的容积,所以能够减少滞留在容器空间208内的液体制冷剂及冷冻机油的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削减填充于制冷剂回路106的制冷剂量,所以能够降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成本。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削减填充于制冷剂回路106的制冷剂量,所以即使在发生制冷剂从制冷剂配管等的泄漏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制冷剂向大气的放出量。因此,能够降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环境负荷。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防止压缩机107内的冷冻机油的枯竭,所以能够维持压缩机107的滑动部的润滑性。因此,能够使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可靠性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容器空间208的上面壁相对于下面壁的高度X和扁平管301的一端相对于下面壁的高度Y1满足Y1<(1/2)X的关系的结构,减小了容器空间208内的死区210的容积。然而,只要是能够减小容器空间208内的死区210的容积的结构,则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
实施方式2.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在图6中,示出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与图4(a)对应的剖面。此外,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及作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6所示,一根扁平管301的一端和一根扁平管401的一端与各容器空间208连接。例如,一根扁平管301-1和一根扁平管401-1与在列间连接容器205内位于最上部的容器空间208连接。由此,n根扁平管301和n根扁平管401分别经由n个容器空间208一对一地连通。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扁平管301及扁平管401分别贯通筒状部205a并向容器空间208的内部***长度L(例如5mm以上)。
本实施方式中的各容器空间208的下面壁(例如分隔壁209或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下部壁)具有局部地提高容器空间208的底面的高度的厚壁部501。在本例中,分别具备平坦的斜面的锥状的两个厚壁部501配置在列方向(图6中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由此,由于两个厚壁部501的斜面构成容器空间208的底面的一部分,所以容器空间208的底面的高度越接近列方向的两端部变得越高。厚壁部501的斜面也可以弯曲而不是平坦的。另外,厚壁部501既可以与容器空间208的下面壁分体地形成,也可以与容器空间208的下面壁一体地形成。
在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容器空间208连接的扁平管301、401的上下方向的配置位置既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是容器空间208的比上下方向的中心靠下的位置,也可以是容器空间208的上下方向的中心或比其靠上的位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容器空间208的下面壁(例如分隔壁209或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下部壁)具有设置成使该容器空间208的底面的高度局部地变高的厚壁部501。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减小形成在容器空间208内的下部的死区210的容积,所以能够减少滞留在容器空间208内的液体制冷剂及冷冻机油的量。由此,能够削减填充于制冷剂回路106的制冷剂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成本。另外,由于能够削减填充于制冷剂回路106的制冷剂量,所以即使在发生制冷剂从制冷剂配管等的泄漏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制冷剂向大气的放出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环境负荷。
并且,由于能够防止压缩机107内的冷冻机油的枯竭,所以能够维持压缩机107的滑动部的润滑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可靠性提高。
实施方式3.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器。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在图7中,示出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与图4(b)对应的剖面。另外,在图7中,示出将n根扁平管301从上层起按顺序设为扁平管301-1~301-n的情况下的6根扁平管301-1、301-2、301-3、301-4、301-5、301-6。此外,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及作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7所示,多根扁平管301的一端和多根扁平管401(在图7中未图示)的一端与本实施方式中的容器空间208连接。例如,3根扁平管301-1、301-2、301-3和3根扁平管401-1、401-2、401-3与在列间连接容器205内位于最上部的容器空间208连接。在该容器空间208中,扁平管301-1、301-2、301-3的一端和扁平管401-1、401-2、401-3的一端分别配置在相同的高度位置。3根扁平管301-4、301-5、301-6和3根扁平管401-4、401-5、401-6与位于从上面起第二层的容器空间208连接。在该容器空间208中,扁平管301-4、301-5、301-6的一端和扁平管401-4、401-5、401-6的一端分别配置在相同的高度位置。
在这里,将与该容器空间208连接的扁平管301中的、最下层的扁平管(例如扁平管301-3)的一端相对于容器空间208的下面壁(例如下面壁的壁芯)的高度(例如扁平管301-3的中心轴的高度)设为Y2。另外,将扁平管301的上下方向上的排列间距设为Z。此时,Y2及Z满足
Y2<(1/2)Z
的关系。
并且,将该容器空间208的上面壁(例如上面壁的壁芯)相对于与容器空间208连接的扁平管301中的最上层的扁平管(例如扁平管301-1)的一端的高度设为Y3。此时,Y2及Y3满足
Y2<Y3
的关系。另外,例如,Y2、Y3及Z满足
Y2+Y3=Z
的关系。
另外,将该容器空间208的上面壁(例如上面壁的壁芯)相对于容器空间208的下面壁(例如下面壁的壁芯)的高度设为Y4。此时,多个容器空间208各自的Y4是相同的值。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也可以是,在上下方向上并列的多根扁平管301的一端和在上下方向上并列的多根所述扁平管401的一端与容器空间208连接,与容器空间208连接的扁平管301及扁平管401的根数相同,多根扁平管301的一端和多根扁平管401的一端在容器空间208中分别连接于相同的高度位置,在将与该容器空间208连接的多根扁平管301-1、301-2、301-3中的最下层的扁平管301-3的一端相对于容器空间208的下面壁(例如分隔壁209或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下部壁)的高度设为Y2,将多根扁平管301的上下方向上的排列间距设为Z时,Y2及Z满足Y2<(1/2)Z的关系。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减小形成在容器空间208的下部的死区210的容积,所以能够减少滞留在容器空间208内的液体制冷剂及冷冻机油的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削减填充于制冷剂回路106的制冷剂量,所以能够降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成本。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削减填充于制冷剂回路106的制冷剂量,所以即使在发生制冷剂从制冷剂配管等的泄漏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制冷剂向大气的放出量。因此,能够降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环境负荷。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防止压缩机107内的冷冻机油的枯竭,所以能够维持压缩机107的滑动部的润滑性。因此,能够使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可靠性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中,也可以是,在将容器空间208的上面壁(例如上部壁205b或分隔壁209)相对于与容器空间208连接的多根扁平管301中的最上层的扁平管301-1的一端的高度设为Y3时,Y2及Y3满足Y2<Y3的关系。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将多个容器空间208各自的高度Y4设为相同,所以能够使用共同的部件制造列间连接容器205。因此,能够使热交换器的生产性提高。
实施方式4.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热交换器。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在图8中,示出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与图4(a)对应的剖面。此外,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功能及作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8所示,扁平管301的上下方向的排列与扁平管401的上下方向的排列相互错开半个间距。由此,扁平管301、401呈交错状排列。
一根扁平管301的一端和一根扁平管401的一端与各容器空间208连接。例如,一根扁平管301-1和一根扁平管401-1与在列间连接容器205内位于最上部的容器空间208连接。在该容器空间208中,扁平管301-1的一端的高度比扁平管401-1的一端的高度低半个间距。
容器空间208的底面的一部分与扁平管301、401的高度的不同相匹配地向一方向倾斜。各容器空间208的下面壁(例如分隔壁209或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下部壁)具有厚壁部502,所述厚壁部502使容器空间208的底面中的高度最低的部分(例如扁平管401的下方)成为水平或圆弧形状。由此,容器空间208的底面中的高度最低的部分形成为水平或圆弧形状。厚壁部502既可以与容器空间208的下面壁分体地形成,也可以与容器空间208的下面壁一体地形成。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具备:上风侧热交换部201,所述上风侧热交换部201具有使制冷剂流通的扁平管301并进行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下风侧热交换部202,所述下风侧热交换部202与上风侧热交换部201面对地配置,具有使制冷剂流通的扁平管401并进行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以及列间连接容器205,所述列间连接容器205将上风侧热交换部201与下风侧热交换部202连结,列间连接容器205具有划定容器空间208的下端的下面壁(例如分隔壁209或列间连接容器205的下部壁),扁平管301的一端和扁平管401的一端与容器空间208连接,扁平管301的一端和扁平管401的一端在容器空间208中连接于相互不同的高度位置,容器空间208的底面的一部分倾斜,容器空间208的底面中的高度最低的部分形成为水平。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减小形成在容器空间208内的下部的死区210的容积,所以能够减少滞留在容器空间208内的液体制冷剂及冷冻机油的量。由此,能够削减填充于制冷剂回路106的制冷剂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成本。另外,由于能够削减填充于制冷剂回路106的制冷剂量,所以即使在发生制冷剂从制冷剂配管等的泄漏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制冷剂向大气的放出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环境负荷。
并且,由于能够防止压缩机107内的冷冻机油的枯竭,所以能够维持压缩机107的滑动部的润滑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可靠性提高。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具有两列构造的热交换器,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具有三列以上的多列构造的热交换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室外热交换器101,但本发明的热交换器也能够应用于室内热交换器110。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制冷循环装置,101室外热交换器,102室外单元,103室内单元,104液体侧连接配管,105气体侧连接配管,106制冷剂回路,107压缩机,108四通切换阀,108a第一端口,108b第二端口,108c第三端口,108d第四端口,109膨胀阀,110室内热交换器,111室外送风风扇,112室内送风风扇,201上风侧热交换部,202下风侧热交换部,203上风侧总集合管,204下风侧总集合管,205列间连接容器,205a筒状部,205b上部壁,206液体侧连接管,207气体侧连接管,208容器空间,209分隔壁,210死区,301、301-1、301-2、301-3、301-4、301-5、301-6扁平管,302板状翅片,303制冷剂流路,401、401-1、401-2、401-3、401-4、401-5、401-6扁平管,403制冷剂流路,501、502厚壁部。

Claims (5)

1.一种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具备:
第一热交换部,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具有使制冷剂流通的第一扁平管并进行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
第二热交换部,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面对地配置,具有使制冷剂流通的第二扁平管并进行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以及
容器,所述容器将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连结,
所述容器具有分别划定容器空间的上端及下端的上面壁及下面壁,
所述第一扁平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扁平管的一端与所述容器空间连接,
在所述容器空间中,所述第一扁平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扁平管的一端配置在相同的高度位置,
在将所述上面壁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相对于所述下面壁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的高度设为X,将所述第一扁平管的一端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相对于所述下面壁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的高度设为Y1时,
X及Y1满足Y1<(1/2)X的关系,
所述下面壁具有设置成使所述容器空间的底面的高度局部地变高的厚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在将所述容器空间的容积设为V1,将所述容器空间中的、与所述第一扁平管的一端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的高度相同或比其低的范围的容积设为V2时,
V1及V2满足V2<(1/2)V1的关系。
3.一种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具备:
第一热交换部,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具有使制冷剂流通的第一扁平管并进行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
第二热交换部,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面对地配置,具有使制冷剂流通的第二扁平管并进行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以及
容器,所述容器将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连结,
所述容器具有分别划定容器空间的上端及下端的上面壁及下面壁,在上下方向上并列的多根所述第一扁平管的一端和在上下方向上并列的多根所述第二扁平管的一端与所述容器空间连接,
与所述容器空间连接的所述第一扁平管及所述第二扁平管的根数相同,
多根所述第一扁平管的一端和多根所述第二扁平管的一端在所述容器空间中分别连接于相同的高度位置,
在将与所述容器空间连接的多根所述第一扁平管中的最下层的第一扁平管的一端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相对于所述下面壁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的高度设为Y2,将多根所述第一扁平管的中心轴的、上下方向上的排列间距设为Z时,
Y2及Z满足Y2<(1/2)Z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在将所述容器空间的上面壁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相对于与所述容器空间连接的多根所述第一扁平管中的最上层的第一扁平管的一端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的高度设为Y3时,
Y2及Y3满足Y2<Y3的关系。
5.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
CN201580085442.3A 2015-12-21 2015-12-21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Active CN1084746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85619 WO2017109823A1 (ja) 2015-12-21 2015-12-21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4632A CN108474632A (zh) 2018-08-31
CN108474632B true CN108474632B (zh) 2020-01-07

Family

ID=59089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5442.3A Active CN108474632B (zh) 2015-12-21 2015-12-21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36514B2 (zh)
JP (1) JP6570654B2 (zh)
CN (1) CN108474632B (zh)
WO (1) WO20171098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93757A1 (ja) * 2018-04-06 2019-10-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806187B2 (ja) * 2019-06-13 2021-01-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6881624B1 (ja) * 2020-01-22 2021-06-02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熱交換器
CN116507871A (zh) * 2020-10-20 2023-07-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31479U (zh) * 1979-03-10 1980-09-17
CN101832719A (zh) * 2010-04-28 2010-09-15 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 新型多通道换热器
CN103256853A (zh) * 2013-05-22 2013-08-21 江苏嘉和热***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限位结构的车用冷凝器
CN103502763A (zh) * 2011-05-06 2014-01-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JP2015055415A (ja) * 2013-09-11 2015-03-2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19575A (en) * 1945-03-05 1947-04-29 Leonard Byram Heater
US3173482A (en) * 1962-11-21 1965-03-16 American Air Filter Co Quadrant baffle for heat exchange header
US4168742A (en) * 1978-03-27 1979-09-25 Hudson Products Corporation Tube bundle
JPH04148195A (ja) * 1990-10-09 1992-05-21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熱交換器
JP3051477B2 (ja) * 1991-03-14 2000-06-12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US5479985A (en) * 1992-03-24 1996-01-02 Nippondenso Co., Ltd. Heat exchanger
TW552382B (en) * 2001-06-18 2003-09-11 Showa Dendo Kk Evapor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header for evaporator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JP3960233B2 (ja) * 2002-04-03 2007-08-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JP3736514B2 (ja) * 2002-09-13 2006-0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熱交換器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US20110005271A1 (en) * 2009-07-10 2011-01-13 Keihin Corporation Vehicular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5687937B2 (ja) * 2010-03-31 2015-03-25 モーディーン・マニュファクチャリング・カンパニー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熱交換器
US9151540B2 (en) * 2010-06-29 2015-10-06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Multichannel heat exchanger tubes with flow path inlet sections
EP2660550B1 (en) * 2011-01-21 2015-06-10 Daikin Industries, Ltd.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JP5609916B2 (ja) 2012-04-27 2014-10-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2015055413A (ja) 2013-09-11 2015-03-2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WO2015045105A1 (ja) 2013-09-27 2015-04-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31479U (zh) * 1979-03-10 1980-09-17
CN101832719A (zh) * 2010-04-28 2010-09-15 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 新型多通道换热器
CN103502763A (zh) * 2011-05-06 2014-01-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3256853A (zh) * 2013-05-22 2013-08-21 江苏嘉和热***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限位结构的车用冷凝器
JP2015055415A (ja) * 2013-09-11 2015-03-2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36514B2 (en) 2019-10-08
JPWO2017109823A1 (ja) 2018-08-02
JP6570654B2 (ja) 2019-09-04
CN108474632A (zh) 2018-08-31
WO2017109823A1 (ja) 2017-06-29
US20180299203A1 (en) 2018-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51317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8474632B (zh)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JP6091641B2 (ja)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US10309701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CN113330268B (zh) 热交换器以及具备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EP2865980A1 (en) Heat exchanger
JPWO2014115240A1 (ja) 冷媒分配器及びこの冷媒分配器を用いた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JP6661880B2 (ja) 空気調和機
JPWO2019003428A1 (ja)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813882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11629896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JP2014066502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冷凍装置
JPWO2020090015A1 (ja) 冷媒分配器、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11750573B (zh) 热交换器分流器
JP2021076363A (ja) 熱交換器及び該熱交換器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JP2020115070A (ja) 熱交換器
JP6767606B1 (ja) 分配装置、分配装置を備えた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熱交換器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7310655B2 (ja) 熱交換器
US20230147134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6853867B2 (ja)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JP7327214B2 (ja) 熱交換器
JPWO2019155571A1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7372778B2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7372777B2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2021025748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